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海啸发生在哪个岛

泰国海啸发生在哪个岛

发布时间: 2022-04-19 10:32:10

Ⅰ 2014年或2015年,普吉岛发生海啸吗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我之前也遇到过哟,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普吉岛在04年的时候被印尼的大海啸波及,虽然受到破坏,但是水质却恢复到被开发之前的水平,算是有失有得。我11年去普吉之前也有你提到的顾虑。去了以后正赶上泰国连下一个星期的雨刚刚停,全国发洪水,本以为要麻烦,可是普吉却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普吉的排水没有问题。另外你想去的时间是春节,不是雨季,还是旅游的最旺季,不会有问题的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Ⅱ 印度洋海啸地点有泰国旅游胜地——普吉岛吗

海啸已经过去了,普吉虽然受到了一点影响,但现在一切都回复正常了,可放心出行。

以下是纯手工海啸总结,希望你看了我们的分析后可以安心出行。
事件回放:
4月11日下午16时3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地震,并引发浪高80厘米的海啸,普吉有震感。泰国政府随即发布海啸预警,普吉机场也宣告临时关闭。晚上22:20分,泰国解除海啸警报,机场随即宣布12日早8点开放。地震事件宣告结束,普吉岛的居民、游客回复正常秩序。

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我们总结一下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并对以后产生此类事情做一个参考。
1. 印尼常年地震,但不是每次地震都会引发海啸。所以得知地震的消息不用惊慌失措。
2. 即便引发海啸,也不一定会对普吉岛产生严重冲击。要看震源的位置、深度而定。不是每次海啸都会引发跟04年一样的灾难。
3. 经过04年的海啸后,太平洋沿岸各国均建立起有效的海啸预警。此次海啸预警比海啸抵达普吉岛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有足够的时间躲避。
4. 海啸预警后,机场宣布临时关闭属正常措施。不要以为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事情过后机场会正常开放。因此而影响的航班,航空公司都会妥善处理。
5. 由于事情突然,普吉岛的电话通讯基本瘫痪(进出的电话量极大),电话极难打进打出。但网络仍然畅通,本次事件的情况了解均是通过网络与当地同事进行。如果不方便上网,那么开通手机流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还可以用一用QQ或微信(这个需要提前开通)。
6. 网络上称当地人都在爬山,这是一种正常的规避,并非恐慌。我们联系了一位连锁酒店的高层。他们在普吉岛有十家酒店,每个酒店都由员工组织游客前往高处避险。得知海啸过去后,再由员工带下来。一切井井有条。
7. 海啸的实际影响非常短暂,通常是一两天的事情,没有后遗症。所以只要没有新的地震,所以此次事件就此结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游客。但如同那位酒店高管所说,“海啸的心理影响将远大于实际影响”
8. 因海啸所带来的航班延误、酒店减少或增加一晚住宿的情况,由航空公司和酒店来处理,旅行社是一个中介结构,负责协调情况,但不做最终裁决,以航空公司和酒店的实际处理结果为准。

Ⅲ 泰国普吉岛海岸发生海啸地震的原因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活动;沿海地区,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

Ⅳ 南亚海啸发生的原因

海啸,就是海上突然出现的巨浪,有时浪高可达十公尺以上。这种巨浪可能在同一地点持续数小时,重复几十次,如果冲向陆地,所到之处,破坏设施、建筑,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晨,印尼发生 9.0 级大地震,震央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亚齐省西南外海 160 公里处。地震引发南亚大海啸,巨浪冲向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这些印度洋周边国家,甚至冲向远在五千公里外的非洲东岸,一天之内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海啸发生的频率并不低,以台湾为例,二十世纪就有四次海啸纪录,但因规模不大,浪高都不及一公尺,因此未造成重大灾害。规模像这次南亚大海啸的,倒是很少发生,全球平均几十年才有一次。

海啸发生的原因

海啸发生时,冲向陆地的巨浪,速度可达每秒数十公尺。以速度 V = 10 m/s 计算,质量 M = 1 kg 海水持有的动能 K 是
K = 1/2 × MV2 = 1/2 × 1 kg ×(10 m/s)2 = 50 joule
而且,海水由海面冲向陆地,至少经过几十秒的时间,也就是这些海水“持有”这些动能至少达几十秒。

