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为什么杀人质
‘壹’ 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激烈战斗,219人被打死,巴沙尔为何拒绝援助
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激烈战斗,219人被打死,巴沙尔却拒绝援助的原因是巴沙尔想借刀杀人,库尔德武装和叙利亚政府已经是僵持多年,就是因为库尔德武装有美国的支持,此次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发动攻击,而美国也已经撤出,所以库尔德武装请求叙利亚政府的援助,不过叙利亚政府也明白,一旦美国卷土重来,那么库尔德很有可能再次背叛叙利亚政府。
不过叙利亚政府却拒绝援助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这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库尔德人的出尔反尔也并不是一次两次。
‘贰’ 叙利亚与土耳其
这是小弟打字的,但对一件国际事务,尤其涉及到复杂的背景,三言两语好难说得清,在一个三分钟热度的半生熟社会,我渴望楼主你能耐性看完我下面这段文字,那么你比起同龄人的肤浅,你就高超得多。
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对着土耳其打飞机,就激起很大冲突。其实土耳其跟叙利亚一直都有历史的仇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土耳其曾经占领了叙利亚的一大片国土(包括今日的黎巴嫩),那时候法国面对多种族多部落的大叙利亚土地,发现里面逊尼派教徒占了70,另外的是属于阿拉维族人,阿拉维族人就是近日在叙利亚发生屠杀过百名儿童血腥惨案的兇手(因为这些儿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反对派),阿拉维族这些民兵都是支持今日的阿萨德总统。
本来阿拉维是属于少数族人,住在高山上,那时候法国占领的时候只有30万,而其他大部分的逊尼派聚居在其他地方。而土耳其看得出,逊尼和阿拉维两族的摩擦很厉害,就想学印巴分治,鼓励阿拉维族自己独立建国,但却遭到多数人的逊尼派反对。所以就为今日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裂痕布下伏笔,阿萨达是阿拉维的族人,而统治的是大部分叙利亚平民,这次逊尼派就成了阿拉维总统任意屠杀的对象,而联合国由中国、俄罗斯话事,美国都无资格做世界警察,阿萨德总统自然也不将土耳其这个美国中东半个代理人放在眼内了。
‘叁’ 土耳其和以色列有什么矛盾为什么关系很紧张
原因:
其实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关系是很不错的。在二战后,土耳其倒向西方,是非常支持以色列的。因此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时候,土耳其那是第一个承认的,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伊斯兰国家。
可以说那个时候同为西方下,两国关系密切。但是此后,土耳其逐步发现跟着西方不是长久之计,又要回归阿拉伯世界,做阿拉伯的领袖。
而以色列却不断开启战争模式,尤其是对巴勒斯坦贫民的袭击,使得土耳其国内民族主义者,宗教主义者不满。尤其是在1980年,以色列占领伊斯兰圣地东耶路撒冷,使得土耳其跟以色列关系彻底降温,开始相互指责。
在2010年,土耳其抗议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而土耳其派遣救援船的时候,还被以色列攻击,造成十多位土耳其人死亡,一时之间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
而土耳其要求以色列道歉,但是以色列就是不道歉,更加激怒土耳其,两国开启了对抗模式。而近几年来,以色列支持库尔德人,不断的攻击巴勒斯坦贫民,让土耳其更加反感。
而以伊斯兰领袖自居的土耳其,更加痛恨以色列的强硬,尤其是耶路撒冷问题,巴勒斯坦问题,让土耳其无法忍受。
而且从埃尔多安上台后,土耳其宗教势力抬头,力争让土耳其恢复伊斯兰影响力,恢复往日的荣光。
因此,更加在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矛盾上,采取更加激进,迎合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因此,在以色列攻击巴勒斯坦,耶路撒冷问题下,土耳其跟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同仇敌忾,现在直接驱逐以色列大使就是这个的表现。
对于土耳其来说,对以色列是历史仇恨,加上宗教矛盾,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两国走向死敌关系。
其实本质上来看,两国的关系跟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伊朗反美,而土耳其不敢反美。所以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紧张,但是不会发生战争,毕竟都是一个老大,都在北约混呢。
领土纷争
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克了约旦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的加沙地带(当时被埃及占领)与西奈半岛。以色列在1982年从西奈半岛撤出了所有的驻军和殖民地,并在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了加沙地带,不过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仍未解决。
自从1967年以来耶路撒冷东部一直在以色列司法、行政管辖范围之内,戈兰高地自从1981年以来也属以色列管辖,虽然它们都不属以色列的正式领土。
以色列国的主权范围,若去除所有以色列在1967年攻克的领土,总计为20777平方公里(1%水域面积)。而若加上以色列民法管辖范围内的领域,包括耶路撒冷东部和戈兰高地在内,则是22145平方公里,水面积不到1%。
而全部由以色列控制的领土,包括军事控制和巴勒斯坦政府自治的西岸地区,则是28023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以色列
‘肆’ 土耳其总统说以色列总理是侵略者和恐怖分子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以色列的恐怖分子与恐怖组织比较多, 而且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十分恶劣。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上星期天(12月10日)在一个讲话中称以色列是一个“恐怖分子”和“杀害小孩兇手”的国家,他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把美驻特拉维夫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此警告称,耶路撒冷的地位是穆斯林的“一条红线”,土耳其或因此考虑切断与以色列的联系。
‘伍’ 土耳其安全吗
为您解答
东南部不要去,你也一般不会去。西部南部发达地区,问题不大,但像伊斯坦布尔这样鱼龙混杂的超级大城市,小心总是没错的。
‘陆’ 土耳其很乱,到处都是杀人放火的,住酒店便宜的不安全,贵的又花钱太多,本来想七号回国,有必要提前
你是要命还是要钱 国人看着办
‘柒’ 亚美尼亚大屠杀是什么回事为什么土耳其对此事不承认
土耳其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基督徒进行的种族屠杀。其受害者数量达到 150 万之众。
