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水灯怎么做
A. 水灯的泰国水灯节
泰国“水灯节”(Loy Krathong Festival),据说最早就是从素可泰王朝开始的。相传很久以前,暹罗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树下遇到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对她说,如果要赶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历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圆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再点上蜡烛,拿到河里去放。 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暹罗人竞相跟随,发展成今日的水灯节。
又有一说是,大约在700年前,素可泰有一个奇女子,名字叫着“诺帕玛”(Naang Noparmart)。她喜欢用芭蕉叶制造一种莲花形状的灯,然后插上蜡烛、香和其他饰物,放入河里,借此向佛祖释迦牟尼膜拜。这件事后来让国王知道了,不仅大大奖赏诺帕玛一番,还下令子民每年都要放水灯一次,祈求今后一年事事顺利。从此之后,每年佛历十二月(通常是阳历11月)的月圆之日,便定为泰国的水灯节。 如今,泰国庆祝水灯节最热闹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灯发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古城中有座古寺,坐落于湖中间的小岛上,市民和游客在节日中,聚集于此,漂放水灯。
当日,庆祝活动首先是进行水灯设计和水灯小姐选美比赛,同时还有身着盛装的象队,马队以及花车队伍游行,让人感到彷佛又回到了古老的素可泰年代,因为素可泰城是富有历史意义的古都,是一个山明水秀,物产丰富的着名古城。
同时泰北的清迈也另有一番风趣,清早,善男信女手捧美味的饭菜、水果和鲜花,拥向寺庙施僧拜佛,僧人们忙着接受施赐、讲经。入夜,家家户户的室内和门外,佛寺的院中和墙上四周点燃起椰油小灯盏,河中飘浮着蕉树叶杆做的椰油灯,到处是闪烁的灯光登高远望,好像天上繁星降落人间。这时开始举行大水灯船游行比赛和落水活动。大灯船花枝招展,美中寓意。大灯船分为美丽类和寓意类,上面安装彩色电灯或蜡烛。寓意类是寓托事物于灯船的构造中,其意义有提倡民主政治,劝告人民团结,维护固有民族文化等。灯船上还有几名装扮娇艳的少女,作为诺帕玛王妃的化身,端庄而坐或翩翩起舞,恰似仙女下凡。二、三十只大灯船游行比赛后,驶往河岸。
曼谷市府一些大酒店,凡是依水或自己花园内有小湖小渠,甚或大厅内有喷水的大小水池等等,都成为放水灯,继承美好传统风俗的上佳场所,不仅吸引了众多泰国各民众或全家去大酒店内边享用晚餐边放水灯来寄上各人的祝愿,也给国外的游客带来了新奇美好的泰国特色,一齐参加放水灯,而留下了难忘的一夜。 一年一度泰国水灯节,遍及全国各地,旖旎多姿,充满罗曼蒂克气氛,民众欢欢乐乐的渡过这一佳节。入晚为水灯节的良辰美景,民众纷纷至各河港施放水灯,大小江河灯光点点。青年男女情意绵绵,女的祈祷着能得如意郎君,男的则期望获得秀慧伴侣。而一般民众,则向皇天后土及水神答谢一年来赐予食用水源,并对丢进江河污秽物而表示悔过,祈能赦免罪衍,过着康宁幸福生活。
事实上,在水灯节期间,不仅素可泰历史古城内有精彩的表演,古城外的大街小巷,早在一周前已见水灯处处。小店都播放耳熟能详的水灯节情歌,摊位出售拜神用的莲花和蜡烛,生意滔滔。节日当晚,人人齐集历史公园,先在大草地享受一顿丰富的泰式传统美食,炸鱼饼、烤蕃薯、干鱼松、辣豆和青菜,全部盛在一个大盘子里,中间点燃一根蜡烛,很有气氛。
公园林荫大道的两旁,挤满了小吃摊,最出名的是“竹筒饭”,里面塞满红豆和糯米,入口味道清香,教人百吃不厌。水灯节庆典是在历史公园最具规模的玛哈泰寺(Wat Mahathat)前的护城河举行。只见穿着传统泰式服装的少女,人人手上拿着水灯,载歌载舞,然后把水灯放入护城河里。 各式各样的水灯,飘浮在池塘中,水波粼粼,倒影古刹佛像,充满诗情画意,也再现了700年前古城放水灯的盛况。庆典上还有一个“水灯节美后“的选美大会。参赛的佳丽,穿着传统服饰,逐一接受司仪提问,然后捧着水灯,绕场一周,让观众近距离看清楚她们的脸孔。 庆典高潮是一场声光表演。故事讲述700年前,南甘杏大帝统一暹罗,后来国家战祸连年,战士被迫出征,后方的爱侣,只好在家放水灯默默祝祷,祈求爱人平安归来…… 这场精彩的声光秀,气势磅礴,单看现场的音响和灯光,就已值回票价。再说,上百名舞蹈员齐集台上,大跳大唱,最后还大放烟花和孔明灯,难怪场内观众频频拍手叫好。
