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用西班牙語怎麼表示
⑴ 西方的餐桌文化的單詞,包括詞彙收集,和基本禮儀
餐桌專業英語詞彙
對話
It's on me.(我請客。)
It's my treat.(我請客。)
Be my guest. (我請客。)
每逢佳節聚會,英美人常歡聚一堂,頻頻舉杯,開懷暢飲,「乾杯!」、「為……乾杯!」之聲不絕於耳。那麼英美人是如何表示的呢?
用(Here's)to...表示:
Here's to your health / success. 為你的健康 / 成功乾杯!
Here's to our friendship! 為我們的友誼乾杯!
Here's to Tom for his new job! 為湯姆的新工作乾杯!
用health, luck等表示:Good health! Good luck! All the best!例如:
Your health, John—May you have a successful time in Manchester
為了你的健康,約翰,也祝你在曼徹斯特前程似錦!
Helen raised her glass,「Good luck to you!」 she said.
海倫舉起酒杯,說道:「祝你好運!」
主人或主持人邀客人喝酒時,通常用Cheers! Do the honors!例如:
He raised his glass,「May you success! Cheers!」
他舉起酒杯說:「祝你成功,乾杯!」
Pat, you do the honors and propose the toast. 帕特,你敬酒吧。
在比較隨便的場合,通常用Here's how!還有Happy landing!(美俚,原為空軍用語)等。例如:
Oh,come, come,David.Here's how!噢,來呀,來呀,大衛,乾杯!
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英美人有時也用一些外來語。例如:
Prosit!(來源於拉丁語,意為May it do good! To your health/ good luck!
etc. )
在陳述句中,英美語通常用toast,round, drink to,drink a toast for / to,
propose a toast for 等詞表示。例如:
Friends,I'll give you a toast-to our president!
朋友們,我給大家敬酒,為我們總統乾杯!
I now propose a toast to the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people-to our friendship. 現在,我提議為我們兩國人民的友誼乾杯!
you would no doubt b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ooking.
你一定喜歡中國菜。
Dinner is ready. Please come to the table.
飯菜好了,請入席。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你要喝什麼?
Mr. Taylor, which do you prefer, beer or wine?
Mr. Taylor,你要啤酒還是葡萄酒。
Wouldn't you care for something a little stronger?
你不介意喝點烈酒吧?
Here's to our friendship and to your health, Cheers!
為我們的友誼和您的健康,乾杯!
Ah, here come the egg rolls.
Ah,上春卷兒了。
It tastes best when taken piping hot.
趁熱吃好吃。
Have some more, please.
請再來點兒。
To the success of your Guangzhou trip!
為你的廣州之行成功乾杯!
May i help you get some pieces of sweet and sour fish?
我給你夾點糖醋魚吧。
No more, thank you, i'm really full.
夠了,謝謝,我真飽了。
I'm afraid i've had more than enough.
我吃的太飽啦
May i fill your glass again?
要再給你加點酒嗎?
Try some of the cold dishes.
吃點冷盤吧。
Another course is coming up.
另一道菜上來了。
Just help yourself to whatever you'd like.
請隨便挑你喜歡的吃。
Since you don't help yourself, i'll help you with some fish
balls.
既然你自己不下筷,我只好來幫你搛點魚丸。
⑵ 國家餐桌上的禮儀
關於座位的禮儀知識
就算是在一個大家庭里,吃飯的時候也是需要有這樣座位的禮儀問題的,比如長輩就不能坐在下首位置,小輩更不能跑到主位置上坐著,在外吃飯的時候更要如此,如果是請客的話,一定先請客人入座你再坐下。如果是比如陪老闆和客戶吃飯,那麼就要把主位置一家側位置讓出來,或者等到老闆的安排。在坐到座位之後,不要吱吱嘎嘎的搖動椅子發出怪響,或者是大咧咧的「葛優躺」坐法
02
吃飯時的禮儀知識
不管是請客吃飯還是應邀參加一些聚會,亦或是其他飯局,在吃飯的時候都要注意吃飯時候的那些禮儀問題。比如不要用筷子在盤子里亂扒拉菜,也不要一次性夾菜太多,更不要滿桌子轉悠尋找自己喜歡吃的飯菜,或者嘗一口難吃就馬上吐出來。更不要在主人或者別人問飯菜的口味如何的時候,對著飯菜挑三揀四且說些不好的話,這都是吃飯時候的禮儀問題。還有,即使你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喜歡吧唧嘴,在外邊的時候一定要改正。
03
關於吃流食的禮儀知識
有時候去別人家做客,賢惠手巧的女主人會做一些味道鮮美的湯類以及粥類當做流食來搭配主食。那麼在喝湯的時候,用你面前的小碗盛上一小半碗就可以,千萬不要裝得太滿溢出來。如果沒有小碗的話,使用勺子盛一點點淺嘗即可。千萬不要把湯碗拉到自己面前,就想死抱著碗喝粥一樣稀里嘩啦的喝一通,這是非常不禮貌且缺乏教養的行為。
04
關於筷子的使用禮儀知識
特別是在請客的時候,因為客氣或者為了表現熱情,很多人會選擇給別人布菜,那麼布菜的時候筷子的使用就要引起注意了。不管是給老人還是孩子布菜,或者是領導與其他客人,千萬不要使用自己手裡的筷子。而是要使用一雙新的筷子,且使用之後放到干凈的位置,千萬不要出現用嘴砸一下的行為。05
關於誰先動筷子吃飯的禮儀
在開始吃飯的時候,你要是請客的一方,那麼可以先拿起筷子離開會死招呼大家吃飯,等客人紛紛拿起筷子開吃的時候你再吃。如果是陪領導吃飯,就更要注意這件事情了,領導不拿筷子,你就算餓暈了也不能拿筷子。領導還沒放下筷子之前的那個瞬間,你自然一些的把自己的筷子放下。
06
關於吃飯期間交流的禮儀
在吃飯期間不可能真的保持食不言寢不語是狀態,一定會出現交流的。如果是和你平輩,且平日彼此都是大大咧咧的那一群好友便不必有太多忌諱,可如果是領導、長輩或者客戶等等這一群人,你就要保持住臉上的笑容,不要搶話說,也不要沉默不語,而是在別人發表自己意見之後,適當的說幾句話。這樣不會顯得你過於木訥,也不會叫別人覺得你快言快語的煩人。更要注意的是,在講話的時候不要把你的嘴對准別人的臉,更不要在哈哈大笑或者說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對著別人的臉噴著你的口水
07
吃飯時喝酒的禮儀知識
無酒不成席,不管是你請客還是參加聚會,餐桌上是一定會出現酒的。在請別人吃飯的時候,一定不要給別人多多勸酒,而是適當的勸一下,不喝便罷了。在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面對別人勸酒要客氣的婉拒不要冷著一張臉,更不是自己把自己管的爛醉如泥。如果是長輩或者領導一起碰杯,一定要把自己的酒杯下移,並要雙手舉杯。
08
關於飯後准備離席的禮儀知識
