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人為什麼會出名

西班牙人為什麼會出名

發布時間: 2022-06-19 06:31:47

A. 西班牙有什麼特色,有什麼獨有的文化

1、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2、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

3、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1)西班牙人為什麼會出名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西班牙主要礦產儲藏量:煤88億噸,鐵19億噸,黃鐵礦5億噸,銅400萬噸,鋅190萬噸,汞70萬噸。森林總面積15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0%,軟木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

地形地貌:

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東西綿亘的坎塔布里亞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

B. 你為什麼喜歡西班牙人

沒有其他原因,就因為武磊加盟了,就好比姚明加盟了火箭,大家都看NBA火箭的比賽一樣的道理

C. 西班牙人靠什麼成名

鬥牛 是西班牙最出名的 哈哈可不是海盜喔
不過 他們國家還很有名的 是有個 大頭與巨人節 帶著大大各種的頭型 在街上走

D. 我想全方面了解西班牙這個國家

你想去留學嗎?
國名:西班牙(Spain,Espana)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的橫長方形組成,上下均為紅色,各占旗面的1/4;中間為黃色。黃色部分偏左側繪有西班牙國徽。紅、黃兩色是西班牙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並分別代表組成西班牙的四個古老王國。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左上角是紅地上黃色城堡,右上角為白地上頭戴王冠的紅獅,城堡和獅子是古老西班牙的標志,分別象徵卡斯蒂利亞和萊昂;左下角為黃、紅相間的豎條,象徵東北部的阿拉貢;右下角為紅地上金色鏈網,象徵位於北部的納瓦拉;底部是白地上綠葉紅石榴,象徵南部的格拉納達;盾面中心的藍色橢圓形中有三朵百合花,象徵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團結。盾徽上端有一頂大王冠,這是國家權力的象徵。盾徽兩旁各有一根海格立斯柱子。亦稱大力神銀柱,左、右柱頂端分別是王冠和帝國冠冕,纏繞著立柱的飾帶上寫著「海外還有大陸」。

國歌:《皇家進行曲》

國花:石榴花

國石:綠寶石

國家政要: 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Juan Carlos I) ,1975年11月登基;首相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 (Jose Maria Aznar) ,1996年5月出任首相,2000年連任。

自然地理:面積為505925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北瀕比斯開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東和東南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境內多山,是歐洲高山國家之一。全國35%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僅佔11%。主要山脈有坎塔布連、比利牛斯等。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為全國最高峰。中部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南部和東南部屬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

人口:3985萬(1998年1月)。主要是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少數民族有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里西亞人。官方語言為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在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和加里西亞三個少數民族地區,其各自的民族語言亦為官方語言。96%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馬德里(Madrid)。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7個自治區,50個省,8047個市鎮。17個自治區為:安達盧西亞、阿拉貢、阿斯圖利亞斯、巴利阿里、巴斯克、加那利、坎塔布利亞、卡斯蒂利亞-萊昂、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加泰羅尼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加利西亞、馬德里、穆爾西亞、納瓦拉、拉里奧哈和巴倫西亞。

簡史: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國家。

同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在1898年的西美戰爭中,失去在美洲和亞太的最後幾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的聯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發動叛亂,經三年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3年2月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參加侵蘇戰爭。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政治:憲法規定,西班牙是社會與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議會君主制。王位由胡安·卡洛斯一世及其直系後代世襲。國王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代表國家。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行使國家立法權,監督政府工作。政府負責治理國家並向議會報告工作。

外交:對外主張「和平與安全」,奉行以「和平、裁軍、保護人權、國際合作與團結」為主導原則的「歐洲化、西方化和民主化」外交政策。

綜合: 面積 504750平方公里。 人口 3904萬(1991年)。主要是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少數民族有加泰羅尼亞人(約600萬人)、巴斯克人和加里西亞人。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和全國通用語言。在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和加里西亞三個少數民族地區,各自的民族語言亦為官方語言。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馬德里(Madrid)。 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鄰葡萄牙,東北與法國、安道爾接壤,北瀕比斯開灣,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和東南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3904公里(不包括巴利阿里群島和加那利群島)。中部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氣候。首都平均氣溫1月4.9℃,8月22.5℃。1492年「光復運動」勝利後,建立統一的西班牙封建王朝。同年10月12日哥倫布抵達西印度群島。此後西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建立第一共和國。1931年建立第二共和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西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無法首。1975年11月佛朗哥病逝,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1982年10月工人社會黨在大選中獲勝組閣。此後工社黨在1986年、1989年和1993年三次大選中蟬聯執政。

