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閱兵式長什麼樣子
1. 世界上最大的閱兵式
2009年,中國60周年國慶大典世人矚目,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的盛大閱兵式更成了世界各國共同的期待和翹望。回顧60年中國閱兵路,自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閱兵開始,新中國13次大閱兵,每一次閱兵,都既是中國輝煌歷程的回顧,更是未來征途的開始。那鏗鏘有力的步伐,氣沖霄漢的氣勢,無不在展示人民軍隊的強大力量、偉大祖國的綜合國力和中華民族的奕奕神采。閱兵雖不是中國的發明,但在中國卻被當成喜事深入人心。好熱鬧的中國人嫌喜事不過癮,有把兩個喜字拼在一起的習俗,而今年,適逢建國60年一甲子、改革開放30年,雙喜臨門,用一個大閱兵去慶祝它,成了無數中國人潛意識中的呼喚。
2. 哪個國家的閱兵式最好看
當然是中國!!!!!!
3. 各國領導人的閱兵車都長什麼樣
1、中國閱兵車:紅旗L9
2015年的9月3日上午,國家領導人開始進行檢閱三軍,備受矚目的檢閱車隨之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當時一汽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此款車正是由一汽生產的紅旗CA7600J車型,也就是後來的紅旗L9。
據一汽集團當時介紹,該車長為6.4米、高為1.72米、寬為2.08米,發動機為一汽自主研發的6.0L V12發動機,同時,這輛檢閱車還是配備了防彈功能的特別版車型,並且車重達到4.5噸。
4、白俄羅斯閱兵車:紅旗L5
2019年7月3日,白俄羅斯在首都明斯克舉行了隆重且盛大的閱兵儀式,慶祝獨立日以及二戰解放75周年。除了當時的步兵方隊、坦克部隊以及戰機編隊引人注目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檢閱車——來自中國的紅旗L5。
這並不是白俄羅斯第一次使用紅旗車型作為檢閱車,從2016年至今,白俄羅斯已經連續四年使用來自於中國的紅旗品牌車型作為檢閱車,在此也能看出中國自主品牌的強大以及外國元首對中國自主品牌的認可!
4. 西班牙國慶閱兵,老兵跳傘掛在電線桿上,當時場面有多尷尬
西班牙國慶閱兵,老兵跳傘掛在電線桿上,場面引起一度尷尬。閱兵變成了閱桿,視頻傳到了網上,網友紛紛為老兵感到尷尬與同情。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沒必要嘲笑。看視頻裡面發現大家都是在用掌聲在鼓勵那位傘兵。只不過他的失誤的場合太正式,會引來人們的種種評論,所幸的是傘兵沒有遭受到身體上的重大傷害,如果傘兵出了意外,就不是看笑話的或者尷不尷尬的時候了,會升級為更嚴重的問題。
5. 請問西班牙方陣是什麼樣子的啊(最好有圖)
一般來說,是西班牙人,特別是他們的偉大的將領貢薩羅·德·科爾多瓦,最
早懂得了火繩槍在作戰中的巨大作用。16世紀初將法國人驅逐出義大利南部的這場
重大戰役中,火繩槍是他們使用的主要兵器。由於西班牙人積極啟用輕兵器,在改
進輕兵器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時,為了提高這種新兵器的效能,努力嘗試建
立一種新式戰術隊形,因而開創了西班牙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獨占軍事優勢的新紀元。
在這個兵器發展的時期里,由於火繩槍和滑膛槍在裝彈時,士兵容易受到敵人
的襲擊,使兵器的效能大受影響,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里負責作戰指揮的軍事將
領在協調聯合兵種作戰時遇到一個很大的課題。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步兵輕兵器的
威力,軍事指揮官在戰術技術上進行了各種試驗,包括騎兵突擊行動,騎兵用輕兵
器出擊,炮轟,長矛沖擊和構築野戰防禦工事等等。
中世紀由三個「戰斗大隊」或密集的騎兵和步兵方隊組成的作戰隊形一直延用
到了16世紀初期。但是,這種作戰隊形特別容易遭受敵人的火槍和炮火的襲擊而潰
散。為此西班牙人首先對這種隊形進行了周到細致的試驗和改進。
野心勃勃的西班牙君主在對西半球廣闊地區的窺探、征服和殖民活動中,一直
致力於確立它的制海權。他們跟法國和土耳其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又支持在歐
洲各地建立哈布斯堡帝國的事業,這一切對西班牙薄弱的人力資源帶來了無法承受
的壓力。就象早期的馬其頓和蒙古曾經曇花一現式地稱霸於世那樣,西班牙這一幅
員窄小的國家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也產生過頗大的影響。當然,它的結果也是一樣,
它在地球上耀武揚威了不到一個世紀之後便一天天地衰亡了。
步兵的戰術
15世紀末,在支持那不勒斯的國王反對法國的戰爭中,貢薩羅·德·科爾多瓦
首先認識到並充分發揮了輕兵器的威力。也許是他發現了黑火葯兵器最重要的一種
戰術功能:即火力是大大加強防禦力量的倍增器。無論怎樣說,是他第一個利用了
這個新發現。他將火繩槍士兵部署在塹壕中,以守衛廣闊的正面陣地,因而節省下
許多兵力,使他能夠用更多的部隊來對付、機動制勝並擊敗數量比他大得多的法國
軍隊。他還設法解決了15世紀的一個基本步兵作戰課題:即如何保衛野外作戰中正
在裝子彈的火繩槍手的問題。他把火繩槍手與長矛兵混合編在一起,長矛兵為火繩
槍手提供了可靠的保護,並利用進攻突擊使火繩槍手的輕兵器火力得到了充分的發
揮。
貢薩羅·德·科爾多瓦在1505年那不勒斯取得的經驗基礎上,經阿拉貢王國西
班牙東北部的斐迪南二世批准,將他的軍隊編成20支部隊,稱為縱隊。每個縱隊有
1000至1250人( 混合編有長矛兵、戟兵、火繩槍手和劍盾兵) ,這些人又編為5 個
連。這就是自從古羅馬步兵中隊這種編隊形式淘汰後,根據兵器使用的有關理論在
西歐建立起來的第一種正規的戰術編隊。這種縱隊從它的實際作戰任務來看,相當
於現代軍隊中的營和團,它由縱隊司令或上校負責指揮。
在後來的20年裡,西班牙人逐步採用了一種稱為步兵團的編隊體制,來代替中
世紀老式的「戰斗大隊」。最初,每個步兵團由數量不等的幾個縱隊組成,最後標
准化為3 個縱隊。這樣每個步兵團總兵力為3000多人。當步兵團成了西班牙軍隊的
標准編隊時,劍盾兵和戟兵便消失了。代之以長矛兵和火繩槍手組成的步兵團或稱
「西班牙方陣」。在16世紀的一段時期里,這種軍事體制統治了整個歐洲戰場。在
兵器技術的發展中出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向,西班牙方陣中包括著數量相等的
火繩槍連和長矛連,但是一個熟練的火繩槍士兵每月最多可掙四個埃斯庫多葡萄牙
貨幣單位,而長矛兵最多不會超過三個埃斯庫多。
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軍隊曾經威震一時。其原因正是它採用了西班牙方陣這
種軍隊體制的緣故。戰場上長矛兵排成密集的三個橫隊,每個橫隊正面為50至60人,
