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泰国哪个国家在东欧
① 世界各国分别属于哪个洲
亚洲: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文莱、东帝汶、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 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
欧洲: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俄罗斯;
非洲: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
北美洲:巴哈马、伯利兹、美国、巴巴多斯、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洪都拉斯、海地、牙买加、圣卢西亚、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国、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波多黎各;
南美洲: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巴西;
大洋洲:澳大利亚、瑙鲁、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汤加、新西兰、图瓦卢、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斐济、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斐济。
② 哪些国家是属于 北美洲、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
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欧洲南欧:指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和附近岛屿。南面和东面临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西濒大西洋。包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的一部分、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和葡萄牙。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北欧:指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丹)、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中东国家包括:巴勒斯坦 Palestine 以色列Israel 伊拉克Iraq 科威特 eit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叙利亚 突尼斯 黎巴嫩 巴林 islands 卡塔尔cartel门 Yemen 阿曼 Oman 毛里塔尼亚 Mauritania 阿尔及利亚 Algeria 埃及 Egypt 约旦 Jordan 土耳其 Turkey 塞浦路斯 Cyprus 苏丹 Sudan 迪拜 Du 利比亚 Libya 摩洛哥 Morocco 阿拉伯 Arabia 索马里 Somali 科摩罗 Comorin 阿富汗 Afghanistan 阿布扎比 吉布提
③ 东欧、东盟、南联盟、北约代表哪些国家
东盟是东南亚联盟的简称,原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组成,后来扩大了范围,比如中国、印度等,东欧指的是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北约是指英法、德等国家建立的军事联盟,南联盟是南斯拉夫联盟的简称,由黑山、波斯尼亚等组成,但是现在这些国家已经独立了
④ 哪些国家是属于 北美洲,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
1、北美洲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巴拿马,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国,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尼加拉瓜。
2、欧洲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3、南亚
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4、东南亚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
5、中东
西亚:
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也门和塞浦路斯。
北非:
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4)加拿大和泰国哪个国家在东欧扩展阅读:
民族宗教
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生活在西亚地区的穆斯林主要属于四个民族,即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在这四个民族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都有自己的国家,分别是阿拉伯国家、土耳其和伊朗。土耳其人只有一个国家土耳其,波斯人也只有一个国家伊朗。
阿拉伯人有很多国家,如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叙利亚、约旦、也门、阿曼、埃及、卡塔尔、巴林等很多国家。
⑤ 东欧属于哪个洲哪个国家
东欧就是欧洲东部,有好几个国家组成的。(乌克兰,波兰,一带)
⑥ 美国,泰国,加拿大,法国哪个国家在东欧
法国
⑦ 哪些国家在欧洲属于东欧国家
欧洲的东部地区在地理上的范围大部分是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前苏联地区的国家。但受到二战后国际政治 经济局势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东欧地区,还包括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欧地区的国家,人们也习惯于将这些国家归入东欧的范围来讲,而将这之外的其他国家泛称为“西欧”。东欧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以平原地形为主。历史文化的发展自成体系,显出了欧洲又一类截然不同的地方文化。
俄罗斯 → 爱沙尼亚 → 拉脱维亚 → 立陶宛 → 白俄罗斯 → 乌克兰 → 捷克 → 斯洛伐克 → 波兰 → 匈牙利 → 罗马尼亚
→ 保加利亚 → 摩尔多瓦 → 斯洛文尼亚 → 克罗地亚 → 马其顿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塞尔维亚和黑山
经济发达的国家几乎没有.
