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丘吉尔为什么打翻土耳其

丘吉尔为什么打翻土耳其

发布时间: 2022-03-08 07:41:36

A. 英国首相丘吉尔,究竟是大英帝国的英雄,还是大英帝国衰落的罪人呢

温斯顿.丘吉尔是英国在二战的时候的着名的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丘吉尔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领导英国军民最终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保住了英国的平安。现在人们说起二战时的丘吉尔首相,都会说到他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是在二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丘吉尔事实上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二战的来临,丘吉尔在历史上恐怕只是一个不成功的政客而已。而且虽然丘吉尔成功的领导了英国的二战,但是很多人还是对他有不小的非议,有些人认为英国在二战的时候,事实上用不着和德国纳粹德国死磕,而因为丘吉尔的强硬,导致大英帝国在二战中损失太多,最终在战后完全丧失了战前的地位。

丘吉尔在政治生涯的投机性很强,也导致其声名狼藉

早期丘吉尔的政治生涯还是非常顺风顺水的,在1911年的时候,丘吉尔又当上了海军大臣。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海军可谓是英国的骄傲,英国的陆军规模不大,但是海军却是世界第一,所以在内阁诸大臣之中,海军大臣的位置相当的靠前。丘吉尔能够在30多岁的时候就当上海军大臣,前途可谓是相当的远大。丘吉尔如果能够把这个位置干好的话,说不定下一步就能登上首相的宝座。

不过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手德国也是相当强大的,并不是过去英国所欺负的那些殖民地小国,所以英国当时打着非常的吃力。为了打开战局,丘吉尔异想天开的搞了一个攻打土耳其的战略,他认为只需要派出英国天下无敌的海军舰队,对着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顿猛轰,然后派出军队登陆就能够把土耳其的苏丹抓起来,然后逼他们议和,说不定还能够得到赔款和割地。

后来英国确实按照他的战略派出了一个庞大的远征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结果却没有丘吉尔想象的那么如意,最终英法联军在伊斯坦布尔损失惨重,也没能够打败土耳其,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走,丘吉尔也因为这一重大失败,最终丢掉了海军大臣的宝座。事实上,这一次的失败对丘吉尔的影响是非常的巨大,甚至让他一蹶不振几十年,一直到二战。后来在二十年代的时候,他也短暂坐上过财政大臣的宝座,不过由于他坚决维护金融资本家的利益,所以使得他也声名狼藉。总之没有二战的话,丘吉尔只不过是一个蹩脚的政客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伟大的人物。

B. 丘吉尔为什么轰炸巴库油田

重要战略资源要地,以防落入敌手

C.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什么会成为美苏冷战的开端

人们讨论冷战,特别是冷战的起源时往往注意美苏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事实不仅仅限于此,除了超级大国之间的分歧外,超级大国的盟友往往也希望冷战爆发,借此牟利。英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因此铁幕演说刚刚结束的初期,美国国内的反映并不强烈。然而,当时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加之在希腊土耳其等国的扩张行为,逐渐推动美国转为对苏强硬,冷战逐渐爆发。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一战处于哪方为什么他被摧毁

土耳其的陆军亲德,而海军则是亲英,不过总体来说,德国对土耳其的影响力要比英国大得多。到了开战之前,海军大臣丘吉尔认为一旦英德开战,土耳其必然倒向德国,而自己为土耳其打造的海军战舰也会变成遏制自己在地中海作战的掣肘,因此扣押了土耳其在英国订购的战列舰“奥斯曼苏丹五世”号,划入了自己的海军作战序列,并重新命名为“阿金库尔”号战列舰。此举彻底激怒了土耳其,而德国则水顺推舟,宣布将刚刚逃命到地中海的德国海军战列巡洋舰“戈本”号“卖给”土耳其。至此,土耳其彻底倒向了同盟国,而宿敌希腊则投向了协约国。土耳其人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给了英国人一个狠狠的教训,直接导致海军大臣丘吉尔辞职调往法国前线,费舍尔勋爵辞去了海务大臣的职务离开了海军。随着同盟国的战败,土耳其也不免受到影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直接解体,欧洲数个小国在原土耳其的版图上成立,奥斯曼帝国彻底土崩瓦解