縱深為20列。在四個邊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隊的火繩槍士兵。這種堅固而具有機動能
力的密集隊形其寬度約為150 米,縱深100 米。在方陣的四邊外側各排列著一列火
繩槍士兵,還派出一獨立的分遣隊從事小規模出擊。
由於西班牙縱隊作戰思想的成功,不久法國也模仿組成了地區性的常備部隊。
它起初稱為軍團,後又改為團,每個軍團由6 個大隊組成,每大隊1000人,其中包
括600 名長矛兵,300 名火繩槍士兵,100 名戟兵。
6. 大閱兵 哪些國家 舉行過
真不好意思,外國閱兵的資料實在太少了。。。。。。。。。
200多個國家有俄國,法國,英國,德國,印度,韓國、蒙古、朝鮮,菲律賓、越南,伊拉克、伊朗,埃及,:智利、阿根廷、,巴西,比利時,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等。
中國的大閱兵最好,似乎中國最多,花錢最多,。
閱兵簡介:
閱兵,是一項極其隆重的軍事儀式,是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威,一支軍隊的軍威,一個民族的浩然正氣的重要形式。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羅馬等國就有閱兵的記載。18世紀的西歐一些國家,閱兵式盛行於軍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莫斯科紅場閱兵震動了全世界。閱兵在中國源遠流長。相傳4000多年前,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首領夏禹,曾在現今河南嵩縣境內的塗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會上,眾多士兵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邊歌邊舞,以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在中國春秋時期,也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
現代的閱兵通常是在國家重大節日或大型軍事演習中進行,一般分為閱兵式和分列式。閱兵式是指首長或貴賓在閱兵指揮員的陪同下,乘車、騎馬或步行,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分列式是指受閱部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首長或貴賓的檢閱。
中國的閱兵:
新中國建立以來共舉行過13次國慶閱兵,其中影響較大且最具代表意義的是開國大典、建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閱兵。
分別是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84、199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全國政協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至二零零三年建國五十四周年,共舉行了十三次國慶閱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國十周年,共舉行了十一次國慶閱兵。此後,連續二十四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央決定恢復閱兵,並於一九八四年國慶三十五周年時舉行大型的國慶閱兵式。一九九九年,黨中央決定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世紀閱兵式,慶祝祖國五十年華誕。
閱兵是展現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閱兵包括兩部分,一是閱兵式,即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二是分列式,即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閱兵者的檢閱。
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閱兵,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大排為前導;接著是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共一萬六千四百人,由東向西行進。空軍十七架飛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其中有四架是攜彈飛行。
一九五零年第二次國慶大閱兵,朱德總司令在閱兵式上發布命令,就朝鮮戰爭爆發、台灣的局勢,要求人民解放軍做好戰斗准備。此次閱兵最壯觀的景象是騎兵部隊的一千九百匹白馬以六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一九五一年第三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最前列的方隊是正在軍事學院受訓的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高級軍官。本次閱兵還首次出現民兵大隊。
一九五二年第四次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裡拿著新式的武器。還有乘坐一百六十輛摩托車的摩托化步兵方陣。
一九五三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台上。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
一九五四年第六次國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並沒有跳傘。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後一次接受檢閱。
一九五五年第七次國慶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
一九五六年第八次國慶閱兵,是十三次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進行的。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五十多個國家的***、工人黨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
一九五七年第九次國慶閱兵,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接受檢閱。
