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用多少军队

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用多少军队

发布时间: 2022-04-18 17:18:20

1. 君士坦丁堡历史上被围攻过多少次都是什么人干的双方兵力如何经过与结果怎样

第一次,罗马帝国攻陷拜占庭,当时拜占庭是独立城邦。时间无记载

第二次,443年、匈奴阿提拉围攻当时的东罗马帝国,双方谈判。匈奴撤兵,东罗马帝国赔钱

第三次、1204年,对方是意大利城邦商人雇佣的十字军军队,进攻东罗马帝国,成功攻陷,并且意大利商人建立了傀儡国家--拉丁帝国

第四次、1261年,尼西亚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剩余领土组成的帝国、进攻拉丁帝国,成功,重新建立东罗马帝国

第五次,1391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围攻东罗马帝国,失败,撤兵

第六次,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继续围攻,成功,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2. 十字军是什么时候占领坦丁堡的

813年,保加利与保加利亚人的斗争持续了两个多世纪。亚大公克鲁姆的军队摧毁了尼塞福鲁斯·弗卡斯皇帝的军队,后者在首都的城墙下坚守不住而战死。鲍里斯改信基督教,希腊的神职人员移居保加利亚,只不过这样的和平只是短暂的。10世纪末,西美昂的一个继承者萨穆伊尔重新拿起了攻打拜占廷的武器——当时拜占廷的强大达到鼎盛期。巴西尔二世进行了16年的浴血斗争,巩固了在东方的地位,进而消灭保加利亚帝国,将它合并,并收复了多瑙河的边界。1014年7月,在克利迪昂的隐蔽地带,保加利亚军队被彻底击溃了,1.5万人成了俘虏。巴西尔二世把这些俘虏的双眼弄瞎,每100人中有一个只弄瞎一只眼,以便把他其他99个全瞎的不幸的同伴带回给萨穆伊尔。萨穆伊尔接受不了这一惨败的打击,于1014年10月6日去世。保加利亚帝国不久就被巴西尔二世吞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战败者的命运注定是不幸的,正如萨穆伊尔,而巴西尔二世做为胜者在他逝世时,留下一个金库,拥有数以万计的金币。这种货币单位称为“诺米斯玛”,自君士坦丁统治时期以来一直很稳定,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地位。在14世纪和15世纪,他们建造了大吨位战船,与划桨快船相配合。作为货币标准,通用于波罗的海至红海地带。11世纪中叶,马其顿统治时期的帝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拜占廷商人开始让位于意大利人、威尼斯人和亚美尼亚人。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是收税和征兵的基础,两个世纪以来不断在衰落。从1012年开始,获得经济高涨的西方先头部队,同诺曼人一起,定居在拜占廷的意大利地区。1071年,拜占廷在意大利的最后一个要津巴里(Bari)落入诺曼人之手。从1095年起,掀起一场涌向耶路撒冷的大规模运动,西方派出多余的十字军。初看起来,为了对付从11世纪上半叶开始来自土耳其的危险,增援并不是多余的。土耳其人在1055年夺取了巴格达,在小亚细亚一再发动突袭,对濒临解体的帝国政权垂涎欲滴。1071年8月19日,在亚美尼亚的曼齐凯尔特边界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一部分拜占廷贵族叛变,帝国军队被歼,土耳其人夺取了小亚细亚。阿列克塞·科穆宁(1081~1118年)为了重整旗鼓,夺回地盘,需要士兵。十字军似乎为他提供了兵员,但十字军很快就考虑到自身利益,因此在1098年夺取了安提俄克以后,竟然拒绝把被称为“上帝之城”的安捷俄克交还给皇帝。另一方面,十字军被用作对付土耳其人的盾牌,使皇帝能够重新征服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