E. 二战时土耳其是个什么状况

凯末尔死后,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麦特伊诺努(smet nnü)于1938年当选为土耳其第二任总统和人民共和党主席,执政直到1950年. 伊诺努刚当上总统就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纳粹德国和美英都竭力争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阵营参战.希特勒派特使游说伊诺努,而丘吉尔于1943年1月亲赴土耳其的安达纳,在一节列车车厢里密会伊诺努.同年4月,伊诺努密赴埃及,与出席第二次开罗会议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 在二战初期,英美均觉得土耳其中立比较符合盟国利益,可以切断德国与中东油源间的通道.但1942年盟军战事不利,丘吉尔一度希望土耳其参战开辟中东战线牵制德国,但罗斯福依然坚持土耳其中立较好.后来盟国考虑,土耳其一旦战败会造成无法收拾的灾难性影响,因此还是决定让土继续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诺努虽然内心倾向盟国并且与美英领导人多次密晤,但他考虑,当时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仍在进行中,经过多年战乱的国民经济并未完全恢复,仍需休养生息,而且土军装备与素质远不能与德国相提并论,冒然与德宣战将带来一场民族灾难.因此他决定继续保护中立,同时与盟国保持友善关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苏联染指海峡. 伊诺努的计划无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的聪明选择,使土耳其在二战中得到休养和发展,改革也继续推进并获得成功.二战后,伊诺努就全面倒向美英并加入北约. 图为1943年1月丘吉尔在安达纳郊外一节列车车厢内密会伊诺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国的立场可见一斑.

希望采纳

F. 丘吉尔的傲慢,你了解他吗

从各种事例不难看出丘吉尔的傲慢。

1914年,奥地利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杀,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德、奥与英、法、俄两种阵营开始针锋相对。最感惶恐还是奥斯曼土耳其,那时奥斯曼帝国不只有今天的土耳其的国土,它有着北非以及中东的大片领土,今天的阿拉伯国家大部分都位于奥斯曼帝国境内,像巴勒斯坦、沙特等国家。由于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注定是没有办法置身事外的。

土耳其找到英国人,英国人保证自己的利益,表面上做出支持土耳其的样子。大战前夕,英国人的傲慢是他们幡然醒悟,对其提出的结盟的建议。身为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直接拒绝。同时,丘吉尔傲慢的告诉土耳其人:英国是“欧洲内唯一保持制海权的国家”。也就是说,土耳其无论是什么立场,对英国来说无关紧要。丘吉尔的傲慢会付出代价的。

G. 丘吉尔为什么会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的新敌人是俄罗斯”,为什么主张冷战(搞勒冷战)!

1楼写了这么多居然没有回答楼主一句...混积分的.
2楼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丘吉尔这句话没有说错,不存在问题.的确苏联历来是资本主义的头号大敌,但是丘吉尔在战争结束前夕把苏联说成敌人,就不得不加一个新字没有了这个新字,那意思就是你丘吉尔从来就是把苏联当成敌人,那么还虚伪的和苏联联盟对抗德国,明摆利用完了过河拆桥.这样全世界会怎么看英国.事实是没有改变,但是你直白的说出来就是小人了.
现在来回答楼主的两个问题.
之所以在战争结束前夕说这样的话,是为了提醒议会和美国等盟友: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防止被胜利冲昏了头的美国和苏联分一杯羹.而战争后期,丘吉尔已然预见到了东欧会在战后成为苏联势力范围,这样严重的损害了英国在欧洲的利益,和德国是差不多的.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任务是消灭法西斯势力,然后再消灭社会主义.
但是为什么不发动战争而搞冷战呢?那是因为战后各国忙于恢复经济,再无余力对苏联这样的大国开战,而战后的苏联在军事和工业上都已经超越了英国,和美国平起平坐,英国自然不敢贸然进攻,否则英国可能会在辛苦抵抗了德国之后,反被苏联征服.
苏联不单是社会主义,而且还是俄罗斯.这有什么关系呢?多研究历史,就可以知道俄罗斯历来被欧洲鄙视的.俄罗斯本来就是在亚洲土地上崛起的,通过吞并西方土地,最后版图在东欧露出一个小头,就自称是欧洲国家而非亚洲国家.主宰着世界进程的欧洲自然不会承认,所以一直看不起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是亚洲的野蛮国家,还要冒充自己人.到了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在俄罗斯崛起,俄罗斯终于从名义上成为了欧洲的敌人.而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水火不容的原因,唉这个是应该人人必备的,楼主多看书籍就可以理解到的,焦点集中在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上.社会主义的理

