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葡萄牙為什麼不開展

西班牙葡萄牙為什麼不開展

發布時間: 2022-07-11 13:46:45

⑴ 進行早期殖民擴張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為什麼沒有走向強大

。。。。。。
西班牙和葡萄牙情況事實上不同。

葡萄牙到確實是因為本土的經濟和軍事(主要是陸軍實力)過分弱小,而且自西班牙主導、義大利城邦、羅馬教廷參與的勒班陀海戰(1571年)擊敗了奧斯曼帝國海軍以後,親教皇國家已經重新獲得了地中海的的海上貿易控制權,近東地區重歸穩定,地中海貿易重新開始興盛,西班牙可以通過地中海路線(當時西班牙在康布雷同盟戰爭後控制了義大利南部),就近獲得了香料通道,對葡萄牙依靠遠洋運輸(要繞道南非好望角)葡萄牙香料轉口事業,由於前者的低成本,葡萄牙香料貿易遭受了沉重打擊。葡萄牙一度繁盛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1578年葡萄牙國王因為他那討伐異端的觀念作崇,不顧葡萄牙陸軍實力非常弱小的情況,親自率兵在摩洛哥登陸和優勢伊斯蘭教軍隊作戰,結果戰敗陣亡,以後葡萄牙君主繼承權混亂,為西班牙在1580年兼並葡萄牙事件埋下殖民的伏筆。

1640年葡萄牙復國成功,但這事實上是對西班牙的主要敵人,自己的傳統盟友------尤其是英國屈辱地出讓貿易特權的情況下換來的獨立,這代價太大了。以後葡萄牙就一直是服務於英格蘭在西南歐利益的弱小國家。自然也不會強大。

西班牙方面,情況更復雜一點,事實上,說西班牙「沒有投入資金在生產方面」,這是馬克思和一些後來的左翼的經濟史學者比較牽強的做飯,在西班牙控制著尼德蘭南部的時代(1700年西班牙王位爭奪戰之前),盡管西班牙本土的工農業都比較貧瘠而落後,但由於佛蘭德地區有很強的工場製造業基礎,相對於當時依賴於羊毛原料出口的英格蘭和小農經濟為主的法國,西班牙還是事實上處於這當時的國際分工序列中,處於較高層的地位。自查理五世-腓力四世統治時期(16世紀中葉-17世紀中葉),西班牙國王也大量起用佛蘭德地區的中產者作為王國官員參與本土和歐洲其他領土的直接管理。(佛蘭德和西班牙的這種合作關系,為後來尼德蘭革命南北雙方的分道揚鑣,比利時一帶的尼德蘭南部最終選擇支持西班牙和天主教提供了一個經濟政治上的客觀基礎。)

西班牙自殖民地掠奪的貴金屬之所以未能讓自身的霸權保留的更久,筆者認為是敗在戰略上,對於歐洲北半部和歐洲中部的對抗和戰爭,西班牙入局得太深。
同時受羅馬天主教教廷的「普世性」觀念影響太深,西班牙當局更重視的是對於本土外天主教信仰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文化控制,對相同教派國家和地區的軍事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針對於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擴張、新教封建主在北歐和德意志北部獲得優勢,西班牙王室本來和亨利八世時代初期的英格蘭建立了親密友好關系,這種情況事實上是很合理的,但是當英格蘭選擇和羅馬教廷決裂的時候,西班牙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和英格蘭對立到底,這樣,在歐洲北半部對最後一張牌子也失去了。此時,一直不穩定的尼德蘭終於爆發革命了。在此後100年中,為了歐洲中部的哈布斯堡兄弟國家奧地利希望保持神聖羅馬帝國的天主教大一統理想,西班牙當局寧可承受幾次因龐大戰爭開支的破產,直接投入這場和西班牙這一個西南歐海洋國家實際利益關系不大的30年戰爭中。

所以,最主要的原因,西班牙殖民帝國由於是在短期內建立的,本土發展根基還不牢固,和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一樣,它的本土綜合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水平並沒有對鄰國形成很大優勢,但卻把自己的疆土延伸到自己控製成本過高的地區。西班牙當時獲得了義大利北部和尼德蘭這兩個歐洲最富裕發達的地區,統治者可能設想長期把這兩個地帶作為自己國家的領土而發展。其中義大利離西班牙本土比較近,西班牙當時要想長期控制這個區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現實的,但那個地區是通過戰爭獲得的,由於戰爭遭受嚴重破壞,西班牙卻並沒有很好地對該地區進行重建;而尼德蘭是通過和平手段獲得的,並沒有遭受很大的破壞,保持了作為西班牙本土消費品和稅款主要來源國的地位,而且憑借這因素該地區獲得更快的發展,但問題就是這個區域位置相對西班牙本土來說明顯偏北,民族關系淵源上也疏遠得多,而且中間相隔著強大的法國和英國,西班牙的確難以長期控制這個區域。正是由於西班牙犯了地緣政治的大忌,介入歐洲北半部政治事務太多而且不懂得及時抽身,也因為長期為這區域的戰事而虧空了國庫,不久葡萄牙和義大利也先後脫離其控制,結果她在短期內衰弱也就自然而然了。