假如你是在別人家裡做客,那麼在酒足飯飽之後別一拍屁股就走人。和主人的家裡人聊幾句,再誇誇飯菜的美味,並且一定要說些謝謝之類的語言表達你的感謝。如果是請別人吃飯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在飯後耐心的詢問客人是否吃得好,並表示如果有怠慢的話請一定要包容自己。在離席出去的時候,不要搶著往外走,而是分主次,和入席時候的次序是相同的。
⑶ 關於西方餐桌禮儀的英文單詞
Don't allow meal is audible.
Don't allow for others take food.
Don't allow smoking.
Don't allow to others good or not.
Don't allow in public solution belt.
Don't allow discussion disgusting things.
不允許進餐時發出聲響。
不允許替他人取菜。
不允許吸煙。
不允許向別人勸酒。
不允許當眾脫衣解帶。
不允許議論令人作嘔之事。
Seating and absence
You should wait for elderly after deciding, fangke sat down at the table.
Table if any lady, you should wait for lady seat set before seats. If ms seat in the next neighbour, ms. Should call
After dinner, need male, the hostess asked, other guests can move.
Slouch in your seat, with mensal distance keep well.
In restaurants, should by the waiter brought Taiwan seats.
The move, should help every seat elderly female or drag on the chair.
Tableware put etiquette 1
Incense wipes the use of
Napkin main prevent dirty clothes, holds concurrently do wipe your mouth and hand stain.
Must wait until everyone after deciding, ability can use napkin.
Napkin should spread out and put them in the knees at the top of the lap, who do not fasten belt, or hang in suit brought mouth.
Avoid by all means wipes dinner service.
(3) the table on the general etiquette
Your seat after pawlowska decently, foot in my seat, must not be arbitrarily unbend, elbow shall not rely on table flanges, or put his hand on neighbor on the back.
Dinner should lukewarm wen erya, calmly quiet, cannot impatience.
On the table can be selfish, also want to take care of others, especially must c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emale guests.
Mouth has food, should avoid to speak.
Self-used tableware not stretch into male dinner plate clip dishes.
Must be small mouth eat, don't gulp at the end of the cork, food, cannot plug entrance to swallow.
Take food haing soup, should use GongKuai public key.
Eating imported things, not spit it out, if it is a hot food, drink water or juice bathing.
Send food gateways, two cubits should inward depend, is not straight, touch and open to both sides neighbour.
His hand holding a knife and fork, or others in chew food, all should avoid talk to somebody or toast.
Good food is mouth nking is not mouth was food. Food with juice, can't rush to his mouth, otherwise sauce drops in table-cloth, extremely coarse.
Avoid by all means probing his teeth, application, and with hand or toothpick handkerchief cloak.
Avoid in table cough, sneeze, ou spirit. If can't help, should say "sorry".
Drink appropriate various optional, toast with courtesy to date, avoid by all means is good or not, reasoned, Shouting.
Such as tableware baptistery can ask the waiter picked up.
In case of an accident, if they will wine, water, soup plan splashed onto others clothes, apologize can, do not panic, but will make amends gives the other bashful.
If you want to access in front of the other guests deskmate dressing, should ask the neighbor's guest help transfer, do not put a cross, after take things.
In the case of the master himself cooking food, don't forget to master admiration.
Like to eat unclean or peculiar smell, not ingestion, should the entrance food, light with his thumb and forefinger and removed on a plate. If found not eating, still in pan dishes are insects and gravel, don't frightened little weird, appropriate hou waiter approached and whispered told the waiter replacement.
Feed finish, tableware must be placed in order, and not messy placement. Napkin should also be folded, on the table.
Staple foods, unfavorable smoke, if need to smoke, must obtain the consent of the neighbor.
