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如何落入中等收入
① 有关泰国经济情况的一些问题
1.曼谷现在的物价可以说和中国的大城市相当,毕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也有1000多万人居住。
2.人均消费这个不好说,住在城区中央的肯定消费的就多,住在郊区的消费就少点!
3.月薪嘛~一般低于20000铢就是4000RMB的工资的话,是过的很拮据的。
4.找工作当然看你的机会了,如果你有能力有运气,在曼谷找份好的工作肯定不是问题!
5.买房子市区的是很贵的,不过泰国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地皮,自己建的房子。泰国是允许土地私有制的。比如我在城区租一间大概40平米的房子需要是5000铢 折合1000人民币一个月!
6.泰国人家一般都有摩托和汽车,当然街上也有出租车和其他的私人出租车,也可以打摩托。曼谷还有地铁和轻轨。公交系统还是比较发达的!
7.文化教育水品也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在泰国上学不是个难事!
8.移民这个问题有点麻烦,因为我没有移民过,所以我不知道费用啦。哈哈! 不过如果你和泰国女人结婚,3年就可以享受永久居留泰国的权利,10年就可以入泰国籍了!
9.曼谷的治安也还一般般,你不遇到流氓和坏人当然很安全,遇到了也就没法了!
② 哪些国家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③ 泰国的经济
泰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和被认为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印尼,但其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5,390美元,在东南亚居中游位置,排在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之后。截至2013年3月29日,国际储备总值1,712亿美元,金额是东南亚第二大,仅次于新加坡。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也在东南亚排名第2,次于新加坡。工业和服务业是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两个主要行业,前者占整体39.2%。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低于贸易业(13.4%)和物流科技及通讯业(9.8%),建筑及采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其他服务业包括金融、教育、酒店及餐厅等行业共占24.9%。电信和新型服务贸易业是工业扩张和经济竞争力的焦点。
世界银行根据社会和发展指标,把泰国作为其中一个重大发展成功的故事。虽然人均国民总收入只有5,210美元,加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只有第103位。根据泰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的新订贫穷线,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1988年的65.26%降至2011年的13.15%。2013年首季的失业率为0.7%,是世界上失业率第四低的国家,仅次于柬埔寨、摩纳哥和卡塔尔。2013年上半年主要通胀率为2.70%,而政策利率为2.50%。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泰国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
2003年7月提前两年还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72亿美元贷款。2012年人均GDP约5390美元。
1963年起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2012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66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5%。
货币名称:铢。
汇率(全年均价):1美元≈31.08铢。
通货膨胀率:3.02%。
失业率:0.7%。 2012年财政年度预算支出1.98万亿铢, 收入2.15万亿铢。
截至2012年底,外债1337亿美元,外汇储备1816亿美元。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2012年对外贸易额为444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62亿美元,进口额2178亿美元,分别增长3.2%和7.8%。中国、日本、东盟、美国、欧盟等是泰国重要贸易伙伴。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板、电器、初级塑料、化学制品、石化产品、珠宝首饰、成衣、鞋、橡胶、家具、加工海产品及罐头、大米、木薯等。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产品及零配件、工业机械、电子产品零配件、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原油、造纸机械、钢铁、集成电路板、化工产品、电脑设备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珠宝金饰、金属制品、饲料、水果及蔬菜等。 主要对美国、东盟、中国大陆及台湾投资。
泰国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近些年有较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泰来华直接投资新增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1.5%。在华投资的公司主要有:正大集团、盘谷银行等。 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产品由过去以农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工业品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机、集成电路板、汽车及零配件、成衣、鲜冻虾、宝石和珠宝、初级化纤、大米、收音机和电视机、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泰国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市场的汽车制造中心。2004年汽车产量达到93万台,超过2001年两倍之多。丰田和福特是在泰国活跃的汽车制造商。汽车业扩张导致本地钢铁生产蓬勃。大多数车辆都建在泰国的开发和国外生产商授权的,主要是日本和韩国。泰国汽车产业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为它的许多产品找到销路。八制造商,五日,美国,和印度塔塔集团,在泰国生产的皮卡车。[ 105 ]泰国是世界第二大货车的消费者,仅次于美国。2014需要][引文,接UPS占泰国新车销量的42%。 在百货公司都有标准的固定价格,在大多数其它的地方需要讨价还价。一般情况下,你最终的成交价格可以比原先的开价低10-40%。主要取决于您的技巧和店主的心情。但是要记住,泰国人欣赏良好的举止和幽默感。只要有耐心和开朗的笑容,您不仅仅可以得到较好的价格,而且还会将购物当作一门艺术来享受。
④ 泰国的经济怎么样
趣旅为您解答,
希望采纳
谢谢了
我去过泰国和越南几次,泰国的经济比越南好。起码基础设施比越南好的多(公路、绿化、码头、桥梁等)。公路四通八达,几乎没有土路。这发面比中国好。以前经济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比中国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比泰国强了。
我觉得泰国比越南有信仰,佛寺到处都是,泰国人还比较有礼貌。
希望能帮到你。
游海岛,就趣旅!趣旅,全球海岛游第一品牌。
趣旅为您解答,
希望采纳
谢谢了
⑤ 什么是“中等收入险阱”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
在经济学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增长的陷阱分为三类: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又称为“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现在处于低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老挝、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地域优势(不靠海)、也没有FDI(国际直接投资)。现在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是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有FDI,有地域优势(靠海),但是这些因素不足以让它们达到高收入。处于高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有文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有自然资源的优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打破这三类陷阱的关键在于摆脱过分依赖外在因素,经济增长需要内生化。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一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吸引外资阶段。这一阶段是积极的吸引外资,但是处于利用外资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处于外商的绝对控制下。现在的越南就处于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工业聚集阶段。这一阶段制造业虽然也处在外资的控制下,但是出现了支柱性的产业。现在的泰国、马来西亚处于这一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技术吸收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已经掌握了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可以独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现在的韩国、中国台湾处于这一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创造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全面创新,产品设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的日本、美国、欧盟就处于这一阶段。
