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民主党有哪些人
⑴ 2013泰国反政府示威活动的历史
执政的为泰党议员沃拉差提出的特赦法案(主要内容是特赦曾因参与政治集会而被法律制裁的民众),然而,这一法案引发反对党和反对派组织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有利于前总理他信回国并洗脱罪名。作为他信的支持者,“红衫军”支持特赦法案的通过,他们正在动员数十万支持者从全国各地进入曼谷,与反政府示威者形成对峙。这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心,即和平集会可能由于个别事件和个别人的过激行为而演变成暴力冲突,甚至触发新一轮政治动荡。“红衫军”领导人乍都篷曾向英拉政府发出警告说,如果为泰党继续拖延在国会推动特赦法案的时间,全国数以百万计他信的支持者将对其失去信心,在下次大选中不再会投为泰党的票。
2013年8月
2013年8月1日~10日,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泰国政府在曼谷三个区实施国内安全法,包括封闭总理府、国会大厦附近区域以及一些道路,并对这三个区内“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采取预防和制裁措施。
2013年8月2日晚,英拉发表电视讲话,邀请议会、各政党组织、独立机构、私营部门、学术界等的代表组建一个“政治改革大会”,就特赦法案等议题展开讨论,以对话协商的和平方式寻求国家和解,保证国家未来的和平与稳定。
2013年8月4日,反对党和反政府组织对英拉的对话呼吁并不认同,其中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党首、前总理阿披实表示,撤销审议特赦法案是一切对话的基础。如果议会继续一意孤行,反政府集会形势恐将升级,而政府需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冲突负责。
2013年8月4日~5日,为阻止该法案的通过,由几名退役军官领导的“推翻他信政权人民军”等反政府组织在曼谷集会,喊出“抵制国会审议特赦法案”,“推翻他信控制下的政权”等口号。他们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彩衫运动”、“绿色政治组织”等反政府组织的响应。
2013年8月7日上午,数千名反特赦法案人士在泰国国会大厦附近集会示威,抗议特赦法案的审议。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在国内安全法保护区内与示威者形成对峙,当天未发生暴力冲突事件。
2013年8月8日,泰国国会对特赦法案草案进行一读投票,草案最终以300人赞成,124人反对,17人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
2013年8月9日,泰国总理府秘书素拉南说,鉴于首都曼谷局势基本稳定,总理英拉决定提前解除国内安全法状态。
2013年11月
2013年11月11日,在国会上议院否决了备受争议的特赦法案后,泰国政府所受压力减轻。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否决彻底卸掉了总理英拉背负在肩的特赦法案包袱,同时也让反对派失去了攻击政府的一大口实,有助于政府摆脱多方攻击。英拉多次呼吁示威者停止集会,以维护外国人到泰国投资、旅游的信心。
为了保证集会和平进行和维持正常社会秩序,泰国警方共部署了61个连的警察,保护包括外交部、驻外使馆在内的重要场所,还在曼谷相关地区设立了307个安全检查站,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有人将武器等危险物品带进集会场所,并借集会之名煽动暴力。
同日,示威活动领导人素帖呼吁全国民众在13日至15日期间罢工、罢市、罢课。但是,朱拉隆功大学政治系教授庞通表示:“民间的响应不大,因为没有太多人愿意因示威影响自己的学业和工作。”
2013年11月24日,泰国前民主党议员素贴在曼谷民主纪念碑附近发起大规模反政府集会。素贴当天表示,泰国的贪污腐败及社会分裂都来源于“他信政权”,为使泰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必须彻底清除这一政权,解散英拉政府及国会。组织方当晚决定彻夜集会,并威胁将于25日早上封锁道路,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上班,并将对政府部门和英拉住所断水断电,以逼迫英拉政府辞职。据集会组织方统计,当晚集会人数达到44万,素贴希望最终能达到100万人。但泰国安全部门估计,集会人数约为10万。同日,支持政府的“红衫军”在曼谷一体育场内举行大规模集会。
2013年11月25日,泰国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召集数万名支持者,在首都曼谷十多处地点举行大规模集会,其中两拨示威者分别占领了财政部和外交部,要求总理英拉·西那瓦下台。英拉谴责占领政府机构行为,坚称自己不会辞职,并宣布扩大国内安全法实施范围。
2013年11月26日,抗议者占领多座政府大楼,要求总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下台外,还号召全国响应。泰国农业部宣布暂时关闭,并通知雇员不要前来上班,且避开曼谷抗议者占领的地区。 泰国反政府组织又将多个政府部门作为新的目标。同日,泰国法院批准对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素贴的逮捕令。
抗议者声称,他们希望2011年就任泰国总理的英拉下台。抗议者们指责英拉充当其哥哥、泰国前总理他信的代言人。抗议组织发言人普洛汉(Akanat Promphan)在已经成为抗议者指挥部的财政部内接受了采访,他表示,他们的目的是占领政府机关,使被他们称为“他信掌控的政府不再运转”。普洛汉同时还表示,“明天将会有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
