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大米和泰国香米有什么区别
1. 都说泰国米好吃, 那他和中国的米有什么不同了
主要的营养成分没有什么不同,泰国米主要是通过基因工程使大米变香。
2. 香米和大米的区别是什么
香米又名为禾米,是一种长粒形大米,又称香稻,有一股浓重的香味,大米又称稻米,含有近64%的营养物质,补充人体日常所需,是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下面再为您介绍几种品质高的大米,供您选择。
3. 泰国香米比大米营养区别是什么呢
泰国香米的含水量低于中国大米,其保质期可长达2年,这决定了泰国香米不易变质和易于储存的特性,尤其在南方潮湿天气下更占优势。而中国籼米的保质期为1年,粳米的保质期更短,只有6个月。
泰国香米的营养价值高于中国大米,它含有高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于硷酸、醣和蛋白质,也含丰富的矿物质如铁质、钙质和磷质,能充分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成份。
泰国香米的加工技术远远高于中国大米。
这些特点使泰国香米与中国大米明显存在区别.
4. 泰国香米与普通的大米有什么区别
1、产地不同
泰国香米是原产于泰国的长粒型大米,籼米的一种。
普通的大米原产于中国与印度,亚洲人的主要粮食之一。
2、香味不同:
泰国香米可闻到一股清新的香味,在煮米饭时,味道更浓一些。而白米(白米即精加工后的大米)则没有香味。
3、口感不同:
泰国香米饭粒完整,柔软爽滑,因地理环境、纬度、气候,决定了这里出产的大米含水量不超过14%。因此泰国香米口感香糯、柔软;而白米散硬一些。
4、种植季数不同:
泰国香米一年一季,而普通的大米则是一年多季。
5. 香米和大米有什么区别
香米和大米的区别并不大,都可以作为日常主食,但是香米的价格较大米相比,略贵一些,不过大米的吃法众多,含有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而且在做米饭时,蒸饭比捞饭能多保存百分之五的蛋白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种口感优良的优质大米,营养物质也十分丰富,望您择优选择。
6. 香米和大米有什么区别
区别:
香气:
香米清香,白米清香。香米最独特的特点是味道鲜美。煮熟后,味道更好、更甜、更美味。
外观:
晶莹清香的大米,无白色胚芽。在选购的时候可以通过外观辨别,香米的颜色要比米晶莹剔透的好,而且不要有白点。很容易判断。
口感:
香米柔软丝滑,大米坚硬。每个人都一定吃过白米饭,有时候感觉很硬,而香米却恰恰相反。
(6)老挝大米和泰国香米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香米禾秆细长,株高110~140厘米,株型松散,分蘖力差,不耐肥,易倒伏,但耐渍、抗病,成穗率高。叶成剑形,短而窄,抽穗整齐,成熟一致,不易落粒。穗长20厘米左右,穗大呈赤铜色,每穗80-110粒,千粒重28-33.5克。谷粒尖端有一根3-5厘米长紫色谷芒,锋利刺手,鸟不敢啄食。
米质优良,精米率百分之七十七点五,无色,半透明,光滑油润,腹白小,非糯性,营养丰富。香米香味奇特,且有挥发性,蒸煮米饭时拌合少许,米饭柔软浓香,清香四溢。
香米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健胃,清肺等医药功能,被誉为“粮中珍品”。香稻不仅米香,而且禾草亦香,当地农民经常用禾草垫床,既清香满室,又柔软舒适。用香稻草编制草鞋,结实耐穿,可预治脚气。
参考资料
网络-香米
7. 急!有关泰国香米的一些问题。
国名
泰王国(Kingdom of Thailand),简称泰国(Thailand,Thai)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寮国〕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称是暹罗。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泰国国徽国徽
泰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深红色的大鹏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身人面的神灵。
国花
睡莲
国树
桂花 学名 Osmanthus fragrans
国宝
象
国鸟
火背鹇
语言
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语与台语
泰语与台语都是从英语的Thai翻译而来,英语的Thai可以指一个语言,也可以指一组语言。一般来说,在以中文写就的文章中,表示一个语言时写作泰语,表示包含泰语在内的一组语言时写作台语。
货币
铢(baht)符号:THB
宗教
佛教为国教,其信徒占95%,其次伊斯兰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0.7%。泰国南部的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拉府以回教徒为主。另外亦有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的信徒。
面积
513,115平方公里(世界第50名)
人口
总人口:65,444,371(世界第19名)
人口密度:127/km2(世界第59名)
民族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94%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首都
曼谷(Bangkok),注册人口584万(2006年12月)。
国家元首
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拉玛九世王。1946年6月9日即位,1950年5月5日加冕。
国际电话区号
66
国际域名缩写
TH
政体
泰王国宪法规定:泰王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
重要节日
宋干节(公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水灯节(泰历十二月十五日);国庆日(国王诞辰日,公历十二月五日)。
简况
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年均气温24~30℃。
1238年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
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6世纪(应为19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19世纪末,拉玛四世王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五世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拉玛七世王时期,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
[编辑本段]【地理】
国境大部份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份。
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那河(即湄南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势逐步缓升,湄南河沿岸土地丰饶,是泰国主要农产地。曼谷以南为暹罗湾红树林地域,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成为红树林沼泽地。泰国南部是西部山脉的延续,山脉再向南形成马来半岛,最狭处称为克拉地峡。
另外,泰国的一般大众习惯将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
气候方面,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摄氏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