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土耳其 » 土耳其烤羊肠怎么盘玩

土耳其烤羊肠怎么盘玩

发布时间: 2022-02-04 08:47:29

Ⅰ 本人和朋友旅游想在乌鲁木齐玩6天有啥推荐

看看能不能帮你
http://www.17u.com/price_report/price_report_19171.html

乌鲁木齐风光
红 山

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山岩突兀,气势非凡,每当晨昏,岩碧映日,红光灿灿,因而得名。传说红山是天池中飞来的一条赤色巨龙,落地化为山岩,但仍不安份的缓缓向雅马里克山爬去,若两山 一旦合拢,乌鲁木齐河被阻断,城市便将化为汪洋泽国。于是,1788年乌鲁木齐尚安,一位讲迷信的满族官员,他下令在两条“巨龙”头上各建一座九级青砖“镇龙宝塔”。其中红山顶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马里克山头之塔则于多年前被大风吹倒,后经修复。 现在,红山及雅山之塔成为市区胜景

南 山

南山白杨沟,位于乌鲁木齐南山距市区75公里处,海拔252米,是乌鲁木齐南 部着名的避暑游览胜地。属北天山的喀拉 乌成北山麓,年降雨量500-600毫米,空 气清新,气候怡人。游人可在哈萨克牧民 的毡房中,喝一碗喷香的奶茶,尝一尝 “包尔萨克”(油炸点心)和手抓羊肉 尽情领略哈萨克人的习俗风情。
兴起之时, 可在牧场上租上一匹哈萨克牧民的骏马,或纵横驰骋在草原上,或穿行于密林深处,还可观赏哈萨克牧民流传的体育活动赛马、叼羊、姑娘追。最为别致的就是那山谷深处的绝壁飞瀑,虽然不大,但也小巧细致,别有一番风味。

水磨沟

水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 5公里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沟里有着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度,含钾、钠、镁、硝酸钾、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1982年在此建成温泉按摩理疗医院,引进日本医疗设备,规模一新,不少外地游人专门至此住院疗养。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园。

亚 心

亚心,全名“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西南约30公里处。经中科院新疆分院测定,并于1992年正式通过国家鉴定。目前,一座雄伟的“亚心”标志拔地而起。今后塔心周围1000亩荒地拟作为“亚心”万邦娱乐城的开发墓地向亚洲各国招商。塔形为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A,代表亚洲。塔身总高度18米,塔顶是直径 2.5米的不锈钢球,代表地球,钢球下面中垂心,直对塔基中心的亚洲微缩图,代表亚心。

天 池

天池 古称“瑶池”,是我国着名的风景游览区、天池位于阜康市城南西博格达峰的群山之中,海拔980米,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最深处达105米,在地质学上属冰啧湖。这里,群山环抱一潭碧水,雄伟挺拔的雪峰,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满山苍松迭障,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林间花草丛生,毡房点缀,羊群云游。整个景色错落有致、浓淡相宜、如诗如画,幸逢阴雨过后,景色更为迷人。每到盛夏,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博格达山雪峰,又称博格多山。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海拔5445米,为天山高峰之一。山上积雪终年不消,世称“雪海”。三峰并立,高矗云霄,极为壮观。雪峰西北坡900米处,即为天池。

新疆不仅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它的风味食品也独具特色,蜚声中外。

烤馕

如果你到喀什来旅行,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无论在喜庆的婚宴,还是结队跋涉的驼队,都可以看到或吃到一种靠制而成的圆面饼。这就是维吾尔人日日离不了的传统主食品――馕。它在维吾尔人生活中的地位,如同我国北方的馍馍,南方的大米饭,西方的面包,每日必不可少。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西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人新疆后,才叫"馕"。
漫长的岁月,使馕的品种增加了许多,目前约有50多种。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不同的馕,食用的场合各有不同。"艾买克"和"希尔曼"一类的大馕,主要在过节和办喜事时吃;"吐阿奇"和"卡提力"一类的小馕,因便于携带,被人们当作外出旅行的干粮;比面包还厚的"格尔旦"馕,比烙饼还薄的"海依米克"馕,以及不夹陷的"卡克奇"馕,制作简单,是大众化的家常饭食;夹陷的肉馕,则是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馕的做法同汉族烧烤相似。主要用白面烤制,也有用玉米粉或高粱米面的。吾斯达(师傅)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以碱水中和后,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小茴香)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份,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不同。
烤馕的地方叫馕坑。是用土坯制的底大、肚大、口小的坑洞。先用柴禾或煤炭将馕坑烧热,待火苗快要熄灭时,将馕的背面抹少许盐水贴到馕坑内的坑壁上,使馕在柴火的余烬中直接烤炙。约莫20分钟后,坑内的馕就烤熟了。
热馕又酥又脆,香味扑鼻。维吾尔人吃馕常就着茶水或烤羊肉吃,香美可口。秋季,老乡喜欢就着葡萄吃,据说,这种吃法,即爽口香甜,又有补养价值。馕水分少,不怕干,不发霉,易保存。每到农忙季节,有的农民背上半口袋馕备用,即使远走戈壁的人,只要把馕埋在滚烫的沙窝里,几分钟,干馕就变得酥软可口了。前几年,从挖出的地下殉葬物中看出,埋入地底下1000多年的馕,依然不发霉。传说当年唐玄奘取经穿越大沙漠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完成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旅途。据记载,远在汉魏时期,长安街头的集市上就有馕出售。相传,"安史之乱"中,从京城长安逃往咸阳的唐玄宗住在集贤宫时,就吃过杨贵妃之兄杨国忠从街上买来的馕。可见馕不仅维吾尔人喜欢,内地的汉族人也会一见钟情。