⑧ 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南欧、西欧、中欧、北欧、东欧这11个地区分别有哪些国家
我国的标准:
东亚: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
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南亚:阿富汗,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注:阿富汗原本是西亚的,现在变为南亚了)
西亚: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北欧: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
西欧: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摩纳哥
中欧: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匈牙利
东欧: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
南欧: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
联合国标准:
东亚: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
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南亚:伊朗,阿富汗,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
西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北欧: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英国、爱尔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西欧: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摩纳哥、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中欧:联合国没有中欧标准
东欧: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
南欧: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希腊
⑨ 西北欧中南欧和东欧分别包括哪些国家
欧洲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欧洲就出现了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欧洲巨石建筑遗迹。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发展出城邦文化。来自马其顿的亚力山大大帝并曾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过后,古希腊走向衰落。
概论 继希腊后,古罗马帝国建立,成为了一个统治半个欧洲的大帝国,意大利半岛是当时欧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与中国文明互相辉映。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弱,北欧的日尔曼人及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兴起,直至476年灭了罗马帝国,西欧进入中世纪,但帝国的东半部(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发展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 中世纪时期,许多王国相继而立,实行封建采邑制,战争不断。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法拉克国王,是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帝国极盛时期的缰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但到后期,它只剩下一个名号。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的。天主教教会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洲,尤其中东欧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学者称为黑暗时代。源起于中国北方阿尔泰山巴里坤,被中原皇朝击败的汉藏语系阿尔泰人匈奴、突厥则在此时期进入欧洲,代表东亚人称雄于世界的欧亚贸易交接地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之要冲! 从15世纪开始,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险,足迹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亚洲,荷兰也在随后的贸易中雄霸一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对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盛,也由于缺乏进一步发展,反而使英国先一步获得了更好的机会得到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海军。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发生文化的大量精进,被称为文艺复兴,这也引发了宗教革命,许多国家脱离天主教教会的管辖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国常因教派不同而引发政争,甚至有许多的宗教战争。在西欧的政教纷扰之际,东方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则在彼得大帝及随后的几位沙皇领导下逐渐强盛。 17世纪末,英国政治上发生了光荣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即影响了欧洲大陆,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兴起,北美十三州从英国殖民地的地位独立建国,欧陆上的法国则发生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称帝;德国、意大利则在19世纪完成统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外界的不断探索及进化论的提出,欧洲成为帝国主义的摇篮,撂夺全世界的资源。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极度扩张终于导致欧洲变为战争策源地,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了很大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欧洲各国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除了中国、日本与美国之外,欧洲还是主要的战场。其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从195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缔约国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东欧的共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直到1990年左右,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编辑本段史前历史
