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莲花王叫什么名字
‘壹’ patumthani是泰国的哪里
巴吞他尼府(泰文:ปทุมธานี;英文:Pathum Thani)是泰国的中部之一个府。
巴吞他尼府原名为“三柯城”, 建于1632年。据说那莱帝及郑王曾恩赐流浪迁徙来的孟族人定居在此。在1815年,“三柯城”的民众以莲花呈献拉玛二世,因此遂为此城改新名为“巴吞城”(意义为“莲花城”。在1918 年 ,拉玛六世王在建新府署落成庆典日时,改名为“巴吞他尼府”,并一直沿用至今。
面积约1,525.9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约46公里。其疆域北连大城府;南界暖武里府及曼谷、东临坤西育府及北柳府;西濒暖武里府。 巴吞他尼府为广大平原区域,有湄南河流经市区,已开凿数条运河作灌溉用途,如开河、挽堤河、挽波河、青拉奈河等等,四面八方港汊极多,故其渔业发达,稻米、蔬菜及水果均很丰盛。另因交通便利,致各种大、中、小型工厂林立。
巴吞他尼府行政区共分为七个县;再分成60区;并细分为529村:
巴吞他尼直辖县 (Mueang Pathum Thani)
空銮县 (Khlong Luang)
探耶武里县 (Thanyaburi;浑号:冷实县)
廊素县 (Nong Suea)
叻仑缴县 (Lat Lum Kaeo)
南律胶县 (Lam Luk Ka)
三柯县 (Sam Khok)
巴吞他尼府署原位于直辖县的挽甲利区之鹄插蒲村,从1919年起移至湄南河西畔的挽卜区。
名胜古迹
梦幻乐园:位于冷实县,面积约25.6万平方公尺,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娱乐设施,分为梦幻世界芭莎、梦幻花园、神妙地区、探险地区、另有三大表演场。园里环境幽美,绿木成荫,万紫千红。
城隍庙(ศาลหลักเมือง City Pillar Shrine):为巴吞他尼府的民众之朝拜圣地,位于直辖县新府署附近,内有类似莲花茎的城柱、那莱大帝雕像、素可泰时代的佛像。
哇目昆寺:位于叻仑缴县,建于拉玛五世时代,内有拉玛六世主持春耕节的御礼亭,寺顶屋画为罕见的柚木瓦。
哇信寺:位于三柯县,寺里供奉着大城时代的重要佛像,并有孟族文物古董博物馆。
哇青那哇拉喃寺:原名“哇玛堪戴寺”,位于湄南河西畔的挽卡惹区,1938年被重新装潢的一座敕封佛寺,佛殿内有精美的壁章。
哇庶尼汤寺:位于三柯县,内有160 多年历史的拉曼式大塔,佛殿供奉有以白玉琢成的佛像。
哇披乌隆寺:位于三柯县,寺内有展示天堂和地狱故事的各种塑像,并设有博物馆。
哇排隆寺:位于三柯县,建于素可泰时代,寺内树木丛密,每年的11月至6月间,均有无数灰鹳鸟在此寺大树内筑窝繁殖,吸引很 多游客前往参观。
哇窝拉尼探玛咖雅喃寺:位于空銮县,面积约 313,600平方公尺,是环境优美的清静园林,被誉为宗教信仰的研究中心。
贝壳塔寺(Wat Chedi Hoi):位于叻仑缴县,因在此处挖掘出许多古代沉积下来的大型贝壳,故寺庙将其贝壳堆砌成佛塔形状。
‘贰’ 问谁能介绍下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拉玛一世)呢~~~谢谢~~高手帮忙~~
拉玛一世(1737年-1809年),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1782年-1809年),原名通銮。又称为昭批耶却克里(Chao P'ya Chakri),谥号帕佛陀约华朱拉洛(P'ra P'utt'a Yot Fa Chulalok),在中国史上称郑华。拉玛之父来自泰国贵族家庭,而其母名字叫Daoreung具有部分华人的血统。昭批耶却克里在位间五次入贡时间为: 干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八日,据礼部译出暹罗表文。 干隆五十三年五月初九日,据暹罗自译黄纸和自表文。 干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据上谕。 干隆五十五年八月初二日,据上谕。 嘉庆元年正月二十四日,据礼部抄本。 另,“拉玛”之意实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之罗摩,代表神化身在地上进行最理想统治的君主,登基 1782年4月6日,吞武里王朝被推翻后,郑信手下部将昭披耶却克里加冕为王,封号:拉玛铁菩提,1782—1809年在位。他原名通銮,其父为暹罗贵族,而其母名字叫Daoreung具有部分华人的血统。