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燃氣泄漏對a股有什麼影響
㈠ 墨西哥灣因天然氣泄露起火,天然氣泄露的危害有哪些
墨西哥灣因天然氣泄露起火,天然氣泄露的危害有很多,如果密度較大的話,會引起人們的窒息死亡,如果是遇到明火的話,會發生爆炸,不僅給我們的財產帶來很大的損失,而且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天然氣爆炸的危害是很大的,不僅會危害自己,甚至連鄰近的建築都可能會夷為平地,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天然氣的使用安全,防止天然氣出現泄露的情況。
- 三、希望大家都用做到用氣安全。
正是因為有這么大的危險性,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做到用氣的安全,我們不做飯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的閥門都關好,而且要定期的對天然氣的管道進行檢測,不要用過期的產品,一旦發生存在安全隱患就要及時的更換。安全問題無小事,希望天然氣的安全也能得到大家的重視。
㈡ 墨西哥灣水下天然氣管道泄漏,引發海上大火,現場情況如何
引言: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於環保,那麼就會選擇天然氣管道,但是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對於水下天然氣管道相關人員也會加強管理。畢竟是對於人身安全有危害,那麼在管理方面上也是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的。像墨西哥灣水下天然氣管道泄漏就會導致引發海上大火,那麼現場的情況如何呢?在這里小編有以下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相信在出現海上大火的情況下,大家都會選擇齊心協力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都在旁邊看著。因為這樣即使不負責任的體現,又是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團結就是力量,眾人齊心協力才能拯救海面。
㈢ 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原油泄漏事件有沒有影響到亞歐大陸
從經濟學角度講,可能會造成期貨,股票下跌,道瓊斯一跌,全世界都跌。石油期貨也可能漲價,這就是能對亞洲產生的影響吧,我說的比較膚淺。對歐洲的話,因為是英石油公司造成的,而美國的強硬態度可能是該公司賠的傾家盪產,拖累各種經濟指數下降,並對英國大選造成影響。並且可能會出台新的石油鑽井平台硬性規定,說白了就是研發新技術減少事故發生率,這些,都是需要錢的。
從環境角度講,怎麼說呢。雖然從世界范圍來講危害不大,但是蝴蝶效應懂吧?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最終或導致一場災難。
㈣ 簡述墨西哥灣原油泄露事件及其深遠影響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用「該地區從鵜鶘到政客都會受到影響」來形容浮油影響之廣泛。就經濟而言,墨西哥灣地區乃至整個美國經濟都將受到拖累。石油、漁業、旅遊和運輸是墨西哥灣地區的四大主要產業。據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2007年發布的報告,石油產業每年創造的經濟收益為1240億美元,占墨西哥灣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漏油事件對該地區經濟、乃至奧巴馬政府政策最直接的打擊就是近海石油鑽探的暫停。美國總統奧巴馬5月底宣布禁止未來6個月啟動深海石油鑽井新項目,並決定中止在墨西哥灣進行的33個鑽探項目。一些參議員日前致信奧巴馬稱,如果禁令持續到6月底,美國淺水石油開採的損失就達1.35億美元,如果持續半年將增加數千失業人口。
此外,漏油事件給墨西哥灣地區漁業、旅遊業等造成的損失也不可小視。到6月2日,墨西哥灣美國專屬經濟區內禁漁水域達22.8萬平方公里,占該區域面積的37%,與5月18日時相比翻了一番。漏油事件不僅直接打擊墨西哥灣沿岸年產值為18億美元的漁業,其影響還將延伸到美國其它地區,因為墨西哥灣地區提供的海產品佔到全美消費的海產品總量的15%。旅遊業的損失同樣巨大。密西西比州墨西哥灣旅遊委員會透露,取消的旅遊訂單已佔訂單總量的一半。美國政府尤為擔憂的是,鑒於油污對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正在緩慢復甦中的美國經濟有可能再遭重創甚至導致二次觸底。一些投資公司估計,政府的赤字將由此增加數百億至上千億美元。 漏油事件對墨西哥灣地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的影響也將很深遠。路易斯安那州濕地佔美國總濕地面積的40%,是數十種鳥類和魚類的家園,當下的初夏季節正是各種生物繁殖生長的時機。總部位於佛羅里達的國際鳥類救助研究中心目前正受雇於英國石油公司負責清理「油浸」鵜鶘,該中心預計受污染的鳥類數量會迅速上升,有些鳥類和魚類已經死亡。就海洋而言,墨西哥灣方圓上千平方公里的海域遭到污染。此外,泄露的原油對沿岸居民和清理人員的健康已經帶來不良影響。
