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特洛伊怎么去
‘壹’ 特洛伊在现今的什么地方
特洛伊(Τροία),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离达达尼尔海峡不远,因十年特洛伊战争而闻名于世。
伟大的诗人荷马为这场战争创作了西方文学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据荷马史诗,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阿基里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帕里斯等许多英雄,而悲怆的是这一切不过起源于一只金苹果,一切不过是众神的争吵,最后结束于一只木马,一切也就是结束于众神的一时和解。特洛伊城邦最后败在希腊军的木马诡计之下,据考古研究,此城毁灭于公元前13世纪。公元1871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土耳其的希沙利克(Hissarlik)发现特洛伊城废墟。
‘贰’ 特洛伊地址在什么地方
今土耳其境内
‘叁’ 特洛伊是现在的哪个城市或国家
中文名称: 考古胜地──特洛伊 英文名称: Archaeological Site of Troy 国家: 土耳其 所属洲: 亚洲
‘肆’ 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希萨里克还是希萨利克,在土耳其的哪个地方。我在地图上怎么找不到这两个。
是在伊斯坦布尔城附近,当时希腊与亚细亚的色雷斯人争夺黑海的入海口所发生的战争,神话中说起因是为了美女海伦,实际上是为了经济利益,打仗总需要借口嘛,没有海伦就会有其他的理由,总之战争总要爆发的。就像葡萄汁战争一样
我的印象里是在现在伊斯坦布尔城的东南面,具体的忘记了,还是小时候不知道在哪看的书,总之不是在现在的城里,是在城外,有个遗址
‘伍’ 特洛伊城遗址在什么地方!
今日的西萨尔立克已完全不是1870年施里曼开始发掘的那个泥土覆盖的小山丘了。如今,特洛伊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
特洛伊考古遗址
——从希腊神话中发掘出的特洛伊
所属国:土耳其
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Troy
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查纳卡累以南40公里处的西萨尔立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日的西萨尔立克已完全不是1870年施里曼开始发掘的那个泥土覆盖的小山丘了。如今,特洛伊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荷马写下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这两大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伊里亚特》写的就是特洛伊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由于普里阿摩斯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希腊最着名的美女海伦而引起的。斯巴达国王为了夺回爱妻,告诉了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于是阿伽门农出面组织希腊各城邦盟军,亲自担任统帅,率领1000多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渡海进攻特洛伊城,从此爆发了特洛伊战争。
希腊士兵把特洛伊围困了十年,却始终不能攻占这座城池。后来,希腊军中最有智谋的英雄奥德修斯想出一条妙计,他们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内藏伏兵,然后全军撤退,待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入城内后,半夜木马内的伏兵悄悄杀出,打开城门,希腊人里应外合,攻破了特洛伊城,临走又将繁华的特洛伊城烧个精光。
在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公元前700年~前200年),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特洛伊也被誉为古希腊人获得辉煌胜利的地方。在后来着名的希腊历史学家中,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都认为荷马所讲的故事完全属实。他们相信:正如《伊里亚特》中所描写哪茄��嬲�奶芈逡脸俏挥诖锎锬岫�O俊:罄矗�甭蘼砣诵似鸲�持瘟说刂泻Q匕豆�沂保�蕴芈逡凉适率�指行巳ぃ�剐私�艘桓鼋行乱晾�旱某鞘校ㄐ绿芈逡粒��贸俏挥谛⊙窍秆俏鞅辈克�撬�衔�墓盘芈逡了�诘兀�欢�焦�?世纪罗马人离开小亚细亚之后,新特洛伊被废弃不用,迄今为止,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它当时究竟位于何处。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随着时光的变迁,世人对这些历史传说渐渐忘却。到了19世纪,《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虽然仍被视为人类文学的初期经典之作,但只是被当做虚幻的神话或传奇。而历史学家只能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特洛伊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人们不再相信它们曾真实存在,而认为那是根据公元前 150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发生的多次战争所编纂的,不足为信。
惟独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的德国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并不这样认为。
1870 年,经过多年的准备,47 岁的施里曼带着他新婚的妻子来到了西安纳托利亚的爱琴海岸和今天土耳其的西萨尔立克,寻访他为之魂牵梦绕 40年的古城堡遗址。
他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史诗作者荷马!他已经把《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传记。令世人惊奇的是,凭着荷马史诗的指点,施里曼不仅证明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是历史事实,挖掘出湮没两千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了“普里阿摩斯宝藏”,而且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发现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坟墓,打开了埋藏三千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由此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
1870 年4月,施里曼在西萨尔立克小山上开始挖掘。很快他在土壤表层下4.5米处发现了一段由巨石构筑的古城墙。一年之后,他回到这里并有了更多的发现。1872年,施里曼在当地找了一百多个工人来协助他。他们发掘出的不是一座古城,而是一些城市的遗迹,这些城市一座建在另一座的上面。很明显,一座城市被毁之后,另一座城市在它的废墟上又建造起来。挖掘者们找到了更多的城墙、缸和陶器的碎片。这就是特洛伊城吗?
