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马赛克大楼是什么时候造好的
⑴ 泰国马哈普拉萨德王宫于什么时候建成
泰王国首都曼谷像是一个带有异国风情的梦境。庙宇和宫殿把金光射向蓝天,狮子和恶魔露出石头獠牙,雕像伫立,露出冷漠的微笑。半明半暗的寺庙里檀香木制成的佛香在燃烧着,弥漫着一种芬芳,灰色的钵像巨大的钟默默地抵抗时间的流逝。
1767年,缅甸军队残酷地摧毁了泰王国首都大城(阿瑜陀耶)。年轻的首领披耶·达信和50名士兵得以逃脱,很快他集合残部,打了几次胜仗,把侵略者从故乡赶了出去。胜利后,达信称王,但他却没有地方去庆祝胜利——整个大城一片废墟。四百座寺庙化为灰烬,大火吞噬了寺庙带有雕刻装饰的屋顶。淤泥堵塞的水渠,曾几何时,装饰有童话动物图案的皇家小船在这里泛舟。
达信含泪离开了大城,在湄南河畔建立了吞武里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恢复专制主义,他身边是外国雇佣兵卫队,他甚至坚持让人向他发誓,而由于宗教原因,在以前的国王当政时是无须发誓的。最终达信宣布自己是佛,要求得到相应的尊敬。农民、大封建主和僧人们决定等待一个方便的时机来消灭达信。
1782年,大部分泰国军队去镇压柬埔寨起义,发生了反对达信的暴动。看到抵抗无益,达信退位,并宣布出家。当然,人们说达信疯了。忠诚的下属把他塞进天鹅绒(泰国人认为天鹅绒是高尚的象征)袋子,用檀香木杖狠狠地打他,为的是不让一滴血玷污君主的身体。根据泰国人的佛教观,统治者只能这样被处死。
凯旋归来的昭披耶·却克里将军建立了新的却克里王朝,称拉玛一世,一直统治到今天。他把城市移到河的对岸,此前这里是个名叫曼谷的小渔村。这样,就诞生了新的首都,当地居民称之为克龙格杰普,意为“天使之城”。在为了纪念毁坏的阿瑜陀耶城而修建的人工运河里,反射出按古代风格建造的色彩斑斓的宫殿和庙宇。
于1782~1809年建成的马哈普拉萨德王宫以其富丽堂皇震惊世人,使来曼谷的游客长时间地欣赏这个由默默无闻的泰国工匠创造的艺术瑰宝。王宫被几个世纪前建造的高高的白石墙围起来。从那时起,每个新君主都想建造新的建筑以使自己名垂青史,还想让自己建造的建筑超过此前所有的建筑。大厅精致的透花装饰、镀金的墙壁和人工彩绘耗资巨大。王宫内外都装饰得很豪华:镀金装饰、镜子般光滑的马赛克、鲜艳的瓷块,还有漆壁画。
现在国王和王后只有在盛大的仪式时才来到宫殿。国王过生日时,在第一觐见厅发表节日讲话。船形的圣堂通向内室,那里在九层伞下是镀金的王位。而第二觐见厅里是珍珠贝王位,这是向死去的王室成员举行告别仪式的地方。
⑵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分别是什么风格的建筑,用处是什么怎样才能进去参观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是上海的标志建筑群,不少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
万国建筑群优秀建筑有:亚细亚大楼、有利大楼、日清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楼、电报大楼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
(2)泰国马赛克大楼是什么时候造好的扩展阅读:
相关历史;
1、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这一片建筑位于南京路的东端接外滩,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历史,都是上海的优秀典型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折衷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2、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外滩旧景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
3、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但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
⑶ 外滩那边有什么着名的建筑
中山东一路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在英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着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02年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美丽的外滩(11张) 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谜一般地来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mào)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7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⑷ 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桥是哪里呢面积有多大呢
近些年来,随着玻璃桥的走红,不只是国内,可以说全世界各地都在新建各种各样的玻璃桥,尤其是国内,几年前,玻璃栈道还只有张家界的天门山才有,而如此杭州周边已经有好几座玻璃桥了,可见现在玻璃桥有多么热门,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桥在哪里么?
非常清晰的玻璃,可以明显的看到下面的建筑物,可以说整座城市都在自己的脚下,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了解,有的胆子比较小的游客甚至在上面直接吓哭了,可见这里多么的恐怖?
