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二戰盟軍為什麼不在西班牙

二戰盟軍為什麼不在西班牙

發布時間: 2022-06-25 05:30:30

⑴ 西班牙為什麼不參加二戰

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權是在德、意法西斯的大力協助下建立的法西斯政權。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西班牙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簽署與希特勒的秘密友好協定,成為軸心國的一員。但是,當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時,西班牙卻宣布中立。縱觀二戰時期,盡管側重點不同,西班牙始終處於中立狀態,是二戰保持中立的少數國家之一。本文試就二戰西班牙中立的原因做一番探討。

二戰時期,西班牙堅持中立,一方面是由它的國內經濟和政治狀況決定的。

二戰時期西班牙的國內經濟狀況:

西班牙本身就只是一個貧窮的農業國家,三年的內戰耗盡了西班牙的人力、物力資源。內戰後的西班牙一片蕭條,國家經濟處於崩潰邊緣。「1939年7月29日的《西班牙向上》周刊承認,『許多地區變成一片廢墟。』近60%的房屋被毀,40%的鐵路機車車輛損壞,許多橋梁和道路設施也遭到破壞。」[1]P284頁

工業上,「工人的工資降到1936年的水平。數十萬人,包括政治犯和被槍決人的子女,靠長槍黨的福利組織『社會救濟』的救濟糧為生。」[2]P19頁直到1942年,西班牙用於新工業建設的資金、原料、機器等仍舊非常缺乏。

農業上,由於佛朗哥主義的土地政策,西班牙的農業十分衰落。國內居民普遍挨餓。「生產下降了21%。1939年同1935年相比,馬匹數下降40%,小麥產量下降30%,大麥、煙草、橄欖的產量下降35%,甜菜產量下降65%。糧食種植面積由828.8萬公頃下降到625.8萬公頃。以1929年的產量為100,1939年農業產量為1929年的76.7%。」[3]P488頁1942年,在一個向柏林當局的報告中,如是說:「西班牙國內局勢最近三個星期以來變得更加尖銳……飢餓騷動可能發生。甚至軍隊也得不到足夠的糧食供應。……囚犯們的伙食很差,他們的家屬快要餓死了。」[4]P294頁

商業上,「在商品缺乏的情況下,抬高物價和投機倒把行為達到了這樣的規模,致使供應和運輸總局不得不發布命令,規定提高價格不準超過1936年7月18日物價的百分之二十五。違反禁令者科以罰金。」[5]P284頁「偷運、黑市和賄賂的大時代開始了。」[6]P19頁

西班牙經濟的這種狀況,使得在1939年時,西班牙連「歐洲和美洲的非交戰國可能提供的設備和原料這種進口商品都無法付款。」[7]P285頁丘吉爾斷言,「據我們獲悉,西班牙的局勢逐漸惡化,這個國家瀕臨飢饉。」[8]P294頁西班牙政府在宣布中立時指出,「由於它的供應困難,它必須從英國及其盟國進口糧食和其他生命攸關的物品。」[9]P22頁

由此可見,迫使西班牙在二戰中保持中立的原因中,經濟的極端貧困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沒有經濟作後盾的戰爭無疑是危險的戰爭。

二戰時期西班牙的政治狀況:

三年內戰使得佛朗哥建立的獨裁政權的政局相當不穩。「長槍黨妄圖稱為政治力量的代表者,但在人民中卻沒有什麼根基,而佛朗哥將軍本人至多被承認為一個軍事活動家而已。人民不滿長槍黨,因為長槍黨成員應有盡有,而居民則貧困不堪。在長槍黨和作為第二執政黨『雷克特』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政治分歧。軍人組成第三執政黨……大多數居民始終是『赤色分子。』……」[10]P303頁

在西班牙內部,「一半西班牙人作為佛朗哥手下敗敵,是新建立的國家的潛在敵人。……戰敗的共和國戰士和民兵並不都在1939年4月1日放下了武器。在難以行進的山區,侯爵、無政府主義小組、共產主義小組以及短命的社會主義小組的游擊隊,開始了一場小型戰爭。」[11]P18頁

左派共產黨的活動未因佛朗哥獨裁政策的建立和恐怖政策的實施而滅絕,他們繼續進行反對佛朗哥主義的斗爭,盡管一再被鎮壓,他們也一再重建。

而在另一半中,佛朗哥也「感到他的追隨者們也不都是絕對可信的。」[12]P18頁「右派統治集團,……他們雖然並不反對整個專制制度,但對西班牙參展計劃卻表示極不滿意。」[13]P303頁

