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鼎盛時擁有多少兵力

西班牙鼎盛時擁有多少兵力

發布時間: 2022-07-15 14:23:28

㈠ 西班牙用數千兵力征服明帝國

事實上是有這件事的,只是沒有實現。但這體現了當時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不足(直到鴉片戰爭前英國人還想在中國銷售刀叉和睡帽),佔領全中國應該不大可能,但是攻擊沿海各省並利用中國人建立偽政權的話,以明朝的內陸戰力和政府能力,應該會造成巨大統治危機,加速其滅亡。如果那樣,也許中國會更早的了解西方文明,而不是固步自封,釀成近代史悲劇了。唉,歷史沒有假設~

沒回答樓主的問題(汗):2w人是不夠征服中國,但是這兩萬人只是「本錢」,

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還只有兩千人呢,但他們善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

就像滿清入關,其核心力量只有六萬滿洲八旗(其他還有蒙古,漢,朝鮮雜牌)。但他們入關以後不就不斷得到明朝降軍的加強嗎?所以有兩萬西班牙正規部隊作為依託(其戰力不可小覷,當年千八百倭寇就可大鬧沿海,攻城略地)

扶持一位像李自成式的草莽英雄,廣招流民,大鑄西洋槍炮,那就未可知了~

但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一切皆有可能嘛~沒發生的事誰知道結果呢?

這只是就事論事,我還是很熱愛中華民族的!別噴我~

㈡ 西班牙二戰共有多少兵力

作為老牌列強,雖然西班牙過了氣,但底子還在。如果不是蘇聯人瞎搗亂,引發了西班牙內戰,使得西班牙傷了元氣,西班牙未必會比義大利差多少。即使如此,西班牙仍然不容小視。西班牙屬於准工業化國家,工業實力比義大利僅差一線。在二戰中,西班牙左右搖擺,和軸心國、同盟國兩邊做生意要援助,賺得缽滿盆溢。西班牙是當時歐洲唯一沒有直接參加二戰的強國。雖然只是弱一流,但實力不容小視。

㈢ 誰能詳細說說西班牙帝國發展史

西班牙的歷史,幾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從西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後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後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西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並建立王國,以扎雷多為首都。現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捲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西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斐迪南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後,西班牙統一的宿願終於達成。此時,回教徒由於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後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並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
斐迪南完成國家統一後,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於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後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
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後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於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後,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後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V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崙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後,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後葉,西班牙國內動盪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
此後,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後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後,才回到國際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後,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一、民族起源和早期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從8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據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里並定居下來。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亞人。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野牛、鹿、野馬等顏色鮮艷、栩栩如生。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外來民族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紀凱爾特人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人和凱爾特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大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系。腓尼基人創建了加的斯城;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亞半島從事經商活動,他們教當地居民使用貨幣、采礦冶煉金屬、織布等。前元前七世紀,希臘商人開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將葡萄和橄欖引入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半島。此後,在長達500年的時間里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羅馬人的統治對西班牙歷史、經濟、文化、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羅馬人與當地塞爾梯貝里亞人通婚,從而誕生了羅馬西班牙人。羅馬人帶來了語言、法律、習俗等,西班牙徹底被「拉丁化」。羅馬人建立了許多新的城鎮(如塞維利亞、科爾多瓦、薩拉曼卡、托萊多、薩拉戈薩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廳、斗獸場、圓形劇場、橋梁、引水渠等。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伊比利亞半島成為重要的貿易地區,貴重的礦物、廉價的葡萄酒、優質的橄欖油銷售到世界各地。總的來講,羅馬統治給西班牙帶來四個社會基礎:拉丁語言、羅馬法律、市鎮體制和基督教信仰。
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崩潰。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從而開始了長達300年的統治。在西哥特人統治下,羅馬西班牙人與西哥特人互相通婚。西哥特人在西班牙拉開了封建主義的序幕。但是,西哥特人並沒有給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鮮血液。相反,西哥特人也採用了拉丁文字,甚至成為基督教徒,沿襲了羅馬人的文化習俗,後來被當地人同化了。由於爭奪王位,公元710年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競爭者尋求摩爾人的幫助,從而開始了摩爾人的入侵。

