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水雷长什么样
① 水雷什么样子的
水雷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的爆炸性武器,它可由舰船的机械碰撞或由其他非接触式因素(如磁性、噪音、水压等)的作用而起爆,用于毁伤敌方舰船或阻碍其活动。水雷具有价格低廉、威力巨大、布放简便、发现和扫除困难、作用灵活的特点。以下就是水雷的图片
希望楼主可以采纳
② 西方水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西方最早出现水雷是在1769年的俄土战争期间,当时俄国工兵初次尝试使用漂雷,炸毁了土耳其通向杜那依的浮桥。此后,各型水雷不断地被研制和改进,并广泛使用,在美国南北战争和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水雷战果颇佳。从此,各国更加重视水雷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紧研究和制造各种水雷。
③ “水雷”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一般认为,水雷是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时期时美国人发明的; 1956年10月,苏联《军事知识》曾把1769年 (土俄战争时期)俄国以“漂雷”炸毁土耳其通往杜那依的浮桥,说成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漂雷”作战。实际上,早在我国明代嘉靖年间,名将唐顺之(1507~1560)在其《武备》一书中,就扼要地介绍了水雷的构造和性能。他所描述的“水底雷”的核心构造——“大将军”和其中的引火装置——“宿火”被密封在一个用宽木板制成的大木箱内,待粘缝的油灰干固后,就将整个雷体沉入港口的水底处。因箱底用三品铁锚坠沉,故不致起浮或动荡。在上面的“机”(引火的击发结构)上,还要预先系上一条延伸到岸上的长绳索。当敌船经过水雷时,岸上便可通过牵引绳索引火,而使火炮从水底向敌船底发射金属弹丸,将它击沉。
④ 鱼雷为什么叫鱼雷
鱼雷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 “白色”)而命名为 “白头鱼雷”。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
鱼雷是一种水中兵器。它可从舰艇、飞机上发射,它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用于攻击敌方水面舰船和潜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
⑤ 各个国家的典型水雷是什么
世界上只有原苏联海军装备了核装药水雷,这种水雷攻击目标是航空母舰和大型舰船、核潜艇。它的威力相当普通水雷的十几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雷是英国研制的“海胆”水雷,它是一种很敏感,又能控制自己的沉底雷。它有控制程序,当舰船行至最合适的位置,它才爆炸。另外,它还有自行检查内部故障的能力,如果在定期检查时发现问题,将会自动失效。这种水雷寿命很长,可达数十年,称得上是一种“长命水雷”。西方国家正在研制一种“自掩埋水雷”,这种沉底雷有抛沙机,电脑控制自动抽吸泥沙掩埋雷身,隐蔽起来,只把探测器像触角一样,露在泥沙外,探雷器、灭雷器很难发现。
磁性水雷、音响水雷和水压水雷都是德国人发明的,这些奇特的水雷当时作为一种秘密武器,开始使用时确实令人吃惊。别的国家费了好大力气才弄清楚这些水雷的原理,后来各国纷纷研制新型水雷,同时也在研究反水雷的武器。有趣的是海战史上最大的水雷阵却是对付德国的。1918年,英、美两国用了6个月的时间,布设7万多枚水雷,组成230千米长的水雷阵,封锁北海北部海域,企图阻止德国潜艇进入大西洋。由于雷阵被德军侦破,加之水雷质量不佳,半年内只炸毁德国潜艇6艘,效果并不理想。也许正是这件事,刺激并促进了德国研制新型水雷,到了40年代,德国果然发明了多种引爆形式的水雷。使水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⑥ 水雷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武器呢它主要的发明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水雷从它的名字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它主要是放射在水中的一种武器,水雷主要是很像在地面上使用的地雷,它有着爆炸性,可以由船触碰到引发爆炸。水雷制作的工艺相比之下比较简单,所以它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水雷所具有的技术是比地雷更加高超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雷这个武器的发展历史。
以上这个故事请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⑦ 国外战争中都使用过哪些种水雷
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国军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顺流漂下。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小桶战争”。
