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西班牙廠什麼時候恢復生產
㈠ 日產:晶元短缺情況預計2022年結束 汽車生產將恢復正常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日本汽車巨頭日產表示,當前持續出現的全球晶元短缺問題,應該會在2022年結束,屆時汽車生產可能會恢復正常。對於消費者而言,隨著汽車產量的增加,也許會節省購車費用,並減少新車交付等待時間。
對於消費者而言,晶元短缺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由於產量大幅減少,造成供不應求,導致某些汽車產品,目前不僅沒有優惠可言,可能還會漲價。同時,由於晶元短缺導致的生產暫停,還會增加新車的交付時間。
㈡ 從歐洲到北美,車企掀起「停工潮」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以及歐美各國確診病例不斷增加,車企停工的浪潮從歐洲傳遞至北美。
迫於美國汽車工會(UAW)的壓力,底特律「三巨頭」(福特、通用、FCA)正式宣布,即日起關閉其在北美地區的全部工廠。有外媒稱,該措施將導致15萬名工人待工。
美國:本土派和「外企」紛紛關廠
底特律「三巨頭」旗下的員工目前都出現了確診病例。FCA在印第安南州的變速器工廠有員工確診;福特汽車因為密歇根州的總裝工廠(MAP)有員工確診,所以臨時關閉了該工廠;通用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證實,其沃倫科爾工程中心的一名員工病毒檢測呈陽性。
UAW從本月15日開始呼籲三大汽車製造商關閉工廠兩周,以保護其成員免受病毒影響。由於三大車企一直不願暫時停工,UAW則表示將給三家企業48小時時間制定計劃,窗口期截止於當地時間17日下午。3月18日,三大巨頭同意暫停部分工廠運營。
隨著西班牙成為疫情重災國之一,日產在當地的一家車輪供應商被封鎖,日產於上周五宣布位於巴薩羅那的工廠停止生產。本周,日產在英國東北部桑德蘭(Sunderland)工廠也停止生產。據了解,桑德蘭工廠是日產最重要的海外工廠之一,負責研發和生產聆風(Leaf)、逍客(Qashqai)等暢銷車型,工廠現有雇員7000多人,年產能為50萬輛,2019年生產新車約35萬輛。
此外,本田也在本周宣布其位於英格蘭斯溫登的工廠停產至4月6日。不過本田表示工廠能否重新開工,除了看市場需求與供應鏈情況外,還取決於政府和衛生部門的建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日產或最早2月23日停產
1月銷量腰斬或許只是所有壞消息的開端,疫情蔓延的影響還在進一步擴大。
近日,知情人士對彭博社透露,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意,導致全球零部件短缺,日產汽車分布在全球各個地區的工廠可能會相繼遭遇生產中斷。其中,其在日本的部分汽車產能最先受到沖擊,或最早將於2月23日停產,隨後馬來西亞地區也將停產。
而造成這一系列嚴重後果的原因,則是中國製造早已成為全球主機廠的必需品。疫情爆發前,日產就在位於疫情中心的湖北工廠采購了800多個零部件,用於全球的汽車生產。但由於疫情爆發,工廠的復工時間就一再被延誤。
彭博社消息稱,「雖然政府表示多數工廠可以在2月21日之後恢復生產,但具體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復工,卻仍然是個未知數。」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擔憂,「如果湖北省的工廠在2月21日後繼續閑置,那麼包括制動軟管和空調控制器在內的很多零部件都將面臨耗盡的風險。」
如果繼續延誤,那麼除了日本和馬來西亞之外,日產位於美國、英國、印度、墨西哥、俄羅斯和西班牙的工廠也將不得不停產。
事實上,受到影響的絕不止日產一家車企。作為第四大汽車製造中心,湖北的肩上擔負著大約3萬個汽車零部件的供給任務,一旦被「鎖死」後,對於汽車產量的影響不可估量。
日產此前對中國供應商進行過一次全面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8%的受訪者表示,在2月10日之前可以恢復生產,其他人則表示仍需要等待政府的批准。而那些已經開工的供應商之中,也只有一半的員工能夠正常工作。
據某研究人員預測,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全球汽車產量或將減少170多萬輛。而這樣一個數據,比任何一個車企在任何一個月份定下的產量目標都要多得多。
據了解,在2月14日和17日,日產已經相繼關閉了其位於日本西南部九州的部分生產線,而這一生產線在2月24日也將全部停產。
全球各地工廠相繼停產,讓日產的產量急劇下降。據估測,僅2月份最後一周,日產的產量就將削減6800輛,而如果情況不能好轉,減產量將會進一步擴大。
當然,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日產也不會選擇坐以待斃。知情人士透露,日產方面一直向中國政府提出申請,請求允許企業恢復閑置工廠的生產。而2月17日,其位於廣州的工廠已經成功復工,同時日產也計劃於2月21日之後,逐步恢復其在中國其他地區的業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3月10日開工!再度推遲復工的湖北汽車請挺住!
