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的近代崛起之路有什麼特點

西班牙的近代崛起之路有什麼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7-18 07:44:01

A. 西班牙的近代史

給你一個簡單一點的歷史吧,主要的事情都包含在內了。
從起源到現在的重要歷史事件: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1516年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瓦格納等國的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的國家。 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1837年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並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a」(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歷經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國,1936年成立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奪取政權,1947年宣布為君主國。
1492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失去在美洲和亞太的最後幾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的聯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發動叛亂,經三年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3年2月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參加侵蘇戰爭。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史前歷史
在西班牙發現最早的人類考古學遺跡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萬到五萬年,穴居人類的史前岩畫為我們提供了伊比利亞半島史前文明的生活場景。在西班牙發現的最重要的遺跡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當然還有著名的阿爾塔米拉岩洞。
凱爾特西班牙
最新的理論研究認為伊比利亞人是從北非來到半島的,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區,在那裡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對於考古學來說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古希臘的歷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希臘人稱他們為「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
公元前1200年,來自中北歐的凱爾特人從北部進入半島。金發凱爾特人和深色皮膚的伊比利亞人通婚,並且擴展到整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歷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來勢力侵入的地區恐怕就是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區。歷史和社會學家至今沒有弄清巴斯克人的起源,她和任何鄰近民族之間找不到親緣關系,卻有人在巴斯克語和日語之間找到了共同點,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巴斯克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
腓尼基,希臘和迦太基人
公元前1100年,強大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半島上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加迪爾,也就是今天的加的斯。同時,希臘人則在南方和地中海沿岸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趁機佔領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他們留下的著名城市包括卡塔赫納,這個詞正是「新迦太基」的意思。
羅馬人和哥特人
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打敗了迦太基人之後,也把殖民地擴展到了西班牙,並且很快佔領整個半島,著名的努曼西亞英雄故事就誕生在伊比利亞人抵抗羅馬人入侵的過程中。從此,半島便作為威震海內的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省」而存在。西班牙省在帝國內地位十分重要,兩位羅馬皇帝特拉加諾和阿德里安以及斯多噶學派偉大的哲學家塞內卡都是在這里出生的。西班牙完全吸收了羅馬文化,包括希臘拉丁人和猶太基督教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和習俗,羅馬的語言也在半島上開始使用。梅里達是今天保存古羅馬遺跡最完整的西班牙城市,在塞哥維亞,還可以看到古羅馬的水渠從半空中穿越城市。半島上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文明。
公元409年,強悍的哥特蠻族侵入日漸衰頹的羅馬帝國,並於公元419年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定都托萊多。但是哥特人沒有對西班牙文明的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
穆斯林西班牙和光復戰爭
西哥特人的統治持續到了公元711年。當時五萬穆斯林戰士橫跨直布羅陀海峽,用手中的彎刀戰勝了曾令羅馬人聞風喪膽的哥特武士,贏得了瓜達萊特戰役大捷。四年之後,阿拉伯人席捲整個半島,把她變成了一個埃米爾國,也是龐大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叫做「安達盧斯國」。我國古代稱之為「綠衣大食」。盡管半島北部地區的抵抗運動從未停止過,公元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穆斯林帝國的勢力仍舊令人驚嘆地不斷鞏固。西班牙在這個時期吸收了燦爛的阿拉伯文化,但是逐漸脫離了大馬士革的中央統治。
阿卜杜拉三世最終把西班牙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哈里發王朝。在他的統治下,西班牙迎來了文化上的空前繁榮。城市建設和商品經濟的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甚至推動了整個歐洲的發展。阿拉伯人帶來了醫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最先進的知識,並且在西班牙的音樂、美術、文學、建築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阿爾罕布拉宮便是阿拉伯藝術登峰造極之作。同時,阿拉伯語也在西班牙語里留下了許多詞彙。當時最重要的城市有瓦倫西亞、薩拉戈薩、塞維利亞和科爾多瓦。擁有五十萬居民和一座巨型圖書館的科爾多瓦是十世紀西歐最大的城市和文化中心。
然而,到了十一世紀,王族間(39個王子)的不斷內訌使穆斯林帝國分裂敗落,光復運動愈演愈烈。北方的國王們一個接一個地取得勝利。到了十四世紀,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只剩下了格拉納達最後一個據點,他們又堅持了近一百年,直到「天主教國王」將她也並入了卡斯蒂利亞

