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土著裔多少
㈠ 墨西哥屬於什麼人種
墨西哥主要人種為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種,截止2017年墨西哥人口1.23億,其中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占總人口的90%以上。
印歐混血種人是主要白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印第安地理人種或稱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種,過去曾依外表特徵而歸於蒙古人種,如直黑發、鏟形門齒出現率高、體毛稀疏、男子禿頂者少等。但其膚色較蒙古人種更濃重,且具偏紅色調。
(1)墨西哥土著裔多少擴展閱讀:
拉美各國最主要的民族是拉美各國的新興民族,它們基本上都是國家的主體民族,其中以印歐混血種人為主要種族成分的新興民族共有14個,均分布拉美大陸各國。
以黑人為主的新興民族有10個,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島,以白色人種為主體的新興民族共有5個,主要分布在古巴、哥斯大黎加、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國。還有4個新興民族的民族構成比較復雜,它們是貝里斯人、蓋亞那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人和蘇利南人。
㈡ 請問美國拉丁裔中有多少是墨西哥裔
絕大多數都是,應該在85%以上
㈢ 現在住在墨西哥國家的那些人是西班牙民族的人,還是墨西哥族人
既有西班牙族裔,也有土著印第安族裔,還有(二者)混血族裔。這是往人多的說。
還有人少的甚至有美國那裡過去的德、英、意等等族裔就不提了,總之那是多元民(種)族國家。
㈣ 美國的土著居民是什麼,什麼移民占絕大部分
美國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
根據2004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
美國人的血統以德國裔最多,佔15.2%;
其次是愛爾蘭裔,佔10.8%;
非洲裔名列第三,佔8.8%。
此外,名列美國人十大血統的還有:英國裔,8.7%;墨西哥裔,6.5%; 義大利裔,5.8%;波蘭裔,3.2%;法國裔,3%;美國印地安裔,2.8%;蘇格蘭裔,1.7%。
美國人口中,白人為2.3599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0.4%。
印第安人(Indians),是對除因紐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並非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分布於當今美洲各國。印第安人所說的諸語言一般統稱為印第安語或美洲原住民語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語言的劃分情況均至今沒有公認的分類。
愛斯基摩(Eskimo)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類型,先後創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多信萬物有靈和薩滿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門道極低。
㈤ 外國有哪些民族比如美國,英國等
一、關於西方的民族
由於西方國家眾多,各國家的民族要額不同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如英國主要民族: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愛爾蘭人
美國主要民族中美國人的血統以德國裔最多,佔15.2%。其次是愛爾蘭裔,佔10.8%。非洲裔名列第三,佔8.8%。名列美國人十大血統的還有英國裔,8.7%;墨西哥裔,6.5%;義大利裔,5.8%;波蘭裔,3.2%;法國裔,3%;美國印地安裔,2.8%;蘇格蘭裔,1.7%。
有中國血統的美國人佔0.9%(其中含台灣0.1%),菲律賓血統也佔0.8%,韓國血統佔0.4%。
二、關於西方
西方,指西邊或西邊的地方;亦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指歐洲美國加拿大各國。
也即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歐美各國。
三、當代西方主要國家人口及民族構成
1.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在族裔方面是同質性社會,除主體民族的白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及其他地區的白人)之外的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1%。
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大英帝國的瓦解,大量非英裔人口湧入英國,並主要聚居在大城市中。英國2010年人口為6226萬人,其中英格蘭地區為5223.4萬人、蘇格蘭地區為522.2萬人、威爾士地區為300.6萬人、北愛爾蘭地區為179.9萬人。
