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选投票入口在哪里
Ⅰ 西班牙斯下一届国家选举是哪年
西班牙大选4年一次,上一次大选为2008年,所以下一届大选时间在明年,即2012年
Ⅱ 西班牙在1939年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但为什么没有加入轴心国和参加二战
1939年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在二战是中立的。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与意大利要求佛朗哥回报,让德军取道西班牙攻打英属直布罗陀,并逼迫西班牙加入轴心国的阵营。但佛朗哥鉴于国内饥荒问题,亟需美国及同盟国的谷物与石油援助,以及不看好轴心国会赢得最后胜利,于是摆荡于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尽量不卷入冲突中,让西班牙于二次大战期间的伤害降至最低。
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随时都有放弃中立、投入纳粹———法西斯联盟怀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战结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这是为什么呢?历史学家们在研究这一现象时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199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戴维·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尔二战时期的信件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是丘吉尔的“金钱外交”“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
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节节胜利,而居于重要战略位置的西班牙,其政府随时都可能投降纳粹。对于英国来说,德国如果控制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那将是一场灾难———地中海的战略运输线将被封锁。
丘吉尔在分析了佛朗哥政府的内部势力之后,决定收买一些对佛朗哥有影响力的西班牙高级指挥官。他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这项绝密行动:由英国国库在一家瑞士银行的纽约分行存入1000万美元。戴维·斯塔福德教授说:“这笔钱很可观,但是,鉴于涉及的事情重大,用于收买西班牙军人就显得不是很多了。” 他在研究丘吉尔当年的信件时发现了这个收买事件。戴维·斯塔福德说:“西班牙同德国联合在一起可能会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
实现收买计划,丘吉尔靠的是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武官艾伦·希尔加思。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过伤的海员曾在玻利维亚勘探过金矿,之后在北非执行过使命。当时他在西班牙的任务是,监视纳粹德国潜艇的活动情况,同时为防范希特勒入侵西班牙作准备。在接到丘吉尔首相关于向一些西班牙军人账户转钱的命令之后,这位英国军官便同银行家胡安·马奇进行了接触。马奇在一战中曾帮助过英国的情报机构,并在西班牙内战时期资助过佛朗哥。马奇的任务是,向那些表明准备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联合意愿的西班牙军官送钱。丘吉尔的助手们曾对起用马奇有非议,但丘吉尔认为:“马奇利用邪恶的方法赚钱这个事实目前绝不会损害他对我们的价值。”
马奇根据每个西班牙军官的业绩送钱。1940年底,几乎所有的钱都进了西班牙军官的腰包。比如,安东尼奥·阿兰达将军当时是西班牙军事学院院长,被认为是佛朗哥的继承人之一。他得到了200万美元。
一直到战争结束时,西班牙都保持着中立,虽然弄不清楚丘吉尔的“金钱外交”是否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起到了作用。
参考资料:http://www.wjsms.net/home/web/jiaoyanzuzhuye/hj/ReadNews.asp?NewsID=618
http://spaces.msn.com/valyang/
西班牙内战和佛朗哥时代
