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在二战前叫什么
‘壹’ 二战前欧洲是哪19国,战后新增的国家有哪些
二战前
苏联、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英国、瑞士、南斯拉夫、罗马利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被意大利吞并)、希腊、土耳其、奥地利(已被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已被德国吞并)、梵蒂冈、圣马力诺、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算上被已被吞并的几国,应该是28个
二战后
英国分裂出了爱尔兰、马耳他,成为了3个国家
苏联分裂出了 立陶宛、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另外几国不在欧洲部分,没有算)成为了7个国家
南斯拉夫分裂出了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成为了6个国家
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分裂出了,安道尔,1个
共计45国
‘贰’ 二战以前的土耳其国土面积
约78.3562万平方千米。23年7月24日在瑞士签订的洛桑条约大致确定了直到今天土耳其面积。其中关于关于领土的部分摘录如下:“独立和领土完整,确认土耳其从黑海到爱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间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土耳其所有;石油产地摩苏尔的归属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26年《英土协定》将摩苏尔地区划给英国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弃被英、法、意等国瓜分的前属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的领土要求,并承认英国对塞浦路斯、意大利对佐泽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泽斯)群岛的兼并”
‘叁’ 二战前世界有几个独立国家
65个左右(因为部分是二战中独立)
首先申明,此独立国家皆指法理独立,如果各位非要拿着被外国干涉,丧失部分主权就说它不是独立国家,咱也没法。从古至今就独立的均标为自古以来。
---------------------------------------------------------------------------------
美洲:美国1776 海地1804 巴拉圭1811 阿根廷1816 智利1818 墨西哥1821 危地马拉1838
萨尔瓦多1841 尼加拉瓜1839 洪都拉斯1838 哥斯达黎加1838 巴拿马1903 秘鲁1822 巴西1822
玻利维亚1825 乌拉圭1825 古巴1902 多米尼加共和国1844 厄瓜多爾尔尔1830 委内瑞拉1830
----------------------------------------
非洲:利比里亚1847 埃塞俄比亚1896 埃及1922
----------------------------------------
亚洲:日本(自古以来) 中国(自古以来) 伊朗(自古以来) 伊拉克1921
阿富汗1919 土耳其(自古以来) 尼泊尔1923 蒙古1921 泰国(自古以来)
沙特阿拉伯1927 黎巴嫩1943 叙利亚1941
----------------------------------------
欧洲:(不列出独立时间,大部分都自古以来,除冰岛为二战时期独立):苏联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捷克 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波兰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芬兰 挪威 瑞典 冰岛 瑞士 西班牙 葡萄牙 爱尔兰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 丹麦 梵蒂冈 克罗地亚 阿尔巴尼亚 希腊
-----------------------------------------
大洋洲:汤加(根据当时的国际法属于主权国家,外交被英国控制,理论上只算半独立)
(其他:新西兰 澳大利亚 加拿大当时是自治领,自治领的定义就是主权国家,但在当时,主权国家和独立国家是两回事,不像现在,主权一定是独立的)
‘肆’ 土尔其是不是苏联分出来的
绝对不是.土耳其一直被沙皇俄国侵略领土.但是,其领土的主题部分(安纳托利亚)从未被俄国占领过.
所以,土耳其不是从苏联分出来的.
由于常年受沙俄侵略,所以土耳其与苏联的很多加盟共和国都是邻居.比如,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甚至着名的克里米亚半岛,也是沙俄时代,从土耳其手中,抢夺来的.