自然地理 位於歐洲西南的伊比利亞半島即比利牛斯半島,占該半島面積的4/5。位於北緯36°~44°,西經9°18′至東經3°19′之間。南北最大距離840公里,東西相距約1000公里。領土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和非洲的西北部大洋上的加那利群島,是西南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在西歐僅次於法國居第2位。相當於歐洲全部面積的1/20。 西班牙中部梅塞塔高原是一個為山脈環繞的閉塞性的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60%,平均海拔高度為600~800米。 西班牙境內多山脈,北部,有綿亘著東西的比利牛斯山脈和坎塔布連山脈;南部,靠邊界東西走向的安達盧西亞山脈,其最高峰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西班牙的最高點。 那加利群島是由大火山噴發而成。它是由13個火山島組成,總面積為7273平方公里。 西班牙內地極度缺乏水分,溫和少雨、乾燥多風是西班牙大多數地區的特徵。 西班牙氣候的多樣性,中部梅塞塔高原為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達-25℃,夏季高溫可達40℃以上。高原地區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北部和西北部為海洋性溫帶氣候,冬夏溫差不大,1月平均氣溫為9℃,7月平均氣溫為19℃。這里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南部和東南部為地中海式的亞熱帶氣候,其特徵是夏季酷熱,冬暖多雨。 西班牙森林覆蓋約30%。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海一帶,森林總面積為1179萬公頃,西班牙的軟木產量僅次於葡萄牙,居世界第二位,是西班牙重要出口物資。 西班牙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地中海有450種魚,經濟價值最大的是金槍魚,大西洋和比斯開灣盛產沙丁魚、鱈魚,都很馳名。

人口與民族 西班牙人口次於德國、義大利、英國和法國,居歐洲第五位。西班牙人口分布極不均勻,在約佔全國面積2/3的內地,居民僅有1/3。 西班牙人口流動性很大,據統計,戰後西班牙遷往他國的人口總計約150萬人。在國外居住的西班牙人總數超過336萬,其中美洲有220.7萬人,歐洲為107.3萬人。西班牙國內人口移動也很大,目前每年約有30~50萬人在國內移居,主要是由農村遷往城市,由邊遠地區遷往經濟發達地區或旅遊點地區。 西班牙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占總人口的70%。其次有加泰羅尼西人,約690萬,占總人口18.8%;加里西亞人,約300萬,佔8.2%;巴斯克人,約85萬,佔2.3%;還有吉普賽人4.0萬,葡萄牙人3萬,美國人3萬,古巴人2萬等。

語言與宗教 西班牙語起源於古老的拉丁語,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西班牙語是西班牙的官方語言。在少數民族地區。其各自的民族語言亦為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是拉丁美洲一些國家、非洲的赤道幾內亞和北非幾個國家的通用語言。還是菲律賓部份地區的通用語言。目前全世界共有2.3億人使用西班牙語。西班牙語是聯合國通用語言之一。 西班牙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對西班牙人的生活影響很大。此外還有3萬新教徒和少數洗禮教派的信徒。

民風民俗 「大鍋飯」 1987年,在西班牙兩次打破「吉尼斯」的肉菜飯(類似中國的八寶飯)的「大鍋飯」紀錄。原紀錄是做一鍋肉菜飯可供1.5萬人食用。這年兩次紀錄是製作可供3萬和6萬人食用的「大鍋飯」。 肉菜飯是一種在巴倫西亞地區及整個西班牙經常食用的食物。它是用米、肉、魚及豆角等製成的,頗受外國旅遊者的歡迎。 「蜜月島」 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有個最大的馬略卡島,風光綺麗,氣候宜人。50年代中期,法國有100對男女青年集體結婚。他們久慕馬略卡島迷人的景色,相約一起到這里歡度蜜月。事後,歐洲許多新婚青年男女都視此地為最好的蜜月之處。久而久之,該島便被稱為「蜜月島」。 鬥牛 鬥牛被認為是西班牙的「國粹」、「國技」,素有「鬥牛王國」之稱。西班牙的鬥牛,一向受到世界公眾的注目和贊賞。 殉難節 婦女當政日。據傳,1227年摩爾人攻佔了薩馬拉的塞哥維亞城堡,在人們束手無策之際,聖阿格達等一些婦女挺身而出,率領男子和其他一些婦女與敵人展開特殊搏鬥,終於趕走敵人,奪回城堡。不少婦女英勇犧牲。後人為紀念在這次家鄉保衛戰中殉難的婦女,決定每年2月用兩天作為「殉難節」,並由婦女當政,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亦稱「婦女當政日」。 在這兩天里,從公共事務到家庭,凡男人掌握的權力全部交婦女管理。婦女們「選出自己的兩位市長」,履行市長權力。這一天,婦女們在「女市長」指揮下,抬著城堡保衛者聖阿格達的巨型雕像,向男子們守護的教堂進發。這象徵當年奪取塞哥維亞城堡