1873年6月,施里曼在靠近特洛伊王宫的环形墙附近,发现了一批宝贵的器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两顶华丽的金冠,另外还有金镯、高脚金杯、高脚琥珀金杯、金耳环、金扣子、穿孔小金条以及银、铜的花瓶与青铜武器。施里曼喜极而泣,他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宝藏。
施里曼去世之后,他的同事、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德普菲尔德继续在此地挖掘,根据最新的挖掘材料推断,这层城市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这比传奇中的特洛伊战争年代要早1000年。
再后来,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莱根以及最近的科夫曼等着名专家都花费了多年的工夫,做了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的发掘,人们发现,在特洛伊的遗址中,竟然重叠着分属 9个时代的古城:
第1~5层相当于青铜时代早期,第6、7层属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第8、9层属早期铁器时代。
最初的特洛伊城为一直径90多米的小城堡。它有石筑城墙和城门,是当地的农民和村民在危险的时候躲避灾难的一个设防城堡。
第2层特洛伊城建在第一个特洛伊城上面,被历史学家们称为特洛伊2城,它是一个更大更富有、直径达120多米的城堡,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在一座王家宝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和青铜器、石器和骨器。这座古城毁于大火,也正因此使得施里曼错误地认为这就是荷马所描述的特洛伊城。
随后3层的城池都比原来的大。第6 层有许多新的居民,城墙坚固,曾经多次扩建,总
长540米,至少有4座城门,城内有许多贵族住宅的建筑台基。公元前1300年这座城市毁于地震。
再上一层即特洛伊7层甲城,于公元前1250年被掠夺并被烧毁。历史学家能知道这个时间,是因为他们可以精确地判断出当时进口的迈锡尼陶瓷的年代。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特洛伊7 层甲城就是传说中普里阿摩斯国王时发生了特洛伊战争故事的那座城。后来的特洛伊乙城存在的时间不长,于公元前1100年被舍弃,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这里成了一座空城。
第8座特洛伊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初,那时它附近利姆诺斯岛上的希腊人重新占领了它,并且繁荣了很多年。
最终,罗马人于公元前85年劫掠了这座城市并建造了特洛伊9 城,也就是考古学家们所认定的最后一座城。公元400年左右,这座城市被离弃,直到施里曼重新发现它之前,一直没有被打扰过。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施里曼判断他发掘出的特洛伊城的年代不够准确,但毫无疑问这个遗址是他最先认定并发掘出来的。特洛伊古城重见天日,他的功劳应居首位。
然而,据说施里曼在挖掘出“特洛伊宝藏”之后,并没有上报给土耳其当局,而是把它们运到了希腊。这个消息一传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土耳其政府强烈地要求归还这批宝藏,而希腊政府在土耳其人的压力下,也不敢接受这批宝藏。最后,施里曼只得把它们送到自己的祖国——德国,存放在柏林国立博物馆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逼近柏林,德国的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被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但等到二战结束时,这些无价之宝却神秘地消失了。
于是,有的考古学家开始怀疑施里曼所描述的寻宝经过是否真实。有人经过研究施里曼的文章后发现,他的妻子当时没在发掘这些宝藏的现场。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批藏宝并非一次发掘,而是施里曼把遗址不同层次和位置所发掘出的许多少量的珍宝,日后汇集在一起,当做“普里阿摩斯宝藏”宣布,以便更强烈地渲染这次稀世考古发现的轰动效应。
直到1996年4月,“特洛伊宝藏”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重见天日。为保证这些珍宝的安全,博物馆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这些珍宝被放在19颗子弹都穿不透的橱窗里展出,每个橱窗旁还安排一名警卫,每天只接待800~1000名参观者。
目前,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罗斯均宣称拥有这批财宝的所有权。看来,这场被称做第二次“特洛伊之战”的宝藏之争将是旷日持久的。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来看,特洛伊之谜还远远没有揭开。
不论考古学家们把特洛伊考古遗址认定为第几层,施里曼和以后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找到能够证明它就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的可靠证据。从考古学家搜集到的证据来看,第6层与第7层在某些细节上与荷马对特洛伊的描写颇为一致,但这两层的遗迹极其贫乏,远不像荷马在《伊里亚特》中描写的那么宏伟。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是一个宏大的城市,有高大的城墙和城门,他还特别提到特洛伊城的西城墙建造得不好。后来的考古发现,第5层特洛伊的城墙有4米多厚,有几段城墙超过9米高,但是西段城墙建造得确实较差。因此又有人怀疑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是在第5层。
