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泰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2-05-24 21:16:58

Ⅰ 泰国国鸟是

泰国国鸟金嘴鸟

Ⅱ 在哪里能找到佛教鹏鸟的图片(特别是泰国的)

来这边自己选吧。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hl=en&client=firefox-a&rls=org.mozilla:zh-CN:official&um=1&newwindow=1&q=garuda&sa=N&start=0&ndsp=20

其实泰国的garuda,也就是大鹏金鸟的造型是来自婆罗门教而不是佛教。 garuda的最早故事是出自印度神话,而并非佛教产物。

Ⅲ 这种是什么鸟

白头鹎

白头鹎(音:bēi)

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中文学名 白头鹎 拉丁学名 Pycnonotus sinensis 别 称 白头翁、白头婆

俗名 白头翁

Ⅳ 请问这是什么品种的鸟

这是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为中型雀类。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厘米。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相似种金黄鹂枕部不为黑色,黑色贯眼纹亦不延伸到枕部,二者分布区亦不同,野外不会混淆。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体色艳丽。 主食昆虫,也吃果实和种子。树栖鸟,极少在地面活动,喜集群,常成对在树丛中穿梭。叫声悦耳。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
中文学名
黑枕黄鹂
别名
“黄鹂”、“黄莺”、“黄鸟”

Ⅳ 这是什么鸟头顶一点红

红耳鹎(学名:Pycnonotus jocosus)也叫高鸡冠、高冠鸟、高髻冠、黑头公、高髻郎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颊、喉白色,且和颊部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从嘴基沿颊部白斑一直延伸到耳羽后侧。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嗜食果实及其其它植物性食物和害虫,对农林业益害参半。泰国南部的也拉府(Yala Province)每年三月份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红耳鹎歌鸣比赛,奖励获胜的红耳鹎饲养主人。

Ⅵ 泰国普吉岛上,什么鸟

是黑鹭。

Ⅶ 这是什么品种的鸟

这是斑文鸟,雀形目文鸟科的小型鸟类,雄雌同色。在华南、西南地区的农田和村寨,斑文鸟属于常见鸟,数量多。斑文鸟主要以谷物为食,对农业有一定危害。。

斑文鸟(学名:Lonchura punctulata)是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嘴粗厚黑褐色,上体褐色,下背和尾上覆羽羽缘白色形成白色鳞状斑,尾橄榄黄色。颏、喉暗栗褐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地区。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多成群,常成20-3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与麻雀和白腰文鸟混群。以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不丹、锡金、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

中文学名 斑文鸟
别名 花斑衔珠鸟、麟胸文鸟、小纺织鸟、鱼鳞沉香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农田、村落、林缘疏林及河谷地区。在中国云南西部地区,也见于海拔2500米左右的田边灌丛和附近的混交林带。[1]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1]

习性: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多成群,常成20-3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与麻雀和白腰文鸟混群。多在庭院、村边、农田和溪边树上以及灌丛与竹林中,也在草丛和地上活动。群结合较紧密,休息时亦多紧紧集聚在一起,有时一棵树上聚集着上百只,若有惊扰,全群立即起飞。飞行迅速,两翅扇动有力,常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响,飞行时亦多成紧密的一团。[1]

食性:主要以谷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草子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1]

Ⅷ 这是什么鸟

这是红耳鹎主要生活在亚洲热带地区,澳洲、北美洲、毛里求斯也有引进并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在国内,它们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香港等地区。红耳鹎羽色艳丽,善于鸣叫,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红耳鹎长相独特,见过一次便叫人过目不忘。它的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高耸的黑色冠羽,像是戴了一顶高高的巫师帽,又像是尖顶的凤尾鸡冠花,略显夸张,而又霸气侧漏。这顶神气的羽冠为它赢得许多外号:黑头公、高冠鸟、高鸡冠等。它的眼睛下后方有斑块状的鲜红色羽簇,“红耳鹎”、“红颊鹎”之名也因此而来。红耳鹎到新家时的叫声比较单一,饲养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有所改善,红耳鹎的生鸟可以在暗板笼中驯养一周,然后在画眉笼中饲养。

红耳鹎喜爱水浴,每天(夏季)或隔日(春、秋)供给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鸟笼,像现在这样炎热的夏季,为了不让小鸟生病,必须要勤换水,还有清洗水罐,鸟必须喝干净的水;红耳鹎不耐寒,在北方饲养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内饲养,停止外出遛鸟。饲养红耳鹎很受泰国人喜爱,而在南部地区更是成为一种文化,几乎每户人家的庭院里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据统计,泰国全国有不下100个红耳鹎俱乐部,其中一个大型的拥有超过5万会员,每个会员据计饲养5-10只红耳鹎,有的甚至超过30只。因此泰国笼养红耳鹎的数量是以百万计的。笼养红耳鹎在泰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饲养红耳鹎,并用来进行斗鸟比赛,就如斗鸡、斗蛐蛐一样。到了70年代,人们发现红耳鹎的叫声多变,于是武斗变成文斗,红耳鹎歌鸣大赛也就诞生了。政府组织了一年一度的红耳鹎歌鸣大赛,评选最佳歌者,并为饲养者设置了丰富的奖金,吸引了全国许多参赛者。红耳鹎的叫声婉转多变,能唱高音、中音和低音,是当之无愧的泰国歌王候选人。

Ⅸ 请问网友,这是什么鸟

你的第一张图片上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
粉头果鸠(学名:Ptilinopus jambu,英文名:Jambu Fruit Dove)是鸽鸠科果鸠属的鸟类。是一种小型及色彩鲜艳的果鸠,属于留鸟,分布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印尼的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等岛、新加坡及文莱。粉头果鸠是近危物种。
粉头果鸠约长23-27厘米、重约40公克。其颜色特别鲜艳,眼睛周围有一特殊的白环,鸟喙为橘色,腿为红色,其叫声为较轻、低沉的咕咕声。成雄鸟面部为深红色,下巴则为灰色,身体背部呈绿色,腹部呈白色,胸部有一粉红色的斑点,尾部下方则为棕色。

雌成鸟面部则为暗紫色,下方有较多部分呈绿色且尾部下方为肉桂色。

幼鸟长相均类似雌鸟,但面部是绿色的,雄鸟在长出飞羽后39周长成全身羽毛。其绿色的羽毛在雨林中具有保护作用。
粉头果鸠栖息于红树林沼泽与低于1500米的低地雨林,也可生存于次生林中[1]。雄鸟具有领域性,并借着举起翅膀、上下摆动身体和咕咕叫来宣示领域,并会啄击入侵者。

粉头果鸠会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果食或直接啄食树汁上的果实,通常落单或成对出现,但在果树上觅食时可能出现一大群。像其他鸽子一样,粉头果鸠可以吸吮的方式喝水(一般鸟类则不能)。
粉头果鸠冬季与夏季皆可繁殖,雄鸟还会搜集草与树枝提供雌鸟在树上筑出脆弱的巢,雌鸟在巢中生下一至两颗白色的蛋,20天后孵化,再经约12天幼鸟长出飞羽。
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栖息地严重破坏已威胁了粉头果鸠的生存,但因为其可以生存在次生林或较高海拔的地区,所以其处境没有像其他雨林中的鸟类那么严重。粉头果鸠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5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1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8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5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4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0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7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5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8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