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墨西哥灣是小行星
① 墨西哥灣是不是也叫尤卡坦半島,是不是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小行星砸出來的
1.墨西哥灣是海灣,是墨西哥和佛羅里達半島、南美洲之間的海域。
2.尤卡坦半島是陸地,是墨西哥大陸上伸向墨西哥灣的部分。
3.有這種說法,認為流星撞擊在墨西哥灣附近,引起劇烈的火山噴發和森林火災,同時大量的灰塵和有毒氣體進入大氣,從而導致環境的變化,致使恐龍的滅絕。
② 當年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哪個小行星目前具體位置哪裡
個隕石撞擊的痕跡依然留在墨西哥灣,即便過了6500萬年,即便大陸漂移,但由於6500萬年距離現在依然很近,所以痕跡也是不會消失的。
至於為什麼科學家們一定認為恐龍滅絕是小行星造成的,我例舉幾個例子;
一、有些人認為,恐龍滅亡是全球大規模火山原因造成的,因為他們檢測到在那一時期火山運動非常頻繁,在那一時期的土層里,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火山噴發物,例如硫的物質。
二、有些人認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全球氣候劇變,因為他們調查後發現那段時期全球的溫度遭受了嚴重的干擾,首先是短時間內變得非常熾熱,然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變得非常寒冷,整個過程持續非常長的時間。恐龍無法適應低溫,所以滅絕。
三、酸雨說,有科學家檢測6500萬年前的地表時,發現那時起的土層有非常強的酸雨跡象,進而它們推斷那段時期突然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酸雨氣候,導致恐龍吃了吸收酸雨的植物後中毒,隨後通過一層層食物鏈導致整個恐龍滅絕。而抗毒性更強的哺乳動物和其它物種生存了下來。
當然還有其它地磁變化說,物種爭斗說等,但由於缺乏有力證據,只是一種假設。就不例舉了,我們僅說上述的一二三點,因為它們有證據證明這些情況確實發生。
下面是重點,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的土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元素,其含量超過正常情況下土層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不等。而這樣的銥元素可以在隕石中被找到。而他調查了全球在這一時期土層的銥總含量,在根據銥元素在隕石中的正常比例,計算出了如果這些銥來自於一顆隕石,那麼它應該是多大的隕石。最後他計算出這顆隕石(如果它存在的話)直徑應當在10公里以上。
科學家們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尋找可能存在的隕石坑,最終在墨西哥灣找到了一個直徑在200到300公里之間的超級隕石坑。根據計算,10公里的隕石撞擊正好能造成這樣規模的隕石坑。而這個隕石坑,正好發生在6500萬年。
現在結果顯而易見,科學家們找到了6500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酸雨和氣候劇變的證據,但是隕石撞擊,同樣能引發大規模火山,酸雨和氣候劇變。
根據計算,65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引發了全球里氏11級以上的地震,比人類經歷過的最強地震還要強60倍。如此強烈的地震,足以引發全球性的火山爆發。而全球火山爆發,會將大量的硫化物噴向大氣層,造成全球性的酸雨。而隕石撞擊,火山噴發會給大氣造成大量的塵埃,這些塵埃不僅溫度極高,會短期內急劇加熱地球,造成全球大范圍物種死亡。更恐怖的時,這些塵埃會在地球大氣漂浮數年,遮蔽陽光,造成全球氣候急劇變冷。科學家將這一現象稱為「核冬天」。在那一時期,全球異常寒冷,是有地質證據的。
隕石坑,以及隕石撞擊可以產生酸雨、火山、地震、氣候劇變的證據和推理。目前恐龍滅絕最有利的證據,依舊是小行星撞擊。沒有任何假說,能比這一撞擊說找到更多的證據了。
③ 關於小行星使恐龍滅絕
那個隕石撞擊的痕跡依然留在墨西哥灣,即便過了6500萬年,即便大陸漂移,但由於6500萬年距離現在依然很近,所以痕跡也是不會消失的。
