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奢侈品銷售額多少

西班牙奢侈品銷售額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3 16:05:01

Ⅰ 世界的奢侈品都有什麼

品種太多了,我就說一下服裝及其配件類的頂級品牌和其奢侈品。

一、唐納.卡蘭(donnakaran)的創始人是一個外表平和貌不驚人的女子,為了使其服飾王國走向多元化,在1984年和丈夫聯手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產品:dkny、dknyclassic、dknaactive、dknyjesns,對紐約所匯聚的不同文化及其獨特的生活氣息作了一個全新的詮釋。dkny以更前衛、更時尚、更休閑的手法描繪了紐約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時代氣息,以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現dkny獨特的魅力。

二、路易·威登創立於1854年,現隸屬於法國專產高級奢華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團。創始人是路易·威登本人。
從設計最初到現在,印有LV」標志這一獨特圖案的交織字母帆布包,伴隨著豐富的傳奇色彩和雅典的設計而成為時尚之經典。100年來,世界經歷了很多變化,人們的追求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而改變,但路易·威登不但聲譽卓然,而今保持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三、夏奈爾是一個有80多年經歷的著名品牌,夏奈爾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閑服。

夏奈爾最了解女人,夏奈爾的產品種類繁多,每個女人在夏奈爾的世界裡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東西,在歐美上流女性社會中甚至流傳著一句話「當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時,就穿夏奈爾套裝」。

四、著名義大利服裝品牌范思哲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一個時尚帝國。它的設計風格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的象徵。其中魅力獨具的是那些展示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華麗的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款式。這些款式性感漂亮,女性味十足,色彩鮮艷,既有歌劇式的超平現實的華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性及恰當地顯示體型。

范思哲以金屬物品及閃光物裝飾的女褲、皮革女裝創造了一種介於女鬥士與女妖之間的女性形象

五、迪奧品牌一直是華麗女裝的代名詞。大v領的卡馬萊晚禮裙,多層次兼可自由搭配的皮草等,均出自於天才設計大師迪奧之手,其優雅的窄長裙,從來都能使穿著者步履自如,體現了幽雅與實用的完美結合。迪奧品牌的革命性還體現在致力於時尚的可理解性;選用高檔的上乘面料如綢緞、傳統大衣呢、精紡羊毛、塔夫綢、華麗的刺綉品等。而做工更以精細見長。幾十年來,迪奧品牌不斷地為人們創造著 「新的機會,新的愛情故事」。在戰後巴黎重建世界時裝中心過程中,迪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六、gucci傳奇自karl Lagerfeld接管Chanel以來,最吸引人最令人震驚的要算是tom ford接手gucci的故事了。時尚必備:古孜盡管時裝牌子令人眼花繚亂,風格卻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時尚之餘不失高雅,這個義大利牌子的服飾一直以簡單設計為主,尤其是今季的男裝,剪裁新穎,彌漫著十八世紀威尼期風情,再融入牛仔、太空和搖滾巨星的色彩,讓豪邁中帶點不羈,散發無窮魅力。