B. 泰国民众庆祝水灯节,这个习俗来源是什么呢
“水灯节”这个节日风俗源自于泰国古人对水神以及佛祖的感激。其实关于水灯节的来源,泰国国内并无一个确切的说法,其中有三种说法是相对流传比较广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较为流行说法则是认为水灯节放水灯庆祝的风俗与Nophamas有关。Nophamas是十分崇拜水神的女子,故而她经常会制作莲花灯来供奉水神。后来她还向国王举荐了这个做法并成功得到赞许,这之后国王便下令在每年阴历十二月的时候择一月圆之夜进行放水灯祈福活动。
以上这三个故事的情节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与泰国古人对水神以及佛祖的崇拜以及感激有关。
C. 泰国情人节水灯满面似繁星,吸引众多游客,这个水灯究竟有什么历史由来
泰国人民不但笃信佛教,也深受婆罗门教和自然崇拜的影响,丰富的宗教色彩吸引着对泰国文化好奇的观光客,每年泰历12月的月圆之夜。泰国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来庆祝,水灯节包括热闹的游行,踩街表演等等,不过入夜之后的放水灯才真正的将整个活动推向高峰。
如今泰国庆祝水灯节最热闹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灯发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一年一度的泰国水灯节遍及全国各地,充满罗曼蒂克,气氛凝重欢欢乐的度过这一佳节。向皇天后土及水神答谢一年来赋予食物水源,并对丢进江河污秽物而表示悔过,祈求赦免罪刑,过着康宁幸福生活。
D. 泰国水灯节有哪些活动
水灯节,是泰国民间最富有意义,且多含神话的节日,在每年之泰历十二月十五日夜晚间举行。在这雨季过后的这一时期,泰国正是河水高涨,月儿清辉的美好季节。
水灯节的起源,据泰国史书记载传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又含有很多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比较有根据的水灯节传说,始于八百多年前的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那时,每年泰历十二月十五日月圆时节,居民都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而皇上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
相传皇朝中有位名为娜诺帕玛丝的贵妃,心灵手巧,极富艺术天才,她别出心裁地用香蕉叶折叠成了一盏莲花形的灯船,上面以水果雕成的花鸟图案装饰,并插上鲜花,点着香烛,放在水里,使其随风飘荡,以表示对佛祖和河神的感谢之情。
国王见后大喜,下令以此水灯作为范例,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为水灯节。从此,每逢水灯节,各式水灯的制作,便蔚然成风,水灯的形状式样愈来愈多采,制作技术也更加精巧娴熟。
放水灯的含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扩展,譬如农民放水灯是感谢河神给予他们充沛的水源,灌溉庄稼,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青年男女寄语水灯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伴侣;佛教徒则祈求灾祸随水飘去,幸福随波而来。
水灯节,各地都有循例举行,惟不那么隆重热闹。在传统上要数素可泰府和清迈府的水灯节最为热闹,节目多姿多采,而且富有地方性的诗情画意。
如今,泰国庆祝水灯节最热闹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灯发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古城中有座古寺,座落于湖中间的小岛上,市民和游客在节日中,聚集于此,漂放水灯。
当日,庆祝活动首先是进行水灯设计和水灯小姐选美比赛,同时还有身着盛装的象队,马队以及花车队伍游行,让人感到彷佛又回到了古老的素可泰年代,因为素可泰城是富有历史意义的古都,是一个山明水秀,物产丰富的着名古城。