烤肉

烤肉,是新疆风味小吃中最为吸引人的食品。烤肉种类较多,如烤羊肉串、烤杂碎、烤全羊,还有馕坑烤肉等等。到了新疆如果不品尝烤羊肉,那就是一件憾事。喀什绵羊肉质不同北疆和内地的。此地土壤碱性大,营养成份迥异于别地。羊吃了这种土壤生长出来的草,柔嫩味鲜,烤制出来,香味独特。
(一)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喀什城乡、街头的巴扎上随处可见。烤羊肉串的技艺并不复杂。烤肉槽是用铁皮砸制成的专用火槽,长约1米,宽约20公分。有的槽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有无数个通风孔。过去用木炭烤,现在大多用烟煤作燃料。烤肉前,点燃炭火,待烟尽火旺时,即将串好的肉片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依次架在槽上烘烤。有微风时,不用人工扇风;无风时,师傅用一块尺许见方的薄木板扇来扇去,炉火呼呼,烤肉发出"吱吱"响声。稍许,依次将肉串翻转过去烤,不消5分钟,表烤熟了。近几年。精明的烤肉师傅大多用电风扇烤肉。他们将风扇转速调到适度,置在火槽旁,呼呼吹去,省时,省工,不费力,烤出的肉照样鲜嫩可口。
烤羊肉串融香、咸、辣于一体,味道鲜美,人人爱吃。有的一次能吃十几串、几十串。到了冬季,顾客坐在烤肉摊前,即有炭火取暖,又有羊肉串解馋,光顾者浑身热乎,平添一番情趣。外地人、外国人是羊肉串摊前的常客,一顿大嚼大品后,每每发出"英亚克西(太好了)"的赞叹。
从考古资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国内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时刻画像。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
(二) 馕坑烤肉:馕坑烤肉是用馕坑火的辐射热和坑壁的高温烤制的。将柴禾置坑内点燃,渐渐的坑温达120-150oc,将羊肉切成约10平方厘米的块状,磕开鸡蛋加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上好面粉,拌成糊状,均匀的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肉块贴入馕坑内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30分钟后即可。取出后,再将烤肉切成小块,上撒盐或者蘸盐食用,外脆里嫩,味美异常。馕坑烤杂碎,也别具风味。所不同的是,将杂碎切割成拳头般大小,串在指头粗的铁钎上,放置在坑内,约20分钟后,即可烤熟食用。因烤杂碎价格低廉,备受人们的欢迎。
(三)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如北京"全聚德"的烤鸭。烤全羊通常在高级宴会上才露脸。当推有烤全羊的餐车来到宾客餐桌时,气氛活跃,整个宴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宴席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1、 烤全羊的制作
烤全羊之所以如此撼动人心,除了它选料考究,味道独特,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烤法。喀什羊肉鲜嫩、无膻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烤制师傅选用1-2岁的绵羊,剪去羊毛,给羊灌入泻药,使羊肠胃里的杂物排泄干净。然后,厨师在事先备好的房间里燃一堆火,室内温度升高,把羊牵进去每多久,羊就被烤得直喘粗气,浑身冒汗。闷热,使它渴望得到水,可摆在它面前的不是凉水,而是搅拌进小茴香、大料、花椒等香料的咸盐水。羊渴极难忍、咕噜咕噜的猛喝个够。但它仍然摆脱不了闷热,不一会,羊又十分饥渴,可是端来的还是香料盐水,它又喝得一干二净。大约一两天后,由于羊肠胃里无食物吸收,喝进去的香料盐水逐渐渗透全身,至此,羊的"饥渴日"结束,迎接它的是"寿终正寝"。羊宰杀剥皮后,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茴香粉、胡椒粉、上好白面粉等调成糊汁,将羊浑身涂抹,头培朝下放入炙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内处呈白色,全羊呈金黄色取出即可。
2、 烤全羊的吃法,全羊烤成后即放置在餐车上,在羊头上用红绸打成花结,羊嘴里衔着香菜和芹菜。餐车上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餐车和绕餐桌徐徐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等不及的食客们不会客气。小刀割肉处,香气四溢,令人垂延。其情其景,无不漫溢着西域的古朴风趣,非身临其境者难以想象其盛况。难怪一外国客人说:到了喀什,若不品尝烤全羊,上帝也会责怪你的。