In a restaurant meal, and can't rob to pay the bill, push-pull contend for pay, most objectionable. If the guest is not rob paying the bill. Friends agree without consent, also unfavorable and friendly paying the bill.
Dine speed, appropriate of the sexes and master synchronization, unfavorable also shoulds not be too fast, too slow.
Table not talk of miserable, otherwise, it will destroy delighted atmosphere.
就座和離席
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台入座。
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餐具擺放禮儀1
香巾的使用
餐巾主要防止弄臟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慪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折好,放在桌上。
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餐桌上不能談悲戚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⑷ 西餐桌上的禮儀有哪些
1.辨認餐桌刀叉
一份正宗的西餐餐具共包括:牛油刀、麵包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湯用湯匙、甜品用叉匙、紅酒酒杯、白酒酒杯。
2.正確擺放餐巾
餐巾不僅要擺在腿上,還應該注意要將其對折,並將摺痕靠近自己。中途暫時離席應將餐巾放在椅子上或用刀壓著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絕對不要將其掛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3.如何用刀叉
如果實在記不清刀叉用途,就只記住使用刀叉次序一定是由外至內。還有在使用刀叉時一定不要動用「蠻力」,要以前臂的力氣切食物,使刀叉基本呈90度角的狀態,如中途離席,刀叉應呈「八」字放置,叉背向上放,這表示「我還沒吃完呢」。叉背向下表示用餐完畢,侍應生會過來收走盤子,已經吃飽的話,應該把刀叉並排放在盤子右面,叉背向下,刀在叉子的右側。
4.雙手取食物
向自己的盤中取食物時,一定要用雙手。取一隻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湯匙將食物夾到自己的盤中。不要只用一隻叉子將食物叉到盤中了事,那是極不禮貌的。
5.喝湯及吃麵包
湯很熱也絕不可以用嘴吹氣。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探熱」,一般不要舀太滿。湯匙要由內向外舀,湯剩下不多時可以將湯盤輕輕向外傾斜。
吃麵包時,一定不要將整個麵包拿起來放入口中咬著吃。合乎禮儀的吃法是把麵包用手撕成小片,再緩緩放入口中。
6.主菜禮儀
吃肉扒要從左邊切起。吃魚時要注意,吃完上面的魚肉後不要將魚翻身,而應用刀叉挑去整付魚骨後再吃下面的魚肉。吃龍蝦時,第一步先要將刀子插入蝦殼和蝦肉之間,使之剝離,再將肉取出,慢慢地切片享用。
7.水果及甜品
吃冰淇淋蛋糕應從自己面前的一側吃起,如果是三角型蛋糕則應從頂上開始吃。餐後水果一般都是切皮去籽後的果塊,吃起來很方便,如果像哈蜜瓜一樣連皮的瓜類,應先切去皮現切小塊食用。
⑸ 哪位好心人士幫個忙告訴我西班牙的餐桌禮儀、、急、、、、、
第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贊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准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現在商海如潮湧,很多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成的,所以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第九,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
總之,和客人、長輩等眾人一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松、愉快、氣氛和諧。我國古代就有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這里說的進餐禮儀就是指吃相,要使吃相優雅,既符合禮儀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國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⑹ 西方人餐桌上的禮儀
東方人進餐時的主要工具是筷子,而西方人進餐時則要用刀叉。進餐時,餐盤在中間,那麼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盤子的右邊,叉子放在左邊。一般右手寫字的人,飲用西餐時,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來端。
在桌子上擺放刀叉,一般最多不能超過三副。三道菜以上的套餐,必須在擺放的刀叉用完後隨上菜再放置新的刀叉。
刀叉是從外側向里側按順序使用(也就是說事先按使用順序由外向里依次擺放)。進餐時,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雙成對使用的。有些例外,喝湯時,則只是把勺子放在右邊——用右手持勺。食用生牡蠣一般也是用右手拿牡蠣叉食用。
刀叉有不同規格,按照用途不同而決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區別。吃肉時,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號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開胃小菜時,要用中號刀、叉或勺一般隨刀的大小而變。喝湯時,要用大號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時,則用小號為宜。
菜、舀湯或選取其他食物。吃西餐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具,如果是合餐,每個人都可從大盤里取用的話,那麼一定有備用的公用叉或勺供大家使用。
使用叉需注意:不能用叉子扎著食物進口,而應把食物鏟起入口。美國人食用肉類有時先用刀把肉切成塊狀,然後用叉子送進口中;而歐洲人一般是邊切邊吃,而且是鏟起來送入口中。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例如義大利人在吃面條時,只使用一把叉,不需要其他餐具,那麼用右手來握叉倒是簡易方便的。沒有大塊的肉要切的話,例如素食盤,只是不用切的蔬菜和副食,那麼,按理也可用右手握叉來進餐。
手裡拿著刀叉時切勿指手畫腳。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在餐桌上進餐,一邊要享用美食,同時大家當然也要開心暢談一番。但手裡拿刀叉時切勿手舞足蹈地談論,也不可將刀叉豎起來握在手中,切勿放肆大笑或大聲喧嘩,這會讓人感到膽戰心驚, 實際上這種危險的舉動的確對人對己都是一種威脅。
叉子和勺子可入口,但刀子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禮節的要求有其道理,刀子入口也是危險的。
⑺ 求世界各國的餐桌禮儀~
東方國家:(一)就座和離席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台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臟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計,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戚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西方餐桌禮儀
餐桌上必須要注意的是:
1.西餐點菜及上菜順序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
應先決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除了食量特別大的外,其實不必從菜單上的單品菜內配出全餐,只要開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點就夠了。可以不要湯,或者省去開胃菜,這也是很理想的組合(但在義大利菜中,義大利面被看成是湯,所以原則上這兩道菜不一起點)。
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
