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多少艾滋病人
A. 目前世界上哪些国家和地区没有发现艾滋病
世界上每个地区都有艾滋病的存在.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北欧现在艾滋病人数最少,控制也最好.冰岛,挪威,艾滋病人少,控制也很好,但也有艾滋.
到1997年12月全球累积报告AIDS病例已接近190万例,分布于全球5大洲210多个国家,到2005年现全球累积报告AIDS病例分布于全球每个国家.
尽管非洲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计共有266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发病人数为世界之首,约占全球感染者和患者总数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区几个国家的人数最多,为320万人,死亡230万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严峻的地区。该地区艾滋病流行比例高于其他地区,成年人中每5个人就有1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的患病率更是高达40%。此外,莱索托、津巴布韦、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尔爾利亚等国也是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
亚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
2003年,亚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到740万,其中100多万为新增病例,并有50万人死亡。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状况相对严重,新增病例高达30万,病毒感染者有300多万,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数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几乎没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亚,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加。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等国,艾滋病患者已占总人口的1%以上。
在亚太地区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恋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印度一些地区的静脉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恋者和泰国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达14%。在泰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已从过去的卖淫活动扩展到婚外恋和青少年性行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岛国由于缺乏防治知识和保护措施,也开始呈现出艾滋病蔓延的迹象。由于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来,亚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艾滋病在不断蔓延
该地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有200多万人,并有10万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这一地区国家与北美国家的人口中转地,加上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动,成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地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异性性行为,在边缘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为严重和集中。
东欧和中亚——艾滋病增长最快的地区
在俄罗斯,病毒感染者达100多万,与此同时,艾滋病也在不断向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摩尔达维亚等国蔓延。
1994年之前,东欧和中亚没有一个国家报告过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现在这一疾病却在该地区迅速蔓延。
在独联体国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数是青年人,而且主要发生在静脉吸毒者中。近年来,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欧洲艾滋病传播速度最快的国家。注射毒品和无保护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东欧和中亚地区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
西欧及美、加、日、澳等国——继续受到艾滋病的威胁
B. 截止2017年全球艾滋病人有多少
全球目前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一数字比2006年估计的近4000万人少得多。在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成年人约为3080万,15岁以下的约为250万。从各地区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依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达2250万,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68%。2007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预计为250万,相当于感染者每天增加6800多人;2007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预计达210万,相当于每天5700多人死于艾滋病。
C. 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名艾滋病人死亡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求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6年1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共同发布2006年艾滋病全球流行的最新情况。该报告显示,全球艾滋病流行仍呈增长态势:目前共有395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比2004年增加了260万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感染人数达到230万。2006年全球共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1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为38万;同年还新增了430万感染者,其中65%(约280万人)出现在南撒哈拉非洲。呼吁各国政府对防止艾滋病蔓延予以充分重视,以防止这一状况进一步恶化。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D. 爱滋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是多少