战争的失败在西班牙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引起人们的反思。西班牙社会各阶层纷纷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发展经济、强化教育,以重振国家。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西班牙,社会主义党、共产党相继成立,工人运动有了较大发展,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在1931年4月12日市政选举中,左翼势力获胜;14 日在巴塞罗那、圣塞巴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国;在马德里,革命委员会宣布成立临时政府;阿方索十三世自愿流亡国外。同年6月28日共和派举行全国大选,宣布宗教自由,12月通过了新的《宪法》,新政府着手进行农业、教育、区域自治等方面的改革和立法;与此同时,一些右翼政党(如长枪党)相继成立。在 1933年11月的大选中,右派政党获胜,一些新法律(如农业改革基本法)被废止,1932年政变军人被赦免。中央政府与加泰罗尼亚地区政府发生冲突, 1934年月10月爆发革命,被军队残酷镇压。1936年2月由共和左翼、社会党、共和联盟、共产党等组成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阿萨尼亚政府宣布全国大赦,恢复农业改革及加泰罗尼亚、巴斯克、加利西亚等地区的区域自治。1936年5月阿萨尼亚当选共和国总统,卡萨雷斯-吉罗加组阁。然而左右两派冲突不断,反对党领导人卡尔沃-索特罗被暗杀成为内战的导火线。1936年7月17日梅利亚驻军叛乱,18日漫延到全国,佛朗哥取得了驻摩洛哥军队的领导权,西班牙内战爆发。
叛乱军队在塞维利亚、巴利阿里、加那利、摩洛哥、纳瓦拉、潘普洛纳、萨拉戈萨取得胜利。共和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改组,创立了人民军队并武装民兵。 1936年9月右翼势力----国防委员会任命佛朗哥为政府首相和军队元帅。内战双方均得到了国际支持,着名的国际纵队支持共和派,意、德两国支持右派叛乱军队。到1936年底叛乱军队控制了安达卢西亚大部分、厄斯特拉马杜拉、托莱多、阿维拉、塞哥维亚、瓦利阿多里德、布尔戈斯、莱昂、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的一部分、维多利亚、圣塞巴斯蒂安、纳瓦拉、阿拉贡、加那利、巴利阿里。共和派控制着马德里、新卡斯蒂利亚、加泰罗尼亚、瓦伦西亚、穆尔西亚、阿尔梅利亚、希洪、毕尔巴鄂等地。1939年3月28日叛乱军队攻占马德里,4月1日内战宣告结束。
内战结束后,佛哥朗政权残酷镇压左派努力,对外与德意结盟。二战爆发后,西班牙改变了外交政策,保持中立,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由于佛朗哥政权以前与德意等国的关系,二战后西班牙受到空前的孤立,一些国家召开驻西使节,西班牙加入联合国的要求多次被拒绝,法西边界被关闭,西班牙也被排除在欧洲战后重建计划之外。由于西班牙资源(如石油)缺乏,经济闭关自守,因此造成物质匮乏,不得不实行配给制。冷战的开始给佛朗哥政权带来了新生,1950年西班牙与联合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西班牙与美国签订军事互助条约,西班牙被孤立的情况有所缓和,1955年西班牙加入联合国。1956年摩洛哥从西班牙独立出去。
佛朗哥统治中期,西班牙开始出现社会动荡。1951年巴塞罗那爆发大罢工。1956年又爆发全国性罢工,同时出现了学生运动。内战中倔起的政治人物(如军人、长枪党等)逐渐被技术官僚所代替。60年代初期,反对佛朗哥政权的活动进一步加强。1969年7月22日胡安-卡洛斯被议会指定为国家元首继承人。后来,西班牙共产党提出民族和解和通过和平手段推翻佛朗哥政权的主张,社会党和基督教民主派同样提出恢复民主、融入欧洲的主张。到了70年代初期,教会与佛朗哥政权也逐渐疏远,一些地区的神父包括一些高级神职人员公开批评佛朗哥政权。与此同时,西班牙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埃塔恐怖主义活动(如暗杀、爆炸等)开始出现,1973年埃塔分子暗杀了卡雷洛-布兰克首相。由于佛朗哥病重,1975年10月30日胡安-卡洛斯临时担任国家元首,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11月22日胡安-卡洛斯登基。
七、西班牙民主过渡
1975年11月22日胡安-卡洛斯登基成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登基后,西班牙开始进行大规模政治改革,以不流血方式实现了从法西斯独裁向议会君主制的过渡。国王将国家的领导权交给了年轻的改革家苏亚雷斯。1976年7月3日苏亚雷斯就任首相,肩负起从独裁向民主的过渡重任。许多西班牙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开始结束流亡回到西班牙,左派、右派均接受民主游戏规则,西班牙又回到自由、民主的政治气氛中。1977年6月15日西班牙进行了独裁统治结束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由苏亚雷斯领导的民主中央联盟取得了相对多数(165票),由冈萨雷斯领导的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工社党)赢得了118席,成为第二大政党。共产党、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等地区的民族主义政党也在议会中有了自己的代表。新闻界、政治团体、工会组织等在民主过渡进程中均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1977年10月底西班牙各政党签订的《蒙克洛亚协定》确保了民主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苏亚雷斯在民主过渡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执政时期将西班牙转变为一个现代国家:确保广泛的自由,建立了多党议会制,政党和工会的社会角色得以确定,中央向地方大量下放权力,在所有地区建立了自治区。这些变化是在各政党、各阶层通过协商一致取得的,因此是难能可贵的。民主过渡最重要的遗产是1978年12月6日由全民公决(87.87%的支持率)通过的新《宪法》。随着西班牙国内政治环境的稳定,西班牙开始积极融入国际社会,1977年7月28日西班牙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
