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国资讯 » 泰国从什么时候末落

泰国从什么时候末落

发布时间: 2022-06-30 02:34:36

❶ 泰国曾是我国藩属国,大清灭亡100多年,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泰国曾是我国藩属国,大清都已经灭亡很久了,而曼谷王朝还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的治世态度不一样。提到泰国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泰国的旅游业,很多中国人旅游的时候都会选择去那里,不仅景色优美并且价钱也比较便宜,但是泰国的政权和我们并不一样。他们现在还保留着王室,泰国皇室的地位非常的高,当地的明星和领导者见到皇室的成员都得行跪拜礼。


虽然说泰国和大清时候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统治者和地理位置都造成了不一样的后果,不过他们现在还能够继续发展也能侧面表现这样的国情也是适合他们的。

❷ 泰国历史的历史时期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逻。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4]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一个城市;后来当地泰族人起义,夺城掠地,在这里创建起泰国的开国王朝。历史记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泰国繁荣昌盛,疆域远远超过现版图,尤其是兰甘杏大帝在位时首创泰国文字和暹罗最早的宋加洛陶瓷业,开创了泰国历史的新纪元。[5] 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兵败走占城,以后又转避暹逻,终老暹地。 泰国的南部曾发现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文物。泰国北部有南邦人化石出土,而壹万年前的岩画在泰国也有发现
五千年前,泰国已有青铜器文明。有学者认为是从中国传入,也有学者认为是东南亚独立发展的。 居住势力
秦汉时代,滇国己将泰国划入势力范围。
隋唐时代(6世纪末到10世纪末),泰国大概已有泰人居住。他们生活在云南至阿萨姆一带。
罗涡国
罗涡国(Lavo)的历史是在泰王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段。该城邦国大致建立在以今天的华富里为中心的地域。其历史可回溯到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冶炼青铜时代。
在她的许多年代中均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她在被称为陀罗钵地的年代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自从该时代,罗涡为吉蔑人(高棉人)所统治,所以大量文化遗址都是高棉式的,一般将十五世纪称作泰国历史上的华富里时代,可见其重要意义。
最终大城王国建立,罗涡不再占主导地位,直到纳奈王(King Narai)登基。他建造新的宫殿并在此统率全国。
在纳奈王后,罗涡城邦再度逐渐荒废,直到十九世纪的孟固王(King Mongkut)才将她重新作为王城规建。
20世纪中叶,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元帅(Phibul Songkhram)将华富里作为军事要地,他对该城市作出的贡献有很多保存至今。
素可泰王国
到13世纪时吴哥开始没落,西方的缅甸蒲甘王朝又被蒙古人入侵,傣族势力趁机崛起,建立了北方的兰纳王国与南方的素可泰王国。兰纳于13世纪中由傣族的满哥瑞(Mangrai,又译孟莱王)建立,以清迈为中心。清迈地区后来一直与暹罗其他地区有别。南方的素可泰王国于1240年代开始扩张,被视为泰国史上第一。素可泰驱逐吴哥,融合吴哥的孟族与高棉族,并且创造泰文。
阿瑜陀耶王国
14世纪中叶,泰国华人拉玛铁菩提王在更南方的阿瑜陀耶(又译阿育陀耶、大城)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结合了傣族的军力,孟族与高棉族的行政,以及华人的商业。15世纪时阿瑜陀耶王国取代北方的素可泰王国,与兰纳王国相邻,灭吴哥王国,并且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制度,发展稻米耕作,与中国通商,国势繁荣。阿瑜陀耶王国在14世纪下半到15世纪初被缅甸东固王朝并吞,但在16世纪末恢复独立,在17至18世纪时是东南亚强国,与欧洲国家通商。1767年阿瑜陀耶王国被缅甸贡榜王朝所灭。泰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
吞武里王朝
吞武里王朝(1769年 - 1782年)是泰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由一位年轻的将军达信所建立。定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王朝。该王朝以郑氏为国姓,达信是中国与泰国的混血儿,中国历史上称为郑信。他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了一支抵抗缅甸的军队,趁着清缅战争爆发而缅甸大城驻军大部被迫回国抵抗清军之机收复了大城,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收复了清迈等地。
1782年,达信被义子却克里|郑华所弑,一说是达信在政变中被杀,却克里援救不及。却克里即位后,成立却克里王朝,改称拉玛一世,迁都曼谷,史称曼谷王朝,吞武里王朝亦因此结束其短短十三年的统治。
于1770年统一暹罗达到今日泰国版图,并且并吞东方的柬埔寨,北方清迈,东方的永珍(今老挝境内)。
却克里王朝
后来郑信的部下却克里杀郑信,自立为拉玛一世,建都曼谷,史称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
曼谷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王朝的名字源于开国君主昭丕耶却克里的名字。此外 ,因却克里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曾被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大帝封为王子(义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的都以郑氏为王族中文姓氏,该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
昭丕耶却克里(却克里王朝的创建者)本是吞武里王朝国王郑昭(泰语名丕耶·达信,中国后裔)的重要将领。1782年,他利用反对国王的叛乱发动政变推翻郑昭,后者被宣布为疯癫并被杀害。昭丕耶却克里自立为暹罗国王。关于这一段历史有其它不同的解释。
昭丕耶却克里用拉玛一世的名号进行统治。他延续了郑信的一些政策,以使暹罗在遭受缅甸长期侵略和占领之后的凋敝中恢复国力。在他统治时重组了政府机构和军队。拉玛一世是现代曼谷的缔造者,他将暹罗的都城从吞武里迁至曼谷,此后历代国王都在那里统治国家。他的继承人拉玛二世允许欧洲商人与暹罗通商。在第三代国王拉玛三世在位时,暹罗在与越南和柬埔寨的战争中获胜。拉玛三世与英国人签订了第一个条约。
在拉玛四世(蒙固王)统治时代,暹罗开始受到欧洲列强的压迫。1855年,英国迫使拉玛四世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深感西方技术文化先进的拉玛四世开始在国内推行现代化,力图使暹罗向欧洲的国家模式靠拢。他的继承人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大刀阔斧地对国家进行改革。拉玛五世鼓吹某种民族主义君主制。在他的鼓励下,暹罗的封建制度几乎被扫除,开始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拉玛五世被迫向英国和法国割让领土,但也因此让暹罗免于变成列强的殖民地。
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❸ 二战时期,英国曾经打算打压泰国,为何它最后放弃了

