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土耳其正规军伤亡多少人

土耳其正规军伤亡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2-05-08 12:23:49

㈠ 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激烈战斗,219人被打死,巴沙尔为何拒绝援助

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激烈战斗,219人被打死,巴沙尔却拒绝援助的原因是巴沙尔想借刀杀人,库尔德武装和叙利亚政府已经是僵持多年,就是因为库尔德武装有美国的支持,此次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发动攻击,而美国也已经撤出,所以库尔德武装请求叙利亚政府的援助,不过叙利亚政府也明白,一旦美国卷土重来,那么库尔德很有可能再次背叛叙利亚政府。


不过叙利亚政府却拒绝援助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这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库尔德人的出尔反尔也并不是一次两次。

㈡ 土耳其的军事实力有多强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60.97万人。

陆军

约49.5万人。编有4个集团军司令部,9个军司令部,1个机械化师,1个步兵师,14个装甲旅,17个机械化旅,9个步兵旅,4个突击旅,1个步兵团,1个总统警卫团,5个边防团,26个边防营。

主战坦克:4205辆,其中M-48A5T1型和M-48A5T2型2876辆,M-60A3型658辆,M-60Al型274辆,“豹”式IAI型170辆,“豹”式lA3型227辆。

装甲侦察车:若干辆。

步兵战车:650辆。

装甲输送车:3643辆(AAPC型830辆,M-113型2813辆)。

牵引炮:105毫米若干门,155毫米517门,203毫米162门。

自行炮:105毫米391门,155毫米222门,175毫米36门,203毫米219门。

火箭炮:60门(107毫米48门,227毫米12门)。

迫击炮:2021门(107毫米1264门,120毫米757门),另有81毫米迫击炮3792门。

反坦克导弹:943具(“眼镜蛇”186具,“陶”式365具,“米兰”392具)。

无坐力炮:57毫米923门,75毫米617门,106毫米2329门,高炮1664门(20毫米439门,35毫米120门,40毫米1105门)。

地空导弹:“毒刺”108部,“红眼睛”789部。此外,还装备有各型飞机168架,武装直升机37架,运输直升机262架。

海军

5.46万人(含海军陆战队3100人,海岸营部队1050人),编为5个海岸基地司令部。

常规潜艇:14艘。

护卫舰:22艘。

导弹快艇:21艘。

巡逻艇:28艘。

布雷舰艇:1艘。

反水雷舰艇:23艘。

登陆舰:8艘。

登陆艇:59艘。

辅助舰船:27艘。

海军航空兵

装备有用于反潜作战的直升机16架(其中13架为AB-212型武装直升机),教练机7架。

海军陆战队

1个团,3100人。

空军

6.01万人。编有2个战术空军司令部,1个运输司令部,1个训练司令部,1个后勤司令部,1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3个教练机中队,6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505架。

战斗机和攻击战斗机:F-16C型210架,F-16D型30架,F/NF-5A和F/NF-5B型87架,F-4E型139架。

侦察机:RF-4E型39架。

空中加油机:KC-135R型2架。

运输机:C-130B和C-130E型13架,KC-135R型2架,C-160D型19架,CN-235型50架(其中部分可用于电子战)。

要员专机:2架。

教练机:SF-260D型38架,T-33型34架,T-37型60架,T-38型70架,T-41型28架。

直升机:UH-1H型20架,AS-532型20架。

地空导弹:“奈基”92部,“轻剑”86部。

预备役部队

37.87万人(41岁以下),其中陆军25.87万人、海军5.5万人、空军6.5万人。

准军事部队

22.02万人。宪兵和国民警卫队21.8万人(其中预备役5万人),装备装甲输送车560辆、飞机2-3架、直升机56架。海岸警卫队0.22万人,装备近岸巡逻艇64艘、运输机2架。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18个月。

军衔

军官分3等11级,即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驻外兵力

驻塞浦路斯1个军,约3.6万人。装备坦克386辆、装甲输送车476辆、牵引炮102门、自行炮60门、迫击炮450门、高炮48门、飞机3架、直升机4架、近岸巡逻艇1艘。

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兵力:驻波斯尼亚1300人,驻东帝汶2人(军事观察员),驻格鲁吉亚5人(军事观察员),驻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6人(军事观察员),驻意大利4架F-16C型战斗机,驻南斯拉夫科索沃维和部队约950人。

外国驻军

驻有北约盟军东南联合司令部和第6战术空军司令部。英国军人160人,飞机6架(“美洲虎”GR-3A和GR-3B型6架、VC-10型2架)。美国2040人,其中海军240人(包括陆战队220人),空军1800人;空军驻有1个飞行联队,装备飞机包括F-16、F-15C、KC-135、E-3B和E-3C、C-12、HC-130和HH-60。