八、新《宪法》通过之后的西班牙
1979年3月1日,西班牙举行新《宪法》通过后的第一次全国大选,民主中央联盟获得34.3%的选票,工社党为30%,共产党为10.6%,苏亚雷斯再次受命组阁。在1979年4月19日举行的市政选举中,左翼政党在大城市的得票率达77%,表明民主中央联盟力量的削弱。1981年初苏亚雷斯辞去首相职务,2月10日卡尔沃-索特罗受命组阁。
然而,西班牙的民主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极右翼势力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削弱。1981年2月23日一小部分国民警卫队人员闯入议会,发动政变。在国王的干预下,政变最后未获得成功,民主进程的成果得以保存。
1982年10月28日西班牙举行大选,由冈萨雷斯领导的工社党获得绝对多数(202席),人民联盟(现人民党前身)获106席,民主中央联盟只得到7.2%的选票,共产党为3.8%。1982年12月3日冈萨雷斯就任首相。工社党放弃了过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念,转变为温和的、改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党。在1985年6月、1989年10月的大选中工社党再次以绝对多数和在1993年6月的大选中以相对多数分别获胜,继续执政。由于工社党长时间的执政,一些腐败现象和丑闻削弱了工社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党经过几次选举失败,进行了认真反思;在党主席阿斯纳尔的领导下,人民党逐渐转变为改革的中右派政党。在1996年3月的大选中获得相对多数,人民党联合加泰罗尼亚、巴斯克和加那利的地方民族主义党执政,阿斯纳尔出任首相。人民党在2000年3月的大选中获得绝对多数,独立执政。2004年3月西班牙工社党在大选中获得相对多数,重新执政。
与此同时,西班牙积极融入国际社会。1981年10月西班牙议会同意西班牙加入北约,并于1986年3月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加入了北约。1985 年6月12日西班牙签订了加入欧共体的条约,并于1986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共体成员。西班牙在1989年上半年、1995年下半年、2002年上半年成功地担任了欧盟轮值主席,为欧盟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92年西班牙成功举办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塞维利亚世博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西班牙。从 1991年开始西班牙积极推动举办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推动西班牙、葡萄牙与拉美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欧盟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同时,西班牙积极参与国家维和行动,1991年成功举办了有关中东问题的马德里峰会。
这一时期,西班牙国内政局稳定,为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社党和人民党政府积极推行教育、卫生、税收等诸多领域的改革,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加快工业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军队职业化,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社会福利,西班牙经济得到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2年西班牙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Ⅲ 选举权的分类
选举权无疑是一种权利,具有权利的种种属性,但选举权作为权利又不是那么标准的权利,是打折扣的权利。
选举(投票)权作为权利具有可放弃性。投票权是一种选择权,这个选择不仅包括选张三还是选李四,而且包括不选任何人,以及根本就不参加选举。个体的公民可以放弃自己的投票权,国家不能强制公民投票,从这个意义上说,投票权是权利而不是义务。“社会职务说”认为选举权出于国家的授予,是“选民的一种社会职务”,从这一理论当中,自然推论出国家有权对公民实施“强制投票”。“他们认选举权为一种社会职务,或为一种含有社会职务性的权利,所以有选举权者,同时负有选举权的义务。”