纵观近代整个东南亚的历史,泰国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都是泰国善于利用各个国家的矛盾和国际关系,使用平衡策略对各个国家相互牵制,才使它幸免于难,保存了国家的完整。

而这个时候的英国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去和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去抗衡,有其他强国的牵制,它在泰国问题上注定分不了多少好的利益。与此同时英国也深受着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困扰。它连自己都已经自顾不暇的状态下,哪还有心思顾得上曾经打压泰国的思想

❹ 泰国历史

东南亚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已经有100万年了。最近的考古研究表明公元前四千年,现在的泰国一带当时已经成为早期青铜冶铸中心。这一发展以及湿水稻种植为社会政治组织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表明这些创新在当时已经传到了亚洲其他地区,包括中国。

泰国的语言源自中国南部的傣族,在6世纪到7世纪的时候从中国南部迁移到东南亚。在傣族人到达这里之前,马来文明、缅甸文明和高棉文明都已经在这一地区发展了。

泰国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3世纪。根据传统,1238年泰国首领在素可泰推翻了他们的高棉统治者并建立了泰国。随着它的没落,一个新的泰国王朝于1350年在艾尤塔雅出现。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泰王朝-兰纳王国,它以清迈为中心,与素可泰和阿育他亚竞争了几个世纪,它也就是今天泰国北部的前身。