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现代人类——智人出现后从非洲移居至欧洲。最早的欧洲人骨骼发现于格鲁吉亚达马尼斯,距今180万年。最早的生物学上的现代欧洲人出现于公元前3 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尔干已有定居点的痕迹。中欧在公元前6千年,北欧部分地区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达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欧洲最早的大规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意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开始有了卡慕尼文明,留下了欧洲最多的超过35万幅的壁画。 欧洲的铜器时代,也叫青铜时代,是一段变化和混乱交错的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亚民族大举迁徙和入侵欧洲。主流学者认为他们是原始印欧人,但是也有几种有争议的其他看法。其他现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转播发展,经济上首次出现明显的阶级差别,以及与此相关的在巴尔干地区的第一个已知的君主制政权。欧洲第一个着名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以及随后的希腊邻近地区的迈锡尼文明,始于公元前2千年早期。 虽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爱琴海地区的人就懂得使用铁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该技术还没有传播到中欧,除了石器时代的陶器群文化进化而来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之外。很可能是这项技术的优越性使得印欧人不久之后明显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亚站稳了脚跟,足迹深入这两个半岛(罗马建立于公元前753年)。
编辑本段古典时代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地表现在当代欧洲的语言、思想、法律和思维方式中。古希腊是一群城邦的集合,从中发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强大的和最发达的城市,从伯里克利时代开始就是知识的摇篮。公民论坛进行国家政策的辩论和立法,最着名的古典哲学家们从中产生,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者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作为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的军事成就把希腊文化和知识一直传播到印度河边。但是在布匿战争中战胜迦太基强大起来的罗马共和国在这一地区崛起。希腊文明传承到了罗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归入元老院和罗马人民(SPQR)的旗下。罗马从阿拉伯一直扩张到不列颠尼亚。公元前44年当罗马到达全盛时,领导人尤利乌斯·凯撒被怀疑破坏共和,意欲独裁而遇刺身亡。在随后的混战中,屋大维篡夺了权力,收买了罗马元老院。宣布共和国重生的同时,他实际上开始了罗马国家从一个共和国到一个帝国——罗马帝国的转变。
古希腊
希腊文明是一群城市国家——城邦(最重要的有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科林斯和叙拉古)的集合,拥有千差万别的政体和文化,包括没有先例的各种各样的政府形态、哲学、科学、数学、政治、体育、戏剧和音乐。最强大的城邦——雅典,通过雅典贵族克里斯提尼发明的一种早期的直接民主方式进行管理。在雅典民主制度之下,雅典公民独立自行投票表决立法和行政议案。这里诞生 了苏格拉底,公认的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还发明了苏格拉底法,或称反诘法——一种一直使用至今的教育方法,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个人回答,鼓励对问题进行更基础深入的思考。因为这种哲学,苏格拉底被宣判死刑,罪名是“蛊惑雅典的青年人”,以及他的讨论与当时的宗教信仰不相容。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是柏拉图学院的建立者。他在作品中记录了这一幕,并且继续下去发展出了它自己的独特哲学——柏拉图哲学。希腊各城邦在黑海、地中海、小亚细亚、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大希腊沿岸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向东部的扩张受到了来自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反击。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结成了联盟,并在普拉蒂亚战役中战胜波斯帝国,击退波斯人的入侵。希腊各城邦结成了提洛同盟继续与波斯战斗,但是雅典在联盟中的领导地位促使斯巴达组织了针锋相对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两个联盟之间为希腊的领导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联盟获胜。对于随后的斯巴达霸权的不满导致了科林斯战争爆发,底比斯领导的联盟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击败了斯巴达。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将希腊文化传播到波斯、埃及和印度,也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更古老的知识,开创了一个被称为希腊化时代的新的发展时期。亚历山大逝世于公元前323年,他的帝国分裂成许多希腊化文明国家。