3. 世界历史之君士坦丁堡是如何陷落的

在世界的历史上,在奥斯曼帝国的残食下,拜占庭帝国只剩下一个城市,那就是首都君士坦丁堡。

1453年,野心勃勃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率领20万大军和数百艘战船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欧洲大陆的东南端,北临金角湾,南靠马尔马拉海,东面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隔海相望,西面与陆地相连,地势十分的险要。
大敌当前,君士坦丁堡的军民更是尽一切力量加固首都的防御工事,除了在西面筑了两条坚固的城墙外,还在城墙上每隔100米修建一个碉堡,墙下挖了很深的护城河。在城北金角湾的入口处,他们用粗大的铁索封住了海面,使任何的船只都无法的进入,在城东、城南临海的地方,他们也修筑了高大的城墙。
4月6日,土耳其苏丹拒绝了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的求和,下令攻城。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颗颗重达500公斤的巨石从土耳其人的大炮中发出,重重地砸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高大坚固的城墙顿时出现一个个大坑。
“冲啊!”数万土耳其士兵肩扛粗大的木头,滚动着木桶,向护城河冲去,企图填平护城河,为大军攻城铺平道路。
“射击!快射击!”城墙上的拜占庭军官不住的大声催促士兵攻击。
拜占庭士兵趴在城墙上,躲在堡垒里,用火炮、投石机、标枪、弓箭等向城下密密麻麻的不断涌过来的土耳其人疯狂的射击。
看到这一幕,土耳其苏丹知道从正面强攻是不行了,必须另想办法。于是下令挖地道,准备潜入城中,打拜占庭一个措手不及,不料,地道还没有挖到城中,就被拜占庭人发觉了,拜占庭人用炸药破坏了地道。
此后4艘拉丁船和1艘希腊船企图冲过土耳其人的封锁线,支援拜占庭,土耳其苏丹下令海军将他们击沉,土耳其人派出140多艘战舰前去拦截,结果反被击沉了很多艘,而敌军的5艘船却顺利进入君士坦丁堡。城中的军民见来了援兵和给养,士气大振。
土耳其苏丹把海军的司令叫来,臭骂了一顿,并宣布把他撤职。海军司令一听,顿时慌了神,急忙说“尊敬的苏丹,千万别撤我的职,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我知道怎么攻克君士坦丁堡!”
“怎么攻克?”苏丹问。
“用海军从金角湾进去!”“胡说八道!金角湾有铁索,怎么进?”苏丹非常的生气。
“有办法,金角湾北边是由热那亚商人守卫的加拉太镇,与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热那亚商人都是些见钱眼开的财迷,只要我们给他们大量的贿赂,就可以从加拉太镇进入金角湾。”
“好,就照你的主意办,先不撤你的职。”
土耳其人和热那亚人经过秘密的协商,达成了协议,热那亚人同意土耳其人从加拉太镇经过。
一天晚上,土耳其人的80艘战船来到加拉太镇。他们在岸上用木板铺设了一条道路,上面涂满了牛油羊油,以减少摩擦。经过一夜的努力,这些战船终于从陆路通过了加拉太镇,进入金角湾。
第二天早晨,守卫君士坦丁堡北墙的士兵发现了土耳其人的战舰,大吃一惊。在苏丹的亲自指挥下,土耳其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一次接一次地冲锋。君士坦丁堡内所有教堂的钟声都敲响了,拜占庭的皇帝亲自登上城头,激励士兵拼死作战。
可就在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士兵从城墙上的小门出击,返回后忘记将门锁紧!土耳其人发现了拜占庭人这一致命的疏忽,他们立即结集重兵,猛攻这个小门,终于攻近了这座城。
土耳其人进程后,并没有毁灭这座城市,抢掠过后,他们把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迁到这里,改名伊斯坦布尔。

4. 君士坦丁堡战役力量对比

土鸡的兵力大约20万,拜拜兵力差不多6000,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君士坦丁堡陷落也是必然的何况土耳其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乌尔班巨炮,望采纳