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石油泄漏事故救災總指揮薩德·艾倫表示,即便泄漏油井被堵住,清理海面原油也需要4至6周,而墨西哥灣沿岸的生態環境恢復則需要數年。有專家悲觀地認為,徹底清理油污可能需要5年,漏油事件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可能會持續數十年。就目前來看,沒有人能准確預測漏油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用「深不見底」來形容也並不為過。奧巴馬8日在早間電視節目中談及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時措辭嚴厲。他指出,原油泄漏事件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將持續下去。
㈤ 墨西哥灣的天然氣泄露致海面起火,是否有造成了人員傷亡
目前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網的一個消息,在當地時間二號墨西哥灣的水面上面,因為天然氣泄露而引發了一場火災燃燒,目前這場大火已經撲滅了。這場大火是發生在大海上面的,因為天然氣不小心泄露,所以導致海面上起火。橙色的火焰閃閃亮,就好像熔岩一樣在水面上進行翻滾,工作人員使用氮氣進行滅火,最終成功的把火滅掉了。
這次的管道泄漏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他是在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的鑽井平台附近大約只有一百多米的地方發生的大火,在海面上面形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火焰,聽起來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還好被及時撲滅了。
㈥ 墨西哥原油泄漏會對現在的市場經濟有什麼影響是否會導致股票市場出現大幅的動盪
不會早就大波動的,墨西哥灣全部原油產量僅佔全球總產量的2%(摘自參考消息)。這次漏油事件已經發生一周多了,除了在環境上造成大的污染外,沒有在股市形成動盪。
㈦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的事件影響
2010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租用的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導致大量石油泄漏,釀成一場經濟和環境慘劇。美國政府證實,此次漏油事故超過了1989年阿拉斯加埃克森公司瓦爾迪茲油輪的泄漏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2010年4月20日夜間,位於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大約36小時後沉入墨西哥灣,11名工作人員死亡。據悉,這一平台屬於瑞士越洋鑽探公司,由英國石油公司(BP)租賃。鑽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事發半個月後,各種補救措施仍未有明顯突破,沉沒的鑽井平台每天漏油達到大約5000桶,並且海上浮油麵積在2010年4月30日統計的9900平方公里基礎上進一步擴張。此次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損失,同時,也給美國及北極近海油田開發帶來巨大變數。受漏油事件影響,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亞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的部分地區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事發當天,奧巴馬在白宮表示,命令內政部長肯·薩拉查對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沉沒一事展開詳盡調查,在30天內提交報告。美國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宣布,漏油事件的影響已經不是英國石油公司還有它的承包商越洋鑽探公司能解決得了的,美國政府或將大規模介入,救災還在進行當中。有專家預計,救災的花費會在10億美元左右。
這個油井剛要完工,尚未投產,由英國石油公司所有。英國石油公司內部調查顯示,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由一個甲烷氣泡引發。另外,漏油最後一道防線「防噴閥」先前發生過失效的狀況。工人在鑽井底部設置並測試一處水泥封口,隨後降低鑽桿內部壓力,試圖再設一處水泥封口。這時,設置封口時引起的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促成一個甲烷氣泡生成,導致這處封口遭破壞。
全球語言檢測機構於14日公布2010年全球年度熱詞調查顯示,「漏油」位居榜首。反應了墨西哥漏油事件對全球的影響。
5月27號專家調查顯示,海底部油井漏油量從每天5000桶,上升到2萬5千至3萬桶,演變成美國歷來最嚴重的油污大災難。原油漂浮帶長200公里,寬100公里,而且還在進一步擴散,排污行動可能會持續數月。為了幫助美國排除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向美國伸出援手,墨西哥表示,將與美國緊密合作,避免這一地區生態環境遭到進一步破壞。挪威的一個石油公司許諾提供除油劑和設備,並派遣人員。伊朗將向美國提供打減壓井,防止原油繼續泄漏的技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菲利普·克勞利對各國的援助表示感謝。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達400萬加侖計算,再漏油3個月,就相當於漏出約3.78億加侖,即約143萬立方米。「這可能成為和平時期(全球)最嚴重的漏油災難」。英國石油公司(BP)利用「滅頂法」堵塞墨西哥灣油井失敗,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有數百群眾冒雨示威抗議政府跟石油公司截油不力。
