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府想挖的运河叫什么名字
① 50年来,为何泰国都不敢挖克拉运河
挖克拉运河需要巨大的投资,所以泰国不挖克拉运河。在泰国克拉运河非常长而挖这条的运河需要很多的投资所以泰国政府没有能力承担挖运河的投资,所以挖运河的计划一直没有实行。如果把运河挖了还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所以泰国政府不会挖这个克拉运河。
西方国家有很多国家会通过各种形式的阻挠泰国政府挖运河,如果成功的挖了运河泰国政府会获利,而西方的国家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会阻挠泰国政府挖运河,另一方面啊挖运河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泰国不会挖运河。
② 计划开挖的克拉运河位于东亚吗
您好,位于东南亚
克拉地峡运河(规划中),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群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③ 想知道: 泰国克拉运河在哪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
克拉运河是开凿于克拉地峡的人工运河,目前中国和泰国正在积极推进克拉运河的修建,柳工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企业已对克拉运河提供重要支持。
④ 泰国所谓的“克拉运河”何时动工它的开凿对国际各个方面有什么影响
长期以来,东亚国家能源供应的70%依靠穿越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的运输。作为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海运通道,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经过马六甲海峡。但是,这条能源生命线在运量、航线里程、安全性上都存在不少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海峡被认为是国际上最恐怖的海域,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里。最近,不少国家担心恐怖组织会在马六甲海峡劫持船只、发动恐怖袭击,导致该地区的恐怖威胁逐步提升。这些安全隐患使它已成了制约东亚发展的能源瓶颈。在泰国克拉地峡开凿一条亚洲的“巴拿马运河”, 开辟第二条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成为受到各方普遍看好的选择。
设想中的克拉运河横贯泰南,全长120公里,宽400米,深25米,双向航道,预算耗资达250亿美元,耗时10年。运河建成后,远洋运油船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两大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这对航运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国家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但是,泰国国内只有30%的人赞成开挖地峡,另有四成的人反对这项工程的上马。反对派人士则担心,开挖运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更重要的是耗资巨大,政府难以承担。鉴于此,泰国政府提出了开凿克拉地峡的新版本,大力推介“石油路线图”,即筹资6亿美元,在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线路上修建全长250公里的输油管道。泰国能源部提出,将在泰国湾沿岸地区建立减免税收的石油自由贸易区,扩大已有炼油能力,建设深水码头、扩建储油设施,吸引国际油商,使东亚国家进口油每桶成本可降低2美元,大体与欧洲进口商的成本持平。为让泰国在今后5年内成为亚洲新的能源运输和贸易枢纽,政府多次向几个东亚国家推销这一方案。
同时,东盟内部的一些成员国则强烈反对开凿克拉地峡,新加坡首当其冲。几百年来新加坡就是靠地理的优势条件,利用马六甲海峡发展经济,由此发展成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贸易中心。克拉运河一旦开凿成功,势必会影响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生意,减少新加坡的利益。新加坡为此忧心忡忡,新加坡驻泰大使专程造访泰能源部,表示新泰作为地区友好国家在重大经济战略上应开展政策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尽管新加坡大使表示对泰国的能源计划并不担心,但也含义颇深地指出:“如果进行这样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话,显然会改变现有格局。”
克拉运河开通最大的受益者日本则一直热心该项目,曾多次主动提出各种避开马六甲的建议,并希望得到其他国家的积极回应。日方有专家提出,可以考虑围绕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的施工,以及将来的经营管理,将周边地区作为东亚能源储备流通基地,以“东盟+中日韩(10+3)”的方式共同经营。
围绕克拉运河的开凿,各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仍在积极协商,以求共识。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克拉地峡运河计划实现,不但欧亚贸易路线将因此改变,也为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及安全战略带来巨大变化。
由于问题多多,故何时动工,至今还尚不可知!