水桶结构和引爆装置的完善及广泛应用,是从19世纪开始的。19世纪中期,俄国人B·C·亚图比发明了电解液触发锚雷。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雷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
西方最早出现水雷是在1769年的俄土战争期间,当时俄国工兵初次尝试使用漂雷,炸毁了土耳其通向杜那依的浮桥。此后,各型水雷不断地被研制和改进,并广泛使用,在美国南北战争和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水雷战果颇佳。从此,各国更加重视水雷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紧研究和制造各种水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共布设各型水雷31万枚,共击沉水面舰艇148艘,击沉潜艇54艘,击沉商船586艘,总计122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除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水雷的使用达到高峰,各国共布设了110万枚水雷,炸沉艇船3700余艘。
20世纪80年代,一些阿拉伯国家曾在红海和波斯湾布设了一些发现式水雷,有十几艘过往的商船和油轮触雷,护航的美国军舰了也被炸伤。这说明,在现代海战中,水雷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一枚所费无几的老式水雷就是足以致一艘造价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现代化军舰于死地。
大量使用锚雷外,还出现了新型的非触发水雷,如磁感应水雷、音响水雷;战争后期又出现了水压水雷。整个战争中,各国通过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布设的80万枚各种触发和非触发水雷,共毁沉舰船3000余艘。
1952年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在元山港外布放了3000多枚水雷,美军出动了60艘扫雷舰和30多艘保障舰船,外加不少扫雷直升机进行清扫,结果使美整个登陆计划推迟达8天之久。
在此后的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中,水雷都得到充分的应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尤其是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舰艇基本上无所建树,只有布设下的1200余枚水雷,损伤了多国部队9艘舰艇,其中仅美国就有4艘战舰被毁伤。因此,水雷被誉为“穷国的武器”。
⑧ 世界上水雷最大的直径是多少是何国家生产的威力有多大呢
苏联的RM—1型(直径630毫米,长2720毫米),目前朝鲜还在用,能摧毁巡洋舰
⑨ 水雷有什么样的历史
水雷历史
水雷是最古老的水中兵器,它的故乡在中国。水雷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1558年明朝人唐顺之编纂的《武编》一中,详细记载了一种 "水底雷"的构造和布设方法,它用于打击当进的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雷。它用木箱作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甩一塞瓦斯托波尔绳索坠有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1590年,中国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 "水底龙王炮"。1599年,中国的王鸣鹤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 "水底鸣雷",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经常有倭寇船只侵袭。为了对付海盗的入侵,人们将火药装在木箱内,并用油灰粘缝,制成一种靠拉索发火的锚雷,专门打击敌船。16世纪末,又相继发明了用牛脬做成的漂雷--"水底龙王炮"和沉底雷--"水底鸣雷",1621年,"水底龙王炮"和"水底鸣雷"先后被改进为碰线引信的触发漂雷,并多次在海战中毁伤敌船。
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国军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顺流漂下。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 "小桶战争"。水桶结构和引爆装置的完善及广泛应用,是从19世纪开始的。19世纪中期,俄国人B·C·亚图比发明了电解液触发锚雷。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雷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西方最早出现水雷是在 1769年的俄土战争期间,当时俄国工兵初次尝试使用漂雷,炸毁了土耳其通向杜那依的浮桥。此后,各型水雷不断地被研制和改进,并广泛使用,在美国南北战争和 1905 年的日俄战争中,水雷战果颇佳。从此,各国更加重视水雷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紧研究和制造各种水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共布设各型水雷 31万枚,共击沉水面舰艇 148艘,击沉潜艇54艘,击沉商船586艘,总计122万吨。