2010年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惡化:原本用來控制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 截至2010年6月1日,泄入墨西哥灣的石油在1700萬加侖到2700萬加侖之間,這些石油可以盛滿25個到40個奧林匹克標准泳池。更可怕的是,泄漏仍在繼續,每天的漏油量在12000桶到19000桶之間,遠超過此前評估的5000桶。
受漏油事故的影響,奧巴馬總統不得不宣布對33個深水石油鑽井項目的暫停期限延長到6個月,同時也暫緩在阿拉斯加沿海的石油鑽探項目。
英國石油公司在輿論指責中首當其沖。有媒體報道指出,英國石油公司自年初租用「深井地平線」以來,已投入巨大資金,啟動經費就高達1億美元。英國石油公司表示,該公司為應對漏油事故已耗費了9.3億美元,其中包括控制漏油的措施和事故賠付等。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2010年5月26日表示,該州超過160公里的海岸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污染范圍超過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海岸線的總長。墨西哥灣沿岸生態環境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相關專家指出,污染可能導致墨西哥灣沿岸1000英里長的濕地和海灘被毀,漁業受損,脆弱的物種滅絕。
「這個時間段尤其敏感,因為很多動物都在准備產卵。在墨西哥灣,大藍鰭金槍魚正在繁衍,它們的魚卵和幼魚漂浮在海面;海鳥正在築巢。而對於產卵的海龜來說,海灘遭到破壞,其影響是致命的。」杜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拉里·克羅德說,一次重大的漏油事件將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和建立在其上的經濟活動。
南佛羅里達大學海洋學家維斯伯格更擔憂的是,油污會被捲入墨西哥灣套流。因為一旦進入套流,油污擴散到佛羅里達海峽只需一周左右;再過一周,邁阿密海灘將見到油污。進入套流的原油會污染海龜國家公園,使當地的珊瑚礁死亡,接著大沼澤國家公園內的海豚、鯊魚、涉禽和鱷魚都將受害。 由於泄漏油井遲遲得不到封堵,奧巴馬政府面臨的外界壓力也越來越大,其執政能力受到質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民意調查公司最新數據顯示,51%的美國民眾對奧巴馬處理這場漏油事件的方式表示不滿,60%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沒有能力避免今後再度發生類似事件。
美國海岸防衛隊司令艾倫上將表示,美國暫時沒有考慮解決漏油事故的替代方案,英國石油公司應繼續努力阻止原油外泄。布希執政時期因應對卡特琳娜颶風災難不力而飽受詬病,如今共和黨也抓住奧巴馬的「小辮」,對其展開了猛烈批評。來自加州的共和黨眾議員達萊拉·艾薩說:「在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發生後,奧巴馬總統一直置身事外或撇清關系,在35天的時間里,他沒有動用政府的有效資源進行應對。」
共和黨還通過媒體發出譏諷,「在災難過程中,我們看到總統還有時間打高爾夫,進行政治募捐和大擺國宴」。奧巴馬總統則回應說:「墨西哥灣的漏油事故令人揪心。就在我獲得報告油井爆炸的當天,我對身邊的工作團隊說,我們要抓緊時間動用一切資源,以有效應對漏油事故。」奧巴馬還表示,政府已經派出了1000名聯邦工作人員前往救災,政府正採取一切手段來控制災害的蔓延。不過,奧巴馬對政府的行為也進行了檢討。
㈧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
非常大!
從生態環境來說,溢油對鳥類的危害最大,尤其是潛水攝食的鳥類。這些鳥類接觸到油膜後,羽毛浸吸油類,導致羽毛失去防水、保溫能力,另一方面它們因不能覓食而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攝取溢油,損傷內臟。最終它們會因飢餓、寒冷、中毒而死亡。海上浮游生物是最容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級生物,一方面它們對油類的毒性特別敏感,另一方面它們與水體連成一體,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影響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海面上休眠或運動的海洋哺乳動物受溢油污染危害的情況是不同的,如鯨魚、海豚和成年海豹對油非常敏感,它們能及時逃離溢油水域,免受危害。但成年海豹和小海狗棲息海灘時,會被油污染所困,以至於死亡。
溢油對漁業的危害也不少,成魚有非常敏感的器官,它們一旦嗅到油味,會很快游離溢油水域。而幼魚生活在近岸淺水水域,容易受到溢油污染。養魚場網箱里的魚因不會逃離,受溢油污染後不能食用。近岸養殖的扇貝、海帶等也是如此。另外,養殖網箱受溢油污染後很難清潔,只有更換才能徹底消除污染,費用十分昂貴。此外,溢油對漁業造成的危害也會引起公共飲食安全危機。
溢油對淺水岸線也會產生影響,淺水水域通常是海洋生物活動最集中的場所,如貝類、幼魚、珊瑚等活動在該區域,也包括海草層。溢油對該類水域的污染異常敏感,造成的危害在社會上反應強烈。溢油對岸線沙灘的污染威脅,直接影響到靠海濱浴場、沙灘發展的旅遊業。