罗马的兴起
许多希腊的知识被罗马吸收,它利用敌人的不团结从意大利向外扩张,唯一真正对罗马的崛起的挑战来自 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迦太基, 它被击败在公元前3世纪,这一事件标志罗马统治的开始。罗马首先被国王统治,后来是元老院共和(罗马共和国), 最后在公元前1世纪成为帝国,受奥古斯都和继任的独裁者们的统治。罗马帝国势力在地中海,控制着沿岸所有国家。它的北部边界是莱茵河和多瑙河。在皇帝图拉真 (公元2世纪)统治时,帝国领土达到了最大,控制着近似5,900,00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包括不列颠, 罗马尼亚和部分美索不达米亚。帝国带来了和平,文明和中央政府对治下领土有效的管理,但是在3世纪一连串的内战消弱了它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在4世纪,皇帝戴克理先和君士坦丁把国家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虽然戴克里先残酷迫害基督徒,但是君士坦丁还是于313年在米兰敕令中宣布停止国家支持的对基督教的迫害,从而为帝国之后于380年将基督教作为国教埋下伏笔,使天主教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组织。
古典时代晚期和民族大迁徙时代
君士坦丁大帝312年在拉布兰旗下收复罗马之后,马上于313年签署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此外,君士坦丁正式地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希腊城市拜占庭,并将后者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之城)。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同时他也是最后一个统一的罗马帝国的皇帝,从此之后,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以拉文那为中心,东罗马帝国(后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罗马不断受到日耳曼部落的掠夺(见:民族大迁徙),并在476年最终陷落于赫鲁利人首领奥多亚塞之手。罗马的权威在西部完全丧失,西部省份很快变成了一群日耳曼王国的拼凑集合。但是罗马城在罗马天主教教会的监管之下,仍然是知识的中心,在西欧很大程度保留住了罗马的经典思想。同时,在君士坦丁堡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成功地将所有的罗马法法典化成为《民法大全》(529-534)。在6世纪中,东罗马帝国卷入了一系列致命的冲突之中,首当其冲的是与波斯萨珊帝国(见罗马-波斯战争)的战争,随后是新兴的伊斯兰教哈里发帝国(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的进攻。至650年,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省已经落入穆斯林军队之手,倭马亚王朝随后在7世纪和8世纪分别征服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见穆斯林占领时期)。 在西欧,一种新的政治结构正在形成:罗马帝国解体后的权力真空之下,当地建立起了平民和他们耕种的土地之间的等级制度。地主收取什一税,并向当地的领主效忠。什一税用于支付国家财政和战争支出。这就是封建制度,新的领主和国王不断出现,其中最伟大的是法兰克人的统治者查里曼大帝。800年,查里曼作为大片领土的征服者,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Imperator Romanorum),有效地加强了他在西欧的权力地位。查里曼的王朝是一个新的西欧日耳曼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开始的标志。在其国界之外,新的力量也在积聚。基辅罗斯公国在封疆扩土,大摩拉维亚在日益成长,而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则忙于保家戍边。
罗马帝国的衰落
罗马帝国不断收到来自北欧的袭击,而罗马最终于476年陷落。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向日耳曼首领奥多亚塞投降。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中认为罗马人堕落了,丧失了公民的美德。吉本说相信死后可享永生的基督教使人懒惰与冷漠,至今仍然如此。格伦·布沃肖克评论说:“从18世纪以后,我们对罗马衰亡耿耿于怀:它被看作是所有已知的衰落的原型,而且因此成为我们担忧自身的象征。”它仍然是最大的历史谜团之一,传统上拥有庞大的研究学者队伍。 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时期如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战役,395狄奥多西一世(罗马帝国最后一次政治统一)逝世,406年日耳曼人在罗马军团撤回意大利阻挡亚拉里克一世时跨过莱茵河,408年斯提利科去世,以及随后的西罗马军团瓦解,565年最后一位尝试收复西罗马的查士丁尼一世去世,以及632年伊斯兰教入侵。很多学者坚持认为比起“衰亡“来这些变化更适合被描述成一次复杂的转变。随着时间流逝关于罗马帝国为何衰亡或者是否真的衰亡了提出了很多理论。
编辑本段中世纪
中世纪一般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图曼土耳其攻陷为止。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更早或者更晚。西罗马帝国灭亡导致西欧政治体制崩溃,但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统治结构。基督教神权超越世俗政治权力。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西欧再次形成一个暂短政治统一时期,但是查理曼死后,他的后代将帝国瓜分,西欧重新陷入分裂。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与东正教。从11世纪末期开始,天主教西欧对穆斯林世界进行了长达2个世纪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质疑,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萌发。 社会学家称中世纪是封建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最先出现在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经济中。中世纪见证了北欧和西欧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许多现代欧洲国家把自己国家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纪的重大事件。现代欧洲的政治疆界在很多方面是这一混乱时期的军事和王朝政治的产物。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早期跨度大约为从公元500年至1000年的五百年之间。在此期间,欧洲的大多数地区基督教化,紧随罗马沦陷和9世纪法兰克帝国建立后的欧洲大陆卡洛林文艺复兴其后的就是“黑暗时代”。与崛起的穆斯林世界发达的贸易车队,或者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宋朝相比,欧洲仍然蛮荒落后。公元1000年君士坦丁堡已有30万人口,而罗马当时仅剩3 5000人口,巴黎仅有2万人口。伊斯兰世界却拥有一打从西班牙科尔多瓦到中亚的大型城市,前者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拥有45万人口。