“选举同时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项职能。权利,是指肯定公民资格的权利,……职能是指授予具有公民资格的某个体执行选举这种公共任务的能力。”“我们从选举是一种职能可以总结出,像政府官员必须行使某些职能一样,选民‘必须’行使选举权。”“选举权与其说是公民坚持其对社会的要求的手段,不如说是公民对社会的行为履行自己责任的手段。”而实际上该理论主要担心的是放弃选举权的公民太多,以致使选举产生出来的议会不具有民主代表性。但“强制投票”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纵能强迫人民到投票地点报到,但人民仍有不投票和投废票的自由,国家仍无从强制;所以强制投票制,仍不能达其本来目的——即迫令全体选民或极大多数的选民,对于政治的问题,表示其真实的意见。”
同时,法律上对不投票的公民也难以制裁,“因为每次选举,各处选民放弃选举权者,人数或达万千,法庭的审问处罚每成十分困难之事。例如西班牙昔年虽行强制投票,然各选举区中选民放弃选举权者,有时仍占全数选民40%至80%,在这种情形之下,法律上所规定的制裁,自然只能成为空文。”“强制选举”与选举权的“权利”属性是相违背的,允许公民们有放弃的权利是因为公民们对选举的热情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应当是一种正常,因而也就应该承认、甚至应该保护。
“有些人几乎把他的除睡觉以外的全部时间用在政治上,并持有坚定的观点,另外一些人则是观望者或旁观者,不大关心政治问题。”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样表现在政治领域,在这里强求一致有悖自由的精神。享有选举权的公民中有部分人放弃投票应被视为认可其他人的投票结果,默认积极行使选举权的公民选出来的人(不积极拥护但至少也不反对——如果反对就应该去投反对票)。个人即使放弃选举权,这种放弃也并不影响选举的最终结果,选举的最终结果是由所有参加选举的选民投票所决定的。在选举中公民放弃的往往是具体的投票权而不是抽象的选举权,放弃这次投票不等于也放弃下次投票,即使连续放弃多次投票也不等于永远放弃投票;这个公民放弃投票不等于其他公民也放弃投票,一部分公民放弃投票不等于所有公民都放弃投票。 选举权作为权利是不标准的,因为在这种权利中渗透了某些权力因素,然而选举权作为权力也是不完整的。公民行使选举权在结果意义上是在参与公共利益,而不完全是在决定自己本人的利益,无数公民共同的个人利益最后总是会形成公益。公民选出的代表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他们在作出这些决定时通常要充分考虑选民的意见,因此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国家权力的参与。
对公共利益的决定是“权力”的特点,但选民们通过代表所做的这种决定其权力属性是间接的,公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来“决定”公共事务时,真正“决定”公共事务的是代表,公民们只能通过代表“影响”公共事务的决定(虽然这种影响力可能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因此这一点不能构成“选举权是权力”的理由,因为选民行使选举权只是在间接行使权力,而我们一般认为权力应当具有一种直接决定的属性。
公民行使选举权是在决定他人(候选人)的命运,决定谁能当选,谁代表我们去掌握国家权力,“对政治活动家来说,选票就是决定成败的因素。”这是具体、明确而现实的,是发生在当下、立竿见影的,是由于选民的投票就直接产生的法律后果——某些人当选,某些人落选,这才是选举权具有权力性质的真正理由。因此选举权的行使既是在决定选举人自己的利益和命运,也是在决定公共的利益和命运,同时还是在决定他人(候选人)的利益和命运,但其中对自己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决定都是间接的,惟有对他人(候选人)命运的决定是直接的,选民们能够立即决定的是确定选出的代表。
不完整性
选举权的权力属性毕竟是不完整的,如选民对候选人的强制性是有限的,选民不能强制某人当自己的代表,候选人参选具有自愿性;候选人当选后也并非绝对服从选民的意志,他们通常可以变更自己竞选时的承诺而不必完全兑现。同时,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可能(但不是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准,这是权力行使的特点,但更可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准,这是权利行使的特点,但无论如何不会以被选举人的利益为准。维护对方的利益是权力的特点(如行政权通常具有服务性),权力的行使如果以权力人自身的利益为目的,就是以权谋私,而选举权却允许权利人追求自身利益,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实现公共利益,它体现的是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某种结合。
Ⅳ 西班牙四年大选四次,政坛出了什么问题
西班牙的党派太多,在政治方面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在大选上没有统一的结果。
西班牙大选就像闹剧一样
不过西班牙的党派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反对党的人数一旦居高不下,第四次选举也不会有结果。他们的政坛已经是各抒己见了。
Ⅳ 如何成为皇马会员
楼主,您好!