至於為什麼科學家們一定認為恐龍滅絕是小行星造成的,我例舉幾個例子;
一、有些人認為,恐龍滅亡是全球大規模火山原因造成的,因為他們檢測到在那一時期火山運動非常頻繁,在那一時期的土層里,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火山噴發物,例如硫的物質。
二、有些人認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全球氣候劇變,因為他們調查後發現那段時期全球的溫度遭受了嚴重的干擾,首先是短時間內變得非常熾熱,然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變得非常寒冷,整個過程持續非常長的時間。恐龍無法適應低溫,所以滅絕。
三、酸雨說,有科學家檢測6500萬年前的地表時,發現那時起的土層有非常強的酸雨跡象,進而它們推斷那段時期突然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酸雨氣候,導致恐龍吃了吸收酸雨的植物後中毒,隨後通過一層層食物鏈導致整個恐龍滅絕。而抗毒性更強的哺乳動物和其它物種生存了下來。
當然還有其它地磁變化說,物種爭斗說等,但由於缺乏有力證據,只是一種假設。就不例舉了,我們僅說上述的一二三點,因為它們有證據證明這些情況確實發生。
下面是重點,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的土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元素,其含量超過正常情況下土層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不等。而這樣的銥元素可以在隕石中被找到。而他調查了全球在這一時期土層的銥總含量,在根據銥元素在隕石中的正常比例,計算出了如果這些銥來自於一顆隕石,那麼它應該是多大的隕石。最後他計算出這顆隕石(如果它存在的話)直徑應當在10公里以上。
科學家們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尋找可能存在的隕石坑,最終在墨西哥灣找到了一個直徑在200到300公里之間的超級隕石坑。根據計算,10公里的隕石撞擊正好能造成這樣規模的隕石坑。而這個隕石坑,正好發生在6500萬年。
現在結果顯而易見,科學家們找到了6500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酸雨和氣候劇變的證據,但是隕石撞擊,同樣能引發大規模火山,酸雨和氣候劇變。
根據計算,65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引發了全球里氏11級以上的地震,比人類經歷過的最強地震還要強60倍。如此強烈的地震,足以引發全球性的火山爆發。而全球火山爆發,會將大量的硫化物噴向大氣層,造成全球性的酸雨。而隕石撞擊,火山噴發會給大氣造成大量的塵埃,這些塵埃不僅溫度極高,會短期內急劇加熱地球,造成全球大范圍物種死亡。更恐怖的時,這些塵埃會在地球大氣漂浮數年,遮蔽陽光,造成全球氣候急劇變冷。科學家將這一現象稱為「核冬天」。在那一時期,全球異常寒冷,是有地質證據的。
隕石坑,以及隕石撞擊可以產生酸雨、火山、地震、氣候劇變的證據和推理。目前恐龍滅絕最有利的證據,依舊是小行星撞擊。沒有任何假說,能比這一撞擊說找到更多的證據了。
④ 墨西哥灣的成因 以前上課時地理老師說,墨西哥灣是由於隕石撞 擊形成,恐龍滅絕可能與此有關.
墨西哥灣是由於隕石撞擊形成的說法目前還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關於恐龍滅絕的事件,估計你說的是「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這是因為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有一個大得驚人的隕石坑,直徑大約有180公里,深900米!它就是聞名於世的「奇科蘇盧布」隕石坑,它埋在數百米的沉積岩下面,即使你走在上面,也不一定察覺到這是一個隕石坑.
現在需要查清楚「奇科蘇盧布」隕石究竟是如何撞向地球的?這次大碰撞在生物大滅絕方面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尤卡坦半島是瑪雅人的故鄉,是古瑪雅文化的搖籃之一.