拜占庭之光
很多人认为君士坦丁一世(公元306-337年在位)是第一个“拜占庭皇帝”。是他于公元324年把帝国首都从尼克美狄亚迁到拜占庭,并把后者重建为君士坦丁堡,也称Nova Roma(“新罗马”)。罗马城本身从戴克里先治下开始就不再作为帝国首都。有人把帝国的起源追溯到狄奥多西一世统治时(379年-395年)和基督教正式取代罗马异教,或者从他395年去世时东西方政治永久性分裂算起。其他人将其定为之后的476年,传统上认为的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时,只剩下东方希腊化地区的皇帝作为帝国的唯一权威。也有人认为是希拉克略在位时(约620年)的帝国改组,拉丁文的头衔和使用被正式改为希腊文。无论如何,这种转变是逐渐的,至330年君士坦丁在他的新首都举行落成典礼时,希腊化和不断深入的基督教化已经开始。一般认为帝国于君士坦丁堡1453年陷落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后灭亡。 公元541-541年,全国流行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折磨着拜占庭帝国,包括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据估计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全世界1亿人丧生。它使541年至700年间的欧洲人口减少约50%,可能也是阿拉伯人征服成功的原因之一。
封建基督教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于约800年法兰克人的国王查里曼被教皇加冕为皇帝时开始崛起。他的帝国立足于法国、低地国家和德国,扩张至现代的意大利、下萨克森、波西米亚、匈牙利和西班牙。他和他的父亲得到了教皇的暗中支持,因为后者想获得对抗伦巴第人的资本。正式地说来教皇是拜占庭帝国的臣属,但是拜占庭皇帝没有(也不能)进行任何对抗伦巴第人的行动。 在东方,突厥裔的保加尔人于681年建立保加利亚,成为第一个斯拉夫国家。强大的保加利亚帝国是几个世纪中与拜占庭争夺巴尔干控制权的主要对手,在9世纪成为了欧洲斯拉夫地区的文化中心。两个国家大摩拉维亚和基辅罗斯在9世纪的东、西斯拉夫地区分别崛起。在9世纪后期与10世纪北欧和西欧感到了迅速崛起的维京人的力量和影响,他们使用他们发达的航海船只如长船等飞速地、有效率地掠夺、买卖、征服和殖民。东亚裔的匈牙利人掠夺了欧洲大陆,佩切涅格人席卷了东欧,而阿拉伯人掠过南欧。在10世纪中欧建立了几个独立王国,如波兰和匈牙利王国。匈牙利人停止了掠夺,主要的民族国家也包括了巴尔干的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接下来直到1000年的时期中,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从而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
中世纪鼎盛时期
沉睡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被新的教会危机所震动。1054年一场不可调解的宗教分裂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尚存的基督教派别之间产生。 在11、12和13世纪的中世纪鼎盛时期,欧洲人口大量增长,带来了与前一时期相比巨大的社会着政治变革。至1250年强健的人口增长极大地刺激了经济,使其达到了19世纪之前再未重现的高度。 从约1000年开始,西欧经历了最后的野蛮人入侵,政治上更为稳定。维京人在英伦三岛、法国和其他地区定居,北欧基督教王国在他们的斯堪的纳维亚故乡也发展了起来。马扎尔人在10世纪停止了扩张,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欧匈牙利王国被承认。除了短时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蛮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的人口开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罗马帝国末期回归到野蛮状态。在被称为“大清除”的时期中,欧洲大量森林和沼泽被开辟为耕地。在同一时期移民也越过了传统的法兰克帝国边界,到达了新的东欧前沿,越过易北河,在此过程中将德意志疆域扩大了三倍。十字军在累范特建立了欧洲殖民地,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被摩尔人征服,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殖民,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长和移居模式。 中世纪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学术、宗教和艺术杰作。这个时期经历了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盛。仍然有强大实力的罗马天主教会号召全欧洲的军队参加一系列的对占领圣地的塞尔柱突厥人沉睡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被新的教会危机所震动。1054年一场不可调解的宗教分裂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尚存的基督教派别之间产生。 在11、12和13世纪的中世纪鼎盛时期,欧洲人口大量增长,带来了与前一时期相比巨大的社会着政治变革。至1250年强健的人口增长极大地刺激了经济,使其达到了19世纪之前再未重现的高度。 从约1000年开始,西欧经历了最后的野蛮人入侵,政治上更为稳定。维京人在英伦三岛、法国和其他地区定居,北欧基督教王国在他们的斯堪的纳维亚故乡也发展了起来。马扎尔人在10世纪停止了扩张,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欧匈牙利王国被承认。