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特斯拉在墨西哥那麼貴
『壹』 Model3宣布漲價,特斯拉這款車為何要宣布漲價
因為特斯拉的生產成本在進一步提高,所以進行了又一輪的漲價。
目前特斯拉漲價的車型僅限於model3,這也就意味著特斯拉的model3比去年貴了1萬多塊錢,雖然這一次只漲了1000多元,但總體加起來也挺多了,很多消費者並不買賬,特別是在特斯拉現在的公關危機之下。
特斯拉的model3漲價是因為生產成本的問題。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現在世界范圍內的原材料在進一步漲價,所以model3的價格也相應上調。有人可能會覺得特斯拉的汽車應該很賺錢,甚至可以吃掉這一部分生產成本。但事實上,特斯拉的汽車一直是以性價比為主,本身的利潤空間就不大,所以這一次才會臨時上漲1000元左右。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確實是以後的發展方向,但我們現在很難指望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技術完全成熟,時差需要給各項技術發展的時間。
『貳』 特斯拉回應ModelY並非降價,進口的為何賣那麼貴好在了哪
最近特斯拉汽車降價的事情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他的那一款modelY系列的車型降價了,大約16萬,這也是引起了特別多的車友的關注,以及之前買了這輛車型的車主感到可惋惜,可能這輛車型對於一些等等黨來說確實是賺了。
所以說我們不要再崇洋媚外了,國內的商品已經越來越好了,而且很多質量已經是大於國外的商品,導致現在國外很多商品都是中國製造的。
『叄』 特斯拉那麼貴而且質量一般為何還是那麼多人買
通常有以下原因:獨特的設計風格和智能化、純電動、直銷模式、品牌崇拜。
1、獨特的設計風格和智能化
特斯拉也可以算作是一個造車新勢力,所以在設計方面並不用過於傳統。比如在車門設計方面,特斯拉採用的是鷹翼的風格,顯得具有一定的科幻性,對於年輕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在車內配置方面,超大的中控屏幕以及較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
2、純電動
特斯拉充電最快只需要四個半小時就充滿,而且續航能夠達到四百多公里,已經很高了,相當於加滿一箱油。此外,特斯拉還積極推動與其他公司合作,在全美各地建設充電服務以及在各個停車場增設上述充電樁。這樣特斯拉只要開出去,到了停車場就可以充電。
更為極致的是,他們把幾千塊電池做到了汽車底盤上。這個設計極大地釋放了汽車空間。乘客可以直接把行李放在車前引擎蓋下,車的後備箱除了儲物還專門配備了兩個兒童座椅,加上五個成年人,一輛超跑可以容納七個人,不得不讓人心動。
3、直銷模式
特斯拉取消傳統的4S店,在用不一樣的互聯網思維做汽車。它在很多地方做出了顛覆,包括強實用性、極致的細節以及營銷方式的獨辟蹊徑。一旦確立好這些點之後,它的所有技術都圍繞這個方向打。等傳統汽車廠商反應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4、品牌崇拜
據相關調查,特斯拉的車主對於品牌的忠誠度遠高於其他傳統汽車品牌,他們堅信電動汽車以及其帶來的全球可持續性,堅信技術以及技術所提供的性能。同時特斯拉車主對馬斯克也充滿信心,並且對他兌現承諾的能力充滿信心。他們認為擁有特斯拉等同於走在創新和科技的前沿。
也正是由於特斯拉的粉絲投入了情感和體驗,因此他們可以忽略特斯拉目前的一些做工、質量問題,更加不會因為該品牌的這些問題而延遲或者取消購買特斯拉。
(3)為什麼特斯拉在墨西哥那麼貴擴展閱讀
特斯拉不愁賣
2021年3月份,特斯拉史詩級銷量桂冠,熱銷35478台新車。
數據顯示,3月份Model3單月銷量達到25,327台,另一台全新上市的Model Y單車銷量達到10151台,銷量首次破萬,從中國新能源發展歷史上,能夠在如此價格高度上,完成3萬月銷量的品牌,少之又少。
雖然網上充斥著特斯拉的各種負面,自燃、失控、信息泄密,似乎買了特斯拉就相當於買了一個工業廢鐵,但有意思的是,在真正的消費埠,特斯拉單月銷量頻頻上漲,背後似乎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動。
『肆』 特拉斯貴嗎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不算便宜。
特斯拉貴的主要兩個原因:第一是進口車,稅高;第二是車本身造價就高,性能優越;第三是公司層面。
特斯拉官方給出的該價格計算技巧為:這款車型在美國的售價81070美元+運輸於裝卸3600美元+關稅和其他稅19000美元+增值稅17700美元,總價為121370美元,以6.05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73.4萬元。並且這個計演算法,還是建立在進而中國市場,特斯拉沒有把價格提高的基礎上。
特斯拉作為一輛電動車,最核心的地方肯定是它的電器。特斯拉的電池,是一大堆電池做成的電池組,行內叫它18650鋰聚合物電池。特斯拉的標准版車型,用了接近5000塊。雖然不清楚具體一塊要多少錢,但是5000多塊加起來,肯定是不便宜。外國的分析機構麥肯錫指出,特斯拉的電池成本佔了整台車成本的一半左右。
並且,全鋁車身、高強度整體設計、操控優異、動力驚人、實用性強、環保、0排放。就這幾個特性,就註定了特斯拉不一樣的品質。可以理解為一分錢一分貨。