这个没有确切的数据。
目前国内大约有70万左右的艾滋病患者。但是大约还有几十万患者没有监测过,可能患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艾滋病,大概几千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性生活等方式传染,所以自己不要去,接触一些不明的血液,也不要和一些不明的人群发生性关系,就可以杜绝艾滋病的。
爱滋病患者注意事项
艾滋病有一种常见并发症,那就是腹泻。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腹泻,从而提高食物营养的吸收率,对患者的健康更有益处。想要预防腹泻,那就要做到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等食物。
比如说冰镇的食物就不能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食用,还有雪糕、冷饮等也应该禁食。饮食原则上应该以蒸、煮、烩、烧等方法为主,尽量避免煎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E. 艾滋病估计什么时候能医治
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开发已取得巨大进展,基因的分离、扩增、重组以及体细胞的克隆技术都已实现,某此蛋白质的结构和协能已经探明。快速繁殖脱毒、组织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单克隆抗体等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预计到2000年时产值可超过1000亿美元。
科学家已从单个基因的测序转到有计划、大规模地测绘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全世界已有6000多项农作物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抗虫害的转基因水稻、玉米、薯仔、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大面积试种。美国种值的转基因作物越来越多,1998年种植7000万英亩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而几年前则很少。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在3年内可推广种植,它可以使水稻单产提高20%-25%。据法国《论坛报》近日报道,纺织业已采用了既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的生物技术棉花。从1996年开始,美国专门生产“户外用”服装的帕塔戈尼亚公司使用的棉花100%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棉花。现在,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生物棉花生产国,每年产量是2800吨,继美国之后是印度(年产量是930吨)、土耳其(800吨)和秘鲁(650吨)。
据美联社11月1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已运用生物技术设使一只老鼠长出一个大象的卵,该技术在未来可以帮助拯救世界上的一些濒危动物。老鼠可被用作制造其他动物的卵子的“工厂”,这些卵在受精后,可用来使濒危动物怀孕。
人类基因组项目将在下世纪初完成
正在实施中的人类基因组织项目将在下世纪初完成,这将极大推动医学领域的研究活动,改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式,有利于人们健康。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卡罗尔·西拉科教授说:“在今后50年,主要置人于死地的杀手可能被消灭掉。
在几十年内,基因条码将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一旦科学家更多地了解了导致癌症或者中风的生物途径,这此条码将变成预知未来的“水晶球”。在交织的DNA链中,基因条码将有可能确定人们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以及人们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总部设在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基因组研究所已与总部设在康涅狄格州诺沃克的珀金-埃尔默公司签署一份合作意向书,以图加快完成人类所有基因图谱的绘制工作。珀金-埃尔默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托尼·怀特说,该公司掌握的基因序列测定新技术可使整顿工作在3年内完成。
生物技术能使多种疾病得到有效防治
由于基因组项目的完成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今后癌症病人不需要经历痛苦的治疗过程,他们将使用根据基因筛选而制定的治疗方法。基因分析将使医生有可能在分子层面上评估化疗既杀死患者的健康细胞又杀死癌细胞的问题,并使他们有可能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加以纠正。科学家正逐渐解开癌症、血管堵塞和阿耳海默氏症的生化途径,他们能把新的基因移植到人体内,治疗疾病。许多危害人类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等,糖尿病等,将得到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美国有数十家公司已用“合理药物设计”法设计超级药物,这种方法把生物技术和化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医治目前药物不能医治的癌症、艾滋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致命疾病,有的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专家们预计,这方面的研究将对遗传机制、发育机制和免疫机制有更多的了解,不但有助于治疗一些遗传疾病,而且对了解生物进行过程也有重大的意义。科学家最终可能发现阻止患心脏病和癌症的方法。
人类将全面进入克隆时代
克隆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科技突破,随着在英国克隆的“多莉”羊的出生,引起世界范围人们的高度重视,科学家认为它预示着“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克隆时代”。多莉已在今年4月顺利产下它的第一只羊羔,这表明,由一只成熟细胞克隆出的羊可以受孕并足月怀胎,产出一只健康羊羔。曾帮助克隆出多莉羊的PPL制药公司在今年还克隆出一头牛犊。
克隆出“多莉”的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说,克隆体有生产健康的后代对于核转移技术的商业化很重要。采用克隆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加快良种家畜的繁殖,从而有可能使畜牧业发生一场革命;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质的牛羊品种,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拯救濒危野生物,保持生态平衡;可在医学领域大量生产人们所急需的许多名贵药品。此外,采用克隆技术,可以对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克隆,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总之,在这世纪之交,在隆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大大造福于人类。
