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古代坤是什么官
① 泰国宫廷里的官位与爵位有哪些
泰国宫廷里的官位与爵位分男女两种:
一、男性爵位
1、昭披耶,昭披耶是公爵,是当时最高的官职爵位。
2、披耶(候爵)
3、披/帕(伯爵)。伯爵在当时的泰国等级也较高。
4、銮(子爵)
5、坤(男爵)。男爵五爵之中最低的,地位仅高于平民。
二、女性爵位
1、探普颖。昭披耶之妻的封号为探普颖,(又叫公爵夫人)
2、坤颖。披耶之妻(即候爵夫人)为坤颖,女蒙拉查翁(即郡主)也称坤颖。
(1)泰国古代坤是什么官扩展阅读:
泰国王族的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王族成员一出生既具有的爵位,一种是国王封赐的爵位。
王族出生后的爵位是根据本人同国王的血统关系的亲疏而定。
凡出生于王室者,不论是王子、王女或王孙,均称为昭(即亲王)。昭又依次分为昭法、帕翁昭
、蒙昭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份为数等,简介如下:
1、昭法,是高等王室成员出生后的爵位,分为两等:第一等是王后或者东宫娘娘所生的子女。第二等是西宫娘娘所生的子女。
2、帕翁昭,是次于昭法的王室出生后的爵位,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王妃所生的儿女。
第二等父亲是昭法母亲是昭的王孙。第三等父亲是第一等的昭法,母亲不是昭的王孙。
3.
蒙昭,次于帕翁昭的王室爵位,帕翁昭的子女称蒙昭。
以上三种爵位是用来称呼国王第一、二、三代后裔的,他们都是昭,既是亲王。拉玛四世王时,称蒙昭的后裔蒙叻差旺。蒙叻差的后裔为蒙銮。这两种爵位限于国王的第四、五代后裔,他们虽然是亲王,但距国王已远,所以别人同他们谈话时,可以不用王族语言而用世俗语言。第五代以后的子孙,便不再享用王室的爵位了。
② 泰国皇帝世系表
一、帕銮王朝(1238年—1438年)
1、室利·膺沙罗铁(Pho Khun Sri Indraditya)1238年—1279年
2、班孟(Pho Khun Ban Mueang)1279年
3、兰甘亨大帝(Pho Khun Ram Khamhaeng)1279年—1298年
4、乐泰(Phaya Loethai)1298年—1323年
5、威南童(Phaya Nguanamthom)1323年—1347年
6、昙摩罗阇一世·立泰在(Phaya Lithai)1347年—1368年
7、昙摩罗阇二世·卢泰(Phaya Leuthai)1368年—1399年
8、昙摩罗阇三世·赛卢泰(Phaya Saileuthai)1400年—1419年
9、昙摩罗阇四世(Phaya Borommapan)1419年—1438年
10、阿瑜陀耶王国(Kingdom of Ayutthaya)
二、第一乌通王朝(1350年—1370年)
1、乌通王拉玛铁菩提一世(Somdet Phra Chao Uthong)1350年—1369年
2、拉梅萱(Somdet Phra Ramesuan)1369年—1370年
三、第一素攀那蓬王朝(1370年—1388年)
1、波隆摩罗阇一世(Borommarachathirat I)1370年—1388年
2、东兰(Thong Lan)1388年,波隆摩罗阇一世之子
四、第二乌通王朝(1388年—1409年)
1、拉梅萱(Somdet Phra Ramesuan)1388年—1395年
2、罗摩罗阇(Rama Ratcha)1395年—1409年
五、第二素攀那蓬王朝(1409年—1569年)
1、因陀罗阇/帕纳卡粦陀罗阇(Intha Racha I)1409年—1424年
2、波隆摩罗阇二世/三披耶王(Borommarachathirat II)1424年—1448年
3、波隆摩·戴莱洛迦纳(Boromma Trailokanat)1448年—1488年
4、波隆摩罗阇三世(Borommarachathirat III)1488年—1491年
5、拉玛铁菩提二世(Ramathibodi II)1491年—1529年
6、波隆摩罗阇四世(Borommarachathirat IV)1529年—1533年
7、叻沙达(Phra Ratsadathirat)1533年
8、帕猜罗阇(Phra Chairacha)1534年—1546年
9、盖法(Keowfa)1546年—1548年
10、坤哇拉旺沙(Khun Worawongsathirat)1548年
11、摩诃·查克腊帕(Maha Chakkraphat)1548年—1564年
12、马欣(Phra Mahinthra)1564年—1569年
六、素可泰王朝(1569年—1629年)
1、摩诃·达摩罗阇(Maha Thammarachathirat)1569年—1590年7月29日
2、纳黎萱大帝/帕那莱(Somdet Phra Naresuan,Phra Naret)1590年7月29日—1605年4月7日
3、厄迦陀沙律(Somdet Phra Ekathotsarot)1605年4月25日—1620年
4、西骚哇帕(Somdet Phra Si Saowaphak)1620年
