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墨西哥h1n1流感是什麼流感
1.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國先後發生甲型H1N1流感後,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該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
(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從傳染病的角度來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於病原體.
(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甲型H1N1流感患者屬於傳染源.
(3)由(2)可知,①屬於控制傳染源,②③屬於切斷傳播途徑,④⑤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4)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會刺激人體免疫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協助吞噬細胞來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這種免疫類型只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於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B(2)傳染源(3)④⑤(4)特異性
2.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又稱為A(H1N1)型流感,人感染豬流感。
[2]2009年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當時疫情,並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中國衛生部門則相繼將原人感染豬流感改稱為甲型H1N1流感。中國衛生部2009年4月30日發 赤小豆、綠豆適量熬湯服用。
綠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湯後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乾燥較重,可以棉簽蘸香油外塗,具有潤燥的功用。
平時多喝板藍根:一日1~2次(早、晚)。
洗手液洗手。避免觸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觸摸,應先洗手。如沒有洗手設備,可用含酒精的消毒劑洗手。
C.備用紙巾/手帕
帶用紙巾/手帕。打噴嚏及咳嗽時應用紙巾/手帕掩著口鼻。
D.備用私人用品
不要共享毛巾及私人用品,以免傳播疾病。
E.備用口罩
可帶備口罩,以便自己/同團人員有呼吸系統病症時戴上。
F.公筷及公匙
吃飯時應使用公筷及公匙,不應與人共享飯盒及飲品。
G.健康生活
旅遊期間繼續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及保持身體清潔,不要吸煙。
H.如有不適
如有不適,尤其是發熱,應通知酒店及領隊/導游或相關人員;
病者及其照顧者應立刻戴上口罩;
盡快安排醫生診治;
留在酒店房間/房間休息及暫時終止行程,直至痊癒。
旅客若被當地醫生懷疑或證實染上豬流感,需留在當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同行人員如無必要,應減少與病者接觸,並遵照當地醫生指示,嚴格遵守個人衛生措施。同行人員需配合當地衛生及檢疫部門的指示,安排餘下行程和所須的檢疫措施。
(3)旅程後
回國2周內,如出現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及時與當地衛生疾控部門聯系。
3、入境人員需做到:
(1)從疫區歸國入境時,如出現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說明。
(2)從疫區歸國2周內,如出現流感樣症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及時與當地衛生疾控部門聯系。
三、參與公眾活動者注意事項:
參與公眾活動時,要預防豬流感及其它傳染病,建議公眾注意:
1、參與活動前:
如有不適,尤其是發燒及/或有咳嗽、打噴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狀,就不應前往活動,應盡早找醫生診治。
雙手應經常保持清潔,接觸公用對象或設施後應洗手。
應隨身帶備手帕或紙巾。
2、參與活動期間: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蓋口鼻,其後並立刻用洗手液洗手,以免飛沫傳播細菌。
在觸摸眼睛、口或鼻前、進食前及如廁後都應該洗手。
用洗手液洗手,其後用紙巾或烘乾設備弄乾雙手。
如沒有洗手設施,則使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液消毒雙手。
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拋垃圾。痰涎應用紙巾包好,棄置垃圾桶內。垃圾亦應棄置進垃圾桶內。
不應吸煙。
3、參與活動後:
保持雙手清潔。
回家後,應洗澡及洗頭,清除身體上的污垢及細菌。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項
1、在未出現本地感染豬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車廂/船艙清潔
不要在車廂/船艙內飲食。
不要吸煙。
不要隨地吐痰。
不要亂拋垃圾。請將垃圾放入設於車站/月台/大堂的垃圾箱。
如需嘔吐,應使用嘔吐袋。
(2)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及口。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著口鼻。
假如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發燒,應及早求醫。
(3)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員宜戴上口罩,尤其:
有呼吸道感染征狀或發燒的人員;
需照顧有呼吸道感染或發燒病者的人員。
2、在出現本地感染豬流感病例之後:
除上述措施外,還需:
(1) 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員應戴上口罩,尤其:在繁忙時段人流稠密的時候;在密封式的車廂/船艙內;
有呼吸道感染征狀或發燒的人員;及曾與豬流感患者有緊密接觸[1]的人員,應從最後接觸日起連續十天戴上口罩。
與豬流感患者有社交接觸[2]的人員亦可戴上口罩。
(2)保持車廂/船艙空氣流通
如車窗/船窗屬開關式,應適量打開車窗/船窗,確保車廂/船艙內空氣流通。
(3)要求協助
若懷疑自己患上豬流感;
請使用救護車前往醫院;
若身在車站或碼頭,或已乘坐在車廂/船艙內,可要求司機或運輸機構工作人員協助召喚救護車或水警,前往醫院就診。
注[1]:緊密接觸指曾經照顧患者,與患者共同居住,或曾經直接接觸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
注[2]:社交接觸是指普通的會面,即是未曾照顧患者,並非與患者共同居住,及未曾直接接觸過患者的分泌物或體液。
五、正確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衛生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條件。用洗手液徹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均可保持手部衛生。
1、什麼時候應洗手?