克隆技术还可以带来医学突破。克隆出“多莉”羊的科学家说,如果伦理及法律许可,为不育夫妇克隆婴儿的事最终会出现。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者伊恩·维尔穆特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现在,我毫不怀疑,这种技术的潜在益处要远远大于其潜在坏处。就人类克隆来说,这项研究将大大延长人类生命。”
生物技术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也逐渐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新趋势。生物芯片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美国艾菲梅特里克斯公司宣布用DNA成功地制成生物芯片,可用于读取活组织基因随进化而来的涌动信息流,这是生物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结晶。摩托罗拉公司、柏德仪器公司以及美国政府的阿尔贡国家实验所已宣布,它们已经结成合作关系,以便批量生产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对于医学和农业具有广泛的意义,它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可以进行数以千计的生物反应。生物芯片采用“微凝胶”技术,其中,在一块面积相当于显微镜载物片的玻璃上的微型结构——其数目多达1万个以上——起着微型试管的作用。这些芯片工作的速度比常规方法更快。生物芯片计划可能会导致一个市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环保领域大量采用生物技术
科学家们还在环保领域大量采用生物技术,以遏制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目前开发的主要技术有: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用微生物脱硫防治大气污染,用细菌降解清除污染物,用无污染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培育抗病虫害农作物和开发实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
F. 我国记录在案的艾滋病人有多少世界上呢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已经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多种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HIV病毒的复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11月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报告》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数2004年又创新高,突破3900万人,新增感染者490万名,另有300多万患者在2004年死亡。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感染率超过25%,该地区9个国家的平均寿命甚至低于40年前。该地区疾病不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从业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还已扩散到普通人群中。2003年,该地区共有300万名新增感染病例,220万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250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70%。报告称,拥有众多人口的亚洲目前正处于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大部分亚洲国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病毒的传播仍主要局限于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该地区已成为疾病传播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2003年,亚洲地区共有11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该地区目前共有74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此外,在中东、北非和东欧等地区,也没有迹象显示疾病蔓延有所减缓。在欧美等高收入发达国家,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为下降。但因为一些人放松警惕,参与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新增染病人数又呈现反弹趋势。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美国平均每年新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万人左右,全美感染者总数约为85万至95万(2003年12月)。在加勒比海地区,艾滋病已经成为15岁至44岁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区,女性感染人数在不断上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显示,拉丁美洲有170万人感染艾滋病,感染情况呈上升趋势。最近一年中拉美9.5万人死于艾滋病,24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南部非洲不能承受之痛
中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在1985年至2000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报告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的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
2003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透露,香港已累计发现2172人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同年12月1日,由中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遍布社会各阶层。2005年10月14日,中国卫生部通报了全国最新艾滋病疫情数字: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8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789例,累计死亡7,375例。
G. 世界一共有多少艾滋病人
全世界有4200万艾滋病患者,南非超过10%的人口成为患者,这种疾病已经对全人类构成了切实的威胁,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aware可在家自测艾滋不用抽血天 猫就有。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着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H. 截止2015年全球有多少hiv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我省自1992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875人,存活6750例。按从高到低排序,我省疫情累计报告数、存活数均列全国第20位