5、因陀罗阇二世·颂昙(Somdet Phra Songtham)1620年—1628年
6、策陀二世(Somdet Phra Chetthathirat II)1628年—1629年
7、阿滴耶旺(Phra Athittayawong)1629年
七、巴沙通王朝(1630年—1688年)
1、巴沙·通(Somdet Phra Chao Prasat Thong)1629年—1656年
2、昭发猜(Somde Chao Fa Chait)1656年
3、室利·素昙玛罗阇(Somdet Phra Si Suthammaracha)1656年6月—1656年10月26日
4、那莱大帝(Somdet Phra Narai)1656年10月26日—1688年7月11日
八、班普銮王朝(1688年—1767年)
1、帕碧罗阇(Somdet Phra Phetracha)1688年—1703年
2、帕昭·素(Somdet Phra Suriyenthrathibodi)1703年—1709年
3、帕昭·泰沙(Somdet Phra Chao Yu Hua Thai Sa)1709年—1733年
4、波隆摩阁(Somdet Phra Chao Yu Hua Boromakot)1733年—1758年
5、乌通奔(Somdet Phra Chao Uthumphon)1758年—1796年
6、波隆罗阇五世·厄伽陀(Somdet Phra Chao Ekkathat)1758年—1767年
九、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
1、郑信大帝(Somdet Phra Chao Taksin)1767年11月6日—1782年4月6日
十、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1782年—今)
1、昭批耶却克里/拉玛一世(Chao P'ya Chakri,Rama I)1782年4月6日—1809年9月7日
2、依刹罗颂吞/拉玛二世(Isara Sunt'orn,Rama II)1809年9月7日—1824年7月21日
3、策陀/拉玛三世(Nangklao,Rama III)1824年7月21日—1851年4月2日
4、蒙固/拉玛四世(Mongkut,Rama IV)1851年4月2日—1868年10月1日
5、朱拉隆功/拉玛五世(Chulalongkorn,Rama V)1868年10月1日—1910年10月23日
6、哇栖拉兀/拉玛六世(Vajiravudh,Rama VI)1910年10月23日—1925年11月25日
7、巴差铁朴/拉玛七世(Prajadhipok,Rama VII)1925年11月25日—1935年3月2日
8、阿南塔·玛希敦/拉玛八世(Ananda Mahidol,Rama VIII)1935年3月2日—1946年6月9日
9、普密蓬·阿杜德/拉玛九世(Bhumibol Alyadej,Rama IX)1946年6月9日—2016年10月13日
10、玛哈·哇集拉隆功/拉玛十世(Maha Vajiralongkorn,Rama X)2016年12月1日—今
(2)泰国古代坤是什么官扩展阅读
国王资料:
1、拉玛一世
拉玛一世(1737年—1809年),泰国曼谷王朝第一代国王(1782年—1809年),原名通銮。
又称为昭披耶却克里(Chao P'ya Chakri),谥号帕佛陀约华朱拉洛(P'ra P'utt'a Yot Fa Chulalok),汉名郑华。
拉玛之父来自泰国贵族家庭,而其母名字叫Daoreung具有部分华人的血统。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郑信因近卫军发动政变被迫退位,昭批耶却克里将军率军从柬埔寨前线回归平叛即位,在登基第二天下令处死郑信。
十一年,昭批耶却克里入贡,进表自称为信之子郑华。清廷信之,封为暹罗国王。
2、拉玛二世
拉玛二世(Rama II,1767年2月14日—1824年7月21日),泰国国王,依刹罗颂吞(Isara Sunt'orn)。
1809年—1824年在位,谥号帕佛陀洛罗那帕莱(P'ra P'utt'a Loat La Nap'alai),进贡称郑佛,是暹罗国的国王。
3、拉玛三世
拉玛三世,泰国国王,策陀皇子(Prince Jett'a),1824年—1851年在位,谥号帕喃格劳(P'ra Nang Klao),进贡称郑福。
拉玛三世策陀王子,谥号帕喃格劳,1824年—1851年在位,中国史书称郑福。他于1787年3月31日出生于吞武里老王宫,取名“孟昭策陀”(“孟昭”既国王之孙,当时一世王还在位),是二世王与丽妃的儿子。
道光四年,郑佛在位十五年。传位策陀皇子,五年遣使入贡请封,自称郑福。郑福在位期间遣使入贡凡五次。
4、拉玛四世
本名蒙固(英文:Mongkut,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8日)是泰国国王拉玛四世(Rama IV),向清廷进贡时称郑明,拉玛二世之子,1851年到1868年在位。
主要成就是命令贵族改变服饰;创建小乘佛教正法派 。
5、拉玛十世
泰王拉玛十世(泰文:รัชกาลที่๑๐);1952年7月28日―,本名:玛哈·哇集拉隆功(1952年7月28日―),中文名郑冕。