E. 緯度的秘密:為什麼西班牙人熱情如火,德國人

可以這樣說吧,緯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民族性格。越趨於寒帶,陰霾越重的地區,民族性格越嚴謹、縝密;反之,越是溫暖晴朗陽光普照的地區,其居民的性格就越是任性、浪漫。
早年看過阿莫多瓦的一句話,大意是說,好多西班牙老人為什麼都窮苦、邋遢、悲慘,而德國老人則基本上都過得安康體面?那是因為青壯年的德國人在工作掙錢儲蓄的時候,青壯年的西班牙人在夜夜笙歌縱酒狂歡呢。
德國的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即使我知道整個世界明天將要毀滅,我今天仍然要種下我的葡萄樹」。務實、勤勉、埋頭苦幹,不肯苟且,德國人的這種民族性格是非常著名的。
其實,就西班牙和德國這兩個對比度強烈的民族來說,沒什麼好評價的,也談不上價值序列的高低排列。這只是生命觀的差異。有的人,把生命視為不同階段,是一生這個概念,於是,勻著過,每個階段都很仔細,每個階段都盡量過得不錯。而有的人則認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只體現在青春這個階段,所以要及時行樂,至於說到後面沒本錢了,那就能怎麼混就怎麼混吧,反正也活不了多久了,好在還可以死。
有意思的,高緯度性格,因為寒冷、嚴謹、縝密、有序,所以,絕望感就更為強烈;不少德國電影是這樣的,還有好些北歐電影也是這樣的,比如著名的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就以其濃重的終極追問意味,而讓人感覺質地十分緊密甚至是過於緊密,因而有窒息感。而低緯度性格看似混雜凌亂,卻有著一種特別的通達和幽默在裡面,跟高緯度性格的糾結和追問不同的是,低緯度性格有一種天然的混沌迷糊的生存理念,天人合一,自在逍遙,比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以阿莫多瓦為首的西班牙電影和一些南美電影,在這些電影中,無論是怎樣的境遇怎樣的遭遇,中間都有頗為可口的喜劇感。
看講述德國人性格的一些文章,是這樣概括的。比如,潔癖,講究清潔和整齊,德國主婦是全世界最喜歡打掃衛生的主婦;還比如,德國孩子一般都會在寫完作業後才玩耍,因為德國人的教育就是先工作再娛樂;再比如,說半夜12點,停在紅燈前的那輛車,一定是德國人開的……德國人較為共同的特點就是:實在、勤奮、准時、節儉和做事一板一眼。
老實說,我真有點像德國人。我這人,有潔癖,做事認真、勤奮,特別講究秩序,無論是居家還是做事,秩序井然就能讓我安詳。而我恰恰也是半夜12點也會把車停在斑馬線前等紅燈轉綠燈的那種人。有人曾經對我說,你像個德國女人。
這種人,給人的感覺是靠譜,但無趣,一般來說都是虛無主義者。這我知道的。
對德國女人,從感覺上講,我一向有點敬畏。敬的比重要比畏大很多。這就是一種感覺,沒什麼道理,更沒什麼論據。這種感覺來自德國的哲學、德國的緯度、德國特有的黑森林氣息。
最初關於德國女人的影像感覺是早年在好萊塢大放光芒的瑪琳-黛德麗。她是從20年代中期開始走紅的女影星,成名作是1930年的《藍天使》。《藍天使》之後,她到了美國簽約派拉蒙公司,然後在很多部電影中出任主角。這個長相有點男性化且嗜好男性服裝的德國女演員,以其硬朗沉靜的表演風格,很快征服了美國觀眾,與來自瑞典的葛麗泰?嘉寶分坐當時影壇的兩把後座,相當於東宮西宮的味道。