西班牙民族比較單一,是由一個主體民族和若干少數民族構成的國家。其中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講西班牙語,約占人口的73%。少數民族主要有加泰羅尼亞人,約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羅那及周圍地區;加利西亞人約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約佔5%,生活在北邊靠近法國的邊境地區。

此外,也有稱為巴倫西亞人和安達盧西亞人的,因早與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單獨民族。即使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在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上與卡斯蒂利亞人也無大的區別,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內,還生活著約1萬名吉卜賽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願承認他們為境內合法的少數民族。近十幾年,政府與周圍鄰國一樣,也專門撥出巨款為他們建造房屋,使其安居樂業。

加泰羅尼亞大區有六萬人口,一千年多年的歷史,和四個省份:巴塞羅納省,萊達省,葛羅納省,以及塔拉國納省。自治政府。完全獨立的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對它的獨立自治的自豪感。
大區呈三角狀,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部,加泰羅尼亞大區有著非常豐富多樣的資源。從地中海海岸到內陸山脈和比利牛斯山,無論是景色還是植物都表現出無盡的多變性。還要加上地理地貌上的驚人的多樣化,從蒙塞拉高原到噶羅查的火山區。
運動愛好者在那裡找到了他們福音:出色的運動地,帆船,滑雪,高爾夫,冒險運動項目以及徒步漫遊都有著高品質的設施。
藝術愛好者也並不因此而受到損害。加泰羅尼亞有著極為多變的建築風格和藝術運動大幅度選擇面:羅曼式,哥特式以及巴洛克式,浪漫派以及離我們更近些的現代派的火暴。它產生了擁有廣大民眾擁戴的著名(或不太著名的)的藝術家:古蒂,達里,米羅,保·卡薩爾斯。。。。。。
加泰羅尼亞也是一方有著驚人豐富的歷史的水土,從新石器時代起這里就開始有人居住:先是菲尼基人和希臘人,後來是維斯哥特人(公元前484年),再後是穆斯林,都佔領過這塊土地。公元800年摩爾人在波提耶的失敗標志著法蘭克人對加泰羅尼亞的再征戰的開始。十世紀末,巴塞羅納公爵布萊爾二世王從加泰羅尼亞公國得到了獨立。1200年到1550年間,這里有過政治,商務和經濟的極大擴張。傑穆王於1229年佔領了馬爵克,1245年佔領了瓦倫西亞。
基督教王之間的姻聯標志著西班牙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誕生,盡管兩個王國各自保持著自己文化和語言上的獨特性。但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王國之間很快出現了首次紛爭。1640年民眾起而反抗中央政權,即"收割者戰爭"。西班牙王權繼承戰期間,加泰羅尼亞支持奧地利查理大公,而他成了敗方。西班牙王菲力浦五世頒布法令,取消獨立政府機構,禁止加泰羅尼亞語作為官方語言使用,並關閉大學。自1716年起,西班牙君王致力於在西班牙其他地區吸收加泰羅尼亞語。
到1932年才恢復了自治政府,加泰羅尼亞重新在政治上得到獨立。內戰期間(1936 - 39年)佛朗哥派的勝利使加泰羅尼亞的自治得而復失,加泰羅尼亞語又被禁用。佛朗哥的死亡,1975年恢復了民主,1977年,自治政府重新得到了自治權(經濟,教育以及文化的管理權)。
如今的加泰羅尼亞人向新生鮮事物和現代敞開了大門,同時又忠實於它的傳統,它的民歌,因而顯得特別活躍。它必須為爭取它的獨立身份得到承認而戰,為此它感到無比自豪。結局是有說服力的:1990年,加泰羅尼亞語被承認是一種歐洲語言,並成為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上使用的官方語言的一種。

㈣ 世界各國軍隊數量是多少

世界各國軍隊數量:

1.中國:230萬

2.美國:140萬

3.俄羅斯:124萬人

4.印度總兵力:117.5萬人

5.朝鮮:約105.5萬人

6.韓國總兵力:67.2萬人

7.土耳其總兵力:63.9萬人

8.巴基斯坦總兵力:58.7萬人

9.伊朗總兵力:約54~54.56萬人

10.越南總兵力:約48.4萬人

11.埃及總兵力:45萬人

12.緬甸總兵力:約43.48萬人(含准軍事部隊)

13.法國總兵力:35.88萬人

14.烏克蘭總兵力:34.64萬人

15.德國總兵力:33.35萬人

16.敘利亞總兵力:32萬人

17.巴西總兵力:31.325萬人

18.泰國總兵力:30.6萬人

19.印度尼西亞總兵力:29.9萬人

20.義大利總兵力:29.84萬人

21.日本:27.3751萬人

22.波蘭總兵力:24.065萬人

23.羅馬尼亞總兵力:21.965萬

24.英國總兵力:21.094萬人

25.摩洛哥總兵力:19.63萬人

26.西班牙總兵力:19.395萬人

27.墨西哥總兵力:17.5萬人

28.以色列總兵力:17.5萬人

29.希臘總兵力:16.85萬人

30.柬埔寨總兵力:約13.9萬人

31.秘魯總兵力:12.5萬人

32.阿爾及利亞總兵力:12.2萬人

33.孟加拉國總兵力:12.1萬人

34.衣索比亞總兵力:約12萬人

35.菲律賓總兵力:約11.78萬人

36.斯里蘭卡總兵力:11~11.5萬人

37.安哥拉總兵力:11.4萬人

38.馬來西亞總兵力:約11萬人

39.沙烏地阿拉伯總兵力:約10.55萬人

40.約旦總兵力:10.405萬人

41.保加利亞總兵力:約10.15萬人

㈤ 西班牙海軍最強大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16世紀!

日不落帝國一詞最早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的一段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當時西班牙擁有最強的海軍,稱霸全球。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所派出著名的無敵艦隊,意圖征服英格蘭。無敵艦隊之役是英西戰爭中其中一個大型的戰役,同時也是英國歷史中最有名的戰爭。西班牙船艦被法蘭西斯·德雷克所領導的英國海軍用秘密武器即八艘火船擊沉。

無敵艦隊約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被英軍擊敗時本想南退,卻因颳起強大的南風而不可行,龐大的艦隊只好隨風北上,最後繞過大不列顛島及愛爾蘭島西岸回國時僅存43艘,由於損失百艘以上的大戰艦及超過一萬四千名士兵,從此國勢鼎盛的西班牙停滯不前,英格蘭則成為新的海上強權,開啟了伊麗莎白一世的盛世。

㈥ 16世紀世界各主要強國兵力如何

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無敵艦隊」入侵英國,最後失敗,再一次證明了海戰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力。西班牙衰落,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兩個海軍強國的較量

16世紀,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不是美國,也不是後來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而是歐洲的西班牙。自從哥倫布遠涉重洋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紛紛涌到那裡掠奪金銀財寶,致使西班牙很快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國。

據統計,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那時,英國的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輕工業的發展,迫使它急於尋找海外商業市場;艦船製造和航海技術的革新,更加膨脹了英國奪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對於西班牙來說,自然不允許其他國家分佔它來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國的海上搶劫以及對美洲的掠奪嚴重地威脅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壟斷地位,引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仇視。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訴諸武力,他勾結英國天主教勢力,企圖把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扶上英國王位。為此,他在英國開始進行顛覆活動。

瑪麗早在1568年就因蘇格蘭政變而逃到英國,被伊麗莎白所囚禁。當英國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慫恿下謀刺伊麗莎白而另立瑪麗時,伊麗莎白乘機處死了瑪麗。腓力二世謀殺不成,就決心用武力征服英國。

當時,英國的海上實力並不強大,難以與西班牙海上艦隊相匹敵,只能靠海盜頭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組織的海盜集團在海上襲擊、攔劫西班牙運載金銀的船隻,進行海盜活動。而腓力二世卻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

