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士銅管吹奏用什麼調好
① 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的樂器有什麼
這首經典樂曲有多種形式的器樂組合,如管弦樂的、管樂的、電聲小樂隊的,也有獨奏的,如鋼琴。這里就介紹一下管弦樂的需要參與演奏的基本樂器聲部: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有長笛、黑管、低音單簧管和大管;銅管有小號、圓號、長號和大號以及打擊樂的定音鼓、大軍鼓、小軍鼓、西班牙響板、大鑔等。
② 電子琴彈奏歌曲時怎樣選擇音色和節奏
選取電子琴音色,其實就是選取樂器。它主要依據樂曲要表達的情感色彩,來挑選最適宜表達這一情感的樂器。所以,我們首先應懂得什麼樂器最適宜表現什麼感情色彩。
一般說來,活潑歡快的樂曲,可選擇的樂器有很多,像鋼琴(含古鋼琴、電鋼琴、酒吧鋼琴等)、短笛、小號、木琴、小提琴;詼諧幽默的樂曲;可選取合成樂器,如哇哇聲、宇宙音等;
悲傷哀怨的樂曲,可選取大提琴、圓號、單簧管等;優美抒情的樂曲,可採用雙簧管、小提琴等。切記: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概說,並不唯一,並不一成不變。就是說,同一樣樂器,可以表現多種復雜情感,如鋼琴、小提琴,既可表達愉快興奮,又可表達憂郁哀傷;既可酣暢抒情,又可喃喃話語,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對於節奏,一些琴譜是有標記的。四四拍的一般可以用倫巴、巴薩諾瓦、貝圭英等。四二拍子的用波爾卡、迪斯科、進行曲等,其實這兩種有時候還可以通用的。四三拍的一般就用華爾茲。
配置較高的電子琴其節奏風格更多,不同地區節奏風格受其人民的歷史、生活方式的影響,因此,不同的節奏,所選用的鼓類、樂句、合聲墊差異很明顯。
舉例說明,所有四三拍的節奏都適用於四三拍的樂曲,但是僅僅節奏吻合,表現的風格能不能體現出樂曲本身的感情色彩就要另說了。所以,演奏者在進行演奏時,要考慮樂曲的音樂風格,去選取合適的節奏。另外,也可以選擇參考譜面要求的節奏進行演奏。
不同的人對不同的音樂都有自己的理解,音色和節奏的選擇也可以根據電子琴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音樂喜好來選擇,從而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意義。
(2)西班牙鬥牛士銅管吹奏用什麼調好擴展閱讀
1、清潔電子琴時,請使用乾燥柔軟的布擦拭,不要使用油漆稀料、有機溶劑、清潔劑或化學浸漬擦拭布擦拭電子琴;
2、在平時練琴時,不要把飲料、橡膠製品、塑料等放在電子琴上面,否則會造成電子琴短路或琴鍵、面板的褪色;
3、練琴結束後,應按照關機的方法關閉電子琴,並將琴罩蓋在琴上;
4、電子琴上不要放置重物,並且在操作開關按鍵及插拔電源線時,不要用力過猛;
5、將電子琴安裝在雅馬哈指定的琴架上,一定要使用附帶的螺栓,以防止損壞電子琴內的部件或導致電子琴從琴架上墜落;
6、不要將電子琴放置於塵土過多或震動的地方,或過冷過熱處,以免面板褪色或內部元部件損壞;
7、不要將電子琴放置於電視、收音機或立體聲音響、手機等電器設備附近,以免上述設備產生干擾噪音。
③ 求銅管三劍客西班牙鬥牛士的譜子
譜子我忘了,不過我記得歌詞!歌詞是:我愛三劍客 三劍客愛我 我真的很愛三劍客 三劍客真的很愛我 拉啦啦
記得採納啊
④ 西班牙鬥牛舞曲用電子琴演奏有幾種音色
我原來用雅馬哈KB200彈的,音色一開始用銅管或爵士風琴,之後換成小號,中間換倫巴的節奏後有的是單簧管或薩克斯管,最後再換回進行曲,用的是小號或銅管!一共用了三、四種吧!
現在電子琴更高級了,可以做一些改動了,根據自己的理解,覺得用什麼好聽,能彈出氣勢,就用吧!