目前皇马不再吸收会员(Socios ),皇马官方回复的原因是:皇马现在不接受新会员注册,因为考虑到伯纳乌球场只能容纳八万多人。除非你跟现有会员有直属关系,比方说是兄弟姐妹,儿女或孙儿女等,否则你只能加入成为皇马的支持者(Madridista)。
Madridista 的意思是皇马的支持者,每个人都可以付费加入,加入之后会有一张官方印有你名字的卡片。成为Madridista有三种类别,分别是 Basic ,Magazine 和 Special,权利略有不同(权利和年费见下图)。
之前皇马会员接纳情况如下:
1、种类
广义上的皇马会员分成两种:一种是Member,目前有9万多人,申请者需要是在西班牙居住(注意只是居住不是国籍),最大特点是具有主席投票权;另一种是Madridista,目前有50多万人。(PS:官网也没给出Madridista的定位,所以也不在这咬文嚼字,把Member和Madridista统统当作会员来解释,大家能理解就可以。)
2、费用(感谢行远自迩提供Member数据)
类别 会费(欧元)
Member(普通) 143
Member(11-14岁) 49
Member(65岁以上) 71.5
Member(11岁以下) FREE
Member(持续会员50年以上) FREE
Madridista(Basic) 40
Madridista(Maganize) 50
Madridista(Special) 65(欧洲以外区域90)
暂时是这样。
3、成为会员的优势
不同类别的会员所能得到的服务是不同的。但一般都有这么几种好处:订票优先权、购物打折(Member9折、Madridista95折)、在线杂志、伯纳乌旅游以及皇马篮球赛折扣等等,Member在获得资格一年之后可以有投票权。
以上,望楼主采纳,谢谢!
Ⅵ 选举权每个人能有几票的权力
选举权都是一人一票作为原则,每个人可以投几票主要看选举制度的安排,因为选举岗位都不同,可以投票最新票张数自然就不同。
但是作为权利的选举权具有意志性,即公民有选择候选人的权利,有投张三的票还是投李四的票或不投票的权利。
选举权作为权利所具有的选择性在某些方面却受到比其他权利更多的限制,如权利行使的时间、地点、程序、结果等。其他权利何时行使、怎么行使主要由权利人自己决定(只要不违背法律),而选举权的行使必须是在法律规定的统一时间内,众多选民“共同”行使,不论哪个公民都不能在此之前或之后单独行使选举投票权,而且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不是公民想何时行使就都可以行使的;选举投票的结果更是个体的公民难以左右的,代表的当选与否与自己的那一票似乎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
选举权无疑是一种权利,具有权利的种种属性,但选举权作为权利又不是那么标准的权利,是打折扣的权利。
选举(投票)权作为权利具有可放弃性。投票权是一种选择权,这个选择不仅包括选张三还是选李四,而且包括不选任何人,以及根本就不参加选举。个体的公民可以放弃自己的投票权,国家不能强制公民投票,从这个意义上说,投票权是权利而不是义务。“社会职务说”认为选举权出于国家的授予,是“选民的一种社会职务”,从这一理论当中,自然推论出国家有权对公民实施“强制投票”。“他们认选举权为一种社会职务,或为一种含有社会职务性的权利,所以有选举权者,同时负有选举权的义务。”
“选举同时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项职能。权利,是指肯定公民资格的权利,……职能是指授予具有公民资格的某个体执行选举这种公共任务的能力。”“我们从选举是一种职能可以总结出,像政府官员必须行使某些职能一样,选民‘必须’行使选举权。”“选举权与其说是公民坚持其对社会的要求的手段,不如说是公民对社会的行为履行自己责任的手段。”而实际上该理论主要担心的是放弃选举权的公民太多,以致使选举产生出来的议会不具有民主代表性。但“强制投票”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纵能强迫人民到投票地点报到,但人民仍有不投票和投废票的自由,国家仍无从强制;所以强制投票制,仍不能达其本来目的——即迫令全体选民或极大多数的选民,对于政治的问题,表示其真实的意见。”