[1]其王孙(拉玛三世)封谥号为帕佛陀约华朱拉洛国王,拉玛六世追封其为拉玛一世,暹罗人多称一世王,中国史书上称郑华。 迁都 一世王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皇宫从吞武里移到了曼谷,从而开创了曼谷王朝,亦称却克里王朝。曼谷成了泰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国都,拉玛一世将全国的工匠召集起来,仿照大城的宫殿模式建造了新的皇宫。所需建材除了拆除吞武里炮台和大城城墙外,其余大部分来自达信大帝派往中国的采购,建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皇宫和玉佛寺。为了仿照大城的格局,他又从柬埔寨征募上万名柬埔寨人修建了长达3246米,宽20米、深2.5米的护城河。又从万象等地征募了五千名老挝人修建了城墙和堡垒,这些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至今日,这些都还保存完好,地处今日的拉塔那古辛岛区域。 编辑本段改革 一世王极力恢复和发展中央集权,树立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国王不仅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的化身。国家的一切法律、命令要由国王颁布,全国的行政事务要以国王的名义进行,国家大事要由国王亲自处理,国王及其家属被奉为神明。他恢复和健全了封建等级制度,王室成员获得了最高爵位和最高行政官阶,从而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曼谷王朝建立后,先后五次击退缅军的入侵,国家获得了统一和安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边界,逐渐恢复了大城盛世时的势力范围,使暹罗重新成为了中南半岛的大国。 在文化上,王朝初期,一世王专门设立了宗教事务厅,把佛教组织及活动纳入王室的管辖。并颁布了7个有关暹罗佛教的法令,对佛教职务级别进行调整,以提高佛教僧侣的道德水平,恢复僧侣的权势和威信。请来数百名高僧,修订和编撰了泰文版的佛教经典着作《三藏经》。并大兴土木修建佛寺,当时修建的玉佛寺等,至今保存完好。 一世王时期文学可分为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三种,但后者为数不多。诗歌是此时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复兴和繁荣曼谷王朝文学,一世王召集全国僧、俗文人开会,请他们歌颂新王朝,整理佚失的文学名着。他本人也亲自动手创作,着有《抗缅疆场长歌》,同时代的诗人乃拉里写的《里拉里诺》,也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名篇。在达信大帝收集编撰的基础上,一世王派人收集整理完善了史诗《拉玛坚》。另一位重要的作家是一世王时期负责对外贸易的披耶哄,他以披耶披帕哥萨的爵号闻名,他撰写了很多诗歌,代表作是《皇冠宝石诗》,还开创了用散文体写作的先河,他撰写的历史小说《英主》,为一世王所重视。他还在一世王的授意下,翻译了我国小说《三国演义》,使其在暹罗广泛流传。 早在吞武里时期,就开始了编年史的编写。1795年,一世王召集以昭披耶派披差为首的一批文人学者开会,商讨继续编写暹罗编年史的工作。这部编年史从那莱王(‘,1629~1688年,大城王国国王)以后为一世王授意所编着。现在这部编年史由泰国艺术厅保存,共有手抄本22册,它记述了由泰人立国到吞武里王朝灭亡的历史。可能由于它是由丹隆亲王的秘书攀礠庄努麻保管的原因,因而现在被称为攀礠庄努麻本的《编年史》。 一世王十分重视法典的修改和制定。1804年,他下令整理法典,他命令把王宫法庭保存的法律文本与地方法庭的文本及其它副本相对比,发现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于是,他指派四名大臣、三名法官、四名法学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整理大城王朝遗留下来的法典。最后汇集成一本完整的法典,抄写三份,一份存王宫,一份存大理院议事厅,一份存曼谷法庭。在法典上盖有内务部的象头印,军务部的狮头印,财政部的莲花印,这就是有名的《三印法典》。 个人生活 一世王王妃众多,王后虽然是他承认的结发妻子,但一生都未被他正式册封过王后,这完全是因为他最宠爱的万妃。