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人民為什麼北上
⑴ 關於墨西哥和美國邊境問題
一切糾紛源於美墨戰爭
美墨戰爭
的一部分
日期: 1846年 - 1848年
地點: 美國南部,墨西哥北部、中部和西部
結果: 美國勝利,瓜達盧佩·伊達戈爾條約。美國獲取加州、內華達州、猶他州全部地區,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懷俄明州部分地區。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美國
得克薩斯共和國 墨西哥
指揮官
扎卡里·泰勒
溫福德·斯哥特
斯蒂芬·瓦特·科爾尼
山姆·休斯頓 安東尼奧·洛佩斯·德·桑塔·安納
兵力
60,000人 40,000人
傷亡
陣亡:1,733人
死亡總數:13,283人
受傷:4,152人 25,000人(墨西哥政府估計)
紅色部分是得克薩斯共和國自稱的領土.美墨戰爭是美國與墨西哥之間於從1846年至1848年爆發的一場戰爭。
目錄 [隱藏]
1 背景
2 宣戰
3 過程
4 士兵
5 政治意義
6 參見
[編輯] 背景
美墨戰爭的爆發原因是墨西哥與得克薩斯共和國之間未解決的邊境問題以及美國的擴張主義。1836年得克薩斯革命後新建立的得克薩斯共和國與墨西哥之間的邊境有爭議。墨西哥不承認得克薩斯的獨立,宣布要將得克薩斯重新並入其領土,並警告假如美國介入的話兩國之間將爆發戰爭。得克薩斯維持其獨立立場,並強調格蘭德河是其邊境。英國試圖調停這場爭議但沒有成功,因為墨西哥不肯承認得克薩斯。1845年美國宣布假如得克薩斯共和國願意加入美國的話,美國將承認格蘭德河為其邊境。同年得克薩斯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
美國總統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認識到假如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爆發戰爭的話墨西哥無法防禦其遙遠的北部省份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而這正好符合美國民主黨的擴張美國疆域的昭昭天命。與此相反的美國輝格黨強烈反對美國的疆域擴張和強烈反對對墨西哥作戰。
[編輯] 宣戰
對墨西哥來說得克薩斯加入美國首先是美國介入墨西哥內政,因為美國以此來支持一個反叛的省份,其次美國非法地佔據了既非是得克薩斯又非是美國的領土。墨西哥多年以來一直在以戰爭威脅。英國始終試圖防止墨西哥向比它強大的美國宣戰,但是1844年英國本身也與美國有一些嚴重的爭執。
兩國之間爆發了一些小沖突後波爾克下令扎卡里·泰勒帶兵進入得克薩斯。泰勒渡過紐埃西斯河,不顧墨西哥向他提出的撤軍要求,一直進軍到格蘭德河畔並開始在那裡建築布朗堡。
1846年4月24日戰爭正式爆發。墨西哥騎兵進攻並俘虜了一支美國在格蘭德河附近的部隊。沖突爆發後波爾克要求宣戰,他宣稱墨西哥「入侵了我們的邊界,在美國領土上撒了美國人的血」,以此來鼓動美國的民情。5月13日美國國會向墨西哥宣戰。美國北部和輝格黨基本上反對這場戰爭,而南部和民主黨則贊成這場戰爭。5月23日墨西哥向美國宣戰。
即使在美國宣戰後許多輝格黨人依然不相信波爾克所說的「在美國領土上撒了美國人的血」。他們相信美國軍隊渡過了格蘭德河進行蓄意挑恤。當時剛剛被選入美國眾議院的輝格黨新手亞伯拉罕·林肯引入了一系列決議要求波爾克給出美國人的血撒到的具體地點。但由於美國士兵被殺,因此這些反對沒有受到多少注意。
[編輯] 過程
宣戰後美國從多個戰線入侵墨西哥領土。在太平洋美國海軍派約翰·斯洛特(John D. Sloat)佔領加利福尼亞並將它規入美國領土,因為美國怕英國會試圖佔領該地區。斯洛特獲得加利福尼亞北部盎格魯殖民者的支持,這些殖民者此前就宣稱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加利福尼亞共和國。在他們的支持下斯洛特占據了一些重要城市。同時斯蒂芬·瓦特·科爾尼帶領的美軍攻佔了聖大非。科爾尼然後向加利福尼亞進軍。在一些小挫折後他與羅伯特·斯朵克頓的海軍增援聯合占據了聖地牙哥和洛杉磯。但此後科爾尼與斯朵克頓之間爆發了對加利福尼亞管理的沖突。原因是華盛頓發表的命令在這一點上不明確。斯朵克頓任命弗萊蒙(John C. Fremont)為加利福尼亞總督,而科爾尼則稱自己為總督。最後科爾尼佔了上手,弗萊蒙被捕和被處罰。
