西班牙婆媳關系是什麼
㈠ 婆媳關系是什麼
說起家庭關系,最難處理的還要屬中國的婆媳關系了。婆媳關系難處是中國永恆的難題了。婆媳關系是一種比較特殊、比較難處理的人際關系。因為,婆婆和媳婦屬於一個家庭,也就是同一個經濟利益共同體。經濟和利益要產生矛盾,二是雙方都想讓事情都由自己來控制,必然會產生一些矛盾。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婆媳之間的這種矛盾呢?
一、媳婦進入家庭破壞了原有的家庭模式
這一點確實是中國的國情造成的。一般的家庭都是女方嫁入男方的家,勢必會和婆婆有著長時間的相處。而原來的家庭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和磨合,已經達到了一個較為穩定和融洽的關系。這時候新加入的家庭成員多多少少會打破這種平衡。這是婆媳關系難處理的根源。在新的家庭關系中,婆婆和媳婦一定會有一些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不同。而原來的家庭經過長時間的相處,生活習慣和價值觀較為統一,所以就造成了與新家庭成員之間的一些矛盾。而男性不像女性一樣比較注重感性而不是理性,男性通常會理性地看待這種沖突,只要沒有客觀上的問題,他們一般不會介意。但是女性是感情動物,這種矛盾則會讓她們比較介意,日積月累就會產生嚴重的沖突。而這時候男方就會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一邊婆婆認為自己的兒子應該向著自己,另一邊媳婦又認為丈夫應該幫自己說話。這就形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女性的家庭地位受到影響
從婆婆和媳婦造成沖突的心理層面出發,婆媳關系不融洽主要是因為原先婆婆在家裡的地位有一定的下降。我國家庭中有「男治外、女治內」的傳統。在沒有媳婦的時候,婆婆通常在家庭中佔主要地位。現在媳婦的進入,兒子由原先聽自己的改為聽媳婦的。婆婆做了幾十年的內當家,把權力交給媳婦,媳婦在家庭事務中唱起了主角。對這種角色的轉換,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適應。這種不適應的情緒要想達到一個平衡,婆婆就會把一部分情緒轉移到媳婦身上,沖突就產生了。
三,調節不當
在婆媳關系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就是男方了,男方如果在婆媳爭吵中沒有起到一個及時的調節,或者過於偏袒某一方的時候,婆媳矛盾就會加劇。相反,如果男方調節的好,還會加強婆媳之間的感情。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之間的相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婆媳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媳婦也要注意和婆婆做好感情上的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閡。兒子在其中也要做好調節的工作。各盡其責,才是媳婦和婆婆的相處之道。
㈡ 婆媳關系的實質到底是什麼
婆媳關系的實質到底是什麼?
「婆媳關系的本質是三角關系。」
婆婆和媳婦之間,就是在爭奪同一個男人。婆婆與兒子之間,除了沒有情慾關系,其他方面跟三角關系如出一轍。
一:婆媳關系涉及權力
在一個家庭裡面,婆婆和媳婦之間經常為了誰才是家裡的女主人而明爭暗鬥,就算沒有表達出來爭權,其實所有的行為,都表現在這一點上。
婆婆分不清界限,不斷干涉兒子媳婦的婚姻生活。認為這個家,好不容易從她的婆婆那裡接過管家的權力,怎麼可以拱手讓給其他女人?
婆婆為什麼會這么努力地爭權?
因為啊,她的兒子在身體、權利、契約上都已經屬於媳婦,如果婆婆再不努力爭取,她就相當於沒有家了,她能不擔心,能不惶恐嗎?
