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泰拳都有什么要求
① 如何学习泰拳
学泰拳的人先要练身体,还要对神佛虔诚.
练身:高强度锻炼,抗打能力的锻炼.肌肉的质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
技术:肘技,膝技,腰的运用,腿技,拳技,摔打技.步法,格挡技术.实战演练
泰拳舞:咒语,金刚舞,临战舞,神魔舞等
自己自学的话是很困难的,国内教泰拳的也不多,还有很重要的问题是:高强度的训练和残酷的抗打力训练往往很伤身,所以很多泰拳选手在一定时候都退出了拳界.
你如果太迷这种技术,不妨买一本书或多找相关资料看看吧
1每天跑步20公里,注意不是慢跑
2学习泰拳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
3用擀面杖把肘部和胫骨的神经擀死(这个需要一个过程)
4经常练习,与武友切磋
5坚持不懈
做好了,你绝对可以练好泰拳
② 怎么学泰拳
泰拳拳法和西洋拳击中拳法基本一致,可以分为直拳,钩拳,摆拳等。只是由于泰拳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参考了西洋拳击的拳法技术体系缘故,所以泰拳拳法在改造时是从西洋拳击中引进。分别以右直拳和左钩拳为例来分析,以左直拳为例,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1、右直拳:方法为右脚掌蹬地,身体猛向左拧转,右拳向前直冲而出。由于身体地拧转,脚的前蹬,使发出的右拳力量大,速度快。
2、左钩拳:方法为猛右转髋和肩,左肘稍抬。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在此特别强调向右拧转身体同时以左脚脚前掌为轴,脚跟外旋,使左拳发出产生鞭打效果,如同子弹射出一般。
腿法
泰拳腿法刁钻凶狠,变化多端且组合模式多变。正正应验了中华文化当中的连续三腿组合踢向对方比得上打对方连续三拳的组合拳更让人受伤,一腿的杀伤力与杀伤范围超过一拳的原理。腿法的应用原理是用先锋腿施以探扰或阻截对手的蹬技作为前奏,用后方腿按弧形路线迅猛扫体对手的要害。由于泰拳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参考了西洋拳击的腿法技术、古希腊格斗术与来自东亚的跆跟体系的缘故,所以泰拳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时;有识之士们尝试将原来的古泰拳拳法保留下来并通过振藩截拳道与中国的南拳北腿功夫与散打、日本和琉球与朝鲜半岛的古武术及西洋拳击、古希腊格斗术的反关节格斗技一起融入到古泰拳拳艺技术的腿法及擒拿格斗技术当中,以供各位泰拳手在进修学习古泰拳拳艺时接触。同时花大力气派人到国外引进西洋拳击体系当中的街头格斗腿法技击防守体系及加入其他以腿法为主的格斗技例如中国的散打、临近中国大陆的琉球国即现今之冲绳群岛的空手道、来自美国的振藩截拳道自创腿法、在全世界有着广泛基础的朝鲜国际跆拳道、韩国世界跆拳道、日本踢拳、荷兰踢拳、以冲绳空手道三大体系拳法及腿法做基础的美式踢拳、非洲卡波拉踢拳道与巴西卡波拉踢拳道、古希腊格斗术及在前苏联即俄罗斯流行的战斗桑博之腿法及擒拿技术技击体系以配合后来添加进入泰拳步法当中由各项格斗术摘取引进过来步法。因此我们见到的“蹬腿踢”“扫腿踢”等这两类腿法,是经过各位拳坛前辈验证改良后得出来的心血结晶;也是在各位拳坛前辈大力推荐下通过日积月累的推广,进而引导着踢拳和泰拳而成为泰拳中最基本的两类腿法。泰拳的腿法正逐步向朝鲜国际跆拳道及韩国世界跆拳道两者的混合体靠拢,并逐渐在技术上升华到两者混合体的最高层次境界。
1、扫踢技:以右横扫踢为例。方法为抬起右脚,身体向左拧转,左支撑腿以前掌为轴,脚跟檫地内旋配合身体左拧,右腿呈弧线向目标击打,力达脚面及胫骨。在此特别强调身体左拧和支撑脚跟内旋,使身体协调一致。出腿时拳手也可选择连环踢出攻击的腿法,可随机选择使用单腿或双腿连环扫出;可选择上下或左右,比起跆拳道更有实战效果。
2、蹬踢技:以右蹬腿为例,方法为提右腿膝至与胸同高,身体略向左拧,支撑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内旋,右脚向前蹬出。支撑脚形如横扫腿,旋转幅度略小些。
膝法
泰拳膝法分为冲膝、弯膝、扎膝、穿膝、飞膝。尤以箍颈膝撞最为有名。并有一句谚语来形容其威力:宁用肘膝勿用拳。现以右冲膝为例:方法为左支撑脚跟抬起向内旋转,身体左拧转,利用左脚掌蹬地,脚跟向内展转,身体左拧,协调一致,使右膝向前上方向猛冲,力达膝尖。支撑脚如同横扫腿,幅度要小一些。