此外,领导此次抗议行动的反对派民主党也已经在议会发起了针对英拉的不信任投票,但由于英拉所在的泰党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该投票料想不会对英拉造成实质威胁。
英拉呼吁抗议者冷静,并表示愿意与抗议者领导人谈判。她表示:“如果我们可以协商,我相信国家将会回复正常。”
2013年11月27日,泰国旅游部门官员表示,曼谷街头持续不断的反政府示威游行已经对赴泰外籍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但曼谷多数旅游景点和购物中心依然维持常态,游客的观光旅游行程基本未受影响。
曼谷局势自11月30日起开始恶化。
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1日凌晨,“红衫军”与反对派爆发大规模冲突。泰国副警长昨证实,冲突死亡人数升至5人,54人受伤,警方还在发生冲突的大学校园内发现一枚已拆除的M67手榴弹。
反政府示威者开始冲击总理府、警察局、电视台等机构。反政府集会领导人、前副总理素贴·特素班把当天定为“决战日”。
路透社报道,反政府集会部分领导人曾要求支持者占领总理府及10处政府机构、6家电视台和多个警察局,让国家机器彻底瘫痪。作为应对,警方出动数万名警力,多点设防。
根据警方和泰国PBS电视台的声明,这家电视台已被示威者占据。后者要求电视台停止播放政府方面的公告,改播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的讲话。
路透社报道,反政府示威者当天早些时候还冲击了曼谷一处警方设施,而总理英拉当时打算在那里接受媒体采访,被迫匆忙离开。
素贴1日还号召全国民众2日罢工一天,同时希望所有的公共电视台从2日起停止播放政府新闻,转而播放反政府集会的新闻。但泰国记者协会等机构随后发表声明,谴责反政府示威者对新闻机构进行威胁恐吓,称此举干涉了大众传媒的自由,与民主精神背道而驰。
2013年12月2日泰国总理英拉表示,她将尽一切办法找到和平解决当前政治危机的办法。当天,数以千计的示威者走上泰国首都曼谷街头,寻求推翻英拉政府。
英拉日前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泰国警方不会使用武力对付示威者。但随后,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表示,由于示威者威胁要闯入英拉的办公室,警方对示威者动用了橡皮子弹。
2013年12月2日泰国一家法庭已经向反对派领袖素贴·特素班发出拘捕令,理由是他煽动叛乱和试图推翻政府。据官员说,煽动罪名的最高刑罚是死刑或者终身监禁。不过,纪录显示,泰国很少执行死刑。
反政府集会者继续攻占政府要害部门,主要目标锁定总理府、议会大厦和警察总署。当晚,反对派领袖素贴与总理英拉进行第二次会面,并称这是最后谈判,当晚将发出“好消息”。素贴与英拉会面后发表电视讲话就煽动示威群众包围各大电视台公开向媒体致歉,并呼吁公务员罢工,2013年12月3日集中火力占领警察总署,并于下午完成战斗。有报道称,素贴还表示,此役后将退出政坛,并誓言与他信一派决一死战。
泰国刑事法院针对素贴等人下发了又一通缉令,罪名是涉嫌煽动民众占领政府。
为应对复杂局势,英拉2日一早在泰国皇家警察总部召开会议,并在会上指派副总理兼外长素拉蓬接替副总理巴差负责相关工作。英拉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愿意做任何让人民高兴的事,但不同意素贴提出的违反宪法的要求。英拉没有回应素贴的最后通牒,三军司令仅表示“支持泰国”,不希望看到人民伤亡。素拉蓬号召国家工作人员抵制素贴号召的大罢工,并称抗议活动已严重影响泰国经济和国家形象,政府坚持用和平手段、按照宪法原则,在国际通行的原则上解决问题。
2013年12月3日上午,抗议者获得警方同意,进入泰国政府大楼以及曼谷警方总部。泰国警方和士兵3日都在帮助示威者移除当局所设下的水泥路障。
2013年12月6日晚泰国示威领袖素贴6日晚宣布,9日将是反攻日(D -day),他将在这天亲自领军到总理府前抗议,但不准备占领总理府。
前民主党议员素贴当日晚间告诉支持者,抗议群众将在9日曼谷时间早上9时39分,从每个集会地点开始游行,一起游行到总理府。
素贴呼吁泰国各地的民众,9日离开工作岗位,加入示威活动。
素贴表示将接受9日战斗的结果,如果没有赢,他会面对(煽动叛乱)指控。
素贴告诉支持者,“不管成功失败,这最后一搏一定要赢,大家要总动员站出来,如果再输就停止抗争活动,我进监狱。”
2013年12月9日,英拉解散下议院。
2013年12月10日泰国示威领导人素贴称,反对派将以“叛乱罪”起诉英拉,并要求政府职员听从反对派的指挥。
泰国军方12月14日在位于曼谷的武装部队司令部举行论坛,邀请反政府示威者及一些重要机构、民间团体、学术界代表和国内外媒体共同探讨解决目前政治僵局的办法。
泰国最大反对党民主党16日召开特别会议,为期两天的会议将选出新民主党执行委员会和党主席,17日讨论是否参与看守政府推动的明年2月2日的全国大选。民主党一名高层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会议主要侧重民主党内部改革,是否参加2月2日的大选是讨论议题之一,由于党内存在不同声音,可能拖延到候选人报名日期12月23日再做决定。
16日看到,曼谷街头的示威人数日渐稀少,过去几天只有几千名示威者留守在民主纪念碑等地。此次示威活动中比较激进的组织“改革泰国人民学生联盟”宣布12月23日设法阻止各政党候选人前往选举委员会报名。泰国警方称,阻止选举是违法行为,将面临3年至5年监禁。分析人士称,支持英拉领导的为泰党及亲为泰党的人在泰国占多数,这是反对派抵制大选的重要原因。
泰国选举委员会新一届委员会主席颂猜16日说:“大选日期是国王颁布的谕令,我们按既定日期准备,但能否举行大选,并无十分把握。”