B.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

1、葡萄牙的崛起

葡萄牙的成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始終不停地為了反抗外來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征服而不斷的抗爭、反征服。終於經過兩千多年的奮斗,在公元1143年,成立一個面積十萬平方米的獨立的君主制的國家。

葡萄牙人的基因中有一種如奮不顧身的鬥牛士般的追求刺激、喜歡冒險的豪情。這個國家是人民共同奮斗爭取獨立的國家,所以國王受人民擁戴,人們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由於空間的狹小,資源的潰乏,為了生存,這個靠近海邊的國家的人們,將眼光投向了大海——大西洋。當時人們將它稱為「死亡綠海」,無人可以穿越。

1394年,國王的第三個兒子恩里克出生了,在他12歲時開始接觸到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學指南》,於是他從此開始思考並立志於航海事業,希望通過航海使國家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去打通一條新的獲取保存食物的香料——胡椒粒的貿易之路。

恩里克成立了有關航海的國家航海學校,為航海建立天文台和圖書館,建立海上引航的燈塔。在他的帶領下,征服大海的行程開始啟動了。他們改進中國指南針,為遠航製造60到80噸重的多桅快速三角帆船,成立數學家組成的委員會,將數學和天文學應用於航海——使航海成為科學。

航海者們從羅卡角出發,不斷的進行著征服活動,雖然不斷失敗,但經驗不斷在積累,經過21年的奮斗,他們穿越了西部非洲的博哈多爾角,沖破了他們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極限,從此航海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

他們也打開了一條新的貿易之路,他們所需要的物品不斷的湧入了葡萄牙,之後的公元1487年7月,航海者迪亞士和他的夥伴們在他們開辟的航路上航行時,無意之間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於是一個新的世界之門向他們敞開,從此亞洲出現在他們面前。由於航海開辟了的新的道路,葡萄牙走在了當時各國的前頭,成為一個面積雖小但掌握先進技術的財力雄厚的大國——海上強國。

2、西班牙的崛起

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帶領他的軍隊攻下了穆斯林信徒統治之下的格拉納達,收復失地,從此西班牙走完了光復之路,實現了統一。統一的西班牙開始了他們早就准備進行的如葡萄牙般的航海事業。

在剛剛統一後,西班牙伊莎貝爾女王就第三次召見了熱那亞人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她相信哥倫布,並資助哥倫布開始了他的冒險活動,同時與哥倫布探討利益分成問題,商定只要哥倫布發現殖民地,可以取得發現地的一切財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並免稅。

哥倫布出發了,歷經了兩個多月的航行,向西向西再向西,人們發現了陸地——北美洲巴哈馬群島,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從那一天起,世界的幾大塊陸地從此連接在了一起。10月12日也被定為西班牙的國慶日。

西班牙開始了在美洲大陸上的掠奪,其財富也直線上升。從此,葡萄牙在東,西班牙在西,勢力范圍達到了全世界,西班牙人成為海上第二強國。

C. 比大英帝國還早200年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是靠什麼崛起的呢

說起「日不落帝國」,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英帝國。其實還一個國家比大英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還早整整200多年,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

當麥哲倫呈上自製精美的地球儀,滔滔不絕述說自己偉大的理論,並承諾親帶船隊環球航行幫西班牙帝國找到更多殖民地以增強未來國力時,查理不緊不慢地了解追問各種細節。因為查理不僅是玩弄權術的高手,還是對當時各項新發明以及航海知識非常感興趣的發燒友。在追問中,查理發現麥哲倫有兩下子,絕不是信口胡說。於是,查理決定資助麥哲倫的環球探險船隊。

這讓葡萄牙國王十分惱火,並在途中使了不少壞,雖然麥哲倫在菲律賓想為查理拿下這個殖民地參與部落沖突中而死亡,但他帶領的船隊還是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探險。

隨著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地圓說的證明,讓西班牙帝國在日後的殖民掠奪中處在絕對優勢和領先地位,從15世紀末開始西班牙帝國逐步走上了殖民掠奪之路!鼎盛之時的西班牙帝國,在海外殖民地的掠奪和對歐洲大陸的控制,都是絕對的霸主!