肘法
泰拳肘法分为平肘、迫肘、砸肘、盖肘、反肘、双肘等。并有一句谚语来形容其威力:宁用肘膝勿用拳。现以左平肘为例,方法为抬起左臂屈肘与7肩平,左脚以脚前掌为支点脚跟外展,身体向右拧,右脚跟内旋,左肘呈弧线向前横击,力达肘尖。
步法
1.进 步: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向前移动一步,后脚随即跟上,并立刻恢复实战姿势.2.退 步: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后移动一步,前脚随即跟上并立刻恢复实战姿势.3.冲 刺 步: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向前跨约75厘米左右,同时右手向上猛扫,当手向上猛扫时,胯部几乎同时向前拧转带动身体前冲,随即前脚落地,后脚跟进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4.急 退 步: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疾踏地面,借力反弹之力身体后冲,在此瞬间将身体重心移动后脚,同时后退弯曲蓄力,快速蹬伸,配合身体向后猛冲,在后脚着地前的瞬间,前脚抢先着地,随即后脚落地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5.闪 步:由实战姿势开始,前脚(左脚)向身体外侧(左侧)移动25~35厘米左右,当前脚掌轻快落地时,右腿为此提供推力,在前脚触地瞬间,前肩(左肩)部向身体内侧(右侧)转动,身体重心前移,迅速移动后脚并恢复实战姿势.6.环 绕 步:由实战姿势开始,后脚向体内侧(右侧)移动约25~35厘米,随即前脚快速移动,并恢复实战姿势.7.前 滑 步:在实战姿势的基础上,前脚前移,后脚立即移动,向前几乎踏在原前脚位置,当后脚即将触及前脚时,前脚快速前移,迅速恢复实战姿势。8.后 滑 步:前脚快速后撤,当前脚将触后脚时,后脚快速后撤,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除了上述步法之外,泰拳还有其他来自空手道、跆拳道及西洋拳的步法;由于步法内容过多难以立即详细介绍,所以就不在这里一一详细说明了。上述所有步法与其他未在这里介绍的步法均必须遵循一个要点,那就是要与腿法密切配合使用,以便辅助拳手日后学习转打西洋拳、学习并使用进修回来的跆拳道与空手道及截拳道等其他格斗技术或者学习踢拳来提升自己技术等。
兵器
由于古代泰拳的兵器种类繁多,技术体系较为复杂;因而极为讲究按不同拳手的特点因材施教来发挥各自特点。到了八十年代,受到流行的截拳道及菲律宾魔杖影响;改革者重新提倡了刀剑与棍棒双选修习的思路,以木制材料制作的长短棍棒及塑料材料制作长短刀剑来让修习者进行修习;同时改革了保护身体的护身盔甲,以便修习者使用所学的兵器技法与世界各种武术格斗技术的兵器技法对接并提高自身的武器使用技术。
③ 请问一下泰拳有那些规矩。
一、擂台与拳台 1、 擂台:高于地面在90厘米(3英寸)至122厘米(4英寸)之间的正方形,平面铺有15厘米左右的软垫及帆布,一般由直径3-5厘米左右,依次高出台面40厘米、80厘米、120厘米、150厘米的四条围绳套拉固定在四个角落的四个台柱而成;围绳的四角台柱须罩以长方形或三角形软垫,围绳每一边的用两条柔软的韧性织物将四条围绳串连,以固其绳,围绳内的四角其中一对角分别为红角与蓝角,另一对角为中立角。擂台的红角与蓝角分角置两个上擂台阶供双方拳手上擂竞赛,中立角置一个台阶供裁判和医生上下。 通常擂台有两种大小: a、 小型的规格为6.40×6.40平方米(21×21平方英寸); b、 大型的规格为7.00×7.00平方米(23×23平方英寸)。 2、 拳台:是指围绳以内的区域。 a、 小型的规格为5.50×5.50平方米(18×18平方英寸); b、 大型的规格为6.10×6.10平方米(20×20平方英寸) 在国际竞赛中,大型规格手拳擂台被应用,如果参赛拳手比较多,可提前准备两个擂台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拳套 参赛拳手必须使用赛事主委会提供管理下的唯一拳套。拳套应耐用未经使用过,并保持清洁卫生。 a、 参赛拳手在67公斤以下(包括67公斤)者,使用拳套的规格为284克(10盎司); b、 参赛拳手在67公斤以上者,使用拳套的规格为340克(12盎司)。 