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為什麼下大雪

墨西哥為什麼下大雪

發布時間: 2022-07-14 04:34:21

『壹』 為什麼炎熱的沙漠會遇上漫天的大雪呢


厚厚的雪覆蓋在貧瘠而荒涼的沙漠上,低矮的灌木叢和仙人掌都披上一層雪,四處銀裝裹素,那畫面美得指戳人心。

『貳』 墨西哥會下雪嗎

墨西哥位於赤道附近,下雪的幾率幾乎為零,但也不排除某些高山地區會下雪,因為每上升100米溫度就會下降0.6攝氏度,因此,在墨西哥某些高山地區下雪的幾率還是有可能的

『叄』 去年經歷了嚴冬大雪,有人對全球氣候變暖提出了質疑,你怎麼看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有些地方、有些時候會變熱,另一些地方、另一些時候卻是變冷。溫室效應並不意味著溫度一直升高,在歐洲,全球變暖會表現為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

溫室效應減緩洋流速度歐洲冬天越來越冷

11月底,歐洲各國遭受暴風雪和寒流襲擊,從英國到波蘭,從德國到希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突然降溫的影響。大雪造成交通混亂、電力中斷、學校關閉,有人在嚴寒中凍死……為什麼歐洲的冬天越來越冷呢?

歐洲今年冬天特別冷

在德國人口最多的北威州,降雪厚度最高達20厘米,機場被迫關閉。機場發言人托爾斯滕·希爾曼對記者說:「在這個機場工作了11年,我想不起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在法國,大雪造成部分公路堵塞,某些地段擁堵車流達到約50公里長。嚴寒使3名法國人凍死街頭,目前政府已宣布進入2級警備狀態。英國有關部門也發出警告,要人們做好准備,「迎接數十年來最冷的冬天」。

實際上,寒冷天氣已經成為歐洲人的「家常便飯」。今年3月,巴黎、柏林、維也納等城市的氣溫都比常年同期下降5度以上。

天氣寒冷事出有因

德國氣候變化研究所的斯坦芬·拉姆斯道夫教授告訴記者,歐洲城市的冬季氣溫能普遍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9攝氏度—18攝氏度,這要歸功於北大西洋暖流。而歐洲冬天越來越冷,也是由於大西洋洋流循環出了問題。

右側的圖片是大西洋洋流循環示意圖。如圖所示,在中大西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環流中會分出一支洋流向北運動,當這個支流運動到挪威附近海域後,其溫暖的海水已冷卻下來,由於溫度太低,這股海流開始下沉,然後向南迴流,回到赤道以南的地區後又被加熱,進而推動溫暖的洋流再向高緯度的北方流動,所以這股洋流會源源不斷地把熱量帶到北大西洋地區,使得中、西歐地區有著溫和的氣候條件。

可如今,科學家發現給歐洲冬季帶來溫暖的大西洋洋流流速正在減慢。11月30日,英國南安普敦國家海洋學中心科學家哈里·布萊登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2004年,由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巴哈馬群島和加那利群島間沿北緯25度進行取樣調查,檢測水的鹽分和密度。並把檢測數據與1957年、1981年、1992年和1998年的記錄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自1957年來,深海的冷水迴流速度顯著地下降了,尤其是自1992年以來下降速度更快,如今,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速已經比50年前下降了31%。

全球變暖是罪魁禍首

大西洋洋流速度減慢意味著北大西洋和附近大陸塊的溫度下降。這就是歐洲冬季越來越冷的原因,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減慢的呢?

據英國氣象辦公室哈德利中心的科學家說,大西洋洋流發生變化的原因是由於人類導致的溫室效應讓流向大西洋的淡水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島的冰蓋和北極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而水的下沉速度與含鹽量和密度有關,鹽分多密度大,水的下沉速度就快。淡水比含有鹽分的海水要輕而且密度也低,即使是冷水也不會沉得太深,所以在北大西洋中融化的冰水下沉速度急劇下降,大量淡水積聚在洋面上,導致從大西洋環流中分出的那股洋流缺乏向北運動的動力,速度減慢,甚至最終會停止。

歐洲冬季會不會冷下去

據古代的氣象記錄顯示,由於洋流速度減慢或者停止,北方的空氣溫度曾出現過在幾十年裡下降10度的現象,而過去的冰河期就是由於大西洋的環流系統不再運作而導致氣候發生突然而急劇的變化。包括哈里·布萊登在內的科學家預測,如果洋流流速減慢的現象持續下去,英國冬天的溫度將在未來10年裡下降2度,而如果洋流完全停止的話,在未來20年裡,北歐和西歐的平均氣溫可能會下降6度甚至10度,這是非常明顯的變化,會讓冬天變得異常寒冷。

