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金銀怎麼樣了
❶ 16世紀,西班牙為什麼會貴金屬匱乏
西班牙則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贏得美洲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銀後,西班牙的貴族統治階級急劇腐敗。而隨著貴金屬的大量流入歐洲出現了商品短缺,貨幣貶值的現象。英法荷通過貨幣革命和實行重商主義成功地發展了本國經濟。而西班牙採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國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殺了本國的製造業。再加上政治上的專制腐敗使得金銀大量流入西歐。 王室的奢糜生活,日益揮霍!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只用於消耗不用於生產,結果非但不能發展自己,反而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西班牙從卡洛斯一世開始起先後有五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員成為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菲利佩二世、菲利佩三世、菲利佩四世、卡洛斯二世。由於卡洛斯一世和菲利佩二世在歐洲連年征戰,四處樹敵,造成國庫空虛,負債累累。為彌補財政赤字,稅收負擔不斷加重,人民群眾的不滿和離心主義情緒日增。西從拉美運回的黃金白銀被海盜掠奪或通過貿易方式流入英、法等國,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西班牙卻因工農業競爭力低而日趨衰落。由於經濟和宗教沖突,1588年菲利佩二世對英進行討伐,但西海軍裝備落後,加上風暴襲擊,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從而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強國的地位。1648年,西對法作戰失利,在陸地上的軍事優勢也宣告結束。此後,在王位繼承戰爭中,又向英國割讓了直布羅陀並陸續喪失了葡萄牙和在義大利和荷蘭的領土,西逐漸走向衰落。
隨著美洲貴金屬流入減少,這兩個為他人做嫁衣的國家終於慢慢衰落。
❷ 西班牙的貿易銀圓與金幣是什麼樣的
在西班牙參觀了多個博物館,常見的是昔日這些裝貴金屬幣的箱子,這在其他地區幾乎不曾見。這個特色展品讓人自然聯想起當年西班牙殖民者進行大規模海上貿易時的重要商品:專為貿易製作的金銀幣。
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獲得大片殖民地,因距離歐洲太遙遠,限制了一般貿易交往,除少量香料·寶石外,殖民地出產的貴金屬便成了重要的大宗商品。
為便於交易,西班牙人將採集到的貴金屬製成錢幣,經太平洋·菲律賓運到中國采購絲綢、茶葉、瓷器,再販往歐洲····日積月累,這條大洋商道的海底就一路留下許多沉船。這在當今世界還催生出一項專業:海底尋寶!
聖荷塞號是1708年6月在哥倫比亞海岸邊的加勒比海上被英國艦隊擊沉的,留在了240米下大洋深處。限於技術原因,300年來無人能確定其在海底的位置,2015年哥倫比亞宣布,找到沉船!西班牙馬上聲明“聖何塞號是西班牙的遺產,該船是執行官方命令任務的戰艦。按國際法,該船屬西班牙!”
如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實如此。但哥倫比亞不是《海洋法公約》簽約國,不受約束!此外美洲各國也提出:沉船上金銀財寶,是當年從我們這里搜刮的…… 現推測,聖何塞號上財產價值50至110億美元。而這還只是這金銀財寶的實際價值。如已過去300年,其文物價值遠大於此!
西班牙將殖民時期所獲黃金留存作為國家儲備的達700多噸!但1936年內戰中這些黃金儲備(註:一般國家黃金儲備多為金錠,而西班牙則多為最金幣)被左翼政府外運法國(50噸·史稱‘巴黎黃金’)和前蘇聯(560噸·史稱‘莫斯科黃金’)。其中目前蘇聯的這560多噸黃金多為金幣,裝了7900多箱,運往蘇聯奧德薩港。除小部分黃金購買武器外,大部則進了蘇聯金庫。
聖荷塞號是1708年6月在哥倫比亞海岸邊的加勒比海上被英國艦隊擊沉的,留在了240米下大洋深處。限於技術原因,300年來無人能確定其在海底的位置,2015年哥倫比亞宣布,找到沉船!西班牙馬上聲明“聖何塞號是西班牙的遺產,該船是執行官方命令任務的戰艦。按國際法,該船屬西班牙!”
如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實如此。但哥倫比亞不是《海洋法公約》簽約國,不受約束!此外美洲各國也提出:沉船上金銀財寶,是當年從我們這里搜刮的…… 現推測,聖何塞號上財產價值50至110億美元。而這還只是這金銀財寶的實際價值。如已過去300年,其文物價值遠大於此!