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度如果不成功,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就是典型,其原因在于没有将国外的技术、管理消化,其工业化过多的基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基于内在的价值创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可以使得它们达到中等收入,但是更高收入的取得则需要它们采取主动的政策,使私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如果增长仅仅是由于外部因素(地域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开发援助(ODA))导致的,那么陷阱迟早会出现。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突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国家或地区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拉美各经济体(典型的如巴西)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东南亚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典型的如马来西亚)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东和俄罗斯等资源立国型国家也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
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文献很多,而对于一个国家如何突破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向高中等收入阶段乃至高收入阶段跨越的系统理论却很少。从既有的文献中,我们发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金融体系脆弱;劳动力转移困难;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由于私人消费不足而导致严重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将完全失去动力。这一因素在拉美国家尤为普遍(智利、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
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增长模式转型不成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物资资本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经济增长必然放缓。这时技术进步(或者说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成为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实现技术进步,便可继续维持高经济增长率。相反,如果经济政策不能保证这一点,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这一现象在东亚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
金融体系脆弱。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这一原因提供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案例。自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就连上世纪的日本也因为这个原因经历了“十年”衰退。
劳动力转移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政治需要,实行一定的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率的。中国的户籍制度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类似的制度会严重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拖累经济发展。
民主进程缓慢与腐败。 采取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行政管理的落后、腐败滋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原本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还会制造出许多的行政垄断,而一些本该竞争的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将失去活力,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这一因素在中国已经逐步显露出来。
⑥ 泰国的产业特征
摘要 泰国市场开放很早,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积极的发展经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经济产业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同样发展得非常好。工业中发展较好的是汽车、电子工业。泰国汽车产业是支柱产业,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和销售市场。泰国农产口是世界五个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大米和橡胶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泰国是世界鱼产口主要出口国之一。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泰国经济发展比较亮丽。
⑦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中等收入陷阱”困扰东南亚国家
近期越南经济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严重;贸易逆差迅速扩大,越南盾大幅贬值;股市楼市双双暴跌;国家信用评价下降,国家财政力量薄弱。泰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和科学技术滞后。马来西亚现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在于它依然在使用1970年制定的“新经济政策”(NEP)。
⑧ 什么是中等收入险阱如果是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
并不是所有的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并非魔咒“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个例,而不是通论
在经济学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增长的陷阱分为三类: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低收入陷阱又称为“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现在处于低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包括老挝、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地域优势(不靠海)、也没有FDI(国际直接投资)。现在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是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有FDI,有地域优势(靠海),但是这些因素不足以让它们达到高收入。处于高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有文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有自然资源的优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打破这三类陷阱的关键在于摆脱过分依赖外在因素,经济增长需要内生化。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一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吸引外资阶段。这一阶段是积极的吸引外资,但是处于利用外资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处于外商的绝对控制下。现在的越南就处于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工业聚集阶段。这一阶段制造业虽然也处在外资的控制下,但是出现了支柱性的产业。现在的泰国、马来西亚处于这一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技术吸收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已经掌握了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可以独立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现在的韩国、中国台湾处于这一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创造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全面创新,产品设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的日本、美国、欧盟就处于这一阶段。