因此,海啸的发生,一定是有造成局部海水突然获得大量动能的机制,海水瞬间开始快速流动,形成巨浪,这种海浪以速度
V =(gh)1/2
(其中 g 是重力加速度 9.8 m/s2,h 是水深)向四面八方传播。以水深三千公尺的海面为例,
V = (9.8 × 3000)1/2 m/s = 170 m/s
约等于传播速度每小时六百公里。

若海水原本的平衡状态瞬间被破坏,破坏的能量就会转移到海水,使海水突然获得大量动能而引发海啸。这有以下三种可能的原因:(1)巨大外物(例如彗星)撞击海洋;(2)海底山崩塌;(3)海底浅层地震。

如果不幸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且撞到海洋,则被撞的局部海水会因此被排开,并吸收彗星的动能,而形成巨浪,引发大海啸。一九九四年曾有彗星撞木星的事件,至于彗星撞地球,虽然有史以来未曾发生,但在史前曾经发生过,未来还是有可能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就有一个三万三千年前产生的直径1.2公里的彗星撞击坑。

海底山崩塌是可能引发海啸的第二个原因。如果海底山发生崩塌,崩塌的部分会掉落海底地表,降低位能,转换为海水的动能,使海水流动,产生巨浪而引发海啸。海底山崩塌曾经造成一九九八年的巴布亚纽几内亚海啸。最近有人预测西非摩洛哥外海加纳利群岛中的巴尔默岛,可能因火山爆发造成崩塌,而引发高达一百公尺巨浪的大海啸。不过笔者对发生如此大规模崩塌的可能性,抱持强烈怀疑。

最常引发海啸的是震源在海底的浅层地震。断层是板块边界,若海底浅层地震造成断层两侧的板块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则覆盖的海水也会跟着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海水原本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抬升板块上方的海水变得比较高,位能变得比较高,于是向位能比较低的下沈板块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海底浅层地震可能使震央附近的海水突然获得大量位能,这个位能因地心引力立即转换为动能,使海水流动,而引发海啸。

依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层(深度 0 ~ 70 公里)、中层(深度 70 ~ 300 公里)、深层(深度超过 300 公里)三种。断层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处,依照板块之间相互移动的方式,断层可分为平移型、发散型和聚合型三种。发散型断层是上盘向下滑移(下沈),又称正断层,聚合型断层是上盘向上滑移(抬升),又称为逆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都是倾斜滑移断层。

如果海底地震是由平移断层引发,断层没有倾斜滑移,则海底板块只会发生水平位移。因海水是流体,虽然会跟随发生水平位移,但位移量远小于海底板块的位移量,海水原本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得很有限。而且这种破坏仅限于水平方向,不涉及重力加速度,海水不会增加位能,因此即使发生海啸,规模也不大。

如果发生海底倾斜滑移断层地震,但震源很深,断层破裂面并未延伸到海底地表,只局限在海底地表以下,则地震波传到海水时,海水只是传播震波的介质,震波传过之后海水又恢复平静。震波虽然可能产生盆地效应,即震波在一个封闭水体中来回摆荡而产生加成作用,但这种摆荡只会在小面积的水体,如湖泊或内海产生。由于封闭水体的水量有限,且传播的只是震波,不是海浪,震波能量会由海水传入海底而消散。

至于海水流入海底断层的裂隙,不太可能是产生海啸的原因。因为断层的裂隙通常非常小,特别是倾斜滑移断层,裂隙多在十公分以内,几乎看不到。以台湾一九九九年的 921 地震为例,在断层面上两板块紧密接合,根本没有裂隙,海水无法流入,因此不太可能引发海啸。

断层破裂面在陆上的地震,除非破裂面延伸到海底地表,否则海水的角色只是震波传播的介质。地震波到达之后,海水虽短暂获得振动的动能,却无法“持有”这个动能,这个动能在不到一秒之内就传播到别处,海水又恢复平静,不会流动。所以陆上地震几乎不可能引发海啸。

最可能引发海啸的,是断层破裂面在海底地表的海底倾斜滑移地震。这种地震会造成断层两侧板块的地表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正断层是下盘抬升,逆断层则是上盘抬升,由于覆盖在板块上方的海水随着板块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在抬升板块上方的海水面跟着抬升,于是高于下沈板块上方的海水面,这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时间。随后地心引力迫使具有较高位能的海水向下沈板块快速流动,形成巨浪向四面扩散,而引发海啸。

海底的断层,大部分是位于海洋板块冲入大陆板块底下,或海洋板块冲入另一海洋板块底下的隐没带的聚合型断层,属于逆断层,且断层附近有海沟,发生地震时是上盘抬升,下盘下沈。虽然断层也有平移型和发散型,但比较少。以这次引发南亚大海啸的地震为例,就是印度板块和澳洲板块冲入缅甸小板块和桑达板块的逆断层。