(1)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2)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3)如廁後
(4)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及咳嗽後
(5)觸摸過公共對象,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後
(6)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後,及處理被染污的物件後
(7)探訪醫院及飼養場的前後
(8)接觸動物或家禽後
一般情況下,當雙手有明顯污垢或可能被體液沾污例如如廁後或更換尿片後,打噴嚏及咳嗽後,應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2、正確洗手步驟: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4)洗擦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
(5)用干凈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用干手機將雙手吹乾。
(6)雙手洗干凈後,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可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
3、注意:
(1)切勿與別人共享毛巾或紙巾。
(2)擦過手的紙巾用後應妥善棄置。
(3)個人用的抹手毛巾應放置妥當,並應每日至少徹底清洗一次,如能預備多於一條毛巾作經常替換,則更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程序如下:
把足夠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於掌心,然後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處至少20 秒直至雙手干透。
六、正確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項(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後都必須洗手):
1、要讓口罩緊貼面部:
(1)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
(2) 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3)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4) 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2、佩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3、脫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脫下口罩後,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5、外科口罩應最少每天更換,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豬流感常見問題解答
1、食用豬肉能否感染?
現在監測到的病毒是禽流感、人流感和豬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混合體,所有的患者都沒有和生豬的接觸史,而且在生豬當中也沒有分離出這種新型的變異病毒。A(H1N1)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溫,豬肉加熱至71攝氏度,就能殺死豬流感病毒
2、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毒能否在人際間傳染?
目前已證實有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毒在人際間傳染的病例,其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通常是通過感染者咳嗽和打噴嚏等。
3、此次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疫情有何特點?
一是此次疫情由新的豬流感病毒變異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國、跨洲傳播。二是出現了人傳人病例。三是目前墨西哥出現了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四是流感病人在發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後不發病,但仍然具有傳染性,隱性傳染比例相當高。
4、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有哪些症狀?
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的症狀與其他流感症狀類似,如高熱、咳嗽、乏力、厭食等。另有報道說,此次美國發現病例的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熱、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還出現腹瀉和嘔吐;墨西哥發現病例還出現眼睛發紅、頭痛和流涕等症狀。
5、我國為何稱「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
世衛組織宣布從4月30日起,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按國內中文表述的慣例稱為「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
6、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與美國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是否相同?
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毒與美國都是A/H1N1型,是一種新型變異病毒,是人類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歐洲和亞洲豬流感病毒的混合體。
7、有無抗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疫苗?
目前只有用於豬的抗豬流感疫苗,還沒有專門用於人類的。就目前情況看,普通的抗流感疫苗對人類抵抗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沒有明顯效果。
8、有何預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噴嚏時應該掩住口、鼻;應勤洗手,還可經常用酒精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兒」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個有效方法。一旦發現染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外出,以防將病毒傳染他人。
9、治療人類感染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有無特效葯?
根據目前專家掌握的情況,這種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的葯物是敏感的,臨床治療有效
目前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尚無特效治療葯物,關鍵是要加強飼養管理,如保溫、避免賊風侵襲:提供充足潔凈的飲水;注意營養平衡,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索等,提高豬體的抵抗力;必要時可用中草葯進行輔助治療
之間的關系
流感與感冒是什麼關系?流感與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之間又是什麼關系?