科學家說,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溫度一直升高,在歐洲,全球變暖會表現為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也有科學家認為,目前地球正在接近太陽溫度上升周期的結束階段,全球變暖最終會使地球進入下一個寒冷期。可以預料,如果全球變暖持續下去,歐洲的氣溫將會進一步下降,迎來嚴寒的冬季,溫暖的西北歐地區的溫度將會像現在的西伯利亞一樣寒冷,而且這個過程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漢堡大學海洋學家奎德菲斯說,這一現象表明,「我們的確在改變氣候,制定保護環境政策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溫室效應
金星表面的溫度最高達447℃。為什麼會這樣熱?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金星上的溫室效應強得令人瞠目結舌,原因在於金星的大氣密度是地球大氣的100倍,且大氣97%以上是「保溫氣體」---二氧化碳;同時,金星大氣中還有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二氧化碳和濃雲只許太陽光通過,卻不讓熱量透過雲層散發到宇宙空間。被封閉起來的太陽輻射使金星表面變得越來越熱。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65至485℃,且基本上沒有地區、季節、晝夜的差別。它還造成金星上的氣壓很高,約為地球的90倍。

這篇是復制的但我看後認為很對冬天越冷,夏天越熱。

『肆』 暴風雪為何奇襲得克薩斯有哪些相關氣候知識點

過去一周,美國得克薩斯州遭遇暴風雪襲擊,導致超過400萬戶家庭斷電、超過1490萬人無水可用的事,引發全球關注。

與此同時,南歐希臘多地遭遇罕見大雪,斷水斷電、學校關閉。

暴風雪為何奇襲以沙漠、烈日著稱的美國南部和陽光海灣的希臘?

事實上,導致暴雪的原因很多,今年美國南部的暴雪有三個主要因素

冷空氣在哪裡?

我們經常聽到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事實上,西伯利亞不是寒冷的空氣的發源地,而是一個穿越南極的冷空氣源站。

地球接受不同的太陽輻射在不同的緯度和極地地區接收的熱量少,而赤道接收的熱量最多,這導致了地球表面的溫度低,高壓赤道地區的大氣溫度升高和地面氣壓下降,與北極地區的上層大氣相比,平流層顯示的是低氣壓,因此極渦的形成稱為極渦。

每年冬天,在正常的條件下,平流層的極渦會被西風的強烈包圍,此時的冷空氣很冷,中國的自然氣候,氣溫的波動相對較小。

但是,在異常情況下,平流層的極渦會受到擾動、變形或崩塌的影響。

誰打破了寒冷空氣的詛咒?

眾所周知,影響天氣的因素在平流層下部出現大氣變化,所以民用飛機不能飛行,有時與對流層相互作用這影響了我們的天氣。

從2020到2021的早期結束,北極上空的平流層發生了變化,這是典型的。

其次,受地形因素的影響,如果地球相對平坦,則自然速度低,消耗量低,否則速度慢,消耗量大,因此,海洋和平原的冷空氣少阻礙。

美國西部有很多山脈,中原和東部的公寓,這一次,從中原到落基山脈東邊的冷空氣,當寒冷,溫暖的空氣和潮濕的海灣墨西哥寒潮主導著溫暖的空氣和潮濕的協調,導致了大規模的降雪。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二月極端天氣和極端氣候異常變暖,在北美和中國北部和歐洲,黃淮等地的氣候非常冷,可能會打破記錄未來的最高溫度,我們可能會遇到夏季變暖,更嚴重的對流。