同时,法律上对不投票的公民也难以制裁,“因为每次选举,各处选民放弃选举权者,人数或达万千,法庭的审问处罚每成十分困难之事。例如西班牙昔年虽行强制投票,然各选举区中选民放弃选举权者,有时仍占全数选民40%。
Ⅶ 新版百度知道的投票不能停的入口在哪里
打开客户端首页最上行末页就可以进入“投票不能停”啦,也许你没经意,很好找的,你试试就知道了。
Ⅷ 试分析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民主的影响
新华网专稿:笔者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做记者工作20年,常驻西班牙、巴西、委内瑞拉、智利和尼加拉瓜等五国,多次遇到这些国家进行西方式的大选,也与当地普通百姓谈论他们的民主体系,对西方民主政体有所了解和切身体验。对比中国的民主制度,西方所谓三权鼎立(政府、议会和司法)的民主政体可能适合西方国家,但是,并不适合中国,至少不适合目前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下的中国。当前中国的民主政体虽然不能说是完美无缺,但是,事实证明,目前的中国政体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保障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有力保障。
我想说说我在上述国家遇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2004年3月,西班牙举行大选,选举新首相。西班牙有国王,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司令,但无实权,实权掌握在首相手里。首相四年一选。西班牙是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典型的西方国家之一。
那次大选是带有戏剧性的。大选前的民意测验结果,执政的人民党首相候选人拉霍伊遥遥领先于工人社会党候选人萨帕特罗。但是,“基地”组织在投票前3天发动的震惊世界的马德里“311”火车连环爆炸事件却改变了大选结果,反对党工人社会党候选人萨帕特罗意外当选。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执政党一直支持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反对党则坚决反对这场战争。西班牙过去没有发生过“基地”恐怖活动,而只有小打小闹的西班牙民族分离组织“埃塔”的恐怖活动。这次造成191人死亡的“311”血案明确告诉选民一个事实,这就是如果人民党候选人继续当选首相,“基地”组织就让西班牙永无宁日,反之,则相反。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党政府故意错误推断这一事件的主谋,在没有进行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宣布这一事件是“埃塔”所为,引起选民反感。因为从作案手法来看,绝对不是“埃塔”干的,因为“埃塔”都是搞一些小型的爆炸事件,且一般预先1小时通知警方。
笔者就想,这种选举是科学的吗?三天之内怎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呢?很难让人理解。
新华社驻马德里分社门前有一个报摊,我们常年在那里订报,跟卖报的巴戈父子俩都很熟悉。大选前一天,笔者问儿子巴戈:“你大选投谁的票?”告:“还没有最后定呢。”又问父亲巴戈,答曰:“这是秘密,我不能告诉你。”又问我们小区打扫卫生的保洁员小伙子,告:“这种选举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不管谁上台,都不会改变我的命运,也不会给我加工资。”又问一名记者,答曰:“这种选举都是政客热心的事情,老百姓不是特别关心。”
笔者就想,这种选举怎么就这么神秘?普通百姓怎么就那么漠然?