⑤ 鬥牛士進行曲的分類
在鬥牛競技場入口上方的銅管樂隊,總是不斷的演奏著進行曲,即西班牙所謂的鬥牛舞音樂,形成鬥牛舞的靈感即來自於這種音樂。同樣的也因為這種音樂才激發出鬥牛戲本身的腳步。簡言之,鬥牛舞就是鬥牛戲的一種詮釋表現;男舞者的角色可比擬為鬥牛士,女舞者則代表用以吸引公牛注意的紅斗篷。將鬥牛舞歸類到拉丁美洲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它根本就是純歐洲式,且源自於西班牙。
⑥ 演奏電子琴 西班牙鬥牛士 音色 和節奏用什麼好呀
音色用小號或銅管,至於節奏(伴奏型),各牌子、型號的琴都不一樣,試試拉丁風格里的幾種伴奏型吧!
⑦ 進行曲分為幾種
現今的進行曲大多已經娛樂化,如「藍天進行曲」、「企鵝進行曲」等,但嚴格的講,進行曲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產生於軍隊的戰斗生活,用以鼓舞戰士斗爭意志,激發戰士的戰斗熱情,後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常採用這種體裁來表達集體的力量和共同的決心。雄勁剛鍵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是進行曲的基本特點。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主要是軍隊中用來統一進行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數拍作周期性反復,常用2/4 ,4/4 的拍子。 進行曲最初出現在古希臘的悲劇中。 進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種,多用於群眾出場,退場的時候。十七世紀起,漸漸轉入音樂藝術的領域。 現代進行曲則指十七世紀以後,用銅管樂隊吹奏的樂曲。
定義
進行曲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產生於軍隊的戰斗生活,用以鼓舞戰士的斗爭意志,激發戰士的戰斗熱情,後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常採用這種體裁來 表達集體的力量和共同的決心。雄勁剛鍵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是進行曲的 基本特點。進行曲也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樂曲或器樂樂曲。它起源於16世紀西方的戰樂;從17世紀起,由通常伴隨隊伍行進或用於世俗性的禮儀活動,逐漸進入音樂會演奏以及歌劇、舞劇音樂中,最終成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體裁。
詞典解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進行曲是適合於隊伍行進時演奏或歌唱的樂曲,節奏鮮明,結構嚴整,由偶數拍子構成的一種樂曲形式。
進行曲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根據用途)
1.軍隊進行曲
曲調激越昂揚,威武雄壯,用管弦樂隊或鋼管樂隊演奏,並廣泛使用打擊樂器。
《義勇軍進行曲》 (1835) 田漢詞、聶耳曲
1931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序幕,「不作亡國奴」的吼聲喚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忱。田漢、聶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中。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黨反動派逮捕入獄。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主題歌 《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當他讀到歌詞,他彷彿聽到了母親的呻吟、民族的呼聲、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愛國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壯、激昂的旋律從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一首表現中華民族的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充滿同仇敵愾、團結御敵豪邁氣概的革命戰歌就這樣誕生了。這是聶耳短暫一生中最後一個作品。