說驕奢淫逸,17世紀以後,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已從義大利和西班牙轉移到法國,這種因王室和教會世俗化導致的驕奢淫逸,最嚴重的情況是發生在路易十三以後的法蘭西。但是法國仍然比西班牙和葡萄牙發展得更好很多。

骨子上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的原因都植根於統治者過度留戀於天主教大一統的那段中世紀歷史,都有中世紀騎士情結。只是因為國力差距而最終表現風格不同了。

⑵ 為何歷史上,葡萄牙一直不加入西班牙

這是因為葡萄牙的實力並不弱,西班牙其實只是看起來強大,但是無法強行佔領葡萄牙,並且葡萄牙雖然不強但是還有雲雲盟友。

強行統一的並不牢靠,這遭到了葡萄牙的反抗斗爭。最後在西盟國家的支持下,葡萄牙又重新的獨立了出來。

⑶ 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什麼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首先是西班牙,確實沒有參加一戰。歐洲的形勢曾經非常分明,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陣營與德奧組成的同盟國陣營處於一觸即發的關系。義大利則不斷打醬油,在兩大陣營中重復取利。西班牙在內政上與德國的關系良好,同英規律存在著矛盾。尤其是與法國,在殖民地成績上的矛盾很深。西班牙也試圖介入非洲,但被法國一再阻止。西班牙雖然對英法兩國有氣,但是它不敢明目張膽的參加同盟國陣營。這是西班牙的特殊地位決議的,法國和西班牙是海洋鄰國,一旦和平迸發,西班牙基本有力對立法軍。英國是海軍第一強國,西班牙三面環海,英軍可以隨意炮擊西班牙。同時,西班牙並不看好德國的情勢。出於各方面的思索,西班牙決議選擇中立,不參加任何陣營。
其次葡萄牙是參戰的。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戰爭的頭一年,葡萄牙試圖保持中立。但德國封鎖英國,而英國是葡萄牙長期盟友和最大的經濟夥伴。同時德國和葡萄牙在非洲安哥拉的殖民地有沖突。在葡萄牙應英國要求沒收了德國停靠在葡萄牙港口的船隻之後,德國於1916年3月9日對葡萄牙宣戰。兩年半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葡萄牙是戰勝國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葡萄牙沒有中立。

⑷ 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什麼會衰落

這兩個國家應區別看待。葡萄牙實在是國力所不及,當時期全國人口不過百萬,卻要看守非洲,亞洲的大片人口稠密的土地,還要不斷向前開拓探索新的領土。雖然其成功的建立的多個商站,如阿爾金島和澳門。但終究是實力不足,在經歷本土被西班牙佔領,海外商業殖民對手競爭加劇,殖民地人民激烈反抗等眾多事件後終於衰落。其實後來荷蘭的衰落與此也有幾分相像。
西班牙則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贏得美洲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銀後,西班牙的貴族統治階級急劇腐敗。而隨著貴金屬的大量流入歐洲出現了商品短缺,貨幣貶值的現象。英法荷通過貨幣革命和實行重商主義成功地發展了本國經濟。而西班牙採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國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殺了本國的製造業。再加上政治上的專制腐敗使得金銀大量流入西歐。 王室的奢糜生活,日益揮霍!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只用於消耗不用於生產,結果非但不能發展自己,反而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西班牙從卡洛斯一世開始起先後有五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成為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菲利佩二世、菲利佩三世、菲利佩四世、卡洛斯二世。由於卡洛斯一世和菲利佩二世在歐洲連年征戰,四處樹敵,造成國庫空虛,負債累累。為彌補財政赤字,稅收負擔不斷加重,人民群眾的不滿和離心主義情緒日增。西從拉美運回的黃金白銀被海盜掠奪或通過貿易方式流入英、法等國,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西班牙卻因工農業競爭力低而日趨衰落。由於經濟和宗教沖突,1588年菲利佩二世對英進行討伐,但西海軍裝備落後,加上風暴襲擊,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從而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強國的地位。1648年,西對法作戰失利,在陸地上的軍事優勢也宣告結束。此後,在王位繼承戰爭中,又向英國割讓了直布羅陀並陸續喪失了葡萄牙和在義大利和荷蘭的領土,西逐漸走向衰落。
隨著美洲貴金屬流入減少,這兩個為他人做嫁衣的國家終於慢慢衰落。