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均易發於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呼吸道症狀,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更常見的則是細菌等,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見於冬春季節,一旦發病常會引起暴發或流行。
兩者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則是各自危害不同。普通感冒如沒有並發症,1周內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流感則會導致很多嚴重並發症如肺炎等,從而增加了死亡率。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病毒常引起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一般只引起散發,較少引起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致病力極易發生變異,當一個新的亞型出現時,由於人群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起大流行。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近年來一些地方發生H5N1型人禽流感,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關注。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生疫情的病毒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編輯本段]衛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
為早期發現、報告和診斷甲型H1N1流感病例,長期監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變化趨勢,衛生部日前制定並公布了 《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第一版)》。
監測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病例的監測主要適用於我國出現輸入性的散發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及輸入病例導致我國出現本土的有限傳播,但尚未出現病毒的持續人間傳播和基於社區水平的流行和暴發。
根據監測方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後,應於2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路直報。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時,應當立即向國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互相通報。
監測方案指出,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條件下,應盡快將病例轉運至當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病例報告後,應盡快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病人的病情進展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臨床資料,包括病程記錄、醫囑單、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隨時將更新的調查結果和資料上報,並提出相應的防治建議。
監測方案還詳細介紹了病例標本的採集、檢測、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訂正、檢測結果報告和反饋等方面的內容。
[編輯本段]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
(2009年試行版第一版)
2009年3月墨西哥暴發「人感染豬流感」疫情,造成人員死亡。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WHO)宣布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高為5級。研究發現,此次疫情的病原為變異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間傳播。WHO初始將此次流感疫情稱為「人感染豬流感」,但隨著對疫情性質的深入了解,現已將其重新命名為「甲型H1N1流感」。我國衛生部於4月30日宣布將其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依照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資料,本次發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變異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飛沫、氣溶膠、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臨床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少數病例病情重,進展迅速,可出現病毒性肺炎,合並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由於這種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發疾病,其特點仍待進一步觀察總結。
一、病原學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屬(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顆粒呈球狀,直徑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許多放射狀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別是紅細胞血凝素(HA)、神經氨酸酶(NA)和基質蛋白M2。病毒顆粒內為核衣殼,呈螺旋狀對稱,直徑為10nm。為單股負鏈RNA病毒,基因組約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個獨立片段組成。病毒對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對熱敏感,56℃30分鍾可滅活。
二、流行病學
至北京時間2009年5月12日18:00,全球共在24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例2371例,分布在美洲、歐洲、大洋洲和亞洲。其中墨西哥確診1626例,死亡48例;美國確診2532例,死亡3例;我國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確診1各例。除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加拿大和美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均無死亡病例報道。
(一)傳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雖然豬體內已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動物為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
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4天。
(一)臨床表現。
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包括發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
可發生肺炎等並發症。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加重。
(二)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
2.病原學檢查
(1)病毒核酸檢測:以RT-PCR(最好採用real-time RT-PCR)法檢測呼吸道標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氣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結果可呈陽性。
(2)病毒分離:呼吸道標本中可分離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並病毒性肺炎時肺組織中亦可分離出該病毒。
3.血清學檢查:動態檢測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輔助檢查。
可根據病情行胸部影像學等檢查。合並肺炎時肺內可見斑片狀炎性浸潤影。
四、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是防控與治療的關鍵。
(一)疑似病例。
3. 2009年4月份,一場突如其來的流感疫情開始在墨西哥發生並迅速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經專家研究確定這次流