5. 尼科波利斯战役的双方兵力

在历史文献里,参战者的人数存有严重的争议。史学家塔奇曼认为“记录者惯于把数字与事件凑合,使之看起来十分惊人”。尼科波利斯战役被认为相当重要,中世纪史编者所给出的参战人数最高达到400000人,双方都声称对方的人数倍于己方,故十字军可为他们的失败寻找慰藉,而土耳其人可为他们的胜利感到更加骄傲。塔奇曼对于一般数据认为的100000名十字军不屑一顾,他认为100000人需要一个月时间在铁门渡过多瑙河,实际上十字军仅用了八天渡河。
第一个对此进行记述的是一位巴伐利亚贵族的随从约翰·希尔特贝格(Johann Schiltberger),他在16岁时目睹了战事并被土耳其人俘虏及奴役了30年才得以回家,他在这段时间写了一些关于战役的描述,他估计十字军的兵力达16000人,而土耳其人的军队更被吹捧至200000人。十九世纪德国史学家推测十字军的参战人数在7500至9000人之间,而土耳其人则在12000至20000人之间。值得注意的是,从后勤的方向来看,尼科波利斯附近的乡效地区不可能供应足够的粮食及饲料予上数千的人马(中世纪时的军队随着行军而就地补给,不像现代军队那样使用补给线)。
来源 年份 从属 十字军兵力 土耳其兵力 总兵力
约翰·希尔特贝格 1427年 欧洲 16000 200000 216000
十九世纪德国史学家 1800年代 欧洲 7500-9000 12000-20000 19500-29000
苏古拉 1400年代 奥斯曼帝国 130000 60000 190000
大卫·尼科尔 1999年 欧洲 16000 15000 31000 据说参战的法国骑士及扈从达2000人,另有6000名由志愿者及雇佣兵中抽调出来的弓箭手及步兵。重要程度仅次于他们的是罗德岛的医院骑士团:他们自从君士坦丁堡及塞浦路斯衰落后便是累范特基督教的旗手。威尼斯提供海上船舰支援;匈牙利的使节们策动莱茵兰、巴伐利亚及萨克森等地的德国诸侯参加十字军。法国信使还在波兰、波希米亚、纳瓦拉及西班牙号召十字军,个人可参加十字军。
意大利各个城邦热忱于惯常的互相攻伐,无暇参加十字军。而英国甚嚣尘上的参与却从来没有出现。据闻英国派遣了1000名骑士参加十字军的记录是来自当代的安东尼奥·菲奥伦蒂诺,史学家阿齐兹·叙耶·艾提亚(Aziz Suryal Atiya)及其追随者信以为真,他们把步兵及其他随从计算在内,使英国参战人数达到“4000至6000人及两倍于人数的马匹”。不过,英国并没有这次遣兵海外的财政记录,也没有作出过任何组织和调遣军队的准备。亨利四世、兰卡斯特公爵的儿子们及几乎所有英国的重要贵族成员都在十字军出发以后的五个月出席了国王的婚礼,因此亨利四世和兰卡斯特公爵儿子们率领英国军队参加十字军的说法必然是错误的。艾提亚又认为在尼科波利斯采用了圣乔治为呐喊声表示了英国士兵确实参与了战役,因英国人认为圣乔治是主保圣人,然而编年史家让·傅华萨(Jean Froissart)则提到那是法国爵士阿图瓦的菲利普的呐喊声。再者,参战国家在战败后提交赎金换回俘虏,而英国却没有这种迹象。当代文献零星提及到的“英国人”可能是指医院骑士团操英语口音的小部分人,他们自罗得岛出发,沿多瑙河航行来到了战场。英国不参加十字军的可能原因包括国王与格洛斯特公爵之间的紧张关系,致使双方都希望把他们的支持者留在身边;英国与法国的长期战争使两国互不相容,虽然两国新近签订了和约,英国还是不愿意参加法国领导的十字军。
不过,夸大的数字却不断被复述,包括6000至8000名匈牙利人、近万名的法国、英国及勃艮第军队、近万名瓦拉几亚人、近6000名德国人及近15000名荷兰、波希米亚、西班牙、意大利、波兰、保加利亚、苏格兰及瑞士陆军,还有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路支援,使总数达到47000至49000人,许多来源更指出参战人数达120000至130000人,当中包括奥斯曼史学家苏古拉在他的着作里提到十字军的人数达130000人。 1396年4月30日,十字军从第戎出发,取道斯特拉斯堡横过巴伐利亚抵达多瑙河上游,并透过河运与西吉斯蒙特在布达会合。尽管他们没有详尽的计划,十字军的目的是要把土耳其人驱逐出巴尔干半岛及援救君士坦丁堡,然后越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击土耳其及叙利亚,解放巴勒斯坦及圣墓教堂,然后经海路返回欧洲。在计划当中,威尼斯的船舰会从马尔马拉海包围土耳其人,然后将会在7月沿多瑙河航行并在瓦拉几亚公国与十字军会合。