Ⅱ zara是什麼

品牌名稱:ZARA(中文名稱----颯拉) 所屬國家:西班牙 創始時間:1975年 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爾特加·高納 (Amancio Ortega Gaona) 所屬機構:Inditex集團 首席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 (John Galliano) 產品類別:女裝,男裝,童裝,鞋靴 保加利亞玫瑰香水-zara
,帽子,圍巾。 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並於近年超越了美國的GAP、瑞典的H&M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裝零售集團,2005年其全球的銷售額67.41億歐元,銷售數達4.29億件,純利潤8.03億歐元。截至2006年6月它在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2899家專賣店,旗下共有8個服裝零售品牌,包括ZARA、Pull and Bear、Kiddy』s Class、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ZARA創於1975年,目前在全球72個國家擁有1757家專賣店(自營專賣店佔90%,其餘為合資和特許專賣店)。盡管ZARA品牌的專賣店只佔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數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銷售額卻占總銷售額的70%左右。
品牌歷史
1975年,學徒出身的阿曼西奧·奧爾特加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偏遠市鎮開設了一個叫ZA zara服飾1
RA的小服裝店。而今,昔日名不見經傳的ZARA已經成長為全球時尚服飾的領先品牌,身影遍布全球70餘個國家和地區,門店數已達2000餘家。 zara品牌之道可以說是時尚服飾業界的一個另類,在傳統的頂級服飾品牌和大眾服飾中間獨辟蹊徑開創了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模式。隨著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成為時尚服飾行業的一大主流業態,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有人稱之為「時裝行業中的戴爾電腦」,也有人評價其為「時裝行業的斯沃琪手錶」。在2005年,ZARA在全球100個最有價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佛商學院把zara品牌評定為歐洲最具研究價值的品牌,沃頓商學院將zara品牌視為研究未來製造業的典範。ZARA作為一家引領未來趨勢的公司,儼然成為時尚服飾業界的標桿。 zara品牌的頭頂上籠罩著太多的光環,但絕非徒有虛名,其背後漂亮的財務數字則是 zara服飾2
最佳的註解。在2005年度ZARA全球營業收入達到44億歐元,稅前利潤為7.12億歐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14年為止ZARA每股收益年均增長率是10.9%,而Burberry等五大奢侈品集團的年均增長率則只有7.7%。 由於ZARA財務表現良好,發展勢頭強勁,ZARA品牌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爾特加的財富也隨著股票市值的上揚而節節攀升,在200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八,資產總額已達240億美元。 ZARA作為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模式的領導品牌,聲名顯赫,利潤豐厚,真可謂是「名利雙收」,ZARA顯然成為贏利性品牌的典範。ZARA品牌在時尚服飾業界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2005年閃電般地躋身全球100個最具價值品牌榜,並將ARMANI等時尚服飾界大牌甩在身後。「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不同經濟時代偉大品牌的興衰史告訴我們一個偉大的品牌的崛起往往在於其品牌精神與整體性時代精神及消費者深層需求的高度契合。ZARA贏利性品牌模式在全球所向披靡大獲成功正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2005年才第一次登上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ZARA,2006年排名已經僅次於Adidas,品牌價值達42.35億美元。 ZARA的每一位門店經理都擁有一部特別定製的PDA,通過這台聯網的PDA他們可以直接向總部下訂單,而總部可以直接掌握每一間門店的銷售情況,同時門店店長也可以和總部產品經理及時溝通。這樣ZARA可以做到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哈佛商業評論》稱:ZARA建立了一個不同於傳統行業的通信供應鏈,正是這個供應鏈幫助ZARA完成了它的15天神話。 在ZARA你總是能夠找到新品,並且是限量供應的。這些商品大多數會被放在特殊的貨架上面。這種暫時斷貨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膽了!但是想想所有限量供應商品在市場上受到的追捧吧,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而ZARA的暫時斷貨正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理,ZARA由於這種顛覆性的做法慢慢變成了「獨一無二」的代言人。
品牌策略