英國的民族構成比較復雜,在官方統計中,政府將全國居民以族群(ethnicgroup)劃分為十一大類別。根據英國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的人口民族構成為:主體民族是白人,占總人口數的92.1%;少數民族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9%,其中印度人為1.8%,巴基斯坦人為1.3%,孟加拉國人為0.5%,華人為0.4%,其他亞洲人為0.4%,加勒比裔黑人為1%,非洲裔黑人為0.8%,其他黑人為0.2%,其他民族或種族人口為0.4%,混血民族或種族人口為1.1%。
2.義大利
義大利政府基於本國復雜而豐富的社會、地理歷史情況的實際,沒有以共同的民族或種族起源作為民族識別的關鍵,而是以涉及文化、宗教、語言等方面的「標准」來劃分民族的。2008年義大利人口為5985萬人, 其中主體民族義大利人約佔93%。
少數民族主要由土著居民(世居少數民族)以及非土著居民(外國移民)兩部分構成。土著居民指的是基於民族歷史和語言特徵而識別的少數民族,包括以下12個:佛朗哥-普羅旺斯人、加泰羅尼亞人、弗留利人、奧錫坦人、撒丁島人、拉迪恩人、阿爾巴尼亞人、德國人、法國人、希臘人、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在1948年義大利憲法中就有關於保護上述12個民族語言文字的條例,並且1999年和2001年,義大利政府又通過一系列法律強調這些民族在社會和文化上的權利。非土著居民指的是基於移民來源地與移入時間等特徵來識別的少數民族,因此,也通常稱之為新興少數民族,其主要包括來自亞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以及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移民。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月1日,義大利移民人口為4570317人,佔全國人口總數60813326人的7.5%。
3.法國
2008年法國人口為6205萬, 其民族結構主要由世居民族和移民兩部分構成。其中,世居民族主要包括法蘭西人、阿爾薩斯人、布列塔尼亞人、科西嘉人以及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等,移民主要包括阿拉伯人、非洲裔黑人、歐洲裔、亞裔等。由於法國現行憲法(2008年7月23日由現代的第五共和國最後修改憲法第〔2008-724號〕)第二條宣稱:「法蘭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它保證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種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尊重一切信仰。」因此,確切地說,法國沒有民族政策以及專門協調和處理民族問題的政府機構,政府也沒有將民族成分以及宗教信仰列為人口登記和普查的內容,更沒有關於少數民族人口情況的官方數據。但據全法阿拉伯法國人協會、黑人法國人協會等非政府組織的保守統計,2008年全法大約有400萬到700萬阿拉伯人、300萬到500萬黑人以及15萬亞裔。鑒於此數據是保守估計,那麼若以最高數字統計,少數民族人口已經佔到法國總人口的22%。
關於法國的民族構成的基本狀況,另一項更早之前非官方研究數據則更能說明情況:1995年法國人口為5810萬,其主體民族法蘭西人約有4893萬人,主要少數民族為阿爾薩斯人約有150萬人、布列塔尼亞人約有370萬人、科西嘉人約有30萬人、加泰隆人約有16萬人、巴斯克人約有17萬人、其他民族或各國移民(阿拉伯人及非洲人、歐洲裔、亞裔)約有334萬人。 由此可見,法國實際上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4.西班牙
西班牙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構成主要由主體民族、世居少數民族以及移民三個部分組成。據統計,2010年1月1日西班牙戶籍登記的人口為4702萬,其中移民人口為574.77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2.12%。
主體民族為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約占除外國移民以外人口總數的73%。其他少數民族共有20個,其中最主要的有:加泰羅尼亞人、加利西亞人和巴斯克人,分別約為除移民以外人口總數的15%、7%、5%。
5.美國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民族構成主要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後裔和當地土著居民構成。可以說美國是世界上民族構成最復雜的國家之一。美國聯邦政府按照「種族」(Race)來分類國內不同民族群體。1790年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就已有關於「種族」的調查問題。盡管按照種族分類方法來統計民族群體的作法一直以來飽受民眾爭議,但美國政府堅稱:種族分類方法反映美國社會的具體情況,而不是生物學、人類學或遺傳學定義,並承認這種分類包括種族、祖籍國或社會文化群體。由於美國的人口普查中關於族屬的登記採取的辦法是「自報家門」,每次普查登記表的族屬項目又並不一致,所以時常造成統計數字和比例的混亂。