‘陆’ 特洛伊的介绍
特洛伊也称“伊利昂”。古希腊殖民城市。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由古希腊人所建。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端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东南。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届会议报告)。今土耳其的希萨利克。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二世纪,颇为繁荣。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迈锡尼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延续十年之久,史称“特洛伊战争”特洛伊也因此闻名。城市在战争中成为废墟。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即叙述此次战争事迹。据传说,特洛伊城最后由希腊人用“木马计”攻破。十九世纪考古发掘,获得大批古物珍品。特洛伊城遗是土耳其古城,位于恰纳卡莱南部,北临达达尼尔海峡,坐落在平缓的城堡山脚下。这里山峦青翠,流水潺潺,柑桔树和橄榄树满山遍野,红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是土耳其爱琴海地区典型的农村风光。距特洛伊城遗址不远;有一座博物馆,是土耳其到2010年唯一收藏特洛伊文物的博物馆。博物馆规模不大,陈列的文物寥寥无几,这是因为曾发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已被西方文物盗窃者窃走,其中包括普里阿莫斯国王的宝库和海伦的项链。尽管如此,特洛伊遗址仍然不失为迷人的去处;从二十一世纪初,特洛伊已成为土耳其的游览胜地之一,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柒’ 特洛伊是指现在的哪里
特洛伊是指今土耳其的希萨利克,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端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东南。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二世纪,特洛伊颇为繁荣。
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迈锡尼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延续十年之久,史称“特洛伊战争”特洛伊也因此闻名。城市在战争中成为废墟。
(7)土耳其特洛伊怎么去扩展阅读
特洛伊木马的典故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皇宫作客,受到了墨涅拉俄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拐走了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
墨涅拉俄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门农决定讨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攻战10年未能如愿。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计,让迈锡尼士兵烧毁营帐,登上战船离开,造成撤退回国的假象,并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胜品拖进城内,当晚正当特洛伊人酣歌畅饮欢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迈锡尼士兵悄悄溜出,打开城门,放进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化为废墟。
‘捌’ 特洛伊城在哪里~~
特洛伊(Troy)位于古代小亚细亚西北(今土耳其安塔托利亚高原西部),靠近今达达尼尔海峡的一个军事要塞,它位于天然悬崖的顶端,俯瞰北面和西面的海岸平原,其中有两条河川流经平原后注入大海,此地便是历史上着名的特洛伊战争的发生地。特洛伊城的遗址是由谢利曼发现的。他在1879-90年,对此地进行挖掘,结果成果相当辉煌,轰动了全世界。由于他的挖掘成功,使我们对特洛伊城能有多方面的认识。特洛伊城大约在西元前3000年的铜器时代起就有人居住,直到西元前2000年间,都陆续有人居住于。之后荒废了一段时间,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以降,直到西元四世纪,又有人在此定居。特洛伊居民的历,大致可分为九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残存建筑物及其相应的废墟,这些遗物按居住地的兴衰,一层一层的累积起来。 我们从特洛伊城遗址所挖掘出来的遗物,可稍微了解到特洛伊城九个时期的状况。特洛伊城战争发生是属于第七时期,这个时候建有高大的城墙,房屋较小,但能居住较多的人口。在所挖掘的地板底下,发现许多巨大的储藏罐,说明当时的人们储存粮食,以备被围攻之需。特洛伊战争时,整个城市陷于大火之中,最后被希腊将领阿加曼农所摧毁,时间是西元前1260-40年之间。在荷马时代(西元前八世纪),和古希腊时代,特洛伊城衰落了。后来又被亚历山大帝的后继者所重建,特别是多位罗马时代的皇帝重修此城。因为罗马人相信,在特洛伊战争之中,幸存逃过伊劫的伊尼亚士,是其祖先之故。只是最后特洛伊城,因环境变迁,地理位置不利发展,而终难逃没落的命运,成为观光旅游者来此凭吊怀古之处,特洛伊城的历史真是“古今多少风流事,都付笑谈中。