ZARA成立於1975年,已在歐洲27個國家及全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200家女性服飾連鎖店。2004年度全球營業收入46億歐元,利潤4.4億歐元,獲利率9.7%,比美國第一大服飾連鎖品牌GAP的6.4%還要出色。 ZARA近幾年來經營成功,可歸納為四個因素:擁有龐大的設計師群;公司本身擁有9家成衣廠,從新款策劃到生產出廠,最快可在一周內完成;ZARA的送貨速度快;採取多樣少量的經營方式,每隔3周其服裝店內所有商品一定要全部換新。 ZARA的設計師具有年輕人獨特的創意與熱情,經常到紐約、倫敦、巴黎、米蘭、東京等時尚都市的第一線去了解女性服飾及配件的最新流行與消費趨勢,並隨時掌握商品銷售狀況、顧客反應等第一手信息。 ZARA目前在西班牙有9家自己的生產工廠,可以機動掌握生產速度。設計師完成服飾設計之後,便將設計資料規格傳到工廠正式生產。世界各地連鎖店的訂單,經合理評估後傳到工廠,將庫存量降到最低。目前庫存量大約是15%到20%,比其他服飾連鎖業者的40%低很多。 在物流配送方面,ZARA在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盟國家以卡車運送為主,平均48小時即可運達連鎖店,在這些地區的銷售占總銷售量的70%。剩下30%的銷售量,則以空運的方式送到日本、美國、東歐等較遠的國家和地區。 為了讓消費者趕上最新流行的腳步,ZARA各連鎖店每周一定會有新品上市,商品上下架的替換率非常快。而且各店陳列的每件商品通常只有五件庫存量,屬於多樣少量經營模式。每隔3周,其服裝店內所有商品一定要全部換新。 在競爭激烈的服裝銷售市場上,ZARA以超速度、多品種少量、制售一體的效率化經營,立足歐洲,放眼全球,其成功之道值得業界分析借鑒。
編輯本段供應鏈系統
實際上至關重要的環節是ZARA的靈敏供應鏈系統,大大提高了ZARA的前導時間 zara服飾3
。(前導時間是從設計到把成衣擺在櫃台上出售的時間)中國服裝業一般為6~9個月,國際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最厲害時最短只有7天,一般為12天。這是具有決定意義的12天。ZARA之靈敏供應鏈所展現出來的韻律,使得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相形見絀。一些國際服裝品牌巨頭明知ZARA厲害,就是學不來,模仿不了。為什麼? ZARA一年中大約推出12000種時裝,而每一款時裝的量一般不大。即使是暢銷款式,ZARA也只供應有限的數量,常常在一家專賣店中一個款式只有兩件,賣完了也不補貨。一如郵票的限量發行提升了集郵品的價值,ZARA通過這種「製造短缺」的方式,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追隨者。「多款式、小批量」, ZARA實現了經濟規模的突破。 一般分析ZARA成功的原因大致是:顧客導向;垂直一體化;高效的組織管理;強調生產的速度和靈活性;不做廣告不打折的獨特營銷價格策略等。
編輯本段主要設計師
ZARA有近400名設計師,這些設計師是典型的空中飛人,他們經常坐飛機穿梭於各種時裝發布會之間 zara童裝1
或者出入各種時尚場所。通常,一些頂級品牌的最新設計剛擺上櫃台,ZARA就會迅速發布和這些設計非常相似的時裝。這樣的設計方式能保證ZARA緊跟時尚潮流。據悉,在歐洲,每年ZARA都要向那些頂級品牌支付幾千萬歐元的侵權罰款。ZARA並沒有因此放棄這種設計模式,顯然從中賺取的利潤要比被罰款的數額高得多。 ZARA花巨資一體化設計自己的靈敏供應鏈。生產基地設在西班牙,只有最基本款式的20服裝在亞洲等低成本地區生產。ZARA自己設立了20個高度自動化的染色、剪裁中心,而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給周邊500家小工廠甚至家庭作坊,而把這20個染色、裁剪中心與周邊小工廠連接起來的物流系統堪稱一絕。在西班牙方圓200英里的生產基地,集中了 20家布料剪裁和印染中心,500家代工的終端廠。ZARA把這200英里的地下都挖空,架設地下傳送帶網路。每天根據新訂單,把最時興的布料准時送達終端廠,保證了總體上的前導時間要求。建設這樣一個生產基地,需要投資達幾十億歐元。許多品牌服裝想模仿ZARA,可是卻沒有這樣巨額投資的生產基地。成品服裝在歐洲用卡車兩天內可以保證到達,而對於美國和日本市場,ZARA甚至不惜成本採用空運以提高速度。這種大生產思維,使得ZARA品牌一騎絕塵。 ZARA的零售只設專賣店,那是ZARA的窗口與眼睛,不搞特許經營。 zara童裝2
專賣店每周根據銷售情況下訂單兩次,這就減少了需要打折處理存貨的機率,也降低了庫存成本。款式更新更快增加了新鮮感,吸引消費者不斷重復光顧。快速更新店面里的貨品,也確保了它們能符合顧客的品味,從而能被銷售出去。 「品種少,批量大」是傳統製造業的天條,而在「長尾市場」中,「款多量小」卻成為當紅的商業模式。ZARA以其靈敏供應鏈,創造了長尾市場的新樣板。 中國是服裝大國和強國,然而卻沒有稱譽世界的品牌,而只是廣布著大量的代工基地,成為「世界工廠」的一個縮影。對比ZARA靈敏供應鏈的建設,我們的「世界工廠」顯得相形見絀。一國財富模式,決定了一國未來的競爭力。當歐美人選擇了集中投向教育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控制資源的全球分配走勢,而中國人卻一窩蜂地選擇了不動產財富模式,結果日益淪落為給跨國公司輸送利潤的機器。
編輯本段品牌特色
ZARA旗下擁有超過兩百餘位的專業設計師群,一年推出的商品超過12000款,可說是同業的5倍之多,而且設計師其平均歲數只有25歲,他們隨時穿梭於米蘭、東京、紐約、巴黎等時尚重地觀看服裝秀,以擷取設計理念與最新的潮流趨勢,進而模擬仿效推出高時髦感的時尚單品,而且速度之快十分令人震驚,每周兩次的補貨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舊換新,全球各店在兩周內就可同步進行更新完畢,極高的商品汰換率,也加快了顧客上門的回店率,因為消費者已於無形中建立起ZARA隨時都有新東西的重要形象。 除此之外,ZARA設計群也實時與全球各地的ZARA店長進行電話會議,透過了解各地的銷售狀況與顧客反應,來靈活變通調整商品的設計方向,因應人客的百變口味,而且在顧客購買的同時,店員已經將商品特徵以及顧客資料輸入計算機,藉由網際傳輸將數據送回ZARA總部,設計群則可掌握各種精確的銷售分析與顧客喜好,再加上本身專業的時尚敏銳度,來決定下一批商品的設計走向與數量,如此一來,商品即可發揮最大銷售率,也意味著能有效壓低庫存的出現率。 來看看zara 09秋冬的宣傳畫冊你就一目瞭然了。從軟呢子外套,到誇張的具有戲劇性的針織毛衣;從淺紫色,大地色系,到藍色,甚至綠色褲子,看來,這個秋天,一身黑的行頭,已經開始過時了。不論是綠色的褲子,紅色的里子,還是閃光質感的西裝夾克,一切都在顛覆著「低調」的男裝理念。這個秋天,如果你不「閃光」,那麼至少給我點「顏色」看看!

