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鬥牛士軍鼓如何敲

西班牙鬥牛士軍鼓如何敲

發布時間: 2022-07-07 01:31:50

㈠ 軍鼓馬蹄聲的打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8

㈡ 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的樂器有什麼

這首經典樂曲有多種形式的器樂組合,如管弦樂的、管樂的、電聲小樂隊的,也有獨奏的,如鋼琴。這里就介紹一下管弦樂的需要參與演奏的基本樂器聲部: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有長笛、黑管、低音單簧管和大管;銅管有小號、圓號、長號和大號以及打擊樂的定音鼓、大軍鼓、小軍鼓、西班牙響板、大鑔等。

㈢ 小軍鼓滾奏打法應該怎麼打

小鼓棒的握法
小鼓棒的握法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式的握法,一種是相對式(對稱式)的握法,還有一種是3.現代式的握槌方法。先說介紹相對式的握棒法。
1、對稱式握法:
當我們拿到棒子時,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點。如果說我們將棒子分為三等份,那麼支點的地方大約就是在*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為何說這個點是支點呢?其實當你對一件事情產生疑問的時候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去做實驗,證明為何答案是如此!所以試著抓抓棒子的其他位置當支點看看。你便會發現,只有在大約*近棒子尾端3分之1的地方抓起來敲打的感覺是平衡感及彈性最好的地方。接下來用食指與拇指抓住支點。鼓棒在食指的位置是食指的第一關節處。而拇指則是用關節上半的位置與食指對稱的抓住鼓棒。施力的方法是讓棒子在兩指中間可以很放鬆的上下移動卻又不會掉棒為原則。接下來其他三指輕扣鼓棒,盡量試著讓棒子與手臂成一直線以便有更多的肌肉可以控制鼓棒。。兩手手心相對,左手的握法與右手一樣。接下來不管是座姿或站姿的打擊方法,身體都必須是放鬆的。挺直腰桿,手臂自然的舉起,當你覺得身體有任何一個部分的肌肉感到僵硬的時候,那麼就是姿勢不正確了。請確實的作到每一步驟的要求之後再繼續下面的內容。只要你做到了上述的要求,手臂自然的舉起將鼓棒頭放在下面所述的最佳打擊位置,那就是正確的敲擊准備姿勢了。 這用握法常用於定音鼓,我們中國的打擊樂器等基本都用此種腕法演奏。所以稱之為相對式的握法。
2、傳統握法:
右手與上述對稱式握法相同,左手用拇指與食指的虎口夾注鼓棒的後端,然後自然的把拇指搭在食指的2、第二個關節上,這時手中的鼓棒會很自然的偏向你的手心,然後再用無名指放到鼓槌的下部,兩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轉力量打擊,這種方法在軍樂;西洋樂;爵士樂中常常出現。
3、現代式握法:
現代式也有人叫扣腕式,持棒與對稱式大致相同,但雙手要向內翻一下,使手心朝下,兩鼓棒集中於敲擊點上,兩棒呈75度左右的角度。多用於架子鼓的演奏,尤其在現代音樂中。

(二)打擊方式及位置
手臂不動,用手腕打擊。打擊時不論高低.輕重.快慢都不能影響手腕自然順暢的動作。鼓棒頭的打擊位置兩點要越*近越好。因為音色的關系,如果兩點距離太遠的話,音色會產生很明顯的兩種不同的聲音,如此便影響了演奏的品質了。所以一開始練習時,一定得養成這個好習慣。在小鼓上的打擊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而且音色很『炸』。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徑的圓。此圓的圓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才是最佳的打擊位置。關於打擊時的運動方式,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就有如拍皮球時彈動的感覺。所以練習時或許可以想像自己的雙手是顆球,多去想像彈的感覺。 接下來談一些對初學者來說會覺得較為理論性的四種打擊方法。
1、Down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之後,停再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擊之後,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動點。
3、Tap:起動點在距鼓面約一吋的高度輕輕的向下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4、Full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上述四種打擊法先用單手確實的練習,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確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再練習另一手,等雙手都可確實做到要求動作之後,再雙手一起練習。用節拍器練習,由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直道速度,音色,穩定性能夠控制住,那麼再去練習滾奏(也稱復合跳)這幾個練習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對往後的技巧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需要耐心的練習!