⑤ 有一種猜測,說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請問該隕石坑在哪裡
尤卡坦半島(Peninsula of Yucatan )恐龍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它們突然滅絕的謎團看來已經被慢慢地揭開。原因可能是因為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美國最近的計算機模擬也表明了這一點。直到12年前,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才被發現。從2001年12月起,德國波茨坦地理研究中心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這個天體可能以相當於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沖擊力在地球表面撞出了幾公里深的裂縫。撞擊的碎片紛紛散落,引起了強烈地震、海嘯、大洪水和大火災。這次碰撞產生的大量灰塵和氣體最初在我們人類所在的對流層中,強烈的氣流使灰塵繼續上升到平流層,由於平流層氣流流速緩慢,於是塵埃長期停留在那裡,遮天蔽日,使氣候出現反常,撞擊發生一周以後,理論值上撞擊點的溫度會高達300度,引起的火山爆發使空氣中充滿了硫磺,水和淺層生物大批死亡。由於撞擊造成的塵埃使地球在一個月至兩個月內都會是少見陽光,所以光合作用停止,植物開始死亡,但由於火山爆發,地下岩漿也會噴發,這使得深海熱泉附近的生物開始最先復甦------岩漿和熱為他們提供了更多養料.
但恐龍還是由於體積龐大,陸地生物等諸多原因滅亡了,或者說這是造成恐龍滅絕的一個重要原因.災難過後,少數哺乳動物得以擴張,並演化出了今天地球上的一個種族---------人類。
⑥ 墨西哥灣是小行星撞擊後積水形成的嗎
不是。
墨西哥灣是幾股洋流匯合、沖刷、高熱能以及鹽度差侵蝕造成的地形地貌。而且灣流本身具有流速強、流量大、流幅狹窄、流路蜿蜒、流域廣闊、高溫、高鹽、透明度大等特徵。
墨西哥海灣沿岸曲折多灣,岸邊多沼澤、淺灘和紅樹林。海底有大陸架、大陸坡和深海平原。北岸有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流入,把大量泥沙帶進海灣,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外還有水下沖積扇。
墨西哥灣暖流是世界第一大暖流,它攜帶的熱水水量是世界所有河流總量的120倍。據估計,墨西哥灣暖流每年向西北歐海岸輸送的熱量,每公里約相當於燃燒600萬噸煤炭所放出的熱量,使西北歐地區的氣候變得溫暖濕潤,冬無嚴寒。
(網路文庫圖片僅供學習地理知識參考)
⑦ 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不是已經確認了,我聽到的專家都說是小行星撞擊地球。
地球歷史上的中生代曾經棲息過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這其中最著名的也許就要屬恐龍了。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恐龍化石多達幾百種,這樣一個主宰地球l.6億年之久的龐大動物類群在白堊紀末期卻突然覆滅。寫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費解的一章。 今天人們看到的只是那時留下的大批恐龍化石。 來自中國的古生物學和物理家黎陽2009年在耶魯大學發表的論文引起國際古生物學界的轟動,他和他的中國團隊在6534.83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K-T線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二百三十二倍。如此高濃度的銥只有在太空中的隕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據墨西哥灣周圍銥元素含量的精確測定,當時是一顆類似小行星的物質不僅撞擊了地球中美洲地區,還撞破了地殼,致使地球內部岩漿洶涌噴出,撞擊造成的超級火山爆發,從古瑪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測出此次爆發的威力遠遠高於黃石超級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徑也就是是幾百米,而這次被撞擊成的口子直徑超過148千米。),整個地球被濃濃的火山灰和毒氣所覆蓋,地球上的生物長時間不見陽光和月亮,植物無法光合作用,大氣層氧氣含量極低,從大多數恐龍死亡時扭曲的姿勢來看都非常地痛苦,完全是缺氧的自然反應(中生代地球的氧含量是現在的170%以上,別說是災難發生時的缺氧,就算是現在的氧含量,恐龍這樣靈活而無毛的富氧生物也無法生存在現在的地球環境上,像白鰱一樣缺氧即難存活,而哺乳動物耐氧性則要強得多。)。綜合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滅絕。以前學術界都是把外來天體撞擊說和火山噴發說分開討論的,但這兩個學術都有相當大的缺陷,外來天體說光是撞擊不足以影響那麼嚴重,時間那麼久,范圍那麼遠(全球性的),而火山說,地球上的火山活動本身就很多很巨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滅絕,包括黃石超級火山在內,而中國學者黎陽提供的論證方向和證據完美地解答了國際古生物界的長期疑問,兩者的結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滅絕。