羊肉抓饭

1、 的制作和传说。抓饭,维吾尔族称"波拉",是新疆的传统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主人都以抓饭待客。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炒,再入以洋葱、胡萝卜丝。炒后,酌情添水加盐,40分钟后,开锅,将大米和肉菜拌匀,抓饭即成。做熟的抓饭油亮、喷香,十分引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1000多年前,有个叫阿不都艾里的医生,他晚年时候身体虚弱,吃了不少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这种饭色、香、味具佳,很能激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的得以康复。周围的人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药方"就是羊肉抓饭。
传说可另当别论,但抓饭确实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称为"小人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颇多裨益。
2、 抓饭种类和吃法。 抓饭种类很多,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有用羊油、骨髓油、酥油,当然,用骨髓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在用肉上,除了羊肉外,还有雪鸡、家鸡、鸭、鹅、牛肉等。比较而言,以雪鸡肉做的抓饭味道最佳。也有不放肉的素抓饭,别有一种味道。夏天,维吾尔人的抓饭花样就更多了,喀什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为"可德可波拉",这即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渴的食品。时下,维吾尔人最看重的要算"阿西曼吐",即包子抓饭。在半碗抓饭边放五六个薄皮包子,两者合起来吃,真是相得益彰,好上加好,这种饭常常用来招待贵客。
吃抓饭有一定讲究。传统习惯是,先邀请客人们坐在炕上,当中铺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淋洗净手。待全部客人净手完毕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按2-3人一盘的间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们一番谦让后,即用手从盘中抓吃。用手指将米团成小堆后送入口中。抓吃时,务必注意,不得扬扬洒洒。抓饭之名由此而来。但一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也有例外,备有小勺。

薄皮包子

顾名思义,皮薄似纸,色白油亮,柔嫩油丰,爽口好吃,馅里放有洋葱,甚是提味。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小指尖大的肉丁,再将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拌匀成馅。面粉用凉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粒,包馅成鸡冠形(略带花边),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
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时,很少单吃,常常和馕或抓饭一起吃。和馕吃时,先把薄馕放在笼屉里蒸馏少许,发软后,把包子置于囊之上,就着吃;和抓饭一起吃时,则把包子放在抓饭碗里,忽而吃抓饭,忽而吃包子,随意自如,香味各异,也十分有趣。但不论何种吃法,吃时,都要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意在提味隔膻,增加人们的食欲。

大块煮羊肉

维吾尔人煮大块羊肉堪称一绝。熟嫩,好嚼,油而不腻,作料不多,香味十足。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贵客登门,主人必以大块肉款待,透示着对客人的敬重。
大块羊肉的制作:先将羊肉(带骨)剁成拳头般大,丢进凉水锅,加煤或柴禾,用旺火煮沸。不一会。锅面上漂起一层血沫,家庭主妇们不停地用铁勺将之滗去。待大火滚沸半个时辰后,改用文火慢炖。此时,又漂起一层渣滓,再用勺子滗去。1小时后,肉已见熟,香味四溢,主妇舀一勺咸盐水添进锅里(添多少咸盐水,全靠经验,从不品尝,也不第二次再添),咸淡恰好。煮肉时,仅用盐作调料,而不放其他佐料。
当饭食吃到一定时候,主人将煮好的大块羊肉,按质地优劣,依次摆进一个大瓷盘,旁边放一把小刀,由主人亲自端到餐桌。主人手一指,示意客人品尝。如果人们不好意思动刀割肉,主人亲自用刀将大块羊肉剁成小块羊肉,将最好的肉递与年长的客人,此时,客人们都不会客气了,纷纷动起手来,一块一块抓起,吃得有滋有味。

拉条子

拉条子是喀什人的"看家饭"。在喀什诸多风味小吃中,大概属拉条子最受各族群众的喜爱了。它柔韧细长,圆润滑爽,配以烩菜,酸辣适口,别具风味。
做拉条子的关键是和面和拉制。具体说来有4个环节,即和面――揉面――醒面――拉面。和面用盐水,盐水的浓淡要适宜;面以稍软为好;面要揉得均匀,富有弹性;将面切成条状,摸擦些许清油,用手捏成直径1公分的圆长剂,放在瓷盘或面板上缠摆成盘蛇状,然后扣上盆子或一块湿布,将面醒10多分钟。当锅里水将开时,主妇们用手将盘曲的浑圆粗细面条,迅速抽拉成细丝。然后将两手的细面丢进滚沸的锅里……接着,再拉制第二把。3分钟后,一碗拉面煮好了,在凉水(冬季用温热水)漂洗,用手抓在盘里,拌上菜肴,浇上菜汤,铺以油炸辣子、蒜泥、盐、醋等,搅拌一番。从客人们"哧溜" "哧溜"的吃面神态中看出:拉条子真好吃!
饭馆里做拉条子不似家庭,都是大把子拉制,技术娴熟的师傅,一把子可拉十几公斤。只见粗长面棒在他手里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地做8型放置,双臂轻拂,姿势优美,节奏沉稳,如此循环往复20多次后,在一块大面板上,用手力度的技巧,将胳膊粗的面棒,一拉二、二拉四、四拉八……拉条子根数以几何级数增加,最后变成龙须般的银丝,丢进大铁锅里去煮……每年的旅游旺季,外国客人常驻足于此,举起照相机、摄像机,将迷人的拉条子的制作过程现场摄制、或带回"研究研究"或"如法炮制",一饱口福。
拉条子销暑耐饥。盛夏,若早晨美美的吃一盘拉条子,到夜间也不觉得饿。有趣的是,把拉条子切成两三公分长的小截,和牛(羊)肉、大葱、西红柿、辣椒等爆炒,即成爆炒面,口感又与拉条子迥然不同,别具一种风味。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汤吃。油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酵面揉成软面置热处发约1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小团,外抹清油待用。
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旺火蒸25分钟,级可起笼食用。