(三)單\雙擊練習
對一般人來說關於單擊練習通常是不會有太多問題的!不過在這里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些應該要注意且特別加強的要點。
1、單擊練習:
熱手(WARM UP)練習:練習左右手的平衡.穩定及速度。在每次的練習前,就有如作運動之前都必須要有暖身操來幫助筋骨活絡,避免運動傷害,且達到運動時的最佳效果。所以熱手也是練習前所必須的第一道手續。
上面的熱手練習可以有三種方法練習:
(1)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為會導致肌肉緊綳)。
(2)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3)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後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練習(為了是左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量*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後一提,還是請用節拍器,由慢到快。
2、雙擊練習(滾奏;復合跳):
建立於單擊的基礎上,讓每隻鼓棒擊打鼓皮的次數以一次,變成2次,這就是滾奏(復合跳)練習時,首先要放慢速度,一下一下的去擊打鼓皮,要保證力度;音色的平均,練習滾奏不要著急,用節拍器練習,一般開始練習從每分鍾40拍的速度開始。對滾奏要領一定要掌握好,比如在40的速度上能保持10分鍾以上不出錯而且音色平均,節奏也很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提高速度來練習,但不能過快的去提高速度,可以嘗試一下用40;60;72;96;102;128;這樣逐漸增加練習的速度,直到有一個適合你的速度(在音色平均以及節奏穩定的情況下)然後保持住,直到雙手有些感到酸,這時再次提速,建議在2分鍾左右。練習不要強調一定敲的快,以平穩速度並且做固定速度的練習方式,隨著適應能力而慢慢增加,以不急於一時的心態每天固定課程練習,還有要注意的是,敲擊點一定要均勻:這關繫到手部在鼓上做移動時是否平穩,以及音色的質量。最開始的練習最好是有一個好的教程,在國內打擊樂的學生基本上都在用,[(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考級全國通用教程]這本書,在這里我簡單的提供以下幾種練習方法以供參考:
[註:R=右手L=左手]
(1)RLRL RRLL LRLR LLRR
(2) RRLL LLRR LLRR RRLL
(3) RLRR LRLL LRLL RLRR
(4) RLLR LRRL LRRL RLLR
3、壓奏練習:
這種演奏方法是*敲擊鼓皮時*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彈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簡單其實很難練習的,建立在雙擊練習基礎上,開始先用你的鼓錘在鼓皮上反復彈跳,用手腕的力量壓住鼓棒的彈跳的幅度,然後要做到均勻,且在不同的演奏中還有很多連音的技巧,可不是想來的這么簡單。練習方法正確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讓鼓錘充分的在鼓面上彈擊並控制好鼓追的彈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換另一隻手進行相同的練習(這里說的是對稱式,標準式道理相同),尋找鼓棒在鼓面彈擊的感覺。練習到多次連續敲擊時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師的演示,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勻和節奏穩定。
4、鬼槌練習:
在jazz/融合(Fusion)中常見的一種打擊方法,也是在滾奏的基礎上用手腕控制住鼓棒的彈跳以及力度,實現一種若隱若無的音色效果。這種方法不適合重擊。