泰勒領導的主力軍跨過格蘭德河,1846年9月在蒙特雷戰役中獲勝。墨西哥總統安東尼奧·洛佩斯·德·桑塔·安納親自帶兵北上,但是於1847年2月22日戰敗。同時波爾克派遣了另一支美軍在溫福德·斯哥特的帶領下從韋拉克魯斯登岸並開始入侵墨西哥中心地區。斯哥特攻克韋拉克魯斯並進軍墨西哥城,最後攻佔墨西哥首都。
1847年1月13日美國與墨西哥簽署條約在加利福尼亞停戰。1848年2月2日簽署的瓜達盧佩·伊達戈爾條約最終停戰,美國獲取對加利福尼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仍屬墨西哥)、內華達、猶他的全部地區,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懷俄明部分地區。作為補償美國向墨西哥支付1825萬美元(相當於2000年中627,482,629美元)。
Nebel, Carl 1851年所畫美墨戰爭油畫[編輯] 士兵
在整個戰爭中約1.3萬美國士兵死亡,其中只有1700人直接陣亡,其他死於疾病或者戰時不衛生的條件。墨西哥的死亡人數不明,估計達2.5萬。
戰爭中有一個主要由愛爾蘭移民組成的團(聖派翠克大隊,Saint Patrick's Battalion)叛變美國投奔墨西哥。有人說他們叛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美軍中因其宗教信仰受到其他士兵的侮辱,因此叛變到天主教的墨西哥。這些士兵中的大多數在戰爭中陣亡,部分人在被俘虜後絞死。有些歷史學家說這些人實際上是墨西哥戰俘,被迫在墨西哥方作戰,其他人則稱他們是叛徒。至今為止在墨西哥仍有一些紀念他們的紀念碑。
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數據最後一名參戰的美國士兵於1929年9月3日高齡98歲逝世。
[編輯] 政治意義
墨西哥在戰爭中失去了其疆域之半,此後在墨西哥始終留有對美國的仇恨,但這場戰爭也使得墨西哥國內形成了它建國(1821年)以來一直缺乏的民族主義觀。
這場戰爭也導致了新一代的墨西哥政治家的出現,最後他們擺脫了桑塔·安納對墨西哥的統治並於1857年建立了一個自由共和國。這個自由共和國最早的措施之一就是加速對墨西哥北部空曠地區的殖民,而這個措施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未來的領土喪失。
在被美國占據的領土上有數千墨西哥家庭生活。這些家庭有些回到墨西哥,有些留在美國,在兩國的和平條約上有對他們的保護。這些家庭的歷史大多被記載下來了,他們是最早的墨西哥裔美國人。
1889年美國與墨西哥組成國際邊界及水利委員會來解決其它未解決的邊境爭議。
在美國戰爭勝利導致了一場愛國浪潮,美國在西部和南部獲得了新的領土。泰勒成為戰爭英雄並於1848年當選為美國總統。
但是這個愛國浪潮並沒有持續很久。美國北方州對這場戰爭持反對態度,南方州持支持態度,而這個意見不同的原因在於對於奴隸制度的看法的不同以及對於戰爭和領土擴張對奴隸制度將要帶來的影響的期待。當時得克薩斯承認奴隸制,而墨西哥禁止奴隸制。許多北方反奴隸制的人認為這場戰爭是南方奴隸主試圖擴張奴隸制和加強他們對聯邦政府的影響。亨利·戴維·梭羅寫了《論公民的不服從權利》拒絕交稅來支援這場戰爭。
反奴隸制人士最關心的是奴隸制進入聯邦領域。1820年的《密蘇里和約》規定北緯36°30'以北的聯邦領域中禁止奴隸制,但這個和約沒有闡明未來的新的州是否允許奴隸制。假如這些州允許奴隸制的話,那麼參議院里的權力平衡就會被破壞。因此許多南方人支持戰爭來擴大他們的勢力。當時有人建議將得克薩斯分為多個州(其領土是當時美國所有州中最大的),但是這個計劃沒有獲得支持。
戰爭首年眾議員戴維·韋莫特提出了一個立法草案在任何從墨西哥新佔領的領土上禁止奴隸制。這個草案立刻就遭到了南方的反對。對南方來說北方顯然要打破參議院里的平衡。這個法案通過了眾議院但是沒有通過參議院。在兩院里投票的結果都顯然體現出了南北之間的矛盾。
1848年民主黨建議每個州的人民自己可以公投決定該州是否允許奴隸制。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令將這個建議立為美國法律。反對奴隸制的人在同年組織了美國共和黨。
