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為什麼有飛地

西班牙為什麼有飛地

發布時間: 2022-06-13 04:32:52

1. 英國是如何在西班牙的土地中鑲嵌一塊飛地的

在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的最南端,有一處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直布羅陀,而那條溝通了大西洋與地中海的海峽,也因此被命名為直布羅陀海峽。作為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的航運地位自不必多說,特別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修建成功後,產自中東的石油源源不斷的經過海峽運抵西歐。

合約中承認了菲利普王位的合法性,但是英國才是其中獲益最大者,比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直布羅陀就這樣的落入到了英國人之手。

二戰期間,英國以此作為海軍基地使用,並修建了牢固的防禦工事,不過西班牙卻一直未放棄過對直布羅陀的主權要求。可是在戰後的幾次直布羅陀歸屬權的問題上,民眾的公投中又總是支持英國的占絕對優勢。至於最近的一次公投是在1967年,公投結果則又是大多數民眾希望被英國統治。

2. 人口普查飛地是什麼意思

摘要 「飛地」是國際法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法學辭典》對它的定義是:「指一國位於他國國境之內不與本國毗連的領土。」通俗地說,就是一國的土地「跑到」另一國的國土上。

3. 「飛」來的是非之地

世界各國的的「飛地」

你聽說過「飛地」嗎?乍一聽讓人摸不著頭腦,難不成是一塊會飛的地?

其實不然,飛地是一個地理學概念,簡單地說,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某塊領土不位於自己的疆界之內,而位於其他國家或地區境內。

比如從面積上看,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就是一塊世界上最大的飛地,它隔著加拿大與美國本土相望。原本,阿拉斯加是俄羅斯的屬地,但1867年被美國人低價購得;比如英國在西班牙南部也擁有一塊飛地——直布羅陀,它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海上通道,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原本,直布羅陀也屬於西班牙,但後來被英國占為殖民地。從1964年以來,西班牙一直要求英國歸還這塊土地,但英國就是不予理睬。

造成飛地的原因很多,諸如殖民時代的後遺症、戰爭產物、國家領土離合變遷、相鄰國家領土爭端妥協等等。除了阿拉斯加、直布羅陀這些「響當當」的飛地之外,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存在飛地。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充滿故事的著名飛地。


俄羅斯的前哨——加里寧格勒

如果你對琥珀感興趣,那「加里寧格勒」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那裡的琥珀世界聞名,其儲量佔全世界的90%。除了擁有豐富的化石之外,加里寧格勒還有另一個更有價值的身份——俄羅斯的海外飛地。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最小的州,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它的北面和東北面毗鄰立陶宛,南面是波蘭,西北部和西部是波羅的海,而距離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卻有1289公里,是俄羅斯在海外唯一的一塊飛地。

原本,加里寧格勒州是與俄羅斯本土相連的。但無奈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原本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等紛紛獨立,使得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之間失去了實體的領土相連,才成了今天「偏安一隅」的飛地。也就是說,俄羅斯公民出入該州必須借道他國,尤其是在波蘭和立陶宛加入歐盟後,俄羅斯人到自己國家「轉悠」也必須辦理相關簽證。

由於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重要的海軍基地,也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因此,它不僅是俄羅斯通往歐盟的窗口,也是與北約對抗的最前沿,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意義。

然而,加里寧格勒並非一開始就是俄羅斯的領土,這塊獨特「飛地」的形成,有一段曲折而漫長的歷史過程。

那還是在12世紀「十字軍遠征」年代,一位捷克國王率領一批騎士進行遠征。當他們來到波羅的海邊這塊視野廣闊的土地時,決定在這里興建一座城———柯尼斯堡。

在隨後漫長的幾百年歲月中,柯尼斯堡曾被波蘭人和日耳曼人統治,後來又成為德意志的一部分。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俄國與德意志的來往和爭斗大都經由柯尼斯堡進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柯尼斯堡更成為德國、蘇聯和英美軍隊爭奪的戰略要地,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二戰後,蘇聯成功地在談判桌上把柯尼斯堡變成了自己從德國手裡搶來的戰利品。1946年,柯尼斯堡也正式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在蘇聯時期,加里寧格勒的交通還是很發達的——火車與俄羅斯本土緊密連接,從加里寧格勒市也有到莫斯科的定期航班(普京的前夫人還曾是這趟航班的空姐)。但到了1990年,隨著蘇聯逐步解體,它在周邊國家的勢力和影響急劇減退,情況便發生了變化。