阿育他亚王朝的第一任统治者拉玛铁菩提一世为泰国历史作出了两个重大贡献:上座部佛教作为官方宗教的建立和推广,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与附近信奉印度教的吴哥王国相区别;第二是编辑整理了达摩律法,这是一部基于泰国的传统习俗和印度文化影响的法律典籍。达摩律法作为泰国法律的功能一直持续到19世纪。葡萄牙人16世纪的到来,使阿育他亚王朝开始了最初与西方的接触。但是直到1800年以前,泰国历史的发展更多的还是受到周围两个大国的影响:印度和泰国。

经过400多年的执政历史以后,1767年阿育他亚王朝被入侵的缅甸军队打败,都城被烧毁。一个新的都城由却克里王朝在1782年建立于昭披耶河。第一任却克里王朝国王是拉玛一世。拉玛的继承人在英国1826年占领邻国缅甸之后越来越受到欧洲殖民主义的威胁。

1826年,泰国与英国订立了《友好通商条约》。1833年,美国与暹罗建立了外交关系-1938年以后“泰国”才取代了“暹罗”作为国家称呼。然而,直到拉玛四世(蒙固王时期,1851-1868)和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1868-1910)开始,泰国才真正与西方列强建立稳固的关系。泰国人认为现代外交技巧的熟练运用以及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改革的推动使得泰国成为南亚以及东南亚唯一一个免于被欧洲殖民的国家。

1932年暹罗政变使得泰国的专制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巴差提朴王(拉玛七世)最初勉强接收这种变化,但很快放弃了王位,交给了他才十岁的侄子。退位后,巴差提朴王宣称,一个国家的治理责任应该交给全体人民,而不是少数精英。泰国虽然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但实际上则被一系列军人力量把持政权。从1992年选举开始,泰国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逐渐成熟。

和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泰国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当日本于1945年被打败之后,泰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受包括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在内的周边国家共产主义革命威胁,泰国积极寻求在该地区遏制共产注意扩张。最近,泰国也一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积极成员。

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民主初步试验,平民民主的政治体制慢慢获得更大权力,最终在1988年差猜•春哈旺——泰国民族党领袖——作为该国第一任民选总理上任。然而,三年后又一场不流血政变结束了他的任期。

不久,军方任命阿囊-潘雅拉春——一位商人和前外交官——来领导临时政府并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举行选举。然而,随着不确定的选举,前陆军总司令素金达被任命为总理。泰国人对这次任命的反应是要求结束军事政府。但民意被军事力量暴力镇压,1992年5月,士兵打死至少50名抗议者。

国内和国际上对此次暴力行为的反应迫使素金达辞职,而该国再次倾向于阿囊-潘雅拉春,他被任命为临时总理直到1992年9月的大选。在该次大选中,在1992年5月和军方对立的政治党派获得了微弱多数,而民主党领袖川立派成为首相。川立派于1995年5月解散了议会,而泰国民族党在随后的选举中赢得议会席位最多的一次。党领导人班汉当选总理但任期只有一年多。随着1996年11月举行的大选,差瓦立组建了一个联合政府并成为总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对差瓦立政府信心大减,迫使他于1997年11月将权力交给了川立派。

在2001年1月的选举中,电信富豪西那瓦和他的泰爱泰党赢得了压倒性胜利。泰爱泰党在下议院占有绝对多数,控制着500席位中的365席。

❺ 关于泰国的资料

泰王国,简称“泰国”(Thailand)。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

(5)泰国从什么时候末落扩展阅读:

泰国实施了自由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迅速,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然而,它在“1998年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大挫折,然后陷入衰退和停滞。它是世界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

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是经济的主要部门。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也是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汽车产业是支柱产业,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也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泰国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大多数泰国人信奉全面佛教。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和创始成员之一。它还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❻ 泰国是从什么国家独立岀去的

暹罗,16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世纪末,拉玛四世王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五世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拉玛七世王时期,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❼ 泰国历史上属于中国有哪些