现任泰国国王,却克里(曼谷王朝)的第10位国王,称拉玛十世。
哇集拉隆功是泰国拉玛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和诗丽吉王后唯一的儿子,泰国皇家空军上将,皇家禁卫军第一师禁卫团团长,1972年被立为王储。
曾经常代表普密蓬出席一些重要的国事活动和庆典,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并两次访华。喜欢诗歌和足球运动。
当地时间5月4日上午,泰国玛哈哇集拉隆功国王的加冕典礼在首都曼谷大王宫隆重举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泰国国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拉玛一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拉玛二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拉玛三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蒙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玛哈·哇集拉隆功
③ 泰国的全部皇帝!!!
列表:
一、帕銮王朝(1238年—1438年)
1、室利·膺沙罗铁(Pho Khun Sri Indraditya)1238年—1279年
2、班孟(Pho Khun Ban Mueang)1279年
3、兰甘亨大帝(Pho Khun Ram Khamhaeng)1279年—1298年
4、乐泰(Phaya Loethai)1298年—1323年
5、威南童(Phaya Nguanamthom)1323年—1347年
6、昙摩罗阇一世·立泰在(Phaya Lithai)1347年—1368年
7、昙摩罗阇二世·卢泰(Phaya Leuthai)1368年—1399年
8、昙摩罗阇三世·赛卢泰(Phaya Saileuthai)1400年—1419年
9、昙摩罗阇四世(Phaya Borommapan)1419年—1438年
二、第一乌通王朝(1350年—1370年)
1、乌通王拉玛铁菩提一世(Somdet Phra Chao Uthong)1350年—1369年
2、拉梅萱(Somdet Phra Ramesuan)1369年—1370年
三、第一素攀那蓬王朝(1370年—1388年)
1、波隆摩罗阇一世(Borommarachathirat I)1370年—1388年
2、东兰(Thong Lan)1388年,波隆摩罗阇一世之子
四、第二乌通王朝(1388年—1409年)
1、拉梅萱(Somdet Phra Ramesuan)1388年—1395年
2、罗摩罗阇(Rama Ratcha)1395年—1409年
五、第二素攀那蓬王朝(1409年—1569年)
1、因陀罗阇/帕纳卡粦陀罗阇(Intha Racha I)1409年—1424年
2、波隆摩罗阇二世/三披耶王(Borommarachathirat II)1424年—1448年
3、波隆摩·戴莱洛迦纳(Boromma Trailokanat)1448年—1488年
4、波隆摩罗阇三世(Borommarachathirat III)1488年—1491年
5、拉玛铁菩提二世(Ramathibodi II)1491年—1529年
6、波隆摩罗阇四世(Borommarachathirat IV)1529年—1533年
7、叻沙达(Phra Ratsadathirat)1533年
8、帕猜罗阇(Phra Chairacha)1534年—1546年
9、盖法(Keowfa)1546年—1548年
10、坤哇拉旺沙(Khun Worawongsathirat)1548年
11、摩诃·查克腊帕(Maha Chakkraphat)1548年—1564年
12、马欣(Phra Mahinthra)1564年—1569年
六、素可泰王朝(1569年—1629年)
1、摩诃·达摩罗阇(Maha Thammarachathirat)1569年—1590年7月29日
2、纳黎萱大帝/帕那莱(Somdet Phra Naresuan,Phra Naret)1590年7月29日—1605年4月7日
3、厄迦陀沙律(Somdet Phra Ekathotsarot)1605年4月25日—1620年
4、西骚哇帕(Somdet Phra Si Saowaphak)1620年
5、因陀罗阇二世·颂昙(Somdet Phra Songtham)1620年—1628年
6、策陀二世(Somdet Phra Chetthathirat II)1628年—1629年
7、阿滴耶旺(Phra Athittayawong)1629年
七、巴沙通王朝(1630年—1688年)
1、巴沙·通(Somdet Phra Chao Prasat Thong)1629年—1656年
2、昭发猜(Somde Chao Fa Chait)1656年