海水中含石油污染物0.01~0.1毫升/升時,捕撈出的魚有油味,其食用價值降低。在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為0.1毫克/升時,孵出的魚苗畸形或有缺陷,只能存活122天。海水中石油污染物含量為0.01毫克/升時,孵出的魚苗畸形率仍高達23%~40%(正常海水中畸形魚的比例僅7%~10%)。裏海由於遭到石油污染,魚類賴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數量減少,致使1969年鱘魚的產量比1962年下降了2/3,梭子魚則幾乎滅絕。英國和荷蘭海岸因石油污染,每年有10~30萬只海鳥死亡。美國的馬薩諸塞州附近海面的一次溢油污染,使三天後在這一海域捕到的魚95%是死的。
石油類污染物被水生生物吸收,在食物鏈中不再分解並在某些水生生物(如魚和貝類)中富集,就可能進入人體,石油污染物中長效的致癌物質在人體中聚集會危及健康。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通過海上運輸的原油量急劇增加,油輪遭遇海難受損導致原油泄漏的事故也頻頻發生。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陸地上的人類活動造成每年大約6萬噸清潔劑、100噸水銀、3800 噸鉛和3600 噸磷酸鹽等化學物質排入地中海。這些污染,已使得海岸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極易遭受外來生物屬種的侵害。近年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報告顯示,傳染病對海洋生物的威脅不斷增加。這些傳染病導致魚類、海洋哺乳動物、珊瑚礁和海水植物的大量死亡。科學家認為,1938 年以來10%以上的海洋生物已經滅絕。多數的海洋生物大批死亡事件都發生在過去20年間。
環境
就在英國石油公司加緊施工進行堵漏的同時,此前泄露出的大量原油,污染范圍繼續擴大。除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亞拉巴馬州等海岸外,美國昨天首次證實,佛羅里達州西北部海岸附近海域,最近不斷有油膜和污油團出現。
佛州政府已派出清理小組,並著手制定進一步應對污染的計劃,力求減少廢油對沿岸生態和旅遊經濟造成的影響。美國總統奧巴馬第三次視察了受原油泄漏事件影響嚴重的路易斯安那州。在得知英國石油公司宣布已成功蓋住漏油油井後,奧巴馬表示,雖然最新舉措似乎有效,但講樂觀,仍為時過早。他還嚴厲批評了英國石油公司試圖向股東發放105億美元股息的計劃。
據美國政府估計,今年4月起的原油泄漏,已導致2000至4400萬加侖原油,湧入墨西哥灣海域。
世界油輪泄漏大事故
時間 事故情況
2007年11月 裝載4700噸重油的俄羅斯油輪「伏爾加石油139」號在刻赤海峽遭遇狂風,解體沉沒,3000多噸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嚴重污染。
2002年11月 賴比瑞亞籍油輪「威望」號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體沉沒,至少6.3萬噸重油泄漏。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計數千公裏海岸受污染,數萬只海鳥死亡。
1999年12月 馬爾他籍油輪「埃里卡」號在法國西北部海域遭遇風暴,斷裂沉沒,泄漏1萬多噸重油,沿海4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
1996年2月 賴比瑞亞油輪「海上女王」號在英國西部威爾士聖安角附近觸礁,14.7萬噸原油泄漏,致死超過2.5萬只水鳥。
1992年12月 希臘油輪「愛琴海」號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魯尼亞港附近觸礁擱淺,後在狂風巨浪沖擊下斷為兩截,至少6萬多噸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亞沿岸200公里區域。
1991年1月 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軍隊撤出科威特前點燃科威特境內油井,多達100萬噸石油泄漏,污染沙烏地阿拉伯西北部沿海500公里區域。
1989年3月 美國埃克森公司「瓦爾德斯」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灣擱淺,泄漏5萬噸原油。沿海13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當地鮭魚和鯡魚近於滅絕,數十家企業破產或瀕臨倒閉。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故。
1979年6月 墨西哥灣一處油井生爆炸,100萬噸石油流入墨西哥灣,產生大面積浮油。
1978年3月 賴比瑞亞油輪「阿莫科·加的斯」號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附近海域沉沒,23萬噸原油泄漏,沿海4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
1967年3月 賴比瑞亞油輪「托雷峽谷」號在英國錫利群島附近海域沉沒,12萬噸原油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國海岸。
㈨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環境的影響
墨西哥漏油事件會對當地的漁業造成巨大損失,魚類 鳥類 等生物大量死亡。甚至會傷害到瀕臨物種。
油氣散發到大氣中,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時間長後 會排放大量有毒氣體 加劇大氣污染
腐蝕海岸線 影響土地肥力
還會隨著台風以及洋流流入大西洋 進而影響歐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