同时泰北的清迈也另有一番风趣,清早,善男信女手捧美味的饭菜、水果和鲜花,拥向寺庙施僧拜佛,僧人们忙着接受施赐、讲经。入夜,家家户户的室内和门外,佛寺的院中和墙上四周点燃起椰油小灯盏,河中飘浮着蕉树叶杆做的椰油灯,到处是闪烁的灯光登高远望,好象天上繁星降落人间。这时开始举行大水灯船游行比赛和落水活动。大灯船花枝招展,美中寓意。大灯船分为美丽类和寓意类,上面安装彩色电灯或蜡烛。寓意类是寓托事物于灯船的构造中,其意义有提倡民主政治,劝告人民团结,维护固有民族文化等。灯船上还有几名装扮娇艳的少女,作为诺帕玛王妃的化身,端庄而坐或翩翩起舞,恰似仙女下凡。二、三十只大灯船游行比赛后,驶往河岸。
曼谷市府一些大酒店,凡是依水或自己花园内有小湖小渠,甚或大厅内有喷水的大小水池等等,都成为放水灯,继承美好传统风俗的上佳场所,不仅吸引了众多泰国各民众或全家去大酒店内边享用晚餐边放水灯来寄上各人的祝愿,也给国外的游客带来了新奇美好的泰国特色,一齐参加放水灯,而留下了难忘的一夜。
由于放水灯的制作材料,以前采用一种价廉的"保丽龙"和一些塑料材料,由于这些材料长久不会腐烂,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为在欢庆水灯节的同时保持环境的整洁,曼谷市府大力提昌采用蕉叶,石莲等植物做的材料制作水灯,这样随着时间,材料将会腐烂而不使河渠潮面遭受污染堵塞,让大家在放水灯而能得愿以偿的同时也能同时保持住环境的整洁和清净。所幸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都能比较自觉地用植物性材料来制作水灯,近年情况已有了很大改善。
一年一度泰国水灯节,遍及全国各地,旖旎多姿,充满罗曼蒂克气氛,民众欢欢乐乐的渡过这一佳节。入晚为水灯节的良辰美景,民众纷纷至各河港施放水灯,大小江河灯光点点。青年男女情意绵绵,女的祈祷着能得如意郎君,男的则期望获得秀慧伴侣。而一般民众,则向皇天后土及水神答谢一年来赐予食用水源,并对丢进江河污秽物而表示悔过,祈能赦免罪衍,过着康宁幸福生活。
E. 泰国水灯节上的水灯很精美,为什么不允许游客捡起来呢
泰国水灯节上的水灯确实很精美,因为它们都是承载着放水灯的人满满的心愿,怎么会允许游客捡起来呢?
水灯节发展到现在,除了泰国当地的人会去放水灯之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们,他们都选择在水灯节这一天,把自己的美好愿望放进莲花灯,这些承载着情侣们美好愿望的小小灯船在河水里飘飘荡荡,景色美不胜收。
如此美好的东西,若是有游客突然捡起来一盏,那是多么伤风景的事情,且不说愿望能不能实现,先说这捡灯事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肯定是会被禁止的。
F. 泰国水灯节的万人天灯仪式一定是在周六吗
每年的水灯节都是不定的,你只能确定它在11月份,同时万人天灯一般有两场,一场收费的,门票是用于慈善事业,一场是免费的,游客可以随便参与。同样时间也是不定,一般在水灯节前两个月会公布今年水灯节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放天灯免费场的去年更是开始前半月才通知下去。所以你要冲着水灯节的话,建议你9月份再去留意吧。
建议就算赶不上水灯节,也选择周末在清迈呆着,周六日夜市值得一逛。
G. 泰国清迈是怎么庆祝水灯节的
泰国清迈庆祝水灯节 游客共赏“万人天灯”
在“万人天灯”环节,游客和当地居民们一起扬起手中的孔明灯,千万个灯盏同时飘向天空,画面非常梦幻。泰国旅游局也将“万人天灯”列为泰国七大奇迹之一。
游客参与水灯节活动。
H. 如何庆祝泰国水灯节
自己做水灯,晚上拿去河边放。如果你想在泰国过水灯节,建议去素可泰旧城,那里活动比较多。
I. 水灯节的制作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白天走在清迈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勤劳的泰国妇女,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或是店铺门前,聚精会神,制造漂亮的水灯。
水灯的材料以香蕉干和香蕉叶为主。妇女们以熟练的手法,一刀就把香蕉树干横切成圆块状,每块大约三英寸厚。这圆茎块就是水灯的底部,水灯能够飘浮,全靠圆茎块内充满空气与疏松的结构。
接下来是灯身的部分,妇女们天生巧手,她们把新鲜的香蕉叶片,或翻或卷或切或割,并以小枝条围绕香蕉圆块来固定。各种款式的水灯,不到一只香的功夫就摆了出来。