由于昂盖朗七世身负出使觐见米兰公爵居安·加利阿索·维斯康蒂(Gian Galeazzo Visconti)的任务,在十字军出发之时,他并未随军。维斯康蒂不满法国企图将他对热那亚的影响力消除,他尝试阻止法国吞并热那亚的进程。昂盖朗七世受命前往警告维斯康蒂切勿轻举妄动,否则法国会考虑进一步干涉。这次争拗的原因不仅仅是政治因素:在十字军出发的同一个月,法国皇后伊萨博施计流放奥兰多公爵的妻子、维斯康蒂的爱女瓦伦蒂娜·维斯康蒂(Valentina Visconti)。米兰公爵维斯康蒂扬言要派遣骑士捍卫女儿的名誉,十字军随后在尼科波利斯的惨败让人不免怀疑维斯康蒂向巴耶济德一世泄露了十字军的行军情报。虽然谋杀了亲叔伯以巩固权力的维斯康蒂确实有可能背叛了十字军,但是并没有证据证实这一点,而他与法国之间的争执也可能使他成为了替罪羊。完成了出使使命的昂盖朗七世、亨利(Henry of Bar)及他们的随从离开了米兰,迳自前往威尼斯。他们于当年的5月17日在当地征用了一艘船横渡亚得里亚海,同年5月30日在克罗地亚港口塞尼(Senj)登陆,接着赶往预定的会合地点布达。
昂盖朗七世首先抵达多瑙河上游,开始接待德国贵族。讷韦尔在当年6月24日才抵达维也纳,较厄及布锡考特率领的先头部队迟了一个月。70艘载满补给品的威尼斯船只亦抵达多瑙河。讷韦尔在这时受到连襟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四世(Leopold IV)的款待,讷韦尔提出向利奥波德四世借用100000达克特币(Ducat,当时通行欧洲的一种欧洲金币),由于需要时间处理,讷韦尔在7月才到达布达。 军中首领们抵达预定会合地点后,他们需要与医院骑士团团长菲利伯特·莱雅克(Philibert de Naillac)和威尼斯舰队的代表协调战略。24艘威尼斯船只将医院骑士团的骑士从罗得岛经爱琴海送入马尔马拉海,部分船只深入黑海,向多瑙河上游进发。事实上,虽然当时的土耳其人有一些微弱的海上舰队,但并没有阻止威尼斯人,这可以证明巴耶济德一世及他的多数军队仍然处于欧洲。
在布达举行的战争会议马上成为了争执剧烈的辩论会。在一年前(1395年),巴耶济德一世扬言他将会在5月进攻匈牙利,然而到了7月尾仍不见奥斯曼帝国军的踪影。远至达达尼尔海峡的侦察部队也未能发现巴耶济德一世,法国人认为巴耶济德一世是懦夫。匈牙利的西吉斯蒙德坚信巴耶济德一世会来,并建议让土耳其人长途跋涉会是明智的决定,而不需要反过来长途跋涉去找他们。法国及其盟友却不同意,昂盖朗七世代表法国发言道:“即使苏丹夸下海口,我们也不应该不去争取军绩及追击敌人,这才不是我们来这里的目的。”西吉斯蒙德不得已只得顺从。编年史家写道昂盖朗七世这番言论引起了厄的猜忌,厄认为他法国骑士统帅的身分才适合代表法国发言。
十字军沿多瑙河左岸前进,部分匈牙利军队转而向北,收编特兰西瓦尼亚及瓦拉几亚公国米尔恰一世领导的军队,其余的匈牙利人在十字军后方殿后。十字军进入穆斯林控制的地区,开始劫掠和虐杀当地的居民,早前十字军路经德国时已出现零星的抢略。当他们来到异教徒领地上时,法军的纪律变得更加松散。编年史家传神地描述了十字军的放荡及亵渎行为,包括骑士们终日酗酒嫖妓的详细描述。塔奇曼认为当代的编年史家有意将十字军的失败归咎于十字军的放荡行径,但无法证明这种说法。
十字军花了八天在铁门渡过多瑙河。
奥尔绍瓦(Orşova)的铁门峡谷是多瑙河较狭窄的河段,十字军在这里使用浮桥和舟船渡河,渡河花了八天时间。十字军的兵锋直指维丁,维丁原本是保加利亚西部的一个重镇,被土耳其人控制。维丁的贵族无意为土耳其征服者效力以对抗势不可挡的十字军,便马上投降了。十字军在维丁处决了当地的土耳其官员。法国人更加坚信土耳其人无法阻挡十字军的去路。