俄羅斯居民開始陸續回遷本土,在這塊「飛地」上,德國、波蘭和立陶宛的居民數量逐漸增多,俄羅斯居民與他們之間的矛盾日益深化。各種社會問題接踵而至,海外勢力的影響也逐漸加劇。於是,加里寧格勒也一度成為最令俄羅斯頭疼的問題。

但盡管如此,加里寧格勒還是俄羅斯絕對無法放棄的一塊「肥肉」——它不僅連接了西方和俄羅斯,也擁有不可替代的戰略位置。尤其是隨著北約勢力東擴,加里寧格勒的「前哨」地位更加強化,在俄羅斯看來,它是反對西方勢力、抗衡北約的橋頭堡。

飛地,西班牙的「是非」之地

如果加里寧格勒算是大型飛地的話,那麼,西班牙有兩塊小型飛地也十分出名——休達和梅利利亞。

休達和梅利利亞是西班牙的兩個港口,但它們均位於北非。這兩塊地又是如何成為西班牙海外飛地的呢?故事還得從1912年說起。

那年,法國入侵位於北非的摩洛哥,並逼迫摩洛哥簽訂了《非斯條約》,摩洛哥因此淪為法國附庸。同年,法國又和西班牙簽訂了《馬德里條約》,把摩洛哥的北部瓜分給了西班牙。後來摩洛哥獨立,但西班牙還是堅持保留了休達和梅利利亞這兩個地方,它們也成為西班牙在非洲最後的殖民遺產。

後來,雖然摩洛哥多次要求西班牙歸還這兩個優良港口,但西班牙就是不肯。諷刺的是,休達和梅利利亞也曾就選擇加入哪個國家進行過公民投票,沒想到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西班牙。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誰不想留在富裕的歐洲國家呢?

然而,休達和梅利利亞的移民和偷渡問題也讓西班牙十分頭痛。近年來,北非地區許多非法移民試圖通過各種渠道登陸南歐,而休達和梅利利亞的特殊地理位置也為他們提供了諸多便利。其實,這個結果也可想而知——休達與摩洛哥接壤,而梅利利亞更是三面都被摩洛哥包圍。它們位於世界上最貧窮的大陸,但主權卻屬於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貿易集團;它們地處非洲,四周環繞的大都是黑人,但當地大部分居民卻屬於歐洲人。

有意思的是,西班牙既在別國領土上佔有自己的飛地「休達和梅利利亞」,又在本國領土上有被他國佔領的飛地「直布羅陀」。顯然,它既想保住休達和梅利利亞,又想要從英國人手裡收回直布羅陀。可是,如意算盤哪有那麼容易實現?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飛地爭端還鮮有和平解決的案例。

中國也有飛地

中國在歷史上也曾有一塊「海外」飛地,而且幸運的是,它最終還獲得了和平解決——香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城內,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九龍半島和新界也成了英國殖民地。但九龍城寨是清兵歇息的據點,在法理上仍然歸清政府管轄。於是,九龍城寨就成了清政府在英國殖民地的「飛地」。

由於九龍城寨「界中之界」的身份,城寨實際淪為了一個「三不管」的地方,寨內治安、環境惡劣的程度可想而知。德國《明鏡在線》一篇關於九龍城寨的報道里就有這樣一段描述:「那裡沒有街道,只有漆黑、堆滿了垃圾的走道;曾經有4萬人擠在那個黑暗的、具有傳奇色彩的貧民窟里,他們中有難民和罪犯,有牙醫和妓女。」周星馳電影《功夫》就是以此為背景展開的。

1987年,中英兩國共同決定拆毀九龍城寨,遷徙居民。據統計,拆除前夕城寨居民超過5萬,以城寨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19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到了1993年,前後歷時6年的城寨拆卸終於完成,其遺址也於1995年改建成了九龍寨城公園。自此,九龍城寨「界中之界」的飛地史結束了。

國內也有飛地

除了擁有九龍城寨這一「海外」飛地歷史外,目前,中國依然存在飛地。難道中國還在海外偷偷藏了一塊不為人知的領土嗎?