3、室利·素昙玛罗阇(Somdet Phra Si Suthammaracha)1656年6月—1656年10月26日
4、那莱大帝(Somdet Phra Narai)1656年10月26日—1688年7月11日
八、班普銮王朝(1688年—1767年)
1、帕碧罗阇(Somdet Phra Phetracha)1688年—1703年
2、帕昭·素(Somdet Phra Suriyenthrathibodi)1703年—1709年
3、帕昭·泰沙(Somdet Phra Chao Yu Hua Thai Sa)1709年—1733年
4、波隆摩阁(Somdet Phra Chao Yu Hua Boromakot)1733年—1758年
5、乌通奔(Somdet Phra Chao Uthumphon)1758年—1796年
6、波隆罗阇五世·厄伽陀(Somdet Phra Chao Ekkathat)1758年—1767年
九、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
郑信大帝(Somdet Phra Chao Taksin)1767年11月6日—1782年4月6日
十、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1782年—今)
1、昭批耶却克里/拉玛一世(Chao P'ya Chakri,Rama I)1782年4月6日—1809年9月7日
2、依刹罗颂吞/拉玛二世(Isara Sunt'orn,Rama II)1809年9月7日—1824年7月21日
3、策陀/拉玛三世(Nangklao,Rama III)1824年7月21日—1851年4月2日
4、蒙固/拉玛四世(Mongkut,Rama IV)1851年4月2日—1868年10月1日
5、朱拉隆功/拉玛五世(Chulalongkorn,Rama V)1868年10月1日—1910年10月23日
6、哇栖拉兀/拉玛六世(Vajiravudh,Rama VI)1910年10月23日—1925年11月25日
7、巴差铁朴/拉玛七世(Prajadhipok,Rama VII)1925年11月25日—1935年3月2日
8、阿南塔·玛希敦/拉玛八世(Ananda Mahidol,Rama VIII)1935年3月2日—1946年6月9日
9、普密蓬·阿杜德/拉玛九世(Bhumibol Alyadej,Rama IX)1946年6月9日—2016年10月13日
10、玛哈·哇集拉隆功/拉玛十世(Maha Vajiralongkorn,Rama X)2016年12月1日—今
(3)泰国古代坤是什么官扩展阅读:
国王资料:
1、兰甘亨
兰甘亨(Ram khamhaeng),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因其卓着的文治武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的五位大帝之一。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1275至1317年。
中国史籍称敢木丁。兰甘亨的父亲膺它沙罗铁是素可泰王朝创始人。其兄班孟是素可泰王朝的第二代国王,1275年(或1279年)年去世,兰甘亨继位。
兰甘亨19岁时随父与功德城的君主沙木槎作战。膺它沙罗铁的士兵战败而逃,只有兰甘亨一人驱赶战象,坚持战斗,结果转败为胜。因而他父亲给他命名为甘亨,即勇敢的意思。
后人称他为坤兰甘亨,是因为坤是素可泰时期对国王的称呼,兰是梵文伟大之意,坤兰甘亨意即勇敢而伟大的君主。
兰甘亨统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他从锡兰引进宣扬平等主义和重视现状改革的小乘佛教,来对抗原先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他颁布了有关土地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的法律,这是泰国最早的成文法典。
兰甘亨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流行于素可泰地区的巴利文、吉蔑文加以改造,于1283年创制了泰文字母,为泰国民族文化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与中国元朝建立了友好睦邻关系,多次遣使访问中国。据说1317年后在湄南河失踪。
2、纳黎萱
纳黎萱(泰语: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เรศวรมหาราช,英文:Naresuan;1555年-1605年4月25日),全名宋德·帕·纳黎萱·马哈拉吉,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国王(1590-1605年在位),暹罗五大帝之一,原称帕那莱,意为“黑王子”。
纳黎萱原为缅甸入侵时扶植的暹罗国王摩诃·坦马罗阇之长子。幼年时缅甸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征服暹罗,被作为人质送往缅甸。1571年放归,立为储君,随后领导暹罗军民反抗缅甸统治。
