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哪个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

哪个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

发布时间: 2022-05-13 21:13:42

‘壹’ 什么标志着土耳其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废除了苏丹制度。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洛桑签订和约,废除《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保持了土耳其疆土的完整。外国的财政监督和领事裁判权都被解除。至此,土耳其的独立获得国际上的承认。

‘贰’ 哪个条约承认了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 快快快

MS 洛桑会议。。。当时背的,你可以去洛桑会议资料上查查

‘叁’ 与土耳其有关 的色佛尔条约到底怎么回事

色佛尔条约》 一译《塞夫勒条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

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条约构成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在战后长期影响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同土耳其苏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土耳其丧失约五分之四的领土,土耳其的财政经济和关税,接受英法意建立的财政委员会监督。还规定对土耳其的军事限制。《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旨在灭亡土耳其的条约,使土耳其完全丧失了独立国家的地位。

条约签订后,因土耳其人民的反抗而未能实施;后为《洛桑条约》所替代。1920 年8 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一译《塞夫勒和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 ;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

‘肆’ 圣斯特凡诺条约的介绍

《圣斯特凡诺条约》是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结束后,于1878年3月3日在圣斯特凡诺( 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西部的耶西勒廓伊)签署的条约。条约签署的日期正是保加利亚的国庆日,因为该国因条约而获得独立。欧洲列强不满俄罗斯企图扩张的行为;塞尔维亚与希腊则恐惧大保加利亚的建立会减少她们可夺得的奥斯曼领土。结果,德国首相俾斯麦主动邀请列强参与柏林会议,并最后签署了1878年柏林条约。罗马尼亚在对土耳其之战争前与俄国签下密约,希望保证前者的领土完整。战争中,罗马尼亚付出很大代价,但最后却一无所得。

‘伍’ 对奥地利和土耳其凡尔赛合约的内容

奥匈帝国,土耳其在一战战败后和协约国签订的和约有以下几个:

《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9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即南斯拉夫的前身)的独立;奥地利将南蒂罗尔,特兰提诺,的里雅斯特,伊斯迪里亚和达尔马提亚海外的一些岛屿给意大利;前波西米亚王国(包括苏台德区),摩拉维亚和奥属西里西亚(包括切欣地区)划归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达尔马提亚沿岸地区划归南斯拉夫,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西里西亚由协约国暂管,后划归波兰;阜姆为自由港。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 3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1922年确定。

《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6月4日,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被镇压后,协约国与匈牙利霍尔蒂政府在法国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主要内容如下:重申了对奥条约的主要条款,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 3.5万人;赔款数额22亿金法郎

《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苏丹政府签订。主要内容:土耳其的欧洲领土除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外,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割让给希腊,博斯普鲁斯海峡为非军事区由国际共管,无论平时或战时均对一切国家的军舰商船和军民用飞机开放;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根据国际联盟委任文件,叙利亚和黎巴嫩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委托给英国;土耳其领土只剩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恢复各国列强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战胜国有权监督其财政经济和关税。

因为色佛尔条约极度的丧权辱国,因此土耳其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胜利后,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政府与协约国在1923年7月24日新订了《洛桑条约》以取代《色佛尔条约》。规定如下:小亚细亚全部领土和东色雷斯归还土耳其;承认土耳其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赔款,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和关税自主。但保持海峡地区非军事化和国际共管以及其他领土安排。

‘陆’ 什么条约的签订彻底废除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使土耳其重新取得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1922年10月,土耳其和有关国家在瑞士洛桑举行会议,经过激烈交锋,1923年7月签订了《洛桑条约》。这一条约彻底废除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重新取得了领土完整和主权。《洛桑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柒’ 战败后不但没割地赔款,还收回了土地的国家是哪个

说起战败国,我们一般都知道都要接受战胜国提的好多苛刻的条件,因为毕竟自己战败了。即使你不想接受,想非常有底气的说自己不接受也没有办法,因为实力在那,不接受都没办法。除非你本身实力很强大因为失误才失败的,比如日本和沙俄的日俄战争,沙俄就是败了还很嚣张的。不过近代史上有一个比他们还嚣张的,失败了,不仅不割地赔款还收复了好多土地,可以说非常的厉害。这个国家就是奥斯曼土耳其,而做到这个的就是当时的土耳其领袖凯末尔。



