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多久被推翻
⑴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究竟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与泰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有关,因为在目前的泰国曼谷王朝,国王的权力来的一点也不光明正大,它是通过杀害君主和篡夺权力获得的。泰国的历史并不特别悠久。泰族是这个国家的主要民族,实际上是在唐末宋初由南方的傣族组成的,泰国一直由高棉人统治,直到宋末元初,泰国人才发起了独立的运动,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泰国素可泰王朝。
如果拉玛十世继续这样做,他很可能会被他的兄弟姐妹推翻,更不用说下面的泰国人了。到那时,即使有更多的军队,他也无法抵抗这么大的进攻!所以如果郑信的诅咒真的实现了,那他可太有前瞻性了!
⑵ 为什么都说泰国国王传不过十世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被中国人引以为豪,而这种自豪感并不是我们自己吹嘘出来的,而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在国外的很多国家,他们都有着中华民族的影子,甚至有一些国家的建立,都与中国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日本最早的祖先就有可能是秦始皇最早派到日本去的那一批人。

如今我们都知道新上任的泰国国王就是第十世的国王,可是他的这种评价让他长期以来受到很多人的非议。正是因为这样全国上下都非常的讨厌他,而且在他的有限的任职期间所做的事情,并没有让泰国的民众有多么的满意。如果是他如果再不痛改前非,保持自己之前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状态,那么他最终也有可能会被自己的民众所抛弃。而他这种腐败的统治,也有可能会被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他的人所取代,那么这个十世而亡的诅咒也就恰巧的能够被实现了。
⑶ 泰国历史
东南亚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已经有100万年了。最近的考古研究表明公元前四千年,现在的泰国一带当时已经成为早期青铜冶铸中心。这一发展以及湿水稻种植为社会政治组织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表明这些创新在当时已经传到了亚洲其他地区,包括中国。
泰国的语言源自中国南部的傣族,在6世纪到7世纪的时候从中国南部迁移到东南亚。在傣族人到达这里之前,马来文明、缅甸文明和高棉文明都已经在这一地区发展了。
泰国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3世纪。根据传统,1238年泰国首领在素可泰推翻了他们的高棉统治者并建立了泰国。随着它的没落,一个新的泰国王朝于1350年在艾尤塔雅出现。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泰王朝-兰纳王国,它以清迈为中心,与素可泰和阿育他亚竞争了几个世纪,它也就是今天泰国北部的前身。
阿育他亚王朝的第一任统治者拉玛铁菩提一世为泰国历史作出了两个重大贡献:上座部佛教作为官方宗教的建立和推广,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与附近信奉印度教的吴哥王国相区别;第二是编辑整理了达摩律法,这是一部基于泰国的传统习俗和印度文化影响的法律典籍。达摩律法作为泰国法律的功能一直持续到19世纪。葡萄牙人16世纪的到来,使阿育他亚王朝开始了最初与西方的接触。但是直到1800年以前,泰国历史的发展更多的还是受到周围两个大国的影响:印度和泰国。
经过400多年的执政历史以后,1767年阿育他亚王朝被入侵的缅甸军队打败,都城被烧毁。一个新的都城由却克里王朝在1782年建立于昭披耶河。第一任却克里王朝国王是拉玛一世。拉玛的继承人在英国1826年占领邻国缅甸之后越来越受到欧洲殖民主义的威胁。
1826年,泰国与英国订立了《友好通商条约》。1833年,美国与暹罗建立了外交关系-1938年以后“泰国”才取代了“暹罗”作为国家称呼。然而,直到拉玛四世(蒙固王时期,1851-1868)和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1868-1910)开始,泰国才真正与西方列强建立稳固的关系。泰国人认为现代外交技巧的熟练运用以及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改革的推动使得泰国成为南亚以及东南亚唯一一个免于被欧洲殖民的国家。
1932年暹罗政变使得泰国的专制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巴差提朴王(拉玛七世)最初勉强接收这种变化,但很快放弃了王位,交给了他才十岁的侄子。退位后,巴差提朴王宣称,一个国家的治理责任应该交给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精英。泰国虽然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但实际上则被一系列军人力量把持政权。从1992年选举开始,泰国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逐渐成熟。
和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泰国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当日本于1945年被打败之后,泰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受包括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在内的周边国家共产主义革命威胁,泰国积极寻求在该地区遏制共产注意扩张。最近,泰国也一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积极成员。