反对派领导人17日至19日分别在朱拉隆功大学、兰甘亨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举办论坛,向民众宣讲成立“人民议会”以及政治改革的立场。反对派发言人艾格叻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将通过泰国商会、媒体和驻泰使馆向国外宣传,寻求支持。”
泰国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召开21号执委会会议,决定抵制大选。此举可能使英拉看守政府推动的大选无效,进一步延长泰国的政治不稳定期。民主党领袖、前总理阿披实说,目前的泰国政治是失败的,人民已经对民主体系失去了信心。泰国最近的政治局面源于英拉政府以权谋私,即便举行大选也很难结束政局危机。
同日,反对派示威者就从各地抵达曼谷,计划在22号再次发起大规模示威,要求总理英拉下台。他们带着物品,在示威营地聚集,挥舞国旗,并吹响口哨造势,情绪高涨。
逾10万名泰国示威者22日在曼谷聚集,举行了一次旨在推翻该国总理的大规模集会。与此同时,上千名反政府示威者22日来到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位于曼谷的住所附近集会。虽然英拉定于明年2月2日举行大选,但泰国已更深地滑向危机。素贴宣布称:“在举行选举之前,人们想要改革。”分析人士说,在这个自1932年以来已发生18起成功或未遂政变的国家,素贴的诉求受到强大幕后力量的支持。民主21日宣布抵制大选一事支持了素贴的行动。民主党的举动令英拉感到担忧。她说,必须举行大选,以保障泰国脆弱的民主。英拉22日对媒体记者说:“如果我们不坚持民主体制,那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呢?”
泰国2014年大选政党分配议席候选人登记工作23日在曼谷泰日体育场开始,由于几千名反政府示威者堵住体育场入口,导致登记工作受阻。
2014年1月
2014年1月13日,泰国曼谷,泰国反政府示威者开始正式实施“封锁曼谷”行动,泰国两派的政治对决掀开最新一幕。示威者表示,“封城”行动将持续20天,直至2月2日大选。“封城”的主要集会地点有20个,除民主纪念碑外,示威者将在7个地区建新的集会场所。泰国媒体称,如“封城”行动按计划实施,整个城市地面交通将被中断,政府机构被迫关门,曼谷将瘫痪。
⑵ 泰国的红衫军,黄衫军是什么。民盟是什么。泰国又有哪些政党
泰国主要有两大政党:人民力量党和民主党。
其他还有一些小党,像素攀府的班寒所领导的……党,具体名字忘记了,反正不重要啦。
人民力量党的前身是泰国前总理他信所组织的泰爱泰党,也就是支持他信的啦。红衫军基本就是他们在领导的。
而民主党的党魁,就是现任总理阿披实,是属于反他信的一派。
黄衫军呢,美其名曰是民盟的人,其实背后也是民主党在撑腰了。
民盟是民间组织,全称:泰国人民民主联盟,不是政党啦。
⑶ 泰国大选最终结果公布为泰党议席最多,为何仍然难以取得总理职位
泰国选举委员会最终在5月9日前宣布了选举结果,并最终没有违背诺言。尽管现任军事总理巴约在选举前、选举中和选举后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亲巴约的公民力量党尚未成为最大的政党,第一名仍然是他信和英拉的为泰党。然而,不幸的是,为泰国党仍然无法获得总理职位。因为,为泰党输在了“起跑线”上。
泰国在今年3月24日政变后举行了五年来的首次大选。通过这次选举选出的500名议员将与泰国和平与秩序维护委员会任命的250名议员一起投票选举新政府总理。
⑷ 泰国总理换谁了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泰国国会15日选新总理,反对党主席阿披实当选。
阿披实•维乍集瓦1964年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出生,曾在伊顿公学就读,并在牛津大学完成哲学、政治学及经济学学士课程,毕业后短暂在朱拉中高皇家军事学院任教,后来重返牛津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课程。阿披实在1992年作为民主党党员在曼谷当选国会议员,兼任曼谷市政府发言人,展开了政治生涯。2005年民主党时任主席挽若•班他探在选举中大败于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爱泰党后引咎辞职,阿披实获选为新任主席,成为泰国这个最古老政党历来最年轻的主席。
对于泰国老百姓来说,阿披实无疑是个“人气偶像”,他长相英俊,拥有众多的粉丝。他还擅长演讲,英文流利,还热爱体育,尤其喜欢足球。
阿披实是袁姓华裔,祖先是从越南移民到泰国的袁氏华侨。
⑸ 二战后,泰国历任总理是否都有华人血统
泰国宪法中,由于未特别注明担任泰国首相者必须为泰国原居民或于泰国出生,而是强调一定要是泰国永久居民。所以泰国的首相自銮披汶·颂堪起,无论出身文武,几乎就任首相者皆为华裔泰国人或有华裔血统。相反,泰国原居民出身的首相不足5位。
以下红字是目前可考的战后华裔总理,未标识的也可能是华裔:
1、他威·汶耶革(Tawee Boonyaket)1945年8月31日-1945年9月17日 自由泰运动
2、社尼·巴莫(Seni Pramoj)1945年9月17日-1946年1月31日 自由泰运动——祖母有华人血统
3、宽·阿派旺少校(Khuang Aphaiwong)1946年1月31日-1946年3月24日 无党籍
4、比里·帕侬荣(Pridi Banomyong)1946年3月24日-1946年8月23日 自由泰运动(文官政府)——陈姓华人
5、銮探隆·那瓦沙瓦海军少将(Thawan Thamrongnawasawat)1946年8月23日-1947年11月8日 宪法阵线 (军人)——郑姓华人
6、宽·阿派旺少校(Khuang Aphaiwong)1947年11月10日-1948年4月8日 民主党 (军人)
7、銮披汶·颂堪元帅(Plaek Phibunsongkhram)1948年3月1日-1957年9月16日 军人
8、朴·沙拉信(Pote Sarasin)1957年9月21日-1958年1月1日 无党籍——黄姓华人