万妃老家老挝,传言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善于化妆,常常打扮的十分美艳。她十分得一世王的宠爱,从披德耶隆功亲王(1876~1945笔名诺椠≤梭)《三朝代》里记载的一件事就可见一斑:王后之子依刹罗颂吞(即拉玛二世)与表妹奔洛公主,发生了两性关系,导致奔洛公主怀孕了。此事谁都不敢和一世王说,只有万妃有这个胆子替勒腊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遗憾的是万妃没有为一世王生下一男半女,不然也许得到册封的王后就是她了。在帕彻杜蓬寺的大殿佛像背后,摆放着一对金童玉女的石雕像,并刻有诗文“……坤神望得子嗣……”(“坤神”为万妃的一个绰号,即老虎的意思。传说她喜欢骂人和吓唬小王子们,小王子们于是称其为“坤神”。暹罗习俗,称呼比自己上等的人不能直呼其名,用其绰号代替其名。)也因她一世王与王后感情破裂,终生都未册封这个结发妻子,直到她的儿子依刹罗颂吞登基,才正式册封她为颂德皇太后。 1809年9月7号拉玛一世驾崩。依刹罗颂吞继位,是为拉玛二世。
‘叁’ 泰国的国王姓什么
泰国王室(泰语:จักรี),即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曾被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大帝封为王子(义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的都以郑氏为王族中文姓氏,如拉玛一世名为郑华,拉玛二世名为郑佛等等。1786年(清干隆五十一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干隆册封其为暹罗国王。此后,拉玛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均多次向清廷朝贡。
现任准皇位继承人为玛哈·哇集拉隆功(郑冕,拉玛十世)。泰国王位由王子世袭,后因缺少合法男性继承人,泰国现行的王位继承条例规定,女性可继承皇位。国王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并根据宪法,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行使权力。政府每年拨一亿泰铢供王室开支。
依泰国1997年的宪法,泰国国王及其王室没有实权,国王本人主要是国家及其完整统一的代表。但自2006年政变后,泰国王室实际上又重新控制住泰国的军政大权。2016年10月13日晚间7点,泰国王室宣布泰王普密蓬(郑固,拉玛九世)于下午3时52分驾崩,享年88岁。
‘肆’ 泰国的国花叫什么
泰国国花:睡莲
睡莲花语是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相传睡莲是山林沼泽中的女神。
睡莲又名子午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花卉。睡莲的花和叶,其状因产地如品种的不同而异。叶有的像马蹄,有的似圆盘,直径小的只有五厘米,而大的却有六十厘米。花色有白、黄、紫、青、红等。有的花朵浮于水上,有的高高伸出水面。开花时,有的朝开暮落,有的午闭夜开,开而又合,合而又开,持续三、四日。
睡莲花叶均秀丽,除作观赏外,其根状茎可食用或药用。
泰国地处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湿润,湖沼广布,生产繁育睡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泰国人民特别喜爱睡莲。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而莲又与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如来佛所坐,或观世音站立的地方,都有千层的莲花,它象征着圣洁,庄严与肃穆。信佛之人,必深爱莲花,泰国即以睡莲作为国花。睡莲与荷花同属睡莲科,所以有时容易把它们的名字搞混,在佛教中,通称为莲花。
中国有2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敬睡莲为女神,泰国把睡莲定为国花。全属约40种,分布于热带至寒冷地区的世界各地,并有大量的杂交种。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池塘或盆栽,喜强光,经常保持足够的水深。热带睡莲需在10℃以上的室内越冬,耐寒种越冬温度0℃~5℃左右。