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度如果不成功,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就是典型,其原因在于没有将国外的技术、管理消化,其工业化过多的基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基于内在的价值创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可以使得它们达到中等收入,但是更高收入的取得则需要它们采取主动的政策,使私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如果增长仅仅是由于外部因素(地域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开发援助(ODA))导致的,那么陷阱迟早会出现。
⑨ 泰国很穷吗
泰国2011年人均gdp只能达到5300美元,泰国中央银行称洪水为患 2011年GDP估增长1%,
而中国2011年人均gdp已经有5432美元。
历史性的超过了泰国
泰国是东盟成员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的国家。中国是泰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泰国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647.4亿美元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泰国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近年来泰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发展。
泰国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农业是泰国传统经济产业,全国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农产品是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口产品由过去以农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工业品为主,主要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机、集成电路板、汽车及零配件、成衣、鲜冻虾、宝石和珠宝、初级化纤、大米、收音机和电视机、橡胶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泰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以“微笑国度”闻名于世,有500多个景点,主要旅游点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迈和帕塔亚外,清莱、华欣、苏梅岛等一批新的旅游点发展较快。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
⑩ 支撑泰国经济的主要是什么。
泰国经济
1.自然资源
泰国的主要矿产资源是锡,总储量约150万吨,居世界首位。泰国锡产量的98%来自砂矿床,含锡率
高达65%。其它矿物有钨、褐煤、铁、铜、石油、天然气、宝石、盐、铅、石膏、锑、锰、萤石、金和
铬等。泰国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各种热带常绿乔木,主要包括榕树、露兜树、樟树、金鸡纳树等。
季风林木主要有柚木、铁树、沙尔树和芒果树,还产各种藤及竹子。在内河和泰国湾盛产多种鱼类,
淡水鱼类主要有鲤鱼、弹涂鱼、鲈鱼、鳗鱼等,海鱼以鲭鱼和沙丁鱼为主。
2.经济简史
泰国原是一个农业国。1960年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80%左右,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83%,工业仅
占5%,服务业占12%。由此可见,泰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起点较低。为了尽快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
列,泰国政府从1961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并且依照其国情特点及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制订了6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作为各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原则。
自60年代至今,泰国经济大致上经历了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和协调发展的三个阶段。由于政策、措施得,在过去的20多年里,泰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在60 年代超过8%,70年代超过7%。即使在适逢西方工业国出现经济危机的第5个五年计划 (1982—1986年)期间,其年均增长率也达到4.4%。1986年以后,泰国经济突飞猛进, 1987年的增长率升到6.3%。同时,泰国充分利用了油价、利率和汇率三低的有利国际经济条件,及时把握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向海外大举投资的机遇,大力推进吸引外资战略,并实行了放宽管制和逐步走向自由化的经济政策,从而使泰国经济进入了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时期。
3.经济概况
90年代以来,由于受海湾战争和国内政局的影响,泰经济增长率有所所下降,但年均 增长率仍有8%左右。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崛起,泰经济结构已 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逐步向新兴工业国转化。 1995年,泰人均收入已超过2500美元,世界银行将泰列入中等收入国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基础设施超负荷,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教育和科学技术滞后,已影响到经济的增长。1996年,泰经济增长率急骤下降,仅达6.9%,为过去13年来最低水平。尤其是外贸出现严重滑坡,增幅猛降到不足1%。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3%,通货膨胀率也上升到6.2%。
1996年财政年度,全国51家国营企业在交通、通讯、房屋、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为2580亿铢。
1996年财政年度,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7773亿铢。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泰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享有“东南亚粮仓”的美名,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和世界上主要粮食
出口国之一。泰国的大米出口量在世界上已居第一位,木薯输出位居全球之冠,橡胶名列世界第三,玉
米排名第四,鱼产品出口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在泰国的10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占6个,占出口总值的
40%。
到目前为止,新开发的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及花卉植物等已日益成为泰国农业的重要支柱。
目前,泰国已成为亚洲第三大海洋捕鱼国,渔业产品跃居泰国农业产品出口的第4位。在饲养业方面,鸡
、鸭、肉、蛋等畜禽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量越来越大。泰国冻鸡、鸡蛋、冻虾等冷冻制品的出口已跻身于世界10 大出口国之一。
另外,泰国在水果罐头和蔬菜市场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泰国菠萝罐头已占据当今世界市场的35%。泰国农作物包括水稻、橡胶、玉米。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作为传统农业国,泰国经济结构随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这种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发展模式在过去20多年取得了显着成就,并将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泰国的采矿业过去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泰国采矿业的地位日渐衰落。作为换汇大户的锡也因世界市场价格趋低受到很大冲击。另外,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导致部分矿产品出口的下降,甚至短缺。在采矿业中前景乐观的首推石油开采。目前,泰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制鞋、电机、电子、运输设备等。
今后几年建筑业的发展势头仍将持续,但不会再象前几年那样迅猛。由于建筑业的兴旺,建材市场出现短缺,如水泥、钢材等目前依靠进口以补充不足。为改善这种状况,政府积极鼓励建材工业的发展,供求形势有所缓和。目前发展较快的有水泥、陶瓷、卫生设备等。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3).服务业概况
泰国旅游资源丰富,有500多个景点。历来以“微笑国度”闻名于世,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因此,旅游
业以其巨额外汇收入在泰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泰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吸引游客的措施,使游客人数
有了很大增长。金融业和其他相关服务业也有了稳定增长。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842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6.9%
人均国民收入(1996年):2700美元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38.5000铢
通货膨胀率(1996年):6.2%
失业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