欣賞舒伯特的《軍隊進行曲》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於1818年前後。作品音樂語言朴實流暢,形象逼真生動,通俗易懂,曾被改編為鋼琴獨奏和管弦樂曲。該曲為復三部式。作品為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
音樂的引子形象地模擬軍號的音響和小軍鼓的節奏,高亢嘹亮。
第一部分為帶反復的單三部曲式。在富於跳躍感的伴奏音型襯托下,A段主題描繪出士兵行進時的雄姿,頗具色彩。A段反復後經過門出現建立在小調基礎上的B段主題,它與A段形成鮮明對比。隨後A段再現。
第二部分的間奏與引子基本相同。該段主題由A段主題發展變化而來,柔美而富有歌唱性,調式的變化使樂曲的色彩更顯得絢麗多姿。
最後是再現部。
2.婚禮進行曲
速度一般較快,表現歡樂的氣氛。
(1)欣賞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
原是三幕傳奇歌劇《羅恩格林》里的一首混聲四部合唱。這首婚禮進行曲是降B大調,2/4拍,中速,復三部曲式。
前面有一個短小的、庄嚴的引子。
A段有一個主題和一個副題。
然後是樂曲的中段,它轉到了D大調,這個曲調是從A段發展而成的。
最後是主題再現A段,轉原調,接尾聲結束。
這首《婚禮進行曲》充滿著歡樂和幸福的氣氛,但我們現在聽到的錄音,多是用這個旋律改編的管弦樂曲。
(2)欣賞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
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4/4拍。
第一主題從輝煌的號角開始,引出熱烈而隆重的旋律.第二主題是從上面
這個主題發展而成,它仍然保持著熱烈的氣氛.中段旋律柔美、情意甜蜜,給人以幸福感。
最後,第一部分的兩個主題再現,接尾聲。
瓦格納和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是齊名,人們習慣地把這兩
首《婚禮進行曲》一並使用,瓦格納寫的作為新人入場時舉行婚禮的
慶典音樂;門德爾松寫作為禮成之後,新人退場,進入洞房時的音樂。
3.喪禮進行曲
速度較慢,常用小調,情緒沉鬱哀傷。
欣賞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第二樂章
4.其他
有「凱旋進行曲」,「典禮進行曲」等
(1)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但實質上拉德斯基是一個鐵腕人物,曾殘酷鎮壓了鄰國的人民起義,可以說是一個反動軍閥。後來,就連施特勞斯本人及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也不願再演出這首進行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後是第一部分主題,彷彿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輕快的走過大街。反復一遍之後,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後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美動聽。音樂最後在反復第一部分的主題後結束。
(2)《星條旗永不落》
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是蘇薩的代表作,創作於1897年(另一說1896年),管樂合奏曲。這首進行曲充分發揮銅管樂隊的表現功能,以磅薄的氣勢和熱烈的情緒歌頌自己的國家和軍隊,頗有鼓動力。
音樂在降E大調、2/2拍子快速的引子之後,出現了雄壯奮進的旋律。隨後出現舒展明快的第一主題,先由木管聲部弱奏,並立即由以長號為主的銅管樂器強奏而出。隨後,音樂進入降A大調,第二主題流暢歡快,由木管樂器主奏。在長號的雄壯的過渡之後,音樂第二次進入第二主題,並有短笛作裝飾性的演奏。當音樂第三次進入第二主題時,情緒飽滿而高漲,低音聲部響起長號的對位旋律,同第一主題和短笛演奏的曲調相重疊,進入高潮,在異常熱烈的情緒中結尾。
總結