曲曲

曲曲跟汉族人所说的馄饨相似,但在制法和用料上却有些不同。
先准备好馅子。把羊肉剁成肉泥,拌以洋葱沫、加盐、胡椒粉、茴香粉和少许卤汤,拌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臊子)。用上好白面和面,擀成薄片,切在几平方厘米大小的成皮,然后,逐个包馅,捏成方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卤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到入去煮。煮好后放入香菜,盛入碗中。
曲曲:皮薄馅嫩,配以羊肉原汁原汤,汤清味鲜,极有营养价值,男女老少均喜欢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一碗曲曲下肚,即填饱了肚子,又增加了浑身的热力。

米肠子 面肺子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维吾尔人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它以羊肉的内脏作原料烹制而成,因其选料严格,制作费工,上市量少,故知者不多。
宰羊之后,细心的将羊内脏完整取出,用清水反复灌洗羊肺至白净,羊肠翻洗干净,备用。然后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茴香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将其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粉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部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出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把面浆逐勺舀出到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茴香粉、胡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方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 烤包子(维语"沙木萨")是喀什少数民族同胞喜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类似北京的加肉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烤包子的做法:将羊肉或牛肉、羊尾巴油切成丁,加切碎的皮牙子、精盐、胡椒粉、孜然粉拌成馅。将上好面粉加酵面、鸡蛋和好发酵,擀成圆面片。面皮放馅,四边折合成四方形类似无脚螃蟹状,再把它贴在馕坑内壁上烘烤20多分钟即熟,取出时光面抹少许炼羊油。烤包子皮色黄亮,肉质鲜嫩,香酥可口,很受顾客欢迎。

馓子

馓子是喀什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风味名点之一,现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美味食品。馓子是用上好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清油、花椒水和好,反复揉好,然后切成若干小块,再逐块以独特的方式拉制成细条绕好,放在油锅里炸制而成。其色泽黄亮,香脆可口。逢年过节,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家里几乎都炸制馓子食用和招待客人。

不过要注意那里的天气,很多都会水土不服
祝你愉快!

Ⅱ 为什么说想要体验土耳其当地特色美食的话,一定要在晚上出去品尝

土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得土耳其成为游人们都向往的乐园。很多人都想要去一睹他的风采,土耳其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使土耳其享有“旅游天堂”之誉。

那么为什么说去土耳其体验土耳其特色美食一定要选择晚上出去吃呢,原因有:晚上的土耳其会更加的美丽,在晚上你能看到你白天看不到的美景,还有一些土耳其特色美食只有在晚上才会有的卖,想象一下一边看着土耳其的夜景一边吃着土耳其的特色美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所以说去土耳其吃土耳其特色美食就一定要晚上再去。

Ⅲ 怎么能够在尽量有限的地方吃到最多的世界美食

我们中国就有数不清的美食呀,而且每个省都有旅游景点和点地的特色美食,你有时间可以来一次全国游,尝遍各地美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国部份省市的特色美食。

云南:过桥米线(昆明),汽锅鸡(因用云南昆明南部建水地区出产的紫陶汽锅蒸制出来而得名),油鸡枞……

四川:夫妻肺片(成都),担担面(成都),酸辣豆花(成都),豆鸡(四川罗江县)……

贵州:八宝团鱼(贵阳),金钱肉(贵阳),花拦鸡(遵义市)……

广西:柠檬鸭(南宁武鸣),螺丝粉(柳州)醋血鸭(桂林全州),十里荷香鸡(百色)……

广东:艇仔粥(广州),沙溪扣肉(中山),东波腊味(连州市),双皮奶(顺德)……

海南:抱罗粉(文昌),椰子饭,椰香粘软……

湖南:臭豆腐(长沙),芷江鸭(怀化),猪血丸子(武冈)……

湖北:清蒸武昌鱼(武昌),热干面(武汉),云梦鱼面(云梦县)……

河南:开封灌汤包(开封),胡辣汤(周口市),张飞板面(南阳)……

河北:鞋底儿烧饼(衡水),道口烧鸡(邢台),驴肉灌肠(永年县)……

山东:肉火烧(潍坊),光棍鸡(沂蒙),魏集驴肉(惠民县)……

山西:长治羊汤(长治),瓦酥(忻州),大同兔头(大同)……

安徽:黄山烧饼,五城茶干,毛豆付……

新疆:大盘鸡,奶疙瘩,馕坑肉……

西藏:酥油(拉萨),奶渣包子(林芝朗县),自肠(那曲色尼区)……

青海:夹沙牛肉(西宁),酥油糌粑,羊肠面……

黑龙江:鸡西冷面,大庆扒鸡,黄米切糕……

吉林:李连贵熏肉,皮冻,酱肝……

辽宁:大连焖子,鲅鱼饼子,三鲜疙瘩汤……

我国美食数不胜数,由于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有时间您可来一次全国游,尝尽我国各地美食。