Ⅲ 全球奢侈品牌100強都有哪些

世界奢侈品協會全球十大頂級時尚品牌:愛馬仕(Hermes)、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菲拉格慕(Ferragamo)、范思哲(Versace)、普拉達(Prada)、芬迪(Fendi)、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

1、愛馬仕(Hermès)是世界著名的奢侈品品牌,1837年由Thierry Hermès創立於法國巴黎,早年以製造高級馬具起家,迄今已有180年的悠久歷史。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愛馬仕在全球排名第41位 [1] 。愛馬仕(Hermes)從1837年在巴黎開設首家馬具店以來的180年間,就一直以精美的手工和貴族式的設計風格立足於經典服飾品牌的顛峰。它奢侈、保守、尊貴,整個品牌由整體到細節,再到它的專賣店,都彌漫著濃郁的以馬文化為中心的深厚底蘊。

4、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簡稱Dior),一直是炫麗的高級女裝的代名詞。他選用高檔的華麗、上乘的面料表現出耀眼、光彩奪目的華麗與高雅女裝,倍受時裝界關注。他繼承著法國高級女裝的傳統,始終保持高級華麗的設計路線,做工精細,迎合上流社會成熟女性的審美品味,象徵著法國時裝文化的最高精神 ,迪奧品牌在巴黎地位極高。

提起Christian Dior,在腦海中浮現其著名的黑白千鳥格圖案的同時,也會想起出現在每一本服裝相關書籍里,那張早已成為經典的黑白照片一名站在塞那河畔人行步道邊緣的女子,戴著手套的雙手擺出好看的Pose,身後看不見盡頭的石板路,彷彿喻意著流行的漫漫長路。從1947年的這張照片發表以來,迪奧已走了五十年的時尚路途了。自1947年迪奧的首次發布會以來,每一次新作推出都引起時裝界及傳媒的關注。迪奧品牌一直是炫麗的高級女裝時代(1947年-1957年)的領頭羊。

Ⅳ Louis Vuitton是不是世界500強呢每年銷售額有多少

不是。以下是06年的500強,經本人仔細查閱,其中沒有Louis Vuitton!