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總人口數為3.08億,其中在單一種族中,各種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分別為:白人為72.4%、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為12.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為0.9%、亞裔為4.8%、夏威夷和其他太平洋島嶼土著人為0.2%、其他種族為6.2%;兩種或兩種以上種族(混血)人口占總人口數的2.9%。同時,與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十年間,美國少數種族、民族的人口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白人,其中亞裔人口增長最快,達到43.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從1970年人口普查開始注意白人中的拉美裔(西班牙語和拉丁裔)人口數,並在1980年普查中將拉美裔人口從之前「白人」統計項中劃為「其他」項中。這顯然是有意注重在美國人口中快速增長的拉美裔人口,以及在白人社會中非拉美裔白人與拉美裔白人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文化差異。按照「自報家門」原則統計,1980年美國拉美裔人口為206.2萬人,僅占總人口數(1.88億人)的0.9%;2000年拉美裔人口為3530.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2.5%;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到5047.7萬人(包括混血但仍自認為拉美裔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6.3%。2000至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1517.2萬人,增幅高達43%。目前拉美裔人口總數已經超越黑人成為最大的少數民族(盡管它並沒有被列為政府人口普查種族標准中的一類,而是單獨列出一項進行調查)。與此同時,非拉美裔白人十年間人口僅增加226.5萬人,增幅僅1.2%。
據2008年美國普查局預測:到2050年美國少數種族、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達到54%,其中拉美裔人口將達到總人口數比例的30%。
毋庸置疑,隨著美國人口中種族、民族結構的逐漸變化,勢必會對美國未來的族際關系乃至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同美國建國230多年以來歷史所呈現出來的一樣。
四、西方主要國家民族問題
1.英國
英國目前主要的民族問題有二:其一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民族主義問題;其二是少數民族、種族歧視問題。前者主要是由於傳統文化和宗教因素差異,造成了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對受到英格蘭人在歷史上長期統治以及對其文化、宗教控制的不滿,主要表現為這兩個地區要求更大程度的自主權甚至是謀求獨立建國。後者則主要是由於英國長期以來奉行的種族主義政策所造成的,主要表現為民族種族的隔閡、歧視和暴力的族際沖突。
2.美國
由於美國歷史上長期奉行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政策,使其國內民族種族暴力和民族種族歧視在全球聲名遠揚。不可否認的是,自從20世紀60年代,隨美國民權運動的開展,以及《民權法》的實施,美國的種族主義受到重創,制度性歧視已經不復存在。同時,在包括「反歧視行動」優惠政策在內的一系列針對少數民族種族的政策實施作用下,黑人、印第安人、亞裔等少數民族種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因而近些年來,許多美國人認為「反歧視行動」已經取得成功,不再需要繼續下去,甚至有些州政府,譬如加利福尼亞州早在1996年就通過「209議案」,取消了該州對少數民族提供的優惠政策。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由於種族主義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全美仍有許多「白人至上」組織。例如舊金山至今活躍著至少三個「白人至上」團體,這些團體以攻擊少數族裔和外來移民為主業。針對包括黑人、「二等白人」拉美裔、亞裔以及印第安人等民族種族歧視問題仍舊是美國社會中最突出的民族問題,美國民族種族間隔閡、矛盾、沖突仍然存在。尤其在「9.11」事件之後,針對穆斯林群體的偏見、歧視有增無減。美聯社2010年5月20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有61%的受訪者認為拉美裔受到明顯歧視,52%的受訪者認為黑人受到明顯歧視。《紐約時報》2010年10月28日的調查顯示,60%以上的拉美裔居民表示,歧視已成為了他們每天面臨的主要問題,近3年來這一問題已更加嚴重。
據調查,在紐約市,15-29歲的黑人男子最容易成為兇殺案的受害者。這一群體還不到紐約市人口的3%,但卻佔到了2010年所有兇殺案受害者人數的33%。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共發生6628起仇恨犯罪案,其中2201起針對非洲裔,534起針對拉丁人,575起針對白人。基於種族偏見、宗教偏見和族裔偏見的分別佔47.3%、20%和12.8%。美國進步中心2011年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美國七個基金會動用逾4260萬美元在美國煽動反穆斯林仇恨。