泰国在明朝成为中国属国,清朝后期被英国占领。泰国古称暹罗,部分先民原是居住在中国云南一带,为逃避蒙古人入侵才南下迁居到中南半岛,在此期间,西双版纳与泰国北部兰纳等地区一直有着通婚和贸易的往来。在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国。

泰国主要的民族是泰族占到75%,第2大民族就是华人占到总人口的14%,泰国古代暹罗,华人移民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广东潮汕人郑信甚至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并被后世称为泰皇五大帝之首。

明宋时期的属国

1、越南,宋朝以前一直都是中国的管辖地,宋朝时独立,但一直对中国称臣纳贡,清朝中法战争后独立。越南其实是明清进贡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国家,加上以前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中国和越南的文化是非常相似的,越南也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用汉字的,而很多越南的史书也是用汉语编制的,而现在很多越南的教育学家也是提倡要多学汉语。

2、朝鲜,汉朝曾在朝鲜建立了汉四郡,唐朝灭了高句丽和百济,新罗对中国称臣纳贡,以后各朝代都对中国称臣纳贡,清朝中日甲午战争年宣布独立,后独立。朝鲜半岛南部一小块地方,并存着3个小部落:马韩、辰韩、弁韩,合称3韩。当然了,汉4郡并存的情况只延续了20多年。公元前82年,汉昭帝将真番、临屯2郡与玄菟郡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并入乐浪郡,郡治仍在今朝鲜国首都平壤。

3、琉球(也就是现在日本的冲绳县),明朝时对中国称臣纳贡,清朝后被日本吞并。明洪武初年,琉球群岛的三个国家山南、山北、中山分别派出使者带着礼物,也就是咸鱼海带,前往南京觐见,表示愿意臣服大明。当时朱元璋刚得天下,眼见外夷来朝,心里很美,于是大手一挥让工部刻三颗金印分别赐予三国国王,就此完成了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的关系。

❽ 泰国历史简介

简介: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一个城市;后来当地泰族人起义,夺城掠地,在这里创建起泰国的开国王朝。

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如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日,水上人家的清新生话,闻名于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

(8)泰国从什么时候末落扩展阅读

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英语:Kingdom of Thailand),简称“泰国”(Thailand)。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泰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❾ 近代东南亚国家衰落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衰落的原因
(一)外资政策导致外债结构不合理

1.过度举债超越了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

发展中国家通过举借外债来弥补本国建设资金的缺口,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即外债的数量要适度,不能过分地依赖外国资金。而某些东南亚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被外资进入的充裕性和经济繁荣景象所迷惑,很少从另一方面去考虑问题,从而采取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外资,如对外实行税收优惠,简化外资注册手续,外资企业所得税汇出自由化,放松对外汇的管制等等。泰国1960—1980年人均外债为39.4美元,而到1996年,外债高达857亿美元,人均1562美元;韩国外债规模,从经济开发初期的1.6亿美元,发展到1997年的1565亿美元,其间外债年平均增长率为54.5%,大大超过了gdp年均8%的增长率,而同期韩国的外汇储备却由1962年的1.67亿美元缓慢增加到1997年末的100 亿美元。 从目前看, 泰国外债占gdp的53%,印度尼西亚占48%,马来西亚占36%, 如此之高的外债比例,必然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2.过度举债迫使引资国形成对外依赖性的产业结构

利用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是个普遍的定律,作为引资国,在使用外国资本的同时,也必将相应地增大进口,把对国内商品的需求转移到国外,从而增加对原材料、生产资料的海外依赖程度,而外资流入的领域,一般都是引资国政策倾斜并急需发展的产业,外资层层渗透,极易达到控制的目的。以外资为主形成的国内大企业集团,又往往形成国内垄断,并获得垄断利润,随着利润的流出,也直接制约着债务国经常收支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上述种种负面效应,使得过度举债国越来越依赖外资,一旦外资来源减少或中断,其经济必然走向毁灭的边缘。

