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角叉魚是什麼

墨西哥角叉魚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16 04:03:03

Ⅰ 這是什麼魚

六角恐龍一般指美西鈍口螈

美西鈍口螈(學名:Ambystoma mexicanum)俗稱六角恐龍,是兩棲類動物,因其獨特的外貌及幼體性成熟而著名。在全球有作為寵物而被飼養(特別是北美等地),有明顯的肋骨間溝,尾部側向壓縮,頭部寬大,眼小,不好動。該螈有纖長和黑暗色的身體,有深棕色帶黑色斑點,腿短,有四個在前肢和五位數的後趾。人工繁殖出現白化體、白色突變體以及其他顏色的突變體均常見。肢和足甚小,但尾頗長。

野生成體通常棲息於潮濕環境,穴居,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產卵。以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蝌蚪和幼蛙為食。視覺差,捕食主要憑嗅覺或側線。肢、尾殘損後可再生。是北美國家墨西哥的

  • 中文學名

  • 美西鈍口螈

  • 拉丁學名

  • Ambystoma mexicanum;Gyrinus mexicanus

  • 別稱

  • 美西螈、墨西哥鈍口螈

Ⅱ 誰知道這是什麼魚啊,頭上有犄角,還有四條腿,好可愛

  • 有尾目 Caudata 鈍口螈科 Ambystomatidae 鈍口螈屬 Ambystoma 兩棲動物

  • 下圖為 墨西哥鈍口螈 Ambystoma mexicanum ,俗稱 美西螈、六角恐龍

  • 可以用氣泵水底過濾器,但要注意減低水流,否則會使它們感到緊張。每周應更換百分之二十的水,用吸管從底部慢慢抽出水。還應避免小砂粒,緊張與水泡會使墨西哥蠑螈誤將砂粒吞下。應該為幼小的墨西哥蠑螈提供一些漂浮植物作為隱匿之處。對於成年的墨西哥蠑螈應該提供小洞穴。不必提供照明,因為它們是夜行動物。它們大部分時間會待在容器的底部,浮出水面是代表感到壓力或者是生病了。

Ⅲ 這是什麼魚。。。

墨西哥鈍口螈

墨西哥鈍口螈(英文名稱:Axolotl),又名美西螈,俗稱六角恐龍,是水棲的兩棲類,是墨西哥的特有種,在有砂石的環境下會吞食沙石造成死亡。自然環境只能生活在有淤泥的水道和湖泊。因其獨特的外貌及幼體性成熟而著名。也就是說,即使在性成熟後也不會經歷適應陸地的變態,仍保持它的水棲糼體型態。雖然在全球有作為寵物而被飼養(特別是北美等地),但其原棲地已被大量開發,造成湖底石砂化。破壞了湖底的淤泥環境,造成功能性滅絕。可生活面積不多於10平方公里。在IUCN紅色名錄內被評為極危物種。

中文學名

墨西哥鈍口螈

拉丁學名

Ambystoma mexicanum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兩棲綱Amphibia

有尾目Caudata

鈍口螈科 Ambystomatidae

鈍口螈屬Ambystoma

亞種

墨西哥鈍口螈 A. mexicanum

分布區域

僅分布於墨西哥的一個湖泊中


2物種簡介編輯

墨西哥鈍口螈,又名六角龍、大鈍口螈,擁有斷體再生能力,會吞食沙石造成死亡。平均壽命:10~15年。

生個體僅分布於墨西哥的一個湖泊中,為兩棲動物綱有尾目鈍口螈科。 墨西哥鈍口螈是兩棲動物很有名的「幼體成熟」種(從出生到性成熟產卵為止,均為幼體的形態)。

幼體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產卵。 它們被飼養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主要作為內分泌等實驗的活體使用,所以有關它們飼養及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差不多已經完全確立了,如今在野外基本不能見到它了,只能到一些水族館看看有沒有賣。