同時,由於美國長期的種族主義政策所造成的民族種族間結構性差異依舊,少數民族種族在教育、就業、收入等諸多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例如在教育方面,2005年美國白人大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為28%,而黑人為17.6%、拉美裔僅為12%。與白人相比,黑人和拉美裔人口大學及其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分別相差10.4和16個百分點。而這個差距在2000年分別是9.6和15.5個百分點;在1990年分別是10.4和12.8個百分點;而在1980年分別是8.7和9.5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在過去25年裡,黑人和拉美裔的高學歷人口比例與白人相比,差距不是縮小而是在逐漸擴大。在收入方面,20世紀60年代以來,黑人和白人間收入的不平等雖然有了縮小,而財產不平等卻實際上擴大了。例如1972年美國黑人-白人收入比為57.5%,1990年為58.4%,2000年增長到66.3%,2005年又回落到61%;而黑人-白人家庭凈資產比1991年為10.4%,到2004年降為9.9%。此外,隨著2000年以來美國經濟又一輪衰退,特別是受2007年「次貸危機」以及之後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美國社會中民族種族間的結構性差異再次凸顯。例如在失業率方面,1999年美國白人失業率為3.7%,黑人為8.0%,拉美裔為6.4%;2004年白人失業率為5.0%,黑人為10.1%,拉美裔為7.0%;2009年白人失業率為9.5%,黑人為15.7%,拉美裔為13.1%。十年間,美國白人失業率上升了5.8個百分點,黑人為7.7個百分點,拉美裔為6.7個百分點。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在這一輪經濟衰退的過程中,黑人和拉美裔比白人更容易失業。再如2000年美國白人貧困率為7.5%,黑人為22.1%,拉美裔為21.2%;2006年白人貧困率為8.2%,黑人為24.9%,拉美裔為24.3%;
2010年白人的貧困率為9.9%,黑人為27.4%,拉美裔為26.6%。十年間,美國黑人和拉美裔貧困人口不斷增加,且人口貧困率上浮皆高於同期白人水平。總之,近幾年來美國社會中民族種族的結構性差異的再次擴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民族種族個體間的隔閡、偏見甚至歧視,從而影響美國社會中的族際關系的和諧發展。而隨著美國人口中少數民族種族人口比例的不斷升高,美國的民族種族歧視問題將會再次受到世界關注。
㈥ 西方民族有哪些
一、關於西方的民族
由於西方國家眾多,各國家的民族要額不同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如英國主要民族: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愛爾蘭人
美國主要民族中美國人的血統以德國裔最多,佔15.2%。其次是愛爾蘭裔,佔10.8%。非洲裔名列第三,佔8.8%。名列美國人十大血統的還有英國裔,8.7%;墨西哥裔,6.5%;義大利裔,5.8%;波蘭裔,3.2%;法國裔,3%;美國印地安裔,2.8%;蘇格蘭裔,1.7%。
有中國血統的美國人佔0.9%(其中含台灣0.1%),菲律賓血統也佔0.8%,韓國血統佔0.4%。
二、關於西方
西方,指西邊或西邊的地方;亦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指歐洲美國加拿大各國。
也即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歐美各國。
三、當代西方主要國家人口及民族構成
1.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在族裔方面是同質性社會,除主體民族的白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及其他地區的白人)之外的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1%。
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大英帝國的瓦解,大量非英裔人口湧入英國,並主要聚居在大城市中。英國2010年人口為6226萬人,其中英格蘭地區為5223.4萬人、蘇格蘭地區為522.2萬人、威爾士地區為300.6萬人、北愛爾蘭地區為179.9萬人。
英國的民族構成比較復雜,在官方統計中,政府將全國居民以族群(ethnicgroup)劃分為十一大類別。根據英國200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的人口民族構成為:主體民族是白人,占總人口數的92.1%;少數民族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9%,其中印度人為1.8%,巴基斯坦人為1.3%,孟加拉國人為0.5%,華人為0.4%,其他亞洲人為0.4%,加勒比裔黑人為1%,非洲裔黑人為0.8%,其他黑人為0.2%,其他民族或種族人口為0.4%,混血民族或種族人口為1.1%。