海底断层倾斜滑移,抬升板块上方的海水到底具有多少能量(位能)?以 1226 南亚大海啸为例,断层倾斜滑移造成上盘抬升达 30 公尺,断层破裂面长度超过一千公里(106 m)。假设上盘抬升与下盘下沈发生在断层两侧各一百公里(105 m)范围内,则上盘抬升的海水质量 M 是(海水密度是 103 kg/m3)
M = 106 m × 30 m × 105 m × 103 kg/m3 = 3 × 1015 kg
获得的位能 U(以 U = mgh 计算,重力加速度 g = 9.8 m/s2,海水平均抬升高度 h = 15 m)
U = 3 × 1015 kg × 15 m × 9.8 m/s2 = 4.4 × 1017 joule
大约是两千颗广岛型原子弹的能量!如此巨大的重力位能瞬间转为海水流动的动能,可以想见造成海浪及海浪冲击的力量有多大!

由于抬升板块上方的水体先流向下沈板块,因此抬升板块后方的海岸先发生大退潮,之后才会遭到海浪侵袭。相反地,下沈板块后方的海岸不会因海啸发生退潮。以这次南亚大海啸为例,幸存的泰国普吉岛游客描述海啸当时先发生大退潮,“来不及退游的鱼在沙滩上挣扎,接着巨浪侵袭……”因为普吉岛位于逆断层上盘(抬升板块)的后方,海水先向下盘流动,因此先发生大退潮。一八六七年基隆大海啸也是先发生大退潮,是基于相同的原因。

哪里可能因地震引发海啸

板块边界可分为聚合型、发散型和平移型三种。中洋脊包括发散型和平移型板块边界,且占了海底发散型板块边界的大部分。由于中洋脊地壳温度很高(可能高达摄氏一千度以上),只会发生小规模地震(规模 4 以下),不太可能引发海啸。不在中洋脊的平移型海底板块边界则都是平移断层,如前所述,不会引发海啸。

由于隐没带占了海域倾斜滑移板块边界的大部分,因此可能引发海啸的海底断层大多是聚合型的逆断层,只有少数是正断层。海底聚合型板块边界主要分布在:(1)环太平洋地震带:由南美洲智利外海向北至中美洲,由北美洲阿拉斯加向西南,经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琉球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纽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到纽西兰东部外海;(2)阿尔卑斯地震带:包括地中海、孟加拉湾、印尼南方外海。

这次发生南亚大海啸的地震震央,印尼亚齐省西南方外海,就是阿尔卑斯地震带的一部分。环太平洋地震带大部分是海底隐没带逆断层,阿尔卑斯地震带则大约一半是海底隐没带逆断层。

会引发海啸的隐没带多在大陆边缘,逆断层上盘在近陆地的一边,下盘在面向大洋的一边。发生海啸时,上盘抬升的结果,海水先向下盘方向流动,因此上盘后方海岸先发生大退潮。所以,对大多数海岸而言,海啸的发生是先有大退潮,然后才是大浪侵袭。

台湾是否可能发生海啸?是的,一七八一年在台南,一八六七年在基隆、淡水,都有大海啸的纪录。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边界上,断层经过台湾陆地,由于南方海域及东北方海域都是板块边界的隐没带(海底逆断层),因此,海啸可能在南北两端发生,侵袭台湾。

海啸灾害防治

海啸是自然现象,无法避免。既然无法避免,就要面对它,与它和平共存,设法把海啸的灾害降到最低。

海啸的传播速度是每小时数百公里,除非正好在断层附近,海啸由断层传到陆地,总有几分钟以上的时间,利用这一点时间就可以减少灾害。

以 1226 南亚大海啸为例,由震央(印尼亚齐省外海)到斯里兰卡距离约一千六百公里,海啸的巨浪到达需 2.5 小时,如果能预先发布警报,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撤至安全地点。由于缺少预警系统,斯里兰卡伤亡惨重,甚至远在东非的索马利亚也有数百人丧生。但在震央附近的印尼锡默卢岛 (Simeulue),岛民凭藉“发生地震立即往山上跑”的古老传说,据报导在这次南亚大海啸中竟然全岛无一人伤亡!