3形態特徵編輯

墨西哥鈍口螈體長約25~30公分,深棕色帶黑色斑點。白化體、白色突變體以及其他顏色的突變體均常見。肢和足甚小,但尾頗長。背鰭由頭背向後延伸於尾端。腹鰭從兩個後肢中間延伸到尾末端。它們有能力再生身體上的大部分肢體,而且,多變的體色也是它們的魅力之一,據說全世界有超過30個品種。我國常見的有原色、白化黑眼、白化紅眼、黃金和墨蘭等個體。[2]


4生活習性編輯

飲食習慣

墨西哥鈍口螈是雜食動物。主要食物:水藻,蠕蟲,昆蟲或小魚和少量其他魚類的糞便。飼養上,

墨西哥鈍口螈

可以喂各樣的容易找到的食物,包括:干飯,面條,雞肉,豬腦、雞肝、各種魚肉、為了方便,急凍或新鮮血蟲、蚯蚓或蠟蟲。喂牛心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動物蛋 白質是不容易被消化。 幼年期的鈍口螈可以喂以水蚤、小蝦或者蚯蚓(要切成小段),直到它長大能吃較大的食物為止。

鈍口螈以嗅覺尋找食物,他們會「吸附於食物上,用胃內的真空力量吸食食物。因此,不能把未成年鈍口螈與其他動物養在一起,他們會互相咬對方,即使是同類,但可以把成年的鈍口螈養在一起。魚會在鈍口螈睡眠時咬它們的腮,導致發炎。

注意:禁止與一切魚蝦烏龜等混養(給鈍口螈餵食的小魚需剪嘴),輕則腮毛被吃光,重則掉皮掉肉甚至死亡(與清道夫混養,鈍口螈身上會分泌粘液導致清道夫吸在身上,後果就是被吸掉一塊肉),即使成年的養在一起也必須每條喂飽(魚缸里放活物,例如紅蟲,剪嘴的小魚)大小差別太大的鈍口螈不宜放在一起混養,曾經有大的鈍口螈把比自己小很多的鈍口螈吞食的情況。

繁衍情況

鈍口螈多數種類成體以陸棲為主,穴居於土洞內。鈍口螈六角恐龍是兩棲動物很有名的「幼體成熟」種(從出生到性成熟產卵為止,均為幼體的形態)。 幼體終其一生都在水中生活,也在水中產卵,一次產卵基本200顆以上,公母混養之前請考慮清楚,否則產出的卵無法照顧致使其夭折,畢竟這些卵出生後也是一個個可愛的生命。 它們被飼養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主要作為內 分泌等實驗的活體使用,所以有關它們飼養及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差不多已經完全確立了,如今要見到它們 的蹤影可以到水族寵物店走一走。


5種群分布編輯

因污染和棲息水體砂石化地破壞而面臨滅絕。產於墨西哥城附近的湖泊,為當地人所食用。可以在實驗室繁殖,也被人們當做寵物飼養。

2012年9月16日:忻城縣城關鎮西隆村村民日前在當地河流中捕撈到一條身上長有6隻「角」和4條腿的魚。當地漁政管理站有關負責人經查閱資料,確認這條魚為大鈍口螈,又名「六角恐龍」,原產墨西哥,屬極危珍貴物種。

據村民描述,這條魚呈金黃色,長約10厘米,嘴裡有兩排細牙,能吃掉小魚、泥鰍等食物。大鈍口螈的「角」實為鰓,每隻「角」長約2厘米。大鈍口螈以小魚及水生昆蟲為食,也吃水草。

Ⅳ 有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魚啊

這是斑點叉尾鮰。別名溝鯰 鉗魚。

斑點叉尾鮰(學名:Ietalurus Punetaus)是鮰科、鮰科魚類。屬大型魚類,最大個體可達20千克以上,體型較長,前部較寬肥,後部較細長,頭部較長。口亞端位,頭部上下顎具深灰色觸須4對,長短各異,以口角須最長,鼻須最短、眼較小,側中位,鰓孔較大,鰓膜不連頰部。體表光滑,側線完全,體兩側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銀白色,幼魚體之兩側有明顯而不規則的黑色斑點,成色的斑點則逐漸變得不明顯或消失。背鰭1個,基底短,鰭棘1根,其後緣呈鋸齒狀,鰭條6-7根;胸鰭有1根鋸齒狀硬棘和8-9根鰭條;腹鰭於腹位,鰭條8-9根;臀鰭基部較長,鰭條24-29根;尾鰭分叉深;背鰭後有一脂鰭。