泰勒作為戰爭英雄雖然於1848年11月贏得了總統選舉,但他本人沒有任何政治經歷,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南北之爭。1850年他死後輝格黨人選舉米勒德·菲爾莫爾為總統。菲爾莫爾決定來解決這個問題,最後他提出了《1850年妥協》。但是這個建議導致了更多的爭議,輝格黨內部分裂,停止成為一個國家級的黨派。輝格黨最後還試圖推薦另一位戰爭英雄斯格特作為總統候選人來克服黨內的分歧,但是沒有成功。
在斯格特手下服役的尤里西斯·格蘭特後來將美墨戰爭描寫為擴張奴隸制的征服戰爭,因此是美國南北戰爭的前奏。後來南北戰爭中的許多將軍,包括格蘭特曾參加美墨戰爭:喬治·麥克勞倫、安布羅斯·伯恩塞特、斯通威爾·傑克遜、喬治·米德、羅伯特·李和後來的美利堅聯盟國總統傑佛遜·戴維斯。
⑵ 為什麼墨西哥灣暖流的勢力很強大
墨西哥灣暖流簡稱灣流,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暖流。沿北美大陸東岸向東北流擊,至北緯40°附近進入西風帶開始折向東流,並呈扇形展開,稱北大西洋暖。南赤道暖流因受巴西大陸之阻而分出的北支——蓋亞那暖流,經墨西哥灣流出變為佛羅里達暖流,與北赤道暖流北上的安的列斯暖流匯合,組成強勁的灣流。該暖流因繞經炎熱的墨西哥灣後而流出,因此規模很大,水溫很高。在佛羅里達出口處寬約60~80公里,出口後加寬到150公里,深度達800米,流速每日130~150公里,表層水溫度27°~28℃。灣流及北大西洋暖流所經之地水溫和氣溫大幅度升高,在強大西風吹送下向東北可直達北極圈以北的巴倫支海,使歐洲西北部也成為溫暖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一月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亞洲東岸和北美東岸氣溫要高出15°~20℃,位於北極圈以北的蘇聯北冰洋沿岸港口摩爾曼斯克港成為不凍港。墨西哥灣暖流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暖流,除上述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加上南赤道暖流北上的蓋亞那暖流外,還有墨西哥灣接受了由信風不斷趕入的暖水,使墨西哥灣成了巨大的「熱蓄水庫」。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的強大而高溫、高速的佛羅里達洋流,與從東南來的安的列斯暖流匯合後,聲勢更大。
⑶ 墨西哥遠征的過程是怎樣的
墨西哥遠征指英國、西班牙和法國為了推翻華雷斯總統的進步民主政府、取消其國家的獨立而對墨西哥進行的武裝干涉。
墨西哥國會1861年7月17日關於暫停支付外國債款的決定是成為侵略的直接借口。1861年10月31日,英、法、西三國在倫敦簽訂了聯合武裝干涉墨西哥的協定。馬克思稱它是「國際史上最凶惡的勾當之一」。西班牙軍隊首先從古巴島進犯墨西哥,於1861年12月18日佔領了墨西哥最重要港口韋臘克魯斯。1862年1月6~8日,法國軍隊和英國軍隊到達韋臘克魯斯港。由於沒有海軍兵力,墨西哥指揮部未能組織有效的行動抵抗三強艦隊。
但是,僅墨西哥愛國者的堅決抵抗,以及干涉者陣營內部的意見分歧,就使侵略者的計劃破了產。
1826年4月,英、西軍隊撤離了墨西哥。聯盟瓦解了,但是法國干涉者卻竭力實現其殖民計劃。4月19日,法國遠征軍和墨西哥軍隊開始交戰。4月,法軍在洛朗塞茲將軍的指揮下,向位於韋臘克魯斯至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途中的大城市普韋布拉發起了進攻。普韋布拉守軍主要是由印第安人民兵組成的。士兵赤膊袒胸,很多人只裝備了破刀,所有的武器都相當落後,連火葯也是低質量的。墨西哥人由天才的共和國將軍薩拉戈薩指揮。
1862年5月5日,法軍向控制普韋布拉的兩個堡壘瓜達盧佩和洛雷托發起了進攻,但由於受到墨軍的炮火攔擊和隨後的反沖擊而歸於失敗,被迫退至出發陣地奧里薩巴一帶。
由於普韋布拉的勝利,干涉軍向墨西哥縱深的進犯整整推遲了一年,墨西哥人利用此時機做好了抗敵准備。1862年一年,約有3萬名法軍被調至墨西哥,法國艦隊在墨西哥水域活動。1862年7月任命福雷將軍為這些部隊的總指揮。