西班牙將殖民時期所獲黃金留存作為國家儲備的達700多噸!但1936年內戰中這些黃金儲備(註:一般國家黃金儲備多為金錠,而西班牙則多為最金幣)被左翼政府外運法國(50噸·史稱‘巴黎黃金’)和前蘇聯(560噸·史稱‘莫斯科黃金’)。其中目前蘇聯的這560多噸黃金多為金幣,裝了7900多箱,運往蘇聯奧德薩港。除小部分黃金購買武器外,大部則進了蘇聯金庫。
聖荷塞號是1708年6月在哥倫比亞海岸邊的加勒比海上被英國艦隊擊沉的,留在了240米下大洋深處。限於技術原因,300年來無人能確定其在海底的位置,2015年哥倫比亞宣布,找到沉船!西班牙馬上聲明“聖何塞號是西班牙的遺產,該船是執行官方命令任務的戰艦。按國際法,該船屬西班牙!”
如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實如此。但哥倫比亞不是《海洋法公約》簽約國,不受約束!此外美洲各國也提出:沉船上金銀財寶,是當年從我們這里搜刮的…… 現推測,聖何塞號上財產價值50至110億美元。而這還只是這金銀財寶的實際價值。如已過去300年,其文物價值遠大於此!
西班牙將殖民時期所獲黃金留存作為國家儲備的達700多噸!但1936年內戰中這些黃金儲備(註:一般國家黃金儲備多為金錠,而西班牙則多為最金幣)被左翼政府外運法國(50噸·史稱‘巴黎黃金’)和前蘇聯(560噸·史稱‘莫斯科黃金’)。其中目前蘇聯的這560多噸黃金多為金幣,裝了7900多箱,運往蘇聯奧德薩港。除小部分黃金購買武器外,大部則進了蘇聯金庫。
❸ 新航路開辟之後,新航路開辟後,西班牙等國從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銀,西歐貴金屬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銀價格下
就是錢不值錢了唄 和現在國家銀行每年都會多發點錢保持一定的通貨膨脹是一樣的。
❹ 在世界近代史早期西班牙掠奪的金銀財富去哪了
進行了揮霍
西班牙則是故步自封的典型.在掠奪大片土地和如山的金銀後,西班牙的貴族統治階級急劇腐敗.而隨著貴金屬的大量流入歐洲出現了商品短缺,貨幣貶值的現象.英法荷通過貨幣革命和實行重商主義成功地發展了本國經濟.而西班牙採取的措施竟然是下令禁止本國商品出口到殖民地,直接扼殺了本國的製造業.再加上政治上的專制腐敗使得金銀大量流入西歐.王室的奢糜生活,日益揮霍!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只用於消耗不用於生產,結果非但不能發展自己,反而阻礙了自己的進步。
❺ 新航路開辟後西歐的金銀比價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一,引起商業革命.由於新航路開辟,歐洲貿易范圍空前擴大,西歐與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了,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商業地位逐漸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尼德蘭所代替.
第二,引起了「價格革命」.新航路開辟後,西班牙等國從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銀,西歐貴金屬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銀價格下跌,物價高漲,貨幣購買力降低.自16世紀30年代至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上漲4倍多,英、法等國上漲2倍至2倍半.資產階級一面付出貶值的貨幣工資,一面以高價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額貨幣地租,也受到價格革命的影響.價格革命是原始積累的因素之一,它幫助了西歐資本主義的成長.
第三,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開始了殖民擴張、掠奪,但是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從殖民地掠奪來的財產是供封建統治者享用,並未用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說,新航路開辟後,西班牙、葡萄牙的實力實際上降低了.
第四,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第五,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隔絕的狀態,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第六,由於西歐國家的掠奪,導致亞非拉殖民地的貧困與落後. 第七,導致販賣黑奴的興起,致使非洲失去了至少一億的精壯人口.
第八,為人口的遷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民族的產生.如18世紀,美利堅民族的產生.
第九,殖民掠奪之路:西方對外殖民擴張,最終導致東方從屬於西方.
積極影響:新航路開辟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錘煉了歐洲人敢於冒險、勇於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互相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
消極影響:歐洲國家走上殖民擴張道路,殖民掠奪和侵略活動造成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貧窮落後.資本主義的觸角開始伸向世界各地.
❻ 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是如何沒落的
如果說16世紀,是西班牙的時代,人們一定不會反對,作為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最早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四處殖民擴張,其極盛時期的殖民地面積多達3150萬平方公里,比同時期排名第二的葡萄牙足足多了六倍多,是最早擁有“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帝國。
西班牙還對美洲大陸瘋狂掠奪,將當時佔全球開采量的83%金銀據為己有,它也因此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國。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西班牙的崛起,僅僅維持了一個世紀,就從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走向了沒落,這是為什麼呢?