这个时候协约国发现这个新来的凯末尔挺厉害的,非常能打,于是就开始坐下来商量了。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签订了《洛桑条约》,承认了新生的土耳其的主权。此条约确立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域。土耳其虽然放弃了其在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和塞浦路斯,但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库尔德的自治。其实本来放弃的那些地方在奥斯曼土耳其末期都已经开始自治了,而且他们在议会里面还拥有很多的席位。所以这个时候放弃与不放弃都差不多。但是自己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库尔德的自治这个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胜利。协约国当时确实被打的筋疲力尽了,虽然胜利了,但是也没有力气了。所以就同意了。可以说土耳其也是一战战败国里面下场最好的一个了。

‘捌’ 洛桑条约的1923年

条约共143条,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协约国与土耳其之间自条约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复和平。②协约国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认土耳其从黑海到爱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间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耳其所有;石油产地摩苏尔的归属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26年《英土协定》将摩苏尔地区划给英国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弃被英、法、意等国瓜分的前属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的领土要求,并承认英国对塞浦路斯、意大利对佐泽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泽斯)群岛的兼并。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协约国武装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损失,双方相互放弃赔偿要求;土耳其偿还前奥斯曼帝国的部分外债;缔约各方宣布取消在土的一切治外法权和财政、关税监督权,土耳其实行海关自主。⑤海峡地区实行非军事化,缔约各国声明同意在海峡地区海上和空中通过及航行自由的原则;海峡地带不得设防和派驻武装力量,由国际委员会(又称海峡委员会)实行监督。
1922年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大国民会议政府战胜英国和希腊侵略军,废黜土耳其国王,取得民族革命的胜利,迫使协约国放弃1920年强加于土耳其的奴役性《色佛尔条约》(《塞夫尔条约》),并同意签订《洛桑条约》。该约承认土耳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土耳其民族独立斗争的重大胜利。 国联行政院接受土耳其和英国提交的争端后,请求常设国际法院就以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1)行政院根据《洛桑条约》第3条第2款作出的决定具有什么性质?是仲裁裁决,还是建议抑或单纯的调停?
(2)行政院的决定必须一致通过,还是可以多数通过?
(3)有关当事国的代表能否参加表决?
1925年11月21日,常设国际法院发表对上述问题的咨询意见。法院的意见认为,《洛桑条约》第三条第2款百六十行的目的是达到边界的最后确定,它反映了当事国的意图。从对该条款的语法的和逻辑的解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当事国愿意接受行政院作出的最终的和有拘束力的边界决定。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15条的规定,行政院对当事国提交的争端有权提出建议。但行政院将要对土、伊过境作出的决定不能被认为是该条所指的建议。法院考虑到,根据普遍接受的概念,仲裁裁决要根据法律标准作出,鉴于本问题涉及的具体情况,法院倾向于将行政院的决定作为仲裁裁决,尽管将国联行政院说成仲裁法庭是不适当的。
法院对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本问题是一个由当事国事先达成协议,同意接受国联行政院决定的拘束力的个别例证。虽然按照《国际联盟盟约》第15条的规定,行政院只能对解决争端提出建议,但这一规定并不阻止当事国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协议承担更广泛的义务并赋予行政院作出有拘束力的决定的权力。
至于第二个问题,法院指出,《洛桑条约》第3条第2款只简单提到将未解决的划界问题提交行政院,并未具体说明如何解决。按照《国际联盟盟约》第5条第 1款的规定,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一致通过,弃权和争端当事国的票数不计算在内。由此可见,行政院作出决定时,一致同意是必须的,只有在盟约或者《凡尔赛和约》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才可能有例外。
对于第三个问题,法院认为,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特别是其中有关争端解决的规定,争端当事国代表的投票不影响必要的全体一致,这是全体一致规则的例外情况之一。人们不能审判自已的案件,这条规则依然有效。

‘玖’ 模拟联合国历史会 可能有关于土耳其独立战争后的洛桑条约

您好,我也是搞模联(中文模联)的,也很乐意为我的同仁解答你的疑惑。不过在此先建议你可以网络一下,网络或维基网络介绍的很详细,我当时协助别人写BG也是先自己做查询的。