原為軍隊中用以整步伐、壯軍威、鼓士氣的隊列音樂,其起源可以上溯至16世紀的戰爭曲。以曲調規整、節奏鮮明並多帶附點音符為特點。早期進行曲不拘拍子,結構短小,如J.-B.呂利所作由雙簧管和鼓隊演奏的《集合進行曲》為三拍子,二段式,分兩段各自反復,僅14小節。近代進行曲都用復三段式寫成,用雙拍子或四拍子(4/4,4/2,2/2,6/8等),三拍子的進行曲屬於少數(如R.舒曼的《大衛盟員進攻庸夫俗子進行曲》)。除了器樂作品外,歌曲中的進行曲也很常見。《馬賽曲》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最著名的聲樂進行曲。中國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歌曲,如《工農兵聯合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義勇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戰斗進行曲》、《志願軍戰歌》、《娘子軍連歌》等,都是進行曲樣式的歌曲。近世進行曲的用途日益擴大,除軍隊進行曲外,尚有用於婚、喪、節慶的進行曲及專供藝術欣賞用的進行曲。婚禮進行曲有兩種:一種是速度較快表現節日氣氛的,如F.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配劇音樂中的婚禮進行曲;一種是速度較慢用於婚禮行列的,如R.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2幕的婚禮行列音樂和第3幕的婚禮合唱。喪禮進行曲速度緩慢,多用小調式寫成,早期也有用大調式的,如G.F.亨德爾的清唱劇《掃羅》中的《死亡進行曲》。L.van貝多芬降A大調《第十二鋼琴奏鳴曲》中《紀念一位英雄之死的喪禮進行曲》(後用於《普洛哈什卡》配劇音樂)和《第三交響曲》第2樂章,以及F.F.肖邦《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都是喪禮進行曲的典範作品。G.馬勒的《第一交響曲》第3樂章的喪禮進行曲,主題採用法國民歌《約克兄弟》的曲調。馬勒用卡農手法發展這個主題,構成1首模擬體的喪禮進行曲。
有趣的進行曲名
1婚禮進行曲
2義勇軍進行曲
3結婚進行曲
4運動員進行曲
5g小調進行曲
6土耳其進行曲
7拉德斯基進行曲
8大刀進行曲
9解放軍進行曲
10歡迎進行曲
11婚禮進行曲
12頒獎進行曲
13拉德茨基進行曲
14葬禮進行曲1
5g小調進行曲2
16g小調進行曲3
17魔獸進行曲
18d小調進行曲
19檢閱進行曲
20鐵克禁衛軍進行曲
21運動會進行曲
22菠菜進行曲
23銼冰進行曲
24歡送進行曲
25軍艦進行曲
26迎賓進行曲
27團結友誼進行曲
28運動進行曲
29獅王進行曲
30挫冰進行曲
31義勇軍進行曲
32快樂進行曲
33萬寶路進行曲
34g小調進行曲1
35大刀進行曲
36中國進行曲
37玩具兵進行曲
38於曉舟穿越進行曲
39婚禮進行曲歌詞
40巡邏兵進行曲
41愛情進行曲
42熱血進行曲
43土爾其進行曲
44幻想進行曲
45空軍進行曲
46婚姻進行曲
47網游之亡靈進行曲
48凱旋進行曲
49麻將進行曲
50運動員進行曲下載
51婚禮進行曲下載
52電視劇結婚進行曲
53騎兵進行曲
54玩具進行曲
55婚禮進行曲簡譜
56刨冰進行曲
57豬八戒進行曲
58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
59蒲田進行曲
60愛侶進行曲
61八路軍進行曲
62慶典進行曲
63什麼是進行曲
64歡樂進行曲
65土耳其進行曲吉他譜
66莆田進行曲
67波基上校進行曲
68泡妞進行曲
69結婚進行曲在線觀看
70分列式進行曲
71拉得斯基進行曲
72救亡進行曲
73閱兵進行曲
74哀樂葬禮進行曲
75西班牙進行曲
76義勇軍進行曲
77鬥牛士進行曲
78義勇軍進行曲
79義勇軍進行曲伴奏
80戰斗進行曲
81d小調進行曲2
82英雄進行曲
83就業進行曲
84痛快進行曲
85c小調進行曲
86婚禮進行曲
87中國解放軍進行曲
88義勇軍進行曲
89奧林匹克進行曲
90大學生自習進行曲
91婚禮進行曲
92土耳其進行曲
93筷子進行曲
94義勇軍進行曲
95禮儀進行曲
96入場進行曲
97小臉進行曲
98運動員入場進行曲
99婚禮進行曲
100兒童進行曲
推薦曲目
外國
老約翰.施特勞斯:拉德斯基進行曲
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進行曲
弗朗克:奧林匹克進行曲
米查姆:巡邏兵進行曲
柏遼茲:拉科茲進行曲
赫伯特:玩具進行曲
蘇沙:華盛頓郵政進行曲
蘇沙:星條旗進行曲
裹夏:'風流寡婦'進行曲
中國
1.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2.運動員進行曲
3. 義勇軍進行曲