⑸ 喜塔腊.山竹太凶残恐被台风届除名,新的台风叫什么好
既然你问了,那下一个台风就叫喜塔腊.尔晴吧哈哈哈
想象一下天气预报:预计下周尔晴即将登录沿海,请最好防范措施哈哈哈哈哈
⑹ 花费几十亿的泰国高楼怎么会被游客嘲笑太丑
每一个国家,或是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它独一无二的地标性建筑,而这些地标性建筑大多数都会是这里的第一高楼,比如位于迪拜的迪拜塔,位于广州的小蛮腰,而这些地标性建筑的高度也从另一方面也代表着这座城市,因此不断地会有新的更高的建筑新建投入使用,想要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第一高楼。
随着云顶大厦的逐渐对外开放,如今内部的体验项目已经非常的丰富,一楼有VR太空行走体验,戴上眼镜漫步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上空;二楼到四楼则是免税店,尽情的享受购物的乐趣;中间大大部分楼层则是公寓和丽思卡尔顿酒店;76层和77层则是SkyBar,在这里能享用精致的美食;74层、75层、78层则是全方位的观景台。
⑺ 泰国 的标志性建筑是
1、玉佛寺(Wat Phra Kaew)位于曼谷大王宫的东北角,是泰国最着名的佛寺,也是泰国三大国宝之一。玉佛寺是泰国佛教最神圣的地方,是查库里王朝的守护寺和护国寺,建于1782年的玉佛寺是泰国大王宫的一部分,面积约占大王宫的1/4。
玉佛寺是泰国王族供奉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因寺内供奉着玉佛而得名。寺内有玉佛殿、先王殿、佛骨殿、藏经阁、钟楼和金塔。玉佛寺的门票与大皇宫的门票通用。
2、四面佛是华人地区民间对梵天的俗称,“梵天”在佛教中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原是印度教、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创造宇宙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
在东南亚,特别是泰国被认为是法力无边,掌握人间荣华富贵之神;其四面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供信众祈福。由于外形近似中国佛像,中文译名多为四面佛,但事实上四面佛不是佛,所以准确而言应译为四面神。
3、女英雄纪念碑
普吉岛上最着名的文物是陶提卡沙蒂(Thao Thep Kasattri)和“陶诗顺通”(Thao Sisunthon)的英雄姊妹纪念碑,也是全岛的称志。
普吉岛上最着名的文物是陶提卡沙蒂(Thao Thep Kasattri)和“陶诗顺通”(Thao Sisunthon)的英雄姊妹纪念碑,也是全岛的称志。
据记载,这对姊妹生于十八世纪,当时正值泰缅交战时期,公元1785年,建国才三年的曼谷王朝遭到缅军的野蛮入侵,部分侵略者直闯普吉岛,此时普吉府尹(省长)突然病逝,值此大兵压境,城中无人为首,人心惶惶之际,府尹的遗孀陶提卡沙蒂和她的妹妹陶诗顺通便自告奋勇担起了抗击侵略者的重任,她们组成临时作战指挥所,紧急动员城中百姓投入战斗,并构筑坚固堡垒,配备大炮。
当侵略军向她们发动进攻时,她们向敌军猛烈开火,把敌人打得昏头转向,狼狈逃窜。由于敌军人数大大超过岛上的守军和居民,姊妹俩急中生智,挑选五百名身高体壮之妇女,穿上军装,扛上木制假枪,在城中不时地进进出出,好像有大批部队守卫一般。
4、大皇宫(Grand Palace),又称大王宫,是泰国(暹罗)王室的皇宫。紧邻湄南河,是曼谷中心内一处大规模古建筑群(计28座),总面积218400平方米。大皇宫始建于1782年,经历代国王的不断修缮扩建,终建成现在这规模宏大的大皇宫建筑群,至今仍金碧辉煌。
大皇宫是仿照故都大城的旧皇宫建造的,大皇宫是泰国诸多王宫之一,是历代王宫保存最完美、规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宫。
曼谷王朝从拉玛一世到拉玛八世,均居于大皇宫内。大皇宫汇聚了泰国的建筑、绘画、雕刻和装潢艺术的精粹。其风格具有鲜明的暹罗建筑艺术特点,故深受各国游人的赞赏,被称为 “泰国艺术大全”。1946年拉玛八世在宫中被刺之后,拉玛九世便搬至大皇宫东面新建的集拉达宫居住。
现在大皇宫除了用于举行加冕典礼、宫廷庆祝等仪式和活动外,平时对外开放,成为泰国着名的游览场所。
5、曼谷国际机场
曼谷有两个国际机场可以指:廊曼国际机场,Don Mue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称为旧曼谷国际机场,位于泰国曼谷北郊的国际机场,1914年3月27日启用。代码DMK。素万那普国际机场Suvarnabhumi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称为新曼谷国际机场,位于泰国曼谷东郊的国际机场,2006年9月28日启用。
⑻ 为什么有的银行🏦整栋大楼都是银行,它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房间这么大的面积吗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着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亚细亚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东洋伦敦——东风饭店“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枣上海总会。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1906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枣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泰国盘各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招商局大楼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枣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的。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上海海关大楼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着名大钟之一。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它那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象征着使命。交通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4号,建于1940年,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属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丛中更显现代气息。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是一座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至今已历了八十多个春秋。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公。该建筑结构坚实,装饰精致,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两旁有洞形窗户。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色调和谐,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还保存完好。台湾银行大楼现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之所在。该楼兴建于1924年,占地904平方米。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这不禁让人想起具有“东洋伦敦”之称的东风饭店。这些楼与楼之间内在或外在的联系,使得外滩的建筑尤显和谐统一,建立一种整体的美感。麦加利银行大楼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丽如银行,就开在如今被人们称作麦加利银行大楼之内。大楼共五层,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大门则是楼的主线,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更让人们感受到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玲珑与别致。友邦大厦(原桂林大楼、字宇大楼)这里曾是外国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枣《字林西报》馆。