世界500強:《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
1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339,938.0
2 沃爾瑪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315,654.0
3 皇家殼牌石油 英國/荷蘭 煉油 306,731.0
4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267,600.0
5 通用汽車 美國 汽車 192,604.0
6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189,481.0
7 戴姆勒克萊斯勒 美國 汽車 186,106.3
8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185,805.0
9 福特汽車 美國 汽車 177,210.0
10 康菲 美國 煉油 166,683.0
11 用電氣 美國 多元化 157,153.0
12 道達爾 法國 煉油 152,360.7
13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138,235.3
14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31,045.0
15 安盛 法國 保險 129,839.2
16 安聯 德國 保險 121,406.0
17 大眾汽車 德國 汽車 118,376.6
18 富通 比利時/荷蘭 銀行 112,351.4
19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10,764.6
20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108,905.0
21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101,403.8
22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設備 100,098.7
23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98,784.9
24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94,869.3
25 家樂福 法國 食品、葯品店 94,454.5
26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93,494.0
27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92,603.3
28 英傑華 英國 保險 92,579.4
29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91,134.0
30 麥克森 美國 保健品批發 88,050.0
31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87,510.7
32 國家電網 中國 電力 86,984.3
33 惠普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86,696.0
34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85,687.2
35 委內瑞拉石油 委內瑞拉 煉油 85,618.0
36 瑞銀集團 瑞士 銀行 84,707.6
37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83,980.0
38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3,596.3
39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83,556.5
40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產 83,381.7
41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83,273.8
42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81,663.0
43 家得寶 美國 專業零售 81,511.0
44 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81,362.0
45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79,902.0
46 三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78,716.6
47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8,557.7
48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76,227.6
49 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75,798.8
50 韋里孫通訊 美國 電信 75,111.9
排名 公司標志 中文常用名稱 總部所在地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51 卡地納健康 美國 保健品批發 74,915.1
52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74,744.7
53 雀巢 瑞士 食品 74,658.6
54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74,061.8
55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72,814.3
56 麥德龍 德國 食品、葯品店 72,814.3
57 瑞信 瑞士 銀行 72,193.5
58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71,164.3
59 特易購 英國 食品、葯品店 71,127.6
60 標致 法國 汽車 69,915.4
61 美國郵政 美國 郵遞 69,907.0
62 奧馳亞集團(阿爾特里亞) 美國 煙草食品 69,148.0
63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67,186.0
64 意昂 德國 能源 66,313.2
65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66,025.6
66 沃達豐 英國 電信 65,314.2
67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64,441.9
68 法國電力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63,434.1
69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61,158.3
70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61,032.7
71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60,932.9
72 樂金 韓國 多樣化 60,574.1
73 克羅格 美國 食品、葯品店 60,552.9
74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60,255.7
75 德國郵政 德國 郵遞 59,989.8
76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59,223.9
77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58,958.0
78 寶馬 德國 汽車 57,973.1
79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57,833.9
80 現代汽車 韓國 汽車 57,434.9
81 寶潔 美國 家居個人用品 56,741.0
82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56,614.9
83 皇家阿霍德 荷蘭 食品、葯品店 56,427.3
84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56,423.6
85 法通保險 英國 保險 56,384.8
86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56,324.0
87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56,028.0
88 戴爾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55,908.0
89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55,407.0
90 蒂森克虜伯 德國 工業農業設備 55,260.7
91 波音 美國 航天國防 54,848.0
92 美國人伯根 美國 保健品批發 54,589.6
93 桑坦德銀行 西班牙 銀行 53,848.8
94 巴斯夫 德國 化學 53,113.3
95 好市多 美國 專業零售 52,935.2
96 蘇伊士里昂水務 法國 能源 52,742.9
97 塔吉特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52,620.0
98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52,498.0
99 博世 德國 汽車零件 52,207.6
100 雷諾 法國 汽車 51,365.1
101 輝瑞 美國 制葯 51,353.0
10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50,824.4
103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50,634.3
104 強生 美國 制葯 50,514.0
105 萊茵集團 德國 能源 50,346.2
106 聯合利華 英國/荷蘭 食品 49,580.8
107 西爾斯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49,124.0
108 西班牙電話 西班牙 電信 48,833.3
109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48,474.9
110 美林 美國 證券經紀 47,783.0
111 鮮京 韓國 煉油 47,142.6
112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46,983.0
113 東京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46,418.3
114 陶氏化學 美國 化學 46,307.0
115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46,284.0
116 聯合健康 美國 保健 45,365.0
117 Wellpoint 美國 保健 45,136.0
118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45,071.2
119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4,597.8
120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44,280.4
121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美國 電信 43,862.0
122 時代華納 美國 娛樂 43,652.0
123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43,626.4
124 高盛 美國 證券經紀 43,391.0
125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43,243.0
126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42,725.0
127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42,633.2
128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42,615.4
129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遞 42,581.0
130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42,503.1
131 諾基亞 芬蘭 網路通訊設備 42,484.5
132 義大利電力 義大利 天然氣與電力 42,320.5
133 富士通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42,319.4
134 沃爾格林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2,201.6
135 歐尚 法國 食品、葯品店 42,073.2
136 泰科國際 美國 電子、電氣設備 41,780.0
137 阿塞洛 盧森堡 金屬 40,521.3
138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40,407.0
139 艾伯森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0,397.0
140 微軟 美國 計算機軟體 39,788.0
141 義大利電信 義大利 電信 39,764.5
142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9,480.6
143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39,366.1
144 英特爾 美國 半導體 38,826.0
145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氣設備 38,579.1
146 西夫韋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8,416.0
147 三菱聯合金融控股集團 日本 銀行 37,925.6
148 美可保健 美國 保健 37,870.9
149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保險 37,694.4
150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37,213.0
151 CVS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7,006.2
152 摩托羅拉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36,843.0
153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36,537.0
154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36,526.0
155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36,349.3
156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36,339.0
157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35,943.8
158 瓦喬維亞銀行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35,908.0
159 賽諾菲安萬特 法國 制葯 35,429.2
160 好事達 美國 保險 35,383.0
161 馬士基集團 丹麥 海運 35,214.7
162 英國電信 英國 電信 34,808.3
163 拜耳 德國 化工、制葯 34,804.2
164 Seven&I 日本 零售 34,717.3
165 斯普林特Nextel 美國 電信 34,680.0
166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4,625.7
167 DZ Bank 德國 銀行 34,554.5
168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34,501.8
169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34,245.1
170 佳能 日本 影象器材、辦公設備 34,091.6
171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33,632.4
172 標准人壽 英國 保險 33,452.1
173 Caremark Rx 美國 保健 32,991.3
174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2,725.0
175 百事 美國 食品 32,562.0
176 雷曼兄弟 美國 證券經紀 32,420.0
177 諾華 瑞士 制葯 32,212.0
178 沃爾沃 瑞典 汽車 32,183.6
179 弗朗茨海涅爾 德國 保健品批發 32,172.5
180 沃特迪斯尼 美國 娛樂 31,944.0
181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31,833.4
182 保德信金融 美國 保險 31,708.0
183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31,659.3
184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1,421.5
185 威立雅 法國 水務 31,368.4
186 Plains All American Pipeline 美國 能源 31,177.3
187 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31,176.0
188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31,132.4
189 百思買 美國 專業零售 30,848.0
190 諾斯洛普格拉曼 美國 航天國防 30,721.0
191 布依格 法國 工程與建築 30,548.4
192 西斯科 美國 食品雜貨批發 30,281.9
193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30,080.0
194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險 30,029.8
195 必和必拓集團 澳大利亞 采礦、原油生產 29,587.0
196 英美資源集團 英國 采礦、鑽石 29,434.0
197 聯邦快遞 美國 郵遞 29,363.0
198 Foncière Euris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29,308.4
199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29,167.1
200 霍尼韋爾國際 美國 航天國防 28,862.0
201 英格雷姆麥克羅 美國 電子辦公設備批發 28,808.3
202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28,777.8
203 桑斯博里 英國 食品、葯品店 28,649.0
204 羅氏 瑞士 制葯 28,495.6
205 杜邦 美國 化工 28,491.0
206 鴻海精密 中國台灣 電子 28,350.1
207 電裝 日本 汽車零件 28,160.4
208 米塔爾鋼鐵 荷蘭 金屬 28,132.0
209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28,092.8
210 紐約人壽 美國 保險 28,051.0
211 江森自控 美國 汽車零件 28,019.5
212 法國燃氣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27,826.0
213 俄羅斯統一電力 俄羅斯 天然氣與電力 27,768.1
214 萊茵集團 德國 采礦、原油生產 27,762.1
215 丸紅 日本 貿易 27,732.2
216 Coles Myer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7,408.8
217 中國人壽 中國 保險 27,389.2
218 JFE Holdings 日本 金屬 27,365.9
219 德爾福 美國 汽車零件 27,201.0
220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27,083.0
221 KDDI 日本 電信 27,034.1
222 挪威水電 挪威 金屬 27,032.8
223 萬喜 法國 工程與建築 26,991.5
224 三星生命 韓國 保險 26,692.3
225 美鋁公司 美國 金屬 26,601.0
226 澳洲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6,471.4
227 宏利保險 加拿大 保險 26,446.5
228 法航——荷航集團 法國 航空公司 26,098.9
229 法國國營鐵路 法國 鐵路運輸 26,086.4
230 耆衛公司 英國 保險 26,084.1
231 泰森食品 美國 食品生產 26,014.0
232 喬治威斯頓 加拿大 食品、葯品店 25,947.2
233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25,916.8
234 國際紙業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5,797.0
235 馬自達汽車 日本 汽車 25,788.9
236 埔項制鐵 韓國 金屬 25,677.8
237 出光興產 日本 煉油 25,370.0
238 森特理克 英國 天然氣與電力 25,062.7
239 威望迪 法國 娛樂 25,061.3
240 韓國電力 韓國 天然氣與電力 24,841.0
241 思科系統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24,801.0
242 夏普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4,705.0
243 三菱重工 日本 工農業設備 24,660.8
244 HCA 美國 保健 24,455.0
245 普利司通 日本 輪胎橡膠 24,440.2
246 聖保羅旅行者保險 美國 保險 24,365.0
247 邦奇 美國 食品生產 24,275.0
248 立博 英國 博彩 24,271.0
249 鈴木汽車 日本 汽車 24,257.6
250 加拿大皇家銀行 加拿大 銀行 24,145.6
251 Woolworths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4,035.7
225 法國郵政局 法國 郵遞 24,017.5
253 阿斯利康 英國 制葯 23,950.0
254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 德國 銀行 23,943.7
255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23,860.1
......
489 帕卡 美國 汽車 14,057.4
490 美國鋼鐵公司 美國 金屬 14,039.0
491 五十鈴汽車 日本 汽車 13,971.5
492 蘋果電腦 美國 電腦 13,931.0
493 馬克斯思班塞 英國 一般商品零售 13,909.2
494 奎斯特通訊 美國 電信 13,903.0
495 Lennar 美國 房地產 13,870.3
496 霍頓 美國 房地產 13,863.7
497 旭硝子 日本 化工 13,863.5
498 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 銀行 13,755.8
499 住友化學 日本 化學 13,748.5
500 耐克 美國 體育用品 13,739.7