正是因為出於這種擔心,婆婆就不斷地干涉兒子媳婦的婚姻,不斷地介入,以此來刷自己的存在感。
二:「兒子是我生的,你就是個外人」
以前的家庭模式,都是以大家庭為核心的,受傳統思想影響,女人從小就認為:女人長大了終究是要嫁出去的,成為別人家的人。
而婆婆也是從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從她的婆婆手裡掙脫出來,翻身當了主人,才管了家。所以,她才會有一種「這個家就是我的了,兒子是我的,丈夫也是我的。」
一旦兒子結了婚,就如同外敵入侵,要是兒子對妻子好,婆婆更是醋意爆發,感覺自己被冷落。
為了保證自己的存在感,保證自己女主人的地位,婆婆就不斷地沖擊兒子與兒媳的關系。
於是婆媳矛盾就產生了,為了擁護自己的第一女主人位置,婆婆就拿出傲人的資本說:「兒子是我的,你就是個外人。」
但是你知道嗎?兒子是婆婆生的,沒錯,但媳婦不是外人。
媳婦是通過合法的婚姻渠道與你的兒子形成夫妻關系,契約上,在身體上,在權利上,妻子要優於婆婆。
舉個很簡單同時也是很現實的例子,比如說立遺囑,男人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妻子,其次是子女,最後才是父母。
在法律的這層關系來說,妻子才是跟男人持平等的地位的那個人。也就是說夫妻關系是家庭的第一位,是核心,而婆婆與兒子,是親子關系,只能順到第二位。
所以千萬別要搞錯了,婆婆也不要再對兒媳說:「你就是個外人。」
㈢ 西班牙王室婆媳當眾口角推撞誰在勸架
西班牙王室婆媳當眾口角推撞, 國王勸架太上王旁觀。
索菲亞吻萊昂諾爾額頭後,萊蒂齊亞即出手抹女兒額頭。
王室記者佩納菲耶爾說:「我一點也不意外,這不是第一次爭執,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據說萊蒂齊亞兩個女兒曾在學校抱怨說很少看到王祖母。西班牙媒體報道指萊蒂齊亞不準家姑請女兒吃茴香糖。不過,反對黨社會黨領袖桑切斯認為,每個家庭都會有拗撬,是平常事。
㈣ 西班牙王後和婆婆當眾鬧掰,平民嫁入皇室有多難
這位知友,據媒體報道:最近西班牙王室有點不太平,在月初的復活節彌撒活動中,原本該是王室成員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時刻,卻被拍到婆媳不和的一幕。
西班牙王後萊蒂齊亞的婆婆——索菲亞王太後正拉著兩位孫女想合影,萊蒂齊亞突然不合時宜地走到鏡頭前晃來晃去↓
然後她走上前去撫摸女兒的頭發,彷彿想阻止拍照,還擋住了鏡頭。小公舉卻一把甩開索菲亞和萊蒂齊亞的手,索菲亞當場黑臉
一旁的費利佩趕緊出來調解溝通,拉住萊蒂齊亞的胳膊,看起來就像在老媽和老婆之間勸架
有人說是因為萊蒂齊亞太強勢,導致索菲亞沒有機會親近自己的孫女,有人說萊蒂齊亞的行為很不妥。不過這些也只是大家的猜測和討論,若非親眼目睹王室生活的點滴,誰也說不清到底是誰更有道理。不管孰是孰非,不可否認的是平民王妃想要真正融入王室生活、時刻表現出優雅貴族范兒還是蠻難的。畢竟一點小小的舉動都會被全世界用放大鏡觀看,更別提永遠都要精神緊綳保持完美,想想都覺得心累…。 其實在貴族的圈子裡,對於情緒的管理是要求非常嚴格的,哪怕內心mmp,臉上也要笑嘻嘻。一旦在公眾場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會顯得非常失態,也會讓人覺得並非具備一個真正貴族的素養。每位嫁入王室的平民姑娘,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王妃培訓。英國禮儀專家米卡·邁耶表示,梅根學習的課程從服裝搭配、坐立行走的姿態、甚至微表情的改變都有涵蓋,假以時日,她應該也會像凱特一樣,變得越來越游刃有餘。
㈤ 怎樣對待婆媳關系 丈夫對婆家太好 自己父母因為沒有接受過教育 認知方面不好
婆媳關系不好老公怎麼辦?婆媳關系不好,老公作為主要的中間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專家甚至分析稱婆媳關系好不好關鍵看丈夫,這並非不無道理。老公應該怎麼協調婆媳關系,記住這些方法。
不要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個觀念
很多老公們似乎都有這種觀念,並且喜歡講這句話掛在嘴邊,一是他們對父母的尊崇和「順孝」。尤其是在老婆受了老媽的委屈後,這句話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明知老媽有錯,卻只敢對老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她再不對也是我媽,你就多忍忍吧!」於是老婆們一腔怒氣無處宣洩,只得暗自傷心垂淚。女人們在這種家庭中,因得不到老公的保護,對老公的愛會漸漸消退,直至對婚姻失望,有的可能會逃離婚姻,有的可能會忍讓轉向反擊,最終讓處在這種關系中的每個人都傷痕累累。
結婚後要讓自己成熟起來
每個女人結婚後,都希望自己託付終身的男人能夠成熟起來,有擔當的撐起小家這片天。可很多男人卻忘了角色的轉換,總以為自己還是父母的乖寶寶,事事總想依賴父母,不管是家務上還是經濟上。最明顯的一個標志就是不願離開父母單獨過日子,他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我要照顧我的父母!結婚後還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男人,其實和結婚前沒有多少改變,因為他知道跟老媽在一起,老媽是捨不得讓自己幹家務的,老婆更不敢當著老媽分派家務給自己,還是跟婚前一樣,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只見兩個女人在為他奔忙,哪裡見他為老媽做過一點事情?