D. 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殖民征服的特點以及原因

相同點:①兩國的海外探險和殖民擴張都是在封建王室的控制下,以貴族為主體,利用商人的貪婪和航海人才的技術而進行的。②兩國都在殖民擴張中舉起「傳播基督文明」的旗幟,以取得教皇的支持。③兩國都是採用暴力征服,詐騙土著,離間分化,利用土著內奸以掠奪土地、黃金和其它財富等手段來進行殖民征服。④兩國都設立了總攬殖民事務而由王室直接領導的機構,按照宗主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結合殖民需要進行擴張的。不同點:兩國殖民擴張各有特點。它們不但在時間上有先後之別,在空間的戰略布局上也有很大差異:一個是由東向西,一個是由西向東;一個是建立海上霸權,一個是建立陸上帝國。

原因
新航路開辟的成功,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兩國在新航路開辟時基本上控制了新航線,葡萄牙控制了由非洲通往印度的航線,西班牙則控制了通往美洲的航線。由於其開辟新航路的動因是獲取財富,所以在開辟新航路的同時就開始了殖民擴張。
為什麼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海上探險的最前頭
第一,兩國都位於大西洋沿岸,這一地理位置有利於它們向海外發展。同時西班牙、葡萄牙在地中海的邊緣地帶,要購買東方商品就要向威尼斯、熱那亞等地的中間商付出很高的價格。所以西、葡兩國特別關心尋找新航路,以便能夠直接對東方貿易。
第二,兩個國家都掌握了航海技術,特別是葡萄牙在航海技術上比較先進。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等人的海上探險活動,也是在葡萄牙、西班牙兩國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
第三,都是中央集權的國家,有能力支持和供應遠航必需的裝備和費用。
第四,新航路的開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緒有關。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從8世紀初起就處在外來穆斯林的統治和壓迫下,經歷長達幾個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斗爭中產生了強烈的民族情緒和宗教情緒,因此,當他們在向海外擴張時也把傳播基督教作為自己的精神動力。
1492年哥倫布遠航美洲的成功引起了歐洲王室和一些社會階層的重視。作為當時歐洲兩大霸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國力已經呈現出衰落之勢,但是依然傾力支持在新大陸的探險活動,因為空虛的國庫無力支持王室奢糜的生活和龐大的軍費開支,迫切需要獲得新的財富源泉。另一方面,懷有高漲的商業熱情的資產階級希望獲得更大的市場,沒落的貴族,生活無所著落的農民和城市無產者,把航海和殖民冒險看作是擺脫困境的重要手段。這些階層成了歐洲擴張的熱情支持者和實踐者。然而,兩個王國在如何瓜分新大陸的問題上爭論不止,只能求助於教皇的裁決。1493年5月3日,教皇亞力山大六世在同兩國政府商量後,頒布洲渝,就雙方的領海和海外領土劃分了界線。但是里斯本政府對此不滿,胡安二世要求雙方國王重新談判,以劃定一條更加合理的界線。西班牙同意後於1494年6月7日,雙方簽訂了托爾德西亞斯條約。然而,托爾德西亞斯條約從來就不是劃定西、葡在美洲領土的令人滿意的條約。事實很快證明,真正的界線是由征服者和黃金攫取者的實際佔領確定的。

E. 導致葡萄牙,西班牙崛起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航海技術和冒險精神!
1、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在伊比利亞半島,國土面積狹小,歐洲大陸強國又太多,只能往海外發展,造成葡西兩國航海技術先進。
2、執政者的魄力。
3、歷史機遇!