3.过度举债造成外债结构失衡

在已形成的对外债依赖性的经济结构面前,为了使外资能够继续流入,引资国必然采取更优惠的政策,首选政策是提高利率,结果是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外债结构失衡。

短期资本是相对于长期资本而言的,是指一年期限以下的借贷资本。长期资本的投入,取决于引资国软硬环境的“冷热”程度、投资效果和对长远发展的预期。而短期投资的选择,主要看其短暂的获利机会,利率和汇率的瞬间变化。对外资实行高利率政策,如果外国利率保持不变,则本国货币的贬值率必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从长期看,人们或者预期利率要下调,或者预期本国货币会贬值,而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外国投资者持有的本国资产收益率下降。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有较高的回报率和产出率,高利率政策得以维持,但由于这种政策是以较高的融资成本为代价的,一旦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资本收益率下降,加上投机商介入炒作,则资本外逃就再所难免了。国际上的短期资本又具有运动规模大,动动方式集团化和机构化的特点,再借助先进的科技和通讯,短期游资的跨国移动会相当迅速和便利,从而使危机的形成更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了。

(二)产业政策导致国内产业的虚实结构不合理

80年代以前,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膨胀率却较低,而到了1982—1986年期间,各国普遍出现经济困难,gdp的增长明显降低。新加坡为4.4%,印度尼西亚为4%,马来西亚为3.9%,菲律宾为-1%,泰国为4.9%。 面对这种情况,各国普遍进行了经济改革和调整,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经济发展又保持了10年的高增长,年均gdp的增长率达到8%以上。但正是调整中的政策问题,使产业结构孕育和积累了不合理的因素。

1.东南亚各国为实现赶超战略,都想通过高投资实现高增长,比较重视资本投入而忽视全要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国家不顾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而要弥补支撑这些产业所需资金的缺口,就只能靠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以及靠政府指令银行给予贷款支持,这样,必然加大融资成本,造成运行困难,甚至无力还本付息。如韩国,70年代以后,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几家大型企业集团,资金利润率极低,不仅难于还本付息,有进连企业维持生产所必需的流动资金都出现困难。韩国30家主要企业集团的平均负债率为350%,有的高达1200%,而资金利润率却在0.5%以下。另外,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如泰国的中学入学率为33%,印度尼西亚为38%,马来西亚也不到6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80年代中期以后,东南亚国家纷纷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发展了一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加工业,这虽然与各国的比较优势相符,并且也有“四小龙”成功的样板,但国际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各发达国家已不再让出市场,另一方面,比这些国家劳动力更便宜的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开放政策,这势必对东南亚各国形成两面夹击的局面。从出口增长状况看,泰国1995年上半年增长23%,1996年只增长5.8%,1997年以来则为零;新加坡1996年增长28.2%,1997 年降到10.4%;马来西亚则从1996年的26.8%下降到1997年11.6%。出口增长率下降,使许多新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投资效益低下,企业信用和还债能力下降,危及到外汇储备的安全。可以说,东南亚国家在设计其产业结构时,没有建立在对市场的细致分析基础上,以虚拟的无限扩大的市场前景来引导资本的投向,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3.上述两方面的投资失策,会在一段时间内给人们形成一种误导,认为出现了两个大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形成大的集团竞争优势;二是依赖广大的国际市场,使国内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这两个点上出现极旺的投资需求,而这种需求中最具制约性的就是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因此,投资者纷纷预测:土地价格会快速上涨。导致房地产价格不切实际飙升,并进入一种恶性循环,越炒越热的境地。当真正使用房地产的人由于实际经济成本高昂、效益低下而不再需求高价位的房地产时,也就是被人为吹大的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不相符时,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三)金融政策导致银行和企业债权结构的双重不合理