近期理論
德國科學家最近提出,恐龍滅絕是由當時惡劣的「空間天氣」造成的,也就是說,來自宇宙的強烈粒子流闖入地球大氣並導致地球氣候發生劇烈變化,從而致使恐龍滅絕。 據德國《科學畫報》雜志報道,來自波恩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約爾格.法爾教授介紹說,地球在6千萬年前曾陷入一次強烈的宇宙粒子流「風暴」中。在遭遇這樣的風暴時,高速進入地球大氣的各種粒子會達到平時的上百倍之多,將大氣中的分子「撕裂」成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結核,最終導致地球大氣中雲層增厚,降雨頻繁,氣溫急劇下降。 科學家認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發導致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而不能適應此種氣候變化的恐龍也因此在較短時間內滅絕。 迄今為止,各種有關恐龍滅絕原因的解釋均不能自圓其說。近年來美國物理學家路易·阿爾瓦雷茲提出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備受各方關注。他在研究義大利古比奧地區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的黏上層時發現微量元素棗銥的含量比其他時期地層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後人們從全球多處地點取樣檢測都得出同樣結論,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元素合量異常增高的確是普遍性的。於是阿爾瓦雷茲認為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產生的塵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氣候環境巨變,導致了恐龍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擊地球來解釋岩層中銥含量增加和恐龍滅絕存在許多疑點。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鐵類元素構成,這樣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經歷漫長歲月也不可能蹤跡全無,而在地球上從未發現有這樣大型的隕石; 2.白堊紀末期的岩層大部分是熔岩冷卻形成的火成岩,由塵埃堆積而成的沉積岩只佔地表很小一部分。僅一顆小行星撞擊揚起的塵埃能夠把當時地球上絕大多數動植物埋入深達幾千米的岩層中嗎? 3.一顆小行星所含的銥元素就能均勻的散布以至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嗎?銥元素在地球深處也同樣存在,為什麼只推測銥元素來自地球以外而不是來國地球內部呢?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的熱核反應會不斷積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殼承受不住時,內部壓力便沖破地殼突然釋放形成大爆發。銥棗這種主要存在於地核內的元素在大爆發時通過熔岩噴發從地球深處被帶到地殼表層,而公認的標志白堊紀結束的黏土層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塵堆積形成。所以,白堊紀末期地層中銥含量普遍增多證明當時地殼曾發生了普遍性劇烈噴發。
⑧ 小行星到底是撞擊冰島還是墨西哥灣
是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嗎?
那顆小行星的撞擊地點在現在的墨西哥灣,離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不遠。
當然,在6500萬年前,由於地球各板塊在不停地運動著,當時的撞擊位置現在已經很難說清楚了。但肯定不是現在的冰島或冰島附近。
撞擊位置
⑨ 歷史上有哪些地球險些被彗星,隕石,或小行星撞擊而導致地球毀滅的事件
1910年地球曾經穿越哈雷彗星的彗尾,但彗尾的物質密度極低,就象燕子飛過炊煙一樣,什麼也沒有發生,但正如ahwei3前輩說的那樣,如果是迎頭撞上,那就玩完了。
我記得大約在80年代末的時候,曾有一顆不大小行星以非常高的速度和地球擦肩而過,因為速度過快,進入地球大氣層後又迅速飛了出去。當時在北美很多人在白天看到了它。不過它的個頭不大,對地球造不成太大的威脅。至多是刷新隕石的個頭記錄而已。
在人類歷史以前的撞擊情況不得而知,但肯定是有的。昨天美國宇航局還公布了一張照片,是火星的第一顆衛星火衛一的隕石坑,給人的感覺很震撼,那個坑大約佔了火衛一三分之一的大小。樓主有興趣可以去這里看看它的漢化版照片及說明:
antwrp.gsfc.nasa.gov/apod/ap080410.html
可以想像,在太陽系早期,地球遭遇的撞擊也一定不少。而且現在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墨西哥灣就是當初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的位置。從地圖上看,墨西哥灣也的確很象一個隕擊坑。
⑩ 墨西哥灣是如何形成的
因小行星撞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