其實不然。除了「飛」向海外的飛地外,還有一種在國內范圍「飛」的土地——區域飛地。比如,北京市雙河農場就不在北京,而是「飛」到了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它佔地約380平萬公里,是中國「飛」得最遠的一塊飛地。還有堪稱國內飛地個數最多的上海市——飛到江蘇省3塊,安徽省4塊,飛地總面積達到360.5平方公里。

那麼,這些國內飛地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據我國的行政分級,會出現許多不同級別的飛地。它們有些是上山下鄉時期形成的,有些則是行政區劃變更後飛出去的。

比如前文提到的北京雙河農場飛地就是上山下鄉時期的產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北京人拖家帶口來到位於黑龍江的雙河農場進行建設,到九十年代相繼返回北京後,雙河農場也成了許多北京人的第二故鄉。現在,經過50多年的發展,雙河農場已經成了北京市勞動教養及綠色產品基地。

當然,飛地的存在也難免造成一些不便和弊端,尤其是加大了管理難度和成本,因此成為政府控制力相對薄弱的地區,並可能在此產生一些不穩定的社會因素,成為動亂的策源地。中國歷史上就曾有一個著名的動亂事件與飛地有些關系。在清朝,山東冠縣有十八個村莊並不與冠縣相連,而是孤懸於直隸(今河北省)的管轄區域,離冠縣縣城足足140多里地。後來,這十八個村莊也成為了義和團運動的策源地。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與當地「三不管」的離散狀態肯定脫不了干係。

4. 關於飛地

內飛地
內飛地(Enclave)是一種人文地理上的概念,意指某個國家境內有塊土地,其主權屬於另外一個國家,則該地區稱為此國家的內飛地。

簡介

內飛地的相反概念稱為外飛地,意指一塊與握有主權的母國互相分離、並且受到其他國家包圍的領土。

一個國家境內的內飛地通常是另一個國家(該地主權國)的外飛地,但是外飛地卻不一定要以內飛地的型態存在。雖然,以很狹義的定義來說,飛地的四周都必須完全被同一個國家所包圍,但事實上這名詞有很多比較實用上的引申用法,例如某地區在陸地部分可能都是由同一個國家所包圍,但是該地區臨海,因此可以利用海路與母國聯絡,或者被包圍的地區本身其實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中國)。

標准飛地

此類的飛地之存在型態完全符合內飛地最嚴謹狹義的定義。

布辛根(Büsingen)- 德國領土,屬於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但實際上全境皆位於瑞士北部的夏夫豪森州(Schaffhausen)境內,屬於瑞士關稅同盟的一部分。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 - 同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這兩個國家之間有非常多飛地存在。其中,在亞美尼亞的東北部,有兩個村落的主權是屬於亞塞拜然,而南部在納希契凡自治共和國(Naxçivan,該共和國本身是亞塞拜然的一個外飛地)北邊的亞美尼亞境內,也有一個主權屬於亞塞拜然的村落規模之內飛地。與此相對應的,在亞塞拜然西北部有一個主權屬於亞美尼亞的內飛地村落。除了這些已經確定的飛地之外,亞美尼亞長期以來皆一直宣稱亞塞拜然境內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飛地(Nagorno-Karabakh Enclave)是該國的國土,並且支持居住在當地的亞美尼亞人以武力與亞塞拜然政府對抗,但尚未獲得國際上的認可。

友維亞(Llívia)- 屬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方的一個城市,但全境皆位於法國的東比利牛斯省(Pyrénées-Orientales)境內。

席洛廷布(Xylotimbou)與歐爾密迪亞(Ormidhia) - 這兩個塞普勒斯村落位於塞普勒斯島的東南角,周圍完全被位在賽島上的德凱利亞(Dhekelia)基地所包圍。由於該基地范圍內是英國的領土,因此這兩個小村落變成英國領土的內飛地,與塞普勒斯共和國的外飛地。

已不再存在的內飛地

西柏林(West Berlin)-在西德與東德尚未合並前,原本柏林境內屬於美英法佔領區所合並的西柏林市,四周皆被蘇聯控制的東德領土包圍,是最出名的一塊飛地。也正由於這特殊的地位,而曾發生著名的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事件。

臨海飛地

此類的飛地雖然陸上的邊境皆被另一個國家包圍,但因為瀕臨海邊,因此還是可以透過海路與母國聯系。

休達(Ceuta)- 西班牙城市,但卻位在北非國家摩洛哥境內。休達因為歷史上的因素並沒有在摩洛哥從法國殖民地里獨立出來時跟著一起獨立,而變成今日的孤立狀態。休達位於地中海邊,隔地中海與母國西班牙相望。

美利里亞(Melilla)- 西班牙城市,也位於摩洛哥境內。美利里亞的孤立成因與休達一模一樣。

直布羅陀(Gibraltar)- 英國的要塞城市,位在西班牙南部的海岬上,擁有扼守地中海到大西洋航路的關鍵軍事地位。直布羅陀擁有英國海外殖民地的身份,該國在此處仍布有軍事單位據守。