9、他侬·吉滴卡宗上将(Thanom Kittikachorn)1958年1月1日-1958年10月20日 军人——符姓华人
10、沙立·他那叻元帅(Sarit Thanarat)1958年10月20日-1963年12月8日 军人
11、他侬·吉滴卡宗元帅(Thanom Kittikachorn)1963年12月9日-1973年10月14日 军人
12、讪耶·探玛塞(Sanya Dharmasakti)1973年10月14日-1975年2月15日 无党籍
13、社尼·巴莫(Seni Pramoj)1975年2月15日-1975年3月14日 民主党
14、克立·巴莫(Kukrit Pramoj)1975年3月14日-1976年4月20日 社会行动党——祖母有华人血统
15、社尼·巴莫(Seni Pramoj)1976年4月20日-1976年10月6日 民主党
16、他宁·盖威迁(Thanin Kraivichien)1976年10月6日-1977年10月20日 无党籍——马姓华人
17、江萨·差玛南上将(Kriangsak Chomanan)1977年10月20日-1980年3月3日 军人
18、炳·廷素拉暖上将(Prem Tinsulanonda)1980年3月3日-1988年8月4日 军人
19、差猜·春哈旺上将(Suchinda Kraprayoon)1988年8月4日-1991年2月23日 国民党(军人)——林姓华人
20、阿南·班雅拉春(Anand Panyarachun)1991年3月2日-1992年4月7日 无党籍——陈姓华人
21、素金达·甲巴允陆军上将(Suchinda Kraprayoon)1992年4月7日-1992年6月10日 军人——苏姓华人
22、阿南·班雅拉春(Anand Panyarachun)1992年6月10日-1992年9月23日 无党籍
23、川·立派(Chuan Leekpai)1992年9月23日-1995年5月24日 民主党——吕姓华人
24、班汉·西巴阿差(Banharn Silpa-archa)1995年5月24日-1996年12月1日 国民党
25、差瓦立·永猜裕陆军上将(Chavalit Yongchaiyudh)1996年12月1日-1997年11月9日 新希望党
26、川·立派(Chuan Leekpai)1997年11月9日-2001年2月9日 民主党
27、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2001年2月9日-2006年9月19日 泰爱泰党——丘姓华人
28、素拉育·朱拉暖陆军上将(Surayud Chulanont)2006年10月1日-2008年1月29日 无党籍 (军人)
29、沙马·顺达卫(Samak Sundaravej)2008年1月29日-2008年9月9日 人民力量党——李姓华人
30、颂猜·旺沙瓦(Somchai Wongsawat)2008年11月17日-2008年12月2日 人民力量党
31、阿披实·威差奇瓦(Abhisit Vejjajiva)2008年12月15日-2011年8月5日 民主党——袁姓华人
32、英拉·西那瓦(Yingluck Shinawatra)2011年8月5日-今 为泰党——丘姓华人
⑹ 阿披实·维乍集瓦的政坛经历
2009年4月的泰国国内政治危机:
分析称,此次危机实际上是他信与泰王之间的较量,阿披实政府代表的正是国王的利益。自此次危机爆发以来,泰王至今尚未对事态做出任何表态。法国《西南法国》分析说,以往的政治僵局都会有国王普密蓬出面干预,他的威望将使问题得到解决,但如今国王年事已高,判断力和号召力有所下降,其子女和其他王室成员尚难以发挥国王的独特作用,因此只能让代表的阿披实政府自己解决危局了。美国《纽约时报》也说,泰王已经82岁,其继承人的不确定性给泰国政局投下了阴影。但也有泰国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阿披实政府还是可以控制局势的,局势还没到要国王出面的地步。
最年轻的主席
阿披实·维乍集瓦在1992年作为民主党党员在曼谷当选国会议员,兼任曼谷市政府发言人,展开了政治生涯。2005 年民主党时任主席挽若·班他探在选举中大败于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爱泰党后引咎辞职,阿披实·维乍集瓦获选为新任主席,成为泰国这个最古老政党历来最年轻的主席。
对于泰国老百姓来说,阿披实·维乍集瓦无疑是个“人气偶像”,他长相英俊,拥有众多的粉丝。他还擅长演讲,英文流利,还热爱体育,尤其喜欢足球。
最年轻的总理
2008年12月9日下午,泰国执政联盟中的4个小党宣布支持反对党民主党组阁。12月15日,民主党主席阿披实·维乍集瓦选举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民主党秘书长素贴·特素班正式请下议院议长兼国会主席猜·奇触向国王递交召开下议院特别会议的申请。民主党对获得下议院多数支持票,从而组建内阁。获得下议院多数支持票需要至少221名议员支持。民主党已获得下议院260名议员支持,足以组建新政府。
民主党如愿上台执政,现年44岁的阿披实·维乍集瓦有望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民主党已作好执政准备,”阿披实·维乍集瓦说,“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带领国家摆脱危机……我们将重振外国投资者和游客的信心。”
泰国分析人士克里斯·贝克尔指出,阿披实没有在内阁中担任过职务,执政经验不足,不过民主党在泰国具有相当影响力,因此民主党将会团结一心协助阿披实。贝克尔说:“我不认为应当只关注阿披实本人,而应该关注作为整体的民主党。”
2007年的大选中,民主党所获席位勉强达到1/3,比2001年和2005年大选中获得的席位还少。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这使民主党和阿披实缺少真正的民意支持。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教授诗提南说:“事实证明阿披实没能赢得选举。表面上看,他符合总理的资格,有跨文化和多语种的背景。但是他是被那些无法理解泰国乡村多数人口的力量推到前台的。”