別怕被他人扣上「不孝」的帽子就失掉做人的原則,並唯父母之命是從。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響下,「孝」成了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也成了父權社會最厲害的枷鎖,於是,為了維護自己「孝子」的「名聲」,男人們往往會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是非不明,好歹不分。尤其是在老婆和老媽發生沖突的情況下,不問青紅皂白便認為是老婆的責任,並幫著父母指責老婆。在這種情況下,男人並不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在維護家庭的和睦,卻只會盲目的要求老婆一人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來維持家庭表面的平靜。
主動幫助老婆融入自己的家庭
這一點可能所有的老公都會喊冤:自己既然娶了老婆回家,怎麼會排斥她呢?但有些男人雖然主觀上沒有這樣的想法,事實上卻在做著這樣的事,讓老婆感覺自己在你家就是一個外人,處處受到排斥。
女人結婚後,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手足無措之感,並自然產生一種防禦意識。在這個家庭里,只有老公是她最親近的人,婆家其他人的一些行為,雖然主觀上可能是沒有惡意的,卻會被她認為是傷害她的舉動,這時就需要做老公的做好溝通的橋梁,請不要一味的指責她「敏感、多心、氣量小……」,這樣只會讓老婆跟自己家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最終將她排斥在這個大家庭之外。
還有一種男人,遇到父母在自己面前挑剔老婆時,為了平息父母的怨氣和怒氣,便附和父母的話,也說老婆的不好,雖然你心裡不一定是這樣認為的,但這種行為卻給了父母一種心理暗示,就是你也不滿意自己的老婆,你父母便會對媳婦越來越看不順眼,婆媳矛盾也將越來越頻繁的發生。你在自己父母面前說老婆的不好時,跟父母倒是抱成一團了,卻更讓父母排斥老婆,將老婆當作外人來對待。
還有一種男人更愚蠢,就是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自己的老婆,不喜歡老婆談論父母家的事,盡管老婆的出發點是好的,愚蠢的男人也會認為老婆是不安好心,是在算計自己父母,最可恨的便是跟老婆來這句「我們家的事你少管!」如果你都認為老婆跟自己不是「一家人」,你父母可能會將媳婦當作一家人來對待嗎?
不要做錯誤的傳話筒
俗話說「會做的兩頭瞞,不會做的兩頭傳」,兩頭瞞的男人是極其聰明的,他不但能巧妙的讓兩個女人對彼此的不滿消弭於無形,而且會替兩個女人討好彼此,讓兩個女人互增好感,促進婆媳之間的和睦。兩頭傳的男人是非常愚蠢的,很多婆媳之間本來沒有多大的矛盾,只是一些小摩擦,但經過中間的那個男人的傳達後,小摩擦也會擦出「大火花」,讓婆媳之間的矛盾變得無比尖銳、復雜,再加上有些女人氣量太小,會因此結下永遠也解不開的「梁子」,最終的結果便是將傳話的男人放到深水熱火中煎熬。
讓老婆有做「好人」的機會
有一些男人總喜歡背著老婆偷偷摸摸的給父母及兄弟姐妹錢花,且不論給的錢是不是在自己的義務范圍之內,也不論給的錢多錢少,單看背著老婆這一點,就是愚不可及的。
你會讓父母認為是自己的兒子在當家做主,跟媳婦沒半點關系,或者乾脆認為媳婦是守財奴,捨不得給自己錢花,兒子才背著媳婦給錢,心裡自然會對媳婦產生一種怨恨心理,你的行為便是讓老婆做了「惡人」,自己做了好人。很多女人知道老公背著自己幹了這種事後,都會生氣,於是男人便會指責是自己的老婆「不孝」,殊不知女人痛恨的不是給公婆錢花,女人痛恨的是男人背著自己行動的這種行為,一是不尊重自己,二是讓公婆誤會自己。
只要是在義務范圍內的,請當著老婆大大方方的給,讓你父母明白,媳婦是知道並且同意了這件事的;或者讓老婆出面給,讓你父母知道媳婦在你家裡的地位,讓他們即使想不尊重你老婆也會顧慮三分,你的日子也會好過得多。超出義務范圍的,也請跟你老婆商量,你老婆同意給是情分,不給是本分,你也不要有什麼好抱怨的。
不要當著父母面對老婆呼來喝去
有些男人沒跟自己老媽住的時候,什麼家務活都干,但一旦有父母在跟前,便開始威風起來了,不但不再幹家務,而且喜歡對老婆呼來喝去,支配老婆做這個做那個,好像不這樣,不足以在他父母面前顯示他是個「老爺們」。
男人在父母面前呼喝自己老婆,表現得盛氣凌人,好像很有面子,但是這種行為,不單讓自己老婆感到累,也是在暗示父母,或者你父母會理解為:你對老婆根本就不屑一顧,老婆在自己心目中根本沒有什麼份量,所以你才這么不尊重她!你想想,連你都這么不尊重你老婆,你還指望你父母尊重這個兒媳婦嗎?