戰爭初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納統率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揚帆出航。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顯然,梅迪納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優勢,運用傳統戰法,沖撞敵艦,在強行登艦後進行肉搏,然後奪取英國船隻。

不幸的是,「無敵艦隊」出發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風暴。狂風惡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們被晃得暈頭轉向,准備登陸的「旱鴨子」更暈得像站不住的醉漢。這樣,艦隊只好返港避風。待到7月,艦隊又踏著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盪盪地駛進英吉利海峽。

英國方面也做好了迎擊准備,由霍華德勛爵任統帥,德雷克任副帥。英軍共有197艘戰艦,載有作戰人員9000多人,全是船員和水手,沒有步兵。英國的戰艦性能雖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進,船體小、速度快、機動性強,而且火炮數量多、射程遠。這種戰艦既可以躲開西班牙射程不遠的重型炮彈的轟擊,又可以在遠距離對敵艦開炮,以火炮優勢制勝。

7月22日清晨,戰爭爆發,英軍縱隊列陣,迎著強勁的西南風,搶到橫隊列陣的「無敵艦隊」上風位置,放過「無敵艦隊」的前衛後,充分發揮自己兩舷的火力,重炮猛轟其後衛艦船。「無敵艦隊」陣腳大亂,節節敗退。23日拂曉,海上風向逆轉,「無敵艦隊」處在東北風上風頭,於是他們以多圍少,重創英國最大軍艦「凱旋」號。這樣,在第一回合雙方打了個平手。

25日,雙方再度交手,激戰幾小時後,雙方盡管損失不大,但彈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納決定改變計劃,向加萊前進。霍華德也率領艦隊轉向多維爾。此刻,雙方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彈葯補給問題,霍華德還可以從附近的港口獲取一些補給,而「無敵艦隊」則要困難得多,在未到達加萊之前,一點接濟都沒有。

26日黃昏,「無敵艦隊」到達加萊附近海域,在加萊與格里斯尼茲港之間駐錨,英國艦隊也隨後趕來。鑒於「無敵艦隊」彈葯空虛,英國艦隊放心大膽地在敵人長炮射程之內停泊,甚至一些英國艦只駛到敵輕武器射程的邊緣線上,穿來穿去,隨心所欲,梅迪納對此惟有望洋興嘆。

28日凌晨,霍華德在旗艦「皇家方舟」號的主艙召集作戰會議。因為攻擊的時間緊迫,決定在艦隊中挑選8艘200噸以下的小船,改裝成大船,作為突擊使用。清晨,「無敵艦隊」的哨兵發現幾艘輕裝船隻向他們靠攏,突然,小船上發出熊熊火光,接著,「無敵艦隊」的大小船隻一片混亂,一些船已經被大火點燃。梅迪納慌忙命令各艦砍斷錨索,想等火船過去後,重新佔領這個投錨地。但在混亂中,許多船隻只顧奪路逃走,結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來,全艦隊已經開始潰散。火船過後,梅迪納命令所屬各分艦隊向加萊集中,但只有少數船隻執行了命令,大多數船隻由於剛才砍去兩只錨,只靠剩下的一隻錨已經系留不住,遂沿岸向東北方向漂流而去。
此時發生的情況,霍華德看得清清楚楚,「無敵艦隊」正以雜亂無章的隊形駛向敦刻爾克方向,這樣它就沒有可能再回到加萊了。霍華德立即命令艦隊全速追擊,在高速航行中,英國艦隊與「無敵艦隊」的距離逐漸縮短。考慮到自己的彈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華德命令艦隊盡量靠近敵人,在保證彈無虛發、全部命中的短距離才開始實施炮擊。此時,「無敵艦隊」已沒有彈葯儲備了,英國艦隊抓住這個弱點,把握風向,進退靈活,無所顧忌,時而左舷,時而右舷,連續不斷地向敵艦發射大小炮彈。「無敵艦隊」只有後退之力而無招架之功。