东南亚国家为维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一般都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在金融政策方面,虽然表面上实行的是银行融资,但银行融资的依据是政府确定的优先顺序和额度控制。这样,为实现政府意图,被扶持的企业可以用很低的融资成本甚至是负利率得到大量资金。作为回报,政府必然对银行提供多方面的保护,使金融机构没有倒闭的危险。这种政策给企业和银行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从企业来说,不同的金融制度涉及到它通过何种途径,以什么方式获取经营所需资金。在比较成熟的英美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有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企业可以同时利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渠道筹集资金,金融系统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监控,企业是从融资渠道的稳定性、灵活性、低成本等角度选择资金来源,而银行是根据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等原则发放贷款。在这种机制下,银行对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会积极提供贷款,而对于运行困难的企业大多不会提供资金支持,甚至逼债催款,迫使其走上清算破产的道路。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的破产率虽然较高,而问题的积累却不会很多。东南亚国家虽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政府为实现赶超战略,必然对特殊行业和大企业给予特殊的扶持。因为仅仅靠市场的这种自然调控很难满足突然膨胀的非均衡发展的资金需求。长期人为地执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使借款人缺乏归还资金的压力,形成无尽的投资饥渴,而要填平这一欲壑,就希望得到更多的贷款。这样,企业自然把资源用到游说政府,争取立项上,从而产生行贿受贿、提供非法政治资金,如同中国的“跑部经理”,日本的“大藏省担当”。用这种办法获得的资金其效益低下与归还困难就显得很正常了。

从银行的角度说,由于政府的作用,银行已成为政府的出纳,无法按自身的商业原则来选择放贷,造成大量的融资不能按期归还,成为不良债权甚至坏帐。譬如韩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呆帐和坏帐分别达到贷款总额的12%、11%、11%、13%。

前面的分析说明东南亚各国金融制度中政府干预和管制是造成企业和银行双重不良债务和债权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按理金融自由化应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操作过程中却事与愿违,金融自由化过程甚至对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在银行相对独立、利率开放,而对金融体系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高风险项目,形成高风险债权,加上自由化给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炒作空间,极易将不良债权迅速累积,将经济气泡越吹越大。所以,发展中国家对金融体系的行政干预只能随着市场的成熟而逐渐放松,一步到位地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金融管制体系是十分困难的,关键是掌握什么样的“度”,即是说,放松管制不是放任不管,有放有管才能保证放而不乱。

二、东南亚危机对我国的警示

在东南亚危机中,中国虽然没有受到强烈的震荡,没有卷入其中,是由中国的经济实力、经济体系、外汇的充裕储备和正确的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决定的,但不是说,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东南亚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长期性的,而且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宏观政策也存在着发生危机的隐患。因此,认真研究东南亚危机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的实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应是明智之举。

(一)加快金融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进入90年代中国曾出现经济过热,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21.7%。中央采取紧缩政策,到1996年底实现了软着陆,并且改革外汇体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放松经常项目,抓紧资本项目,这对稳定币值、促进外贸起了很大作用。但应看到,金融系统的问题仍是较多的,表现为不良债务增多,资金运营效率低、资金投向不合理、金融监管乏力等。据专家统计,近几年我国银行的呆帐、坏帐已达到总债权的20%—30%,占gdp的10%以上,这和危机前的东南亚国家基本相当; 银行贷款的70—80%都给了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使得高额的银行存款并不表现为高额的资本形式。有些银行从事非银行机构的金融活动,少数大企业及上市公司进行不合法的金融投机等等。因此,应加快重建和完善我国货币信用关系,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弱化政府干预,强化信贷约束,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避免商业贷款中形成的逾期、呆帐,降低银行坏帐比重,提高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和支付能力,增强银行的经营独立性;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坚决堵住国有企业把经营困难和风险向国有商业银行转移的渠道;加快立法并依法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银行、证券、信托的分业管理,以防范业务风险;稳定人民币币值,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加强资本项目管理,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金融资产实力,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放开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规避国际金融风险。