⑤ 泰国克拉运河计划的介绍
1泰国“克拉运河计划” 是指在泰国克拉地峡处挖掘一条沟通泰国湾与安达曼海的运河。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两侧海域分属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峡最窄处不足50千米,但中间有山脉阻隔,最低的山口海拔100米左右,其他200米以上;但南部与马来西亚交界处地势平坦,最高海拔70米左右,开凿船闸运河成本较低。如果开凿成无船闸运河,建设成本会增加不少。
⑥ 泰国欲求助中国建克拉运河是真的吗
澳大利亚8月14日报道称,泰国计划借助中国投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修建一条新的运河。假设(这是一个重大的假设)项目顺利进展,它必将制造一些重大的赢家和输家。
这个项目是在泰国湾和安达曼海之间开挖一条穿越泰国地峡、长达135公里的运河,从而缩短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大约1200公里(或是2至3天)的行程,耗资280亿美元。它相当于亚洲的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但是修建难度会更大。
项目建议已提出很久。19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就考虑过。他们认为修建起来非常困难,但是英国人仍然获得了泰国国王的承诺:绝不允许其他任何人修建。20世纪30年代,曾有担心认为日本人计划修建此运河,以便日本舰队绕过英国在新加坡的基地。1940年英国拍摄了着名的新闻短片,详解了有关问题的方方面面。
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在考虑修建运河的新计划,但是无人能够解决项目的资金支持。也许,这一次有了中国的资金支持,项目将得以实施。
斯里兰卡在海运中转市场方面业绩喜人。大多数印度港口状态糟糕,没有能力处理大容量集装箱货船,这也帮了斯里兰卡的忙。但是,远比竞争强而利润低的船运中转贸易更有利可图的业务是“开箱”业务和提升价值链,就像新加坡那样。科伦坡有可能成为物流、维护保管、工程和金融及法律服务的地区中心,而且就在印度沿海的边上。这正是科伦坡港口城市项目的意义所在。
始终对自身弱势保持清醒头脑的新加坡已经在关注斯里兰卡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问题了,尽管它明白斯里兰卡必须解决很多系统问题才能在提供先进的高价值服务领域具备竞争力。
眼下,克拉运河也许只是一个梦想。曾经,在美国(当时一个崛起的地区大国)认为有必要修建巴拿马运河以便进入第二个海洋之前,他们也是这样说的。
⑦ 想知道:中国 泰国克拉运河在哪
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两侧海域分属太平洋与印度洋
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拉地峡是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东临泰国湾(暹罗湾),再向东是南海、太平洋;西濒安达曼海,向西进入印度洋;南端与马来西亚接壤。这条运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⑧ 泰国克拉运河计划的开始筹建
泰国地处于中南半岛中心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通往湄公河区域和南亚的重要门户,历史上,泰国便有在克拉地峡修建克拉运河的构想,限于人力物力,克拉运河计划未能实施。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克拉运河计划有望成为现实。近日,由柳工集团、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牵头的克拉运河筹建小组已经开始运作,东盟的“钻石十年”也将收到最好的礼物。
克拉运河位于泰国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根据工程计划,这条100公里的人工运河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成为亚洲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
克拉运河开通后,东盟贸易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将不再通过马六甲海峡,克拉运河相对原有的马六甲航线,直线缩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这为东盟自贸区的物流货运节约了大量的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
届时,东盟、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贸易体都因克拉运河的开通而受益。
随着克拉运河的修建,东盟的“钻石十年”将更加灿烂辉煌,克拉运河则成为皇冠上的明珠。
⑨ 一本万利却令人望而生畏为何克拉地峡运河无法变成现实
挖克拉运河需要巨大的投资,所以泰国不挖克拉运河。在泰国克拉运河非常长而挖这条的运河需要很多的投资所以泰国政府没有能力承担挖运河的投资,所以挖运河的计划一直没有实行。如果把运河挖了还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所以泰国政府不会挖这个克拉运河。
西方国家有很多国家会通过各种形式的阻挠泰国政府挖运河。如果成功的挖了运河泰国政府会获利,而西方的国家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会阻挠泰国政府挖运河,另一方面啊挖运河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泰国不会挖运河。
⑩ 泰国准备建设的一条海峡 叫啥子名字 就是以后不用穿越马六甲海峡
是运河,不是海峡
泰国拦腰开凿“克拉运河” “捷径”欲替代马六甲海峡早在17世纪,泰国人就构思在该国南部开凿一条运河,缩短印度洋及南中国海之间的航程。 我国《财经时报》去年底就披露,中国有关方面酝酿投资数百亿美元,注资克拉运河、昆明———曼谷公路等大型工程,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 到目前为止,泰国克拉运河开发项目委员会已至少访问中国三次。中国石油里海折戟,促使一度搁置的泰国克拉运河方案重新进入决策层视野。 美国、印度正加大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开凿泰国运河可以避开风险,而且航程至少缩短1126公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5月上旬,一度被认为胜算在握的里海北部油田股权认购在最后关头失败,不仅使中海油与中石化长达两年多的准备工作付诸东流,更是继去年底,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退标和中俄石油管道改线风波之后,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遭受的又一记重创。 失意里海使得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东仍将是我国原油进口最主要的基地,也使得对石油海运安全的考虑,需要重新强调。但这或许会成为泰国克拉运河项目的一个契机。一位石油专家透露,一度搁置的克拉运河方案有可能重新纳入决策层考虑范畴。 马六甲海盗猖獗交通混乱对马六甲过分依赖值得担忧 据统计,2002年中国进口石油近8000万吨,占石油消费的比例已上升为32%。据专家预测,即使国内石油需求按下限估计,石油产量按上限估计,2010年时我国的石油供求缺口也将在1亿吨以上,而且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 而中国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这些进口石油的运输都必须经过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马六甲海峡。 