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绝承认这是一起官方发起的有预谋的屠杀行为,但亚美尼亚、俄罗斯和多数西方国家皆认为这是一起可以和犹太人大屠杀相提并论的由一国政府蓄意进行的种族灭绝行为,一些土耳其学者(如奥尔汉·帕穆克等)也持有相同观点。目前共有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希腊、意大利、黎巴嫩、荷兰、俄罗斯、瑞典等二十多个国家官方承认这是一场种族屠杀。欧洲议会也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联合国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也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捌’ 土耳其人怎么样
穿45码鞋子的脚塞进35码的鞋子里面你说合适不? 虽然没接触过,但我们土耳其是穆斯林国家,女人是不抛头露面的,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就挺好的。
‘玖’ 伊朗—土耳其战争的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伊朗—土耳其战争指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非王朝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阿拉伯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权以及欧亚两洲间最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交通线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自1514年起,断断续续进行到1746年,是打着伊斯兰教的两大流派——什叶派与逊尼派捍卫者之间的斗争的幌子进行的。
得到逊尼派封建贵族上层人物支持的土耳其占领者,遭到了15世纪末产生的以萨非王朝为首的伊朗国家的反抗,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残酷地镇压了1513年安纳托利亚的什叶派教徒起义,杀死什叶派教徒4万人。从此,开始了对什叶派的伊朗的战争。
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拥有封建民军,还拥有常备军——土耳其近卫兵和强大的炮兵。
伊朗军队由骑兵弓箭手近卫军、负责保护本部族领导机构并时常携带家小驱赶牲畜远出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民军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军组成。库尔奇伊和民军战士的武器是马刀和长矛。在恰尔德兰平原双方首次大战,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的军队在军事上各方面都占优势,打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的萨非王朝军队并占领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于给养不足,加之近卫兵内部发生骚乱,谢里姆一世被迫放弃了阿塞拜疆。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在科奇希萨尔附近的交战中,伊恩迈尔一世的军队再次大败。土耳其炮兵在这次交战中又一次起了决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谢里姆一世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519年又统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1533年,苏丹苏里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于同年重新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536年,土耳其侵占了格鲁吉亚西南部的一部分,该地区成为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由于伊朗军队也有了炮兵,所以战争进行到1555年时,双方已不分胜负。1555年5月29日,伊土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
按照和约规定,伊朗保有所占领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领土。奥斯曼帝国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划入自己的版图。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伊朗得到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卡尔特里和卡赫齐亚。土耳其获得了阿布哈兹、古里亚、伊美列丁以及拉济人的领土。两国承认卡尔斯城地区为中立区,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为废墟。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就这样以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而结束。
伊土战争的第二个时期,始于1578年,时断时续地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土耳其利用萨非王朝国内封建内讧的机会,再次进攻伊朗。
这期间,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拥有强大军队的克里木诸可汗。1578年,土军违反1555年和约,修复了卡尔斯城堡,继而进入外高加索境内,占领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军队在奇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后又侵入北阿塞拜疆并在这里占领了希尔凡。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拾’ 二战时土耳其是个什么状况
凯末尔死后,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麦特伊诺努(smet nnü)于1938年当选为土耳其第二任总统和人民共和党主席,执政直到1950年. 伊诺努刚当上总统就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纳粹德国和美英都竭力争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阵营参战.希特勒派特使游说伊诺努,而丘吉尔于1943年1月亲赴土耳其的安达纳,在一节列车车厢里密会伊诺努.同年4月,伊诺努密赴埃及,与出席第二次开罗会议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 在二战初期,英美均觉得土耳其中立比较符合盟国利益,可以切断德国与中东油源间的通道.但1942年盟军战事不利,丘吉尔一度希望土耳其参战开辟中东战线牵制德国,但罗斯福依然坚持土耳其中立较好.后来盟国考虑,土耳其一旦战败会造成无法收拾的灾难性影响,因此还是决定让土继续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诺努虽然内心倾向盟国并且与美英领导人多次密晤,但他考虑,当时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仍在进行中,经过多年战乱的国民经济并未完全恢复,仍需休养生息,而且土军装备与素质远不能与德国相提并论,冒然与德宣战将带来一场民族灾难.因此他决定继续保护中立,同时与盟国保持友善关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苏联染指海峡. 伊诺努的计划无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的聪明选择,使土耳其在二战中得到休养和发展,改革也继续推进并获得成功.二战后,伊诺努就全面倒向美英并加入北约. 图为1943年1月丘吉尔在安达纳郊外一节列车车厢内密会伊诺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国的立场可见一斑.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