Ⅳ 西班牙有什麼世界名牌啊

西班牙有ZARA、MANGO、LOEWE、Massimo Dutti、西亞特等世界名牌。

1、ZARA

ZARA創立於1975年,最具大眾影響力的西班牙流行服飾品牌,包括女裝、男裝和童裝。

西班牙Inditex上市集團的奧爾特加(Ortega,乃西班牙最富有的人,資產超過百億新元)所開創的品牌,20多年來在全球41個國家設有1340家店面,年營業額超過20億美元。中價位時裝在不打廣告,單靠口碑與速度,在競爭激烈的時尚界打出春天。

2、MANGO

MANGO創立於1984,以時尚、摩登、流行、大都會感的服裝設計成功贏得全球女性的一致青睞,同時,也迅速傳遞西班牙時裝的形象語言,讓喜愛時髦、鍾愛流行的時尚女性,有全新、與眾不同的漂亮選擇。

3、LOEWE

LOEWE是西班牙百年皮具奢華品牌,創立於1846年。

在其創立後的一個世紀,LOEWE羅意威不斷發展壯大,而追求現代時尚則成為品牌最典型的特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LOEWE羅意威於西班牙的總部和各精品店紛紛採用西班牙著名建築師Javier Carvajal狂放的建築風格及室內設計,一度成為時尚潮流的引領者。

4、Massimo Dutti

Massimo Dutti是西班牙的時尚品牌,創立於1985年11月,以男裝起家。男裝成功地打入市場後,1995年發布女裝系列,並相繼推出童裝和香水系列。同ZARA屬於Inditex集團。

5、西亞特(Seat)

西亞特(Seat),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車公司,是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1950年成立於巴塞羅那。到二十世紀90年代初,西亞特汽車的年產量已到了36萬輛以上,成為西班牙效益最好的汽車公司。

Ⅵ 2021 全球奢侈品牌價值榜出爐,反映了哪些現象和趨勢

2021 全球奢侈ˇ品牌價值榜出爐,我認為反映了以下一些現象和趨勢。
1、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和我國國內經濟增幅放緩,奢侈品全球價差持續縮小和我國對關稅的調整,都會使得部分奢侈ˇ品價格進一步下調。
2、受千禧一代消費特點影響,數字營銷將成為奢侈ˇ品銷售的重要途徑。伴隨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傳統銷售渠道與網路營銷逐步融合,線上購物突破了地域和距離的限制,也有效的縮減了開店成本,奢侈ˇ品牌將以社交網路為主要傳播媒介刺激奢侈ˇ品消費。迅速發展的跨境電商和奢侈ˇ品牌對網站購物模式的大力推廣將帶動線上購物快速增長。
3、奢侈ˇ品牌消費體驗和服務進一步得到加強和改善。各大品牌繼續提高其門店在國內市場的服務質量,以便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並強調購買與售後服務。
4、消費者年輕化,追求個性、時尚、休閑的特點使得奢侈品牌針對這一特點做出調整,一些傳統品牌加入新設計元素來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

Ⅶ 世界奢侈品消費現狀是什麼

中國已成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
高盛發布關於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研究報告——

12月7日,高盛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發布的關於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研究報告稱:除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外,2004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額已經達到了60億美元,在全球奢侈品消費中的份額已增長至12%。在這12%中,只有約2%的銷售額來自中國本土市場的消費,其餘約10%左右都來自到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高盛預測,中國在2015年將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的巔峰。

報告稱,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為全球奢侈品行業的總銷售額作出近20%的貢獻。在未來四年中,中國奢侈品消費需求將達到每年約25%的復合年增長率,在2008年將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9%;在2015年將佔29%,並超過日本的28%。屆時,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將與日本的奢侈品消費者抗衡。目前日本在奢侈品行業的消費大約為總銷售額的41%,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高盛提供的數據顯示,2003年,約4500萬中國消費者的年購買能力超過3萬美元。20歲至30歲的消費者為中國奢侈品消費的主力,這一年齡段的中國消費者人數要比日本高出11倍。

高盛國際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弗蘭克·道森表示,2004年和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將分別為9.7%和8.1%。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化將進一步刺激中國出境人數的增加,他預測人民幣在未來12個月內可能再升值7%至8%,使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大大增強。

同時,弗蘭克·道森認為,到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的增加,將會促進奢侈品行業發展,因為中國人非常喜歡在旅遊時花錢,同時到國外旅遊也將增加他們的品牌意識。自2004年9月起,歐洲大多數國家已經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成為中國公民海外旅遊的目的國。香港是中國人海外游的最早受益者。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預測,到2008年,中國人海外旅遊人數將增至4900萬人,2010年的遊客人數將超過6000萬人,2015年將達到1億人。世界貿易組織也預測到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將達到1億人,只不過需要更長的時間,要到2020年才能實現。

自今年年初開始,到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允許攜帶的現金數目是以前的兩倍。由此,弗蘭克·道森大膽預測,隨著更多航空公司、旅行社的出現,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將很快成為中國人最喜歡前往旅遊的國家。海外旅遊同時令以前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奢侈品品牌的中國遊客得以更多地認識這些品牌。