我省今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仍以青壮年为主
96.9%通过性接触 超4成是男同
根据相关部门消息,我省艾滋病疫情涉及10个设区市107个县(市、区),总体上仍属于艾滋病低流行(三类)地区。近年来,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比例呈较快上升趋势。
新发病者超8成20岁-49岁
今年我省新报告经性接触感染比例占96.9%,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45.8%。
从发病年龄来看,仍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年龄组占81.8%。
值得关注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报告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由2014年全年83例增加到2015年1-9月117例。
学生发病上升幅度降低
目前,我省已建立由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96个县区落实了艾滋病宣传教育全覆盖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91.4%提高到98.5%,学生发病上升幅度从33.8%降低到29.2%。
省级财政首次安排500万元购置安全套,供全省可留宿宾馆免费摆放使用。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干预项目扩大到全省所有县(区),全年共筛查孕产妇31万,为7例艾滋病病毒阳性产妇提供了母婴阻断。
截至目前,全省抗病毒治疗5109人。
西安最小感染者13岁
我省各市均开展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规模估计和调查,西安、宝鸡监测该人群HIV感染率和主要行为变化情况。
目前对艾滋病实行免费咨询检测政策。根据西安市疾控中心统计,截至今年11月27日,全市55家HIV抗体自愿咨询门诊共完成9498人次自愿 咨询检测服务,咨询原因以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为主,占23.4%,其次是商业异性性行为史占11.9%,男男性行为史占10.3%。检测者年龄最小 1岁,最大86岁,集中在20-50岁,占89%。
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确诊阳性者中,以同性传播为主,占69.6%,其次是异性传播,占29.2%;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最多,占 31.6%;其次商业服务占13.8%,学生占12.6%,农民/民工占9.9%;年龄最小13岁,最大74岁,集中在20岁-49岁占74.7%。 华商报记者李琳
艾滋病感染者低龄化趋势增加,西安一筛查单位今年数据显示——
167个感染者24人是学生
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低龄化趋势在增加。在长期从事艾滋病宣传以及筛查的玛丽斯特普西安你我健康服务中心,今年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67人中,24人是学生。
该中心一份数据显示,今年已检测HIV(艾滋病病毒)3074人次,其中结果为阳性的167人,感染几率为5%;在167个感染者中,年龄在 15岁至24岁的有47人,占比为28%,其中学生有24人。从数据上看,仅今年的感染者中年龄最小的是17岁,18岁的有两人。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2014年,全国15岁至24岁新增报告感染者1.5万多人。今年1到10月,该年龄段有1.4万多人感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左右,“青少年受到艾滋病病毒的威胁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总人数57.5万,其中学生占1.6%。在15岁至24岁群体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占到96%,男男同性传播占到57%。单纯从学生来看,性途径传播是主要的,同性传播的比例更高。
艾滋病低年龄化趋势增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性早熟,据国家卫计委5月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国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 15.9岁,不完整家庭青少年、城乡留守青少年的性行为发生率分别高于完整家庭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发生性行为时不采取安全措施等。
案例1
和4男子开房 15岁男孩染艾滋
玛丽斯特普西安你我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周安秦介绍,该中心检出的年龄最小感染者,是15岁的中学生小爱(化名)。
两年前的一天,小爱在一个成年男子的陪同下来到中心,进门就说“阿姨,我想检测一下,看我是不是得了艾滋病”。那时艾滋病毒检测刚开始实行实名制,周安秦对小爱说,要先登记身份证,之后才能检测,小爱说,自己没有身份证。
“小爱说自己还没到办身份证的年龄,这孩子个子高,从外形判断不出具体年龄,我就问他多大了,他说15岁。”周安秦说,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在 定点医院再次检测后,小爱被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医生带着小爱去找了他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小爱也开始服用药物治疗,目前状况基本良好。
15岁的小爱是怎么感染上艾滋病毒的?据小爱自己讲,有一天他一个人在外面玩耍,遇到四个成年男人,他们给小爱买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零花钱; 后来这四个男人就带着他去开房,然后发生了性关系,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发生关系后不久,他就开始经常发烧,因为之前听说男男性关系容易感染艾滋病毒,所以 才去做的检测。
案例2
与男友感情出问题 男孩放纵性行为
明明(化名)15岁时开始早恋,但他的恋爱对象也是一个男子。今年17岁的明明刚考上大学,但下半年被确诊感染艾滋病。
明明自己了解一定的同性恋交往知识,所以从15岁开始,他每年都会不间断地前往玛丽斯特普西安你我健康服务中心进行HIV检测,一直都是好的。 去年明明与正在交往的男朋友感情出了问题,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与不同的男性发生关系,都没有采取使用安全套等措施。
今年年初,明明出现发烧情况,5月份进行HIV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后定点医院确诊,他感染了艾滋病毒。
工作人员介绍,明明最初拒绝接受治疗。几个月后,明明才想通了,开始接受现实。
华商报记者 李治燕
技术差 没专家 缺设备……
医院拒诊托词花样多
艾滋病感染者除了艾滋病相关的并发症之外,也会头疼脑热,也会发生车祸意外受伤,也要生孩子……遇到这些普遍性需要就医的问题时,他们是否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正常顺利地就诊呢?