曼谷塔马萨大学政治学教授猜瓦·萨沙阿南说:“弥合城市和农村的鸿沟将是阿披实最大的挑战。”
随着泰国新总理的产生,国际社会更为关注的是,阿披实能否为泰国政治带来新气象,泰国能否恢复稳定进而重归发展之路。脆弱多数执政难。尽管民主党在泰国政治乱局中成功“翻身”,成为主要执政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民主党未来的执政道路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危机仍然存在。
偶像派政治家根基浅
2008年12月9日下午,在曼谷四季酒店,执政联盟中的原泰国党、原中庸民主党、为国党和泰人同心国家发展党正式表态支持阿披实·维乍集瓦。
有“小帅哥”之称的阿披实·维乍集瓦现年44岁,祖先是从越南移民到泰国的袁氏华侨。他1964年出生在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媒体对这点颇有兴趣,12月8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就以“英国出生的阿披实将被提名为泰国总理”为题予以报道。阿披实擅长演讲,英语流利,还热爱足球。他长相英俊,拥有众多的“追星族”,是一个偶像派政治家。
阿披实·维乍集瓦代表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与东北地区的农民很少接触,政治根基较浅。年轻的阿披实·维乍集瓦即使上台,也很难掌控复杂的政局。
⑺ 泰国内乱是谁造成的
持续动荡的泰国局势再起波澜:4月10日,支持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冲击位于芭提雅的东盟峰会会场,导致峰会被迫取消。4月12日,红衫军又包围了泰国内政部,总理阿披实在离开内政部时受到袭击。据传,阿披实的胳膊负轻伤,已经被送到医院治疗。 自阿披实去年12月就任总理以来,类似的冲突多次发生。12月28日,上万名他信的支持者封锁了国会大院的所有大门,欲阻止新总理阿披实进入国会发表首次施政演说。4月7日,阿披实被数百名红衫军示威者围堵在一所酒店内长达数小时之久,阿披实的车队在重重保卫下离开酒店时,还是遭到示威者用石块袭击,他的座驾后车窗玻璃被打碎。 红衫军的主要成员来自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的农民,与现政府所代表的泰国城市中上层及传统精英阶层的政策存在较大矛盾。表面上看,峰会取消使泰国蒙羞,红衫军应负主要责任,但追根溯源,泰国目前的乱局和导致前总理他信下台的那场政变密不可分。 他信是泰国战后唯一一个干完4年任期的总理,在任内,他成立人民银行,扶持中小型企业;延缓农民偿债3年;建立"乡村百万铢发展基金";实施"30铢医疗计划";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产品计划"等。这些措施减轻了民众负担,改善了社会福利保障状况,使他信在占人口70%的中下阶层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和声望。 而占人口约30%的中产阶级、知识阶层以及地方世袭领主等,则对他信势力一味"讨好"基层选民、损害中上阶层的利益不满。在人数上,他们处于少数,因此在每次大选中均难撼动他信势力;但在经济上,他们控制的财富占该国经济的80%以上,在政治、经济和舆论上影响力更大,因此当他们"组织起来",总能对以多数票当选的政府形成巨大冲击。 2006年9月,他信在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被军事政变推翻,而且成为被通缉的人,家国难回。2008年,继承他信衣钵、严格按照民主程序竞选上台的总理沙玛同样深陷反对派黄衫军的示威逼迫,他们占领总理府,甚至在总理府铺开摊子展开商品交易,不搞垮政府不罢休,最终沙玛被宪法法院以莫须有的"在电视节目中做烹调广告"的罪名判决下台。 执政党联盟重新任命新总理颂猜之后,黄衫军认为身为他信妹夫的颂猜是比沙玛更难接受的"他信傀儡",遂继续占领总理府,并占领了曼谷的机场,导致每天有3万名旅客无法登机,泰国每天损失几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去年12月,泰国宪法法院最终裁定执政党选举舞弊成立,解散执政联盟中的人民力量党和其他两党,并对颂猜实施为期5年的参政禁令,颂猜被迫下台。 阿披实上台后,支持他信的力量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组成红衫军来围攻阿披实,要求他下台,重新举行选举。 目前,总理阿披实进退两难。泰国舆论认为,阿披实低估了红衫军的实力,在预防峰会遭受冲击这一问题上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责"。而严惩红衫军,就意味着激化红衫军与政府间的矛盾,而泰国历史上的多次政变均由政府或军警镇压激发,阿披实不能冒这个险。再加上阿披实上台后在经济上无所作为,泰国今年的经济预计会大幅收缩4%,这使阿披实的治国能力备受质疑。 但无论阿披实的政治命运如何,持续两年多的政治动乱,最大的受害者是泰国的民主体制。尽管他信在廉洁方面有瑕疵,但用军事政变推翻一个民选领袖的行为,只会给本国尚未站稳脚跟的民主带来长期祸害,可谓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子。民众上街游行示威的要求是正当的,但占领总理府、冲进内政部则是违法的,是对自己权利的滥用。在这一点上,黄衫军和红衫军,都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民主素养。 但是,黄衫军是这一乱局的始作俑者。民主是一种游戏规则,它以得票的多寡决定政权的归属,既然各方决定参与这个游戏,那就意味着他们愿意接受游戏的任何结果。