Ⅳ 新疆特色小吃有哪些

刚刚去过新疆不久,一提到新疆的美食,还是忍不住口水哗啦啦的流,以前一提起新疆,浮现在眼前的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形象,当然还有葡萄干,除此之外就对新疆没什么别的印象了,直到最近几年认识了不少新疆的朋友,然后带了不少的水果和干果,这样对新疆的印象算是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

接下来跟大家一起盘点一下新疆的特色美食。如果说第一个能让我想起的美食就是新疆的羊肉串,这次新疆之行我们去了新疆的不少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必点羊肉串。话说回来,经过综合比较,觉得还是乌鲁木齐的羊肉串儿做的最地道,肥瘦相间,一口下去,滋滋冒油。自从新疆回来,吃过了最好的羊肉串之后,再也不想吃别的羊肉串了,就让这份美好的回忆一直藏在心间,不再去破坏它。

最后说是新疆的干果,巴旦木、椰枣、杏仁干、红枣等等等等,好吃的太多,去了新疆以后一定要吃够再回来。

Ⅳ 土耳其的美食,是什么呢

1.土耳其烤肉。这个就不用小编多说了,几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其大名。土耳其烤肉还有一个官方的名字,叫“土耳其沙威玛”。和国内烤肉大不相同的是,土耳其烤肉往往会把肉串到一个棍子上,穿成一个紧实的圆柱体,然后,最外面的表层烤熟后便立马切下来吃掉,里层还没有熟的肉再继续烤制。这种烤制方法,是烤肉尽可能的受热均匀,几乎保证了每一片肉都是在最合适的时候被吃掉的,保证了肉质的鲜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味。2.羊肠面包。这里的羊肠面包并不是由于面包形状比较像羊肠而得名,就是字面上的理解:羊肠、面包。首先,来说一下面包。羊肠面包所使用的面包是土耳其常见的Ekmek,不同于常见面包的松软,Ekmek面包刚烤出来的时候表皮是酥脆的,里面的面包也非常的厚实,有嚼劲,能够当饭吃的那种,比较像馒头,口感要比馒头还筋道一些。然后,就是羊肠面包的重头戏羊肠了。这里的羊肠也不是单纯的羊肠,而有点类似于香肠,把一堆羊内脏剁碎,塞进肠衣里,然后再蒸熟,最后切碎淋上酱汁夹进Ekmek面包里,也就成了。3.土耳其卷饼。土耳其卷饼基本上适合土耳其烤肉一起火起来的,一般卷饼里卷的就是烤肉和一些蔬菜,在挤上酱料,基本就可以了。正宗的土耳其卷饼和我们常吃的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基本做法是相同的,只是卷的馅料要更多一点——基本上所有的肉类和蔬菜都可以卷到里面。一般比较地道的做法还会将饼提前煎一下,使其口感更加酥脆,卷到里面的肉也会提前用辣酱炒一下提一下鲜。4.土耳其薄片。这个想必大家听说过的不多,但是,换一种说法,或许就立刻形象起来了——又卷烧饼。当然,不是说又卷烧饼就是土耳其薄片,只是说,土耳其薄片的制作方法和又卷烧饼是相同的,都像是削薄了把芝士换成酱并且上面只有肉沫的披萨。相对于又卷烧饼,土耳其薄片上的肉要更小一些,是真正意义上的沫,并且饼皮也要比又卷烧饼更薄一些,更加酥脆,酱香浓郁,口味比较重。5.马铃薯船。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吃,算是甜点差不多。起司、香肠火腿、玉米、美奶滋沙拉、俄罗斯沙拉、豆子、红萝卜各种食材通通堆砌在蒸好的切成两半的马铃薯里,并且一般还会在上面撒上奶油或者加上一些顾客特别喜欢的甜口食材。
几乎一个船里能够吃到你喜欢的大部分甜品,就像沉浸在甜蜜的海洋,被幸福感所包围。

Ⅵ 有土耳其的留学生啊,谁知道

你好,你想知道什么呢?我为你找了一些关于土耳其留学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在土耳其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今天就来和侃侃,作为一个留学生,在土耳其的吃喝拉撒睡情况~

土国教育
作为一枚学生,最关心的肯定是这里的教育质量到底如何?
在经历了一场水水的期中考试之后,我对于这里的教育真的是大跌眼镜。

(虽然我一直是抱有一种失望的态度的-严肃脸)
我所在的马尔马拉大学是土国公立大学排名前三的学校,我所在的社会学专业是该学校强项的专业。就算如此,我所能接触的教育也都是照本宣科的课堂氛围。该专业是用英文授课的,但是该课上的学生英文都超级弱,很多人连日常的基本交流都不会。许多原本英文授课的课程都会变成一半土语,一半英语。