1584年率军打败缅军,恢复暹罗独立。1587年又打败缅甸的反攻。1590年继位,改称纳黎萱。1591年率军入侵柬埔寨。
1592年缅甸乘机入侵,纳黎萱会师大破缅军,杀死其统帅缅甸太子。1593年再次入侵柬埔寨,次年攻陷其首都。后又从缅甸手中夺取马来半岛大部。
纳黎萱于危难之中拯救了暹罗,并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屡胜强敌。1605年,纳黎萱在对缅甸阿瓦邦的战役中因病去世,死于清迈,享年五十岁,由其弟厄迦陀沙律继承皇位。
3、达信
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皇五大帝之首,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建立者,又称吞武里大帝、达信大帝、郑信、郑昭、郑昭王、披耶达,中国广东潮州人后裔,父亲郑镛是中国广东潮州府澄海县华富村人(今汕头市澄海区广益街道)。
泰国王室最早由中国清朝的郑信(泰名:达信)创立。郑信打败了缅甸的入侵,统一了泰国各部,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
被泰国人尊称为“吞武里大帝”,是泰国历史上五位最大的“大帝”之一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皇节”。
达信在位15年,收复北部的清迈和南部马来半岛一带的领土,统一了在国家沦亡期间四分五裂的泰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
并在1774年至1775年间再次指挥军民击退了缅军大规模的入侵。因从缅甸统治下复国有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第4位大帝,18世纪泰国的华裔民族英雄。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达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达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贡于清朝。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达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掌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澄海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在广益街道华富村的乌鸦地修建了达信衣冠冢。
4、蒙固
蒙固(英文:Mongkut,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8日)是泰国国王拉玛四世(Rama IV),向清廷进贡时称郑明,拉玛二世之子,1851年到1868年在位。主要成就是命令贵族改变服饰;创建小乘佛教正法派 。
1866年,他研究天文预测1868年8月18日会发生日食。他邀请英国新加坡总督和法国的科学家到泰国南部的巴蜀省观看日食,日全食发生的地点和延续时间和他预测的完全相同。
但在那里他和儿子一起被传染上疟疾,几个月后即去世。他的儿子后来痊愈继承王位为拉玛五世。
5、朱拉隆功
朱拉隆功(泰语:พระจุลจอมเกล้าเจ้าอยู่หัว,英语:Chulalongkorn;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即拉玛五世,中文名为郑隆。
为泰国(原称暹罗)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国王(1868年10月1日—1910年10月23日在位),是拉玛四世(即蒙固王)第9子,因是宠妃喃斐蓬拉披隆所生,故而立为皇太子,继位时年仅15岁。
泰国近代史上一位开明的君主。他在位42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现代泰国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拉隆功采取西方的模式进行革新运动,史称“朱拉隆功改革”。首先废除食田制度(又称萨克迪纳制)和奴隶制度,改革司法、财政、教育,促进自然经济的崩溃解体,被称为泰国历史的转折点。
为了避免已经坠入殖民统治的几个邻国的厄运,朱拉隆功忍辱割让泰国中央政权鞭长莫及的边远属地和藩属土邦,放弃在老挝和柬埔寨西部的权利,并将马来半岛四个邦割让英国,才使泰国免于遭到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朱拉隆功带领着曾经闭塞落后的泰国逐渐走向现代国家行列,成为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现代泰国的缔造者。