睡莲也是埃及和孟加拉国的国花。
‘伍’ 莲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
莲花是埃及国花 莲花是印度国花 莲花是斯里兰卡的国花
‘陆’ 泰国国王是叫什么名字啊
普密蓬·阿杜德 ( Bhumibol Alyadej )1927年12月5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当时其父在哈佛大学学医),是泰国前国王拉玛八世阿南塔之弟,两岁时丧父。1933年随母移居瑞士洛桑,曾在洛桑大学攻读理科。1945年回国。1946年6月9日,他的哥哥阿南塔·玛敦国王突遭暗杀后,他继承王位,1950年5月举行加冕典礼,为泰国王拉玛九世。同年6月又赴洛桑继续学习,1951年12月回国。
能讲流利的法语,德语。喜好爵士乐,能演奏多种乐器,还会作曲、作词,曾获奥地利音乐学院音乐博士学位。他是快艇和风帆好手,曾代表泰国参加国际快艇赛得过奖牌,还曾驾风帆横渡泰国湾。
21岁时在瑞士超速开车发生意外致使右眼失明,康复过程中结识王族出身的诗丽吉,1950年4月与她成婚,育有3女1子。诗丽吉王后早年曾在法国、丹麦、英国等国生活和学习。她长期从事社会福利工作。诗丽吉王后兴趣广泛,对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扶贫、环保等问题有研究。
‘柒’ 泰国佛像都叫什么名字
泰国地区,于托罗瓦底时(6-11世纪)开始制造佛像,已发现的共数十种;洛武里时代七种,昌盛时代十种,素可泰时代八种,大城时代七种,曼谷乐达纳歌信时代共有四十种。
泰国人民相信,各个时代的佛像造型,均隐含反映该时代的民情风俗和国运之兴衰。兹略介绍泰国各时代佛像其具有一定代表性者的某些特点给大家参考。
一、 托罗瓦底佛像:佛面方、佛鼻扁、佛唇厚、佛眉弯似翅膀状、螺状佛发大,佛顶光呈圆状,佛下巴有一道横线。
二、 洛武里时代佛像:佛面方、佛眉直、下巴平、胸前袈裟作横截式。
三、 昌盛时代前期佛像:佛面圆,佛鼻弯、佛眉高、佛嘴小、螺状佛发较大、佛光似含苞莲花、佛下巴作“结子”状,佛身壮硕,佛胸圆大,袈裟前端作蜈蚣齿状,常作双盘式结跏跌。
四、 昌盛时代后期佛像:佛面鹅蛋形、佛口微开、螺状佛发小、佛光作火焰状、佛身壮硕、佛胸圆大、袈裟前端作蜈蚣齿状。
五、 素可泰佛像:佛面作鹅蛋形,佛眉弯、佛口微开、螺状佛发小、佛光作火焰状、佛腰细、袈裟长至佛脐、作单盘式结跏跌。
六、 乌通王和大城时代佛像:佛面方、佛鼻扁、佛口阔、下巴平、螺状佛发小、佛光作火焰状、额发间有一条表示细发的线状、佛身壮硕、佛腰细、袈裟作横截状、常作单盘式结跏跌坐。
‘捌’ 莲花生大士到底是谁
莲花生大士,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且(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着《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苌国王族。
(8)泰国莲花王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着《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仗那王族。一说系乌仗那英迪拉菩提(印度金刚乘始祖,着有《秘密集会》)之子。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旋又依真言阿阇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其后又从瑜伽师乐天及瑜伽母乐持学无上部法。他曾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成为佛吉祥智的四个证得现法涅盘的弟子之一(另外三人为燃灯贤、极寂友、王种罗睺罗)。
他又从吉祥师子学法。据智慧海王所着《莲花生传》载,他从吉祥师子学大圆满法以后,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他的上师佛吉祥智也曾立志朝礼五台,他的同学无垢友也到过汉地。所以莲花生一派传授的教法有很浓厚的汉地禅宗色彩。莲花生大士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初兴之时的大阿阇黎,开创了藏传佛教。藏人非常敬爱莲花生大士,因此称他为“咕噜仁波切”,意为“宝上师”或“珍贵的上师”,或有时称他为“白玛卡拉”或“白玛炯涅”。莲花生大士也被称为“莲花生大师(莲师)”。