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民主初步试验,平民民主的政治体制慢慢获得更大权力,最终在1988年差猜•春哈旺——泰国民族党领袖——作为该国第一任民选总理上任。然而,三年后又一场不流血政变结束了他的任期。
不久,军方任命阿囊-潘雅拉春——一位商人和前外交官——来领导临时政府并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举行选举。然而,随着不确定的选举,前陆军总司令素金达被任命为总理。泰国人对这次任命的反应是要求结束军事政府。但民意被军事力量暴力镇压,1992年5月,士兵打死至少50名抗议者。
国内和国际上对此次暴力行为的反应迫使素金达辞职,而该国再次倾向于阿囊-潘雅拉春,他被任命为临时总理直到1992年9月的大选。在该次大选中,在1992年5月和军方对立的政治党派获得了微弱多数,而民主党领袖川立派成为首相。川立派于1995年5月解散了议会,而泰国民族党在随后的选举中赢得议会席位最多的一次。党领导人班汉当选总理但任期只有一年多。随着1996年11月举行的大选,差瓦立组建了一个联合政府并成为总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对差瓦立政府信心大减,迫使他于1997年11月将权力交给了川立派。
在2001年1月的选举中,电信富豪西那瓦和他的泰爱泰党赢得了压倒性胜利。泰爱泰党在下议院占有绝对多数,控制着500席位中的365席。
⑷ [求助]谁知道泰国王室(任何方面)的详细确切的资料谢谢各位~
现在泰国王朝是中国人建立的。
1767年泰国被缅甸吞并。泰国人民掀起了驱缅复国的斗争。
达府军政长官郑信(中国广东澄海人)起兵抗缅,力量不断壮大。
1767年10月,郑信的军队歼灭了阿瑜陀耶的缅甸守军。同年12月,郑信被推举为王,建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五朝。经过几年征战,1770年重新统一了国家。
1782年,郑信在宫廷斗争中遇轼。后人为纪念郑王的丰功伟绩,特在吞武里区域内建立郑王庙,并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为郑信塑造了一座纪念碑,碑上耸立着郑信的骑马戎装铜像,策马挥剑,极之英武。每年12月28日即郑王加冕之日,循例在铜像地区举行郑王朝祭大典,并封锁附近公路,举行两昼夜的文娱活动。
郑信之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登上王位,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是取自泰族民间传说的一位英雄人物),也就是目前泰国的王朝,即当今皇上蒲英蓬大帝(拉玛九世王)之先祖。
这个王朝一直存在到现在。
⑸ 泰国的历史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一个城市。
元代国势强盛,锐意向外发展,东南亚各国纷纷向元廷朝贡,泰国也不例外。1350年,乌通王在大城府建都,脱离素可泰王国宣布独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不久吞并素可泰王国,被中国明朝封为暹罗国王。1767年,缅甸军队攻陷大城,阿瑜陀耶王国灭亡。大城时代历417年,共有33位君主。
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达成利益妥协,间接使得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拉玛七世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泰国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阿南塔·玛希敦国王继位拉玛八世(1935-1946)。1939年6月由暹罗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盟国。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首都曼谷是该区域中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都会区。另外,泰国是东盟始创国之一,亦在东南亚区内事务有积极的参与。
拓展资料
泰王国,通称泰国(Thailand)。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取“自由”之意。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⑹ 近几年那些国家发生了政变
只有泰国政变的经过自1932年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以来,王室、军队和政府形成了推动泰国历史进程的三种力量,对于三者的关系,泰国枢密院主席曾表示,“军队是马,政府是骑手,真正的主人是国王。”今年83岁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拥有极高的民望,他也是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国王。在许多泰国人的心中,普密蓬就是他们的庇护神。 农民是红衫军的主力,他们反对如今城市精英为主的政府,但对国王依然无比尊敬。泰王在位64年,泰国发生过20次政变,更换了17部宪法,总理也走马灯般换了23个,但普密蓬的地位一直稳如泰山。虽然作为泰国国王,他享有“顾问、鼓励和警告的权力”,但是普密碰只是小心翼翼地发挥着对立法、宪法的建议作用。通常他也只有在总理对他进行私下拜见时,才行使这些权力。他很少干预政治,但是每当泰国处于危机关头,他都表现得果断坚定。