2.義大利
義大利政府基於本國復雜而豐富的社會、地理歷史情況的實際,沒有以共同的民族或種族起源作為民族識別的關鍵,而是以涉及文化、宗教、語言等方面的「標准」來劃分民族的。2008年義大利人口為5985萬人, 其中主體民族義大利人約佔93%。
少數民族主要由土著居民(世居少數民族)以及非土著居民(外國移民)兩部分構成。土著居民指的是基於民族歷史和語言特徵而識別的少數民族,包括以下12個:佛朗哥-普羅旺斯人、加泰羅尼亞人、弗留利人、奧錫坦人、撒丁島人、拉迪恩人、阿爾巴尼亞人、德國人、法國人、希臘人、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在1948年義大利憲法中就有關於保護上述12個民族語言文字的條例,並且1999年和2001年,義大利政府又通過一系列法律強調這些民族在社會和文化上的權利。非土著居民指的是基於移民來源地與移入時間等特徵來識別的少數民族,因此,也通常稱之為新興少數民族,其主要包括來自亞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以及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移民。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月1日,義大利移民人口為4570317人,佔全國人口總數60813326人的7.5%。
3.法國
2008年法國人口為6205萬, 其民族結構主要由世居民族和移民兩部分構成。其中,世居民族主要包括法蘭西人、阿爾薩斯人、布列塔尼亞人、科西嘉人以及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等,移民主要包括阿拉伯人、非洲裔黑人、歐洲裔、亞裔等。由於法國現行憲法(2008年7月23日由現代的第五共和國最後修改憲法第〔2008-724號〕)第二條宣稱:「法蘭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它保證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種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尊重一切信仰。」因此,確切地說,法國沒有民族政策以及專門協調和處理民族問題的政府機構,政府也沒有將民族成分以及宗教信仰列為人口登記和普查的內容,更沒有關於少數民族人口情況的官方數據。但據全法阿拉伯法國人協會、黑人法國人協會等非政府組織的保守統計,2008年全法大約有400萬到700萬阿拉伯人、300萬到500萬黑人以及15萬亞裔。鑒於此數據是保守估計,那麼若以最高數字統計,少數民族人口已經佔到法國總人口的22%。
關於法國的民族構成的基本狀況,另一項更早之前非官方研究數據則更能說明情況:1995年法國人口為5810萬,其主體民族法蘭西人約有4893萬人,主要少數民族為阿爾薩斯人約有150萬人、布列塔尼亞人約有370萬人、科西嘉人約有30萬人、加泰隆人約有16萬人、巴斯克人約有17萬人、其他民族或各國移民(阿拉伯人及非洲人、歐洲裔、亞裔)約有334萬人。 由此可見,法國實際上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4.西班牙
西班牙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構成主要由主體民族、世居少數民族以及移民三個部分組成。據統計,2010年1月1日西班牙戶籍登記的人口為4702萬,其中移民人口為574.77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2.12%。
主體民族為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約占除外國移民以外人口總數的73%。其他少數民族共有20個,其中最主要的有:加泰羅尼亞人、加利西亞人和巴斯克人,分別約為除移民以外人口總數的15%、7%、5%。
5.美國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民族構成主要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後裔和當地土著居民構成。可以說美國是世界上民族構成最復雜的國家之一。美國聯邦政府按照「種族」(Race)來分類國內不同民族群體。1790年美國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就已有關於「種族」的調查問題。盡管按照種族分類方法來統計民族群體的作法一直以來飽受民眾爭議,但美國政府堅稱:種族分類方法反映美國社會的具體情況,而不是生物學、人類學或遺傳學定義,並承認這種分類包括種族、祖籍國或社會文化群體。由於美國的人口普查中關於族屬的登記採取的辦法是「自報家門」,每次普查登記表的族屬項目又並不一致,所以時常造成統計數字和比例的混亂。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總人口數為3.08億,其中在單一種族中,各種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分別為:白人為72.4%、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為12.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為0.9%、亞裔為4.8%、夏威夷和其他太平洋島嶼土著人為0.2%、其他種族為6.2%;兩種或兩種以上種族(混血)人口占總人口數的2.9%。