2月20日下午,湖北地區發布消息稱,湖北省內各類企業復工的時間至少不能早於3月10日24時。也就是說,湖北地區汽車整車與零部件廠商的復工時間再次延遲19天。
此事於1月9日爆出,1月10日東風股份對此事做了回應,絲毫不提對手令人不齒的行徑,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介紹了該公司抗擊疫情相關工作,表示作為身在疫情災區的主機廠,即使在艱難時刻,也一定頑強不息,履行對經銷商、供應商、客戶的責任和承諾。
在抗擊疫情全國一盤棋的當下,企業之間是否應該放下平時競爭所帶來的隔閡甚至仇視,彼此同舟共濟,團結起來共同面對疫情呢?
在此,筆者呼籲在大是大非面前,行業從業者要明辨是非,追求良性競爭。那些「趁火打劫」者,在湖北企業最需要理解支援的時候,請你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只靠歪門邪道斂財註定難以長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內田誠:日產明年開始復甦,兩年內恢復元氣
重拾銷售目標計劃,反映出日產汽車在扭轉美國業務所面臨的壓力。根據AutomotiveNews數據中心的數據,日產汽車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8.4%下滑到去年的7.2%。今年,疫情導致市場緊縮加劇了這種趨勢——2020年上半年,日產汽車市場份額下降到5.4%。
此舉也側面反映出,人們對市場復甦的信心日益增強。
行業恢復的步伐正在加快。2020年8月,預期輕型汽車年銷量達到1518萬輛。而90天前,這一數字僅略高於1200萬輛。
Kershaw表示:「我們看到了市場開始復甦的跡象,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脫離了困境。我們仍然專注於為公司、為經銷商實現更可持續的業績。這需要一些時間,但我們確實看到了一些積極的跡象。」
一些經銷商對此則不太認可。他們認為,現在恢復銷售目標還為時過早,因為在日產北美工廠關閉兩個多月後,現實情況是市場需求疲軟,而且某些車型庫存短缺。
愛荷華州日產DaveWright經銷商負責人DaveWright說,他只剩下大約15天的庫存,這讓他很難承諾銷售目標。
"環境還是不行。"Wright說,其經銷店收到的9月工廠銷售目標較8月高出33%。「8月設定Altima和Kicks車型附帶獎金,而我當時沒有這兩款車的庫存。」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西部地區經銷商表示,日產汽車恢復銷量目標,對經銷商的盈利能力不是好兆頭。
該匿名經銷商表示,自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停滯以來,日產汽車是他經營的11個品牌中第一個恢復銷售目標的企業,日產汽車「正在抓救命稻草」,竭盡全力推動銷售,以爭取市場份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受疫情影響 日產北美工廠將暫停生產 暫定4月6日復工
雖然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穩定下來,可是近來又在海外爆發開來。在全球,目前已有多家汽車工廠因受疫情影響停產。
日前,我們從外媒得到消息,日產於美洲的田納西州士麥那工廠和密西西比州坎頓工廠將暫停生產業務,暫定於4月6日恢復生產。據了解,這倆家工廠是生產日產大多數乘用車和多功能車的工廠,生產范圍涵蓋了日產大部分的車型,因此部分新車的交付也或將受到影響。
最後,日產在公告中稱,目前日產任何工廠都沒有出現新冠病毒病例,工廠部分重要的業務將繼續運營。
據報道,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汽車工業的影響重大,目前,為阻止病毒爆發蔓延,原定於2020年3月4日開幕的日內瓦車展已被取消,而計劃2020年4開幕的紐約車展也已改期為8月,多數的汽車品牌都宣布將在未來兩周內停止運營,有關日產美國工廠的更多後續情況,我們將持續跟中報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歐美汽車工業迎來復工潮,世界經濟重啟可期
世界各國逐漸明白,在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相處的大背景下,一邊防疫一邊恢復生產正成為西方國家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復工讓經濟從徹底停滯到逐漸運轉,也是增強抗擊疫情經濟實力的一項舉措,而最終結果的對錯則只能留給歷史評說了。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歐美汽車工業正在艱難重啟,而無論防疫條件是否已經足夠具備。
首先是在歐洲的疫情中心義大利在疫情平緩之後,根據義大利總理4月26日頒布的法令,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已在5月4日恢復生產工作。同一天,5月4日,法拉利重啟了位於馬拉內羅(Maranello)和摩德納(Modena)的工廠,這兩座工廠在5月8日全面恢復了生產。
復工還是不復,對於依然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的各國管理者而言都是一個兩難問題。
一難大量工人失業,二難做為承擔就業的企業面臨現金流危機。
截至目前,國外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425萬,並且每天依然有8萬的新增病例報告,受制於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面臨巨大壓力,而汽車行業更是其中的重災區,尤其是疫情較重的歐洲和美國。