原產於北美洲大陸,從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斑點叉尾蛔為溫水性魚類,棲息於河流、水庫、溪流、回水、沼澤和牛軛湖等水域底層。幼魚階段活動較弱,喜集群在池水邊緣攝食、活動,隨著魚體的長大,游泳能力增強,逐漸轉向水體中下層活動。冬天主要在水體底層活動,而且活動能力明顯降低。主要以底棲動物、小魚、蝦、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為食。 

Ⅳ 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這是斑點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又稱溝鯰、河鯰、美洲鯰,屬鯰形目、鮰科。我國於1984年首次由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從美國引進受精卵,試養成功。
斑點叉尾鮰原產於北美洲,天然分布區域在美國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區,以後廣泛地進入大西洋沿岸,全美國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產地是水質無污染、沙質或石礫底質、流速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進入鹹淡水水域生活。現為美國主要淡水養殖品種之一。
斑點叉尾鮰體型較長,體前部寬於後部,頭較小,吻稍尖,口亞端位,是一種大型淡水魚類,具有食性雜、生長快、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肉質上乘等優點。
體表光滑無鱗,粘液豐富,側線完全,皮膚上有明顯的側線孔。頭部上下頜具有深灰色觸須4對,其中鼻須1對,頜須1對,頤須2對,長短各異。體重大於0.5公斤的個體斑點逐步不明顯或消失。
斑點叉尾鮰的雄魚是典型的築巢魚類,在與雌魚交尾後趕走雌魚,並守護受精卵發育直至孵出魚苗。斑點叉尾鮰在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中均能產卵於岩石突出物之下,或者淹沒的樹木、樹樁、樹根之下或河道的洞穴里。
斑點叉尾鮰屬底棲魚類,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有砂礫、石塊的底層,喜歡在陰暗的光線條件下集群攝食,有晝伏夜出的攝食習慣。
斑點叉尾鮰屬於雜食性魚類,幼魚主要攝食個體較小的水生生物,如輪蟲、枝角類、水生昆蟲等;成魚則以浮游動物、各種蠅類、搖蚊幼蟲、軟體動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種子和小雜魚為主食。
斑點叉尾鮰屬大型魚類,最大個體可達20千克以上,當年魚體長可達13-19.5厘米,2齡魚可達26-32厘米,3齡魚為35-45厘米,雄魚的生長速度快於雌魚。
含肉率為75.71%;魚肉中粗蛋白含量為18.2%,粗脂肪含量為0.43%,水分含量為75.7%,灰分佔1.12%,碳水化合物佔0.87%;肌肉中含有18種氨基酸,占肌肉總量的18.72%,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42.26%。礦物質含量中Fe、Zn的含量較高,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Pb、As等的含量很低。
推薦做法
清蒸斑點叉尾鮰
將斑點叉尾鮰洗干凈,用刀劃整齊的口子;.撒上放上蔥頭、蒜末,豆豉,姜;在澱粉水裡加入鹽,耗油,醬油,糖攪拌均勻;燒開水,隔水蒸10分鍾後,加入攪拌好的汁再蒸5分鍾;把香菜,蔥末撒在魚;淋上燒滾的油即可享用。

Ⅵ 叉魚是什麼意思

叉魚
基本解釋:1.
用叉子捕魚。
詞語分開解釋:叉
:

chā
交錯:叉腰。
一頭分歧便於扎取的器具:叉子。

chá
擋住,堵塞住,互相卡住:一輛車叉魚

:

(魚)

脊椎動物的一類,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鱗和鰭,用鰓呼吸,冷血:魚蝦。魚蟲。魚網。魚躍

Ⅶ 請問這是什麼魚(圖)

白化鉗魚

鉗魚(qiányú),是北美洲主要的鯰魚品種。它的官方產地為美國的密蘇里州、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田納西州,它的俗稱是「鉗貓(channelcat)」。在美國,每年有800萬人捕捉它,是最愛被人捕捉的對象之一,且它在水產業里的名氣是最大的。它又叫斑點叉尾鮰,具有肉厚無刺,皮滑肉嫩,肥美味濃的特點。鉗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具有大鮮、大補的特點,通常用來做成煲仔菜,尤適合用榨菜來燜制,以吊出其鮮味,吃時鉗魚鮮美嫩滑,別有一番滋味。

中文學名

鉗魚

別稱

鉗貓

動物界

生存環境

溪流、江河、水庫、天然湖和池塘

產卵環境

在裂縫、洞穴和碎片

性味

味甘性平


斑點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Rafinesque)亦稱溝鯰(ChannelCatfish),屬於鯰形目(Siluriformes)、鮰科(Ictaluridae)魚


鉗魚

類。斑點叉尾鮰天然分布區域在美國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區,以後廣泛地進入大西洋沿岸,在美國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產地是水質無污染、沙質或石礫底質、流速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進入鹹淡水水域生活。現為美國主要淡水養殖品種之一。斑點叉尾鮰是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於1984年與雲斑鮰同時引進的一種鮰科魚類,經過幾年的研究及推廣養殖,證實該種魚適合我國大部份地區養殖。多生長於水質無污染的沙質或石礫底或流速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進入鹹淡水水域生活。

2種群分布編輯

鉗魚源於新北界,分布在魁北克和美國的東部和北部,在墨西哥北部亦有其分布。後來這個品種被引進到歐洲的內陸湖和馬來西亞的一些地方。加拿大的鉗魚數量很大,不僅棲息在五大湖,尼皮貢湖一帶也有廣泛分布。