同時,與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十年間,美國少數種族、民族的人口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白人,其中亞裔人口增長最快,達到43.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從1970年人口普查開始注意白人中的拉美裔(西班牙語和拉丁裔)人口數,並在1980年普查中將拉美裔人口從之前「白人」統計項中劃為「其他」項中。這顯然是有意注重在美國人口中快速增長的拉美裔人口,以及在白人社會中非拉美裔白人與拉美裔白人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文化差異。按照「自報家門」原則統計,1980年美國拉美裔人口為206.2萬人,僅占總人口數(1.88億人)的0.9%;2000年拉美裔人口為3530.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2.5%;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到5047.7萬人(包括混血但仍自認為拉美裔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6.3%。2000至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1517.2萬人,增幅高達43%。目前拉美裔人口總數已經超越黑人成為最大的少數民族(盡管它並沒有被列為政府人口普查種族標准中的一類,而是單獨列出一項進行調查)。與此同時,非拉美裔白人十年間人口僅增加226.5萬人,增幅僅1.2%。
據2008年美國普查局預測:到2050年美國少數種族、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達到54%,其中拉美裔人口將達到總人口數比例的30%。
毋庸置疑,隨著美國人口中種族、民族結構的逐漸變化,勢必會對美國未來的族際關系乃至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同美國建國230多年以來歷史所呈現出來的一樣。
四、西方主要國家民族問題
1.英國
英國目前主要的民族問題有二:其一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民族主義問題;其二是少數民族、種族歧視問題。前者主要是由於傳統文化和宗教因素差異,造成了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對受到英格蘭人在歷史上長期統治以及對其文化、宗教控制的不滿,主要表現為這兩個地區要求更大程度的自主權甚至是謀求獨立建國。後者則主要是由於英國長期以來奉行的種族主義政策所造成的,主要表現為民族種族的隔閡、歧視和暴力的族際沖突。
2.美國
由於美國歷史上長期奉行臭名昭著的種族主義政策,使其國內民族種族暴力和民族種族歧視在全球聲名遠揚。不可否認的是,自從20世紀60年代,隨美國民權運動的開展,以及《民權法》的實施,美國的種族主義受到重創,制度性歧視已經不復存在。同時,在包括「反歧視行動」優惠政策在內的一系列針對少數民族種族的政策實施作用下,黑人、印第安人、亞裔等少數民族種族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因而近些年來,許多美國人認為「反歧視行動」已經取得成功,不再需要繼續下去,甚至有些州政府,譬如加利福尼亞州早在1996年就通過「209議案」,取消了該州對少數民族提供的優惠政策。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由於種族主義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全美仍有許多「白人至上」組織。例如舊金山至今活躍著至少三個「白人至上」團體,這些團體以攻擊少數族裔和外來移民為主業。針對包括黑人、「二等白人」拉美裔、亞裔以及印第安人等民族種族歧視問題仍舊是美國社會中最突出的民族問題,美國民族種族間隔閡、矛盾、沖突仍然存在。尤其在「9.11」事件之後,針對穆斯林群體的偏見、歧視有增無減。美聯社2010年5月20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有61%的受訪者認為拉美裔受到明顯歧視,52%的受訪者認為黑人受到明顯歧視。《紐約時報》2010年10月28日的調查顯示,60%以上的拉美裔居民表示,歧視已成為了他們每天面臨的主要問題,近3年來這一問題已更加嚴重。
據調查,在紐約市,15-29歲的黑人男子最容易成為兇殺案的受害者。這一群體還不到紐約市人口的3%,但卻佔到了2010年所有兇殺案受害者人數的33%。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共發生6628起仇恨犯罪案,其中2201起針對非洲裔,534起針對拉丁人,575起針對白人。基於種族偏見、宗教偏見和族裔偏見的分別佔47.3%、20%和12.8%。美國進步中心2011年8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美國七個基金會動用逾4260萬美元在美國煽動反穆斯林仇恨。