一九五八年第十次國慶閱兵,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在開國後創建的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的將校學員們。
一九五九年第十一次國慶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是前十一次國慶閱兵中人數最多的一次,達七十萬人。受閱部隊的裝備中最新式的自動步槍、大炮、坦克、高速噴氣殲擊機,都由我國自行製造。
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次國慶閱兵,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閱兵。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全部是國產現代化兵器,壓軸的海軍導彈部隊方隊、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方隊和戰略導彈部隊方隊尤為引人注目。其中戰略導彈部隊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第十三次國慶閱兵。參閱軍種全,兵種多。這次參閱的陸、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裝,代表了我國武裝力量構成的所有成分。這次國慶大閱兵規模宏大,場面壯觀。參閱部隊都是精銳之師,這樣的規模和陣容,在我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來十分重視閱兵。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先後舉行過3次較有影響的閱兵:一次是1934年8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在江西瑞金縣大埔橋紅場舉行的規模較大的「八一」閱兵;一次是1944年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三五九旅奉命北上開赴抗日前線時,在延安機場舉行的閱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從河北西柏坡抵達北平時,在西苑機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
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1959年建國10周年,新中國每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國慶閱兵,前後共舉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1964年國防部頒布的軍隊列條令中,首次出現閱兵條款。之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緣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恢復閱兵,並於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了恢復閱兵後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
1999年中國大閱兵視頻下載地址
http://60.28.178.205/dload1.html?cid=
7. 哪個國家的閱兵儀式最特別
哪個國家的閱兵儀式最特別?
一看到這個題目,腦子里瞬間就閃現一幅幅有別於所有國家的印度閱兵式,那些場面不僅僅是很特別,而是太“高大精深”,一場閱兵式看下來,誰說瞎話誰疲軟,絕對比花120塊錢看一場雜技表演性價比高,廢話少說,且看圖看說明。
摩托表演關鍵不是一兩次,一撥過去,另一撥跟著就到,一度令我以為,印度難不成以摩托戰斗序列為主?單車13太保剛過去,跟著出場的還是摩托,不過,這回不是一輛,而是集群式閃亮登場,9輛摩托兩輪,連騎手在內,竟然也馱著33個人。真心話,我高度懷疑印度不僅僅是蔑視女性,他們對兩輪摩托車也有著非常復雜的感情,喜歡以眾搏寡。
方隊最莊重的時刻來了,毫不意外的,我又一次看到了制式的不整齊,來,大家看看這手臂的擺動,就連吊兒郎當的美國大兵,也知道方隊通過閱兵台時,採取的是持槍禮,可這些阿三,卻隨著踢踏式的行進步伐,手臂前後大幅度擺動,關鍵還高低不一參差不齊。這隊列式走的,獨特的沒有之一。
8. 世界各國閱兵式哪個國家最好看
青菜蘿卜各有所愛。
由於文化差異的影響,不同國家其閱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體從形式上可分為蘇式閱兵、英式閱兵、法式閱兵和美式閱兵四種,以下為採用不同的閱兵形式的部分國家:
1.蘇式閱兵——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獨聯體及原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古巴、利比亞、伊拉克、越南、蒙古等,其特點是場面及氣勢在4種閱兵模式中最為隆重宏大,徒步方陣受閱時採用普魯士式正步(俗稱「鵝步」,類似於愛爾蘭踢踏舞舞步),顯得特別整齊劃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大規模閱兵時對士兵步幅大小、時間甚至眼神的要求被外界認為達到苛刻的程度);側重於展示本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在4種模式之中最能體現閱兵震懾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的本來意義,故此往往最能夠吸引國際輿論的關注。
2.英式閱兵——英國、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英聯邦成員國,其特點是受閱部隊的方陣及隊列行進基本上繼承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側重於緬懷本國軍隊過往的光榮歷史,閱兵式上會出現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種及武器裝備,部分方陣官兵會穿著老式軍服受閱。
3.法式閱兵——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瑞典等歐洲大陸國家,其特點是士兵走正步時的步幅比英式閱兵小,對車輛方陣的編排帶有較強的藝術氣息。
4.美式閱兵——美國、 韓國、 菲律賓等,其主要特點是娛樂性、表演性和商業性在4種模式中最強,猶如一場精彩熱鬧的武裝大遊行或狂歡節儀式;且士兵受閱時只走行軍步伐,不走正步。
9. 你認為哪個國家的閱兵儀式奇葩
看印度的閱兵儀式總感覺有種參加盛典的感覺,先不說衣服過於艷麗多彩,就是這一批批的駱駝就夠惹人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