1)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
2)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焗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品都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炸、烤、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和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為一道菜,或稱為一種配菜。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為沙拉。和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干島汁、乳酪沙拉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作為頭盤。
還有一些蔬菜是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和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為配菜。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乳酪、水果等。 7)咖啡、茶。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喝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2.位次問題
即使來賓中有地位、身份、年紀高於主賓的,在排定位次時,仍要請緊靠主人就坐。男主人坐主位,右手是第一重要客人的夫人,左手是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坐在男主人的對面。她的兩邊是最重要的第一、第二位男客人。現在,如果不是非常正規的午餐或晚餐,這樣一男一女的間隔坐法就顯得不重要了。
3.刀叉的使用
使用刀叉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塊,用叉子往嘴裡送。用刀的時候,刀刃不可以朝外。進餐中途需要休息時,可以放下刀叉並擺成「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表示沒吃完,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排放在盤中,表示已經吃完了,可以將這道菜或盤子拿走。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不用放下來,但不要揮舞。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要拿著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任何時候,都不要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4.餐桌上的注意事項。不要在餐桌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大忌。取食時,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請別人傳遞,不要站起來。每次送到嘴裡的食物別太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就餐時不可以狼吞虎咽。對自己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不應在進餐中途退席。確實需要離開,要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果不需要,可以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果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以把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但不可以把外套或隨身攜帶的東西放到餐台上。
三.西餐的吃法
西餐的具體吃法,和中餐有很大區別。
1.吃麵包和黃油時,通常是小圓麵包和包條
自己拿麵包和黃油,然後用手把麵包掰成幾小塊,抹一塊,吃一塊。
吃三明治,小的三明治和烤麵包是用手拿著吃的,大點的吃前先切開。配鹵汁吃的熱三明治需要用刀和叉。
2.吃肉類
西方人吃肉(指的是羊排、牛排、豬排等)一般都是大塊的。吃的時候,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塊,大小剛好是一口。吃一塊,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全切了,也千萬不要用叉子把整塊肉夾到嘴邊,邊咬、邊咀嚼、邊吞咽。
吃牛肉(牛排)的場合,由於可以按自己愛好決定生熟的程度,預定時,服務員或主人會問你生熟的程度。
吃有骨頭的肉,比如吃雞的時候,不要直接「動手」,要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可以把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邊切邊吃。如果是骨頭很小時,可以用叉子把它放進嘴裡,在嘴裡把肉和骨頭分開後,再用餐巾蓋住嘴,把它吐到叉子上然後放到碟子里。不過需要直接「動手」的肉,洗手水往往會和肉同時端上來。一定要時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吃魚時不要把魚翻身,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剔掉魚骨後再吃下層。
3.吃沙拉
西餐中,沙拉往往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里:作為主菜的配菜,比如說蔬菜沙拉,這是常見的;作為間隔菜,比如在主菜和甜點之間;作為第一道菜,比如說雞肉沙拉。
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就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
如果沙拉是間隔菜,通常要和乳酪、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麵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乳酪和沙拉要用叉子吃,而玉米片可以用手拿著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可以先把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這部分後再加醬。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葉部分,這樣澆汁就容易了。
沙拉習慣的吃法應該是: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並用。一次只切一塊,吃完再切。
4.喝湯
5.蚝和文蛤
吃蚝和文蛤用左手捏著殼,右手用蚝叉取出蚝肉,蘸調味料用蚝叉吃。小蝦和螃蟹的混合物也可以單獨蘸調味料,用蚝叉吃。
6.義大利面
吃義大利面,要用叉子慢慢地捲起面條,每次卷四五根最方便。也可以用調羹和叉子一起吃,調羹可以幫助叉子控制滑溜溜的面條。不能直接用嘴吸,不然容易把汁濺得到處都是。
7.水果
在許多國家,把水果作為甜點或隨甜點一起送上。通常是許多水果混合在一起,做成水果沙拉,或做成水果拼盤。 吃水果關鍵是怎樣去掉果核。不能拿著整個去咬。有刀叉的情況下,應小心地使用,用刀切成四瓣再去皮核,用叉子叉著吃。要注意別把汁濺出來。沒有刀或叉時,可以用你的兩個手指把果核從嘴裡輕輕拿出,放在果盤的邊上。把果核直接從嘴裡吐出來,是非常失禮的。
8.西式快餐和小吃
漢堡包和熱狗是用手拿著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紙墊住,讓醬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為防止萬一,可以一隻手拿餐巾墊住,另一隻手准備一兩張餐巾備用。
比薩餅可以用手拿著餅塊,把外邊轉向里,防止上面的餡掉出來。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薩餅的。
玉米薄餅是一種普遍的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醬等混合醬後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著吃,也可以用叉子吃。如果在戶外,當然可以用手拿著吃了。
女士還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裡。小口嚼,製造噪音和弄壞唇膏。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了,可以請服務員端洗手水來。
四.五種特殊情況的處理
1.碰到主人做感恩怎麼辦?