十字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距维丁约75英里的要塞奥雷霍沃(Oryahovo)。法军苦恼于没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勇气,他们在夜间强行军以先于其他盟军抵达要塞,他们在早上抵达目的地,但刚好遇上出来破坏护城河桥梁的土耳其人。经过一番激战后,法国人占据了桥梁,但他们需要等待西吉斯蒙德才可继续前进。十字军会合后推进至城墙,守军在翌日被迫撤离。奥雷霍沃的居民在得到西吉斯蒙德保证居民的性命和财产得到保障后投降,但法国人在进城后立刻把西吉斯蒙德的保证抛诸脑后,他们在奥雷霍沃大肆抢劫及屠杀。他们声称在进城前一晚已占据了城墙,奥雷霍沃是被他们征服的。城里大约一千名土耳其及保加利亚人成为了人质,奥雷霍沃也被焚毁,匈牙利人认为法国人的行径等于侮辱他们的国王西吉斯蒙德,法国却认为匈牙利人试图在战争里剥夺属于他们的光荣胜利。
十字军在派遣驻军驻守奥雷霍沃后直取尼科波利斯,沿途袭取了一些堡垒和城镇。其中一个要塞的信使向巴耶济德一世通报十字军的来袭。1396年9月12日,十字军在石灰石峭壁上已能望见尼科波利斯要塞。 尼科波利斯位处险要,扼守多瑙河下游及对内陆的沟通管道。尼科波利斯要塞设有两道城墙,较大的那道城墙在峭壁上,另一道城墙在峭壁下,峭壁与河流之间有一条小路。在城墙内深入的位置,峭壁相当陡峭。在守备严密、后勤充足的状况下,尼科波利斯的土耳其统治者多根·贝伊已预备即将进行旷日经久的围城战,并深信巴耶济德一世会前来援救。
十字军并有携带攻城武器,但布锡考特乐观地认为梯子容易制造,而且在勇士的使用下,梯子较投石器更好。由于缺乏攻城武器,加上城墙外的坡度陡峭及难以应付的要塞,使十字军无法攻陷要塞。十字军在尼科波利斯外围驻扎,封锁了城镇的出入口及河流,企图饿死守军。十字军认为围攻尼科波利斯只不过是解救君士坦丁堡的第一步,不认为巴耶济德一世会迅速来援并引发大战。
两周以来,百无聊籁的十字军以酒席、玩乐及侮辱敌人的军事技能打发时间。不知道是因为酒醉还是疏忽,虽然一些离营到外抢掠的士兵回报土耳其人正在接近,但十字军没有设置任何哨兵。巴耶济德一世当时已通过埃迪尔内,并强行军通过希普卡(Shipka)山隘向特尔诺沃进发。他的附庸,塞尔维亚的斯特凡·拉扎列维奇在途中加入巴耶济德一世的大军(斯特凡·拉扎列维奇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西吉斯蒙德已派出500名骑士在北面70英里的特尔诺沃附近侦察,他们回报土耳其人的确正在接近。被包围的尼科波利斯守军也收到了消息,他们吹响了号角并欢呼。布锡考特称敌人欢呼的声响只是诡计,坚信苏丹不会前来,又扬言散播土耳其人迫近的谣言将被视为破坏军心,违者会被割去耳朵。
昂盖朗七世亲自侦察战情,他领导着500名骑士及500名骑弓兵向南侦察,遭遇到了一股通过附近一个关隘的土耳其人,他让200名骑士佯退,吸引追兵进入伏击地点,预先埋伏在暗处的十字军袭击敌人的殿后部队。昂盖朗七世的军队毫不留情地尽量消灭敌军后返回营地,他的行动一洗营地无精打采的气氛并引来了其他十字军的赞赏。塔奇曼认为这使得法国人更加过分自信,并再次引起了厄的嫉妒,厄认为昂盖朗七世的行动鲁莽轻率,企图从讷韦尔身上夺取荣誉和权威。
西吉斯蒙德在24日召开战事会议,他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当中瓦拉几亚公国的步兵将会充当先锋对付土耳其人的先头部队,土耳其人的先头部队通常都是装备差劣的民兵,他们通常被用作抢掠及在战时拖延敌人让较强的土耳其军队对付疲惫的敌军。西吉斯蒙德认为土耳其人的先头部队不堪一击,当两军首度交锋后,法国人应该形成前线冲锋,匈牙利及其他盟军紧随其后展开攻势,以阻止土耳其的西帕希骑兵扫荡十字军两翼。厄斥责这个方案贬低骑士,因为骑士要跟在步兵后面战斗,据说他曾经说:“去收拾殿后部队是对我们的羞辱,使我们在众人面前受到鄙视。”他又称作为统帅,他会亲自带领先头部队,任何冲在他前方的人就是对他的侮辱,布锡考特也支持厄。讷韦尔被他们的自信所说服。
