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为什么没有小超市
A. 在泰国开小商品超市行吗
当然可以在泰国开小商品超市也是一种盈利的手段,会有很多的客人光顾的
B. 泰国市中心有泰国土产超市吗
泰国各旅游城市及周边都有土特产店,超市也不少。比如OTOP(泰国各府名产)店。在Jatuja周末市场或Sanum Luang市场都有。
在去华欣的路上有很多Maikimliai土产超市。
http://www.maekimlai-raisom.com/
去芭提雅海滨的路上有春武里农贸市场。
清迈瓦洛洛市场(Warorot Market ),清迈夜市(Night Bazaar),清迈周六夜市(Chiang Mai Saturday Market)
C. 泰国消费高吗 泰国消费水平怎么样
总体来说泰国旅游消费水平并不高,跟国内一般城市差不多,大家可以放心出游。首都曼谷消费稍微高一些,总体跟北京上海差不多。
地铁从 20 铢起,租摩托车150铢/天,租汽车800铢/天。曼谷出租车起价7元人民币,如果打表,价格一般都比京沪等城市便宜40%。曼谷的白菜1斤在2元左右, 瘦内1斤10元左右,鱼和海鲜、水果相对比较便宜。
拓展资料:
泰国货币泰铢和人民币的汇率目前大概是5.1比1。泰国的最低收入标准是6500铢左右,约合人民币1300元。这个是最低标准,也就是说在泰国雇人必须执行这个最低标准。
一般便利店收银、超市员工等这类工作的薪资是8000-10000泰铢。公司普通职员是12000-15000泰铢。当然更高端的白领、金领的收入跟北上广一样,也是蛮高的。
在泰国大米比中国贵,超市的大米折合人民币4块多1斤,原因是泰国政府保护稻米种植。泰国的快餐价格是30-35铢(人民币5-7元)一份,全国基本是统一价格。
不论在偏远地区的小镇还是超市的食物广场,或者首都曼谷机场的餐厅(你没看错,机场餐厅),都是这个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偏离。矿泉水6-9铢。大瓶的是22-24铢。
D. 泰国疫情蔓延非常严重,为何国王仍在国外度假呢
因为泰国的国王没有什么责任心,也不会为群众考虑,国王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房产,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国外的,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他仍然不回国,还在国外悠闲度假,这样的行为确实很不妥。
即便泰国政府发文警告,侮辱国王会被判刑,也抵挡不住泰国人民的怒火。泰国人民宁愿冒着被判刑的风险,也要指责国王的不当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泰国国王是真的不得民心啊。但是国王应该也不会在意民众们的看法,毕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废除国王,所以他才有恃无恐。
泰国国王自上任以来,没有做过什么对民众有益处的事情,反而还闹了好几个国际笑话,这样的国王,我觉得确实不需要存在。
E. 在泰国开个三元超市咋样
在泰国不建议你去开一个三元超市。首先,泰国的大超市的代表有BigC,全泰国人民就认这一个。然后日常的便利店,7-11覆盖了整个泰国,大家买东西都是会去711购买。所以你一个外来人去泰国开超市,前景不是太好的。
F. 泰国国家到底有没有无人超市呢
也无人超市了,我觉得是有的,这个应该到底说这个温柔超市目前的技术已经成
G. 泰国生活怎么样
泰国其实是一个地域贫富比较悬殊的国家,大曼谷附近的府因为工业的发展而比较发达,其他地方一般,东北部属于比较贫穷的。
北部相对还是比较贫穷的,因为处于山区,生活状况与我国云贵地区相当,没有大工业,没有对外的大港口和关口。深山老林中除了有一些名贵药材,几乎没有什么产业。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与中国有一定的边贸关系,但是也以日常产品以及轻工业品进出口为主。
但是泰国的南部临海地区就不同了,那里是现在泰国的经济发达区,社会生活情况与我国的东部地区相当,比较繁华,比如首都曼谷附近,旅游业非常发达制造业也非常进步,总之代表了现代亚洲繁华的精髓。
H. 泰国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除了曼谷、清迈这样的城市,其他生活水平很一般,但是人民幸福程度还比较高。
I. 泰国人生活水平怎样
泰国目前主要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1961年起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2002年开始第九个五年计划。近年,经济状况明显好转。2003年7月提前两年还清金融危机期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的172亿美元贷款。截至2006年12月底,泰国外债599.35亿美元;外汇储备669.85亿美元。
2006年主要经济数据为:
国内生产总值:78131亿泰铢(约合2060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7362泰铢(约合3094美元)
货币名称:铢
汇率(全年均价):1美元≈37.93铢
通货膨胀率:2.3%
失业率:1.4%
【资 源】
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储量4367万吨,居世界第一,锡储量约12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2%。油页岩储量达187万吨,褐煤储量约2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6·4万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1500万吨。森林总面积1440万公顷,覆盖率25%。
【工 业】
出口导向型工业。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软件、轮胎、家具等。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制造业生产指数增长7.4%,商用运输机械设备增长5.0%,纺织业增长2.5%,建材业、食品加工业、橡胶业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农 业】
农业是泰国传统经济产业,农业人口约1530万人。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4亿莱(1莱=1600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41%。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2006年泰国出口大米740万吨,同比下降0.8%,出口额976亿铢(约合25亿美元),同比上升5%。木薯、橡胶、甘蔗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比分别上升55.1%、3%和25.9%。2006年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同比增加30.3%。