⑧ 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
《西班牙鬥牛士》這部作品由西班牙作曲家瑪奎納創作,用小號來演奏的一首獨奏曲。在這首樂曲中,小號用其高亢、嘹亮的音色表現出了鬥牛士英勇、威武的英雄形象。西班牙鬥牛歷史由來以久。在阿爾達米拉岩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岩壁畫中,就有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據說,曾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就曾騎馬鬥牛。在這之後的約六百年時間里,鬥牛一直是西班牙貴族顯示勇猛驃悍的專利項目。十八世紀,波旁王朝統治西班牙,第一位國王費利佩五世禁止貴族玩鬥牛,至此這一傳統的貴族項目才從宮庭來到了民間。西班牙國內有鬥牛場400百多處,每年自3-10月間鬥牛至少5000場以上,吸引外國旅遊者高達3000多萬人。
西班牙鬥牛既粗獷豪放,又精巧雅緻。它的粗獷使人們聯想起祖先的勇猛剽悍。它的精巧細致,又使人們體驗到現代人的聰穎與智能。它既有類似古人類群體出擊圍獵野獸的恢弘場面,又體現出現代文明智能、高雅、膽識、技巧、意志、敏銳、浪漫的結晶。精美的藝術造型,野性的力量顯示。二者充滿矛盾,完美而又統一。很多藝術家都從鬥牛表演中獲得了創作靈感,象畢加索、哥雅、海明威、比才等。
⑨ 求分析音樂類型
2/4的音樂節奏比較均勻,第一拍強拍,第二拍弱拍。
tango是比較自由的感覺,強弱拍對比比較強烈,tango的由來是小夥子想要吸引姑娘的注意所跳的,所以tango是頓挫感非常強烈的斷奏式演奏,聽起來比較歡愉;polka是比較歡快,有點爵士的感覺,強弱拍對比不是很強烈,但給人舒服的感覺,比較有曲風,polka在捷克語中的意思是一隻腳與另一腳之間按2/4拍子飛快交替,所以波爾卡是一種輕快活潑的舞蹈; galop是比較緊張里帶著輕松,強烈對比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總體感覺是比較緊張的;samba因為是桑巴,所以比較歡快和自由,強弱拍很均勻的,桑巴是黑人音樂,現在狂歡節用的都是桑巴,所以比較自由。
3/4的音樂節奏強弱拍是強、弱、弱。自由,寬松的富有想像力的拍子。所以現在用來做圓舞曲。
waltz的先驅是Boston,大約在1874年被一個很有影響「Boston Club」從美國引入並傳入英格蘭。感覺輕松愉快,比較多的事用於聚會。adagio感覺比較悲傷,也許是因為曲風問題,比較像兩個情人因為不能在一起而唱的悲歌,很有感覺。圓舞曲是比較歡快,圓舞曲是奧地利的一種民間舞曲,18世紀後半葉用於社交舞會,19世紀開始流行於西歐各國,它採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僅用一個和弦,由於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抱歉,我對3/4拍不是很來電,所以關於3/4拍子我只能幫助你這些。)
4/4 進行曲是強、弱、次強、弱。
最經典的作品是西班牙鬥牛士,大部分是用於將要上戰場或者接受面臨一些嚴峻的考驗,最初它產生於軍隊的戰斗生活,用以鼓舞戰士斗爭意志,激發戰士的戰斗熱情,後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常採用這種體裁來表達集體的力量和共同的決心。雄勁剛鍵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是進行曲的基本特點。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主要是軍隊中用來統一行進步伐一致的要求,以偶數拍作周期性反復,常用2/4 ,4/4 的拍子。 進行曲最初出現在古希臘的悲劇中。 進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種,多用於群眾出場,退場的時候。十七世紀起,漸漸傳入音樂藝術的領域。 現代進行曲則指十七世紀以後,用銅管樂隊吹奏的樂曲。
只能幫你這些啦~希望能夠幫助你!
⑩ 吹奏《春到湘江》時,應注意什麼