上個世紀20、30年代美國影壇的兩位皇後,在進入40年代後,前後選擇了退隱。嘉寶的退隱是特別絕然和徹底的,她是1941年拍完最後一部電影《雙面女人》之後,在36歲的巔峰期選擇離去,從此徹底從公眾視野中消失。黛德麗選擇的是一種漸退的方式,戰後,她離開了電影圈,重新做回了早年的歌廳歌手,四處巡迴演出。然後,她一點點越退越遠,直至徹底消失。
瑪琳-黛德麗和嘉寶,都是高緯度國家的女人。她們的例子可以再次有力的證明,高緯度性格跟虛無是有天然的親近感的。而且,越繁華越虛無。
德國人的味道是非常特別的。他們嚴謹、端素、條理分明、舉輕若重,幾乎不帶什麼游戲色彩。他們不是沒有玩笑,但那種玩笑傾向於歇斯底里的鬧劇風格,與英國人的幽默和法國人的詼諧相比,口味顯得比較重。在東方,與德國特點有類似和相通之處的國度,應該就是日本。德國的鬧劇電影和日本的鬧劇電影,有好些都有一種笑得幾乎閉氣的癲狂譫妄,讓人有點驚駭。
有時想,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結盟,說起來背後是有一種相通的氣場的。這種氣場跟同是高緯度的地理位置是不是有什麼關聯?二戰軸心國結盟中為什麼會加上一個義大利?這有點令人費解。義大利和德國與日本,民族氣質差別太大,多少有點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但義大利氣質中含有某種癲狂自大的成分,這一點倒是與德國和日本不謀而合。
日本文化中的「清簡」之味,源頭是東方的佛學和哲學本質。在西方人中間,我估計也只有德國人是最有可能體會並欣賞的。從電影的角度講,「清簡」的代表人物是小津安二郎,而在世界影壇上,最著名的小津安二郎的西方學生,就是德國人維姆-文德斯。
德國女導演桃麗絲-多利也是小津安二郎的傾慕者。在對小津的崇拜方面,比她更為人所知的是維姆-文德斯。文德斯稱小津為其「電影上的父親」,還拍了一部記錄片《尋找小津》,憂傷無措地想用鏡頭捕捉1960年代屬於小津的東京景象。當然,他找不到了,所以憂傷無措。
但就劇情電影來說,桃麗絲-多利可比文德斯更多更好更逼真地采了小津的氣。2008年春天上映的《櫻花盛開》,讓眾多影迷為之傾倒。我認為這是近年來少有的真正能夠觸動人心的電影佳作。
看資料上說,桃麗絲-多利是少數持續創作超過20餘年的德國女導演,她的電影,諸如,《預約下一世紀的溫柔》、《光脫不戀》、《漁夫和他的妻子》等,票房和口碑雙贏,接二連三獲得國際影展大獎的肯定。但就東方觀眾來說,真正進入視野並為之贊嘆的她的作品,就是《櫻花盛開》。
生之無奈,生之苦痛,老年的悲傷,失去,永別。這些是所有人都要體會的東西。我喜歡《櫻花盛開》這部電影講的道理,那就是好時光一去不復返。就是這樣的。人生旅程就是一個走下坡路的過程,只是,有的人在這段下坡路上也能多少瞄得幾眼不錯的風光,摘得幾朵美麗的花兒,而有的人就乾脆一路朝下,不管不顧,一點也不留戀往返,徑直走下去就是了。前者並不一定比後者更快樂,因為那是幻覺;後者也不一定比前者更睿智,因為連幻覺都喪失了。我喜歡《櫻花盛開》,就是因為,它呈現了幻覺的色彩,也呈現了生命的本質,而很多作品是無法將二者兼顧呈現的,但《櫻花盛開》做到了。更重要的是,《櫻花盛開》有一種安之若素的味道。這也是小津安二郎的核心味道。
就我這個被別人視為帶有高緯度性格的人來說,我更傾向安於本質。只有安於本質,幻覺才更像是幻覺,也才能夠更加純粹地享受幻覺。