三、缠手绷带 参赛拳手使用的缠手绷带的规格为:丝绒型,长宽分别不能超过250、5厘米,在国际性竞赛中,参赛拳手使用的绷带由主场国家提供。 四、竞赛着装 参赛拳手入场比赛必须穿着统一的服装: a、每一位参赛拳手拳应穿着指定规格的红色或蓝色短裤,这取决于各拳手所在的角落,着装除印有拳手所在国的国旗和国名外,还允许印有对该拳手支持者的名字或标志语,但大小不能超过10厘米; b、参赛者不能穿鞋子,脚指甲将被剪短,参赛者除手部的缠手绷带外在竞赛时踝部、膝部等身体表面不允许配带织物; c、一个参赛拳手在竞赛拳,应配戴神圣的头箍、臂箍以表示对自己教练的敬意,其它护身符、符咒允许系在腰部,但在正式竞赛时都应解除; d、拳手应穿戴护龄、铁护裆。 五、体格检查与国际泰拳竞赛级别 a、 体格检查:参赛者应在赛事主委会规定的时段体格检查、称量体重,由指定负责人、医生见证其健康且适全参加比赛; b、 国际泰拳竞赛级别: 特轻量级:42--45KG 次特轻量级:45--48KG 次最轻量级:48--51KG 最轻量级:51--54KG 次轻量级:54--57KG 轻量级:57--60KG 轻中量级:60--63.5KG 次中量级:63.5--67KG 中量级:67--71KG 最中量级:71--75KG 重量级:75--81KG 轻重量级:81--85KG 最重量级:85--91KG 特重量级:91KG以上 六、拜师拳舞、泰拳音乐及局划分 a、 拜师拳舞;在竞赛开始前,每一位参赛拳手需在泰拳音乐的伴随下表演他们传统的拜师拳舞,任何拳手未表演拜师拳舞将禁止参加比赛; b、 泰拳音乐:拜师舞曲及竞赛乐曲是依照泰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及泰拳特性而产生,泰拳音乐将伴奏整个比赛现场; c、 泰拳每场比赛为5局,每局3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
④ 初学者如何练泰拳。
基本功: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往简单了说就是心肺耐力+肌肉。心肺耐力可以选择长慢跑或者跳绳。长慢跑要坚持跑半小时以上,最好不要停歇,以后都半小时即可。跳绳第一次坚持连续100以上,保持2天。第二次150,再保持3天,第三次200,以后都保持在200以上即可。
肌肉可以选择做俯卧撑,初次做,可以一次做10个为一组,不可中断,每组休息一分钟,连续做三组。如果没有任何不适,证明身体素质基本过关。坚持一个星期,改为每组15个,做两组,每组休息一分钟。或者做三组。每天坚持锻炼。
我猜想你练习泰拳主要是为了防身吧!如果是这样,这些训练也就足够了。下面是技术的学习,泰拳虽然简单,不过还是有很多技击动作的,建议你重点练习拳法里的直拳和左右勾拳,还有膝击和肘击,这个一定要特别注意练习,泰拳的精华所在,也是杀伤力最强的招式。小时候上体育课老师都会让我们做高抬腿,膝击的动作跟那个差不多,就是让膝盖尽量上扬,每天左右腿膝击动作各做20个,坚持一个星期,以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肘击也没有固定的招式,就是用肘部去击打对方,随机应用吧!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拳法就是先一个直拳,瞬间再连上一个肘击,都是用右臂,自己好好想想。还有很多技击技巧,这个没有老师教绝对是不行的。还有正宗的泰拳训练是非常严苛的,你肯定会受不了的,所以,你能做到上面所写的训练也是很好了,又不是去打比赛,何必对自己那么残忍。(*^__^*)
⑤ 初学者如何练泰拳
练习泰拳之前如果没有练过其他武术项目如:跆拳道、散打、空手道、太极拳或其他运动项目等,每天练习泰拳之前首先拉一下韧带、做深蹲、压腿、慢跑、空手出拳等把僵硬的身体打开,至全身发热而不出汗为止。
泰拳强调的是瞬间爆发力,爆发力量的练习一般有以下2种:
1、在手腕部绑上小沙袋或手握小哑铃(一般不超过6斤)对空快速做击打动作,10分钟一组,休息2分钟,连做3次,每天2次共1小时。我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
2、快速俯卧撑,快速做5分钟,休息2分钟,做5次,约30分钟,早晚各一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要能坚持下来,一个星期以后肯定见效果。