军队节日

建军节8月30日

㈢ 中东大国土耳其为何屡遭败绩,真的是武器装备不如别国吗

土耳其屡遭败绩不是因为武器装备不如别国。

土耳其正规军的伤亡超过200人,设备损失惨重,而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叛军杀害或伤害了3000多人。实际上,土耳其发起的军事行动遭到了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邻国的抗议,抗议土耳其冒着反恐的幌子,但它的确以库尔德武装为目标。当然,土耳其的算盘并没有逃脱美国和俄罗斯的视线。两国甚至向特种部队同时派遣特种部队到库尔德武装控制区,警告土耳其不要轻举妄动。此外,叙利亚,伊拉克和库尔德爱国联盟也联手切断了土耳其继续向南的旅程。在强大的综合压力下,土耳其被迫停止对库尔德人的密集军事打击。

㈣ 1790年12月22日伊兹梅尔一战土耳其守军阵亡多少人

1790年12月22日凌晨3时,俄军在夜幕和浓雾掩护下秘密接近城墙。5时30分,按统一号令,兵分三路同时发起攻击,多瑙河区舰队输送地面部队上陆,并以舰炮支援。8时,外城被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16时战斗结束。土耳其守军阵亡2.6万人,被俘9000人。俄军伤亡约1万人。伊兹梅尔一战基本上决定了俄土战争的结局。

㈤ 土耳其军力军情

主要统计

面积77.945万平方千米。人口6613万人(其中,13~17岁男326.6万人,女318万人;18~22岁男325.4万人,女309万人;23~32岁男609,8万人,女576.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79814万亿土耳其里拉,合1860亿美元(1999年)。国防费4742万亿土耳其里拉,合77亿美元(2000年国防预算)。原煤5507.3万吨(1995年)。钢铁1400万吨(1998年)。原油360万吨(1998年)。天然气2.01亿立方米<1995年)。发电量817.34亿度(1995年)。粮食3318.2万吨(1998年)。海运能力,商船(载重100吨以上)880艘、总载重量711.43万吨(1998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机场26处、客运量123.05亿人千米、货运量2.142亿吨千米(1998年)。

国防体制

总统为武装力量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有总统、总理、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外交部长和宪兵司令,由总统任主席,基本任务是制订战争动员计划、议决国家军事政策和其他有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武装力量的最高决策机构为最高军事委员会,由总理、总参谋长和陆、海、空军司令以及宪兵司令组成,任务是讨论和决定武装部队各级军官任免和调动、晋升和退休、国防费用的计划和分配、军队编制和军法军纪等问题。国防部为政府中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构,设部长、副部长等,部长由总理任命的文职官员担任,任务是负责武装部队的征兵。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军工生产等工作。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为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由总统根据总理提名在担任过陆、海、空军司令的上将中任命,任期4年。总统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

领导人物

总统兼武装力量统帅阿赫迈特·内季代特·塞泽尔(2000年5月上任)。国防部长萨巴哈廷,恰克玛克奥卢(1999年8月上任)。总参谋长侯塞因·科夫勒克奥卢上将(1998年8月上任)。陆军司令黑尔米·顾兹科克上将(2000年8月上任)。海军司令伊尔哈米·埃尔迪尔上将(1999年8月上任)。空军司令埃尔金杰拉辛上将(1999年8月上任)。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部队60.97万人。

陆军

约49.5万人。编有4个集团军司令部,9个军司令部,1个机械化师,1个步兵师,14个装甲旅,17个机械化旅,9个步兵旅,4个突击旅,1个步兵团,1个总统警卫团,5个边防团,26个边防营。

主战坦克:4205辆,其中M-48A5T1型和M-48A5T2型2876辆,M-60A3型658辆,M-60Al型274辆,“豹”式IAI型170辆,“豹”式lA3型227辆。

装甲侦察车:若干辆。

步兵战车:650辆。

装甲输送车:3643辆(AAPC型830辆,M-113型2813辆)。

牵引炮:105毫米若干门,155毫米517门,203毫米162门。

自行炮:105毫米391门,155毫米222门,175毫米36门,203毫米219门。

火箭炮:60门(107毫米48门,227毫米12门)。

迫击炮:2021门(107毫米1264门,120毫米757门),另有81毫米迫击炮3792门。

反坦克导弹:943具(“眼镜蛇”186具,“陶”式365具,“米兰”392具)。

无坐力炮:57毫米923门,75毫米617门,106毫米2329门,高炮1664门(20毫米439门,35毫米120门,40毫米1105门)。

地空导弹:“毒刺”108部,“红眼睛”789部。此外,还装备有各型飞机168架,武装直升机37架,运输直升机262架。

海军

5.46万人(含海军陆战队3100人,海岸营部队1050人),编为5个海岸基地司令部。

常规潜艇:14艘。

护卫舰:22艘。

导弹快艇:21艘。

巡逻艇:28艘。

布雷舰艇:1艘。

反水雷舰艇:23艘。

登陆舰:8艘。

登陆艇:59艘。

辅助舰船:27艘。

海军航空兵

装备有用于反潜作战的直升机16架(其中13架为AB-212型武装直升机),教练机7架。

海军陆战队

1个团,3100人。

空军

6.01万人。编有2个战术空军司令部,1个运输司令部,1个训练司令部,1个后勤司令部,1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3个教练机中队,6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505架。