由于地震发生后.邻近的监测站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测知,然后在几秒内判定震央及强度,及时对可能受海啸侵袭的地区发出警报,技术上不是问题。因此,建立海啸预警系统,并且准备好发生海啸时的撤离路线,是必须的。

台湾如果发生海啸,震央可能在台湾南方或北方海域,与台湾陆地有数百公里的距离,因此台湾有大约一小时的预警时间,足够避免严重损失,也因此台湾有必要尽早建立海啸预警系统。

Ⅳ 泰国海啸是哪一年发生的

2004年。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发生里氏9.3级强震,并且引发印度洋大海啸,波及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重大伤亡,死亡和失踪人数达29万余人。而在这次海啸灾难当中,印尼受灾最为严重。



印度洋海啸加重的原因

因为印度洋发生在苏门答腊岛的南边,海啸发生后南边没有阻挡的大陆或岛屿。所以海浪直冲南亚和非洲,能量巨大,又没预警,自然伤亡的人就多了。

科学家们对斯里兰卡地区海域研究后发现,印度洋大海啸造成的惨重损失与当地非法开采珊瑚有着直接联系,珊瑚开采是斯里兰卡的一项重要产业,它们被卖给旅游者或做成工艺品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当地政府很少使用法律手段来制止这种行为。

科学家们发现,该地区海中的珊瑚礁已不复存在,而这些珊瑚礁原本可以抵挡住最狂暴的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袭。在海啸发生时,一个高达10米的巨浪在斯里兰卡西南部的佩拉利亚镇登陆,它在陆地上“横冲直撞”1英里(约合1. 6千米)有余,并将一列满载乘客的火车冲出铁轨50米远,共造成1700人死亡。

而在另一个名叫希卡杜瓦的地方,由于当地的珊瑚礁被悉心呵护,在海浪抵达陆地时只有3米高,且仅向前推进了50米,未造成人员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印度洋海啸十周年印尼泰国等重灾区民众携手纪念

Ⅵ 东南亚海啸的有关情况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当地时间早上7点,在距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160公里的印度洋,发生了8.7级大地震。这是有历史纪录以来,排名第五的超强大地震。

地震所引起的海啸造成斯里兰卡有2000人死亡,印度Mardras死亡1800人,泰国死亡400人,其中PP岛死亡200人,马尔代夫死亡3人,印度尼西亚死亡500人。整个地震所涉及海岸共有100名潜水者被报告失踪。

另一方面,据孟加拉地震监测机构称,孟加拉东南部吉大港也发生里氏7.36级大地震,居民慌忙走到街上躲避。地震持续42秒,吉大港附近地区也明显震动,建筑物摇晃,居民在恐慌中走出街外。这次地震在印尼强烈地震之后发生。暂时未有伤亡报告。

东南亚大地震使地球自转加快

一场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了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造成数万人死亡、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美国科学家12月28日分析说,这场地震可能使地球发生了“摇摆”,自转有极其微小的加快,而地球轴心也略微倾斜。

美国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地球物理学家理乍得·格罗斯说,在当地时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的瞬间,印度洋底的一个地质板块被另一个所挤压而向下沉,地球的质量向地心集中,进而导致地球自转周期缩短了3微秒,地球轴心也倾斜了大约2厘米。

但是科学家也认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经常发生细微的变动,印度洋大地震对其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也不会太显着。

在海啸研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家还指出,如果东南亚和南亚受灾国家有较好的灾难预警机制,生命和财产损失可能会少得多。

俄勒冈州立大学地球物理学家理乍得·叶茨说,在美国有海啸风险的地区,一般都有完善的预警机制。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负责全国范围的预警警报,居住在海边的居民,最晚能在海啸来临之前15分钟接到地方当局的警报并向高处逃避,一些地方还设有专门的海啸逃生训练学校。

他说,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州也发生过类似的地震和海啸,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美国现行的预警机制就是在那之后建立的。因此,这次受灾的国家应该吸取教训。

科学家还认为,在印度洋已发生过里氏9.0级的大地震之后,太平洋“骚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应提高警惕。

Ⅶ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夺去了近20万人的宝贵生命。海啸来袭之前,在泰国普吉岛的麦考

英国小女孩蒂莉在泰国旅游时,发现海啸来临的征兆,帮助海滩上的所有游客安全躲过了造成巨大破坏和伤亡的印度洋大海啸。

Ⅷ 泰国海啸哪年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印度洋大海啸已经导致22.6万人死亡,并且死亡人数仍旧不断攀升。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3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4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3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2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6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5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