(当然我知道其实国内的更多学校,大家的英文状况比这个还要糟糕。虽然并没有什么资格去吐槽别人,但是这也反应了一些问题。而我也只是就事论事)
但是所谓的学习情况,很多情况下,也都是因人而异的。
我在这里遇到一位来自西安的男生,在这里读社会教育学的本科。对于一个常规的本科生而言,他觉得在这里的学习十分紧张,基本上平日里的空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而且由于语言不是母语,土国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不同,再加上文化大不同,都给他的学习增加了很大压力,平日能够跟上同学学习的进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要拿到全额奖学金更是难上加难。好在土国人民普遍比较懒,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主动学习。这个时候中国学生举世闻名的勤奋就发挥作用了。
个人觉得如果纯粹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话,交换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攻读本科或是研究生真的应该前往发达的欧美国家。

物价
我觉得今年来土耳其学习的利好消息就是,里拉的汇率已经跌的不能再跌了。

传说07年的时候,里拉对人民币还是一比六,13年的时候已经跌到一比三,而现在只剩下一比二了!!!
我原本想象的是,这里的物价应该是国内物价的两倍。那么生活半年下来,还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的,毕竟比欧美国家好多了呀。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里的物价真心比国内的物价还要便宜。虽然也要看区域,但是不管在哪里绝对比北京上海便宜,部分地区和杭州持平。接下来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是租房
我所租住的小房间位于亚洲区的Kadikoy,虽然是亚洲区,可是这里算是伊斯坦布尔房价最高的地区之一了。房间的地理位置堪称是宇宙中心。距离轮渡、公交车总站、地铁、大型超市商场、菜场、服装一条街、ATM种种,走路都不会超过5分钟。房间虽然小了一点,但是也足够温馨。这是七月份刚刚装修好的房子,所有的家具和配套都是崭新的。一个月800里拉,合人民币1700元左右,水电wifi全包。
(伊斯坦布尔大部分的学校是不提供住宿的。也有一些由政府提供的宿舍楼,价格极其便宜,一个月只要一两百里拉,但是需要这里的在读证明,所以一般来说留学生都是自己乖乖找房子住)
在我当时查看过的房子来说,kadikoy中心地区,条件还不错的房子一般都在700-900里拉左右。

解决了最大的房子问题,让我们来看看这里日常的花销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买苹果啊葡萄啊橘子都不算怎么贵的,两三里拉就能做一盆像模像样的水果沙拉了。但是这里的香蕉特别贵!一般要2里拉左右一根!

在超市的话,一般5里拉就能买到一大只鸡了。当然你可以想象鸡的质量是不怎么样的,应该是那种工厂里的速成鸡,40天就长大了。当然牛肉和羊肉会贵一点。超市里没有猪肉。

零食方面,超市里的巧克力啊薯片啊饼干啊都很便宜。一般一包正方形的质量很好的巧克力只要1里拉,薯片2-4里拉左右,饼干都是1里拉。

我楼下的早餐店。2里拉就能买到一个很大很大的pide,配上一杯一块钱的正宗土耳其红茶,就能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啦。
所以说在土国生活,真心没有什么动力在家里自己做饭吃啊。5里拉就能买到一个大大的鸡肉卷在配上一杯Ayran足够两个人吃饱。外面的餐厅都很便宜。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便是便宜到丧心病狂的学校食堂!!!(一万个惊叹号)
由于我在读的学校是公立学校,所以是受政府资助的。每天在学校都能够享用到1.5里拉的午餐和晚餐!没错,你没有听错,所有这些东西加起来只要1.5里拉!一般的标配是一个荤菜,一份汤,一份主食,一份沙拉再加上一份甜点或者水果。其中面包和水都是随自己拿的,想拿多少拿多少。
坐公交车去学校食堂吃顿饭,这样的事情估计也只能在这里干得出来了。

所以和我在国内的生活相比的话,除了租房子的花费,其他的消费水平都国内持平甚至是比国内更低。我之前预算因为旅行会多跟家人多要一些生活费,后来发现完全不用。在这里交换还能收到国内学校和土国政府的奖学金补贴,而且是一笔不菲的补贴,这大大降低了我在这里的生活成本。旅行的话,更不用提这里国内的机票简直是白菜价,人民币70块钱就能飞一趟卡帕多奇亚了。。。

食物
常常有国内的朋友问我有没有在土耳其吃到烤肉饭啊,我常常都是一副笑cry脸
作为世界三大餐系之一的土菜,除了烤肉,真的还有许许多多别样的选择。
首先从早餐说起

蛋饼 红茶 Borek
说起来土耳其早餐真心是有大学问的。如果你和土人一起去吃早饭,很有可能一吃就是三四个小时。这也是他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你常常能够在吃早饭的地方看到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或者三五好友一起,欢乐地洽谈,享受阳光享受美食,享受和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光。
我也在担心,回去后还能不能适应国内的快节奏生活方式。
各种芝士火腿加面包,这是经典的土式早餐。相对而言比较欧式风格。

正餐
在土耳其餐厅用餐,一般都会配上一份面包,这个是免费的。第一次吃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是免费的,还以为自己花了钱,于是要求打包,没想到店主瞪大了眼睛问我,什么?打包?!那个时候我就知道,糟了,有点不对劲。其实这里的某些食物和中餐还是很像的。米饭也不难找到。
这个Iskender绝对是来土耳其必尝的餐点之一!最正宗的在Kadikoy的港口对面,是创始人的儿子开的,外面装修是木头的,不难找到。纯正的土耳其烤肉,配上酸奶,里面还有面包一样的小块,混合在一起,绝对是人间美味
(如果有机会去Bursa的话,建议在Bursa尝试,那里有最正宗的Iskender)
我一般会选择鸡肉,因为这里的牛肉和国内的十分不一样,比较腥气。还是喜欢这里鸡肉的味道。