別當著自己父母或家人跟老婆吵架
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吵架也是很多夫妻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但吵架也是最傷害夫妻感情的,尤其是當著父母的面吵架,不但傷害夫妻感情,同時也會傷害自己父母跟另一方的感情。許多父母都希望看到兒子媳婦能夠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如果聽到兒子媳婦吵架,他們會很傷心難過,或者認為他們的存在影響了你們夫妻的感情,認為自己對你們而言是個累贅,更有甚者會認為是媳婦不想贍養自己故意跟你吵架撒氣,並會因此跟媳婦產生隔閡。
還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父母,或者一些護短的父母,你當著他們的面跟自己老婆吵架時,他們會跳出來幫你對付老婆,他們這樣一摻和,便將你和老婆的「內部矛盾」轉化成了更為復雜的「婆媳矛盾」,如果是夫妻之間的矛盾就應該很容易解決,但如果中間摻入了其他人和關系,解決起來會棘手得多。最嚴重的後果是,你的父母會因此找到挑撥你們夫妻關系的理由!甚至會為了讓你完全壓制住老婆,不斷的慫恿你對老婆要厲害點,並會告訴你「女人要打才會學乖」,如果你是個愚孝的男人並聽了他們的慫恿,而對老婆大打出手的話,你跟老婆也算是恩斷義絕了,甚至你離監獄的大門也不遠了!
對雙方父母一視同仁
現在中國的獨生子女正越來越多,生了女孩的家庭,父母同樣愛她、疼她、寵她、慣她,讓她受教育,從小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付出的愛,絲毫不亞於男孩子。但女兒結婚後,卻不敢向女兒女婿要生活費,不敢理直氣壯的要求和女兒女婿一起住,不敢要求女婿為自己端茶送水……甚至不敢要求女兒女婿回家跟自己過個春節,年三十老兩口守著一台電視機,聽著外面的聲聲炮仗,盼著女兒打來的電話……如果老伴已去世的,境況更是凄涼……作為媳婦,沒有任何理由來阻止老公孝敬公婆,同樣的,作為老公,沒有任何理由來阻止老婆孝敬岳父母。
你可以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來要求老婆孝敬你父母,請問你自己可否做到這點,以相同的態度對待岳父母?還有,能否請你的父母也厚道一點,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態度來對待你老婆?
千萬別說誰有錯
當婆媳二人吵架的時候,往往會硬拉來丈夫評理。丈夫們千萬別人家給個綉花針就拿著當棒槌,要知道女人們即使不吵架的時候講理的都不多,所以千萬別「公正「地指出誰有錯。在婆媳二人眼裡,拉你來評理,並不是需要一個公平的裁判,而是看你的心向著誰?不是第三方意見,而是雙方給出的」試金石「,說誰錯都有錯,不如不說。
一定要分開勸說
看小區里的大嬸大娘們吵架,是不是人越多越來勁兒?女人們都是人來瘋,特別是不能在對手面前露怯,所以勸架最好分開勸。婆婆跟媳婦即使有意和好,也要私下給個台階下,當面跟有矛盾的對方首先示弱也太難了吧?而且分開勸說,也可以「隨意發揮「替對方說好話,反正婆媳兩人很少會去考證也無從考證,也不用擔心有人覺得偏袒哪一方而令矛盾激化。
拿出一家之長的威儀
很多關系不睦的家庭,往往都會聽到婆婆指責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處處聽媳婦話」、媳婦罵丈夫「事事護著他媽,一起擠兌我」……綜上所述,有婆媳矛盾的家庭,婆媳二人都認為兒子(丈夫)軟弱無能,沒法替自己出氣。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男人有些時候得端出一家之長的威儀來,震懾住「胡鬧」的婆媳二人,「以暴制暴」讓女人們都消停了,一勞永逸處理婆媳矛盾。
轉移注意力,讓婆媳二人一致對「外」
《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講,很多時候敵友關系是在變化的,可能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敵人了;同理,今天的敵人,也可以轉變為明天並肩作戰的朋友。所以處理婆媳矛盾,就需要找准婆媳二人的共同點,讓她們忘掉內部矛盾一致對外。顯而易見,婆媳二人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愛著同一個男人——自己。如果自己「夜不歸宿」了、「有了賭博等不良嗜好」了、想「離家出走求耳根清凈」了……這個時候,婆媳二人會自動握手言和,一起處理最重要的「家庭危機」,在長期並肩作戰中,還愁你媽跟你媳婦建立不了深厚的革命友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