【感染者】
在医院被拒诊的事儿太多了
30岁的小T确诊艾滋病感染已7年,中间得过阑尾炎,看过结核病,一到医院,他就会告诉医生自己是感染者,然后有的医院会说技术不行、缺专家或没有设备,有的会说怀疑有其他疾病,建议去实力更强的医院看,都是很委婉巧妙地拒绝。
小T因患淋巴结核病目前正在西安市第八医院住院,这里是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点医院。因为身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有时候一些小病扛了下来,就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病。他说,病友们有一个群,会分享被拒诊经历,然后就有组织“爱之家”帮大家维权。
“在医院被拒诊的事儿太多了,这里没有,所以我已经是第三次来了。”11月29日下午,小T说,住院期间,他每天还继续服用免费抗病毒药物,共 有3瓶。“这些药外面都买不到,其中两种是进口药,听说要一两千元呢。”小T说,自己已经服药两年了,现在政策放开了,只要是感染者,愿意服药都可以免费 领取,可以终身服药。
小T说,感染者患病住院,也和其他医保患者一样,报销相应比例。“每次住院都是一两万元,不报销撑不住。”但有些感染者为隐瞒病情,不肯去办理报销。aware天猫
【志愿者】
同一医院不同科室 医生态度都不同
“关于就诊权利的斗争很艰辛,在同一家医院里不同的科室,医生可能态度都不一样。”作为维权志愿者,西安HIV感染者公益组织“爱之家”负责人吴勇结识了一些“友好医生”,他们尊重了解艾滋感染者,一视同仁地做手术、做治疗。
吴勇说,2012年,他因为肠梗阻夜间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就医,医生开处方时,他主动告知了自己是感染者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事实,那位医生非常严谨、专业,听说之后仔细查找资料,看用药是否有禁忌,专业的态度令他心生敬意。
但同样也有医院的医生甚至科主任,对感染者们很排斥甚至歧视。“感染者们也有头疼脑热,会骨折、外伤,总不能让他们隔离起来自生自灭?或者就诊时隐瞒病情,这样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隐患。”
西安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医务科主任表示,针对一些感染者反映的就诊难问题,西安市卫生行政部门曾经召集各医院召开协调会,要求必须执行首诊负责制。但不可否认,有些医生甚至是医院领导对这些患者存顾虑。一方面担心医护人员被感染,还要考虑到其他患者安全。
吴勇也承认,这几年,艾滋病人就诊状况已经好多了。即使中间出现一些波折,甚至需要维权,但通常后续治疗都能跟进。
【医生】
做手术被感染几率 比中彩票大奖低
Y医生是吴勇和很多感染者口中的“友好医生”,他是西安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曾经为很多感染者进行过手术。
他说,从学医的第一天起直到毕业,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天天都在学。第一次为感染者做手术,是在5年前,此后就做了很多例。
“为感染者做手术,被感染的几率比买彩票中大奖还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Y医生这样比喻说,艾滋病的感染途径非常明确,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 液传播,接触中担心的就是血液传播。从手术消毒来讲,艾滋病和乙肝等传染病的消毒是一样的,只要做好防护,尽量减少针、锐器的使用,减少损伤风险就可以, 是人为可控的。当然,手术中他也曾经有几次意外受伤,当即就进行了处理,之后一切无恙。因为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很快就灭亡了,即使意外沾染到患者的血 液,感染几率也很低。
西安市第八医院主任医师康立说,门诊目前为上千感染者一个月一次发放免费药物,平均每天住院患者约40人次。
由于该院以内科为主,只有外科门诊,没有外科病房,不能进行手术。但在治疗中,很多感染者需要眼部、皮肤科、外科、肛肠科等治疗,此时就比较难 办,一些小毛病医院会请其他医院医生来会诊治疗,但需要动手术的,有时候就很难协调,无奈之下就帮助联系郑州的传染病医院做手术。据悉,目前,西安市第八 医院正在筹建外科。
“其实,不知道患者感染艾滋病,比知道更可怕。”康立坦言,来该院的患者,医护人员都知道他有传染病,在工作中会做好防护,相对感染的风险很低。如果在综合医院,因为被推诿歧视,感染者如果故意隐瞒病情,医生护士被感染的几率更高。
I. 世界上有多少人有艾滋病呢
【全球艾滋病状况】 2009年11月24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趋势报告显示,全球有大约334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008年新增感染者270万人,2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数据显示,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从艾滋病流行的区域来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区域,集中了全球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67%和15岁以下儿童新发感染者的91%。但自2001年《联合国艾滋病承诺宣言》签署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艾滋病毒新发感染数已经在近8年内下降了大约15%,2008年新发感染人数也减少了大约40万。2008年,全球估计有156亿美元用于艾滋病的防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2010年这一需求将上升至250亿美元。 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欧盟及其周边国家的艾滋病患者人数从150万人增至220万人,其中欧盟成员国有73万人。2009年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2009年至2013年防治艾滋病新战略,旨在减少欧盟和周边国家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改善艾滋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等工作,提高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J. 地震中瘟疫是如何形成的