一般土人都会配着Ayran一起吃,就是这里的咸酸奶。第一次尝试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习惯。但是会随着时间慢慢适应这个味道并且爱上这个味道。
如果你去餐厅点Durum的话,还会配上冷菜和沙拉。
有时候不裹起来,配着米饭吃,也是十分正宗的土耳其食物。
你在Eminonu的游览区会看到许多女人坐在地上做蛋饼,这个就是土耳其蛋饼Gozleme,你可以选择里面加薯仔,芝士或者菠菜。一般3里拉一个。

土耳其人绝对是不吃糖会死星人。如果你看到他们往红茶里大把大把地加糖,也不要觉得惊讶。一般饭后他们都会来个甜点。有些甜点真心会让你甜得发腻。
Balklav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和小伙伴每人买了3个,我吃到第二个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甜到难以下噎。
最正宗最好吃的土耳其软糖在番红花城。在番红花城的时候有幸尝试了一些,和伊斯坦布尔的软糖相比,的确更加美味,更加柔软更加新鲜。
最后给大家安利一个土国的暗黑料理。Kokorec,中文名烤羊肠。这绝对是需要勇气才可以去尝试的一种食物。因为一不小心你就能吃到羊粪。听说很多人吃了这个之后马上会飞奔到厕所拉肚子。。。。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海鲜自然是少不了的啦。但是海鲜产品一般都比较贵,所以作为一个穷学生我很少去吃海产品。当然如果省钱的话,可以在Eminonu来一份秋刀鱼烤面包。典型的土耳其快餐。

这里的鱼一般都是炸着吃,没有人会熬汤喝。

怎么样,心动了吗。低廉的物价, 丰富的美食。
快点开启你的土耳其之旅吧!

Ⅶ 新疆的特色食物 500字作文

新疆特色美食有烤羊肉串、抓饭、拿仁、拉条子、烤肉、烤包子、馕、馕包肉、烤全羊、羊杂碎、油塔子、熏马肉、酸奶疙瘩、奶茶等等。

1.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烤羊肉串在吐鲁番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小吃,在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

抓饭

抓饭,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品之一,维吾尔族称“朴劳”,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定要做抓饭来招待客人。

抓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把带骨肥羊肉剁小块,清油炸之;加入洋葱、胡萝卜、孜然(茴香类佐料,学名“安息茴香”);炒之最后放清油、食盐,倾入大米焖熟。 出来的抓饭油亮生辉,滋味鲜美,香气四溢.味道可口;营养丰富。那香喷喷的气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维吾尔族传统食用抓饭,是在客人们洗净手后,围坐在炕上,中间铺一块洁净的餐布,抓饭盛盘端来后,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饭”。

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 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

馕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烤羊肉串

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更为有趣、难得一尝的要数“肚子烤肉”。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拌面

拌面,俗称拉条子,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麦面制品+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极了)。

制作拉条子要把握四个关键,一是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二是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三是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四是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

拉条子驰名世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拉条子水平差异巨大,最好吃的拉条子应该是自己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做几次,就会得心应手,不过面粉一定要从新疆邮购(这就是外地拉条子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因为新疆小麦生长期长,面粉筋骨好,适宜做拉条子。

粉汤

粉汤是回族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都要烹制粉汤,恭敬贵客和亲友们到来。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要在娘家接受烹制粉汤的训练,因而回族妇女几乎没有不会做粉汤的。制作的主要原料:白菜、下葱、菠菜、红辣椒、醋、胡椒粉、水发木耳。淀粉制成粉块,待凉切小。另外取羊肉加调料、肉汤炖烂,放入粉块、鲜菜、调料、木耳烧成。

如果时逢喜庆佳节,你到回族群众家去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会给你端上一碗酸辣味浓、香喷喷的粉汤,在放一盘色泽金黄油亮的油香,使您永生难忘。

油馓子

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给客人泡上主人喜欢食用的新疆石河子产的方块糖。客人吃着油馓子喝着茶,主人高兴地连声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汉语“谢谢”的意思),感谢客人的光临。

油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现在过春节,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许酵面揉成软面,热处发约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个 小团,外抹清油待用.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热油溶化而流出面层;天冷时,羊尾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油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火蒸25分钟,即可启笼食用。