歐庫西-安貝諾(Oecussi-Ambeno)- 東帝汶的省份之一,但全境皆位於印尼的西帝汶島境內,瀕臨太平洋。

阿拉斯加(Alaska)- 美國的一州,位於美洲大陸西北角,與美國本土之間隔著加拿大相望。阿拉斯加可以靠太平洋與本土聯絡,且因為本身面積廣大海岸線長,並沒有一般飛地因被孤立而產生的不便利。

亞克羅提利(Akrotiri)與德凱利亞(Dhekelia) - 這兩個位於地中海東部島嶼塞普勒斯上的軍事基地是英國海外領地之一,因其特殊軍事地位而沒在塞普勒斯從英國獨立而出時一起獨立,成為孤立的地區。由於兩軍事基地皆瀕臨該島南邊的地中海岸,因此可算是種臨海飛地。

國中國

此類的地區雖然與內飛地一樣被同一個國家完全包圍四周,但因為孤立地區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因此沒有與國家行政中心(首都)聯絡不易的問題存在。它們有一部份內飛地的存在特色,但絕對不屬於外飛地的一種。

聖馬利諾 - 位在義大利境內的獨立小公國,除了主權外,其他方面的事物都與義大利同進退。
教廷 (梵蒂岡) - 位在羅馬城內的獨立教皇國,四周被義大利領土包圍。
賴索托 - 全境皆被南非領土包圍的小型王國。

5. 外飛地的簡介

飛地有許多形式,按照G.W.S.羅賓遜1959年提出的分類體系,有3種形式:
①梵蒂岡、聖馬利諾這類完全被一個國家領土包圍的國家,是標准飛地(或稱實際飛地)。
②通過另一個國家領土才能到達的飛地,稱為可穿過飛地(或稱准飛地),如位於法國境內屬於西班牙的友維亞,位於民主德國境內屬於聯邦德國的西柏林,以及美國被加拿大領土所隔開的阿拉斯加州。
③由停戰地帶或佔領地帶所產生的臨時或暫時疆界劃出的暫時飛地。
其中內飛地又可以細分為標准外飛地(real exclave)和准外飛地(Pene-exclave)。
標准內飛地
是嚴格意義上的外飛地,即脫離本土,被另一國或若干國領土包圍(被他國領水包圍不算作標准外飛地)。標准內飛地有國際性外飛地,也有地區性外飛地。有時候某一飛地可能既是標准內飛地,又是標准飛地,視參照而定,如法國境內的友維亞飛地,是法國的內飛地,是西班牙的外飛地;也有些只是只能稱為外飛地,如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是亞塞拜然的外飛地,但卻不是任何國家的內飛地;中國河北省在北京與天津之間的三河市是中國最大一級區劃地區性外飛地;准外飛地就是被某國或多國領水包圍,或沒有完全包圍,但是難以到達,只能通過別國領土進入的情況.如安哥拉的卡賓達省就是安哥拉的准外飛地.准外飛地現象中存在國家邊界中最奇特的四點匯(quadripoint)現象,全世界只有兩例,全都在歐洲.
外飛地列表:包括國際性外飛地和地區性外飛地.列表還不是很完全,尤其是地區性外飛地現象非常之多.

6. 什麼叫做飛地

飛地,是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

飛地的來源:產生於中世紀,術語第一次出現於1526年簽定的馬德里條約的文件上。飛地的歷史成因相當復雜,具有邊緣地帶的某些特徵:政府控制力相對薄弱,行政管理鬆弛且成本較高;社會經濟相對落後,文化多樣性色彩比較濃郁。



(6)西班牙為什麼有飛地擴展閱讀:

根據地區與國家間的相對關系:「外飛地」(Exclave)與「內飛地」(Enclave)兩種:

外飛地(Exclave): 某國家擁有一塊與該國分離開來的領土,該領土被其他國家隔開,則該領土稱為某國的外飛地。

內飛地(Enclave):某國家國境之內有塊地區的主權屬於別的國家,則該地區是這國家的內飛地,也同時是握有主權國家的外飛地。

7. 是關於地理的問題:為什麼西班牙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氣候,工業,農業等等所有方面的成因)

西班牙東臨地中海,北瀕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安道爾接壤,西部和葡萄牙緊密相連,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的咽喉要道,與非洲大陸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最窄處只有14公里),是南歐一顆璀燦的明珠。