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9年后,到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退,就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中的勇士跳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将士一拥而入攻下了城池。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海伦:斯巴达国王的妻子 三千年的风雨,早已洗去了曾经的铅华,特洛伊城堡也在岁月流逝中化作一座废墟,一段千古爱情和不朽英雄的史诗却永远在人间流传。今天,3197年前的滚滚往事,都将在银幕上逐一再现。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的小王子帕里斯在前往希腊做客的时候,诱拐了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这个耻辱令整个希腊为之震怒,斯巴达国王誓要夺回他的女人,其他希腊各国群起响应,他们决定组织希腊联军,跨过爱琴海远征特洛伊,不仅要把希腊最美的女人夺回来,还发誓要火烧特洛伊城以雪洗他们的耻辱。 很快,近10万人的希腊联军建立起来,斯巴达国王的哥哥阿伽门农在各路英雄的推举下,成为联军的最高统帅。阿伽门农认为远征特洛伊要取得胜利,必须得到一文一武的协助,这两个人就是希腊闻名的智者奥德修斯和希腊最英勇的男人阿喀琉斯。 浩瀚的爱琴海上千帆竞渡,希腊联军浩浩荡荡地开往特洛伊,开始了一场荣誉和欲望的战争。虽然从他们远征的第一天开始,就伴随着严寒和疾病、肆虐的海难、可怕的暗礁以及饥饿与疲劳。在失败了数次之后,历经10年之功,希腊联军终于将战舰停靠在了特洛伊城下。 自从帕里斯把他深爱的海伦迎娶回特洛伊后,人们见到美女的惊喜和节日般的欢快很快过去,面临庞大的希腊联军气势汹汹的攻势,他们都意识到了可怕的灾难。特洛伊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出于爱子心切,原谅了小儿子帕里斯,冷静下来后他命令将全国男人召集起来,建立一个勇士组成的护国特洛伊兵团,由他的大儿子赫克托耳出任统帅。赫克托耳无心责备已情迷心窍的弟弟,虽然他预感到自己无力抵挡希腊联军的强大进攻,但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也为了荣誉,他毅然穿起战袍率领特洛伊护国勇士应敌。 在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兵团对战初期,希腊方的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为争夺女俘而发生争执。阿喀琉斯一怒之下带着自己的士兵,离开了希腊联军。可是,这时刚好特洛伊的统帅赫克托耳前来阵前应战,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化装成阿喀琉斯的模样与他战斗,却不幸无法抗敌,战死在赫克托耳的刀下。 好友的死令阿喀琉斯伤心欲绝,复仇之心像篝火一样被熊熊点燃,为此他回到了战场并单独挑战杀死好友的特洛伊统帅赫克托耳。一个是希腊最英勇的男人,另一个是特洛伊最强壮的男人,两位英雄大战之后,赫克托耳死在了阿喀琉斯的手下。但是,不久后,阿喀琉斯也在两军对战中,死于乱箭之下。 眼看着特洛伊城久攻不下,英雄却不断地牺牲,希腊联军的智者奥德修斯想出了“木马计”。他们佯装患疾病和供应不足而退兵,丢了一匹巨大的木马在战场上。特洛伊城为击败了敌人举国欢腾,他们把木马当作战利品运回了城内。那天夜晚,当特洛伊人睡去的时候,躲在木马里的希腊士兵钻了出来,里应外合猛烈袭击。很快,特洛伊城变成了火海,一座曾经华丽宏伟的城堡就这样化为灰烬……
‘玖’ 什么是特洛伊
特洛伊也称"伊利昂"。古希腊殖民城市。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由古希腊人所建。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端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东南。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届会议报告)。
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
根据史诗《伊利亚特》记载,亚该亚人在特洛伊战争时把本营设于斯卡曼德罗斯河(River Scamander,今名Karamenderes)口,而运兵船等战船亦都在此靠岸。至于特洛伊城的位置大约于斯卡曼德罗斯平原上的一座山上,离岸约15公里。但亦有考究指当年的海岸线与现今有别,现今的海岸线经历多年由斯卡曼德罗斯河冲积而形成的冲积层,所以古特洛伊城海岸线应比现址向内陆推进5公里。
荷马的另一部着作《奥德赛》,亦对特洛伊城有进一步的描述。在罗马帝国时期,诗人维吉尔曾于着作《埃涅阿斯纪》对此再加以详尽阐述。以上史料,使当时多数希腊人及罗马人确信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位于安那托利亚上。而对于特洛伊战争的发生时期,当时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估计:埃拉托色尼估计于公元前1184年完结,希罗多德估计于公元前1250年完结,而多里斯更估计早于公元前1334年便已完结。
有少数当代学者认为,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并不是位于安那托利亚,而是位于英国、克罗地亚和斯堪的那维亚等提议。这些理论未被主流学者所接受。另有学者认为特洛伊人原属匈牙利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的一分支,后来遭到赫梯王国的攻击,才横越海峡至特洛伊城旧址定居。在特洛伊战争后,特洛伊人沿着地中海北岸出逃,直至到达意大利,形成了伊特鲁立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