瘟疫就是传染病的大流行! 瘟疫史话 是非典型肺炎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一个人类久已荒疏的词——流行疾病——一个多少年来震慑人心、动荡历史而生死攸关的词语。 无论是18世纪全球流行的鼠疫、还是1918年的流行感冒,无论是多少年来困惑世人的天花、还是伴随着战争而肆虐无忌的霍乱…… 关注历史不难发现,人类与流行疾病的斗争总是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这毫无疑问是历史,但是在这些胜利的背后,也许积累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才是历史的真谛。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当人类的汗水流淌在一起,当人类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当人类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服药,将治愈世界上所有可怕的死亡病毒。毕竟,书写历史的是智慧、是生命,而从来就不是病毒。 当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学家夜以继日地工作在防非典第一线的时候,我们相信,这一次与病毒的较量将同样以胜利而告终。 千百年来,各种致病的微生物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人类的世界,相反,它们随着人类的演进而不断的变化,在我们的体内寻求适合的存在方式。当这些微生物变异而足以突破我们的免疫防线时,疾病出现了,蔓延了…… 病毒凶残触目惊心,人类因顽强奋力前行。人们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之后,重新找回生的力量。 雅典瘟疫——梦魇造就医德规范 ■主要经过 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这场发生在2400多年以前的瘟疫从何而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药物都无济于事。最后,医生也被感染而生病。 恐慌面前,人们开始选择放纵的生活,没有什么比现时的享乐更能使他们逃避现实的恐惧。于是,雅典城因为人们的绝望而土崩瓦解。 ■人类抗争 对这种致命的疾病,人们避之惟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着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年)。 ■人类收获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又据此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鼠疫恐怖——催生卫生革命 ■病毒 鼠疫杆菌 ■主要经过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4。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人类抗争 当鼠疫在欧洲各地蔓延时,依文化不同人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企图治愈或缓和这种令人恐惧的症状,使用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 面对瘟疫,米兰大主教无意中找到了一种阻挡瘟疫蔓延的有效办法:隔离。当瘟疫快要蔓延到米兰时,大主教下令,对最先发现瘟疫的三所房屋进行隔离,在它们周围建起围墙,所有人不许迈出半步,结果瘟疫没有蔓延到米兰。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离已经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人类收获 国际上把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治称为“第一次卫生革命”。在18世纪前后,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鼠疫等传染疾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贫困地区还时有发生,可以说第一次卫生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 痘灭天花——划时代的医学试验 ■主要经过 公元846年,在入侵法国的诺曼人中间,突然暴发了天花,天花病的流行使诺曼人的首领只好下令,将所有的病人和看护病人的人统统杀掉。1519年,当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时,他们将天花这种致命的疾病带到美洲大陆,而他们自己并没有察觉。天花当时在墨西哥是没有先例的,当地居民也没有机会增强对天花的抵抗力。在以后的3年里,天花传遍了全国各地,致使两三百万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西班牙人在攻打印加帝国时又把天花传入了南美…… 16—18世纪,欧洲每年死于天花病的人数为50万,亚洲达80万人。有人估计,18世纪内有1.5亿人死于天花。 ■人类抗争 1796年5月17日,是人类医学史上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位着名的医生成功地进行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试验———天花接种。这项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困扰人类一千余年、曾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病魔,被医学史家们称为“死神的帮凶”的天花,从此被人类制服了。主持这项试验的人是英国着名医生爱德华·琴纳。 ■人类收获: 医学史表明,在工业化早期,对于传染病的防御方法基本上来自技术先进国家。那时候在欧洲等地,城市密集,人口密度非常大而且又没有公共卫生系统,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传染病,扩散得非常快。