一、半孔音的按孔方法。 半孔音即按半孔所發出的音。一般來說,六孔笛的各個按孔(由於三、四孔的音程屬於一個小二度關系,所以第三孔不存在按半孔發音)各有一些差別。其中一、四孔按上半孔;第二孔按後半孔。第二孔的具體按法是:照全按二孔的指法,以靠笛孔後方的接觸點為支撐(不能離開),把中指向上微抬約半個孔的距離即可,具體抬的高度以發出的音高標准為准。第五孔有兩種按法:一種是按上半孔,一種是按前半孔。具體視笛子的大小和演奏的曲目而定,一般大笛子按上半孔,小笛子按前半孔,演奏慢滑音按上半孔,如《幽蘭逢春》、《秦川抒懷》等。快滑音按前半孔和叉孔按法相結合,如《萬年紅》等,按前半孔的方法與第二孔的按法類似。第六孔的半孔發音是六孔笛裡面最常用的,利用這個半孔音對笛曲子進行全面的處理,使笛子中的各類滑音、垛音、強弱控制音等等演奏技巧更加流暢、完美。而且,利用它對一些快速樂曲的演奏,則能達到與叉孔按法完全不同的效果。如在《小八路勇闖封鎖線》中最後連續12個小節的吐音中(譜面為連續的高中音2161的吐音),其中兩個高音1若用傳統的叉孔按孔方法,即開一、六孔,按二、三、四、五孔。則根本無法奏出樂曲所要求的170以上的速度,而用半孔按法就能輕而易舉地解決這一問題;再比如在《春到湘江》中有一小段連續吐音(低中高音3561 3531 6135 6565 3561 3165 353)中後段的高音1,與《小八路》稍有不同的是,在這一段中若用叉孔法速度上是完全跟得上去,但在吹奏高音3與1的時候,很容易產生糊音,即吹出的音不清晰,而若用半孔按法,這一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第六孔的按孔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按上半孔,一種是按前偏上半孔;由於兩種方法差別不大,所以一般是根據個人的演奏習慣而定,但在演奏快速與慢速時通常分別以上半孔和前上半孔為主。(以上所述的半孔指法是常用的按孔方法,對於一些差別不大或演奏家自己創作的有些出入的半孔按法,就不詳述了) 二、特殊的半音按孔方法 為了適宜一些特殊的半音和對樂曲演奏處理的需要,通過變化指法而產生一些與一般半孔音按法不同的較為特殊的半孔音,使吹出的半音接近或達到標準的音。以全按為2的六孔笛為例:中低音區的4音有上面介紹的半孔按法,但在傳統的按法中是以單開2孔為主,其音高介於4與#4之音。在一般的指法中,以按半孔為主,但在某些特殊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曲子中,為達到演奏上的特殊的效果會用到單開2孔這一音,如在《京調》中,為了使京腔更具有韻味而用上這一指法;還有在《掛紅燈》(周成龍曲)的前段中顆粒性的連續吐音中(如2321 6161 2321 6161 2353 2321 6165 445)的每一個1音(全按為6)則是為了在速度和演奏上的方便而用上這一指法。總的說來,半音用法有一個原則就是慢用半(半孔)為主,快則以叉為輔。 在第五孔半孔中,也經常用到叉孔按法,以全按為3為例,其音高為1。中音的1叉孔按法為音開一、五孔;高音的按法為按閉四、六孔。但這兩種按法所發出的音色比不上開5孔半孔來得清脆、漂亮,所發出的音高也有一點出入,所以在這一指法中,應盡量使用半孔音為原則。典型的曲子是曲笛的《幽蘭逢春》、《江河水》和梆笛的《萬年紅》。 在高音部分中,以筒音5為例 高音#5的指法一般用閉二、三、五、六孔,半開一、四孔的指法。此指法看似較難,但不管在慢速或快速的演奏中,此法都可以應付,典型的曲子如《帕米爾的春天》。高音#6的指法為閉二、六孔,開一、三、四孔,上半開五孔。由於這個音與高音的筒音程三個小二度的關系,因此此音在全按為6和全按為3的曲子中較為常見。練此音時易從高音的筒音用滑音的形式滑到該音,代表曲目有曲笛的《江河水》和梆笛的《山村迎親人》。高音上加兩點的#1的指法為單按閉四孔,此音極為少用。高音上加兩點的#2(即全按為3的高音上加兩點1)的指法為開一、二、六孔,極度超吹。此音能否奏出與笛子的好壞和大小有極大的關系,一般只有大麴笛才能奏得出此音,如在大C曲笛《流浪者之歌》中的開始部分的散板中就用到此音。 我國傳統的六孔笛在半音階演奏的局限之下,廣大笛子演奏者運用自身的智慧,創作並演奏了許多優秀的曲目,解決了許多由於六孔竹笛不便半音階演奏而產生的問題,許多新的演奏手法和技巧正逐漸被發現和推廣,如曲祥的《我的駿馬》就是一首非常好的曲子,該曲充分利用六孔笛本身七個音調的調性關系,分別以全按為1至降7為指法,生動有趣地模仿了駿馬跳躍和嘶鳴的情景。其富有特色的音樂曲調、靈活多變的指法技巧和較為適中的演奏難度被許多笛子愛好者所喜愛。許多改篇的外國曲子,使演奏者們更加註重對半音階對實際運用的研究。其中如《單簧管波爾卡舞曲》、《小天鵝》、《霍拉舞曲》、《西班牙鬥牛士》等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曲目,它們對傳統笛曲的「沖擊」是使我國笛曲的作曲和演奏水平前進的催化劑。 廣大笛子愛好者要在練好基本功的前提下,認真領悟和掌握半孔笛的正確方法,就不難駕馭這此笛子獨奏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