(1)甲型H1N1流感由於通過空氣、飛沫等途徑進行傳播,所以屬於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2)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它的結構特點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它只有寄生在寄主細胞里才能表現正常的生命活動. (3)當病原體(如病毒、病菌)進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研製的該病毒的疫苗相當於抗原,能刺激人體產生抵抗H1N1病毒的抗體,從而使人體產生對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 (4)被確診的墨西哥公民為傳染源,對其採取的隔離措施屬於預防傳染病中的控制傳染源. (5)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這句話是針對易感人群來說的,所以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這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6)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同時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並增強抗病毒能力.干擾素是一組具有多種功能的活性蛋白質(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種由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它們在同種細胞上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影響細胞生長,以及分化、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物活性.干擾素對大多數病毒起抑製作用,並不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病毒,所以屬於非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呼吸道;傳染性和流行性 (2)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3)抗體(4)控制傳染源(5)保護易感人群 (6)非特異性 |
4. 什麼是H1N1甲型流感
[編輯本段]流感名稱
甲型H1N1流感又稱為A(H1N1)型流感,舊稱人感染豬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當時疫情,並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中國衛生部門則相繼將原人感染豬流感改稱為甲型H1N1流感。中國衛生部2009年4月30日發布2009年第8號公告,明確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其中甲類是後果嚴重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依次遞減。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亂。乙類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餘種;丙類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餘種。
[編輯本段]更改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已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我國衛生部公告中則將這一疾病稱為「甲型H1N1流感」。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楊維中1日告訴記者,「甲型」即「A型」,我國這一名稱與國際的名稱其實是一回事,只是按國內中文表述的慣例稱為「甲型」。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生疫情的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世衛組織多次表明,雖然這種新型病毒是由豬流感病毒演變而來,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病毒只是使人患病,還沒有發現豬被感染的病例。 世衛組織宣布從4月30日起,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世衛組織發言人湯普森說,之所以更改當前疫情的叫法,是因為「豬流感」一詞容易誤導消費者,農業界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就此表達關切。
[編輯本段]病毒特徵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攜帶有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北美和歐亞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斷,同時擁有亞洲豬流感和非洲豬流感病毒特徵。醫學測試顯示,目前豬流抗病毒葯物達菲對這種毒株有效。美國疾控機構的照片顯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陰性反應。
流感病毒有三種類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疾病的產生通常較甲型病毒溫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並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種不同亞型的流感病毒。對於這些亞型的不同命名,來自於H和N的不同。
所謂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兩大類蛋白質。H是血細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鑰匙,幫助病毒打開宿主細胞的大門;N是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能夠破壞細胞的受體,使病毒在宿主體內自由傳播。
根據H和N的形態,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種H型和9種N型進行排列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種亞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為基因序列的變化,在病毒的傳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現很大差異。
造成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種H1N1病毒。1918年以後,H1N1在人群與豬群中分別進化,可分別稱之為人H1N1和豬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豬H1N1病毒的關系最為密切。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潛伏期,較流感、禽流感潛伏期長,具體時間暫不確定。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紅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進展,來勢兇猛、突然高熱、體溫超過39℃,甚至繼發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加重。
[編輯本段]診斷標准
衛生部2009年4月30日印發的《人感染豬流感診療方案(2009版)》中指出,人感染豬流感的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等,臨床上早發現、早診斷是治療的關鍵。
同時,診療方案還詳細介紹了人感染豬流感的診斷標准,具體有以下四種情況:
——醫學觀察病例:曾到過豬流感疫區,或與病豬及豬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1周內出現流感臨床表現者。列為醫學觀察病例者,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根據病情可以居家或醫院隔離);
——疑似病例:曾到過疫區,或與病豬及豬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也可流行病學史不詳),1周內出現流感臨床表現,呼吸道分泌物、咽試子、痰液、血清H亞型病毒抗體陽性或核酸檢測陽性;
——臨床診斷病例:被診斷為疑似病例,且與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者;
——確診病例:從呼吸道標本或血清中分離到特定病毒;RT-PCR對上述標本檢測,有豬流感病毒RNA存在,經過測序證實,或兩次血清抗體滴度4倍升高,可確診為人感染豬流感。