一、巴尔干战争的详细内容,以及奥斯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为(具体见网络)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
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 ,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至11月中旬,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11月初,土耳其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事再起。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3月26日,保 、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土耳其帝国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1913年6月1日,塞 、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到猛烈抵抗。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7月29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 ,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1867~1918)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结果: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即黑山)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控制和压迫所进行的战争。盟国由于向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沙皇俄罗斯帝国(1547~1917)支持下于1912年10月9日对土耳其宣战。盟军为民族解放而战,士气旺盛。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奥斯曼帝国军队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由于盟国得到俄罗斯帝国(1547~1917)支持,土耳其得到德意志帝国(1871~1918)和奥匈帝国(1867~1918)支持,在大国影响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长期封建统治,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法、俄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国。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作战方法也有新的变化:战斗队形更加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作战。巴尔干战争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奥斯曼在一战的作为:
奥斯曼参战的原因是双方都需要他参战。做为欧洲列强中最弱的,向北可以牵制沙俄,向西可以搞掉保加利亚并支援塞尔维亚。甚至切断苏伊士运河。他参战的直接原因是原本英国准备出口土耳其的几艘战舰被英国征用。而德国被封在地中海的俩艘战舰意外进入达达尼尔海峡,并宣布加入土耳其海军。英国外交的渺视和德国的支持让土耳其选择了同盟国。但境内的阿拉伯人认为这是脱离土耳其主人的好机会,所以,土耳其在战争中主要承担的就是消灭阿拉伯叛军及支援他们的英军。

奥斯曼帝国是在追击戈本号及布累斯劳号及介入中东战线后正式参战。在战争初期,奥斯曼帝国取得多次重要的胜利,如加里波利之战和卡塔之围。奥斯曼帝国也遭遇不少挫败,如在高加索战役败予俄国。1916年的阿拉伯起义让奥斯曼帝国在中东战线的良好形势逆转。至1918年,也门和麦地那是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仅存的领地,《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后,奥斯曼帝国被迫交出也门和麦地那,而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奥斯曼帝国夺取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都须一并交出。《色佛尔条约》的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现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包括备受争议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战后安那托利亚地区的农民仅及战前的四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的伤亡重大。