法国人执意负责冲锋,西吉斯蒙德只得为他自己的部队制定作战方案。似乎在数个小时内,西吉斯蒙德通知营地,指巴耶济德一世还有六个小时便会抵达。十字军在宿醉未醒中听到了此事,引起了混乱-有些人不相信这个消息、有些人惊惶失措、有些人则匆忙地准备作战。据说由于十字军缺乏卫兵,十字军将由拉彻华带来的俘虏屠杀,连后来的欧洲编年史家也称这种行为“野蛮”。 在1396年9月25日黎明破晓之际,参战者各自在他们的首领旗帜下组织起来。西吉斯蒙德派遣他的大元帅向讷韦尔反映他的侦察兵已目堵了土耳其人的先锋,请求将攻击行动延迟两个小时,使他的侦察兵得以回报敌军的数量及部署。讷韦尔匆忙地举行顾问会议,昂盖朗七世、法国海军上将让·德·维埃纳(Jean de Vienne)及十字军的一些资深骑士都建议依从匈牙利国王的建议,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厄再次大唱反调,称西吉斯蒙德只是想包揽战功,并请缨带领冲锋。昂盖朗七世斥责厄的言论“傲慢无礼”,并让维埃纳发表意见。维埃纳说道:“实情和情理不被接纳,那便是傲慢无礼。”他又认为如果厄希望推进,那么大军一定会跟随,但是与匈牙利人和其他盟友一起合作会更为明智,厄不愿意再等下去,结果会议演变成激烈的争辩,较年轻的鹰派分子认为那些资深骑士不是谨慎行事,而是惧怕敌人。厄最终决定推进,争议才似乎得以解决。
厄领导着法国骑士组成的前锋,讷韦尔和昂盖朗七世则统率中军。法国骑士及骑弓兵骑着坐骑向尼科波利斯的方向冲击,土耳其人则从山丘的南麓迎战,医院骑士团、德国人和其他盟军则待在西吉斯蒙德的阵形里。由于文献记载出发了矛盾之处,使接下来的战况令人费解,塔奇曼写道:“缺乏了接下来的战场讯息和动态,只有一些杂乱的记载,显得当时瞬息万变。”
图中描述法国军队的冲击。
虽然十字军骑士们遭到土军射手的箭雨攻击及面对用来刺穿马肚的尖桩,法军的冲击还是击溃了由征募入伍的土耳其新兵组成的前线,并推进至由土耳其那些老兵们组成的阵线。编年史家记载那些坐骑被尖桩刺杀的骑士推倒了尖桩,让后面的骑士得以通过,并击溃了土耳其步兵,败溃的土耳其步兵逃到西帕希骑士后面的安全位置。昂盖朗七世及维埃纳提议停下来整顿阵形,并让法国骑士休整及让匈牙利人赶上来提供支援。那些年轻的骑士否决了这个提议,他们不知道土耳其军队的规模,但他们相信他们经已击败了巴耶济德一世的大军,并坚持追击败军。
法国骑士追上山丘,文献指出超过半数的骑士步行追赶,因为他们被尖桩赶下马或他们需要下马拆除尖桩。他们身披重甲竭力追上山上的高地,本以为能够看见败逃的土耳其人,但他们发现眼前的是一股战意高昂的西帕希骑兵,这些西帕希骑兵是巴耶济德一世的预备军,他们吹响号角,击打定音鼓,又大喊着“真主至上”汹涌地杀上来。法国骑士很快便显得绝望,一些骑士开始向山下逃跑。其余的骑士被一位史学家形容为“比野猪及狂狼更激烈地”交战。扛着法国旗帜的大骑士维埃纳身负重伤仍奋力激励同胞们的士气,最终阵亡。其他战死的着名骑士包括让·德·卡鲁日(Jean de Carrouges)、菲利普·德·巴(Philippe de Bar)及奥达德·德·沙斯龙(Odard de Chasseron)。土耳其人扬言要击倒讷韦尔,讷韦尔的卫兵伏地默然投降,并央求对方留下讷韦尔的性命。虽然土耳其人已向十字军发动圣战,但他们希望能利用讷韦尔索取巨额赎金,于是俘虏了讷韦尔。余众见主帅被俘,他们也纷纷投降。
战事的时间轴显得有一些模糊,当法国骑士推进至斜坡时,土耳其的西帕希骑兵却从侧面往下进行包抄,在平原上的匈牙利及其盟军在混乱当中接战,无主马匹仓皇地奔逃。塔奇曼猜测特兰西瓦尼亚人和瓦拉几亚人眼见十字军兵败如山倒,于是放掉了拴绳,放弃了战斗。西吉斯蒙德、医院骑士团及德国人竭力抵抗,防止敌军对两侧的“无法形容的屠杀”。这时,斯特凡·拉扎列维奇领导的1500名塞尔维亚骑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吉斯蒙德的军队被击败。西吉斯蒙德及医院骑士团团长等人利用渔船逃到多瑙河上的威尼斯舰只,西吉斯蒙德的一名士兵赫曼(Hermann)带领一支军队掩护西吉斯蒙德撤退,事后被封为伯爵。巴耶济德一世和斯特凡·拉扎列维奇认出西吉斯蒙德军中的尼古拉斯二世·加雷(Nicholas II Garay),他是斯特凡·拉扎列维奇的连襟。巴耶济德一世和斯特凡·拉扎列维奇不欲误伤尼古拉斯二世·加雷,于是向对方提出和平协议,对方答应并撤退。