黄衫军以他信"腐败"和"民粹"为由不承认选举结果,宪法法院也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是对游戏规则的重大破坏。 而红衫军如法炮制,以牙还牙,说明泰国的民主还不成熟,对立双方只希望利用民主为自身利益服务,却不愿用民主的原则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一旦民主程序产生的结果于己不利,就千方百计地加以推翻。 自1932年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以来,泰国民主历经了18次政变,宪法也经过无数次的中止和修改,泰国民主却没有因此运转起来,反之,它一直在政变、政府轮替、民选、军管的怪圈中打转。 这有军人干政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泰国各种政治力量还没有形成对民主规则的敬畏和信仰,没有学会以妥协、折衷的方式处理彼此之间的意见分歧,而只把民主看成是工具,希望民主为己所用。这不仅是泰国民主的困境,也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民主失败的根本原因。
⑻ 国际民主联盟的各国成员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自由党、澳大利亚人民党 (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ÖVP)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民族独立党(NIPA)
加拿大:加拿大保守党
中国:中国国民党(KMT)
智利:独立民主联盟 (Union Democrata Independiente,UDI)、民族复兴党 (Partido Renovacion Nacional,RN)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保守党 (Partido Conservador Colombiano)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民主联盟 (Hrvatska demokratska zajednica,HDZ)
塞浦路斯: 民主大会党 (Dimokratikos Synagermos,DISY)
捷克: 捷克公民民主党 (Obcanska demokraticka strana,ODS)
丹麦: 保守人民党 (Det Konservative Folkeparti,KFP)
多米尼加: 基督教社会改革党 (Partido Reformista Social Cristiano,PRSC)
萨尔瓦多: 国家共和联盟 (Alianza Republicana Nacionalista,ARENA)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祖国联盟、爱沙尼亚共和国党
芬兰: 芬兰民族联合党(Kansallinen Kokoomus)
法国: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UMP)
德国: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CDU)、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 (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CSU)
希腊: 希腊新民主党 (Nea Demokratia,ND)
危地马拉: 全国推进党 (Partido de Avanzada Nacional,PAN)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国家党 (Partido Nacional de Honras,PNH)
匈牙利: 匈牙利青年民主党 (Fidesz - Magyar Polgári Szövetség)
韩国: 新国家党
新西兰:新西兰国家党(NZNP)
挪威: 挪威保守党 (Høyres Hovedorganisajon)
葡萄牙: 葡萄牙社会民主党 (Partido Social Democrata,PSD)
俄罗斯: 右翼力量联盟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民主党 (Demokratska stranka Srbije)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民主党 (SDS)
西班牙: 西班牙人民党 (Partido Popular,PP)
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UNP)
瑞典: 温和党 (Moderata Samlingspartiet)
坦桑尼亚: 民主与发展党 (CHADEMA)
英国:英国保守党
美国:共和党
蒙古:蒙古民主党
加纳: 新爱国党
⑼ 泰国的简介
国名
泰王国(Kingdom of Thailand)。简称泰国(Thailand,Thai)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寮国〕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称是暹罗。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泰国国徽国徽
泰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深红色的大鹏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灵。
国花
稻花(禾本科)
国树
桂树
国鸟
火背鹇
语言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语与台语