上午9時,雙方艦隊在格南費里尼斯角接火。英國艦隊步步緊逼,「無敵艦隊」各艦距離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亂。英國艦隊各艦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戰一直持續到下午6時,突然風向轉變,霍華德及時命令艦隊擺脫戰斗,「無敵艦隊」趁此機會,退出英吉利海峽。

整整一個星期的交戰中,「無敵艦隊」耗費了十萬多發大型炮彈,而英國艦隊無一遭到重創,只是陣亡了一名艦長和二十餘名水手。與此相比,僅僅格南費里尼斯一戰,「無敵艦隊」即死傷一千四百餘人。

7月29日黃昏,梅迪納召集作戰會議,權衡利弊後,決定如果風向有利,應再度設法控制英吉利海峽,否則,別無出路,只能繞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結果,天公不作美,風向始終未變,「無敵艦隊」只得採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無敵艦隊」的覆滅

8月,英西兩軍在加萊東北海上進行了二次會戰。西班牙的戰艦高聳在水面上,外形壯觀,但運轉不靈,雖然人數和噸位占優勢,卻成為英國戰艦集中炮火轟擊的明顯目標。英國戰艦行動輕快,在遠距離開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無敵艦隊」許多艦只紛紛中彈起火。西班牙開炮向英艦射擊,卻不能命中英艦,英國艦只盡可能避免進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內,在遠處靈活閃避,活動自如。這種遠距離炮戰使西班牙艦隊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激烈的炮戰持續了一整天,直到雙方彈葯用盡,轟擊才告終止。「無敵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兩個分艦隊的旗艦中彈、撞傷,一個分艦隊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線退卻,在退卻途中,英國艦隊緊追不舍。8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線上,英國艦隊又緊逼「無敵艦隊」的50多艘軍艦,以優勢兵力發起攻擊。這時,「無敵艦隊」其餘70餘艘軍艦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時介入戰斗。英國軍艦輕便靈活,機動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遠遠大於敵人,因此,英艦始終保持著有利於自己的距離作戰。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圖靠近英艦隊,以便進行接舷戰。英艦憑借強大火力壓制對方,不讓其靠近一步。戰斗持續到下午6時才以西班牙艦隊受到重創而結束。這一戰,「無敵艦隊」被擊沉16艘軍艦,而英國軍艦雖有一些損傷,但無一被擊沉。

「無敵艦隊」集中起殘余船隻,從北面繞過不列顛群島向西班牙駛去。英國艦隊雖取得勝利,但一些艦只受創,加之彈葯消耗過大,霍華德命令停止追擊。剩下的西班牙艦只乘著風勢向北逃竄,准備繞過蘇格蘭、愛爾蘭回國。受損的艦隊抵達蘇格蘭西北岸的拉斯角時,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風暴掀起的巨浪。戰艦漏水、損壞,船員飢餓、生病,他們孤立無援地在海上隨風漂泊。許多戰艦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戰艦進水下沉,消失在浪濤之中。風暴狂吹了一個月。還有一些戰艦在愛爾蘭海岸外失蹤,數千人淹死。許多好容易登上愛爾蘭海岸的倖存者也被殺死或餓死。到1588年10月,「無敵艦隊」僅剩43艘殘破船隻返回西班牙,近乎全軍覆沒。而英艦沒有損失,陣亡海員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艦隊所擊敗,雖然損失是微小的,但是在精神上的殺傷是巨大的。在此之前,西班牙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從發現新大陸到只用幾百人就征服了美洲、環球航行、大敗土耳其艦隊、白銀礦的發現和開采和遍布全球的貿易點和殖民地(16世紀末葡萄牙並入西班牙),這些偉大的成就讓西班牙人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是不可被擊敗的,而無敵艦隊的毀滅則把這種自信擊的粉碎,從此西班牙開始了衰退之路。

