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斗鱼长白霉点怎么治
❶ 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鱼身上长白毛是患了水霉病,也叫白毛病。原因是真菌感染造成的。最简单的治疗办法就是给水加温的同时下杀真菌的药。
大部分的鱼药是杀细菌的,但是,专治水霉的药里面一定要杀真菌的成分,比方说:水杨酸。特别简单,直接某宝(市场)买专治“水霉病”的成品药,按剂量来。同时保持水温>25℃以上。
一般在三天左右,会有明显改善。
(1)泰国斗鱼长白霉点怎么治扩展阅读:
鱼长白毛的原因:
1、水温都不会太高,一定不会超过20℃,初秋降温的时候是高发期,毕竟这个时候秋高气爽。
2、鱼身上肯定有伤口。霉菌孢子会寄生于体表的伤口,这就是水霉孢子找到了靠山,体现它的腐生性。如果没有伤口,就算哪哪都是孢子,鱼也不会得水霉病。
水霉病适合的水温是10-15℃,而且是通过孢子无性繁殖。水温超过25℃,繁殖力明显减弱。
❷ 我养了一条半月斗鱼,大概两三个月,一开始身上有白点没注意后来慢慢身上起了白泡,而且也不爱动怎么治呀
看图片情况应该是水霉病的症状
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
防治方法:可选用0.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于10千克水中,病鱼浸洗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后,放入水族箱中。多次用药才可痊愈。
❸ 斗鱼怎么养,身上总会长白毛,然后就死亡了
养斗鱼的方法有:
1、养殖的水温一般为20~30℃,水质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
2、当混合混养的时候水体温度溶氧量要高于6mg/L。
3、可以向水体中投放些枯草烂叶。
4、水族箱养殖时,水体要经过水汞和过滤系统。
5、最好能单独培养。
6、补光光源。
7、用恒温加热器控制温度。
8、在水族箱安排底沙有利于培养硝化细菌和栽培水草。
9、及时清理饲料和粪便。
斗鱼身上长白毛是因为水质不好。
❹ 我的泰国斗鱼的鱼头下布满了白白的东西,该怎么办它是不是生病了
得了白点病,放点盐(1:1000),或者甲基蓝。(很管用)
❺ 斗鱼身上长了一些白白的、像毛绒一样的东西
斗鱼身上长白毛说明患上了水霉病。
这种病通常是由于真菌引起的,患病后需要及时治疗。首先要适当换水,改善水质情况,减少真菌的数量。其次要适当升温,温度升高可以提高抵抗力。还要往水中下盐,以防病菌随水侵入体内。情况严重的话,需要用聚维碘酮药浴治疗。
斗鱼身上长白毛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它换水。因为它长白毛多是真菌引起的,水中的菌数量太多,会导致它的病情进一步的恶化,通过换水可以改善水质,这样对其恢复很有帮助。
通常隔一天就要换一次,如果还是和之前一样的换水间隔,换水的效率还不如菌类繁殖快,这样换水也没什么用。
通常鱼儿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容易长白毛,这是因为水温低导致鱼儿的抵抗力弱,从而更容易被病菌侵扰。而通过升温可以刺激鱼体,加速新陈代谢,提高它的免疫力,这样更有助于它的康复。
斗鱼的饲养要求:
1、水质和水温:斗鱼对温度的要求都不苛刻,一般20~30度之内都能活,水温处于24~27度最适合生长,水中的酸碱度最好以中性为主,ph值为6.5~7.2;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溶解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并及时作调整。
2、光照环境:充足的光照,利用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3、饲养设备:饲养斗鱼的容器,大到混养型水族箱,小到玻璃钢,并无特殊需求,但是因为好斗的天性,为了避免他们大打出手,一般采用单独饲养的好。
❻ 斗鱼身上长好多白点!!!怎么办!
告诉你。很简单。你换水的频率太大了。而且你没有存水。自来水中有大量的氯气。对鱼的伤害是很大的。提前三天存水或者阳光下爆晒可以去掉水中的氯气。不建议你用药。白点的主要原因是你的水温有偏差导致的。这个是你频繁换水造成的。平时温度控制在二十六度。换水的温度偏差不要超过两度。白点的治疗不建议你用药。新手药量不好控制。最简单就是加温。加氧。加粗盐,把温度升到三十。白点基本就不能生存了。会慢慢消失的。加个氧气泵吧。不知道就问我。网络名字,控制好你的水温。别经常换水是最重要的
❼ 为什么泰国斗鱼的身上会长想灰尘一样的白点点
这是鱼的常见病了
叫白斑病,也叫白点病。
简单说就是鱼身上长了一些寄生虫,这种虫子繁殖很快,前期鱼不会有任何危险,后期会对鱼造成死亡的危险。
解决办法:用盐放入水中,然后把水温渐渐升到30度,大概3-5次就可以好了
❽ 泰国斗鱼生白点该怎么办啊
白点病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玻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玻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