有的主人會在進餐前感恩禱告,或坐或立,來賓都應和主人一樣。感恩禱告前,不要吃喝任何東西,安靜地低著頭。直到禱告結束,再把餐巾放在膝上,開始用餐。
2.塞牙或異物入口時
如果你的牙縫里塞了蔬菜葉子或沙粒式的東西,不要在餐桌上用牙簽剔,可以喝口水試試看;如果不行,就去洗手間,這樣你就可以用力地漱口,也可以用牙簽。
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食物或異物入口時,必須注意不要引起一起吃飯的人的不快,但也不必勉強把不好的東西吃下去。可以用餐巾蓋住嘴,趕緊吐到餐巾上,讓服務員換塊新的餐巾。如果食物中有石子等異物時,可用拇指和食指取出來,放在盤子的一旁。
即使有隻蟲子從你的沙拉里神氣活現地爬出來(這是鍛煉你的勇氣和風度的最佳時刻),也要心平氣和地要求換掉,只要和主人或服務員使個眼色就行,不要大吵大鬧、鬼哭神嚎,讓所有人都知道以至於都不敢吃了。
3.吃了蒜或洋蔥後怎麼辦?
吃飯的時候吃了蒜或蔥,不管是在家裡、辦公室還是聚會,都不會太受歡迎。我們介紹幾種解決的方法:
一是用漱口水;
二是嚼口香糖;
三是用一片檸檬擦拭口腔內部和舌頭;
四是嚼幾片茶葉或是咖啡豆。
4.在餐桌上弄灑了東西怎麼辦?
如果在餐桌上潑灑了東西,而且灑了很多的情況下,做主人的要叫服務員來清理你弄臟的地方,萬一不能清除干凈,他會給你再鋪上一塊新的餐巾,把臟東西蓋住,然後再上下一道菜。如果在家裡,只要用清潔用品清除就行了。
如果你的座位弄上了大量的污漬,就向主人再要一塊餐巾蓋在弄臟的地方,同時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道歉。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弄壞了主人的任何東西,你應安排把弄壞的東西收在一起,並且清除干凈或修好它們,在主人方便的時候再送回去。
5.刀叉掉到地上怎麼辦?
用餐的時候,刀叉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彎腰下去撿,不僅姿勢不雅觀,影響身邊的人,也會弄臟手。可以示意服務生來處理並你更換新的餐具。
五.怎樣得體地告辭?
正餐之後的酒會告辭時間按常識而定,如果酒會不是在周末舉行,那就意味著告辭時間應在晚間十一時至午夜之間。如果在周末,就可以更晚一些。告辭應不宜過早或過遲。
各種(除了最大型的)酒會上,離開前都要向女主人當面致謝,這是禮貌。致謝時,該說的事交代完就可離開,不要說個不停,這樣對方既無法做他自己的事也不能招呼別人。如果你因故必須早點告辭,致謝時不要太引人注目,以免讓其他客人認為他們也該走了。
如果是主賓,就要先於其他客人向主人告辭。一般來說,主賓應在用完點心後的20分鍾到40分鍾之間相機告辭。一般客人不要先於主賓告辭,否則是對主人和主賓的不敬。如果確實有事需要先走,也要誠懇地說明情況。
出席雞尾酒會的客人應按請帖上寫明的時間起身告辭。如果接到的是口頭邀請(可能沒說明時間),應該認為酒會進行兩個小時。如果有一位客人遲遲不走,而女主人又另有晚餐之約,那她就應該婉轉說明。她可以友好地說:「我得跟您分手了,因為我不得不……」
另外,參加了一次雞尾酒會或非正式的正餐、酒會之後,寫信或是通打個電話表示謝意,都是非常得體的。如果過不了多久又要見面的話,也可以面謝。
⑻ 西餐禮儀中口布和刀叉所表達的「餐桌語言」的意思
西餐禮儀中口布沒有餐桌語言。西餐禮儀中刀叉所表達的餐桌語言:
1、刀叉語言之繼續用餐:把刀叉分開放,大約呈三角形,那麼示意你要繼續用餐,服務員不會把你的盤收走。
2、刀叉語言之用餐結束:當你把餐具放在盤的邊上,即便你盤里還有東西,服務員也認為你已經用完餐了,會在適當時候把盤子收走。
3、刀叉語言之添加飯菜:盤子已空,但你還想用餐,把刀叉分開放,大約呈八字形,那麼服務員會再給你添加飯菜。注意,只有在准許添加飯菜的宴會上或在食用有可能添加的那道菜時才適用。如果每道菜只有一盤的話,就沒有必要把餐具放成這個樣子。
4、刀叉語言之好餐結束:盤子已空,你也不再想用餐時,把刀叉平行斜著放好,那麼服務員會在適當時候把你的盤子收走。
⑼ 談談在西餐餐桌上的禮儀規范
在排定西餐座次時,主位請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以右為尊。在排定座次時,以右為尊。
⑽ 跪求一些西方的餐桌禮儀,(英文)最好!急用!