另外,弗蘭克·道森還指出,在中國大陸市場對奢侈品的需求迅速增長的過程中,斯沃琪集團、博柏利(Burberry)、古奇(Gucci)和路易·威登-軒尼斯將從中國市場以及中國海外旅遊人數的增加對奢侈品的需求增長中受益最大。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的進口關稅高,並且消費者不太了解品牌珠寶,象卡地亞(Cartier)和Bulgari等珠寶品牌將不會從中國市場獲得較大的收益,但相比較而言,卡地亞的情況要稍微好一些。非常昂貴的品牌產品(比如象Hermes)將不可能從收入水平仍偏低的中國市場獲得銷售額的快速增長,因為中國的消費者在收入有所提高時,更願意首先選擇較便宜的奢侈品品牌。

Ⅷ 奢侈品的價格和價值體現在哪裡

最貴的奢侈品其實就是虛榮心。

實際上,在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人們是把奢侈品與浪費、炫耀聯系在一起的。

一、奢侈品主要是滿足富人的虛榮心

奢侈品與必需品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沒有奢侈品,人類生活不受任何影響。

我們可以把消費需求分為真實需求和炫耀需求兩個方面。真實需求,就是為自己的生理需求和社會活動需求消費的物品或服務。而炫耀需求則是超出真實需求之上的完全是為了滿足個人虛榮心而消費的物品或服務。

例如,吃飯就是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膳食搭配合理,營養成分充足,適合個人口味,這樣的餐飲就是真實的消費需求。但是,如果非要一桌飯菜超過10萬元不可,這樣的消費純屬是為了炫耀滿足虛榮心,因為10萬元吃一頓飯和100元吃一頓飯對個人的真實需求來說沒什麼差別。可見,富人消費奢侈品,主要是顯示其所擁有的財富價值或收入能力,想以此得到社會對其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認可。

生產總值的統計包括產品和服務,同樣,奢侈品也包括產品和服務,像僱傭私人司機、僕人,在高檔酒店、發廊、夜總會、俱樂部、會館等場所消費就屬於奢侈服務消費了。

奢侈品需求與收入的彈性關聯較高,即對奢侈品的消費受收入高低影響較大,收入高才能消費得起奢侈品。必需品需求與收入的彈性關聯較小,像麵粉,不管收入高低,都要消費,而且消費量變化不大,收入高也不至於一天吃10公斤麵粉。

所以說,奢侈品一定是價格奇高,讓一般人消費不起。奢侈品錢包價格都在幾千元上萬元,手袋幾萬元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而普通消費品這類產品的價格也就幾十元,幾百元就能買很好的了。

對消費者個體來說,物價高低也有不同的理解。一個人年收入1000萬元,花1萬元買個包可能不認為是奢侈品。但是,由於市場上能實現包的裝載功能的普通包在100元左右,花1萬元買個包已經是該類普通商品價格的100倍了,我們仍稱這個1萬元的包是奢侈品,盡管這1萬元對收入1000萬元的人來說是九牛一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奢侈品的角色也會發生變化,過去的奢侈品現在就可能成了必需品,現在的奢侈品將來也可能成為必需品。像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行動電話「大哥大」是奢侈品,要幾萬元買一部,這一價格當時是中國普通勞動者十幾年的收入。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的價格逐步降了下來,手機就成了必需品,勞苦大眾也消費得起。

二、奢侈品行業屬暴利,流行飢餓營銷。

經濟學上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價格升高需求減少。但奢侈品與這一經濟學理論相悖,這些炫耀性的商品價格越高,往往越好銷售。

有個市場銷售的故事。一個服裝點掛出的一件襯衣標價幾十元很長時間賣不出去,店主便把標價改成幾百元,結果很快就賣了出去。這就是滿足了人們炫耀性消費心理。這就是奢侈品奇貴的原因,奢侈品需求的價格彈性是逆向的,即價格越高越好賣,價格低反而不好賣。其實很多購買奢侈品的人並不懂得鑒賞這些精美的商品,他們只認價格。

所以,不同的奢侈品品牌都有自己的消費者定位,路易·威登等歐洲奢侈品牌鎖定在最富有的3%的家庭;而美國的蔻馳則把潛在客戶群定位在最富有的20%的客戶,這應該是奢侈品品牌里的「大眾貨」,一般中產階層咬咬牙也能消費得起。

飢餓營銷。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與其稀缺性是成正相關關系的,即這類商品越稀有其價格越高。為了保證奢侈品的稀缺性,一些奢侈品製造商都定量生產,即使市場需求量再大,也不多生產一件,避免讓自己的奢侈品成為大路貨。

此外,奢侈品的設計往往很獨特,其目的就是為了「標新立異」、「鶴立雞群」,讓自己與必需品甚至其他品牌的奢侈品有明顯的區別。奢侈品用料上乘,經久耐用,性能優異,但奢侈品的品質再好,也不至於比必需品的價格高出上百倍甚至上千倍。所以,奢侈品一般都是暴利定價。

雖然奢侈品屬於暴利,但從幾家奢侈品製造商的會計報表看,他們的利潤並不是特別高,稅前收入是營業額的3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奢侈品要投入大量的廣告推廣費用,請模特和辦展覽等,這都需不菲的花費。另外還要為打假拿出大量經費。例如,路易·威登有商標、設計和版權共計12000項知識產權,在全球招聘了250人負責知識產權保護,每年發起數萬件反仿冒突擊行動。2012年,路易·威登在全球發起了13800次反仿冒突擊行動,提起了33258次法律訴訟,有2000多家假冒路易·威登網站被關閉,十多萬次網上競拍被制止。