㈦ 問一個軍事問題 西班牙的軍事力量如何

主要統計

面積50.5925萬平方千米。人口3923.7萬人(其中,13~17歲男121萬人:女113.6萬人;18~22歲男147.2萬人,女139萬人;23~32歲男332.8萬人,女317.4萬人)。國內生產總值5690億美元(1999年),人均17900美元。國防費70億美元(2000年國防預算)。粗鋼1368.3萬噸(1997年)。原煤2840.3萬噸(1995年)。原油600萬桶(1996年)。天然氣1.78億立方米(1995年)。發電量1663.8億度(1995年)。穀物1935.4萬噸(1997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量100噸以上)2190艘,總載重量507,73萬噸(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34處,客運量340.44億人千米、貨運量37.64億噸千米(1998年)。

國防體制

國王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既是國防事務的最高咨詢機構,也是國防最高決策機構,國王為主席,通常由首相主持會議,成員有副首相、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國防參謀長、三軍參謀長。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是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國防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負責制定防務政策和領導國防工業。國王、首相通過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軍3個軍種。准軍事部隊由國民警衛隊和海上國民警衛隊組成。國王和首相通過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和指揮。

領導人物

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1975年11月22日登基)。內閣首相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1996年5月5日上任)。國防大臣費德里科·特里略(2000年上任)。國防參謀長聖地亞哥·巴爾德拉斯空軍上將(1996年7月29日上任)。陸軍參謀長阿方案,帕爾多·德桑塔亞納伊科洛馬上將(1998年9月28日上任)。海軍參謀長安東尼奧·莫雷諾·巴爾貝拉海軍上將(1997年6月27日上任)。空軍參謀長胡安·安東尼奧·隆博洛佩斯空軍上將(1997年1月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16.605萬人。義務兵5.17萬人。

陸軍

10萬人,義務兵3萬人。編有8個軍區司令部(含2個海外軍區),1個機械化師,2個裝甲旅,1個山地旅,2個西班牙軍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旅,1個陸航旅,1個炮兵旅,1個防空司令部,1個海岸炮兵司令部(含2個岸炮團),3個特種作戰營,1支快速反應部隊。

主戰坦克:665輛,其中AMX-30ERl/ER2型209輛,M-48A5E型164輛,M-60A3TTS型184輛,「豹」ⅡAⅣ型108輛。

裝甲偵察車:BMR-VEC型340輛。

步兵戰車:「皮扎羅」式14輛。

裝甲輸送車:1624輛,其中M-113型1311輛,BMR-600型313輛。

牽引炮:105毫米457門,155毫米20門。

自行炮:105毫米48門,155毫米90門,203毫米64門。

岸炮:6英寸44門,305毫米6門,381毫米3門。

火箭炮:140毫米14門。

迫擊炮:120毫米409門,81毫米1314門。

無坐力炮:106毫米638門。

反坦克導彈:「陶」式200具,「霍特」式28具,「米蘭」式442具。

高炮:20毫米329門,35毫米92門,40毫米183門。

地空導彈:「羅蘭」式18部,「防空衛士」廠「蝮蛇」13部,「西北風」式108部,「霍克」式24部。

直升機:174架(其中武裝直升機28架)。

海軍

3.695萬人,義務兵1.07萬人。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4個基地司令部,6個海軍基地。分為4個海管區。

航空母艦:「阿斯圖利亞王子」號1艘。

潛艇:8艘,其中有「加萊爾納」級4艘,「鯨」級4艘。

護衛艦:15艘,其中有「聖瑪麗亞」級6艘,「巴利埃里」級5艘,「偵察」級4艘。

巡邏艇:33艘。

掃雷艦艇:12艘。

兩棲登陸艦:4艘,其中有「新港」級2艘,「加利西亞」級2艘。

兩棲登陸艇:13艘。

支援與補給艦船:32艘。

海軍航空兵 700人(義務兵290名)。編有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1個聯絡機中隊,5個直升機中隊。裝備有「AV-8B」型戰斗機17架,「嘉獎」2型3架,直升機37架。

海軍陸戰隊 6900人(義務兵2800名)。裝備有M-60A3型主戰坦克16輛,「蠍」式輕型坦克17輛,LVTP-7兩棲裝甲戰車16輛,105毫米牽引炮12門,155毫米自行炮6門,「陶」式反坦克導彈12具,「龍」式反坦克導彈18具,「西北風」式地空導彈12部。