泰国人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民族,几乎任何一种自然材料,一落入他们手中,就能创造出各种巧妙的艺术品,例如树皮制成的书笺,小辣椒糊成的发夹,还有这小水灯,叫人爱不释手。
最近几年,则又发展出豪华型的水灯,加上纸板做造型,还将水灯染上鲜艳的颜色,并添上许多鲜花,有的甚至还编成小船的样子。河面上大大小小华丽灯火,精致小巧的水灯,大概就只有巴掌大,而造型较盛大隆重的,则需要两个以上的人一起抬着,才有办法放进悠缓的河水里随波漂流。
水灯看似简单,它包含着祖先的辛劳,还有那握在手中的香蕉叶淡淡的幽香,不是翻翻书本就能体会得到。
J. 泰国的水灯代表什么
在泰国的传统节日中,最美丽的应该是“水灯节”(Loy Kra Thong)。如果说从4月份的“宋干节”,可以看出泰国人在“水战”中的疯狂,那么每年的11月份的“水灯节”,却充分体现着泰国青年男女旖旎的恋恋风情。因为每逢水灯节的夜晚,无论是城市或在乡镇,只要是频临河港或湖边的地方,水面上都会飘满水灯,闪亮着一片烛光,辉映着青年男女们双双的幸福靓影,而一片花香和轻快抑扬的“放水灯”歌声中,构成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
传说一
八百多年前的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每年泰历十二月十五日月圆时节,居民都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而皇上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相传皇朝中有位名为娜诺帕玛丝的贵妃,心灵手巧,极富艺术天才,她别出心裁地用香蕉叶折叠成了一盏莲花形的灯船,上面以水果雕成的花鸟图案装饰,并插上鲜花,点着香烛,放在水里,使其随风飘荡,以表示对佛祖和河神的感谢之情。
国王见后大喜,下令以此水灯作为范例,泰历的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为水灯节。从此,每逢水灯节,各式水灯的制作,便蔚然成风,水灯的形状式样愈来愈多采,制作技术也更加精巧娴熟。
传说二
相传很久以前,暹罗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树下遇到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对她说,如果要赶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历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圆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再点上蜡烛,拿到河里去放。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泰国人竞相跟随,发展成今日的水灯节。
传说三
传说当年干烹(Kamphaeng)国王掌管暹罗第一王朝速古台(Sukhothai)时,觉得年年风调雨顺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对水神MaeKongka又敬畏又感激,总觉得必须大事庆祝一番,才能一表内心对水神的谢意。
后来有个名叫Nophamas的女子,她对这个节日的后来庆祝仪式起着更大的影响。她也为了答谢水神的大恩大德,于是以中南半岛上最古老的婆罗门形式,制造一个酷似荷花的水灯,并在水灯内插了焚香、蜡烛,还加一些米饭,撒一点米酒、钱币,然后放到河面上去,供奉水神。
据说Nophamas还向当时的国王解释,远在印度的Nammada河畔,当地的国王是用这样的水灯来敬祀佛主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何不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向水神献上敬意。
国王赞成,于是就规定每年阴历十二月,雨季快要结束,水涨船高时,选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全国携老带幼,一起到河畔,观看国王为大家点燃第一盏水灯下水礼的盛况。
泰语Loi是浮的意思,Krathong是水灯,水灯节这个传统节日,就这样随着河水一飘七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