同時,由於美國長期的種族主義政策所造成的民族種族間結構性差異依舊,少數民族種族在教育、就業、收入等諸多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仍然存在。例如在教育方面,2005年美國白人大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為28%,而黑人為17.6%、拉美裔僅為12%。與白人相比,黑人和拉美裔人口大學及其以上學歷人口比例分別相差10.4和16個百分點。而這個差距在2000年分別是9.6和15.5個百分點;在1990年分別是10.4和12.8個百分點;而在1980年分別是8.7和9.5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在過去25年裡,黑人和拉美裔的高學歷人口比例與白人相比,差距不是縮小而是在逐漸擴大。在收入方面,20世紀60年代以來,黑人和白人間收入的不平等雖然有了縮小,而財產不平等卻實際上擴大了。例如1972年美國黑人-白人收入比為57.5%,1990年為58.4%,2000年增長到66.3%,2005年又回落到61%;而黑人-白人家庭凈資產比1991年為10.4%,到2004年降為9.9%。此外,隨著2000年以來美國經濟又一輪衰退,特別是受2007年「次貸危機」以及之後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美國社會中民族種族間的結構性差異再次凸顯。例如在失業率方面,1999年美國白人失業率為3.7%,黑人為8.0%,拉美裔為6.4%;2004年白人失業率為5.0%,黑人為10.1%,拉美裔為7.0%;2009年白人失業率為9.5%,黑人為15.7%,拉美裔為13.1%。十年間,美國白人失業率上升了5.8個百分點,黑人為7.7個百分點,拉美裔為6.7個百分點。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在這一輪經濟衰退的過程中,黑人和拉美裔比白人更容易失業。再如2000年美國白人貧困率為7.5%,黑人為22.1%,拉美裔為21.2%;2006年白人貧困率為8.2%,黑人為24.9%,拉美裔為24.3%;
2010年白人的貧困率為9.9%,黑人為27.4%,拉美裔為26.6%。十年間,美國黑人和拉美裔貧困人口不斷增加,且人口貧困率上浮皆高於同期白人水平。總之,近幾年來美國社會中民族種族的結構性差異的再次擴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民族種族個體間的隔閡、偏見甚至歧視,從而影響美國社會中的族際關系的和諧發展。而隨著美國人口中少數民族種族人口比例的不斷升高,美國的民族種族歧視問題將會再次受到世界關注。
㈦ 美國人都是那些民族的後裔,比例如何
「1606年,英國國王正式批准一些貴族、紳士和商人的申請,決定向北美殖民。首批英國清教徒l607年和1620年先後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和馬薩諸塞的普利茅斯登陸後,秋冬來臨,這些人飢寒交迫,幸虧受到當地好客的印第安人的友好接待,送給他們火雞南瓜等食品,才活了下來,印第安人他們還無微不至、耐心細致地教給他們種植玉米、南瓜、西紅柿以及狩獵的技術。
這些英國移民就這樣在這個『新世界』里生存下來,在北美第一次種植的玉米獲得豐收,這些英國移民歡天喜地地予以慶祝,並稱豐收日為『感恩節』。但他們感謝的是上帝的恩賜,而不是感謝印第安人。相反,隨後不久,在大批英國移民陸續涌至後,美國人的前身――這些英國殖民者便恩將仇報,開始驅逐這片大地上的主人,掠奪他們的土地,使用包括分而治之、軟硬兼施等殖民主義者慣用的種種手段,分化、收買印第安人各個部落,製造有利形勢,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向印第安人開戰,實行大屠殺。殖民主義者的屠殺雖然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英勇反抗,但處於人類發展史上的原始部落階段的印第安人終究抵擋不住已經開始進人資本主義階段的英國殖民主義者,不得不且戰且退。英國殖民主義者屠殺印第安人的一系列戰役和印第安人的反抗,從1622年一直持續到1769年。
美國建國以後,隨著疆土的大踏步向西擴展,資產階級政權對印第安人的征討和屠殺進一步加強了。美國政府開始正式建軍後,命令軍隊立即向西開進。美國陸軍第一團從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為它的基本任務。美國聯邦正規軍隊和民兵從事的這種殘暴的屠殺和征剿,從1803年(正規軍正式開始投入戰斗是1811年)一直持續到1892年,差不多進行了整整一個世紀。特別是在l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在當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國聯邦正規軍採取分進合擊等戰術,集中發起了1000多次不同規模的軍事行動,基本上完成了消滅印第安人的作戰任務。威廉·福斯特在有關著作中敘述這段歷史時寫道:『美國向西、向南、向北三個方面猛烈推進時,不僅排擠了阻止它前進的國家,並且殘暴地粉碎了這些土地上原來的主人――印策安人――的反抗。這種殘酷地驅逐印第安人的行動是美國歷史上最可恥的污點之一,而當時美國許多傑出的民主領袖也曾積極參加這種行動。』
曾積極參加這種殘酷地驅逐印第安人的行動的『當時美國許多傑出的民主領袖』之一,就是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賦人權說的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國第三屆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美國1803年從拿破崙手中購買路易斯安那(即從密西西比河西岸到洛基山麓之間的廣大地區)以後,隨著疆土大步向西推進而大規模驅逐和屠殺印第安人的一系列事件,就是在傑斐遜的總統任期內開始的。
如此長期征剿、屠殺的結果是什麼呢?