F. 近代的西班牙是一個封建專制的國家,為什麼它能逃脫近代被殖民的厄運並且能侵略他國

首先,作為封建專制國家的西班牙,在中世紀率先完成了中央集權,海上力量強大(有無敵艦隊為證)。當時,西班牙王室支持海上事業,所以西班牙率先開辟了新航路,也就率先佔有了大量殖民地(至今南美大部分國家還在說西班牙語)但由於王室並未將掠奪來的錢用於發展工商業,所以西班牙很快沒落。但由於還佔有大量殖民地,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西班牙並沒有被當時的西方強國所吞並。後來,西班牙國內爆發了資本主義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國力逐漸強大,西方大國也就失去了吞並西班牙的機會。希望以上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

G.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崛起之路

西班牙採用的戰術是縱向發射,西班牙在艦隊上有許多武裝士兵,還有神父,近距離時采登船作戰與沖撞;而英國有優秀的炮手,並采舷側發射,並以其較長射程,避開與西艦的登船作戰。
西班牙無敵艦隊ArmadaInvincible
掠奪金銀財寶,致使西班牙很快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國。
據統計,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
但當時西班牙王室將掠奪來的金銀財寶用與王室消費極度奢侈的國外奢侈品,而不是用來發展工業,造成西班牙的綜合實力逐漸被英國趕上並超越。
那時,英國的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輕工業的發展,迫使它急於尋找海外商業市場;艦船製造和航海技術的革新,更加膨脹了英國奪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對於西班牙來說,自然不允許其他國家分佔它來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國的海上搶劫以及對美洲的掠奪嚴重地威脅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壟斷地位,引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仇視。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訴諸武力,他勾結英國天主教勢力,企圖把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扶上英國王位。為此,他在英國開始進行顛覆活動。
瑪麗早在1568年就因蘇格蘭政變而逃到英國,被伊麗莎白所囚禁。當英國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慫恿下謀刺伊麗莎白而另立瑪麗時,伊麗莎白乘機處死了瑪麗。腓力二世謀殺不成,就決心用武力征服英國。
當時,英國的海上實力並不強大,難以與西班牙海上艦隊相匹敵,只能靠海盜頭子德雷克、霍金斯和雷利等人組織的海盜集團在海上襲擊、攔劫西班牙運載金銀的船隻,進行海盜活動。而腓力二世卻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 西班牙組織第三次無敵艦隊遠征,但途中遭遇風暴受挫計劃失敗,即使無敵艦隊僥幸在英格蘭本土登陸成功,也不可能從西班牙本國或荷蘭進行長期和連續的軍援補給。
盡管腓力二世把希望寄託在英格蘭國內天主教徒及同情者的起義和支援上,但20餘年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成為信奉新教的伊利莎白女王必下的順民。寄希望於佔領英格蘭本土一隅,以報加的斯慘敗之仇,才是腓力二世的真實意圖。然而他的這個如意算盤終於隨第三次無敵艦隊遠征而破滅。 年僅20歲就登上王位的腓力三世,決心繼承父王未竟的事業,堅持同英格蘭作戰。由於國王新喪,西班牙暫時停止了一切軍事行動。
到1599年服喪結束,帕德拉又立即著手編制第四次無敵艦隊遠征計劃,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籌建工作。直到1599年7月第四次無敵艦隊終於湊齊,其艦隊擁有38艘蓋倫帆船和大型武裝航船,23艘加里船,50艘運輸船以及8000名士兵。身經百戰的海軍提督貝爾坦多納、布羅切羅等名將分別擔任艦隊的司令官參加遠征。
但伊麗莎白女王得到情報後立即下達緊急動員令,8月上旬英格蘭大部分主力艦船已進入臨戰狀態,最終因為各種原因,第四次無敵艦隊終於沒有露面,而因荷蘭方面攻佔加那利群島的阿斯帕爾瑪斯後,揮師北上開往亞速爾群島,帕德拉臨時改變進攻英格蘭本土的計劃轉而保衛亞速爾群島,最後造成無敵艦隊沒有前來進攻就白白浪費了他們寶貴的資金,做了一次無謂的緊急動員演習。 第五次無敵艦隊遠征的戰略意圖是運送4500名西班牙士兵在愛爾蘭登陸,同奧尼爾及其他愛爾蘭叛軍會師, 解放愛爾蘭全境。萬一未能成功,也必須確保愛爾蘭南部的各個據點;一旦登陸成功,艦隊將根據情況和需要,繼續負責運送軍需品的任務。
但很不幸的是,無敵艦隊再次遇上強烈的暴風雨,整支艦隊分崩離析,潰不成軍。加之西班牙與愛爾蘭人互不配合最終第五次無敵艦隊遠征終告失敗。

