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是哪个民族
Ⅰ 凯末尔为什么被称为“土耳其之父”
因为凯末尔击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土耳其独立战争的胜利。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土耳其语: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土耳其的国父,被赐予Atatürk(阿塔土克)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亲”一姓。土耳其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作家,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
1881年5月19日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洛尼卡。1895年升入玛纳斯提军事预备学校,1899年进入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1902年进入哈拜参谋学院。1905年毕业,授上尉军衔。1911年参加意土战争。1915年晋升为上校,指挥了着名的加里波利之战。1916年晋升为将军。1920年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宣布组成代表国家的临时政府。1921年8月任国民军全权总司令,击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土耳其独立战争的胜利。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成立,凯末尔当选为首任总统。
执政期间,凯末尔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凯末尔改革,涉及国家体制、法制、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国家,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38年11月10日在伊斯坦布尔去世,享年57岁。
Ⅱ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的人物生平
1881年3月12日,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1887年先后就读于法特玛太太区立小学和沙姆西先生小学。1893年转入萨洛尼卡幼年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因与一位老师同名,被该老师命名为凯末尔·穆斯塔法。
1895年升入玛纳斯提军事预备学校。1899年进入了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1902年进入哈拜参谋学院,因数学成绩优秀,获得“凯末尔”之称(阿拉伯语意为“完善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此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沦落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在军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者的着作和土耳其大诗人纳默克·凯马尔的爱国诗篇,进一步认识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压迫的深重与苏丹(奥斯曼君主)专制制度的野蛮落后。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一个秘密革命小组,办了一份手抄小报,写文章揭露苏丹的黑暗专制统治。 1905年毕业,授上尉军衔。凯末尔因参与政治活动被逮捕,后被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马士革第五军营服役。1907年,在马其顿第三军团服役时,凯末尔加入了青年土耳其党,并参加了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1908年革命,已获少校军衔的凯末尔在革命中立下功劳。但革命后,凯末尔因为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后被派往保加利亚担任武官。在保加利亚期间,凯末尔对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养。 1911年,凯末尔因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不久参加了土耳其与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亚(今利比亚)进行的战争,晋升为少校。1912年10月—1913年5月,调任奥斯曼帝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武官,晋升为中校。
一战爆发时,凯末尔已是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的武官,他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凯末尔主张土耳其应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作为军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被任命为新编第19师师长。1915年晋升为上校。在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军成功地阻击了协约国的登陆,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由于战功卓着,第二年4月,他被晋升为准将军衔。
1916年8月,因保卫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和“帕夏”的称号,名扬全国和欧洲。后被任命为第二军团司令,晋升为将军。然而,凯末尔的军事天才并不能挽救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的命运。 主词条:土耳其独立战争、凯末尔革命
1918年10月底,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许多领土均被协约国“委托管理”。昔日的属地被协约国瓜分得干干净净。老谋深算的英国还鼓动奥斯曼帝国的周边国家,妄图将它肢解分裂。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在协议中奥斯曼帝国非但将丢失15世纪以来占领的所有领土,土耳其民族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国家固有领土也被分割殆尽。在控制了安纳托利亚地区军队之后,凯末尔立刻通过电报与地区内所有帝国军队取得联系,并联络多个民族主义团体,之后与劳夫·奥尔贝、阿里·福阿德·哲别索伊及瑞菲特·贝尔等国民运动领导人会晤,发表阿马西亚公告。国难当头,凯末尔挺身而出,“不独立,毋宁死!”他着手把全国各地分散的爱国组织统一起来,他向战友们发出呐喊:“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正处在危机中”;他号召战友们:“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独立”。不久,凯末尔毅然辞去军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
在他的推动下,议会在1920年1月通过了庄严的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应该享有完全的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废除治外法权。这一文献,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但是,协约国很快正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驱散议会。妥协的苏丹政府决定解散议会,逮捕凯末尔党人。凯末尔抓住时机,于1920年4月23日在安卡拉发起召开大国民会议,成立了以他为首脑的国民政府。他开始组建正规军,并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建交,缔结了友好条约,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920年6月,希腊军队在英国的支持下,大举进攻,企图扼杀土耳其的独立运动。危难时刻,凯末尔出任国民军总司令,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突破希军防线,把希军赶出了土耳其,活捉了敌军总司令。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协约国不得不于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签订了《洛桑协定》,正式承认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首任总统,安卡拉被确定为首都。两天后,大国民议会根据凯末尔的提议,废除了封建的苏丹制。 主词条:凯末尔改革