二、土耳其卫国战争和洛桑会议的详细记述(具体见网络)
土耳其独立战争是由土耳其革命开展抵抗瓜分奥斯曼帝国的一场政治及军事对抗,紧接着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的成立让阿塔土克能成功动用议会,土耳其国民运动至此达致顶峰。对希腊的军事行动,以及土亚战争及法土战争结束后,土耳其革命者迫使协约国放弃《色佛尔条约》,于1923年7月订立《洛桑条约》,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在1923年10月于安那托利亚及色雷斯东部成立。土耳其的独立运动最终导致奥斯曼米利特制度的终结,让阿塔土克改革创造了现代、世俗的国度。
东部战争: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巴统条约》界定了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及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边界。不过在《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后,土耳其东面的边界已与条约订立的有所不同。三国协约谈论海外亚美尼亚人的诉求及重塑边界的事情。十四点和平原则可作为亚美尼亚的动机,如果亚美尼亚人能够证明他们在土耳其东部占多数的人口,他们就能占据这些地区。亚美尼亚人在边界的活动经常被用作重塑边界的论据。伍德罗·威尔逊同意将这些地区转让给亚美尼亚,因为这些地区主要由亚美尼亚人控制。这些讨论的结果都写在色佛尔条约上。有一股从东南面来的亚美尼亚人获得法国的支持,法国-亚美尼亚协定承认亚美尼亚在西利西亚的主权,法国则可建立亚美尼亚籍法国军团,以联合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及获法国支持的那股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可得到更多的资源,以抗衡布尔什维克的扩张。
独立战争其中一场重大的战役在亚美尼亚及土耳其的边境上展开,虽然希腊在西面威胁着土耳其人,但土耳其人仍能在这里发动攻势。卡兹姆·卡拉贝克尔分别在两份报告上论述土耳其东部的形势,详述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活动。俄国政府向土耳其人传送一个讯息,俄国与亚美尼亚、俄国与伊朗的边境已置于俄国的控制下。当时的土耳其较为落后,并没有本土的军事工业,俄国的协助至关重要。巴基尔·森米·贝伊被派往与俄国会谈,俄方要求土耳其割让凡城及比特利斯予亚美尼亚,这对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来说不可接受,他们还要面对另一些难题,包括对亚美尼亚人侵袭的迟缓反应引起土耳其人不满、希腊的威胁以及外交联系需要协调。
土亚战争:
外交照会还没有开始,亚美尼亚为了增加谈判筹码,驱军到奥尔图,引致奥尔图之战。奥尔图之战终止了土耳其人与俄国的会谈,不久后鄂图曼政府签署色佛尔条约。1920年7月25日,乔治亚占领阿尔特温。
卡兹姆·卡拉贝克尔率军把亚美尼亚军赶出奥尔图,并且反攻亚美尼亚,迫使亚美尼亚签署停火协议。
西部战争:
战事起因是因为协约国,特别是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向希腊保证,只要希腊站在协约国一方,希腊就能得到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包括色雷斯东部、伊姆罗兹岛、特内多斯岛以及安那托利亚西部伊兹密尔附近的地区。希腊还想占据昔日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达成伟大理想,但协约国不允许。
三国协约决定让希腊占领伊兹默尔附近的地区及小亚细亚西部的艾瓦勒克,原因是想要抢先意大利染指土耳其的南海岸,当中包括安塔利亚,三国协约担忧意大利的扩张,于是让希腊占领这些地区作为解决办法。
1921年5月28日,希腊人在艾瓦勒克登陆,艾瓦勒克在巴尔干战争之前是一个通行希腊语的小镇。主要来自克里特的希腊人进驻艾瓦勒克,赶走这里的土耳其居民。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中将阿里·锡天卡耶组织土耳其群众进行抵抗,还有一些土耳其人加入了雷希特、铁菲克、泽克兹·伊泽姆,这些部队有很强的决心抵抗希腊,因为他们已经后无退路。雷希特、铁菲克及泽克兹·伊泽姆是高加索人,他们在故乡高加索被俄国及亚美尼亚驱赶出来,来到爱琴海海岸附近定居。希腊军首次与这些人爆发战斗。阿塔土克命劳夫·奥尔贝协助阿里·锡天卡耶、雷希特、铁菲克及泽克兹·伊泽姆。劳夫·奥尔贝也是高加索人,他设法联系这些抵抗团队,让他们切断希腊军的补给线。
由于意大利早前在安塔利亚登陆,协约国遂决定允许希腊在伊兹密尔登陆。为了应付意大利吞并有大量希腊人的小亚细亚地区,希腊总理韦尼泽洛斯取得协约国的准许,让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登陆,宣称是要保护人民免受骚动影响。土耳其人认为韦尼泽洛斯想吞并希腊人在土耳其的居住地,但韦尼泽洛斯指出,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的目的是保护当地居民:“希腊不是要向伊斯兰开战,而是反对过时的鄂图曼政府,以及它腐败、可耻及血腥的统治,我们要解放那些主要是希腊人居住的地区。”
希土战争:
希腊军队在伊兹密尔登陆,民族主义者向他们开火,结果引来希腊军的粗暴报复。希腊军以此为藉口驱军深入土耳其。阿塔土克不能容忍希腊军队占据伊兹密尔。双方在争夺伊兹密尔时犯下不少暴行,例如杀害无辜平民,甚至有儿童被害。最终土耳其人将希腊军队驱赶出伊兹密尔。
决议当时土耳其东部及南部的边界已透过条约及协议确定,阿塔土克在和谈上具有发言权。民族主义者提出,希腊须无条件撤出色雷斯东部、印布洛斯岛及忒涅多斯岛,而色雷斯的里查河则作为边界,重返1914年的状况。
法国、意大利及英国邀请阿塔土克到威尼斯商讨停火。阿塔土克要求在穆丹雅举行会谈。1921年10月3日,停火会谈在穆丹雅展开,最终签署穆丹雅停战协定。
法土战争:
法国希望在叙利亚殖民,西利西亚在法国的压力底下很容易会失守,因此紧守托鲁斯山脉对阿塔土克来说至关重要。法国的士兵远道而来,他们利用亚美尼亚军队获取情报。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则与当地的阿拉伯部落合力抗衡。阿塔土克曾经说:“法国军队将会撤出。”阿塔土克认为法国的军事威胁仅次于希腊。他认为如果希腊的威胁扩大,法国也不会无动于衷,他的见解在后来得到了证实。
法国对于土耳其人的顽抗感到相当意外,法国责备英国未能遏止抵抗力量。希腊及英国军队在土耳其西部受挫后,法国利用亚美尼亚人在南部对抗土耳其人的策略亦告失败。亚美尼亚藉法国军团不能按计划联合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对抗民族主义军队。多数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只得跟随法国军队迁移。法国要求阿土克塔的土耳其政府赔偿一百五十万枚金币,但被拒绝。
洛桑条约:
亦称《洛桑和约》,Treaty of Lausanne。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1923年7月24日,以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等7个协约国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缔结,次年8月6日生效。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战败国土耳其签订《色佛尔和约》。根据该和约,土耳其原有领土缩小了3/4,本土也被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土耳其为反对《色佛尔和约》进行了武装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新的和约,即《洛桑条约》。《洛桑条约》第3条第2款规定,土耳其与英国委任统治地伊拉克的边界应由土、英两国以“友好的协议”划定。如果两国在《洛桑条约》规定的协约国军队从其占领的土耳其领土撤出的期限届满后9个月内仍未能达成划界协议,则应将有关争端提交国际联盟行政院。在上述期限内,土、英两国对土、伊边界的大部分达成了协议,但对摩苏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双方未能取得共识,因此,根据条约的规定,两国将该问题提交国联行政院解决。摩苏尔是着名的石油产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当时约80万。
内容
参加《洛桑会议》的土耳其代表团
条约共143条,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协约国与土耳其之间自条约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复和平。②协约国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认土耳其从黑海到爱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间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耳其所有;石油产地摩苏尔的归属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26年《英土协定》将摩苏尔地区划给英国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弃被英、法、意等国瓜分的前属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的领土要求,并承认英国对塞浦路斯、意大利对佐泽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泽斯)群岛的兼并。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协约国武装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损失,双方相互放弃赔偿要求;土耳其偿还前奥斯曼帝国的部分外债;缔约各方宣布取消在土的一切治外法权和财政、关税监督权,土耳其实行海关自主。⑤海峡地区实行非军事化,缔约各国声明同意在海峡地区海上和空中通过及航行自由的原则;海峡地带不得设防和派驻武装力量,由国际委员会(又称海峡委员会)实行监督。
1922年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大国民会议政府战胜英国和希腊侵略军,废黜土耳其国王,取得民族革命的胜利,迫使协约国放弃1920年强加于土耳其的奴役性《色佛尔条约》(《塞夫尔条约》),并同意签订《洛桑条约》。该约承认土耳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土耳其民族独立斗争的重大胜利。
解释问题
国联行政院接受土耳其和英国提交的争端后,请求常设国际法院就以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1)行政院根据《洛桑条约》第3条第2款作出的决定具有什么性质?是仲裁裁决,还是建议抑或单纯的调停?
(2)行政院的决定必须一致通过,还是可以多数通过[1]
(3)有关当事国的代表能否参加表决?
1925年11月21日,常设国际法院发表对上述问题的咨询意见。法院的意见认为,《洛桑条约》第三条第2款百六十行的目的是达到边界的最后确定,它反映了当事国的意图。从对该条款的语法的和逻辑的解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当事国愿意接受行政院作出的最终的和有拘束力的边界决定。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15条的规定,行政院对当事国提交的争端有权提出建议。但行政院将要对土、伊过境作出的决定不能被认为是该条所指的建议。法院考虑到,根据普遍接受的概念,仲裁裁决要根据法律标准作出,鉴于本问题涉及的具体情况,法院倾向于将行政院的决定作为仲裁裁决,尽管将国联行政院说成仲裁法庭是不适当的。
法院对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本问题是一个由当事国事先达成协议,同意接受国联行政院决定的拘束力的个别例证。虽然按照《国际联盟盟约》第15条的规定,行政院只能对解决争端提出建议,但这一规定并不阻止当事国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协议承担更广泛的义务并赋予行政院作出有拘束力的决定的权力。
至于第二个问题,法院指出,《洛桑条约》第3条第2款只简单提到将未解决的划界问题提交行政院,并未具体说明如何解决。按照《国际联盟盟约》第5条第 1款的规定,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一致通过,弃权和争端当事国的票数不计算在内。由此可见,行政院作出决定时,一致同意是必须的,只有在盟约或者《凡尔赛和约》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才可能有例外。
对于第三个问题,法院认为,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特别是其中有关争端解决的规定,争端当事国代表的投票不影响必要的全体一致,这是全体一致规则的例外情况之一。人们不能审判自已的案件,这条规则依然有效。
一战以后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问题
一战以后,不幸的土耳其成为了战败国,在巴黎和会上成为任人宰割的东方战败国,土耳其被迫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个条约,黑海海峡实现国际化处于英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土耳其的领土遭到了严重的瓜分,亚洲部分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欧洲部分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地区,中东和巴尔干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分割出去,成为一个亚洲国家。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土耳其人民觉醒,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苏丹的封统治,摆脱了民族危机,迫使协约国废除了《色佛尔条约》,重新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获得了一定的独立。
二战中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