(四)力度(表情記號)的練習
1、漸強漸弱的練習:
通常一般人見到表情記號時就有如被嚇到一般的就馬上作出反應的表現在音樂上。不過通常這種反應反而會影響整個曲子。導致張力不夠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適量的強度增加及減弱是對曲子的張力影響頗為重要的一環。練習時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8小節,6小節,4小節,2小節,1小節等為反復單位的強弱練習。試著作出盡可能的小聲到盡可能的大聲的效果練習。所必須注意的要點是:要能作出讓人摒氣凝神的誇張效果。
2、不同力度的練習:
練習時一樣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6小節反復的不同力度的練習。力度單位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後再從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復練習,去做出不同的小聲到不同的大聲的音量差。
打擊樂藝術門類繁多,對軍鼓滾奏技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強調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穩定而獲得充滿表現力的效果,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打擊樂中一些對軍鼓滾奏技巧體會,以及認識。

(五)練習滾奏一定要克服一下幾點常見的問題:
1、剛開始練習時打擊的時間(Tinging)不均勻[每隻手打擊鼓皮的第一下與第二下時間的距離(時間值)]
2、滾奏時打擊的聲音不夠均勻[輕重(力度)的不一致]
3、握鼓棒的姿勢自己覺得不舒服(不容易控制住鼓棒的穩定性)
4、只能給鼓棒一定壓力才能滾奏起來,無法輕巧的演奏(除特殊演奏法外)
打擊樂藝術門類繁多,對軍鼓滾奏技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強調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穩定而獲得充滿表現力的效果,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打擊樂中一些對軍鼓滾奏技巧體會,以及認識

㈣ 怎樣打軍鼓

您好:
[鼓手教學] 小軍鼓的基礎技巧
小鼓的技巧可說是所有打擊樂器中最基本且共通的技巧,所以說想要學好其他的打擊樂器,首先一定得具備相當程度的小鼓技巧才行,要不然可會事倍功半喔!!

小鼓棒的握法:

小鼓棒的握法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式的握法,另一種是相對式(對稱式)的握法。因為傳統式的握棒法較難入門,所以在此只為大家介紹相對式的握棒法。

當我們拿到棒子時,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點。如果說我們將棒子分為三等份,那麼支點的地方大約就是在靠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為何說這個點是支點呢?其實當你對一件事情產生疑問的時候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去做實驗,證明為何答案是如此!所以試著抓抓棒子的其他位置當支點看看。你便會發現,只有在大約靠近棒子尾端3分之1的地方抓起來敲打的感覺是平衡感及彈性最好的地方。接下來用食指與拇指抓住支點。鼓棒在食指的位置是食指的第一關節處。而拇指則是用關節上半的位置與食指對稱的抓住鼓棒。施力的方法是讓棒子在兩指中間可以很放鬆的上下移動卻又不會掉棒為原則。接下來其他三指輕扣鼓棒,掌心完全向下,盡量試著讓棒子與手臂成一直線以便有更多的肌肉可以控制鼓棒。左手的握法與右手一樣。所以稱之為相對式的握法。接下來不管是座姿或站姿的打擊方法,身體都必須是放鬆的。挺直腰桿,手臂自然的舉起,當你覺得身體有任何一個部分的肌肉感到僵硬的時候,那麼就是姿勢不正確了。請確實的作到每一步驟的要求之後再繼續下面的內容。請不要問我雙手的角度該成幾度!!只要你做到了上述的要求,手臂自然的舉起將鼓棒頭放在下面所述的最佳打擊位置,那就是正確的敲擊准備姿勢了。

打擊方式及位置:

手臂不動,用手腕打擊。打擊時不論高低.輕重.快慢都不能影響手腕自然順暢的動作。鼓棒頭的打擊位置兩點要越靠近越好。因為音色的關系,如果兩點距離太遠的話,音色會產生很明顯的兩種不同的聲音,如此便影響了演奏的品質了。所以一開始練習時,一定得養成這個好習慣。在小鼓上的打擊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且太暴了。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徑的圓。此圓的圓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最佳的打擊位置。不要問為什麼?試了就知道。關於打擊時的運動方式,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就有如拍皮球時彈動的感覺。所以練習時或許可以想像自己的雙手是顆球,多去想像彈的感覺。