‘伍’ 土耳其在一战时是德国的铁杆盟国,到了二战土耳其做了些什么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共同作战,最终战败,结果遭列强宰割。土耳其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于一九一九年,今日之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民族抗战运动,击退外国势力。一九二一年一月 ,大国民议会通过根本法,改国名为土耳其。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废苏丹制,奥斯曼帝国正式灭亡。翌年十月二十九日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二战土耳其是中立国,但它与德国的关系类似西班牙瑞典和德国的关系,都是亲德但却拒绝卷入战争。德国二战后重建时,由于缺乏成年男性劳动力,从土耳其“引进”了大量劳工,因此现在在德国到处可见土耳其人。
‘陆’ 土耳其之前叫什么帝国
是一回事,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简称为土耳其帝国或奥斯曼帝国
1293年酋长奥斯曼一世乘鲁姆苏丹国瓦解之际,打败了附近的部落和东罗马帝国,自称埃米尔,独立建国穆拉德一世时,改称苏丹1324年,他们夺取东罗马帝国的布鲁萨,并定都于此从此被称为奥斯曼帝国,这支土耳其人也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人
奥斯曼帝国在一些贤能君主的统治下繁荣兴盛到1574年,势力达到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版图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6)土耳其在二战前叫什么扩展阅读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奥斯曼帝国以卡洛维茨条约为主要标志而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战后又遭列强宰割,这时帝国开始无力维持,除了领土开始不断丢失,国内也开始出现波动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旧无力回天尤其是一战失败后,大笔的赔偿款,更是让奥斯曼帝国濒临破碎
1921年1月 ,大国民议会通过根本法,改国名为土耳其1922年11月1日,废除苏丹制,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而继承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至今难以恢复昔日的荣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以前是什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伊斯坦布尔以前叫什么
伊斯坦布尔以前也称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康斯坦丁堡、新罗马。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
伊斯坦布尔 原名叫什么 是历史上那些国家的首都?
公元前658年始建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地岬上,称拜占...
土耳其在2千年前是什么地方
土耳其两千年前是罗马的地盘。土耳其在远古时代是久负盛名的赫梯帝国(又称西台帝国),强盛霸气,曾与古...
波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国家吗?
不是一个国家。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始于公元前550年...
奥斯曼帝国是不是土耳其帝国?都是何时建立和灭亡的?建立这是谁?帝国版图是什么样的?(图片)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鄂图曼土耳其语:Osmanlı İmparat...
一战时期土耳其是什么王朝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鄂图曼帝国或奥托曼帝国(鄂图曼土耳其文:د&a...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哪个民族?他们在何时灭亡了小亚细亚的一个帝国这个帝国的名字是什么,又名什么?
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后代,灭东罗马帝国 现代土耳其人原为塞尔柱突厥人的一个分支,11世纪左右由...
土耳其和奥斯曼帝国什么关系?
是指的一个国家,我们称之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行哈里发体制,穆斯林占主导地位,现在的土耳其共和国与近...
‘柒’ 二战欧洲战场国家都在干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参战了,只是主要战场发生在欧洲,东亚,东南亚和北非。
美洲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英国曾与德国在南美洲沿海发生过海战,详情可参见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但是许多国家仍然向轴心国宣战并且派出远征队(比如巴西)或者向盟军提供资源及帮助。
真正保持中立的,除了众所周知的瑞士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国家,分别是:爱尔兰,瑞典,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西班牙,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北也门,土耳其,安道尔,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