【渔 业】
海域辽阔,拥有2,705公里海岸线,泰国湾和安达曼湾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洋渔场。此外,还有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的淡水养殖场。曼谷、宋卡、普吉等地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渔产品集散地。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全国从事渔业人口约50万人。
【服 务 业】
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曼谷、普吉、清迈和帕塔亚,清莱、华欣、苏梅岛等地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2006年旅游业受印度洋海啸的影响逐渐消除,外国游客同比增加20%,共计1380万人次,其中东亚游客占55.2%,欧洲和美国分别占25.3%和6.7%。全年酒店入住率63%。旅游收入4706亿铢(约124亿美元)。
【房地产业】2006年全国土地交易835,095起,交易额6179.3亿铢。新批城市建筑用地19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电 信 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发展。2006年全国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万2千户,移动电话用户4100万户,同比增长分别为0.6%和28.2%。
【交通运输】以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近年主要情况如下:
铁路:主要为窄轨。总长4451公里,全国共47府通火车。
公路:公路里程共16万公里。各府、县都有公路相连,四通八达。2006年全国注册机动车2480.7万辆。目前正在修建的昆曼公路起于中国昆明,止于泰国曼谷,全长1800多公里,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确定加快建设的国际通道。
水运:湄公河和湄南河为泰国两大水路运输干线;全国共有47个港口,其中海湾26个,国际港口21个,曼谷是最重要的港口,承担全国95%的出口和几乎全部进口商品的吞吐。重要码头包括廉差邦港、宋卡深水港和普吉深水港等。海运线可达中、日、美、欧和新加坡。
空运:全国共有37个机场,其中国际机场8个。曼谷廊曼国际机场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曼谷第二座国际机场—素万纳普国际机场已投入使用。共53个国家80家航空公司在泰设有固定航线,89条国际航线可达欧、美、亚及大洋洲40多个城市,国内航线遍布全国21个大、中城市。
【财政金融】实行平衡预算政摺?006财政年度预算支出13600亿铢,收入13394亿铢。近年来实际财政收支见下表(单位:亿铢):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收入 7481 7654 8454 10681 11176 12668 13394
支出 8505 8760 9722 10999 11093 12500 13600
差额 -1024 -1106 -1268 -318 83 168 -206
(资料来源:泰国国家银行)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对外贸易额2542亿美元,其中出口1282亿美元,进口1260亿美元,分别增长17.4%和7%。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等是泰国重要贸易伙伴。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板、电器、初级塑料、化学制品、石化产品、珠宝首饰、成衣、鞋、橡胶、家具、海产品加工及罐头、大米、木薯等。2006年珠宝农产品、海产品、工业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分别增长30.3%、13.5%、16.4%和18%。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产品及零配件、工业机械、电子产业零配件、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原油、造纸机械、钢铁、集成电路板、化工产品、电脑设备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珠宝金饰、金属制品、饲料、水果及蔬菜等。2005年原材料、汽车及零配件、原油进口分别增长了5.1%、6.4%及17.6%。
(资料来源:泰国国家银行)
【对外投资】主要对美国、东盟、中国大陆及台湾投资。
泰国在中国的投资近年有较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共批准泰来华实际投资29.7亿美元。在华投资的公司主要有:正大集团、暹罗机械集团、盘谷银行等。
【外商投资】自1961年起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外商赴泰投资。1987~1990年为外国对泰投资高峰期。1997年泰遭受严重金融危机,外国投资大幅下降。此后,泰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立法,以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外国投资。据初步统计,2006年外国对泰直接投资净额为3077亿泰铢(约94.5亿美元)。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统计,从1993至2006年,按在泰投资额计算,前5位为:日本、欧盟、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主要投资领域为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业。
【人民生活】 上世纪80至90年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工人最低工资和公务员薪金多次上调,居民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状况不断改善。1997年金融危机后,人均国民收入一度下滑。1999年经济逐渐复苏,人民生活水平再度提升。200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7362泰铢(约合3094美元)。
J. 泰国为什么没有像家乐福等外国的大型连锁超市,只有一些本土的超市
泰国的城市规划法限制大型超市的发展,大型超市在选址方面会遇到很多难题。
但是,本土的超市拥有天然的优势,所以象卜蜂莲花集团(CP)、BIG C超市(BIGC)就发展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