⑸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中,葡萄牙和西班牙慢慢沒落的原因

答復樓主:
我個人認為其實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以海權霸權為基礎的
早期的兩牙艦隊是非常強大的,但在後期,他們因為國力和人力的原因,逐漸在海權爭霸中被英國法國和荷蘭超越
這是其迅速沒落的根本原因
當然也也有其他原因
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但兩國都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擁有廣袤的殖民地,國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們只能控制一些領地,不能全面對殖民地進行有效統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後來的英國、法國等國一樣給殖民地帶來新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他們只是對殖民地實行掠奪式財富榨取。

當歐洲其他國家結束征戰,紛紛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以後,兩國的大國地位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雖然率先成為世界性大國,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國之路並不平坦。
社會劇變、國運衰微導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並,與新興國家的不斷戰爭以及僵化的經濟也讓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紀時,伊比利亞半島兩國在歐洲海外事業中遙遙領先,從東方的香料貿易和美洲的銀礦中獲得了巨大財富。
但是,到這一世紀末,它們卻從各自的領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侵犯葡屬東方帝國和西屬美洲殖民地的權益。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曾經牢牢控制東方貿易的殖民大帝國,就這樣將海上領導權輕易地讓予了荷蘭和英國。
葡萄牙的衰落,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擴張可以說有點「過度」,分散到了許多地方。葡萄牙並沒有相應的人口來承受如此多的「領地」。英國歷史學家查爾斯·博克薩說,葡萄牙人是「肚飽眼飢」,什麼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而葡萄牙的東方貿易卻帶動了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工業品的生產。一旦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人只是轉手販賣他們製造的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艦隊一步步剝奪了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據點,自己取而代之。

而西班牙的衰落,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這與英國後來實行的頗為成功的戰略形成鮮明對照。英國的戰略是,置身於大陸事務的外圍,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人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則和法國一樣,集中注意力於歐洲大陸,並不斷地捲入歐洲戰爭。最終結果是,英國人能建立起一個世界范圍的龐大帝國,而西班牙人卻先後失去了對自己帝國的經濟控制權和政治控制權。

有部分資料來自網路知道
希望對您有幫助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⑹ 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是最早進行航海活動的國家為什麼沒人發展強大起來

因為思想太超前,他們那個年代做的事就是現在美國做的事,全世界都去生產吧,他們只要印錢就行。西班牙葡萄牙當時不是印錢,而是去搶,其他國家都在發展生產換取他們的黃金。但是一來那個時候是實物貨幣,他們沒辦法進行通貨膨脹來盤剝其他國家(現在美國就是利用印鈔票來攫取其他國家的實體經濟利益),紙幣能做的事,當年的黃金做不了,這是其一。
其二,西班牙葡萄牙大航海時代歐洲正好處於中世紀末期,中世紀真正結束並不是因為文藝復興,也不是地理大發現,也不是天文學革命,也不是宗教改革,以上這些只是它的推動因素,中世紀真正結束在於商品經濟的大量流通,資本家掌握了部分話語權,國王可以通過聯絡資本家來打壓地方貴族,因此中世紀之後歐洲政治為「王權政治」。而資本家適時登上歷史舞台,在他們的支持和推動下,新教醞釀產生,新教也成為了他們的有力工具來反對天主教(天主教不利於資本流通)。一方面是辛辛苦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做工,一方面是海外冒險獲得大量致富機會,這一時期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不約而同都去致富了,自己國家產業就空了,資本流通到了尼德蘭,英格蘭,瑞典,普魯士等地。
其三,長此以往,國民精神大變,變得不以踏實追求實業,而容易冒險激進。國家產業空心化,資本大量外流,等到工業革命時就沒他們什麼事了。
其四,拿破崙戰爭之後歐洲普遍進入憲政時代,但是拿破崙戰爭也是西班牙衰落的開始,海外殖民地紛紛尋求自治。哈布斯堡王朝時英國鼓動葡萄牙脫離西班牙,兩顆牙被英國分裂,到了波旁王朝時原本跟法國同屬一支關系還不錯,等到拿破崙時推翻了法國的波旁王朝,西班牙又跟法國為敵,加上老宿敵英國,導致西班牙無論在陸上還是海上都被封鎖。殖民地也就逐漸喪失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4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7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9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5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