用慢跑练耐力:每天早晚各慢跑5000m,跑完后压韧带,压脚背。慢跑也可以改为蛙跳和原地高抬腿跑,每次快速做3分钟,休息2分钟,做5组。
仰卧起坐练腹肌:不用完全起身也不用背部接触地面,做的时候速度要快,尽可能的多做,感觉不行了再坚持10s。每天坚持做3组,每组10分钟。
身体硬度的练习:1、拳、肘部、膝部和腿部的练习:拳击沙袋,前期带上拳套,来保护自己拳头的皮肤,初期出拳不要太重,因为出拳太猛和出拳方向掌握不好很可能会造成拳头外侧皮肤的撕裂和其他伤害,出拳由轻到重,找到适合自己的出拳力度,分组练习(一次击打30组,50组,再休息,再练习)到自己拳头够硬的时候摘掉拳击套,徒手练习。同时练习肘部、膝部、腿部击打沙袋,由轻到重。腿部的练习也可以用木棒敲击小腿骨,由轻到重,循序渐进。2、头部、背部、胸部、腹部等抗击打能力练习:首先要练出来肌肉然后用小木棒拍打,由轻到重,然后换粗点的木棒然后是铁棒,有条件的可以让队友带拳套进行打击,没事的时候就练习。
⑥ 泰国人怎样练泰拳
拳手通常从小时候开始培养,每天练习八小时,其中包括各种体能、重量、反应、技巧的训练,有些训练方法相当残酷,例如受训者将两手高举,教练会用旋踢踢受训者的两胁;或者用拳冲打,借以训练拳手的抗打能力;另外有人直接使用钢棒打击手臂和小腿,来训练骨头的坚硬程度。能够从这样的训练法生存下来的拳手,其体魄一定有过人之处。一场比赛下来,断几根骨头是少不了的。
泰国拳手的职业寿命很短,平均寿命也不长,一个拳手在二十岁、血气方刚时就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医学上人体大约在二十五岁开始衰退,拳手大约也得在此时告别擂台。
此外,泰拳还素有“刚拳铁腿”之称,尤其是其膝腿的攻击力更是令人生畏,往往是一脚击中对手便一脚定音,许多的拳手因此被打出血尿,而丧生在泰拳手脚下的也不乏其人。1980年在曼谷擂台上,日本拳王田中就是被泰拳王以一招左高侧踢踢断了手臂。
运动生理学认为经常进行抗击能力的练习,能使骨骼变得粗壮、坚硬,能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由原来安静时的每平方毫米开放80条左右增加30倍以上,并可使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泡状,从而增加肌肉的供血量。在激动的拳斗当中,抗击能力强的拳手能及时反击,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反败为胜.
1、进行十五分钟的变速跳绳。
2、间隔一分钟后,进行假想对手的斗拳训练,做五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要使用所有的攻击性技术,使用各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基本技术。
3、间隔一分钟后,进行五个循环的沙袋训练,要使用所掌握的全部进攻技术,如膝撞肘击等组合技法。
4、戴上护头具和厚手套与同伴对打操练,也进行五个循环,在这一项中,可以使用不太猛烈的肘击、膝击与脚击。
5、和水平较高者或教练练习对打。前者使用各种有效的进攻动作,后者只能防守,面对对方的进攻利用各种他认为适宜的技术作出尽可能快的反应。
6、一般身体素质训练,诸如推举重物,匀速起蹲练习等。
7、步伐训练,包括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慢跑以及三分钟内五圈的加速跑。在每三分钟间隔一分钟的时间里,拳手们不得停下休息,而要继续慢慢颠跑。
以上所有训练均用停表控制,而在每一循环的最后三十秒,都会得到提醒信号,此时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完成循环内容。
腿技,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适用于远距离攻击。只要腿击法有前踢、侧踢、前弧踢、扫踢和后旋踢。其技术要点要求踢击时,髋关节完全前送,膝关节内扣,脚放松踢出,力达脚踝和脚背。泰拳凭什么绝招战无不胜?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说是膝技,有人说是肘技,其实腿技才是泰拳的杀手神招。至于肘、膝技,只是在近身搏斗时泰拳师们才使用的“杀手锏”。更多的情况是在中远距离内。泰拳手就已凭借凌厉无比的腿法而稳操胜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