一、宴會禮儀
(1)在當你應邀赴宴時,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要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因此進餐時,應該盡可能地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隻小麵包;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把它取也,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雙疊著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開。千萬別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亂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或臟物。千萬別用它來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從湯開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湯匙,它就在你的右邊的盤子旁邊。不要錯用放在桌子中間的那把匙子,因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醬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後才開始。她不會像中國習慣那樣,請你先吃。當她拿起匙或叉時,那就意味著大家也可以那樣做了。
(6)如果有魚這道菜的話,它多半在湯以後送上,桌上可能有魚的一把專用叉子,它也可能與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總之,魚叉放在肉叉的外側離盤較遠的一側。
(7)通常在魚上桌之前,魚骨早就剔凈了,如果你吃的那塊魚還有刺的話,你可以左手拿著麵包卷,或一塊麵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
(8)如果嘴裡有了一根刺,就應悄悄地,盡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將它取出,放在盤子邊沿上,別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對法國餐桌禮儀的忌諱有些了解,如後:
二、法國餐桌禮儀七忌
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鍾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在點菜時自己應選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沒有頭緒的話,可請侍應為你推薦餐廳的招牌菜,但要給明確的表示,如想吃海鮮、不吃紅肉等,切記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說「是但(隨便也罷)」的人只會為同台客人添加麻煩。用餐要注意的細節甚多,但其實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禮儀,只要保持冷靜,不做大動作,不出聲響或阻礙別人用餐的話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則是由外至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類時(如牛扒)應從角落開始切,吃完一塊再切下一塊。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將它移到碟邊。
3、如嘴裡有東西要吐出來,應將叉子遞到嘴邊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邊沿。整個過程要盡量不要引別人注意,之後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類或飯一類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將豆類或飯輕撥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調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對方遞給你,千萬不要站起來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後,如將刀叉四邊放,又或者打交叉亂放,非常難看。正確方法是將刀叉並排放在碟上,叉齒朝上。
一.用餐場合及注意事項
當被邀請參加早餐、午餐、晚宴、自助餐、雞尾酒會或茶會,通常只有兩種,一種是正式的,一種是隨意的。如果去的是高檔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要求穿正式服裝,男士必須打領帶。
下面介紹幾種最具代表性的場合及注意事項:
1.自助餐
自助餐(也是招待會上常見的一種)可以是早餐、中餐、晚餐,甚至是茶點,有冷盤也有熱菜,連同餐具放在菜桌上,供客人用。一般在室內或院子、花園里舉行,來宴請不同人數的賓客。如果場地太小或是沒有服務人員,招待比較多的客人,自助餐就是最好的選擇。
自助餐開始的時候,應該排隊等候取用食品。取食物前,自己先拿一個放食物用的盤子。要堅持「少吃多跑」的原則,不要一次拿得太多吃不完,可以多拿幾次。用完餐後,再將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不允許「吃不了兜著走」。如果在飯店裡吃自助餐,一般是按就餐的人數計價,有些還規定就餐的時間長度,而且要求必須吃完,如果沒有吃完的話,需要自己掏腰包「買」你沒吃完的東西。
自助餐有兩種類型,坐式並且享受部分服務的是最美妙的。它將優雅的環境和輕松的氣氛熔於一體,這樣的聚會需要一定的服務,除非它小得女主人可以應付得過來,同時也需要足夠的空間容納餐桌。另一種是不需要餐桌的,也沒有服務或者很少,客人們自娛自樂,可以自帶碟子、銀具和餐巾到一個自己覺得最舒適的地方,而且隨時可以討論問題。
自助餐,除了解決由於額外服務產生的問題,也解決了女主人安排桌位的問題。當客人們自由選擇地點時,先後次序和是否適合滿意等並不是主人的責任。往往提供了很多種菜餚,客人有足夠的選擇餘地,主人也不必擔心菜單是否符合他們的胃口。
2.雞尾酒會
雞尾酒會的形式活潑、簡便,便於人們交談。招待品以酒水為重,略備一些小食品,如點心、麵包、香腸等,放在桌子、茶幾上或者由服務生拿著托盤,把飲料和點心端給客人,客人可以隨意走動。舉辦的時間一般是下午5點到晚上7點。近年來,國際上各種大型活動前後往往都要舉辦雞尾酒會。
這種場合下,最好手裡拿一張餐巾,以便隨時擦手。用左手拿著杯子,好隨時准備伸出右手和別人握手。吃完後不要忘了用紙巾擦嘴、擦手。用完了的紙巾丟到指定位置。
3.晚宴
晚宴分為隆重的晚宴和便宴兩種。
西方的習慣,隆重的晚宴也就是正式宴會,基本上都安排在晚上8點以後舉行,中國一般在晚上6點至7點開始。舉行這種宴會,說明主人對宴會的主題很重視,或為了某項慶祝活動等。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並在請柬上註明對著裝的要求。其間有祝詞或祝酒,有時安排席間音樂,由小型樂隊現場演奏。
便宴是一種簡便的宴請形式。這種宴會氣氛親切友好,適用於親朋好友之間,有的在家裡舉行。服裝、席位、餐具、布置等不必太講究,但仍然有別於一般家庭晚餐。
西方的習慣,晚宴一般邀請夫婦同時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請,要仔細閱讀你的邀請函,上面會說明是一個人還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攜帶伴侶。在回復邀請時,你最好能告訴主人他們的名字。
4.其他注意事項
西餐的一個特點就是餐具多:各種大小杯子、盤子、銀器具等。