歐美情況近似,復工已經刻不容緩
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整理的數據,從3月中旬至5月11日,歐盟范圍內因疫情關閉工廠造成的產量損失已達2,396,549輛(包括乘用車、輕型商務車、公交和長途汽車);平均停產時間為29個工作日。ACEA指出,如果繼續停產或者再有工廠突然停產,產量損失情況將會更嚴重。
這樣的情況反映在品牌銷量中,以大眾集團為例,盡管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已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整個歐洲的收入卻幾乎盪然無存。今年4月,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的汽車銷量僅為正常水平的3%,而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的銷量下降了61%。
5月13日,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大幅下調了對全球汽車銷量的預期,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將萎縮五分之一,其中西歐市場將萎縮多達30%。
該評級機構警告稱:「盡管亞洲地區的汽車工廠生產已重新啟動,但一些國家的經銷商仍處於關閉狀態,需求可能仍將非常疲弱。」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支持的程度。」穆迪表示。德國汽車游說團體一直在呼籲政府重新引入一項「舊車換現金計劃。該計劃曾在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實施,推動德國汽車銷量創下紀錄。
據了解,德國默克爾政府迅速啟動了逾1萬億歐元(約1.1萬億美元)的援助計劃,用來幫助德國經濟度過危機。其中,有人呼籲將更多納稅人的錢交給汽車業,但是這一觀點卻在政界引發了爭議。一大關鍵爭議點在於,因為這些車企巨頭去年已經獲得了數十億歐元的利潤,所以政府資助的規模需要怎麼界定。此外,雖然很多行業高管希望所有新車型都可獲得補貼,但是政府可能僅為新能源車型提供補助。
*資料圖片
然而,上周大眾、寶馬和戴姆勒高管與默克爾舉行的會議卻沒有得到承諾實施這計劃,也沒有具體的對德國汽車核心製造業的激勵措施。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德國公眾或反對國家計劃推出的新車激勵計劃。
當被問及是都支持使用稅收資助新車消費,63%的受訪者表示反對這種想法,僅有12%的受訪者贊同;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激勵措施僅是針對電動車等排放較低的車型,他們就贊同該計劃。
而美國的情況則更加嚴峻,甚至各級政府之間的口徑也不統一,這也造成了企業兩難的抉擇。
弗里蒙特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境內唯一的汽車製造廠,開設在阿拉米達縣(Alameda County),這是舊金山灣區的六個縣之一,該地區的就地避難(shelter-in-place)命令將於5月31日到期。
馬斯克在推文中寫道:「特斯拉將在今天違反阿拉米達縣的規定重新開始生產。我將與其他所有人並肩上線。如果有人遭逮捕,我請求僅僅是我。」
不過最新的消息稱雙方已經達成和解,該工廠最早將於5月18日正式恢復生產。
阿拉米達縣在推特上表示,在與特斯拉進行談判後,該縣同意,特斯拉可以採取措施,「為最早下周復工做准備」。
而作為美國兩大車企的通用和福特,也在5月10號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
首先來看通用,財報發布時間最晚的通用卻帶來了相對最好的消息。
第一季度,通用汽車的銷量為145.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2.4%;營收總額為327億美元,同比下降6.2%;凈利潤為2.94億美元,同比下降86.7%。
這樣的數據雖然並不算優異,但卻仍然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尤其在眾多車企都入不敷出,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正向收入已經實屬不易。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其汽車銷售的利潤增長不無關系。
財報顯示,通用第一季度的汽車經營現金流量為3.3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億美元。這得益於其2019年新款全尺寸皮卡的銷量,其中雪佛蘭Silverado和GMC Sierra輕型版本的銷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1.9%。
不過,並不是所有公司都如同通用一樣,福特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現金流已經高度緊張。
第一季度,福特總營收為34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9%,凈利潤虧損19.9億美元,同比巨跌273%。在主營業務方面,福特汽車的稅前利潤虧損1.77億美元,而在2019年,這個數字還能保持在21.9億美元。這其中,由於受疫情沖擊較早,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利潤下降最大,幅度達到2.41億美元。