空軍

2.91萬人(義務兵1.1萬名)。編有4個軍區(即中部軍區、東部軍區、直布羅陀海峽軍區、加那利群島軍區),1個後勤支援司令部。

作戰飛機211架。

攻擊/戰斗機:F-5B型35架。

戰斗機:EF-18A/B型90架,「幻想」F-1CF/D日EE型65架。

偵察機:RF-4C型14架,C-212型6架,「色斯納」560型2架。

海上巡邏機:P-3A型2架,P-3B型5架。

電子戰飛機:C-212型2架,「獵鷹」20型2架。

運輸機:「大力神」C-130H型7架,C-130型12架,C-212型34架,CN-235型20架,「獵鷹」20型3架,「獵鷹」50型1架,「獵鷹」900型2架。

加油機:KC-t30H型5架,「波音」707型4架。

聯絡機:130-27型21架。

搜索救援機:C-212型9架,F-27型3架,CL-215型15架。

教練機:C-101型74架,E-26型37架,E-24型25架,E-20型5架,C-212型試飛機1架。

直升機:57架。

空空導彈:「麻雀」AIM-7型、「響尾蛇」AIM-9型、「阿姆拉姆」型AIM-120型、R-530型若干枚。

地空導彈:「西北風」、「防空衛土」/「蝮蛇」若幹部。

預備役部隊

44.79萬人,其中陸軍斗3.6萬人,海軍3900人,空軍8000人。

准軍事部隊

7.576萬人,其中國民警衛隊7,5萬人,海上國民警衛隊760人。

部署

三軍兵力主要部署在馬德里附近、海岸沿線及直布羅陀東北部的沿海地區。

兵役制度

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服役期為9個月。志願兵的服役期為16~36個月。各級軍官最高服役年限:將官為64歲(上將64歲、中將62歲、少將60歲),校官為58歲(上校58歲、中校56歲、少校54歲),尉官為54歲。

軍銜

分5等18級: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3極(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士官7級(准尉、土官長、一級軍士長、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兵2級(上等兵、列兵)。

駐外兵力

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波黑1600人,軍事觀察員12人;義大利北約軍事一體化空軍部隊F/A-18型戰斗機5架,KC-130型加油機1架;科索沃維和部隊900人。

外國駐軍

美國駐軍2130人(其中海軍1760人,空軍250人,海軍陸戰隊120人)。北約西南聯合司令部。

軍隊節日

軍人節1月6日;武裝力量節為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㈧ 明朝時西班牙曾想用2萬人征服中國,為何還沒到中國,便全軍覆沒

因為西班牙在來征服中國之前,他們先去征討了英國,但是卻被英國打得很慘,由原本的「無敵艦隊」變成了43艘破船,慘敗的西班牙回到國內後實力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並且在戰敗後他們也調不出多餘的兵力,沒有多餘兵力他們就來不了中國,所以征服中國只能是一次空想了。

他們的准備已經差不多了,但是在來侵略中國前,西班牙先去征討了英國,可是沒有想到,由於他們的輕敵被英國打得非常慘,由原來2.1萬組成的「無敵艦隊」變成43艘破船而歸,這次的戰爭對他們的打擊非常大,並且在他們被英國大敗後,他們統治的一些殖民地也開始慢慢的崛起,他們的大部分兵力都被這些殖民地牽制著,所以當時西班牙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來侵略中國了,最後計劃失敗。

㈨ 二戰時期西班牙兵力

1945年二戰結束後,蘇聯不僅反對西班牙加入聯合國,還提議國際社會與西班牙斷絕外交關系,甚至提出把西班牙列為戰敗國,試圖幹掉西班牙。不是美英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反對蘇聯的提議,蘇聯非得整死西班牙。由於西班牙和蘇聯矛盾太深,面對蘇聯的威脅,所以西班牙才向美國靠攏,拚命的抱美國的大腿,向美國妥協,加入北約,做了美國的小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9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