接下來談一些對初學者來說會覺得較為理論性的四種打擊方法。

1.Down stroke: 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之後,停再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 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擊之後,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動點。

3.Tap: 起動點在距鼓面約一吋的高度輕輕的向下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4.Full stroke: 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上述四種打擊法請先用單手確實的練習,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確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再練習另一手,等雙手都可確實做到要求動作之後,再雙手一起練習。請用節拍器練習,由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這幾個練習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對往後的技巧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請耐著性子的多少練一些吧!在往後的篇章里我會在適時的地方加以解釋其關聯性。

單擊練習:(Single Stroke)

對一般人來說關於單擊練習通常是不會有太多問題的!!不過在這里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些應該要

注意且特別加強的要點。

熱手(WARM UP)練習:練習左右手的平衡.穩定及速度。
在每次的練習前,就有如作運動之前都必須要有暖身操來幫助筋骨活絡,避免運動傷害,且達到

運動時的最佳效果。所以熱手也是練習前所必須的第一道手續。

上面的熱手練習可以有三種方法練習:

第一種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

為會導致肌肉緊綳)。

第二種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第三種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

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後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

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

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練習(為了是左

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

量靠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後一提,還是請用節拍器,由慢到快。

力度(表情記號)的練習

1.漸強漸弱的練習:

通常一般人見到表情記號時就有如被嚇到一般的就馬上作出反應的表現在音樂上。不過通常這種

反應反而會影響整個曲子。導致張力不夠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適量的強度增加及減弱是對

曲子的張力影響頗為重要的一環。

練習時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8小節,6小節,4小節,2小節,1小節等

為反復單位的強弱練習。試著作出盡可能的小聲到盡可能的大聲的效果練習。所必須注意的要點

是:要能作出讓人摒氣凝神的誇張效果。

2.不同力度的練習:

練習時一樣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6小節反復的不同力度的練習。力度

單位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後再從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復練習

,去做出不同的小聲到不同的大聲的音量差。

㈤ 如何打好軍鼓隊里的指揮棒

請教第一次拿指揮桿

㈥ 軍鼓怎麼調音

鼓殼為金屬材質或木頭材質。鼓皮是小牛皮或塑膠制皮。它們的張力必須是
平均的。大部分的鼓手在調音時通常會將敲擊面調的比響弦面緊一些。如果兩面鼓皮都調
的太緊的話,會破壞其原有的音質。所以如何調整正確的張力是很重要的。

響弦的材質通常有Gut(腸弦),Nylon(尼龍弦),Silk(絲線),Wire coil(金屬線圈)等等
。通常響弦的總數介於8-20調之間。響弦的張力是可以調整的。就整體而言,響弦必須緊
緊的靠在鼓皮上。腸弦是眾所皆知的,因為它通常被使用於閱兵時所敲擊的小鼓。而金屬
線圈則通常用於爵士樂。腸弦會使鼓的聲音較厚重且雄壯。而金屬線圈則製造出輕松且嗡
嗡如蜜蜂般的效果。若要在交響樂團中使用,其材質必須結合絲線和金屬線聲音效果會較
好。在鼓的側面有一手桿稱之為松弦器(Snare release).它可以將響弦松離開鼓面,這樣
一來,當不使用小鼓時也不會因為別的樂器的發聲產生共震而製造出不必要的雜音。而松
響弦的打擊效果可以算是一種Tomtom(通鼓)。

小鼓的正面稱為敲擊面,反面稱為響弦面。鼓皮架在鼓框而用螺栓穿過小鼓側邊如把手的
東西(Lug)固定住。通常大部分的小鼓有8-10個螺栓。
當我們調音時,通常先調敲擊面,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

1.十字型的方法照著號碼的先後順序一點一點的轉動螺栓,並不時用鼓棒敲擊距鼓框約2
inch的地方,且用耳朵來辨聽鼓面的張力是否過多或不足。

2.順時鍾的方法試著在每一個螺栓只轉半圈依順序的調整松緊度。反復這個動作,同時也別忘了用鼓棒敲擊且用耳朵來辨聽鼓面的張力是否過多或不足。

調整響弦面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完成時確定響弦在鼓面上的震動是自由的。且記住響弦面
的松緊度不可高過於敲擊面。