流亡多年的前总理他信,当初就企图挑战泰王的权威,这在泰国是不可原谅的行为,此外泰王坚信,泰国人民和领袖应该遵守佛教徒的生活规范,即人民的生活应该趋于简单,而不是追求无度,炫耀财富,这也使得他和他信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分歧,在泰国王室和许多泰国人眼里,他信主要的缺点正是他的性格。他信多次的言行显示出对泰王和王室缺乏尊重,他表现出很大的独立性,这是王室无法苟同的。按照西方民主的标准,军队国家化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的指标之一。而泰国军队一直享受着额外的独立性,法律也没有能够将其彻底国家化,军人常常借助崇拜泰王强化自己干政的合法性。他们对泰王的效忠高于对民选政府的效忠,军队与民选政府之间的矛盾,也使泰王成为有利位置的第三方。二战结束后,泰国军队其实已经不是政府能够调动的,而是色彩鲜明的“皇家军”。同时也被认为是一支能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的政治力量。在军方与泰国王室密切的关系背后,两者的合力,事实上真正控制着国家的性质与走向。政府也不得不随时接受着他们的差遣,充其量只能算“第三等政治力量”。在泰国的政坛上,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纷争,而到这种纷争僵持不下的时候,是由军队在国王的默许之下,因为国王在君主立宪制下,他是不能够直接干政的。那么他就通过军队,来定纷止争。而事实上,这些纷争在一开始的时候,背后何尝没有国王和军队的影子。
⑺ 泰国历史上频繁发生军事政变,泰国军队到底听谁的
泰国军队名义上听从泰国国王的命令,实际上是自行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泰国军队就已经发动了两次军事政变。如果从泰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算起,泰国已经发生了19次军事政变。2006年,泰国军方发动了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等到了2014年,泰国军方再次发动政变,推翻了英拉政府。从2014年以后,泰国一直由巴育政府掌权。而巴育本人就是泰国军方的代表,维护这军方的利益。首先,泰国军方名义上听从国王的命令;其次,泰国军队实际上是自行其是;最后,泰国国王与泰国军方合作,共同维系泰国特殊的君主立宪制度。
拉玛十世
欢迎大家留言,你如何看待泰国王室与军方之间的关系?
⑻ 泰国有史以来发生了多少次政变
泰国这几百年来光国名就改了N多次。
13世纪,泰国地区的泰族开始强盛。公元1238年泰族首领坤.邦克郎刀联合另一泰族首领,打败了吴哥王国的军队,,并以素可泰为中心,建立了素可泰王国。这是泰国历史上信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国建立后,不断向四周扩张,至
坤兰甘亨国王统治时期,其控制范围不但包括今日泰国中部的大部分,而且西至今日缅甸丹那沙林地区,南抵马来半岛北部。坤兰国王注重发展生产,使素可泰的农业、渔业和商业都有很大发展,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国王还倡导佛教,广建寺庙。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他还创造了统一的文字,为今日的泰文奠定了基础。由于坤兰甘亨国王的丰功伟绩,泰国人民尊称其为“兰甘亨大帝”。14世纪中叶,湄南河下游的素攀太守乌通在周围扩张势力,不久宣布脱离素可泰,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即大城王朝。1378年,素可泰被阿瑜陀耶王国降服。到17世纪时,阿瑜陀耶已控制了现今泰国的大部分领土,柬埔寨为其附属国,其势力南达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成为中南半岛上的强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泰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海外交流远及欧洲各国。18世纪后,阿瑜陀耶统治集团内讧加剧,国力日衰,1767年都城被缅军攻破,历经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灭亡。
阿瑜陀耶沦亡后,全国陷于四分五裂状态,人民掀起了驱缅复国的斗争。达府军政长官郑信(祖籍广东澄海)起兵抗缅,力量不断壮大。1767年10月,郑信的军队歼灭了阿瑜陀耶的缅甸守军。同年12月,郑信登基为王,建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五朝。经过几年征战,
1770年重新统一了国家。由于连年征战和对内政策失误,1782年,故都阿瑜陀耶城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主斗争,在柬埔寨前线的将士披耶却克里趁势赶回吞武里,处死了郑王。历时15年的吞武里王朝就此消亡。除此之外,泰国先后遭受葡萄、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泰国与英、法签订条约,成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是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1932年以前,泰国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32年,人民党发动政变,扒翻君主制,国王作为君主立宪的象征被保留下来,国家权力转到国会、内阁、法院方面。1932年革命后,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元首,并且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又是宗教的最高护卫者。
之后这几十年又发生过多次军队政变,但都被睿智的拉玛九世国王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