米肠子和面肺子

新疆盛产牛羊,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食牛羊肉为主。牛羊肉风味小吃名类繁多自不待言,就是以羊的内脏作原料,也能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米肠子与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制作米肠子和面肺子,一般都在宰羊之后,细心地将羊内脏完整地取出,用清水灌洗羊肺至白净无色,羊肠翻洗干净备用。将羊肝、心和少量肠油切成小粒,加适量胡椒粉、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拌和均匀作馅,填入羊肠内。再将白面洗出面筋,待面水澄清后,滗去大量清水,留少量清水搅动成面浆,再取小肚套在肺气管上,用线缝接,然后把面浆逐勺舀出倒入小肚,挤压入肺叶。再将以少许精盐、清油、孜然粉、辣椒粉调好的水汁用上述办法挤压入肺叶。然后去小肚,用绳扎紧气管封口。再把米肠子、面肺子、洗净的羊肚和卷有少许辣椒粉用绳扎的面筋入锅煮。煮时还须在肠子中的大米半熟时,用钎子遍扎肠壁,使之放气放水,以防肠壁胀破。熟后取出,稍凉切片,混合食用。

米肠子与面肺子,肠糯鲜,肺软嫩,羊肚、面筋有嚼劲,香喷可口,风味独特,不愧为新疆民族风味之佳品。

纳仁

纳仁,即手抓羊肉面,是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风味食品。 这种饭食肉质酥烂鲜香,肉面合一,食用方便.味道可口。纳 仁是牧区少数民族待客的佳品,来了尊贵的客人,热情好客的牧民 多会宰羊做“纳仁”招待客人。

薄皮包子

薄皮包子,维吾尔族叫“皮提曼塔”,选用上好的料羊肉作馅制成,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美味食品。

薄皮包子的特点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制作时,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成筷子头大的肉丁,再把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适量)拌均成馅。在面粉中加凉水和成硬面,切成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包馅成鸡冠形(少带花褶),入笼屉用旺火蒸二十分钟即成

维吾尔吃法,一般和馕或者和抓饭一块吃。和馕一块吃,先把薄馕放进笼屉蒸馏少许,然后把包子放置薄馕之上;和抓饭一起吃,则把包子放于抓饭碗上。不论哪种吃法,吃时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这样可以提味,增加人们的食欲。

Ⅷ 关于新疆食品“馕”急需!!

1.呈焦黄色,油亮生辉,香气扑鼻.鲜嫩而可口,是用馕坑火的辐射热和坑壁的高温烤制的。 将柴禾置坑内点燃,渐渐的使坑温达120-150度以上。将羊肉切成约3厘米左右见方的块状,磕开鸡蛋加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精制面粉等拌成糊状,均匀的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肉块贴近馕坑内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30分钟后即可。取出后,再将烤肉切成小块,上撒盐或者蘸盐食用,这样烤出的羊肉外脆里嫩,味美异常。 食馕时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汤。 .

在新疆吃饭就是吃饭,以羊肉、牛肉、奶酪、蔬菜、米面为主。菜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粗犷实在,味浓厚爽利,面食品种有独到之处。民族文化交融和新疆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时间百富汉堡、德克士、哈立德这些西式快餐纷至沓来,大有取代新疆流行主食之势。拌面、羊肉串、馕、抓饭等新疆本土快餐依然不减,样式、服务也日趋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与洋快餐形成竞争之势。很多维吾尔商人在美国、台湾、北京等地开起了馕店、烤起羊肉串,让新疆本土快餐一步步走向世界。

2.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3.没有

4.馕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很多 , 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新疆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随时可见形状各异、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馕。馕是维尔吾族的主食,也是维尔吾族民族精神的体现。维尔吾族有谚语"馕是信仰,无馕遭殃"。

新疆的少数民族古代大多是游牧民族,就是今天定居了的农业人口,历史上也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应该说,烤制食品是游牧民族的特长。定居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在原来烤制文化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烤食文化。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畜牧区,游牧民族对肉和其他食品的烤制早已渗入新疆古代民族的生活中。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东西方饮食文化在这里多有沉淀,相互交融后又传播开来。
新疆的主食馕(饼),传至整个中亚,直达地中海沿岸。在新疆大量的烧烤食品中有很多一物多烤的制作方式。如羊肉的烤制就有多种方式,有烤全羊、烤羊肉串、馕坑烤肉串等方式。烤馕的种类就更多了,小的直径只有几厘米,大的可与独轮车的车轮相媲美,有油馕、窝儿馕、扁馕等等。不光烤制的方法多样,可烤制的食品种类更是丰富。有烤肉、烤羊心、烤羊肠、羊肝、羊排,还有烤鱼、烤鸡、烤馕、烤包子、烤鸡蛋、烤南瓜……可谓烤的出奇,吃的精采。还有一种原始的烤馕,将面和好,加点盐,不用任何炊具,在沙地上升堆火,待沙子被烤烫后扒出沙坑将面饼埋进去,约一刻钟后取出,磕去表面沙土,烤馕外皮焦黄、皮脆芯软,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过去维吾尔族人野外生活的主要口粮。当然,今天馕的制做已是很现代的,有馕坑、烤箱、甚至有用微波炉的。但新疆人还是爱吃从馕坑里烤出来的热馕,他们觉得,那味道才叫正宗。对于定居于绿洲之中的农业居民而言,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里,各绿洲间的距离是很远的,普通食品在新疆干热的气侯条件下极易变质,无法作为途中的干粮,而烤制食品的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它耐贮存,不易变质。揣上几个大馕一走三天五天,饿了就吃,方便无比。我想,这就是新疆饮食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罢。饮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参考参考把,希望你能写出好文章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5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7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5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4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0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7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4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8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