西班牙總面積共計505877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1000,是歐洲土地面積較廣闊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俄羅斯、德國和法國,是歐洲第四大國。

西班牙和葡萄牙一起位於歐洲西南端伊比利亞半島上,號稱「永不沉沒的航船」。由於歐洲主要山脈之一的比利牛斯山脈橫亘半島與大陸之間,所以自古以來又稱為比利牛斯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呈五角形,面積共為55.38萬平方公里,其中西班牙占據了5/6以上,達49.246萬平方公里。半島以馬德里為中心,距東部的巴塞羅那600公里,同最南端的加迪斯城相距530公里,距最西邊的拉科魯尼亞城590公里,離北部的西、法邊境600公里,即使和最西端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相距也只有600多公里。

西班牙的領土,除半島陸地部分外,還包括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其面積為5014平方公里;北非西海岸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面積為7413平方公里;另外,西班牙還有兩塊處於摩洛哥土地上的飛地:梅利利亞和休達,面積32平方公里(兩地歸屬問題至今同摩洛哥有爭議)。從馬德里坐飛機到巴利阿里島上最大的馬略卡的首府帕爾馬和加那利島中的大加那利島,分別只需1小時和2.5小時。

氣候

西班牙大陸本土大體上位於北緯36度至43度之間。由於地形變化多端,西班牙各地的氣候大相徑庭。本土與地處非洲的加那利群島的氣候,簡直是兩個世界,不能同日而語。但一般說來,西班牙大部分地區受地中海的影響,屬溫帶。除少數地區外,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熱,生活比較舒適。

西班牙一年四季分明。最冷月為1至2月,平均氣溫是:東部、南部為攝氏8度至13度;北部2度至10度。最熱月是8月,平均氣溫是:東部、南部為攝氏24度至36度;北部為攝氏16度至21度。

因西班牙地處南歐,受三面海洋氣候的影響,東、南有來自地中海溫暖而潮濕的氣流,北部又有大西洋吹來的陣陣季風,加之本土地理環境復雜,崇山峻嶺,林海草原,錯落有致,從而形成了各自的小氣候。

北部和西北部沿海一帶為海洋性溫帶氣候,全年風調雨順,植被很好,有「綠色西班牙」的美名。夏天氣溫不高,清涼爽快。冬天瑞雪紛紛,一片銀裝素裹,氣溫較低。中部高原為不大顯著的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夏熱冬冷,但均不強烈。春、秋兩季相對較長,陽光充足,風清月白,氣候宜人,也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南部和東部地區為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日照時間長,夏季炎熱,最高氣溫高達40多度;冬季溫和,幾乎全年無霜凍。

除西北部沿海一帶,西班牙許多地區氣候乾燥,嚴重缺水,年降水雨量在500至1500毫米之間,東南部地區不超過500毫米,而降水大多在冬天。由於常年少雨乾旱,密林較少,有些地主甚至有沙漠化趨勢。