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和平饭店南楼(原汇中饭店)漫步外滩,有一幢白清水砖墙,红砖腰线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座美国风格的六曾楼房就是和平饭店南楼,它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原名中央饭店。这座建于1906年的饭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09年“万国禁烟会”就在这里举行,1996年又召开了联合禁毒署举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1911年中国同盟本部也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这一系列具有纪念价值的史实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辉煌。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南北两楼错落而置,与南楼相比,北楼顿觉气魄豪华。高77平方米的大楼,由于内外装饰讲究而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花岗石的墙面,圆锥形的屋顶,紫铜的屋面,无部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气。饭店内部设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国套房。餐厅、大堂装饰富丽堂皇。还有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地名曲,使人仿佛置于一个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相交融的殿堂。中国银行大楼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盖绿色琉璃瓦,楼檐上用斗拱装饰。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这些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扬。怡泰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口,有一座看似平常但又富有趣味的建筑,它就是怡泰邮船大楼即“格林邮船大楼”。该楼高7层,另有2层地下室。坚固厚实的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层附有外展的阳台,七层顶楼还建有塔楼,雅致美观,整个大楼外立面简洁明朗,也是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正金大楼建成于1924年,独具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同样有着花岗石的外墙,明晰的主线,对称的造型,但少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显流畅。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怡和洋行大楼自从1943年上海开端口后,国外商家纷纷开设洋行,怡和洋行就是最早的几家之一。此后英商在这里开展了大量的贸易活动。怡和洋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大楼一、二层为一段,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显得庄重坚实,第三至五层又一段,有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气魄雄伟,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顶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层。东方大楼即现在的市公安局交通处大楼原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公场所。设计师用豪华浮夸的手笔,在教堂和宫殿中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结为一体,并用短檐、波浪形墙面、重迭柱及壁画,使建筑物产生神秘的宗教气氛。大楼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尤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两侧厚实的墙面横向划分为三段,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刻。底层门窗形成三个高大的楼门,居中是线状的浮雕。另外,大楼在小构体上也精雕细凿,力求完美可谓是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英国领事馆建于1873年,楼高二层,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楼宇台基较高,底层竖向中段有五扇圆拱形窗,两边房间窗户倒是圆拱形。外立面整齐见变化。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层顶用中国蝴蝶瓦铺成,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大楼东面楼前有大草坪,环境更现优美。解放后,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层设在这里,该社迁出后,由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这里。除了上述地处外滩的大厦外,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俄罗斯总领事馆以及气象信号台与外滩的这些建筑浑然一体,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万国建筑博览”的画卷。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1970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座钢铁结构桥,跨度52.16米,宽18.3米,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上海大厦由主楼和副楼组成的上海大厦位于外白渡桥的北侧。这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主楼原名“百尧江大厦”。副楼又名“浦江饭店”。现为三星级宾馆,饭店设有中、美、英、法、日、阿拉伯六国特色高级套房,曾接待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外游客。俄罗斯总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该楼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楼有四层,带阁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间有壁柱。屋顶为双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线尖顶窗户,西侧楼顶有二层楼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观赏黄浦江、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气象信号台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最好乘公交车经过外滩时,那些银行的名称都能尽收眼底.
⑼ 什么软件能去掉照片上的马赛克
用PS软件能去掉照片上的马赛克,去掉照片上的马赛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我们准备好要去除马赛克的图片。
⑽ 现在泰国国王和王后在什么时候才会去宫殿
于1782~1809年建成的马哈普拉萨德王宫以其富丽堂皇震惊世人,使来曼谷的游客长时间地欣赏这个由默默无闻的泰国工匠创造的艺术瑰宝。王宫被几个世纪前建造的高高的白石墙围起来。从那时起,每个新君主都想建造新的建筑以使自己名垂青史,还想让自己建造的建筑超过此前所有的建筑。大厅精致的透花装饰、镀金的墙壁和人工彩绘耗资巨大。王宫内外都装饰得很豪华:镀金装饰、镜子般光滑的马赛克、鲜艳的瓷块,还有漆壁画。
现在国王和王后只有在盛大的仪式时才来到宫殿。国王过生日时,在第一觐见厅发表节日讲话。船形的圣堂通向内室,那里在九层伞下是镀金的王位。而第二觐见厅里是珍珠贝王位,这是向死去的王室成员举行告别仪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