6. 人类历史上一国所拥有最高兵力数字的记录是多少

人类历史上,一国拥有的最高兵力数字,是二战中的美国和苏联。

在较早的古代,由于生产力导致的人口限制,军队数量不可能太多。一般来说,一国拥有数十万大军,就已经是惊人的兵力了。

希罗多德记录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中波斯出动了三百多万大军,现代科学家考证应该只有三五十万人。战国时代秦、楚等国家的兵力号称百万,实际可能也就只有七八十万。古罗马帝国拥有的军队是六十万。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时出动的军队不过二十万。瘸子帖木儿企图东征明朝时出动了号称百万大军,而当时明朝的卫所兵按照编制是近200万人。基本上,这是古代一国的最高兵力。那时候的军队,其实正规军、预备役和民兵区分并不大。

二战后,由于不再有大战威胁,加上军事科技进步使得装备价格飙升,各国的军队数量都有所下降。在70年代,苏联军队为400多万,美国军队为300多万,中国军队为600多万。这个数量规模比二战是要大大削减了。

目前,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最多,各有约200万(美国包括数十万所谓文职人员)。俄罗斯、印度、朝鲜军队在100万左右。韩国、巴基斯坦、伊朗军队在五六十万左右。其他各国军队都在50万以下。

7. 君士坦丁堡战役的具体情况

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1453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海岬上,整个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湾(亦称哈利奇湾),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筑有防御工事,金角湾入口处有铁链封锁,南北两面易守难攻。西面是陆地,筑有两层城墙。城外是一条深100英尺的壕沟。城内驻军仅9000人左右,海上有一支由20多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
4月6日,土耳其军队从西面发动对君士坦丁堡的强攻,他们用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猛烈破击城墙,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军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洛古斯率领下顽强抵抗,粉碎了土军从西面的进攻。拜占庭帝国的海上援军也冲破了土耳其军在海峡上的封锁。
穆罕默德二世改变进攻谋略,他买通热那亚商人,假道热那亚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调动军队5万,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一条长约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 然后在一夜间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用人、畜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波上滑进金角湾。又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在桥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军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一面在金角湾用火炮破坏防御工事和轰击防守船只;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挥数万军队从多处突入城堡。君士坦丁堡守军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城堡,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城堡最后被攻陷。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至此灭亡。此战是当时比较典型的一次要塞攻防战。
穆罕默德首先计划进攻狄奥多西城墙,那是一连串错综复杂的城墙及壕沟,保护君士坦丁堡唯一没有被水面包围的西面部份。他的军队在1453年4月2日复活节的星期一在城外扎营。多个星期以来,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击城墙,但仍未能轰出缺口。由于巨型大炮装填弹药极需时间,拜占庭守军能够在每次炮轰后修补大部份的破坏。与此同时,穆罕默德的舰队被拜占庭人放置的横江铁索阻拦,无法进入金角湾。
为了绕过铁索,穆罕默德在金角湾北岸的加拉达建造了一条陆上船槽,以涂上油脂的圆木建成,船只被拖过船槽,进入金角湾。这样便能阻止热那亚的船只运送补给品,亦打击了拜占庭守军的士气,但是城墙仍有待攻破。土耳其军曾向城墙发动多次正面攻击,但被击退损失惨重。土军其挖掘隧道,试图穿过城墙,很多挖掘者是塞尔维亚人,由Zaganos Pasha指挥。
拜占庭人的工程师Johannes Grant 挖了一些隧道对付土军,让守军进入隧道把敌人消灭。另外一些土军隧道被灌水。最终拜占庭人捉了一位土军重要工程师,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土军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随即被破坏。拜占庭婉拒了穆罕默德开出的撤围条件,那是要拜占庭缴付一笔天文数字的赔款,即使穆罕默德本人也知道对方根本不可能做到。穆罕默德随即计划强攻城墙以消耗守军实力。
5月22日晚上出现月蚀,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
5月29日早上土军再次进攻,第一波攻势由训练及装备皆不足的辅助部队执行,失败是意料中事,只不过是用他们去削弱守军力量。第二波攻势主要由安那托利亚人执行,集中攻击西北部的贝拉克奈城墙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经对它造成部份破坏。
该段城墙在11世纪时建造,较其它城墙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军就是从该段城墙攻入城内。土军虽然曾经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军击退。第三波攻势由穆罕默德的精锐新军执行,守军最初还能坚持一阵子,但后来负责防守其中一段城墙的热那亚将领Giovanni Giustiniani在作战中受了重伤,离开了城墙,令守军开始出现恐慌。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土军发现贝拉克奈城墙的科克波塔门并没有锁上(土军没有使用贿赂或其它诡计,只是守军大意,尤其是炮轰遗下的瓦砾把那城门闭塞了),便从那儿冲入城内。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进行最后的保卫战,脱下紫色皇袍,一马当先冲入土军阵中,与其部下在巷战中战死。

8. 君士坦丁堡的兴陷过程是什么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是伊斯坦布尔的古称。曾是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黑海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称拜占庭,公元前660年为希腊人所建。但是在君士坦丁之前的罗马帝国时代,它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并扩建了拜占庭,并于公元330年宣布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意谓“君士坦丁之城”。别称“新罗马”。从此,这个城市开始了它辉煌的千年历史,君士坦丁的名字与这个城市溶为一体,直到1453年。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首都,成为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君士坦丁堡1453年4月初被土耳其的军队围困,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的军队攻入城内,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占领,并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更名为伊斯坦布尔,直到1922拜占庭王朝,也就是古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分,它的邻侧总是环绕着许多觊觎其财富的敌对势力。然而当罗马灭亡的时候,拜占庭王朝依然强大如初,并且在此后100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文明之一。对于那些深受异族侵略者威胁、依靠拜占庭王朝才能生存的小国来说,它就像是一座海上的灯塔,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罗马时代的文明中心
[编辑本段]

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在帝国统治的连续性和范围方面,能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辉煌历史相媲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重建此城为新罗马时,这里已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了。它的起源应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它是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

君士坦丁堡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险要位置。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诚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显着特征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拜占庭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40英里,宽20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30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因此,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但却得以保存下来。 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的建筑,着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在历史上,拜占庭的确是一个十分强大的王朝,它具备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和非常优秀的科学技术。它长时期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地区,并拥有强悍的军团。拜占庭王朝不仅保持了原本属于古罗马帝国的领土,而且还进一步囊括了中东和希腊地区。当欧洲的其它国家还在慢慢地从黑暗时代复苏之时,拜占庭王朝保持着由罗马帝国延续下来的、非常先进的文明程度。同样重要的是,拜占庭还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几个世纪以来,拜占庭一直是整个地中海盆地的经济动力,它的货币则是国际标准交换媒介,它的商人及其商品,对于使西欧摆脱其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对于使意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业的道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文化领域中,拜占庭挽救了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它们同她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拜占庭传下了由查士丁尼编纂的罗马法,传下了只是近来才得到正确理解和评价的一门宗教艺术以及由认真的学者们加以汇集、注释和保存的古典和希腊文化时期的文学、学术名着。

拜占庭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同时,它还起到了保护盾的作用,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这一点的全部意义,在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变得非常清楚:土耳其人仅在半个世纪内便抵达欧洲的中心,包围了维也纳。