1863年3月,法軍在加里波的義勇隊吉拉爾迪將軍指揮下,向已得到大大加強的普韋布拉發起了第2次進攻。墨西哥軍隊在貢薩萊斯·奧爾特格的率領下堅守普韋布拉城。但是,法軍於3月16~18日包圍了該城,並用從軍艦上卸下的重炮摧毀了它。
當時,墨西哥軍隊分為兩個軍。第1軍在科蒙福爾特將軍指揮下掩護墨西哥城;第2軍由貢薩萊斯·奧爾特格率領防守普韋布拉。
5月初,墨西哥第2軍突破包圍圈的企圖未獲成功。
1863年5月17日,由於口糧盡絕,普韋布拉守軍投降了。法軍直驅墨西哥城,於1863年6月初進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被宣布為君主制國家,拿破崙第三的傀儡奧地利大公費迪南德·馬克西米連被推上王位。
但是,墨西哥人民和軍隊的斗爭並沒有就此停止。人民的抵抗、墨西哥共和國正規軍的反攻、華雷斯政府的一貫政策、法美矛盾的尖銳化和墨西哥冒險在法國引起的不滿,最終導致了墨西哥遠征的失敗。由於遭受到巨大損失,拿破崙第三政府不得不停止干涉。3月中旬,法軍撤離了墨西哥。墨西哥人民的勝利是鞏固墨西哥民族獨立的重要階段。
⑷ 特朗普提出美墨邊境計劃,墨西哥人為何還拚命想移民美國
因為墨西哥現在經濟落後,吸毒販毒,黑幫火拚,槍殺議會人員,老百姓自己已經無法在自己國家活下去了,只能去尋找其他庇護所。現在當所有人提到墨西哥,第一個反應在腦海中的除了他的足球,除了他雞肉卷之外,就是臟亂差、貧窮、貧民窟和黑幫戰爭了。一個地區經濟不好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就要用雙腳作出選擇,這放之四海而皆準。
美國宣布拒絕為難民開門,並且在墨西哥牆布置重兵後,邊境危機再次被觸發。美軍採取多種手段,包括使用催淚彈等非致命武器,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在任何有必要的情況下,美國邊防部隊擁有對難民實施開槍射擊的權利,墨西哥牆隨時有可能成為紅色地帶。現在這邊區域已經快要變成『非戰爭時期』的最大人員戰場了。
⑸ 墨西哥在中國哪個方向
墨西哥在中國西面。
區域位置
墨西哥領土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國,僅次於巴西與阿根廷,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
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東、西、南三面為馬德雷山脈所環繞,中央為墨西哥高原,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沿海多狹長平原。
有300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墨西哥屬於西5時區,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4個小時,實行夏時制時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
(5)墨西哥人民為什麼北上擴展閱讀:
墨西哥合眾國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貝里斯、瓜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人口1.23億(2017年)。
為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包括三十二個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這里曾孕育出聞名世界的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薩波特克文化。
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後者更是成為了前哥倫布時期北美洲最大的國家阿茲特克帝國。152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人民掀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爭,1821年取得獨立。1824年10月建立聯邦共和國。1917年頒布憲法,改為現國名。
⑹ 為什麼墨西哥當地的治安非常的不好
熱情的墨西哥人民?