公司層面,僅排在福特後面,上市時間第二長的美國汽車製造商;還是位於矽谷的科技公司,定位也不一樣。
最便宜的特斯拉多少錢
特斯拉的新車型Model 3入門指導售價在26萬左右,Model 3主打大眾化、平民化市場,特斯拉CEO馬斯克稱這將是一輛讓「每個人每天都能使用的車」。如果最終以這個價格開售的話,估計國內的這種新能源汽車真的危險了,品質服務跟不上,價格再沒有優勢,國產車真的只有情懷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伍』 特斯拉為什麼那麼貴,買特斯拉國家有補貼嗎,特斯拉3
特斯拉性能好,續航里程長,定位就是高端車。特斯拉的電池技術是最厲害的,同樣的體積下電量是其他電池的兩倍,進口的沒有聽說過補貼
『陸』 特斯拉的車子為什麼那麼貴
特斯拉是公開上市時間第二長的美國汽車製造商,僅排在福特之後。特斯拉是位於矽谷的科技公司,遠離汽車城底特律。(這對於特斯拉來說最初是及其不利的,因為他們得不到位於底特律的企業所能獲取的資源)特斯拉的CEO是Elon Musk(伊隆·馬斯克),被認為是喬布斯之外第二位將3家公司的市值提升到10億美元的企業家。另外兩家是paypal與spaceX。不知道的童鞋請自行谷歌或網路。Elon同時還是光伏發電公司Solarcity的董事會主席。據說鋼鐵俠Tony Stark的原型就是Elon。這點我不太清楚了。再來看看特斯拉的汽車: Model S目前擁有兩項紀錄:在所有上市的量產車型中,Model S擁有最小的阻力系數與最大的全景天窗。阻力系數為0.24。Model S具有在同級別汽車中最大的儲物空間。31.6立方英尺。換算過來是894.8升,或者0.89立方米。由於是電動機,沒有傳統的汽車發動機等,所以打開「引擎蓋」其實是一個「前」備箱,可以裝下一個成年人。特斯拉還可以同時裝下一輛自行車、55英寸的電視以及一塊沖浪板。夠大吧?Model S的車頂抗壓能力高於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的標准兩倍,以至於其車頂抗壓試驗機在測試特斯拉的時候都損壞了。 Model S擁有所有上市汽車中最大的觸摸屏,17英寸。 Model S是第一輛獲得Moto Trend雜志評選的年度汽車的電動車。 Model S 0-100km/h加速時間比保時捷Panamera還短。等等等等。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看買車的人怎麼想了。站在哪個角度的問題了。比如駕駛習慣、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等等。
『柒』 特斯拉model s為什麼那麼貴
關稅,運費還有科技感好。
特斯拉自誕生以來一直是行業標桿,旗下車型更是經過了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具有品牌價值。
由於特斯拉汽車現階段只有美國本土工廠在生產,所有在美國售價本不高的車型,來到中國售賣之後需要繳納進口汽車關稅,增加成本。
同樣,因為是特斯拉汽車進口中國需要從美國本土通過海運運送到中國,運費成本當然也是由消費者承擔。
特斯拉技術先進,在各個技術指標都領先其他品牌的情況下其研發、製造成本相應會較高,這也是特斯拉汽車賣得貴的原因。
『捌』 特斯拉技術牛在哪裡為何特斯拉的車賣的這么貴
特斯拉的技術優勢在於充電和輔助駕駛的范圍。最重要的是,特斯拉的輔助駕駛技術一直處於新能源汽車的前沿。盡管在發行之初存在疑問,但近年來,一些缺點不斷得到糾正。當消費者在簡單的道路上行駛時,如道路或環形交叉口,有助於減輕駕駛員的壓力。其次,特斯拉已經達到了25000個全球超級充電樁。目前,特斯拉第三代超級充電樁的最大充電能力為250千瓦,目前正在開發350千瓦增壓儲備,真正達到與加油一樣快的充電效果。
特斯拉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技術。
特斯拉主要使用松下的三元鋰電池。電池系統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更新,包括先進的電池結構設計,配合先進的熱管理系統和電池管理系統解決電池發熱問題,以及確保電池使用性能、安全和壽命的關鍵技術。特斯拉還使用電池監控軟體確保安全充電和放電,以實現更節能的電池存儲。同時,穩定性提高,循環充電次數增加。
『玖』 特斯拉為什麼那麼貴
主要兩個原因:第一是進口車,稅高;第二是車本身造價就高,性能優越;第三是公司層面。特斯拉官方給出的價格計算方法為:這款車型在美國的售價81070美元+運輸與裝卸3600美元+關稅和其他稅19000美元+增值稅17700美元,總價為121370美元,以6.05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73.4萬元。並且這個計演算法,還是建立在中國市場,特斯拉沒有把價格提高的基礎上。特斯拉作為一輛電動車,最核心的地方肯定是它的電池。特斯拉的電池,是一大堆電池做成的電池組,行內叫它18650鋰聚合物電池。特斯拉的標准版車型,用了接近5000塊。雖然不知道具體一塊要多少錢,但是5000多塊加起來,肯定是不便宜。外國的分析機構麥肯錫指出,特斯拉的電池成本佔了整台車成本的一半左右。並且,全鋁車身、高強度整體設計、操控優異、動力驚人、實用性強、環保、0排放。就這幾個特性,就註定了特斯拉不一樣的品質。可以理解為一分錢一分貨。公司層面,僅排在福特後面,是上市時間第二長的美國汽車製造商;還是位於矽谷的科技公司,定位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