17~18世纪,伦敦、爱尔兰等地都发生过严重的瘟疫,然后他们政府花大力气逐步发展公共卫生系统。“预防胜过医治”就是从天花疫苗开始的,当时变成了欧洲很多国家的一种政策。这种政策为他们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扩张贡献极大,是欧洲实力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拿破仑军队最早推广天花疫苗预防,这对其军队的长期征战也至关重要。 结核杀手——全球紧急阻击 ■病毒 分支杆菌 ■主要经过 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的年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 ■人类抗争 结核原是不治之症,但是自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相继问世后,它已成为可治之症,美国在1980年代初甚至认为世纪末可以消灭结核,但是,近20年世界许多地区政策的疏忽,使结核防治系统遭到破坏;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恶性联系从而使结核病暴涨;近十年在人口出生率高的地区,儿童已达结核高死亡率的年龄段;多种抗药性菌株的产生,以上原因使结核在1984年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成为公共卫生严重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4月22~23日在伦敦提出“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我国结核病600万,每年死亡23万。 ■人类收获 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提出结核控制战略,内容包括:①控制传染源;②直接监督治疗;③短程化学治疗。 一例肺结核若未被检查出,一年可能感染10人。因此一旦发现一个病例,必须对与此人有接触的人进行跟踪检查。治疗的关键目标是在病菌产生抗药性之前彻底杀灭它们。 霍乱恐惧——首开疾病理论研究 ■病毒 霍乱弧菌 ■主要经过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自古以来,印度恒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乱的地方性流行区,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从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共发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国。 第一次在1817—1823年,传到欧洲边境;第二次在1826—1837年,分三路穿过俄罗斯到达德国,又从德国带到英国。1832年被爱尔兰侨民传到加拿大,在同一时候又达到美国;第三次流行时间特别长,1846—1863年,1848年到达北美并波及整个北半球;1865—18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通过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航船流传开来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别发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自1961年起,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开始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向毗邻国家和地区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350万以上,称为霍乱的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1992年10月,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十万余病人,现已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有取代埃尔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将其称为霍乱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人类收获 对于霍乱的治疗,人们认识到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治疗关键是补液,包括静脉补液和口服补液。 霍乱让人们知道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被“饭前便后要洗手”所取代。 预防霍乱的措施: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加强人群免疫力;4.严格进行疫点疫区处理。 流感死神——从来没有停止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主要经过 翻阅美国年鉴你会惊讶地发现,1917年美国人均寿命大约为51岁,到了1919年,人均寿命仅有39岁,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万美国人的生命。 1908年5月,这种流行病在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中间开始传播。该病很快通过拥挤的战壕和营房扩散开来。到7月份,它又传染给了欧洲大陆的众多平民。 1918年流感,美国有超过25%的人口受到感染。 今天我们不会认为流感是一种致命的疾病,除非是老年人或者已经有病的人得了流感。但是,1918年开始的那次流感却使全世界2100万人丧生。 自20世纪以来已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那次流感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2100万之多。我国从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进入19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与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世界性流行发生。 