(二)引进外资要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保证效益”的原则

过分地依赖外资补充资金短缺和赤字这种经济体制是不牢固的。90年代以后,我国引资幅度增加,在吸引直接投资方面居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从总体上说,我国引进外资工作还是比较正常的,目前的问题是引资规模较大,增幅过高。外债余额从1985年的158. 3亿美元,剧增到1996年的1162.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83.7%,从长远看,势必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为此,应适当对外资规模实施宏观控制,对债务结构和使用流向加以调控。我国当前讲“抓大”、“扶强”,企业争先进入“世界500强”,但市场竞争是无情的, 我们应吸取东南亚国家只重企业规模而不重效益回报的投资教训,注意外资的使用效率。

(三)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扩大出口产品市场

我国近几年外贸出口量增长很快,贸易顺差得以较好保持。现在的问题是出口产品的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如服装占25%,一般机械和电子产品占3.5%,玩具占5%。这些产品与东南亚部分国家比有竞争力,但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相比则竞争力就差多了。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增强了他们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上下功夫,把出口的初级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延伸,提高附加值;国家要加大对外贸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组织行业协会,防止恶性竞争;加快外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实现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外贸出口由创汇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体制僵化、负债率高、亏损面较大的问题。据估计,当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0%以上,亏损不断增加。1996年净亏损已达378亿元, 为了维持运转,只能以新贷补旧贷,牵着银行的鼻子走,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要利用企业重组和转换经营机制的契机,调整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把企业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东南亚危机的基本原因是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上,不是以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而是以房地产、旅游服务、钢铁、半导体元件、加工装配产业为主,这在发展初期是可以的,而后不能借经济情况良好时调整产业结构,只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就很难形成较强的和持久的国际竞争力。新加坡、台湾多年前就制定了向高科技工业发展的政策,所以,经济处于平稳地增长中,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特别注意。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一些行业,如纺织、轻工、家电、钢铁、汽车等大多数工业生产部门出现生产过剩,而另一些行业则供给相对不足,如电子信息、高附加值产品、高效生态农业等,所以,结构调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首先要调整投资结构,控制一般性投资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其次,调整产业部门,紧缩严重供给过剩部门,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大的部门。再次,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初级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总之,认真研究东南亚危机的经验教训,调整好我们的政策和经济结构,对于我国以较低的成本进入世界经济格局,将是十分有益的

❿ 泰国以前被殖民过吗

泰国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殖民地,它交涉在控制着广义印度(包括缅甸),马来亚半岛的英国和控制印度支那(柬埔寨,越南,老挝三国)的法国中的战略缓冲地带,常会有遭瓜分的危险,但当时的英法两国殖民势力已经达到顶峰,殖民主义作为一种老旧的统治秩序开始走下坡路。如果英法两国继续瓜分泰国,使整个东南失去有生希望,势必会使列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发生严重的叛乱和抵抗等等严重的暴力反殖民运动,而且英法两国碰头,两者都想继续扩张弥补内耗,必然引发世界大战,英法两国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他们没有把泰国纳入其殖民版图,但两国以 湄南河为界,扶植泰国王室为傀儡政权,实际上掌握着泰国的经济命脉。
下面是详细介绍:
16世纪欧洲列强来到暹罗,直至19世纪末,英法两国已经分别在暹罗东西两边建立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列为两个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其后英法于1904年划定势力范围:湄南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虽然暹罗没有成为列强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英法的诸多压制。
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开始国家开放政策,至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适应殖民国家对暹罗施加的压力。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后,暹罗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暹罗倾向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和暹罗签订《日泰攻守同盟条约》(日泰攻守同盟条约)。1942年1月25日泰国宣布向英美宣战,日本曾将部份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北部占领地割让给暹罗。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暹罗随即在翌日宣布:“暹罗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暹罗的“宣战无效”宣言被同盟国承认。1949年改名泰国。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01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34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36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95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98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64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56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1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62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