濃郁的墨西哥辣醬?
美味的墨西哥雞肉卷?
作為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
在墨西哥 沉醉在瑪雅遺址的繁榮與落寞
古老與現代的碰撞 人文與自然的結合,1 12月中旬至次年的3月份。這段時間內,風和日麗、溫度適宜。2 中國比墨西哥快13小時。墨西哥旅遊簽證的辦理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需要在網上預約。費用為36美金,簽證有效期一般是90天。墨西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都有大使館或領事館。西哥海關對農產品進關有限制規定。切勿攜帶肉類、蛋類、蔬菜類、水果等新鮮的或腌制的動植物製品及種子入境。墨西哥安全部隊「無意」中捕獲了大毒梟古茲曼之子。僅僅幾十分鍾後,數百名毒販就開始進攻城市,場面猶如戰爭。墨政府只好釋放了古茲曼之子。連墨西哥總統也出來打圓場,說釋放的做法是對的,這樣做是不想有更多人傷亡。
⑺ 高中地理 為什麼在夏季墨西哥灣暖濕氣流北上
夏季,陸地上的氣溫比海洋高,海洋上形成高氣壓,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可以由墨西哥灣登陸,以夏季風的形式影響美國南部地區。但是這個夏季風勢力不強,影響范圍不大。
⑻ 墨西哥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為何這個國家客運鐵路數量超級低
墨西哥的鐵路數量這樣低的原因是這個國家貧窮、混亂,缺少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發展這個國家。其實墨西哥發展方面的一切問題都可以歸根於毒販的猖獗失控,發展不起來鐵路只是其中表現出來的一個方面。
所以很多網友甚至都很納悶,墨西哥的毒販既然這么厲害,為什麼不直接選擇建國呢?所以對於墨西哥來說,無論這個國家土地多麼廣大,景色多麼優美,物產多麼豐富,如果毒販問題一直存在,那麼想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正常的政府都會在自己的國土發展公共事業,比如修建醫院、學校、鐵路,發展人民的經濟,但是墨西哥的大片土地都牢牢被武裝到牙齒的毒販控制,完全不能進行正常的建設。像修一條客運鐵路這么簡單的事情,對墨西哥政府來說也實在是太難了。
⑼ 墨西哥迅速妥協中美洲移民問題,是迫於美國的壓力,還是懼於美國的淫威呢
墨西哥肯定是迫於美國的壓力,才會選擇迅速妥協中美洲移民的問題。因為墨西哥的經濟發展以及安全穩定,離不開美國政府在背後的支持。墨西哥國內局勢非常的混亂,再加上墨西哥的毒販非常的猖獗,所以也使得墨西哥政府出現了非常昏庸腐敗的現象。並且很多墨西哥人民受不了如此混亂的局面才會選擇去美國生活。
當然我們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這遠遠不是墨西哥政府所能夠抗衡的,所以才會使得墨西哥政府不得不聽從美國的命令。因為墨西哥的經濟發展十分依賴於美國的市場。
⑽ 墨西哥與美國接壤為什麼墨西哥這么窮
首先,我要先告訴問問題的這個人,墨西哥一點都不窮,總量排世界第十五,人均是個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較高水平),中國還不是准發達呢。再來看看城市,墨西哥城北美人口第一大城市,人多勞動力多,經濟發展不會差,發展程度與上海媲美足矣。蒙特雷,墨西哥第二大城市,水平與成都相當。可見,墨西哥的大城市和中國的大城市差距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