『伍』 為什麼北美東部冬季經常有暴風雪,而中國冷而少雪

綜合來說,因為水汽占優,大型冷空氣南下多,地勢平坦合理,則美國的暴風雪要比中國的多。但是對於中國,在東北和北部邊境,在合適情況下,也易形成暴風雪。中國冬季也有降雪,都集中在北方了,只是近幾年頻數有所減少。對於冷而少雪的說法,對於南北方朋友而言,這個就不要太在意了。按物理性質區分,雲分有三種。水成雲(雲滴凝結成的水滴及過冷卻水滴組成),冰成雲(雲滴凝華的冰晶組成)以及混合雲(冰晶及過冷卻水滴組成)。其中水成雲形成降水,故不講述。冰成雲和混合雲則會產生降雪(混合雲也能降雨,視氣溫而定)。在冰成雲和混合雲內,雲滴在凝華形成冰晶後,在絕熱冷卻運動或者濕度增大的情況下,冰晶與過飽和水滴不斷產生凝結並增大,成為雪花。 而暴風雪,簡單而言,則是在降雪的過程中,疊加強烈大風將地面積雪吹捲起的影響。在在我國北方被稱為「白毛風」(例如近期狼圖騰電影內狼追馬的那一段大雪)可知,一般降雪的形成,需要的是:
①保證持續降雪的充足水汽
②高低空合適的配置溫度
③強烈的大氣垂直對流運動。而暴風雪等大型降雪的形成,還需要
④強烈的大氣底層水平梯度風的輸送
⑤合適的行星邊界層范圍(也就是下墊面)
接下來就是中美兩者的對比。。。
①關於水汽:中國冬季降雪,中東部地區的水汽輸送基本來源自東部各沿海水汽,北方鋒面和冷空氣夾帶的水汽南下較少,中國西部則基本靠鋒面南下夾帶的水汽及本地大氣了。而美國東西靠海,南為墨西哥灣,北方還有五大湖,且離哈得遜灣的水平距離不遠,四周水汽十分充裕。
②關於高低空配置溫度:這個與西風運動影響下的溫度場有關。中國冬季西風波列的影響頻數和美國差不多,就切斷低渦和極渦南下次數美國略多。中國切斷低渦和極渦多影響中北和東北地區。總的來說美國溫度差異比中國大,但大不了多少。
③關於大氣垂直對流運動。這就和西風帶波動有關了,每一個周期的西風脊→槽的更替運動,都會帶來氣旋性運動的影響,例如中尺度的溫帶氣旋,例如更小尺度的冷鋒南下。氣旋性運動帶來較強的垂直運動,故一般中國和美國的降雪,都是冷鋒南下的鋒面降雪,而少數則是低渦運動影響的對流性降雪。

『陸』 為什麼古巴、墨西哥、海地、多米尼加這四個國家不下雪

地處低緯,海拔較低,加上墨西哥灣暖流

『柒』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詭異的沒有夏天,7月飛雪氣候大變

1816年,這一年詭異的沒有夏天,7月飛雪氣候大變是因為坦博拉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遮蓋著太陽,導致全球降溫所致的。

  • 無夏之年

1816年是我國的清嘉慶二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在這一年的農歷六七月份,我國的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區發生了極端的天氣。長江流域在7-8月份竟然飄起了大雪,江西彭澤地區6月份氣溫驟降,山上出現積雪,而安徽省的部分地區在7月份,突降大雪,地面雪花有一寸多厚。由於氣溫驟降,長江流域的百姓們在六七月份竟然開始烤火了,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觀。

誰能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一場火山爆發,能夠這么嚴重地影響全球的氣候變化,蝴蝶效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也從一個側面再一次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否則一旦它出現問題,誰也不能獨善其身。特別是近年來的全球變暖問題,值得我們警惕,保護地球從你我做起!

『捌』 拉尼拉現象的起源

厄爾尼諾(西班牙語為「聖嬰」)這個名稱最早起源於十九世紀末秘魯沿岸的漁民中間,指季節性的向南流動的暖洋流入侵,取代了往常他們捕魚時向北流動的冷洋流,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聖誕節前後。如 今,厄爾尼諾不再指局地性的洋流的季節性變化,而是指ENSO現象中的一部分。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 ENSO)指的是影響全球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大氣和海洋循環變化的一種現象。厄爾尼諾指中東太平洋地區海洋表面異常增溫並與低層大氣相互作用,它能產生較為顯著的天氣影響。與之相對應,自1985年起,中東 太平洋地區海表異常變冷的現象被稱為「拉尼拉」。
也可以簡單一點地說,厄爾尼諾的形成是因為赤道逆流異常強盛,使秘魯寒流勢力減弱,導致全球洋流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了氣候。
拉尼拉現象的形成是因為秘魯寒流異常強盛,使赤道逆流勢力減弱。
拉尼拉現象導致從去年年底開始,雪災天氣席捲了全球,雪花甚至飄向了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
1月2日清晨,墨西哥伊達爾哥山區這個冬季溫度基本在10℃以上的地方被雪花覆蓋。當地媒體說這是10年不遇的大雪,老人們說至少30年沒有見過雪了。同時墨西哥的杜蘭戈州的格西亞村兩周前的溫度史無前例的驟降至零下18℃。緯度與中國海南省相同的墨西哥城竟然將至2℃。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1月11日降下約百年來的第一場雪。巴格達63歲的退休老者海珊說那天空中飄落的白片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雪。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看到巴格達下這樣的雪。此外,黎巴嫩、約旦和以色列也遭遇了大雪。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積雪深達半米厚,以色列北部部分山區積雪達7米厚。造成房屋倒塌、多人死亡和交通事故頻發。
這次異常天氣,因為南下的西伯利亞冷高壓與南上的海洋暖濕氣流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就是江淮梅雨地區)相遇,形成鋒面,所以造成雨雪天氣。表面看起來和梅雨的形成似乎相同,但實質上,是拉尼拉現象造成的全球性氣候異常的一個局部表現。
拉尼拉現象的另一個影響:
在拉尼拉現象發生的年代,季風非常大,中國有降水偏多傾向,須注意防澇。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7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4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