中立国其实是“非交战国家”。在二战中,真正保持中立的国家是几乎不存在的,就连瑞士也是打下过盟军和轴心国的飞机的,这种情况实在不能算是中立,应该说是两边都得罪才是吧(事实上瑞士也在二战的时候不仅被轴心国而且被盟军“不小心”轰炸过,只是造成的损失不大而已)。
关于“非交战国家”即为中立领土的基本国际法是在海牙公约(1907年)定下的,因此在这里就按照海牙公约对“中立领土”的定义来定义中立国家。
爱尔兰。
虽然作为大英帝国的邻居,然而爱尔兰人坚决不想淌二战这滩浑水,就算是被德国轰炸,被英国人和德国人击沉商船,他们也坚决不加入战争。
就连炸弹扔到国都头上,也休想让他们从他们的岛上挪移一步。英国人甚至为了防止门口有敌人,一度计划过入侵并占领爱尔兰(W计划),但看在爱尔兰实在是人畜无害,战线又铺得太开,也就算了。所以爱尔兰的中立从战争开始一直维持到结束,过着相对悠闲的小日子。
葡萄牙。
葡萄牙这个国家很迷,新国是法西斯政府,但是总被隔壁同门师兄西班牙眼睁睁地瞅着。
为了制约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并入侵的野心,葡萄牙身为法西斯政府却和盟军走得更近,尤其是英国(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在地中海沿岸的军队,一方面是历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军事同盟)葡萄牙在二战中与轴心国和盟军均有贸易往来。
葡萄牙在二战后期将亚速尔群岛借给盟军作为军事机场以便针对德军的潜艇进行攻击(虽然本质上借给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英国人有占领亚速尔群岛的计划并且知道打不过他们)。总体而言因为和西班牙互相牵制着对方,所以两边都按兵不动,大眼瞪小眼了一整场战争。
另外,虽然西班牙的蓝色师中绝大多数是西班牙人,但是同为法西斯阵营的葡萄牙也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力加入蓝色师。
西班牙。
葡萄牙的邻居是弗朗西斯哥·佛朗哥的长枪党的地盘。在二战之前,西班牙刚刚结束了一场血腥的内战,保王的长枪党战胜了西班牙国名党,西班牙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联军。
在建立了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之后,西班牙就闭门造车了,眼巴巴地瞪着隔壁邻居葡萄牙看,虽然因为葡萄牙和盟军的亲近使得佛朗哥不敢动手,生怕牵扯进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参战,然而亲近轴心国(在1935年的时候佛朗哥访问过纳粹德国并与希特勒会面。
希特勒表示对佛朗哥的事业的支持)的西班牙还是像轴心国提供了兵力支持,就是附属于德国陆军的47000人的蓝色师,这支部队在列宁格勒之围和克拉斯尼博尔战役中表现优异,是德军中唯一一支被赋予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勋章的师团(蓝色师勋章)。
他们在整个东线战场上死亡人数22000人左右,而整支师团消灭了近50000的苏军有生力量。
瑞士。
众所周知的万年中立国瑞士中立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作为世界的银行,苏黎世储存的大量资金都可能被盟军或者轴心国掠夺。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瑞士干脆谁的阵营也不加入。
虽说如此,瑞士依赖于德国的煤矿进口(德煤占了当时瑞士国家能量资源消耗的41%),因此私底下它还是跟邻居德国有贸易往来。据说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盟军轰炸了瑞士,瑞士也毫不示弱地用高射炮射下了盟军的飞机。
德国也曾有过侵略瑞士的意向,因此派侦察机巡逻过瑞士阿尔卑斯山,然而刚进入瑞士的领空没多久便也被瑞士人射下来了,作为回报,德国人也派了轰炸机轰炸了瑞士。在战争开始前,瑞士曾经预料过周围国家战争时期入侵的可能性,因此在阿尔卑斯山中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因为瑞士多山的地理,这个国家易守难攻,再加上本身它对于德国的依赖性,德国最终便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
瑞典。
虽然没有加入轴心国阵营,然而在冬日战争(1939-1941)及后继战争(1942-1944)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武器和人力资源,并组织了志愿军帮助芬兰抗击苏联的进攻。
此外,瑞典还提供铁路运输帮助德军向芬兰前线输送物资和军备(1941年6月到7月,德国第163步兵师从德占的挪威经由瑞典向芬兰运送大量的榴弹炮和坦克)并向德国进口钢铁。
然而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瑞典发现事态不对,便倒戈向盟军,在芬马克郡解放战时向盟军提供由挪威难民组建的挪威游击队作为帮助。瑞典在二战期间收留了大量北欧反法西斯战士和犹太难民,并暗中给予帮助。
波罗的海三国。
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在1938年7月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订了中立条款,然而战争爆发时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无视波罗的海三国的中立性,迅速攻下并占领了这三个国家。此后这三个国家先后出现了反苏地下党组织,然而很快被苏联秘密警察组织内务人民委员部扼杀。
为了防止更多的起义发生,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实行焦土战术。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中,波罗的海三国被纳粹德国攻陷,部分国民被纳粹德国强征入伍(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附属于德军的爱沙尼亚第八步枪军和附属于武装党卫队的拉脱维亚军团)。
其余的一些军民逃亡芬兰并加入了芬兰军队抗击苏联。立陶宛相对苏联而言更加欢迎德军,并组织立陶宛秘密警察帮助德国搜捕苏联和波兰的地下党成员。
沙特阿拉伯。