餐具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盤里。麵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里,刀刃一面要向著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著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 比較正式的餐會中,餐巾是布做的。高檔的餐廳餐巾往往疊得很漂亮,有的還繫上小緞帶。注意,別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臉。
小瓶裝鹽和胡椒,可以在每一套餐具中間的前面放一份,可以每兩套餐具之間放一個甚至只在餐桌的中心位置放一個,這樣就可以共用一套小瓶了。
餐具都擺齊以後,不要忘了餐桌的裝飾物,例如蠟燭台或用你的茶壺做個小花瓶等,都可以增添浪漫的氣氛。
招待客人時不要把熱水放在玻璃杯里,這樣既不科學,又不安全,因為玻璃杯容易燙手。所以,熱水、熱茶等,應該放在瓷杯里,玻璃杯是用來裝冰塊或是冷水的。
西方喝茶的方式和中國也不一樣。中國喝茶方法一般都是把茶葉直接放在茶杯里用開水沖著喝,茶葉仍在杯子里。西方是用袋泡茶或把茶葉先放在茶壺里泡,然後把茶水倒出來喝,茶杯里不留茶葉。
就坐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蹺腿,和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女主人拿起餐巾時(沒女主人就看男主人),表示開始用餐,把餐巾鋪在雙腿上,如果餐巾很大就對折放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
在正規的晚餐,要等女賓放好餐巾後,男士再放餐巾。最好用雙手打開餐巾,切忌來回抖動地打開餐巾。不要將餐巾別在領口上、皮帶上或夾在襯衣的領口。用餐的時候,頭要保持一定高度,不能太低,不能過多地移動頭。
就餐期間,如果暫時離開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萬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則就意味著你不想再吃,讓服務員不再給你上菜。
很多主人並不願意客人在家裡吸煙。如果你想吸煙,可以在上甜點之後,並得到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允許,去指定的地方吸煙。不要坐在用餐的座位上,讓身邊的客人和你一同享受「仙境」。
二.西餐餐桌禮儀
餐桌上必須要注意的是:
1.西餐點菜及上菜順序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
應先決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除了食量特別大的外,其實不必從菜單上的單品菜內配出全餐,只要開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點就夠了。可以不要湯,或者省去開胃菜,這也是很理想的組合(但在義大利菜中,義大利面被看成是湯,所以原則上這兩道菜不一起點)。
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
1)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
2)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焗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魚類菜餚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品都稱為副菜。因為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為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炸、烤、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和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為一道菜,或稱為一種配菜。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為沙拉。和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干島汁、乳酪沙拉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作為頭盤。
還有一些蔬菜是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和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為配菜。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乳酪、水果等。 7)咖啡、茶。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喝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2.位次問題
即使來賓中有地位、身份、年紀高於主賓的,在排定位次時,仍要請緊靠主人就坐。男主人坐主位,右手是第一重要客人的夫人,左手是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坐在男主人的對面。她的兩邊是最重要的第一、第二位男客人。現在,如果不是非常正規的午餐或晚餐,這樣一男一女的間隔坐法就顯得不重要了。
3.刀叉的使用
使用刀叉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塊,用叉子往嘴裡送。用刀的時候,刀刃不可以朝外。進餐中途需要休息時,可以放下刀叉並擺成「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表示沒吃完,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排放在盤中,表示已經吃完了,可以將這道菜或盤子拿走。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不用放下來,但不要揮舞。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要拿著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任何時候,都不要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4.餐桌上的注意事項。不要在餐桌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大忌。取食時,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請別人傳遞,不要站起來。每次送到嘴裡的食物別太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就餐時不可以狼吞虎咽。對自己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不應在進餐中途退席。確實需要離開,要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果不需要,可以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果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以把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但不可以把外套或隨身攜帶的東西放到餐台上。
三.西餐的吃法
西餐的具體吃法,和中餐有很大區別。
1.吃麵包和黃油時,通常是小圓麵包和包條
自己拿麵包和黃油,然後用手把麵包掰成幾小塊,抹一塊,吃一塊。