但西方人似乎并不领情,当1204年4月13日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统帅为了奖励骑士们的战功,竟公开下令部下可以在一周内在城中实施任意的烧杀抢掠。十字军还在拜占庭的领土上建立了拉丁帝国。西方的封建领主占领了大片土地,并对土地上的居民进行残酷压榨。拜占庭帝国仅剩巴尔干半岛一小部分土地和小亚细亚某些领土。直到1261年,它才收复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复国之后,领土已大为缩小,只包括小亚细亚西北角、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北部的一些岛屿和伯罗奔尼撒的一些据点。君士坦丁堡的政权更无昔日之盛,它对各地区的控制已相当松弛。

9. 为什么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能影响欧洲历史

因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导致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令欧洲人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因此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能影响欧洲历史。

战役过程

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

1453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

4月6日,土耳其军队从西面发动对君士坦丁堡的强攻,他们用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猛烈破击城墙,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军民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古斯率领下顽强抵抗,粉碎了土军从西面的进攻。

拜占庭帝国的海上援军也冲破了土耳其军在海峡上的封锁。穆罕默德二世改变进攻谋略,他买通热那亚商人,假道热那亚人所控制的加拉太地区,潜入金角湾内,以便水陆夹击。他调动军队5万,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一条长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

在一夜之间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用人、畜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坡上滑进金角湾。又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在桥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军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一面在金角湾用火炮破坏防御工事和轰击防守船只;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挥数万军队从多处突入城堡。

君士坦丁堡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城堡,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城堡最后被陷。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至此灭亡。

(9)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用多少军队扩展阅读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结束及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重要事件,因为它代表了欧洲旧有宗教秩序的结束,及大炮和火药的广泛使用。

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被改为清真寺。希腊东正教会仍然完好,Gennadius Scholarius获任命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令很多希腊人从该城逃到西欧,并把希腊—罗马传统的知识及文书带到当地,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

10. 十字军如何攻陷君士坦丁堡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舰队趁夜输送了孟菲拉特侯爵率领的三千五百名十字军将士,登陆金角湾内侧,并将攻城武器与扎营设备一并登陆,当拜占庭人发现时,法军早已在君士坦丁堡的北侧城墙外结成坚强营寨,虽尝试派兵加以驱逐,但却屡屡被十字军打退。
同时,丹多罗总统正在积极筹备攻城作战,威尼斯水手拆除了桨帆船上易于着火的帆布、索具,在甲板上洒上一层厚灰,于船壳外包裹了浸湿的毛皮与石棉,好用来防范着名的希腊火攻击。经过一周的准备,1203年七月十七日时,威尼斯舰队与十字军同时发动了总攻击。
法兰克人操作着威尼斯舰队上拆下来的攻城武器,不停轰击提奥多修斯墙;同时威尼斯的平底登陆舰则披着铁甲裹着防火垫,冒着猛烈箭雨和希腊火攻击,装载陆战队员横越金角湾,准备强行登陆君士坦丁堡。
由于威尼斯登陆舰事前有作好防火对策,所以拜占庭希腊火的攻击成效有限;等到接近海岸城墙时,威尼斯登陆舰架起大约12公尺高的云梯,让士兵冲上海岸城墙展开肉搏战,在战况最佳时,威尼斯海军攻陷了25座海岸城塔,并在城区内杀烧掳掠,纵火焚烧市街,但是拜占庭皇帝以勇猛着名的瓦兰吉卫队(Varangians,由北欧和俄罗斯地区的维京战士组成的佣兵集团)出击之后,威尼斯人被杀的丢盔卸甲逃回船上,坐镇旗舰的丹多罗总统听闻消息,震怒地带领舰队高官组成督战队登陆,好不容易才阻止了崩溃进一步扩大。
所幸此时战况好转,由于法兰克骑士近乎鲁莽的勇猛,他们不可思议地正面攀上了提奥多修斯墙,这迫使拜占庭军把主力的瓦兰吉卫队调回北方战线。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谢三世亲率七千五百人前往迎击,但却被法兰克骑士的猪突猛进打退,这对守军的民心士气还有皇帝本人的战斗意志都造成了极大打击。
总之,七月十八日晚上,阿列克谢三世最后搜括了宫中的所有财宝(大约价值二十万马克的一千磅黄金),以及他最宠爱的公主爱蕾娜(Eirene),抛下城中数十万军民百姓,偷偷搭船从君士坦丁堡南岸的方向,潜逃到色雷斯去了。日后阿列克谢三世被逮捕并软禁于修道院中,不过爱蕾娜公主则是嫁给了提奥多雷一世,辅佐丈夫建立了尼西亚帝国。

就这样,君士坦丁堡在迎接七月十九日的朝阳时,威尼斯人、法兰克人、以及拜占庭人都错愕地发现,这场攻打世上最坚固城塞的战争莫名其妙地有了结果。
第四次十字军于西元1203年七月十九日攻陷君士坦丁堡。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3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1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20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5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