甲型H1N1作為流感的一種,可以用傳統的中醫理論和方法進行治療,從中醫角度講,流感是感受外來邪氣,客於肺經,閉其清道,肺氣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發熱、惡風、惡寒、頭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之類。如不能及時治療會轉為內傷,引發腎陽衰而陰寒內生,腎絡通於肺,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沒有外感的足征,多睏倦無神,或噴嚏不休,或兩腳冰冷,法宜扶陽,如四逆湯、白通湯、封髓丹、麻黃附子細辛湯、薑桂湯之類。
5. 甲型H1N1流感 名詞解釋
甲型H1N1流感又稱為A(H1N1)型流感,舊稱人感染豬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當時疫情,並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紅細胞凝集素,共有1-15個類型,N代表神經氨酸苷酶,共有1-9種類型,「豬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稱為H1N1。中國衛生部門則相繼將原人感染豬流感改稱為甲型H1N1流感。中國衛生部2009年4月30日發布2009年第8號公告,明確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其中甲類是後果嚴重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依次遞減。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亂。乙類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餘種;丙類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餘種。 世界衛生組織已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我國衛生部公告中則將這一疾病稱為「甲型H1N1流感」。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楊維中1日告訴記者,「甲型」即「A型」,我國這一名稱與國際的名稱其實是一回事,只是按國內中文表述的慣例稱為「甲型」。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生疫情的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世衛組織多次表明,雖然這種新型病毒是由豬流感病毒演變而來,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病毒只是使人患病,還沒有發現豬被感染的病例。 世衛組織宣布從4月30日起,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豬流感」來指代當前疫情。世衛組織發言人湯普森說,之所以更改當前疫情的叫法,是因為「豬流感」一詞容易誤導消費者,農業界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就此表達關切。
6. H1N1到底是不是豬流感
H1N1是一種病毒,是Orthomyxoviridae系列的一種病毒。它的宿主是鳥類和一些哺乳動物。所有亞型的H1N1病毒已被隔離野生鳥類,但疾病是罕見。有些H1N1病毒引起嚴重的疾病大多發生於家禽方面,而人類卻很少出現。但經過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傳播和變異,這可能導致疫情或人類流感大面積傳播。
與H1N1同一系列的還有H5N1, H7N2, H1N7, H7N3, H13N6, H5N9, H11N6, H3N8, H9N2, H5N2, H4N8, H10N7, H2N2, H8N4, H14N5, H6N5, H12N5等等。
變種
變種有時根據宿主而改變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禽流感
*人類流感
*豬流感
*馬流感
*狗流感
也有時被命名為根據其致命的禽類,特別是雞:
*低致病性禽流感( LPAI )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 ,也稱為:致命流感或禽流感死亡
在H1N1為標記根據的H號碼(類型的血凝素)和一個N號碼(類型的神經氨酸酶)。每個亞型禽流感病毒已經變異成為各種菌株具有不同的致病概況;一些致病的一個物種,但不接受其他一些致病的多個物種。最知名的菌株滅絕。
H1N1病毒是消極意義上說,單鏈,分割RNA病毒。有16個不同的HA抗原( H1至H16)和9個不同的適用抗原(N1至N9)
H被稱為紅細胞凝聚素,N被稱作神經氨酸苷酶,它們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個亞型,N有1—9個亞型(在甲型病毒的情況下)。由於H和N的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傳播速度也不相同。
1918~1920年大流行 此次流行的首發於1918年1月美國東部,1918年4月在法國軍隊中流行,以後迅速蔓延,波及全球。此次大流行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的死亡總數估計約5000萬人。關於這次大流行的病原,據血清學溯源,認為是由豬型Hsw1N1(H1N1)流感病毒引起。
2009年4月25日,突然傳出豬流感在墨西哥爆發狀況。
美國政府官員4月28日說,他們正考慮為眼下肆虐的流感疫情換名字,因為「豬流感」會使人產生誤解,這個誤解認為在墨西哥、美國等國暴發的疫情與食用豬肉有關。
美聯社報道,這種病毒其實是一種混合體,集中了豬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特徵。由於美國官員認為,雖然豬流感病毒在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把眼下出現的流感簡單地命名為「豬流感」並不準確,反而對北美豬肉及豬肉製品出口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食用豬肉不會感染豬流感,這種病毒眼下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宣布,豬流感改名為「甲型H1N1流感」,因為病毒並非由豬傳開。
豬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豬群中一種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Orthomyxoviruses)。目前在實驗室里所分離出來的病毒,多被辨識為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A型流感病毒的亞種之一。電子顯微鏡下的A型流感病毒豬流感有很多個不同的品種,計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亞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導致豬流感的感染。
現在在墨西哥爆發的豬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豬呼吸道傳染病,初步研究檢測出這種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攜帶有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斷,同時擁有亞洲豬流感和非洲豬流感病毒特徵。
路透社援引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報道,稱這種新型流感病毒為豬流感,是因為科學家曾在患者體內檢測出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但這種新型流感病毒具有病毒雜交特性。
世界衛生組織稱,這次引發豬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類流感經過「洗牌效應」產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後交換基因,變異為新型的混種病毒,因此人類對其缺乏免疫力。這將使得此次豬流感疫情的波及范圍和後續影響難以估測。但該病毒的攻擊性,人體免疫力的個體差異和人類從對抗各種流行性感冒中所獲取的綜合抵抗力都是決定這次疫情狀況的決定性因素。
根據美國的紀錄,人類感染H1N1豬流感病毒疫情曾在1976年和1988年出現,造成兩人死亡。
7. 甲型H1N1流感是什麼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解釋甲型H1N1流感之前,你一定聽說過一個詞「豬流感」。沒錯,甲型H1N1流感一開始被叫做「豬流感」,因為該流感原來自於豬感染了病毒。
該病毒傳播的途徑是通過飛沫傳染、接觸傳染,可以說很可怕。潛伏期半天到3天,最高達7天,有效傳染期發病前一天到發病後7天,易感人群是20-45歲的青壯年。在墨西哥的致死率為6%-7%。感染症狀為發高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關節痛,疲憊,咳嗽,喉嚨痛,鼻塞等等,有些人還有腹瀉嘔吐的症狀。
8. 什麼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一種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在人群中傳播。
不過,我們也不用談病色變。
流感再可怕,都是可控可預防的。
只要我們勤洗手,多通風,盡量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還有就是避免和這些病人接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抵抗力。天冷了,注意添加衣服保暖。
當然了,如果可以的話,去接種下疫苗,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