但马六甲海峡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眼下的隐患就有两个,一是海盗活动十分猖獗,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二是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以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 从战略风险的角度考虑,中国对于马六甲海峡“过分依赖”就更值得担忧了。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马六甲海峡是必须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国已经取得了新加坡海、空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并援建马六甲沿岸的一些军事设施。 印度通过在孟加拉湾所拥有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在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处修建了海军基地,并部署重兵扼守海峡西口,希望能够控制整个印度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定的石油战略,就不能不考虑规避马六甲海峡现实及可能出现的风险。 寻找替代运输通道成关注热点开凿“亚洲巴拿马”最引人注目 由于马六甲海峡长约1100公里,船舶绕行距离较长,加上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寻找各种替代性的运输方式及运输通道成为远东多个国家关注的热点。截至目前,有关方面提出的方案主要有三个:泰国南部沿海“海陆联运陆桥”、泛亚洲石油大陆桥和开凿克拉地峡运河。 中国有关部门曾组织能源研究所与综合运输研究所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联合研究。据参加过研究的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兴珊博士介绍,这几个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二个方案只能解决4000万吨左右原油的运输问题,这与远东国家需从中东进口4亿吨左右的原油相比,作用相当有限。并且第二方案也不具备经济竞争优势。 第三方案———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亚洲的“巴拿马运河”,一直是“撇开马六甲”设想中,最引人注目的方案。 克拉运河讨论已过百年投资过大泰国争取多国合建 在泰国,克拉运河计划已讨论超过100年。泰国政府对此项目相当热心,多次进行论证。但是由于投资过大,单凭泰国自身力量难以承担,泰国一直在争取其他国家合作共建。 2003年初,泰国政府授权一家香港公司负责进行可行性研究。该香港公司预计,工程费用将高达250亿美元。另有2002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开凿工程应在2005年正式开始,整个工程可提供3万人就业,用10年时间完工。 如果克拉地峡运河计划实现,肯定会是21世纪最庞大的工程之一,不但欧亚贸易路线将因此改变,也为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及安全战略带来巨大变化。 日本是克拉地峡运河的另一个热心者。朱兴珊介绍,日本多次主动提出各种避开马六甲的建议,并希望得到中国的积极回应。 日本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田边敏宪说,中国未来从中近东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其规模将与日本从中近东进口的规模相匹敌。他认为,在能源问题上,“东盟+3(日中韩)”必须要友好地开展合作。 日方有专家提出,可以考虑围绕泰国克拉地峡运河的施工,以及将来的经营管理,将周边地区作为东亚能源储备流通基地,以“东盟+3”的方式共同经营。 朱兴珊认为,单从克拉地峡运河本身看,该项目对中国石油安全是有好处的。如果项目变为现实,中国可能选择参股的方式进入这一新的战略通道的建设。但由于投资数额巨大,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难于预测项目何时会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支持开凿运河只是纸上谈兵油源多样化才是根本出路 “中国可能支持开凿克拉运河”的消息,震动了东南亚各国。这几天,新加坡媒体纷纷就此作出报道和揣测。 然而,我国曾参加相关方案联合研究的专家———国家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罗萍近日在《北京青年报》表态:“开凿克拉运河”的方案已提出多年,都未实施。几乎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成本太高。目前来看,相对于运油途径的安全,油源的安全更值得关注。油源多样化才是中国摆脱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根本出路。 即使克拉运河开工,里海对中国石油战略仍属至关重要的地区。为了摆脱对中东地区的依赖,中国石油进口源开发的重点开始转向俄罗斯及中亚地区。这一战略意图不会轻易放弃。 日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的输油管道协议,总投资额将达30亿至35亿美元,建成后每年将可输送1000万吨至2000万吨的原油至中国。这项协议与已经签订的中俄管道的协议合起来,可以解决相当于中国现时原油需求量的16%,大大减低内地对中东原油的依赖性。 此外,中国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6月4日与阿塞拜疆石油公司签署一项价值1.4亿美元的合约,将共同重整一处陆上油田。(本报综合消息) 相关链接 克拉运河 克拉运河有两个主要的建设方案:“北线”穿越克拉地峡,衔接泰国湾的春篷和安达曼海的拉廊,全长90公里。由于这条线路穿越山区,增加了工程的困难,因此近年又出现了“南线”方案,选择在宋卡和沙敦之间开凿一条全长102公里的运河,工程长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势却较平坦。(本报综合消息) 相关链接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7—15世纪,中国与南亚、阿拉伯各国、非洲就是通过这条海峡进行着友好往来。1511年到1945年,该海峡曾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控制;二次大战后,海峡重新归沿岸国管理。现在,马六甲海峡由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仅次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多佛尔海峡。每年,这里有大约8万艘船只通过,每天平均约有220艘。 狂风暴雨经常不期而至,风暴倒不可怕,最令人头痛的是马六甲海峡里的海盗,对商船的危害特别明显。平均3-6天就发生一起劫船事件。 除了海盗,大国对海峡控制权的争夺也足以令人忧虑。马六甲海峡是美国要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目前,美国已经取得了新加坡海、空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还在援建马六甲沿岸的一些军事设施。南亚大国印度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处修建了海军基地,并部署了重兵。印度扼守马六甲西口,不仅是为了打击海盗,制止非法军火、毒品和走私,更重要的是对专属经济区进行严密监控,进而控制马六甲,达到掌控印度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