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为纪念朱拉隆功的伟大贡献,1917年,其子拉玛六世建立朱拉隆功大学,被尊为“全国最有威望的大学”。每年10月23日是泰国的“五世王纪念日”,是全国法定假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泰国国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兰甘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纳黎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达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蒙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拉隆功
④ 泰国共有多少个府分别是什么府
泰国共有77个府。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分别为:
曼谷直辖市、北榄府、暖武里府、巴吞他尼府、大城府、红统府、华富里府、信武里府、猜那府、北标府、那空那育府、春武里府、罗勇府、尖竹汶府、达叻府、北柳府、巴真府、沙缴府、呵叻府、武里南府、素辇府、四色菊府、乌汶府、益梭通府、猜也奔府、安纳乍能府、廊磨喃蒲府、孔敬府、乌隆府、黎府、廊开府、玛哈沙拉堪府、黎逸府、加拉信府、色军府、那空帕农府、莫达汉府。
以及汶干府、清迈府、南奔府、南邦府、程逸府、帕府、难府、帕尧府、清莱府、夜丰颂府、北榄坡府、乌泰他尼府、甘烹碧府、达府、素可泰府、彭世洛府、披集府、碧差汶府、叻丕府、北碧府、素攀武里府、佛统府、龙仔厝府、夜功府、佛丕府、巴蜀府、洛坤府、甲米府、攀牙府、普吉府、素叻府、拉农府、春蓬府、宋卡府、沙敦府、董里府、博达伦府、北大年府、也拉府、陶公府。
(4)泰国古代坤是什么官扩展阅读
曼谷大京都的行政区域共分成38个县,分别为:
拍那空县、律实县、巴吞旺县、三攀他旺县、挽叻县、然那哇县、挽卿县、拍耶泰县、挽甲必县、拍昆仑县、民武里县、廊祝县、叻甲挽县、吞武里县、空讪县、曼谷莲县、曼谷艾县、叻巫拉纳县、打邻仓县、汇权县、拍司乍能县、挽坤天县、廊卿县、邦巴沙都拍县、挽是县、挽柯莲县、拉贴威县、巴威县、空堤县、明拱县、叻抛县、乍都节县、廊曼县、挽拍县、庄汤县、萱銮县、领亮县。
曼谷下辖24个县、150个区,主要部分在湄南河以东,共有六个主要工商业区,以挽叻区的是隆路最为繁荣;以王家田广场“最大”;以施乐姆街最为“洋气”;以中国城-华人街市场最为庞大繁华。湄南河沿岸地区,是泰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旅游景点密集区;达思特地区,则是泰国新的政治中心。
⑤ 泰国王朝列表
暹罗(泰国)世系
1素可泰王朝(1238——1348) (亡于大城王朝)
坤邦克朗刀 (22) 戊戌 1238
班孟 (9) 庚午 1270
拉玛甘亨 (40) 戊寅 1278
卢泰 (29) 戊午 1318
立泰 (23) 丁亥 1347
赛.吕泰 (18) 庚戌 1370
昙摩罗阇二世 (28) 戊辰 1388
昙摩罗阇三世 (13) 丙戌 1406
昙摩罗阇四世 (29) 己亥 1419
2大城王朝(1350——1767)(亡于缅甸贡榜王朝)
乌通王(拉玛铁菩提一世) (19) 庚寅 1350
拉梅萱 (前元)(1) 己酉 1369
波隆罗阇一世 (18) 庚戌 1370
东兰 (1) 戊辰 1388
拉梅萱 (后元)(7) 戊辰 1388
罗摩罗阇 (13) 乙亥 1395
因陀罗摩一世 (16) 戊子 1408
波隆罗阇二世 (24) 甲辰 1424
波隆摩.戴莱洛迦纳 (40) 戊辰 1448
波隆罗阇三世 (3) 戊申 1488
拉玛铁菩提二世 (38) 辛亥 1491
波隆罗阇四世 (5) 己丑 1529
叻德沙达 (1) 甲午 1534
帕猜罗阇 (12) 甲午 1534
缴华王 (2) 丙午 1546
坤哇拉旺沙 (1) 戊申 1548
摩珂.查克帕腊 (20) 己酉 1549
马欣 (1) 己巳 1569
摩珂.昙摩罗阇一世 (21) 己巳 1569
纳黎萱 (15) 庚寅 1590
厄加陀沙律 (5) 乙巳 1605
(颂昙王)因陀罗摩二世 (18) 庚戌 1610
策陀 (2) 戊辰 1628
阿滴耶王 (1) 庚午 1630
帕拉赛.东 (26) 庚午 1630
昭发猜 (1) 丙申 1656
室利.素潭玛罗阇 (1) 丙申 1656
那莱王 (31) 丁酉 1657
帕碧罗阇 (15) 戊辰 1688
帕昭.素 (6) 癸未 1703
泰沙 (24) 己丑 1709
摩珂 昙摩罗阇二世(波隆阁) (25) 癸丑 1733
武通贲 (1) 戊寅 1758
波隆罗阇五世 (9) 戊寅 1758
3吞武里王朝(1767—1782年) (华人郑信反缅复国,亡于曼谷王朝)
达信王(郑昭,又名信) (15) 丁亥 1767
4曼谷王朝(1782~)
1939年曼谷王朝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复称泰国。