(網路配圖)
三、四處發動戰爭。
從殖民地運回的財富,不僅讓貴族們窮奢極侈,也讓他們的自信心和擴張野心爆棚,為了維持自己在歐洲的統治,財大氣粗的西班牙四處發動戰爭。
從查理五世開始,西班牙就和法國、奧斯曼、荷蘭、瑞典及普魯士輪番交戰。岡布萊戰爭、荷蘭獨立戰爭、英西戰爭、三十年戰爭以及法西戰爭,幾乎和歐洲各國打了個遍,在1519年到1659年近140年時間里,西班牙只過了兩年沒有戰爭的日子。
戰爭勞民傷財,損耗巨大,從殖民地源源不斷運回的金銀,支撐著西班牙的對外爭霸戰爭,但隨著白銀減產和海運航道受到攻擊,本土經濟凋敝的西班牙,面對工業發達的英法新生列強,終於被壓垮。
1659年,西班牙和法國簽署《比利牛斯和約》,橫行一個世紀的鬥牛士從此一蹶不振,不僅失去大量歐洲領土,連家門口的直布羅陀也被英國人奪去,曾經打下的殖民地不是鬧獨立,就是被搶走,就連“日不落帝國”的帽子,也被英國人戴在了自己頭上。
如今西班牙的領地面積,只有50.6萬平方公里,縮水至巔峰時的1.6%,曾經老牌的日不落帝國,就這樣淪為歐洲二流國家。
❼ 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沒有因為大量的金銀富強起來,原因是什麼
西葡兩國的海外殖民擴張活動都是在皇室的支持下開展的,因此從海外掠奪的金銀財富自然就流入皇室貴族手中供他們享樂,沒有用來發展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沒有進行資本積累)。相反後起的英國通過奴隸貿易擴張海外市場完成了資本積累,在後期成為了世界市場的中心和日不落帝國。
❽ 在世界近代史早期西班牙掠奪的金銀財富去哪兒了
說起來可笑,那個時候有很多到了中國,讓後後來又賠款出去了。
工業革命以前,西歐國家在對中國的貿易過程中,它們生產的商品,中國人不需要。然而中國生產的瓷器、絲綢、茶葉卻是他們所必須的。1500年—1600年,西班牙人在對中國明朝的貿易過程中,都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為了購買中國的瓷器和絲綢,西班牙必須使用白銀支付(因為白銀在明朝成為通用貨幣)。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經過菲律賓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貨幣,每年都在100萬比索至300萬比索之間,有的學者估計,這一時期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在57500~86250千克之間(57噸至86頓)。數量之大,令人驚訝。來往貿易的帆船就叫馬尼拉大帆船。載著美洲的白銀來中國東南沿海貿易,然後裝載絲綢、瓷器、茶葉回美洲或行銷世界各地。
❾ 近代西班牙為何衰落
現在大家提起西班牙,可能唯一想到的就是他是一個足球強國,西甲聯賽里的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也是很多朋友喜歡的球隊,但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的綜合國力是非常強大的。在大海上,西班牙海軍稱霸銀色疆土,在陸地上,訓練有素的方陣軍隊主宰戰場。而通過和德國與義大利銀行集團的合作和美洲的貴金屬使得來維持西班牙帝國的財政,簡直可以稱得上一個不敗帝國。但是到了近代西班牙極速衰落,變成了現在的樣子,西班牙到底經歷了什麼呢?總結:一個國家的衰落一定是與很多因素有關,而研究這些因素則有助於其它國家避免這些問題,這正是讀史可以知興衰。
❿ 曾經美洲大陸的主宰西班牙,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作為世界上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之一,與葡萄牙一樣,西班牙在殖民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政治資本以及財富。1519年,查理五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之後,在查理五世的努力下,將原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合二為一,
此時的西班牙成了一個規模空前的國家,到1526年,其勢力已經擴充到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亞,領土面積達1024萬平方公里,成了一個“日不落強國”。一時之間,無人能望其項背,一躍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國,其通過殖民掠奪所積累的財富同樣數不勝數。
但正所謂“月圓則虧”,西班牙帝國的衰落也正是從查理五世開始的。1588年,在與英國的戰斗中,無敵艦隊覆滅,西班牙則開始走向了衰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導致西班牙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因此,綜上所述,雖然西班牙在前期積累了大量財富。然而,盡管積累了如此多的財富,西班牙卻未能將其有效地利用起來。
最後,這些龐大的財富反而成了負擔,最終導致了西班牙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