战斗机和攻击战斗机:F-16C型210架,F-16D型30架,F/NF-5A和F/NF-5B型87架,F-4E型139架。

侦察机:RF-4E型39架。

空中加油机:KC-135R型2架。

运输机:C-130B和C-130E型13架,KC-135R型2架,C-160D型19架,CN-235型50架(其中部分可用于电子战)。

要员专机:2架。

教练机:SF-260D型38架,T-33型34架,T-37型60架,T-38型70架,T-41型28架。

直升机:UH-1H型20架,AS-532型20架。

地空导弹:“奈基”92部,“轻剑”86部。

预备役部队

37.87万人(41岁以下),其中陆军25.87万人、海军5.5万人、空军6.5万人。

准军事部队

22.02万人。宪兵和国民警卫队21.8万人(其中预备役5万人),装备装甲输送车560辆、飞机2-3架、直升机56架。海岸警卫队0.22万人,装备近岸巡逻艇64艘、运输机2架。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18个月。

军衔

军官分3等11级,即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驻外兵力

驻塞浦路斯1个军,约3.6万人。装备坦克386辆、装甲输送车476辆、牵引炮102门、自行炮60门、迫击炮450门、高炮48门、飞机3架、直升机4架、近岸巡逻艇1艘。

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兵力:驻波斯尼亚1300人,驻东帝汶2人(军事观察员),驻格鲁吉亚5人(军事观察员),驻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6人(军事观察员),驻意大利4架F-16C型战斗机,驻南斯拉夫科索沃维和部队约950人。

外国驻军

驻有北约盟军东南联合司令部和第6战术空军司令部。英国军人160人,飞机6架(“美洲虎”GR-3A和GR-3B型6架、VC-10型2架)。美国2040人,其中海军240人(包括陆战队220人),空军1800人;空军驻有1个飞行联队,装备飞机包括F-16、F-15C、KC-135、E-3B和E-3C、C-12、HC-130和HH-60。

军队节日

建军节8月30日

㈥ 一战各国人员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着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着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㈦ 有谁知道1974年塞浦路斯战争土耳其和希腊的伤亡数据吗

我手头有本《世纪战争》,作者是意大利的卢西阿诺·加里巴尔迪。 由于英国人的介入,似乎交火不是很激烈。但是有5名联合国维和士兵阵亡。其它伤亡缺乏数据。

㈧ 1.一战各国死亡人数(一一列举)

具体如下: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3000

日本:3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一战

㈨ 二战中,那个国家人口死亡的多具体数字有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以下是主要国家死伤人数: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其中正规军队死亡人数有890万人(一说1400万人),民兵人数大大超过这个数据,其余是平民。二战苏联士兵死亡人数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卫国战争时期,许多平民男子和妇女被临时编入了红军,所以很难说清他们是正规士兵还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万和1400万两种说法,不过西方认同前种说法的多。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士兵有880万左右;死于苏日战场的有1万人不到;死于苏芬战场的有近9万人。

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美国有38万军人死于二战,其中在西欧和北非有25万余人死亡,在太平洋约有12万人以上死亡

英军有40万人死于二战,其中士兵约有近38万;在太平洋死亡约3万;其余在欧洲和北非。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士兵约550万,其余平民。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近300万,其中士兵死亡约190万(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写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我们现在教科书上写的135万是胡扯);在东南亚被英军、中国入缅远征军(消灭日军1万还多)、游击队杀死约18万;在苏日战场死亡10万余人;在太平洋与美军战斗中死亡约120万;志愿人员、童子军死于战争近40万;平民被美军原子弹、炸弹炸死人数约在55万人以上(日本方面统计)

意大利死亡约20万,大部分为士兵,主要死于北非战场

南斯拉夫死亡人数为170万

法国死亡人数为30万左右

各大战场死伤数:

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 1.7:1

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 10:1

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2680万 3300万 6000万

中国 1800万 17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

波兰 650万 100万 750万

日本 290万 400万 690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38万 150万 190万

英国 40万 120万 160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

法国 30万 20万 50万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1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3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