泰语与台语都是从英语的Thai翻译而来。英语的Thai可以指一个语言,也可以指一组语言。一般来说,在以中文写就的文章中,表示一个语言时写作泰语,表示包含泰语在内的一组语言时写作台语。
货币
铢(baht)符号:THB
宗教
佛教为国教,其信徒占95%,其次伊斯兰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0.7%。泰国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以回教徒为主。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面积
513,115平方公里(世界第50名)
人口
总人口:65,444,371(世界第19名)
人口密度:127/km2(世界第59名)
民族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94%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首都
曼谷(Bangkok),注册人口584万(2006年12月)。
国家元首
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玛九世王。1946年6月9日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
国际电话区号
66
国际域名缩写
TH
政体
泰王国宪法规定:泰王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
重要节日
宋干节(公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水灯节(泰历十二月十五日);国庆日(国王诞辰日,公历十二月五日)。
简况
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均气温24~30℃。
1932年6月,拉玛七世王时期,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
【地理】
国境大部份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份。
泰国西部为山区,是喜玛拉雅山脉的延伸他念他翁山脉为主的山地,一直由北向南走向。位于清迈府的英坦昂峰(海拔2,576米)是泰国的最高峰。
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那河(即湄南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势逐步缓升,湄南河沿岸土地丰饶,是泰国主要农产地。曼谷以南为暹罗湾红树林地域,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成为红树林沼泽地。泰国南部是西部山脉的延续,山脉再向南形成马来半岛,最狭处称为克拉地峡。
另外,泰国的一般大众习惯将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
气候方面,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摄氏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弱。
【主要节日】
泰国的节日有宋干节,又名泼水节(4月13日-15日,泰国最盛大的节日,是泰历新年,15日开始大规模的泼水活动),博桑伞节(1月清迈,颇受旅游者青睐),清迈花节(2月4-6日有花车游行和选美比赛),万佛节(泰历3月15日),放生节(2月),大象节(11月第三个周末,东北小城素辇),水灯节(泰历12月15日,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
【教育】
泰国着名大学
School of Management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亚洲理工学院
SCHILLER - STAM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 席勒—斯坦福国际学院
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 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
Rangsit University 泰国兰实大学
Thammasat University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
Mahidol University 国立玛希隆大学
Payap University 泰国西北大学 大学
Thammasat University 国立法政大学 大学
【宪 法】
现行宪法为临时宪法,于2006年10月1日获普密蓬国王御准颁布实施。分为国王、公民权利、自由与义务、议会、内阁、法院、新宪法制定、全国大选等39条。
【议 会】
全称立法议会。2006年9月19日,泰“行政改革委员会”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暂时接管国家行政权力,废除1997年宪法,解散看守政府和国会。10月1日,普密蓬国王御准临时宪法。11日根据临时宪法任命242名立法议会议员,25日任命米猜·雷初攀为立法议会主席,乍兰·军拉瓦尼上将、普乍尼·塔纳瓦拉尼(女)为副主席。2007年末,由他信亲信沙马·顺达卫领导的人民力量党在泰国大选中胜出,沙马·顺达卫成为泰国新任总理(兼任防长),内阁36人。2008年9月9日下午,泰国宪法法院判决沙马在出任泰国总理后主持烹饪电视节目违反宪法,沙马被立即剥夺总理职务。2008年9月17日泰国人民力量党副主席颂猜在国会下议院会议上当选泰国总理。