二戰後期,1943年,反佛朗哥主義的反對派更加壯大。西班牙共產黨的力量不斷壯大,他們「成功地建立了好幾個龐大的地下組織。在國外的共產黨派也開始活躍起來,其中包括社會黨人……」[14]P316頁右派力量也蠢蠢欲動。1945年,「巴塞羅那伯爵堂·胡安發出了致佛朗哥、保皇黨人和全體西班牙人的信件,信件中譴責了極權主義國家的構想。」[15]P320頁 盛贊保皇派的政治藍圖。

在這樣的國內局勢下,佛朗哥甚至不敢保證個人的生命安全:「1942年春,佛朗哥在內戰之後,首次敢於冒險在國內作長途旅行。……在他訪問的城市裡,成千上萬政治上不可靠的人,在領袖到達之前被投進監獄。佛朗哥幾十年都不敢坐飛機,他害怕行刺;這位小心翼翼的加利西亞人,從未放鬆保障他人身安全的嚴格措施。」

政局如此不穩,佛朗哥即便想要參戰也是力不從心的。在希特勒問及西班牙中立的緣由時,西班牙這樣回答:「領袖盡量避免過早地參戰,因而也就可避免西班牙力所不及的長時間的作戰,而且避免了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危及現政權的根源。」

國內的經濟政治局勢從根本上決定了西班牙在二戰中的中立態度。此外,當時的國際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西班牙政府在二戰中的中立態度。

首先我們考察一下二戰期間西班牙與德國的關系。佛朗哥獨裁政權可以說是由德意志、義大利一手扶植起來的。而德國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西班牙,其目的也是希望西班牙能夠在即將爆發的戰爭中堅定的站在軸心國一方。雙方的關系本應該是合作無間,共進退的才是,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

二戰初期,迫於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的壓力,西班牙不得不宣布中立,但是,它卻向德國和義大利開放它的海港和飛機場。並且,在「1939年和1941年之間,AXIS的力量占明顯優勢時,佛朗哥從中立到了一個更加積極的非交戰國的政策,直到1941年7月,西班牙輸送一個志願的空軍集團(藍色師團)與德國並肩與蘇聯戰斗。」西班牙如此積極,德國方面卻相對冷淡許多。希特勒斷言:「老實說,負擔一個義大利已經夠沉重的了,不管西班牙士兵的素質如何,考慮到西班牙的極端貧困和毫無准備,西班牙與其說是難得的夥伴,不如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而且,即使是如此,佛朗哥面對德國的態度也十分強硬的。在德國取得節節勝利時,佛朗哥積極要求參戰,同時也提出了苛刻的參戰條件。及至德國對英國空戰失利,佛朗哥更是趁機勒索,遭德國拒絕後,佛朗哥拒絕希特勒穿過西班牙領土的要求。可以說,西班牙此舉對二戰的後果影響甚大,可能改變二戰的後果。[20]P77頁

在德國入侵蘇聯失利後,西班牙馬上從蘇德戰場撤回了藍色師團。「1943年10月,大元帥又從非交戰國狀態退回到了中立狀態。」

縱觀二戰期間的西德關系,十分微妙。德國極力想要控制西班牙,佛朗哥卻又根據西班牙的利益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整個戰爭期間,佛朗哥將軍的政策完全是自私而冷酷的。他只想到西班牙和西班牙人的利益。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如何報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對他的援助。」德國對西班牙的粗暴態度和前線的失利,終於促使西班牙不斷疏遠德國,一直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英美對西班牙的軟硬兩手外交政策也對西班牙保持中立起了重要的影響作用。

西班牙的中立對英國很有厲害關系。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西班牙可以幫我們很多忙,但更可以對我們為害甚大……這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他宣布中立,並從此嚴守中立。在我們兩國之間進行著繁榮和互惠互利的貿易,……我們就是希望西班牙保持中立。我們想要同西班牙進行貿易,我們希望它不讓德國和義大利的潛艇利用它的港口。我們不僅希望直布羅陀不受騷擾,也希望我們的艦只能夠利用阿爾赫西拉斯的碇泊所,希望我們日漸擴大的空軍基地能利用直布羅陀連接大陸的地帶。我們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這些便利條件才能到達地中海。」