Ⅷ 墨西哥有一種會走的「魚」叫(),文章除了向我們介紹了這種「魚」的樣子,還介紹了它什麼

一種瑪麗魚 瑪麗魚原產中美洲的墨西哥,體色金色的種類稱為金瑪麗,它的白化種也是體金黃,但眼睛是紅色的。瑪麗魚有多種人工選育的變種,包括性狀穩定,己成為獨立魚種的黑瑪麗,腹部膨大如氣球的氣球瑪麗,尾鰭呈叉形的琴尾瑪麗等。[1] 中文名瑪麗魚外文名 POECILIA LATIPINNA 產 地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國水 溫 25~28℃℃ 硬 度 9~11 PH值 7.2~7.6 1其它信息編輯中文名:瑪麗魚別名:黑摩利、花摩利、三色摩利、珍珠摩利、金摩利、銀摩利等瑪麗魚科種:鱂魚科(卵胎生)食物:活水蚤、搖蚊幼蟲等動物性飼料及開水燙過的碎菠菜葉或萵苣葉性情:瑪麗魚性情溫和,喜在水的各層游動價格:一元一條。品種:瑪麗魚體長8-12CM,體色有紅、黑、銀、黃,四色等,常見品種有燕尾紅瑪麗、燕尾黑瑪麗、三色瑪、高鰭紅瑪麗、高鰭金瑪麗、皮球銀瑪麗等。屬於熱帶魚。[1-2] 2形態特徵編輯瑪麗魚的雄魚背鰭高大,臀鰭尖形,雌魚背鰭一般,臀鰭圓形,是卵胎生魚類,產仔時帆鰭瑪麗(珍珠瑪麗) 一般不需要特殊照顧。每尾雌魚一次可產仔20-50尾,仔魚產出後即可游動覓食。體長約8-10厘米,性情極溫和,從不攻擊它魚,雜食,愛啃吃藻類,可喂碎的植物綠葉,對水溫適應能力較強,但對水質較為敏感,需要經常換新水。 [3] 3生長環境編輯瑪麗魚性格溫和,飼養容易,對水質要求不高,喜歡弱鹼性的硬水,適宜水溫為20℃~24℃,水溫低於18℃易患水霉病和白點病。食性頗雜,容易接受各種動物性活餌以及人工餌高帆瑪麗料,同時,也喜歡啄食水草、水族箱缸壁上蔓生的青苔,所以在飼養過程中,不但要注意需要定期喂飼植物性餌料,以助其生長發育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由於瑪麗魚喜歡啄食的特性,在水質環境較差或嘴部受傷的情況下,極易感染細菌導致口霉病的發生。瑪麗魚體質較強健,比較容易飼養,它們甚至可以忍受10℃左右低溫,但並不是說,它們可以在這個極限水溫生長良好,長時間的低溫環境,同樣很容易導致它們受黴菌感染生病,直至死亡。 [1] 4生活習性編輯跟胎鱂科家族的其它成員相比,瑪麗魚類有2點較特別:一是喜歡硬水,在大多數熱帶魚喜歡的微酸軟水中雖然能成活,但會不安地躁動,一旦換成硬水,跳躍次數明顯減少;二是它們比別的胎鱂魚更愛吃素,一定程度上說明它們比較膽小,不適合與別的快游魚混養。喜歡含鹽分的鹼性硬水,可同其它花將鰭魚類混養,為汽水魚。生活習性瑪麗魚類食性較雜,除喜歡動物性餌料外,還特別愛吃植物性餌料,它們會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所以又有魚缸清潔夫的美稱。[1] 5分類學編輯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鯉齒目 Cyprinodontiformes 亞目:鯉齒亞目 Cyprinodontoidei 科:花鱂科 Cyprinodontidae 種:黑瑪麗魚 分布:墨西哥

Ⅸ 我想知道這個魚叫什麼名字。魚有腳尾巴是扁的頭上就是像龍頭上的角有黃色的也有粉色的

墨西哥鈍口螈,又名六角龍、大鈍口螈,擁有斷體再生能力。平均壽命:10~15年。墨西哥鈍口螈 為兩棲動物綱有尾目鈍口螈科。 墨西哥鈍口螈是兩棲動物很有名的「幼體成熟」種(從出生到性成熟產卵為止,均為幼體的形態)。
幼體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產卵。 它們被飼養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主要作為內分泌等實驗的活體使用,所以有關它們飼養及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差不多已經完全確立了,如今在野外基本不能見到它了,只能到一些水族館看看有沒有賣。
墨西哥鈍口螈體長約25~30公分,深棕色帶黑色斑點。白化體、白色突變體以及其他顏色的突變體均常見。肢和足甚小,但尾頗長。背鰭由頭背向後延伸於尾端。腹鰭從兩個後肢中間延伸到尾末端。它們有能力再生身體上的大部分肢體,而且,多變的體色也是它們的魅力之一,據說全世界有超過30個品種。我國常見的有原色、白化黑眼、白化紅眼、黃金和墨蘭等個體。

Ⅹ 麻煩看看這是什麼魚

這是瑪麗魚的一種,是球瑪麗魚。

瑪麗魚,也叫做摩利魚,學名為茉莉花鱂(Poecilia latipinna)。是花鱂科、花鱂屬下的一種觀賞魚。原產中美洲的墨西哥,體色金色的種類稱為金瑪麗,它的白化種也是體金黃,但眼睛是紅色的。瑪麗魚有多種人工選育的變種,包括性狀穩定,己成為獨立魚種的黑瑪麗,腹部膨大如氣球的球瑪麗,尾鰭呈叉形的琴尾瑪麗等。性格溫和,食性雜,容易接受各種動物性活餌以及人工餌料。飼養水中要注意定期加點鹽,以保持水質弱鹼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1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8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7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3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4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4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5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6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