立法议会现代行国会职责,下设24个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制定有关法律文件,对政府政策和工作进行监督。立法议会主席兼任国民大会主席,有权任命200名制宪会议委员。
【政 府】
政府由一名总理和不超过35名部长组成。
【行政区划】
泰国全国共有76个一级行政区,其中包括75个“府”(changwat)与直辖市的首都——曼谷。这76个行政区一般被划分为5个主要地区,包括北部、东北部、东部、中部与南部地区,每个府都是以其首府(mueang)作为该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级行政区划,称为“区”(amphoe)与“次区”(king amphoe),根据2000年时的统计,泰国全国共有795个区与81个次区。至于首都曼谷的次级行政区则与各府的次级行政区在命名上有点出入,称为“khet”总数达50个。
【司法制度】
属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院判决的主要依据。司法系统由宪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军事法院构成:
宪法法院主要职能是对部分议员或总理质疑违宪、但已经国会审议的法案及政治家涉嫌隐瞒资产等案件进行终审裁定,以简单多数决定裁决结果。由1名院长及14名法官组成,由上议院议长提名呈国王批准,任期9年。
行政法院主要审理涉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间或公务员与私企间的诉讼纠纷。行政法院分为最高行政法院和初级行政法院两级,并设有由最高行政法院院长和9名专家组成的行政司法委员会。最高行政法院院长的任命须经行政司法委员会及上议院同意,由总理提名呈国王批准。
军事法院主要审理军事犯罪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
司法法院主要审理不属于宪法法院、行政法院和军事法院审理的所有案件,分最高法院(大理院)、上诉法院和初审法院三级,并设有专门的从政人员刑事厅。另设有司法委员会,由大理院院长和12名分别来自三级法院的法官代表组成,负责各级法官任免、晋升、加薪和惩戒等事项。司法法院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政 党】
截至2006年12月,共有44个政党在选举委员会登记注册。主要政党有:
1、泰爱泰党(THAI RAK THAI PARTY)。1998年7月24日成立。代党首乍都隆·采盛。秘书长素立亚·曾隆乐吉。执委61人。在全国设有10个党部。党员1439,4404人。
2、民主党(DEMOCRAT PARTY)。1946年4月6日成立。党首阿披实·威差奇瓦。秘书长素帖·特素班。执委49人。在全国设有194个党部。党员407,4792人。
3、泰国党(CHARTTHAI PARTY)。1982年7月8日成立。党首班汉·信拉巴阿差。秘书长巴帕·普素图。执委49人。在全国设有14个党部。党员260,0731人。
4、大众党(MAHACHON PARTY)。1998年2月10日成立(原名公民党,2004年7月19日改为现名)。党首沙南·卡钟巴萨。秘书长汶乐·盖布什。执委34人。在全国设有10个党部。党员230,4324人。
5、皇家人民党(ROYAL PEOPLE PARTY)。2006年1月10日成立。党首沙诺·天通。秘书长素拉蓬· 宋威瑟。执委7人。党员19万人。
【重要人物】
普密蓬·阿杜德国王:拉玛王朝第九世王。1927年12月5日生于美国。曾在瑞士攻读政治和法律。1946年6月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重视农业,经常视察农村,赞助实施了土地改革、水利、优良品种培植等多项农村发展计划。爱好摄影、吹萨克斯管、羽毛球和帆船运动。着有《雨丝》等多首着名乐曲并出版过乐曲专辑。1950年4月与诗丽吉王后结婚,育有子女四人:乌汶叻公主、哇集拉隆功王储、诗琳通公主、朱拉蓬公主。
⑽ 泰国有哪些党派并且与军方 民众 和他信的关系
泰爱泰党 民主党 大众党 泰国党 皇家人民党
泰国目前曾经执政党只有两个政党,一个是民主党主(现任总理阿披实)另外一个是:他信的泰爱泰党,在他信执政期间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执政党。2006年,他信出席联合国会议时,泰国黄衫军在国内以指控他信贪污,出售出售泰国Shin Corp集团49.6%股份,却没有缴税为由,突然政变,他信被迫辞职,流浪在外,泰爱泰党丧失执政地位。
关系:
他信 (泰爱泰党)~~
在他信没执政前泰国黑社会猖獗,许多基层的百姓受尽黑社会的压榨,他信上台后大力扫除黑势力,使泰国的社会环境空前好转,他信执政期间,把目光放在偏远的农村,大力改善农村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因而也得到了穷人的支持,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他信辞职后,许多穷人则感到难过,但是他信并没有离开政治舞台,希望有朝一日重返舞台。(他信的泰爱泰党在泰国的北部和东北部支持率很高,高达70%的支持率。由此可见,他信肯定为普通的平民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阿披实 (民主党 )~
阿披实表面上看,符合总理的资格,从小一直接受过英国教育,背景也优越,阿披实只关注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而与东北地区的平民百姓很少接触,泰国城市和农村的鸿沟很大,由于阿披实在任职总理前,没有在内阁中担任过职务,执政经验不足,是一个典型的偶像派政治家
红衫军(反独裁民主联盟)
因此矛盾爆发,泰国普通民众红衫军以反独裁民主联盟之名和泰国农民和下层民众的利益,支持他信,举行反政府示威,呼吁阿披实下台,举行大选(如果大选,他信肯定是赢家)
泰国的军队不受泰国任何政党的掌控,只听命于国王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