F. 西班牙人是什麼民族 西班牙的詳細歷史是怎樣的

西班牙的主要民族是占總人口70%以上的卡斯蒂利亞人。加泰羅尼亞人、加利西亞人和巴斯克人是西班牙20個少數民族中最重要的三個。 一、民族起源和早期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從8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據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里並定居下來。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亞人。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野牛、鹿、野馬等顏色鮮艷、栩栩如生。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外來民族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紀凱爾特人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人和凱爾特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大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系。腓尼基人創建了加的斯城;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亞半島從事經商活動,他們教當地居民使用貨幣、采礦冶煉金屬、織布等。前元前七世紀,希臘商人開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將葡萄和橄欖引入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半島。此後,在長達500年的時間里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羅馬人的統治對西班牙歷史、經濟、文化、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羅馬人與當地塞爾梯貝里亞人通婚,從而誕生了羅馬西班牙人。羅馬人帶來了語言、法律、習俗等,西班牙徹底被「拉丁化」。羅馬人建立了許多新的城鎮(如塞維利亞、科爾多瓦、薩拉曼卡、托萊多、薩拉戈薩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廳、斗獸場、圓形劇場、橋梁、引水渠等。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伊比利亞半島成為重要的貿易地區,貴重的礦物、廉價的葡萄酒、優質的橄欖油銷售到世界各地。總的來講,羅馬統治給西班牙帶來四個社會基礎:拉丁語言、羅馬法律、市鎮體制和基督教信仰。

G. 西班牙國家有什麼特色有什麼流傳的歷史說幾個出名的

=================================
西班牙特色……鬥牛、佛朗明哥舞、吉他
=================================
1. 西班牙民風奔放熱情,當地人喜愛鬥牛。
2. 西班牙人熱衷跳佛朗明哥舞。
3. 西班牙是吉他之鄉,近代古典吉他的發源與興盛就來自西班牙。

歷史:

西班牙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35,000年前後,西班牙就出現了智人。公元前九世紀左右腓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以及凱爾特人開始進入伊比利亞半島。隨後到了公元前218年,羅馬人開始佔領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的入侵對現代西班牙的語言、宗教和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四世紀,日耳曼部落入侵。到五世紀,西班牙被西哥德人征服,隨後在公元711年,穆斯林的北非人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西班牙人開始了驅逐入侵者的戰爭(光復運動)。這場戰爭持續到1492年。在1512年,西班牙完成了統一。

15世紀末,西班牙已經成為一個殖民大國,逐漸成為西班牙帝國。16世紀,西班牙通過在美洲獲得的巨大財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土著居民進行了種族滅絕似的屠殺,但是然而由此引發的持續反抗斗爭最終使得西班牙的國力衰退下來。18世紀的君主王位繼承戰爭使得西班牙陷入了毀滅的災難,西班牙先後失去了比利時、盧森堡、米蘭等地。隨著19世紀法國拿破崙的入侵,西班牙在整個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反抗斗爭。這時期西班牙開始失去她在美洲的殖民地,並最終導致了1898年的美西戰爭。

20世紀的初期曾經帶來的一段時期的和平,獨裁統治(1923年—1931年)結束後第二共和國誕生。隨著政黨的日益增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壓力,連同未受控制的暴力活動,導致了1936年七月發生了西班牙內戰。接著國家主義者打敗共和黨人上台,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開始對西班牙實施長達36年的獨裁統治。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裡,西班牙轉變成為一個擁有繁榮旅遊業的現代工業經濟國家,佛朗哥將軍於1975年11月20去世,在此之前他指定了胡安·卡洛斯王子作為他的後繼者。胡安·卡洛斯王子假裝答應接受了國王以及國家元首的頭銜,但卻開始領導西班牙向更文明的現代化民主國家轉變,特別是反對了1981年的政變企圖。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這標志著西班牙同佛朗哥獨裁政權的徹底垮台。西班牙於1982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隨後於1986年加入歐盟。