據美國一些誠實、嚴謹的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據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當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時,在現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居住的印地安人總人口少則為3000萬,多則達l億。為謹慎起見,就以他們推算的最低數字即3000萬人為准,那麼在20世紀70年代,被迫分散聚居在美國全國各窮鄉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總人口還剩下了多少呢?據美國官方統計,還不到80萬人。
㈧ 美國人有多少是外來人口..主要都是那些國家的..
本來我是不想回答,可是看了樓上的回答太搞笑了,一點水平都沒有。哈哈,最初的美國(13個州)是有英國殖民的——美國的國旗白紅劍條就是指最初的13個州,後來在美國的官員和地主不滿意英國女皇的制度,華盛頓帶領他們發動獨立戰爭。後來又有南北庄園戶主權益和奴隸的戰爭,美國獨立以後,開始大面積的買地,從俄羅斯沙皇那裡買了「冰島」阿拉斯加,還有從墨西哥人那裡買了'新墨西哥州",從法國人那裡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灣。等等這些土地,可以說美國人人種就是一個大國際的人種。黑人白人,有色人種~~樓上說的加拿大,搞笑死了,加拿大都是法國,英國的殖民地,談什麼加拿大人!!!!美國單一種族人口2.75億,佔97.6%;混血人種680萬,佔2.4%。在單一種族中,白種人2.11億,占總人口數的76.7%;黑種人3400萬,佔12.3%;亞裔人1024萬,佔3.6%。美國的單一種族,由68個不同國家的種族構成。 真正的所謂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及其後裔只有410萬,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5%,絕大部分來自於國外的其他種族移民及其後裔。從發現新大陸的15世紀末開始,西班牙、荷蘭、法、英等國開始向北美移民,從此開啟了美國移民的大門。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了13個殖民地。據統計,1820到2002年183年間,外國移住美國的居民共6822萬人,其中來自歐洲的3882萬,來自亞洲的942萬,來自美洲的1895萬,來自非洲的79萬,來自大洋洲的24萬。在亞洲國家中,移民美國最多的國家是菲律賓(163萬),其次是中國(144萬),第三是印度(95萬)。
㈨ 印第安人現在有多少人口主要分布在那些國家
現在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總數只有4000多萬,加拿大20萬,美國80萬,墨西哥有1000多萬,瓜地馬拉有500萬,哥倫比亞有200萬,秘魯有1100萬,智利有120萬,玻利維亞有500萬。巴西印第安人有35萬。
印第安人現約有600個部落,分布在美洲22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4000萬,約占拉美總人口4.47億(1990年)的12%,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秘魯、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等國…...
阿茲特克人:
阿茲特克人又稱阿茲台克人或阿茲特卡人,是墨西哥人數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中心在墨西哥的特諾奇,故又稱墨西哥人或特諾奇人。主要分布在韋拉克魯斯、莫雷洛斯、格雷羅等州。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納瓦特爾語。
阿茲台克人最先居住在墨西哥西部的海島上,11世紀開始遷移。1325年,他們在首領特諾克帶領下,在特斯科科湖的兩個島上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城(Tenochtitlán,今墨西哥城)。
印加人:
印加人(Inca),或譯印卡人,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使用克丘亞語。「印加」(Inca)的意思是「太陽的子孫」。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脈中段,中心在秘魯的庫斯科城。
印加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克丘亞族的一支,講克丘亞語,他們的「王」稱為「印加」,早期西班牙殖民者與其接觸時,錯誤的把他們「王」的稱號來稱呼這個部族。
因此,印加人這個名字就延續了下來。與阿茲特克人一樣,印加人也是一支相當年輕的部族,他們在13世紀起開始向外擴張,並建立起歷史上習稱的「印加帝國」。
㈩ 誰知道墨西哥人是什麼人種,為什麼歷史書上說是黃種人
墨西哥居民總稱墨西哥人。在美國西南部也有其後裔。居民中,印歐混血種人和白人共佔90%,印第安人佔10%。1521年起受西班牙殖民統治,大部被屠殺,餘下者與西班牙人以及從非洲擄來的黑人發生混合,逐漸形成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