鑒於這種厲害關系,再加上西班牙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英美便對西班牙採取了軟硬兩手政策。一方面,英美向西班牙輸送了大量原料和小麥,解了佛朗哥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英美也警告西班牙佛朗哥貿然參戰的後果。當佛朗哥聲援軸心國時,「大不列顛作出反映,用經濟報復對付依賴從英國進口的西班牙,威脅要佔領卡那利群島。」逼迫佛朗哥就範。

就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西班牙權衡再三,始終選擇了中立立場。

綜上所述,二戰時期西班牙經濟崩潰、政局不穩的內部狀況是佛朗哥選擇中立的根本原因,而外部的環境作用更堅定了佛朗哥中立的決心。

來自網路 鏈接http://..com/question/162946937.html

⑵ 二戰時期的西班牙也屬於法西斯主義國家,但為何西班牙卻沒有參加二戰

提到二戰,就必須要講法西斯,畢竟二戰就是由法西斯分子發動的,德國、義大利、日本都是實行法西斯專政統治,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二戰期間就有這么一個法西斯國家,盡管他表面上和德國、義大利稱兄道弟,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參戰,這個國家就是法西斯頭目佛朗哥統治下的西班牙。



⑶ 二戰德國為什麼不進攻西班牙

第一,西班牙佛朗哥政權是親德的,西班牙豐富的鐵礦石二戰中也一直在不斷的提供給德國,實際上和德國的盟友沒有分別。

第三,西班牙的國力是他不可能作為德國的對手,對德國的霸權不構成威脅。二戰的所有戰爭還是幾個霸權國家之間的戰爭。或者是為了同霸權國家作戰而做准備的戰爭。消滅法國後,西歐大陸已經沒有國家可以和德國爭奪霸權了,沒有必要侵略西班牙。

第二,西班牙作為中立國存在,縮短了德國的戰線,節約了德國的兵力。西班牙是中立國,英美是不能從西班牙登陸進攻歐洲的。如果西班牙被德國佔領了。盟國就可以從西班牙登陸了。那麼德國就要分兵防守西班牙的海岸線了,就像防守法國的海岸線那樣。戰線拉得越長,對美英的防守越是防不勝防,對德國不利。

⑷ 歷史,二戰中希特勒為什麼不打西班牙

二戰中弗朗哥採取了兩邊討好的策略,一方面討好德國,另一方面不得罪英國,兩邊討好。說西班牙向著盟軍吧,德國有啥事他還給與支持,說他跟德國好吧,英國的條件有時他也接受。

⑸ 為什麼德軍二戰不進攻西班牙和葡萄牙

葡萄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名義上保持中立,實際上親近軸心國集團。
1926年5月,發生軍事政變,卡爾莫納元帥上台,建立軍事獨裁政府。
財政部長安東尼奧·薩拉查於1931年組織「國民同盟」,1932年升任總理以因應財政危機,次年制定新憲法,建立其帶法西斯性質的新國家體制(Estado Novo,葡萄牙歷史上的「第二共和國」),成為獨裁者。薩拉查對內推行法西斯專政,對外於1936年追隨德、意法西斯,幫助佛朗哥叛軍進攻西班牙共和國政府。

⑹ 二戰中盟軍為什麼不在西班牙南部登陸而選擇

那是經過盟軍司令部精密策劃才確定的登陸地點,為了做到登陸成功,盟軍還向德軍發送了假情報配合登陸,還設立了以巴頓將軍為盟軍總司令的假軍隊,還有英國搞了一次模仿秀,找來了一名長相酷似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的人假扮蒙哥馬利去北非的卡薩布蘭卡講演,欺騙希特勒,雖然後來因為他飲酒露了餡,但那時登陸已經開始,希特勒已經沒時間調動部隊了。

⑺ 為什麼德國二戰時不打西班牙

二戰期間,西班牙的國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腦是佛朗哥,當時的執政黨也是西班牙的法西斯政黨長槍黨。在意識形態上,西班牙法西斯與德意法西斯較為接近,此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以及義大利都曾經出兵幫助佛朗哥的長槍黨以期贏得內戰,多一個戰略盟友,在未來的歐洲戰爭中多一籌勝算。所以可以說佛朗哥政權的建立就是得到了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大力支持。