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1月,在刚果(金)赤道省、班顿杜省和首都金沙萨等地已有50余万人患上流行性感冒,其中2000余人已经死亡。 流行性感冒隔几年在世界上传播一次,但由于药物的发展,它的危险性已减轻。现在应用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类型的流感,而用抗生素治疗可减轻该病的危害。 ■人类收获 流感病毒临床上有甲、乙、丙三大类。三大类病毒的抗原结构不同,故无交叉免疫。临床上的症状如发热、衰竭、周身酸痛、无力等中毒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涕、咳嗽等较轻。其诱因大多是在淋雨、受凉、过度疲劳或体弱、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低下时,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袭而致病。 祖国医学中虽然无流行性感冒这个病名。但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医文献中即有详细的记载,如《伤寒论》中对热病的论治对其症状治疗方法均有细致的描述。民间长年日久累积了许多治疗流感的小偏方,近20年中国内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经确定有一些中草药:如银花、板蓝根、蒲公英、野菊花等有抑制、杀死病毒的作用。在1968年的流感大流行中,通过在军队、工厂、学校及农村煮大锅汤的经验,也充分显示了中草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无比威力。 艾滋病毒——加速蔓延 ■艾滋数据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2200万人,世界有27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3300万;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 ■人类抗争 艾滋病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凡隐瞒病情不申报,逃避查验的;已知是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感染者,有传播艾滋病行为的;瞒报携带被艾滋病病毒污染或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毒株,生物组织,动物及其制品的,将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罚款并强制采取预防、治疗和消毒措施。 对于违反艾滋病管理条例规定,引起艾滋病传播,或者有引起艾滋病传播严重危险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类收获 倡导科学生活习惯———不要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 艾滋病易感人群———与多个男性有性关系的女性;处于流动状态的无业者、青少年。 埃博拉祸首——神话世界里的魔鬼 ■病毒 埃博拉病毒 ■主要经过 1967年8月,德国马尔堡小镇一个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热,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据查原因是该实验室曾经用来自乌干达的猴子做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研究。共有37人染上这种疾病,其中有9人死去。3个月后德国专家找到罪魁祸首:一种危险的新病毒,形状如蛇行棒状,是猴类传染给人类的,这就是“马尔堡病毒”。 到1976年,这个病毒的一个近亲“埃博拉病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又掀起新的恐怖,杀死了280人。从那时起,“埃博拉、马尔堡”等其他致死性“出血热病毒”几乎成了一个神话世界里的魔鬼。 1995年,在刚果(金)的同一地方又暴发了埃博拉病,315人患病,255人死亡。接着苏丹的马力迪地区在1976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暴发了大规模的埃博拉病,造成近200人死亡。2000年,乌干达全国共有428人患病,其中173人死亡,在乌国内及邻近国家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病毒,可通过血液、体液迅速传播,潜伏期为两周左右,患者最初的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肌肉痛,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这种病毒的感染者死亡率高达50%甚至9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病毒已使大约1500人受感染,其中约1000人死亡。 ■人类收获 临床治疗中,医生发现恢复期病人血清及免疫血清球蛋白早期应用有效。而其病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与病人及其带病毒血液及排泄物接触受感染。 美国2000年8月份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90%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会出现内出血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一种病毒蛋白破坏血管内壁细胞。 这项研究结果意义重大,有助于开发出通过攻击这种蛋白来减小或防治埃博拉传染病的药物和疫苗。科学家已能确认破坏细胞的主要埃博拉基因,并已为研制新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了方向。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够治愈埃博拉传染病的方法和疫苗,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研究已在研制这类药物与疫苗方面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