吃三明治,小的三明治和烤麵包是用手拿著吃的,大點的吃前先切開。配鹵汁吃的熱三明治需要用刀和叉。
2.吃肉類
西方人吃肉(指的是羊排、牛排、豬排等)一般都是大塊的。吃的時候,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塊,大小剛好是一口。吃一塊,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全切了,也千萬不要用叉子把整塊肉夾到嘴邊,邊咬、邊咀嚼、邊吞咽。
吃牛肉(牛排)的場合,由於可以按自己愛好決定生熟的程度,預定時,服務員或主人會問你生熟的程度。
吃有骨頭的肉,比如吃雞的時候,不要直接「動手」,要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可以把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邊切邊吃。如果是骨頭很小時,可以用叉子把它放進嘴裡,在嘴裡把肉和骨頭分開後,再用餐巾蓋住嘴,把它吐到叉子上然後放到碟子里。不過需要直接「動手」的肉,洗手水往往會和肉同時端上來。一定要時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吃魚時不要把魚翻身,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剔掉魚骨後再吃下層。
3.吃沙拉
西餐中,沙拉往往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里:作為主菜的配菜,比如說蔬菜沙拉,這是常見的;作為間隔菜,比如在主菜和甜點之間;作為第一道菜,比如說雞肉沙拉。
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就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
如果沙拉是間隔菜,通常要和乳酪、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麵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乳酪和沙拉要用叉子吃,而玉米片可以用手拿著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可以先把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這部分後再加醬。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葉部分,這樣澆汁就容易了。
沙拉習慣的吃法應該是: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並用。一次只切一塊,吃完再切。
4.喝湯
5.蚝和文蛤
吃蚝和文蛤用左手捏著殼,右手用蚝叉取出蚝肉,蘸調味料用蚝叉吃。小蝦和螃蟹的混合物也可以單獨蘸調味料,用蚝叉吃。
6.義大利面
吃義大利面,要用叉子慢慢地捲起面條,每次卷四五根最方便。也可以用調羹和叉子一起吃,調羹可以幫助叉子控制滑溜溜的面條。不能直接用嘴吸,不然容易把汁濺得到處都是。
7.水果
在許多國家,把水果作為甜點或隨甜點一起送上。通常是許多水果混合在一起,做成水果沙拉,或做成水果拼盤。 吃水果關鍵是怎樣去掉果核。不能拿著整個去咬。有刀叉的情況下,應小心地使用,用刀切成四瓣再去皮核,用叉子叉著吃。要注意別把汁濺出來。沒有刀或叉時,可以用你的兩個手指把果核從嘴裡輕輕拿出,放在果盤的邊上。把果核直接從嘴裡吐出來,是非常失禮的。
8.西式快餐和小吃
漢堡包和熱狗是用手拿著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紙墊住,讓醬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為防止萬一,可以一隻手拿餐巾墊住,另一隻手准備一兩張餐巾備用。
比薩餅可以用手拿著餅塊,把外邊轉向里,防止上面的餡掉出來。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薩餅的。
玉米薄餅是一種普遍的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醬等混合醬後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著吃,也可以用叉子吃。如果在戶外,當然可以用手拿著吃了。
女士還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裡。小口嚼,製造噪音和弄壞唇膏。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了,可以請服務員端洗手水來。
四.五種特殊情況的處理
1.碰到主人做感恩怎麼辦?
有的主人會在進餐前感恩禱告,或坐或立,來賓都應和主人一樣。感恩禱告前,不要吃喝任何東西,安靜地低著頭。直到禱告結束,再把餐巾放在膝上,開始用餐。
2.塞牙或異物入口時
如果你的牙縫里塞了蔬菜葉子或沙粒式的東西,不要在餐桌上用牙簽剔,可以喝口水試試看;如果不行,就去洗手間,這樣你就可以用力地漱口,也可以用牙簽。
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食物或異物入口時,必須注意不要引起一起吃飯的人的不快,但也不必勉強把不好的東西吃下去。可以用餐巾蓋住嘴,趕緊吐到餐巾上,讓服務員換塊新的餐巾。如果食物中有石子等異物時,可用拇指和食指取出來,放在盤子的一旁。
即使有隻蟲子從你的沙拉里神氣活現地爬出來(這是鍛煉你的勇氣和風度的最佳時刻),也要心平氣和地要求換掉,只要和主人或服務員使個眼色就行,不要大吵大鬧、鬼哭神嚎,讓所有人都知道以至於都不敢吃了。
3.吃了蒜或洋蔥後怎麼辦?
吃飯的時候吃了蒜或蔥,不管是在家裡、辦公室還是聚會,都不會太受歡迎。我們介紹幾種解決的方法:
一是用漱口水;
二是嚼口香糖;
三是用一片檸檬擦拭口腔內部和舌頭;
四是嚼幾片茶葉或是咖啡豆。
4.在餐桌上弄灑了東西怎麼辦?
如果在餐桌上潑灑了東西,而且灑了很多的情況下,做主人的要叫服務員來清理你弄臟的地方,萬一不能清除干凈,他會給你再鋪上一塊新的餐巾,把臟東西蓋住,然後再上下一道菜。如果在家裡,只要用清潔用品清除就行了。
如果你的座位弄上了大量的污漬,就向主人再要一塊餐巾蓋在弄臟的地方,同時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道歉。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弄壞了主人的任何東西,你應安排把弄壞的東西收在一起,並且清除干凈或修好它們,在主人方便的時候再送回去。
5.刀叉掉到地上怎麼辦?
用餐的時候,刀叉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彎腰下去撿,不僅姿勢不雅觀,影響身邊的人,也會弄臟手。可以示意服務生來處理並你更換新的餐具。
五.怎樣得體地告辭?
正餐之後的酒會告辭時間按常識而定,如果酒會不是在周末舉行,那就意味著告辭時間應在晚間十一時至午夜之間。如果在周末,就可以更晚一些。告辭應不宜過早或過遲。
各種(除了最大型的)酒會上,離開前都要向女主人當面致謝,這是禮貌。致謝時,該說的事交代完就可離開,不要說個不停,這樣對方既無法做他自己的事也不能招呼別人。如果你因故必須早點告辭,致謝時不要太引人注目,以免讓其他客人認為他們也該走了。
如果是主賓,就要先於其他客人向主人告辭。一般來說,主賓應在用完點心後的20分鍾到40分鍾之間相機告辭。一般客人不要先於主賓告辭,否則是對主人和主賓的不敬。如果確實有事需要先走,也要誠懇地說明情況。
出席雞尾酒會的客人應按請帖上寫明的時間起身告辭。如果接到的是口頭邀請(可能沒說明時間),應該認為酒會進行兩個小時。如果有一位客人遲遲不走,而女主人又另有晚餐之約,那她就應該婉轉說明。她可以友好地說:「我得跟您分手了,因為我不得不……」
另外,參加了一次雞尾酒會或非正式的正餐、酒會之後,寫信或是通打個電話表示謝意,都是非常得體的。如果過不了多久又要見面的話,也可以面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