沙特1939年9月的时候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于1941年10月与日本断绝外交关系。虽然正式外交层面上保持中立国家态度,然而靠石油赚钱的沙特阿拉伯把石油卖给了狮子大开口的美国。
1943年,沙特阿拉伯与美国正式建交(沙特阿拉伯在1932年前还是一堆打来打去的沙漠小部落,内志酋长国战胜了英国扶植的赫贾兹王国和奥斯曼帝国支持的舍迈尔山酋长国,成立沙特阿拉伯)。
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尔-沙特国王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私下成为了好友。沙特阿拉伯允许美国在宰赫兰建设军事机场,但是沙特本国在1945年才向德国和日本宣战,因此没有什么实际作为。
土耳其。
在二战开始时土耳其还在从一战的战败造成的动乱中恢复。二战开始前,土耳其在1939年与英法签订互助合作条约。然而德国入侵法国后土耳其以出兵可能会导致与苏联产生冲突(苏联39-41年间与德国处于半同盟状态)为由没有出兵而保持中立。
1941年7月,保加利亚王国加入轴心国并允许德国经由国土入侵希腊与南斯拉夫。土耳其就怂了,跟德国签订了中立条约。土耳其产铬(用来生产不锈钢和耐火材料),而德国因为当时盟军对他们的禁运令而缺铬,所以作为不被入侵的条件,土耳其在二战期间成为德国铬的主要来源。
1944年看到德国人被打得七荤八素之后,土耳其就变跳了,于是和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停止向他们供应铬。1945年,看德国要战败了,土耳其赶紧巴结盟军,并向德国宣战,然而土耳其最后也并没有出兵。
也门。
国家一大半被英国人占着,没有心情管二战。
安道尔。
虽然理论上来说从一战到现在一直跟德国人处在交战状态,但压根没有在乎。法国,说不要再从国家输送地下党。
列支敦士登。
把资产移走。
摩纳哥。
赌、娱乐。
圣马力诺。
驻扎德国的医务人员。
梵蒂冈。
压根没动。
(7)土耳其在二战前叫什么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捌’ 二战时土耳其是个什么状况
凯末尔死后,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麦特伊诺努(smet nnü)于1938年当选为土耳其第二任总统和人民共和党主席,执政直到1950年. 伊诺努刚当上总统就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纳粹德国和美英都竭力争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阵营参战.希特勒派特使游说伊诺努,而丘吉尔于1943年1月亲赴土耳其的安达纳,在一节列车车厢里密会伊诺努.同年4月,伊诺努密赴埃及,与出席第二次开罗会议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 在二战初期,英美均觉得土耳其中立比较符合盟国利益,可以切断德国与中东油源间的通道.但1942年盟军战事不利,丘吉尔一度希望土耳其参战开辟中东战线牵制德国,但罗斯福依然坚持土耳其中立较好.后来盟国考虑,土耳其一旦战败会造成无法收拾的灾难性影响,因此还是决定让土继续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诺努虽然内心倾向盟国并且与美英领导人多次密晤,但他考虑,当时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仍在进行中,经过多年战乱的国民经济并未完全恢复,仍需休养生息,而且土军装备与素质远不能与德国相提并论,冒然与德宣战将带来一场民族灾难.因此他决定继续保护中立,同时与盟国保持友善关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苏联染指海峡. 伊诺努的计划无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的聪明选择,使土耳其在二战中得到休养和发展,改革也继续推进并获得成功.二战后,伊诺努就全面倒向美英并加入北约. 图为1943年1月丘吉尔在安达纳郊外一节列车车厢内密会伊诺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国的立场可见一斑.
希望采纳
‘玖’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分为两大阵营:轴心国、同盟国。
1、轴心国
包括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主要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
轴心国的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日本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2、同盟国
包括美利坚合众国、苏联、大不列颠帝国三大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中华民国、法国、波兰、加拿大等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德国、意大利、日本将法西斯战争和法西斯暴政强加于欧亚各国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国家同盟统一战线建立与逐步发展和加强。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
其他盟国包括: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
(9)土耳其在二战前叫什么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拾’ 二战时期的土耳其
他开始是中立的,后来倾向于同盟国了
当时隆美尔入侵埃及时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军舰队开火,如果真是那样英军本来就不妙的处境将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没有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