莲花生_网络
‘玖’ 泰国寺庙两旁的守护神叫什么名字
【是莱王吧】
【泰国的国徽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
伟大的芒莱王生于公元1239年,卒于1311年。在1261-1296年作为NgoenYang城,现在的泰国清盛县第二十五位国王,在他治内于公元1296年创立了伟大的兰纳王朝(1296-1558),并成为首位兰纳王,并以清迈市为中心。
芒莱王出生在NgoenYang城,现在的泰国清盛县。芒莱王是当时统治者寮孟和允景洪(现在云南省景洪市)的公主UaMingChommueang的儿子。芒莱王在公元1261年继承了父亲的王位,继位后,他统一了兰纳北部和老挝北部的城市,成为了第一个独立城的国王。在芒莱王统治下的王国,通过结盟和吞并邻国迅速向南方扩张,在1262年他创立他在角河流域新首都的清莱市。在公元1287年,芒莱王与素可泰国王兰甘杏和帕夭王甘孟缔结和平协议,共同抵御蒙古帝国的入侵。在公元1292年,芒莱王击败了骇黎朋猜国(现今的喃奔府),骇黎朋猜最后一位君主--伊巴,被迫逃往喃邦。
在公元1296年,芒莱王再次移建兰纳王国的首都位于萍河西岸的清迈城。几年后,伊巴的儿子喃邦王Boek率领大军攻打清迈城,但是芒莱王和他的二儿子克兰还以痛击。在靠近喃奔的一个名叫KhuaMung的小村庄,克兰王子驾下的大象和喃邦王Boek的坐骑进行了遭遇战。遭遇战中,喃邦王Boek丢失了他已经撤离的军队,因此,Boek在喃奔和喃邦之间的坤丹山脉中被俘获并处死了。在芒莱王的军队占领了喃邦之后,伊巴国王再次逃亡,这一次是彭世洛。
芒莱王于公元1311年在清迈逝世,他死得很戏剧性,是在清迈市的一个市场上被雷电所击中而死。他的儿子克兰继承了王位,作为猜颂克兰王成为兰纳国新一代君主。
《芒莱法典》是以泰国历史上一位英武人物芒莱王的名字作法典之名,这是仿照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以摩奴的名字命名的方式。但摩奴只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而芒莱却确有其人。
芒莱王所制定的法规,当时在西双版纳也长期保有法律效力。在西双版纳一部后人汇辑整理的傣文史书中称:“刀芒莱成人后聪慧过人,他对百官所定之训言沿袭至今。”这里指的就是芒莱王在世时所制定的《芒莱法典》,数百年后仍为人们所遵循。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芒莱法典》在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保存着很多抄本,书长41公分,宽21.5公分,,全书包括好多内容,《芒莱法典》占其中21页。与其他各种抄本相比,此一抄本主旨明确,语言古奥,文字简略,案例较少,而且纸质陈旧,字迹古朴,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本子,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
‘拾’ 莲花生大师的八大化身
莲花生大师是十方三世诸佛的总集。念莲师心咒等于念诵所有佛的心咒,念莲师心咒等于念诵财神、本尊、空行、护法的所有心咒,利益无边。莲师有八种变化身,又称莲师八相,或莲师八名号等。
1莲师八变之一编辑
格热班玛桑巴瓦(Guru Padmasambhava),集一切知识于一身的莲花生上师。
2莲师八变之二编辑
班玛噶波(Pema Gyalpo),统治三世三界的莲花王上师(Guru Padma Raja)。
3莲师八变之三编辑
格热多杰卓洛(Guru Dorje Drollo),忿怒莲师。
4莲师八变之四编辑
夏迦森给(Shakya Senge),具足三十二妙相和八十种随好。莲师赴孟加拉从巴尔巴哈帝论师出家,号"释迦狮子"。从八大持明受八部修行密乘,从佛密论师受幻化网密续,从师利僧哈受以大圆满为主的众多显密经教。
5莲师八变之五编辑
格热罗登楚瑟(Guru Loden Chogse)
6莲师八变之六编辑
尼玛欧瑟(Nyima Oser),格热日光(Guru Surya Rasmi)。
7莲师八变之七编辑
莲花金刚上师(Guru Oddiyana Vajradhara)
8莲师八变之八编辑
森给扎卓(Senge Dradrog),格热狮子吼(Guru Simh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