而瑞士在當時是中立國,並且瑞士有自己的軍隊,憑借著地勢也可以據險而守,此外在二戰期間,瑞士也為德軍提供武器和軍火。同樣的中立國還有瑞典。

⑻ 為什麼二戰中盟軍不進攻西班牙

二戰中,德國幾乎獨占歐洲大陸,但是仍然留下了幾個中立國。這些中立國是瑞士、瑞典、西班牙、愛爾蘭和葡萄牙。
瑞士是所謂「永久中立國」。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歐洲國家就已經達成協議,以後瑞士一直沒有捲入戰爭。瑞士一方面有永久中立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是武裝中立。就是有強大的武裝。德國應該知道瑞士捲入戰爭對它沒有好處。再一方面瑞士也勢必給軸心集團一定的好處。在人矮檐下怎能不低頭。各交戰國也可以利用瑞士的中立地位將瑞士變成戰時情報集散中心。
瑞典大致也是和瑞士一樣。瑞典戰時還允許德軍從它的領土過境和向德國提供戰略物資。
這些國家都是小國,處於法西斯國家包圍之中,所以這樣做應該是能夠得到理解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實際是法西斯同盟國,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正式參戰。主要是戰時德國沒有滿足它們的某些要求。所以戰後同盟國家也沒有把它們當做戰敗國處置。
還有愛爾蘭,雖然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並且依靠英國才能生存,但是也沒有參戰。因此禁止英國利用愛爾蘭港口襲擊德國。

⑼ 二戰中西班牙作為納粹為何不戰

西班牙在二戰中是中立國。

了解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當年的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隨時都有放棄中立、投入納粹———法西斯聯盟懷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這是為什麼呢?歷史學家們在研究這一現象時也難以取得一致意見。1997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教授戴維·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爾二戰時期的信件時,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底———原來是丘吉爾的「金錢外交」「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方向」。
1940年5月,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當時的國際形勢非常嚴峻:法西斯德國在歐洲大陸節節勝利,而居於重要戰略位置的西班牙,其政府隨時都可能投降納粹。對於英國來說,德國如果控制了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那將是一場災難———地中海的戰略運輸線將被封鎖。
丘吉爾在分析了佛朗哥政府的內部勢力之後,決定收買一些對佛朗哥有影響力的西班牙高級指揮官。他專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這項絕密行動:由英國國庫在一家瑞士銀行的紐約分行存入1000萬美元。戴維·斯塔福德教授說:「這筆錢很可觀,但是,鑒於涉及的事情重大,用於收買西班牙軍人就顯得不是很多了。」他在研究丘吉爾當年的信件時發現了這個收買事件。戴維·斯塔福德說:「西班牙同德國聯合在一起可能會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方向。」
實現收買計劃,丘吉爾靠的是英國駐馬德里大使館武官艾倫·希爾加思。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過傷的海員曾在玻利維亞勘探過金礦,之後在北非執行過使命。當時他在西班牙的任務是,監視納粹德國潛艇的活動情況,同時為防範希特勒入侵西班牙作準備。在接到丘吉爾首相關於向一些西班牙軍人賬戶轉錢的命令之後,這位英國軍官便同銀行家胡安·馬奇進行了接觸。馬奇在一戰中曾幫助過英國的情報機構,並在西班牙內戰時期資助過佛朗哥。馬奇的任務是,向那些表明准備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聯合意願的西班牙軍官送錢。丘吉爾的助手們曾對起用馬奇有非議,但丘吉爾認為:「馬奇利用邪惡的方法賺錢這個事實目前絕不會損害他對我們的價值。」
馬奇根據每個西班牙軍官的業績送錢。1940年底,幾乎所有的錢都進了西班牙軍官的腰包。比如,安東尼奧·阿蘭達將軍當時是西班牙軍事學院院長,被認為是佛朗哥的繼承人之一。他得到了200萬美元。
一直到戰爭結束時,西班牙都保持著中立,雖然弄不清楚丘吉爾的「金錢外交」是否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確實起到了作用。

⑽ 一直在想,為什麼德國二戰時不打西班牙

西班牙在二戰剛開始是德國納粹這一邊的,後來雖然看情況不對中立了,但是暗中還在對德國提供材料,武器,資源,這是原因之一,其二,當時英國才是德國的主攻位置,分兵打西班牙不現實,而且當時地中海在納粹的掌控下,西班牙打下來也沒啥作用,還不如就讓他擱那呢,二戰中如果不是資源很多,地理位置突出,一般都不會有人打中立國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7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3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3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3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5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