三、中國人購買了世界近半的奢侈品

奢侈品的消費隨著市場走勢發生變化。在經濟好的年景,奢侈品消費就多;遇到經濟危機等經濟差的年景,奢侈品消費就下滑。2000年是奢侈品消費較好的年景,這一年世界奢侈品銷售總額高達1700億美元,酒類佔大頭,包括威士忌、香檳、法國白蘭地。

在過去幾年裡,世界奢侈品市場繼續保持上升趨勢,但83%的奢侈品由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巴西、西班牙和瑞士消費。預計2015年的奢侈品市場規模為2900億美元。

中國大陸在2012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預計2015年中國的奢侈品銷售額為270億美元,佔世界奢侈品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一。如果加上港澳台地區,中國人購買的奢侈品佔世界銷售奢侈品總量的三分之一。2019年,中國的奢侈品銷售額佔世界奢侈品銷售總額的四成以上。

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報告,中國人消費的奢侈品約有一半在境外購買。中國人在海外購買的奢侈品主要是包袋、化妝品和手錶。調查顯示,港澳台地區2009年只有3%的受訪者表示去歐洲購買奢侈品,到2012年這一比例增加到20%。

四、各國對奢侈品消費的管制

很多國家對奢侈品消費進行管制限制,如美國、澳大利亞、越南、智利、亞塞拜然等國家對豪車、遊艇、珠寶等奢侈品徵收奢侈品稅(有的國家叫「消費稅」或「特別消費稅」),有的國家還禁止做奢侈品廣告或禁止銷售某種奢侈品。

1992年美國就出台法律禁止在美國境內銷售奢侈淋浴噴頭,美國法律規定的淋浴噴頭必須在每平方英寸80磅的壓力下每分鍾出水不超過2.5加侖(9.5升),以減少對水資源和能源的消耗。

1991年11月,美國聯邦政府奢侈品稅法案開始生效,該法案就是為了通過征奢侈品稅,減輕窮人稅負,削減財政赤字。征稅對象是高檔手錶、裘皮、遊艇、私人飛機、珠寶和豪車等。例如,售價超過10萬美元的遊艇、超過3萬美元的汽車、超過25萬美元的飛機、超過1萬美元的裘皮和珠寶首飾徵收10%的奢侈品稅。由於該稅法沒有到達國會的預期,後來進行了調整,目前只對超過3萬美元的汽車徵收10%的聯邦奢侈品稅。

五、各國對奢侈品消費的管制

1、中國北京工商協會也發布禁令:

從2011年4月15日開始,戶外廣告中禁止出現「奢華」、「皇家」、「極品」和「高檔」等字眼,否則相關的公司將受到3萬元的罰款。工商協會認為,那樣的廣告在鼓勵一種「不健康」的風氣。

2、2013年2月,中國電台和電視台也禁止播放貴重禮物(奢侈品)廣告。

Ⅸ loewe是什麼牌子

「loewe是西班牙皮具品牌,中文名字叫做羅意威,主營各種皮具還有一些高檔時裝,是個奢飾品品牌。這個品牌雖然是個高檔品牌,但是設計更加低調。

loewe是西班牙首屈一指的大品牌,做工細致精巧,非常有濃厚的西班牙色彩。近幾年LOEWE融合現在流行中的街頭時尚的精神,轉型為屬於LOEWE精彩多變的時尚元素」。

(9)西班牙奢侈品銷售額多少擴展閱讀

全球著名審計和企業咨詢公司德勤(Deloitte)日前公布的2020年《德勤全球奢侈品力量》報告顯示,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具實力的奢侈品集團,香奈兒(Chanel)排名下滑至第六。

此外,前十榜單中的公司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一致,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讓舊有的奢侈品商業模式遭遇挑戰。德勤表示,疫情正在成為新舊商業方式之間的分水嶺,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對奢侈品公司的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

據悉,德勤公布的2020年全球奢侈品力量排行榜,是依據2019財年銷售額(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對全球奢侈品公司進行的排名。

從排名來看,LVMH集團自2014年起就一直位居第一,2019財年,LVMH集團的奢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6.8%至374.68億美元(LVMH集團旗下也包括一些非奢侈品業務)。

Ⅹ 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官方報告數據每年發布時間

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官方報告: 由世界奢侈品協會研究中心 發起並每年召開的年度全球奢侈品報告蜂會),World Luxury Association Global Reported Summit簡稱WLA報告峰會,是由全球七國政府(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西班牙、沙烏地阿拉伯、匈牙利、阿聯酋、丹麥、比利時、加拿大、瑞典、西班牙、匈牙利、俄羅斯、日本、中國)出席參議的唯一一個政府官方報告會,堪稱「世界奢侈品產業中最高級別的政府聯盟峰會」,據悉,WLA報告峰會是世界奢侈品協會進駐中國內地市場的首次公開報告發布,通過全球9個領域700多個奢侈品企業品牌所在國的年度數據整理,呈現當今最真實的全球各國奢侈品趨勢,同時也將更系統更完善的將中國奢侈品市場形成全球化數據, WLA數據研究由世界奢侈品協會服務於世界頂尖品牌的專業研究人員完成,通過全球重點會計師事務所測評並收集每年來自以歐美為主要原產國的100多個世界知名頂尖奢侈品牌及品牌年度營業額、市場佔有率、品牌競爭力等11項形成年度報告,有力的將各國奢侈品牌市場反饋數據通過駐各國秘書處准確快捷的反饋給會員所屬品牌,通過品牌駐地、目標人群、市場份額、年度收益等多項監測報告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世界奢侈品牌的仿冒市場發展與品牌之間競爭力。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1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8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4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9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4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6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6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