除了制度上的敌对,冷战期间还通过和政治扶持和压缩苏俄战略空间等手段打击对手.
由于东欧已经是苏联势力范围,英国传统的大陆政策被苏联打破,英国在战后变成二流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难以与苏联抗衡.所以英国极力加强和美国的联盟,并且诱试美国承诺在欧洲继续驻军,将美国力量拉入于苏联的冲突中.其次,允许西德建立军队,并且将西德拉进北约.英国在反对苏联中其实显得有些卑鄙下流.首先想和美国签定石油协议,明着告诉美国可以在中东建立势力.然后由于国内经济困难,停止了对土耳其和希腊的军事援助,但是在此之前不忘记告诉美国,英国的援助将要停止,美国必须进来补这个缺,以达到让美国和苏联抗衡的目的.而经济手段,其实英国没有能力采取什么经济手段,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清一色的贫困,英国堵住了地中海,美国再封锁了中国海域,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出海口基本完了.
东欧巨变和中美建立外交,改变了世界格局,再度步入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局面,但是身为资本主义的俄罗斯依然受到欧美的压迫.1993年欧盟成立,欧盟成立的目的除了共同发展经济和文化融合之类的漂亮话外,还有两个重要目的:1、抵制美国力量.2、排挤俄罗斯.苏联的解体让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松了一口气,当这个最大的敌人消失后,这些列强的子孙就开始了历来的勾心斗角.欧盟不甘心美国这个盟友独霸世界,也不希望俄罗斯称霸欧洲.欧洲之所以支持美国在中东建立势力,是要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缩减到最小,最后俄罗斯在西边已无利益,被迫转向东边.
其实说不上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俄罗斯历来被欧洲排挤.而俄罗斯也历来有着称霸欧洲的野心.所以波兰部署导弹防御,见很正常了.

没错.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而俄罗斯自阶梯后的目标就是恢复解体前的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至今俄罗斯军事实力已经保持在了前苏联的80%,成为了挑战美国霸权的最大敌人,受到美国的挑衅更不必说,最出名的是美国飞机掠过俄罗斯的航母,或者是什么战舰我忘了书上看到的.而阿富汗被纳入美国势力范围,而波兰也希望通过美国的提携,成为中东欧的大国,这实际上就标明了俄罗斯不能西进,一旦西进,就只能表明和美国宣战,这样等于扼杀了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空间.而在亚洲美国也不让俄罗斯好过,韩国、日本的崛起,乍看之下好象是为压制中国准备的,其实压制对象还包括俄罗斯.西边从来都是俄罗斯偏重地区,东边相对落后,一旦俄美战争爆发,美国可以通过韩国和日本从东方进军,绕过西方俄罗斯密集的防守,直接进入俄罗斯后方.这样就让俄罗斯的防御弹性缩小,在战时就不得不在东边部署大量军队,以防止美国进攻.要改变如此被动的局面,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和中国结成军事同盟.中国不但底处俄罗斯东南方,而且和俄罗斯国土有大面积的接触,俄罗斯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中国没美国征服,这样以来,俄罗斯南方就露空出一大片防御空白,美国直接从中国北部出兵,就可以到达俄罗斯中部,切断俄罗斯东西联系,最要命的是中国疆土辽阔,你实在猜不准会在哪个地方出兵.所以俄中合作越来越多,一来俄罗斯得依靠中国的稳定来巩固自己在东边的防御,二来是中国依靠和俄罗斯的合作,取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武力威慑.所以中俄是美国在亚洲的军事竞争对手,一旦美国入侵中国,俄罗斯将不得不参战.其实反观中国也一样,俄罗斯亲了美的话,那么中国北方也就露出了一大片防御空白.但是中俄并未结盟,原因是自古我们就是敌对的,迫于形式而团结在一起,美国一旦消失,中国对俄罗斯而言将无利用价值,当然,假设日本也没有再强大.到时,中俄冲突会一下子裸露出来.于是这个世界变成了多方鼎立.小国战争不断,但大国间就似乎很平静,虽然谁都想对方一夜间死掉

H. 为什么挪威战役失败以后,策划者丘吉尔没有像一战时土耳其战役那样被解职,反而代替张伯伦成了首相

应该来说,丘吉尔在英国国内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一战期间担任国防大臣,并致力于建设英国海军,并确保英国海军在一战后继续保持优势(虽然华盛顿体系里美国也拥有同等的制海权)
而且张伯伦担任首相时,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主义推行“绥靖政策”,对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扩张的姑息纵容,让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人尝尽本土孤军防御作战的苦果。丘吉尔是一直反对“绥靖政策”的,他主张不畏惧德国的力量,誓死抵抗和捍卫英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英国大众的愿望和心声,所以英国民众推选他担任首相。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3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5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3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3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7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5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