㈦ 西班牙鬥牛士架子鼓節奏型

前十六後八 基本全在軍鼓

㈧ 敲鼓怎麼敲請教一下

1、動作瞬間完成

鼓槌擊打在鼓面後,須立即恢復擊鼓時的預備動作。擊鼓動作要完成於瞬間,而且有彈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結實、有力度,奏出豐滿的音響效果。

初學者練習擊奏時還應注意擊奏位置,應擊在小鼓的中心點三至五厘米處。此外,還有邊擊法、制音邊擊法、交替擊奏法、滾奏等等。在練習時可先單手,然後雙手練,也可雙手交替練習。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腳踏擊,在通常情況下,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用前腳掌踏擊踏板而帶動鼓槌擊打鼓面。踏擊時,大腿、小腿、腳部肌肉相應放鬆,槌頭擊鼓面後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環的踏擊動作。在極強擊奏時,可將腳懸起後用腳尖踏擊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個點上,從而加強踏擊的力度,得到預想的效果。

3、踩鑔踏奏法

踩鑔用左腳踏擊,它的擊奏要領是將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由腳前掌踏擊踏板,當腳前掌擊下後,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閉的音響效果,這也是與右腳大鼓不同之處。

4、嗵鼓擊奏法

嗵鼓擊奏要領同小鼓,在換鼓擊奏時,需用手腕帶動小臂和大臂,自然地運動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協調的動作。

5、敲架子鼓的正確坐姿

是鼓凳的調節。鼓凳的高度大約略高於膝蓋為准(為了能夠保持大腿與地面的平行關系)。坐到鼓凳上,小腿與大腿之間成大約九十度(也可根據個人的情況和習慣稍微大於九十度,但不能太多)。上體與大腿成基本九十度角。身體重心落於兩臀。

㈨ 西班牙鬥牛士架子鼓譜!!!!急用!!

這曲子是西班牙傳統樂器 古典吉他的獨奏曲
沒有鼓的伴奏 如果非要打鼓的話 前奏可以選用 底鼓+腳鑔 前8後16的節奏型 重拍用底鼓 腳鑔始終是前8後16的節奏
中間部分可以用底鼓+軍鼓 的4/2拍節奏 過門處可以隨意加花
不會有很正規的鼓譜 按照我上面說的即興伴奏即可

㈩ 小軍鼓敲法!!!!