H. 西班牙什麼最出名

弗拉門戈舞與鬥牛並稱為西班牙兩大國粹。

弗拉門戈是西班牙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它融舞蹈、歌唱、器樂於一體,源於傳統吉普賽人民居住的地方。如今,弗拉門戈儼然成為了具有西班牙特色和代表性的藝術之一。秉持了吉普賽的自由隨性,融合了歐洲的高貴華麗以及美洲的奔放熱情的弗拉門戈早已響譽世界舞台,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愛。

西班牙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起源於1761年。風靡全國,享譽世界,是西班牙獨特的景象之一。盡管從動物保護的觀點上看人們對此存在爭議,但作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傳統還是保留到現代,並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鬥牛季節是3月至10月,鬥牛季節里,每逢周四和周日各舉行兩場。如逢節日和國家慶典,則每天都可觀賞。

(8)西班牙人為什麼會出名擴展閱讀:

西班牙同時也是吉他之鄉,近代古典吉他就發源並興盛自西班牙。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節的正式名稱叫「聖費爾明節」,聖費爾明是西班牙東北部富裕的納瓦拉省省會潘普洛納市的保護神。奔牛節的起源與西班牙鬥牛傳統有直接關聯。據說當初對潘普洛納人來說,要將6頭高大的公牛從城郊的牛棚趕進城裡的鬥牛場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17世紀時,某些旁觀者突發奇想,斗膽跑到公牛前,將牛激怒,誘使其沖入鬥牛場。後來,這種習俗就演變成了奔牛節。

人塔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類似於中國傳統的「疊羅漢」,在西班牙被為「Castell」。這項活動流傳至今已經數百年的歷史了,19世紀就開始盛行。加泰羅尼亞地區每年都要舉行疊人塔大賽,人塔最高可達十層樓高。

I. 為什麼說西班牙民族才是世界第二大民族

一是因為西班牙的人口在不斷增長;二是因為全世界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人口已有近5億。盡管美國從表面上來看是一個“美利堅合眾國”,並成為移民國家的榜樣。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的其他國家也並非是一無是處。

總而言之,除了中國、印度和日本這些依靠著歷史而發展成龐大的民族人口外。其實世界上大多數其他大國,比如西班牙在近代以後也有通過一些方式來增長他們自己的人口,因此他們的語言才會被廣泛傳播。

J. 急求有關西班牙風土人情的資料

遊客來到西班牙,會發現這里到處都有酒館。說是酒館,賣的可不止是酒,還有咖啡、果汁、點心小食等等。每逢周末,酒館更是人聲鼎沸、水泄不通,音樂聲量開到最大,人們大吼大叫地交談。西班牙人能言善道是出名的,電視訪問隨便在街頭攔一個,都能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小孩也不例外,這當然和他們常年在酒館的「操練」大有關系。酒館是西班牙風土人情的一個典型上演場所, 在這里,西班牙人重視感官享樂,愛吃愛喝愛玩的性格顯露無遺,你可以看到藍眼白膚的西北部塞爾特人,金發的西哥特人後裔,樣貌酷似義大利博物館中雕像的羅馬人後裔,當然,還有典型的西班牙面孔: 膚色黃綠,頭發烏黑,眼光炯炯有神,那大抵是南部摩爾人的遺傳影響。 西班牙人的慷慨大方常會讓初到的遊客吃驚,他們很喜歡請客,如果你和他們聊上了,至少造成被他們請喝咖啡的結果,在南方的一些酒吧,心情好的侍者可能會一杯接一杯地請客,讓人擔心他怎麼賺錢!向西班牙人問路,最能體現出他們和善的一面,因為他們會帶你到目的地,當然,有時也會因為他們不忍心讓你失望,寧可指一個他們也不確定的方向。 西班牙旅遊業人士為該國概括了一句口號: 「生活的激情,西班牙」(Spain, Passion For Life),道盡了該國變化萬千的氣候、風光和人型,比如性格倔強的西北方加利西亞人、千杯不醉的北方巴斯克人、微妙復雜的東部加泰隆尼亞人、高傲嚴厲並富有使命感的中央卡斯提亞人…… 不能不提在外國人心目中最「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生之喜悅和宿命主義的結合,使這里的人具有奇異的特質,代表這種「生命縱使殘酷,卻也充滿美麗」的存在觀的活動,當然就是鬥牛,所以安省的每個城鎮都有鬥牛場。這里也是著名的佛拉明戈舞的故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1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8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7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2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4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8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4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5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5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