1923年9月,凯末尔在安纳托利亚与罗麦里亚护权协会基础上建立人民党。1924年4月,大国民议会通过了新宪法,实行一党制。11月人民党改名为共和人民党,总统兼任党主席,总理为副主席,党国制度正式得以确立。自1923年直至1938年凯末尔去世,凯末尔一直连选连任共和国总统、党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其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1925年2月,土耳其东部各省爆发叛乱,在托钵僧的唆使下,叛乱者联合起来准备推翻共和国,使哈里发复位。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47人被判处死刑。此次叛乱之后,凯末尔查封寺院,禁止托钵僧活动,并以严厉手段打击任何反对改革的势力。1926年,土耳其以当时最先进的瑞士《民法》为蓝本,颁布了《民法》。民法中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休妻制等习俗,规定男女平等,妇女可以自由结婚、离婚,穆斯林妇女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结婚,女子有权参与国家一切政治、社会生活等。但改革也有妥协的一面,如没有强制规定妇女必须摘除面纱,以避免社会的强烈反弹。至1927年,在凯末尔的铁腕镇压之下,所有反对他的宗教、政治、军事力量都被镇压下去,凯末尔全面掌权。
1928年,土耳其通过立法,将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此后又禁止使用阿拉伯字母。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种传播西方文化的展览会、学术团体和艺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34年的一项立法规定,每个人都必须有姓氏。而在此之前,只有名门望族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大多数土耳其人有名无姓。姓氏改革后,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姓,意为“国父”,故凯末尔全名为穆斯塔法·凯末尔·加兹·阿塔图尔克。从1935年开始,广播电台上播放的几乎是清一色西方音乐。在教育领域中,大学中的神学系被取消,原有的大学被按照西方模式改造,各种类型的世俗学校纷纷建立起来。依照凯末尔的要求,这些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凯末尔的晚年开始与土耳其人民疏离。他将以前苏丹的主要住处多尔马巴切宫整修一新,花在那里的时间较多健康状况日益变坏,当确诊他患肝硬化时已为时过晚。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以极大的毅力和尊严忍受病痛,于1938年11月10日上午9时5分在多尔马巴切宫去世。凯末尔曾说过,我终归于尘土,而共和国却将永存。凯末尔领导土耳其15年,身后给土耳其留下了一只精锐强大的部队,一个根除了专制的共和国,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一个崭新的土耳其民族 。
凯末尔的遗体通过伊斯坦堡运至安卡拉,等待适合的墓地。数年后墓地建成:安卡拉的一座壮丽的陵墓,其中安放凯末尔的石棺,并包括一座纪念他的博物馆。
Ⅲ 凯末尔是希腊人吗
凯末尔是希腊的犹太人。
生于萨洛尼卡(今希腊境内)。
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
Ⅳ 如何评价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不得不说,凯末尔是一个站在同时代前端的人物,面对盘踞千年而倒下的奥斯曼帝国,以及被其他列强侵吞的几乎没什么的领土,他仍然能够从中寻求到让土耳其免于成为其他国家炮灰的命运,最终带着国家走向独立和兴盛。
此外,就是鼓励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让土耳其免于成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傀儡,又在文化上建立世俗学校,让更多的人学习先进的科技以及现代化教育而不与世界脱轨。还废除了很多封建陋习,例如一夫多妻制,妇女戴面纱等等。土耳其的这场世俗化改革也是带着国家还有民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与发展。
Ⅳ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是穆斯林吗
是,穆斯塔法凯末尔是土耳其现代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因为他在取得胜利之后对原有的文化意识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冲击的了传统宗教势力的利益,让保守的宗教人士认为他已叛教。但是总的来说他依旧是一个穆斯林。
Ⅵ 土耳其不承认是亚洲的是因为历史上被中国打败吗突厥后裔
土耳其人其实和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没有多少关系。
其实,奥斯曼土耳其部落压根就和塞尔柱突厥人打不到边。
最初,它是塞尔柱突厥管辖下的土库曼人,意思就是“像突厥人”,即被突厥人同化的土着。
奥斯曼土耳其的祖先被蒙古人吓得屁滚尿流,一路跑到小亚细亚。
结果,天上掉下个馅饼,塞尔柱突厥分裂后的罗姆苏丹国被蒙古远征军所击败。
然而,为了去奥斯曼化,凯末尔用“泛突厥主义”来团结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
于是,在30年代出现了流毒甚广的所谓“土耳其史观”: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出现于中亚,这就是土耳其人(突厥人),所以,世界各大文明的源头,其实都是土耳其人(突厥人)
Ⅶ 如何评价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奥斯曼-土耳其在 19 世纪,就受到来自欧洲国家的巨大压力,国土不断收缩。同时,这个国家还在不断的吸纳从欧洲涌入的难民:那些因为不断涌出的欧洲民族国家,而被赶出家园的穆斯林。同时,在自己的核心地区,巴尔干,还有新的民族主义力量涌动,要打出新的民族国家。
凯末尔所做的,就是顺应时代,完成了一个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维系旧帝国的纽带,伊斯兰教,被推到了后排,人民主权被推到了前排。
但是,这个过程相当的痛苦,也需要天时地利。
首先,凯末尔是个胜利者。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在加里波利之战中,击败数国联军成名。土耳其在一战中虽然未胜,但至少没输。这很重要。在一个处于节节败退中的帝国,改革者必须能用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1906-1908 年 Young Turks 革命没能走到底,就是因为缺少这样的胜利。
其次,民族国家的形成非常血腥。
奥斯曼-土耳其是一个帝国,帝国的意义在于包容,犹太人,基督徒,或许地位低,但有自治权,能取得相当的经济成功。
土耳其是民族国家,其意义在于平等。作为民族国家,平等意味着内部的同一性,也就意味着要把国家内部不属于自己民族或信仰的人驱逐出去。
土耳其的诞生,意味着几百万基督徒要被一下子驱逐出去,也可能有几百万穆斯林被赶回来。这也是现代土耳其和欧洲在文化上的重要矛盾:大屠杀在土耳其是禁忌,他们至今不愿承认自己在一战期间直接或间接的清洗掉了上百万的亚美尼亚基督徒。
第三点,土耳其的成功转型,时运使然。
一战后,传统上的土耳其的敌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俄国算是暂时出局了。英国法国没有力气了,同时帝国解体,土耳其把中东的大片土地送给了这两个国家来分割,满足了他们对资源的需要。说白了,以土地换和平吧。
这样一来,只有希腊一个国家,是土耳其真正要对付的。凯末尔战而胜之。
于是土耳其是成功建国了,但至今,其实还在还当年的债。
在同时期,中国也在做类似的事。但我觉的,让土耳其成功的这几点,中国要么没有,要么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