第一季度,通用的總負債為202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3%。而截至三月底,在撤銷大部分信貸額度之後,通用334億美元的可流動資金中,背負著303億美元的負債。
而截至第一季度,福特的總負債也達到了2345億美元,再加之4月份籌集的80億美元債券,福特的負債還在進一步增加。同時,由於疫情的不穩定,福特表示,第二季度凈利潤虧損可能會達到50億美元,這其中就包括其金融服務子公司要承擔的較高的信貸損失准備金。
面對每天1.3億-1.5億美元的現金支出,福特很早便發布了第一季度的盈利預警。而隨著第一季度財報的出爐,福特也在同一天發行了80億美元的無抵押債券。為了充實現金儲備,福特在4月份還啟用了超過150億美元的現有信貸額度,並暫停派息。
而福特上一次這樣的危機,還要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機,當年的福特申請90億美元政府貸款,並且CEO帶頭捐錢。
全球車企復工有望在月底完成
據外媒報道,福特將於5月18日重啟其位於英國的兩家發動機工廠。此外,福特位於西班牙瓦倫西亞的發動機工廠也將於下周重啟生產。這意味著,福特位於歐洲的生產基地在因疫情而停產之後,下周將全部重啟運營。
該公司表示,所有進入工廠的人員,都必須佩戴公司所提供的口罩,並且接受體溫篩查。工廠內的工位也經過了重新設計,確保工人之間可以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
通用汽車也表示,已經初步確定了復工時間表,計劃於5月18日恢復部分美國工廠的生產。而在准備重啟美國裝配線的同時,通用將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以減輕新冠病毒疫情對其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其實福特和通用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完全停產,通用汽車也對其密歇根州沃倫市的工廠進行臨時改造,計劃從即日起生產一級醫用外科口罩,並預計在未來兩周內日產能逐漸達到5萬個,最高可達10萬個,每月最多可生產150萬個口罩。
而3月末,福特汽車也宣布,繼與GE醫療合作生產呼吸機之後,雙方將就一款由Airon公司設計的更加簡單的呼吸機的生產展開合作,並預計在未來的100天內能夠生產5萬台急需的醫療設備。隨著生產線的進一步擴大,未來可以達到每月最高3萬台的產量。
除此之外,福特也與3M公司開展合作,聯合設計並大規模生產電動空氣凈化呼吸防護面具,同時公司還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攜手合作,將在福特工廠每周生產超過10萬個透明防護面罩為醫護人員、工廠工人及銷售人員提供保護。
早在4月27日,大眾汽車集團重啟了沃爾夫斯堡工廠的生產,近8000名員工以一個班次的方式返回生產車間,並繼續推進高爾夫車型的生產工作。為了安全,大眾集團安排了體溫檢測、人行道分流和安裝移動有機玻璃罩等措施。
但大眾在今日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將暫停旗下兩條生產途觀、途安和西亞特Tarraco車型的裝配線,並取消另一條生產高爾夫掀背車的裝配線的一個班次。
而具體的原因則是因為需求疲軟。
而寶馬集團的大部分工廠復工日期最晚為5月18日,而戴姆勒在歐洲的工廠已經在5月5日復工完畢。
縱觀整個汽車主要集團,除了本田在英國的工廠宣布聽從政府建議復工和日產的美國工廠宣布6月初復工之外,其餘主要品牌工廠將會在5月底之前完成復工。
汽車開大規模開始生產後,零部件的生產也勢在必行。
根據5月13日公布的一項計劃,墨西哥將從5月18日開始重啟一些汽車工廠。該計劃放寬了對疫情的防控措施,並為依賴墨西哥產零部件的美國汽車巨頭增產鋪平了道路。
政府在一份簡報中表示,從5月18日開始,采礦、建築和運輸設備的製造將被視為必要活動,企業必須執行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
風險依然嚴重:出現一例,前功盡棄
目前疫情之下,大部分品牌承受各方壓力之後對於復工的熱情和速度超出以往,雖然大部分復工都有明確的防範疫情要求,但在疫情持續爆發的時間節點復工,無疑要冒很大的風險。
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企業正在鋼絲上跳舞,只要有一例新冠肺炎的漏網之魚出現,那麼此公司將面臨前功盡棄的風險。
但高風險相較於破產危機,大多數企業必須要選擇前者。
在世界各國逐漸明白,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相處的大背景下,一邊防疫一邊恢復生產正成為西方國家的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復工讓經濟從徹底停滯到逐漸運轉,也是增強抗擊疫情經濟實力的一項舉措,而最終結果的對錯則只能留給歷史評說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大眾計劃4月20日重啟西班牙部分工廠
4月8日,買車網(Buycar.cn)獲悉,大眾汽車計劃從4月20日起部分開放在西班牙納瓦拉地區的工廠。此前,因疫情爆發,大眾汽車在3月中旬暫時關閉了該工廠。
對此,大眾汽車發言人稱,在納瓦拉的工廠將在開放後的第一周內恢復三班制的一班,目標是在下一周擴展至恢復兩班制,這一進展將取決於供應鏈的運作情況。
此外,大眾汽車發言人還表示,所有工人都將佩戴口罩和手套,工廠也將加強消毒工作。據悉,大眾納瓦拉工廠約有4800名工人,主要生產Polo和T-Cross。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