H. 西班牙有什麼特色有什麼獨有的文化

在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為全球第三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 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

I. 西班牙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有什麼

1、時間上,在近代所有殖民國家中,葡、西兩國最早走上海上探險和殖民擴張的道路。
早在15世紀,葡、西兩國就開始了殖民探險活動,到16世紀中葉,這兩國已建立起各自殖民帝國的基本輪廓,第一次世界瓜分是在葡、西兩國之間進行的。而荷、英、法的殖民擴張則要到16世紀晚期17世紀初才開始。那麼葡、西兩國為什麼能夠最早走上殖民征服的道路?原因大致有三。第一,當時兩國已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是他們能夠首先進行殖民征服的政治前提。15世紀後半葉,歐洲其他國家剛剛結束百年戰爭,又陷入玫瑰戰爭、義大利戰爭或大封建主反抗的漩渦里而難以自拔,他們雖有探索新航路的強烈願望,卻不得不落在葡、西兩國之後來實現。第二,葡、西兩國都處在大西洋沿岸,便於進行海上探險。第三,他們掌握了豐富的航海知識和先進的航海技術。

2、組織方式上和手段上,葡、西兩國的殖民活動主要是國家出面組織的,武力征服是他們對外擴張的主要手段。
當時葡、西兩國還處在封建統治之下,國內工商業基礎薄弱。由於商人力量弱小,尚未有能力單獨組織對外擴張,因此兩國的殖民探險活動主要是國家出面組織的。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領導的人類歷史上三次最重要的航行都是政府組織的。可以說,封建政府是當時殖民活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和資助者。又由於兩國國內商品少,無法用更多的商品與殖民地進行貿易,所以武力征服是他們對外擴張的主要手段,貿易只不過是個副產品。掠奪黃金、屠殺土著、搶占土地,成為哥倫布及其後繼者們的三部曲。而後起的殖民國家荷、英、法諸國,由於商業資本的發達,他們對外殖民不是政府包辦,而是在國家政權的支持下,由商業公司(如英國組建了倫敦公司、東印度公司等)單獨組織進行;主要手段也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商業殖民。

3、性質上,葡、西兩國殖民活動屬於封建殖民征服,算不上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擴張。
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第一,兩國的殖民征服是歐洲中世紀後期社會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當時,歐洲社會商品的性質基本上仍是封建性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還只表現為一些零星的幼芽,根基是不牢固的。第二,兩國的殖民征服都是在封建王室直接策劃與控制下由貴族為主體進行的。第三,兩國王室組織和支持殖民征服的目的,是擴大封建統治范圍。第四,兩國都建立了封建性的龐大的帝國,在殖民土地上,著重掠奪金銀、土地,極少從事資本主義經營,且所得財富沒有在本國化為資本,而是花

J. 西班牙有什麼特色,有什麼獨有的文化

1、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2、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

3、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10)西班牙的近代崛起之路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西班牙主要礦產儲藏量:煤88億噸,鐵19億噸,黃鐵礦5億噸,銅400萬噸,鋅190萬噸,汞70萬噸。森林總面積15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0%,軟木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

地形地貌:

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東西綿亘的坎塔布里亞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5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3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