⑩ 什么是形形色色的水雷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派了很多大型军舰参战,在军舰出发以前,曾经派了扫雷舰,为军舰开进打开通路,因为,伊拉克在科威特海岸布设了许多水雷。但结果并不理想,没能把水雷完全清除干净,几艘军舰仍然没有逃脱被水雷炸伤的命运,其中包括一艘造价10亿美元的“普林斯顿”号巡洋舰,由于损害严重,不得不退出战斗进行维修。另外一艘两栖攻击舰也被水雷击中了,被炸开了一个长6米,宽5米的大洞,使得该舰抛锚7小时之久。根据这个情况,美国、英国和沙特部队赶紧派出扫雷部队在海区反复搜索,又发现了22枚水雷。可见,水雷这种武器防不胜防,威胁很大。
水雷是一种很古老的兵器,人工操纵的水雷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早在明朝,中国在水战中就运用了“水底雷”。还有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水底龙王炮”漂雷和用绳索为碰线引爆的“水底鸣雷”。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发明,1585年意大利人制成用钟表改装成定时起爆的装置,成了定时爆炸的水雷。后来水雷的发展越来越快,品种也越来越多。
水雷藏在水中,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叫做飘雷,就是飘浮在水面或一定深度。早期水雷都是飘浮在水面,当船只碰上以后引起爆炸,使得船受到损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为了隐蔽,飘雷也可以飘在水面以下一定深度,但它仍是自由飘浮,没有任何固定装置;第二种叫做锚雷,锚雷由雷体、雷索和雷锚组成。在雷体的底下有一根雷索连接着雷锚,用雷锚把雷体固定在一定的深度上;第三种叫做沉底雷,把这种水雷沉到水底,当它接受到信号后,可以自动升起来,再引起爆炸,这种雷最为隐蔽,因为它在海底很难发现。
水雷怎样才被引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触发式,另一种是非触发式。触发式水雷上有很多触角,好像羊及牛的犄角一样。舰船必须直接碰撞到水雷触角上,水雷才能爆炸。还有一种在水雷上拉出一个30米长的触线,当船只或舰艇碰到这根线就可以爆炸。非触发水雷,舰船不直接接触水雷,但水雷仍可爆炸。它是利用声音、磁力或水的压力变化来触发引爆。船都是用钢铁制作的,具有磁性,当船经过水雷附近时,舰船的磁场作用到水雷的磁针,磁针接通电流,引起水雷爆炸。装有声音引信的水雷,是利用船只在行进中螺旋桨发生的噪音引发水雷爆炸的。水压引信,当船只经过水雷时,水的压力有变化,利用水压引爆水雷。有的水雷同时利用好几种引爆方式,万一有一种引爆不成,另外一种方式还可以起作用。
这几种引爆方式各有利弊,比如,利用水压控制引爆水雷,当风浪很大时,也会产生水压,容易错爆。因为水雷不能判断是由于船只造成的,还是风浪造成的水压变化,水雷就自动爆炸了。靠磁力引爆的水雷,有时候也会不分敌我,敌人的船只有磁性,我方的船只也有磁性,有可能被自己的船只引爆。后来又发明了遥控水雷,是靠遥控信号控制的。水雷接收到己方从海岸或从舰艇及飞机上发出的遥控信号,才能爆炸,其他的信号它不接收。但是这种水雷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度,只适合在防御状态下使用。后来又发明了自导水雷,这实际上是鱼雷和锚雷相结合的产物。水雷和鱼雷不同的地方是,鱼雷有发动机,自己可以在水里航行;水雷没有发动机,自己不能航行,是等着敌人上钩,守株待兔。为了让水雷能够主动地进攻,所以发明了一种自导水雷,就是把鱼雷放到较大的水雷里,当发现有敌人时,锚雷就自动的把门打开,鱼雷就从水雷里钻出来,自己航行,自己去寻找目标,然后把敌人的舰船消灭掉。锚雷和鱼雷相结合,组成自导水雷,这比原来的守株待兔式的水雷更先进了一步。
世界上只有原前苏联海军装备了核装药水雷,这种水雷攻击目标是航空母舰和大型舰船、核潜艇。它的威力相当普通水雷的十几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雷是英国研制的“海胆”水雷,它是一种很敏感,又能控制自己的沉底雷。它有控制程序,当舰船行至最合适的位置,它才爆炸。另外,它还有自行检查内部故障的能力,如果在定期检查时发现问题,将会自动失效。这种水雷寿命很长,可达数十年,称得上是一种“长命水雷”。西方国家正在研制一种“自掩埋水雷”,这种沉底雷有抛沙机,电脑控制自动抽吸泥沙掩埋雷身,隐蔽起来,只把探测器像触角一样,露在泥沙外,探雷器、灭雷器很难发现。
磁性水雷、音响水雷和水压水雷都是德国人发明的,这些奇特的水雷当时作为一种秘密武器,开始使用时确实令人吃惊。别的国家费了好大力气才弄清楚这些水雷的原理,后来各国纷纷研制新型水雷,同时也在研究反水雷的武器。有趣的是海战史上最大的水雷阵却是对付德国的。1918年,英、美两国用了6个月的时间,布设7万多枚水雷,组成230千米长的水雷阵,封锁北海北部海域,企图阻止德国潜艇进入大西洋。由于雷阵被德军侦破,加之水雷质量不佳,半年内只炸毁德国潜艇6艘,效果并不理想。也许正是这件事,刺激并促进了德国研制新型水雷,到了40年代,德国果然发明了多种引爆形式的水雷。使水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