8. 擁有海外飛地的國家,它們的海外飛地是如何管理,是否計入國家總領土

首先,飛地和海外領地是兩個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飛地可以離本土很近,只要在陸地上有外國領土阻隔,就可以稱為飛地。而海外領地一般是和本土不屬於同一個洲,或者距離很遠。雖然理論上說,海外領地都可以被稱為飛地,但是習慣上卻不這么稱呼。看了樓主舉的幾個例子,樓主的困惑是海外領地。所以下面只談海外領地。
海外領地這個問題之所以讓很多中國人困惑,是因為我國沒有海外領地,所以總覺著那些地方不是那些國家的領土范圍。但是實際上,所謂的「海外領地」和「本土」只是純粹的地理概念,那些海外領地的主權都是屬於那個國家的。極少數例外有以下幾個:一是丹麥的格陵蘭。因為丹麥已經允許格陵蘭逐漸獨立了,而格陵蘭和平獨立也是遲早的事,所以丹麥對格陵蘭的管理正在越放越寬。二是英國的皇家屬地,就是馬恩島、根西島、澤西島三個島,這三個島在理論上是屬於英國女王的,而不是屬於英國政府的。三是美國的自由聯合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馬紹爾群島)和紐西蘭的自由聯合邦(庫克群島、紐埃),括弧里的這五個國家,都是主權獨立的,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仍然和原來的宗主國有密切聯系,比如主要財政收入是接受美國或者紐西蘭的無償援助,並且在外交等一些方面和美國或紐西蘭聯系緊密,比如,如果一個人持有庫克群島的護照,那麼他自動持有紐西蘭護照,但是這五個國家以後也會越來越獨立,「自由聯合邦」只是一個過渡階段。
除了我以上所說的三種情況以外,其他的「海外領地」的主權完全都是屬於那個宗主國的,包括樓主所說的那三個地區。
再解釋深刻一點:
現在世界上有海外領地的國家只有九個,分別是澳大利亞、丹麥、挪威、法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美國、紐西蘭。其中有幾個有必要特別說明:
法國的基本建制是大區,除了本土的22個大區以外,四個海外省(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馬提尼克、留尼汪)分別自成一個大區。但是除了這26個大區以外,法國還有一些建制外的領土,比如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卡里多尼亞、馬約特等等。這些領土雖然沒有建制,但是仍然是法國的一部分。以上國家多數和法國類似。
荷蘭現在的情況和英國本土比較類似。英國本土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組成,而荷蘭由荷蘭、庫拉索、阿魯巴、荷屬聖馬丁組成。荷蘭以前有個屬地叫做荷屬安的列斯,就是在加勒比地區,現在已經分成了庫拉索、荷屬聖馬丁、以及餘下的幾個島,共三個部分(阿魯巴也是從荷屬安的列斯裡面分出來的,只是分得比較早),餘下的幾個島在行政上歸屬荷蘭本土(雖然離荷蘭本土很遠),而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還有阿魯巴則是以和荷蘭本土平行的位置與荷蘭結成聯邦。
西班牙的情況可以很好地表明「海外領地」只是一個地理概念。西班牙的建制是:一級行政區是自治區,自治區下面是省。西班牙的海外領地是梅里利亞和休達兩個城市,都在摩洛哥的領土上。這兩個城市在1995年之前在行政上只是分別屬於馬拉加省和加迪斯省的兩個普通城市,和西班牙其他城市並沒有本質區別。1995年以後才升級成自治市,相當於省,但是,不屬於任何一個自治區。
總而言之,簡短地回答樓主的問題:在那些擁有海外領地的國家,海外領地的主權都是完全屬於那個國家的,其面積也是計入國家領土的。除了我上面列出的三種特殊情況。之所以我國的地圖很少將海外領土計入總領土,完全是因為我國沒有海外領土的原因。而至於很多海外領土在行政上也確實和本土不一樣,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們是海外領土,對比一下,很多國家的本土也有行政上的特殊地區,比如印度的昌迪加爾,一個城市同時擔任三個一級行政區的首府,比如希臘的聖山共和國,其理論上的元首甚至不是希臘總統,而是君士坦丁堡牧首,再比如,我們國家不是一樣有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嗎?
純手工碼字,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9. 西班牙的地理位置

西班牙地理位置優勢獨特,東臨地中海,西至大西洋,南靠北非西非,農業、旅遊資源豐富,本地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金融、電信、汽車、高鐵、航空航天、機械製造、生物制葯、物流、新能源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

特別引人矚目的是西班牙農業發達,是歐盟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果蔬出口國,有「歐洲菜籃子」之稱,葡萄酒、橄欖油、豬肉、水果在中國市場頗受歡迎。

西班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盟成員國,全國的人口不到5000萬,國土總面積505925平方公里,是西歐國家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屬於歐洲高福利國家。西班牙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擁有十分優越的旅遊資源,其大部分國土氣候溫和,山青水秀,陽光明媚,風景綺麗。

(9)西班牙為什麼有飛地擴展閱讀

西班牙東南和西北兩面臨海,西北的比利牛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內陸地區又山脈縱橫,所以西班牙全國各地氣候各有不同。

首都馬德里及周邊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晝夜和四季溫差都很大。春秋季節是氣候最溫和的時候,特別是秋天溫暖舒適且白晝漫長,最適宜觀光游覽。

巴塞羅那位於西班牙北部沿海地區,冬季較內陸地區更為溫暖;夏季陽光充足,地中海美麗的沙灘和周邊島嶼都深受遊客青睞,所以一年四季巴塞羅那都迎接著絡繹不絕的遊客。

在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夏季氣候異常炎熱、日照強烈;春秋兩季氣候更為宜人;冬季雖然溫度不低,但高山地區也會下雪。

10.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飛地

飛地是一種國土存在的特殊形式,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卻遠離這個區域的土地。
世界上著名的飛地有:
1:隸屬於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
2:隸屬於法國的法屬蓋亞那
3:納希切萬是亞塞拜然的飛地
以上都是很著名的飛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1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8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4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9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4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6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6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