除了短时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蛮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的人口开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罗马帝国末期回归到野蛮状态。在被称为“大清除”的时期中,欧洲大量森林和沼泽被开辟为耕地。在同一时期移民也越过了传统的法兰克帝国边界,到达了新的东欧前沿,越过易北河,在此过程中将德意志疆域扩大了三倍。十字军在累范特建立了欧洲殖民地,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被摩尔人征服,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殖民,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长和移居模式。 中世纪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学术、宗教和艺术杰作。这个时期经历了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盛。仍然有强大实力的罗马天主教会号召全欧洲的军队参加一系列的对占领圣地的塞尔柱突厥人(土耳其人先祖)进行的十字军东征------开创了西方殖民史上的先河。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重新发现启发了托马斯·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发展起经院哲学。在建筑学上,很多最着名的哥特式教堂在这一时期建造或完成建造。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重新发现启发了托马斯·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发展起经院哲学。在建筑学上,很多最着名的哥特式教堂在这一时期建造或完成建造。
教会分裂
1054年教皇利奥九世坚持在五人团中拥有安条克、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三个席位,东西基督教会大分裂由此迸发。从八世纪中期起,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在伊斯兰世界的入侵面前不断缩小。安条克于1045年被拜占庭夺回,但是罗马帝国的西方继承者们宣称拥有对亚洲和非洲失落的席位拥的权力和责任。教皇利奥维护西方一直习以为常的尼西亚信经中的和子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今天的东正教认为在第四次大公会议上通过的第28条教规明文规定了罗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互相平等。东正教还认为罗马主教的权威只限于他自己的主教辖区,在主教辖区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威。教会分裂还有其他较为次要的因素,包括圣餐礼的方式不同。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之后拉丁语和希腊语世界失和,达几个世纪之久。 进一步的变革在欧洲的权力重新分配之中开始进行。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于1066年入侵英格兰。诺曼人入侵由于若干原因在英格兰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引入一批诺曼贵族,将英格兰和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减弱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它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王朝,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政府系统。另外,基于岛国,英格兰发展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贸易关系遍布全球。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与许多关键的海上战略据点如百慕大、苏伊士、香港以及,特别是直布罗陀。这些战略优势不断增长,直到二战之后都被证明具有决定性作用。
宗教战争
在东西教会分裂后,新成立的中欧王国波兰、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等纷纷皈依西方基督教。罗马天主教会发展成为强权之一,导致教皇与罗马皇帝之间产生冲突。公元1129年罗马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用强制手段保证西欧人信奉罗马天主教。宗教裁判所裁判异端(异教徒)令其忏悔。如其不从便判死刑。在此期间许多领主与贵族统辖教会。克吕尼的僧侣努力建立一所没有领主和贵族的教会,并获成功。教皇额我略七世继承了僧侣们的事业,并订下两个目标:摆脱国王和贵族的控制,与增强教皇的权力。罗马天主教会的教区由于异教王国(斯堪的纳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的归正,基督教收复安达卢西亚失地与十字军东征迅速扩大。到15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已经皈依罗马天主教。 早期的文明复兴迹象在11世纪的西欧就已开始显现,意大利重新开始进行贸易,使得诸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这样的城邦的经济和文化得以发展。同时,民族国家开始在法国、英格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形成,虽然它们的形成过程(通常以君主、贵族封建领主和教会的对峙为标志)长达几个世纪。这些新的民族国家开始使用自己的文化语言代替传统的拉丁语。这一运动的主要人物包括但丁·亚利基利与皮桑夫人,前者以意大利语着书,后者虽然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但移居法国以法语写作。另一方面,实际位于德国和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分裂成大量封建公国和小城邦,它们对帝国的服从只是形式上的。 蒙古帝国兴起后的13与14世纪经常被称为“蒙古时期”。蒙古军队在拔都率领下向西方扩张。被他们征服的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全境(除了诺夫哥罗德成为附庸以外)、钦察地区、匈牙利和波兰(仍然保留主权国家地位)。蒙古的记载显示在由于窝阔台之死被蒙古召回之前,拔都计划完全征服所有的欧洲诸国,以对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的冬季攻势为起点。很多历史学家相信仅仅由于窝阔台的死制止了欧洲被完全征服。在俄国,金帐汗国的蒙古人统治持续了近250年。
中世纪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