你敲的是哪種扁鼓?扁鼓有苗族扁鼓、納西族扁鼓、朝鮮族、滿族扁鼓、藏族扁鼓、蒙古族扁鼓
小軍鼓的邊擊是同時打擊到鼓皮和鼓邊的。
小軍鼓的演奏要點如下——
一、小軍鼓的構造
我國古書上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說:要想干好一件事,首先就必須有一件精良的工具。同樣,要演奏好小軍鼓,首先也要有一面精良的小軍鼓。而光有好的樂器還僅僅是單方面的物質基礎,還必須依靠人的積極能動作用——演奏者要對小軍鼓的構造與性能准確了解與熟練掌握。
小軍鼓分鼓櫃和鼓皮兩大部分,鼓櫃為扁平形。鼓皮用獸皮製成,蒙於鼓框的兩面,下層鼓皮上綳有腸弦或者鋼絲彈簧數條(響弦),用兩根木槌敲擊發音。
二、小軍鼓的特點
小軍鼓系純粹的西洋打擊樂器,其英文為Side Drum;法文為Caisse Claire;德文為Kleine;意文為Tamburo;俄文為Mafbiy bapabaH。
小軍鼓為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用一線記譜。帶有響弦的小軍鼓發出沙沙的聲音;無響弦的小軍鼓發音清脆。
小軍鼓是一種異常靈活的打擊樂器,可以演奏各種各樣的節奏型。而且各種奏法均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力度演奏。
三、小軍鼓的功能
小軍鼓在管弦樂隊(交響樂隊)或軍樂隊中,主要是作為一種節奏性的樂器使用的。而眾所周知,節奏「是音樂最基本的表現手段,它是指音響的長短、強弱、輕重等有規律的組合,它是旋律的骨幹,也是樂曲結構的主要因素,使樂曲體現出情感的波動起伏,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彭吉象:《藝術學概論》)
小軍鼓用於各種節奏型的演奏,使其特點更為突出,並可以產生某種造型性效果。
小軍鼓演奏的節奏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其一是進行曲節奏型。這是一種明晰勻稱的節奏型,與人們的行進步伐相同步,為小軍鼓軍樂隊中常使用的節奏型。
其二是勞動歌曲節奏型。節奏也鮮明、有力,並具有豪邁、粗獷的性格。
其三是單純均等節奏型。又分為中速、快速、慢速三種:中速單純均等節奏型易表現平穩的情緒和連貫的運動;快速單純均等節奏型易表現熱烈的情緒和緊張的氣氛;慢速單純均等節奏型易於表現寬廣、壯闊的氣勢。
其四是附點節奏型。此種節奏型以時值長短、聲音強弱的對比,打破節奏的自然均衡,具有彈性美與動力感。
其五是長短節奏型。此種節奏型長短結合,變化無窮,色彩豐富,表情范圍寬廣,表現力強。
其六是切分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又分為簡單的切分節奏型、緊湊的切分節奏型、空切分節奏型三種:簡單的切分節奏型具有肯定的音樂效果;緊湊的切分節奏型具有加重語氣的作用,並可產生一種向前推進的力量;空切分節奏型具有獨特的轉移重音,使弱拍重音更為突出的效果。
其七是連音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具有戲劇性效果,使節奏緊湊,易於表現細膩、強烈、激憤等情感。
其八是散板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具有深邃、激昂的情感效果。
其九是弱起節奏型。此種節奏型積極、有力、具有肯定性,並多與回環婉轉的抒情性旋律相結合。
其十是舞曲節奏型。此種節奏型常與各種舞蹈的風格相匹配,舞蹈性特點十分突出。
正是通過各種不同節奏型的千變萬化,使得小軍鼓的演奏單調中寓復雜,簡約中藏豐厚,從這個意義上說,小軍鼓不小,可以擔當藝術大任。
四、小軍鼓的演奏
小軍鼓的演奏技術與技巧,也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單擊。單擊,顧名思義,是用一根鼓槌擊打鼓面。
二是雙擊。是用兩根鼓槌同時擊打鼓面。
三是三擊。即單擊與雙擊的組合,或先單後雙,或先雙後單。
四是彈奏。系用手指彈擊。
五是滾奏。即以漸強或漸弱的力度變化進行的演奏,可以營造各種不同的音樂氣氛,如恐怖、緊張、陰森、險惡等,也可以表現軍隊的行進與戰斗的場面等等。
六是蒙奏。即在弦上夾絨布進行演奏,營造渾厚、深沉的音樂氣氛。
在各種演奏的技術技巧之中,均應以演奏者的腕力為核心與關鍵。因為腕力是小臂力與指力的樞紐與橋梁,也是一個支點。西方一位哲人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這不是狂言,而是完全符合物理學的杠桿原理的。因此,充分發揮腕力,最大限度地用好腕力,就找到了小軍鼓演奏的支點,以腕力作支點和軸心,就可以帶動小臂力與指力,因而使鼓槌成為「第三隻手」,創造出出人意料的奇跡。

行進軍鼓的教材我沒有,不過我有一套jojo mayer 的視頻軍鼓教程(中文翻譯),你如果有需要可以網路HI我!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8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4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8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9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4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6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2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