拉玛一世(查克里) (27) 壬寅 1782
拉玛二世 (15) 己巳 1809
拉玛三世(帕南) (27) 甲申 1824
拉玛四世(蒙库王) (17) 辛亥 1851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 (42) 戊辰 1968
拉玛六世(瓦栖拉兀) (15) 庚戌 1910
拉玛七世(巴差提朴) (10) 乙丑 1925
拉玛八世(阿南塔•玛希敦) (11) 乙亥 1935
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 丙戌 1946
⑥ 和坤有几个官职,具体说一下
1、干隆34年,三等轻车都尉
2、干隆37年,三等侍卫
3、干隆40年,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正蓝旗副都统
4、干隆41年,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后为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国史馆副总裁、总管内务府三旗事务
5、干隆42年,吏部右侍郎
6、干隆43年,步军统领、监督崇文门税务
7、干隆45年,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御前大臣、镶蓝旗都统、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办理藩院尚书事务
8、干隆46年,兵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太子太保
9、干隆48年,国史馆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清字经馆总裁、一等男爵
10、干隆49年,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11、干隆51年,文华殿大学士
12、干隆53年,三等忠襄伯
13、嘉庆3年,一等忠襄公
⑦ 和坤是什么官
和珅是一品官员,相当于宰相。
⑧ 泰国的坤猜是什么
坤猜是泰国武坛的一颗不老常青树,与善猜齐名。在各类武术比赛中屡获各类大奖。
⑨ 泰国电视剧男主角叫坤柴的叫什么名字
《破晓之爱》,也叫破晓的爱,男主叫坤柴
⑩ 泰国的贵族等级区分是怎样的
王族的爵位
王族的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王族成员一出生既具有的爵位,一种是国王封赐的爵位。
王族出生后的爵位是根据本人同国王的血统关系的亲疏而定。 凡出生于王室者,不论是王子、王女或王孙,均称为昭(即亲王)。昭又依次分为昭法、帕翁昭 、蒙昭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份为数等,简介如下:
1、昭法,是高等王室成员出生后的爵位,分为两等:第一等是王后或者东宫娘娘所生的子女。第二等是西宫娘娘所生的子女。
2、帕翁昭,是次于昭法的王室出生后的爵位,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王妃所生的儿女。 第二等父亲是昭法母亲是昭的王孙。第三等父亲是第一等的昭法,母亲不是昭的王孙。
3. 蒙昭,次于帕翁昭的王室爵位,帕翁昭的子女称蒙昭。
以上三种爵位是用来称呼国王第一、二、三代后裔的,他们都是昭,既是亲王。拉玛四世王时,称蒙昭的后裔蒙叻差旺。蒙叻差的后裔为蒙銮。这两种爵位限于国王的第四、五代后裔,他们虽然是亲王,但距国王已远,所以别人同他们谈话时,可以不用王族语言而用世俗语言。第五代以后的子孙,便不再享用王室的爵位了。
贵族的爵衔
泰国贵族的爵衔按其级别的高低分为五等,既:昭披耶 、披耶 、帕、銮、昆(或坤)。这些爵衔相当于中国封建王朝的公、侯、伯、子、男。贵族的爵衔是由国王赐予的。
除封赐爵衔外,国王还同时赐予爵名。 例如泰国一位前原名是比里‧ 帕依荣,国王赐他为“銮”的爵衔时,同时也赐他以爵名“比里‧ 玛努探”。于是,他的全称是銮比里.玛努探。
在拉玛八世王(1935~1946)时期,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的爵衔,但可以用爵名作为姓。后来又宣布凡有爵衔的人,仍可以袭用过去的爵衔。因此便出现了这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再用过去的爵衔和爵名而用自己原来的姓名,例如前面提到的泰国比里,他就不用过去的爵衔和爵名,而用原来的名字比里‧帕依荣;一种是把过去的爵名用来做自己的姓例如泰国另一位前,爵衔和爵名是“銮披汶. 颂堪” ,原名贝‧ 肯达讪克。把爵名做姓之后,他的姓名便成为贝.披汶.颂堪。第三种是仍旧用过去的爵衔和爵名,例如泰国前议长集.那宋卡,过去的爵衔和爵名是“昭披耶.西探玛蒂贝” ,后来一直袭用这个爵衔和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