1936年蒙特勒国际会议讨论修改《洛桑条约》的附件《海峡制度公约》,土、苏、希、保罗等黑海沿岸国家和英法日等国际大国出席会议,签订了新的《关于海峡制度的公约》,恢复了土耳其对海峡的主权和控制权,也扩大了黑海沿岸国家通过黑海海峡的航行权,对非黑海国家作了较大的限制。
二次大战当中,土耳其迫于德国的威胁而允许德国舰队进入黑海,对蒙特勒国际公约有所违背。为苏联战后挑起苏土争端埋下了伏笔。
二战以后的土耳其和黑海海峡
战后,美苏两强对峙的局面已经事实上形成,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打通黑海的出海口,1946 年,苏联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的要求,并且要求苏土共同保卫和管理黑海海峡,遭到土耳其的拒绝,苏土关系紧张,土耳其实行全国动员。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打着“反对集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的幌子,宣布支持土耳其反对苏联,——出台了着名的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东西方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冷战的正式开始。受两极格局的制约,苏联始终没有打破关于黑海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其它国家更没有对词此提出异议,这一公约坚持到现在。

附:土耳其共和国
出生于马其顿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实现了'青年土耳其党'多年以来的梦想: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1923年《洛桑条约》的签订,洗刷了《色佛尔条约》的耻辱,并使外国势力撤离了土耳其领土。 现代土耳其的边境确定下来。
土耳其人从此开始了对自己政务的管理,他们进一步巩固安卡拉,并将其设为首都,废除了伊斯兰教君主政体。穆斯塔法·凯末尔成为新建立的世俗共和国的总统以及共和国人民党。之后,他被授予''土耳其之父'的姓氏。阿塔尔图克建立起民主政体。
阿塔图尔克的继任人,伊斯梅特·伊纳尼小心翼翼地不让土耳其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结束后,土耳其却发现自己成了美国的同盟国。 当时亚美尼亚边境就是苏联边界的标志,由于土耳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成为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故随之开始接受美国援助。 后来土耳其军队参加了韩战,与美国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此后不久,土耳其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

‘拾’ 1.有人说洛桑和约是防范德国的、为什么这样说2.这个合约签订的时间、背景 、内容、原因、 各是什么

洛桑条约的签订确实是以防范德国的再次崛起为主要目的的。
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土耳其是跟德国和奥匈帝国站在同一战线的。
战争前后土耳其都收到德国的大量军事援助。
西方以英法两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德国再次崛起,在一战时期土耳其在德国的武装援助下对海峡地区实施的地区封锁曾经使得协约国军队的补给被切断,对德作战曾一度陷入绝境。

《洛桑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又称《洛桑和约》。1923年7月24日,以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等7个协约国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缔结,次年8月6日生效。

条约共143条,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协约国与土耳其之间自条约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复和平。②协约国承认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范围内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确认土耳其从黑海到爱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间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耳其所有;石油产地摩苏尔的归属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26年《英土协定》将摩苏尔地区划给英国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弃被英、法、意等国瓜分的前属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的领土要求,并承认英国对塞浦路斯、意大利对佐泽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泽斯)群岛的兼并。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协约国武装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损失,双方相互放弃赔偿要求;土耳其偿还前奥斯曼帝国的部分外债;缔约各方宣布取消在土的一切治外法权和财政、关税监督权,土耳其实行海关自主。⑤海峡地区实行非军事化,缔约各国声明同意在海峡地区海上和空中通过及航行自由的原则;海峡地带不得设防和派驻武装力量,由国际委员会(又称海峡委员会)实行监督。

1922年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大国民会议政府战胜英国和希腊侵略军,废黜土耳其国王,取得民族革命的胜利,迫使协约国放弃1920年强加于土耳其的奴役性《塞夫尔条约》,并同意签订《洛桑条约》。该约承认土耳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土耳其民族独立斗争的重大胜利。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04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36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37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97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00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66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5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16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64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