1994年2月,委内瑞拉举行大选,选举总统。委内瑞拉是总统制,没有总理,总统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政府首脑。那一年,委内瑞拉选民选举了78岁高龄的卡尔德拉为总统。笔者在参加这位年迈的总统的记者招待会时,只见他精力不济,不断地擦拭眼泪,说话也没有力气。最有趣的是我与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黄志良到卡尔德拉总统家里做客时,这位总统居然连呼唤儿子的力气都不足,还是我帮助喊了一嗓子,他儿子才听见。后来,这位总统果然因为精力不济而下台,委内瑞拉的经济也没有搞上去。
笔者就想,这种属于政治家游戏的选举为什么有时候显得那么荒唐?明明知道这位总统年事已高,但为什么还要选他呢?虽然卡尔德拉过去曾经当过总统,并且也使委内瑞拉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发展,但是,那时的卡尔德拉是精力饱满的相对年轻的总统,而不是现在的年迈总统。
笔者20世纪70和80年代在智利工作7年,一直是独裁者皮诺切特将军执政期间。智利人民经过16年的斗争,终于把皮诺切特赶下了台,换成民选总统。
我曾经问过一些智利朋友,对皮诺切特怎么看?一位女士回答说:“皮诺切特受到智利妇女的欢迎,因为实行宵禁,那些寻花问柳的男士就不得不早早回家陪伴妻子了。”当然这话有些挖苦和揶揄的味道。
另一位智利朋友说,皮诺切特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是正确的,因而在皮诺切特执政期间,智利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被称作“智利经济奇迹”。智利社会党阿连德执政时期,智利经济濒临破产。
皮诺切特1973年9月11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实行独裁统治。皮诺切特大力发展经济,组织了一个100人的经济学家顾问团,帮助他制定经济政策。现在看来,智利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目前智利文人政府执行的仍然是皮诺切特的经济政策。智利经济仍在继续发展,在拉美国家中仍算佼佼者。
说句实在话,笔者在西方国家生活这么多年,没有发现西方民主政体究竟有多少优越性,更没有发现资本主义制度有多少优越性。笔者常想,如果西方民主和资本主义制度那么优越,远远优越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为什么全世界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民主政体的国家经济并不全是发达的,而且相当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落后的。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怎么判断?笔者认为,应该以这种政治制度是否能够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为重要标准。如果这种政治制度再好,但它并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不能说这是一种适合这个国家国情的好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受过曲折和挫折,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和摸索的政治体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政体,如果照搬,中国必将大乱。当然,笔者并不是说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不需要改进和完善了,中国应该不断发展中国式的民主政体,不断加强监督机制,努力防止官僚武断和腐败的发生。
现在,似乎一说民主,好像中国就比西方国家差似的,其实不然。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体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民主政体不比西方的民主政体差,不仅不差,而且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今天,举世公认的中国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日益强大,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刘瑞常)
Ⅸ 皇马什么时候主席大选
北京时间2009年5月14日下午17:30(西班牙当地时间11:30),西班牙豪门皇家马德里前主席弗洛伦蒂诺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将参加今年夏天的皇马主席大选。 2006年2月27日21点35分,弗罗伦蒂诺宣布辞去皇马主席的职务。1772天之后,“银河战舰”的缔造者出现在全世界球迷的面前,宣布了一个早就不再是秘密的消息:他将参加6月14日举行的皇马俱乐部主席选举。 马德里里兹大酒店,当地时间11点30分,弗罗伦蒂诺郑重宣布:我又回来了!十几个国家的200多名记者云集在里兹大酒店,包括西班牙的、意大利的、法国的、英国的、葡萄牙的、日本的、卡塔尔的.....。西媒体说,这是里兹大酒店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弗罗伦蒂诺就是皇马球迷心目中的奥巴马,所有人都早就在期待着他宣布竞选,而在经历了漫长的沉默期后,弗罗伦蒂诺本人终于下定决心,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还是穿着他那蓝色的西装,弗罗伦蒂诺重返足球界,而在过去3年,他一直以自己建筑商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他远离公众关注的中心,尽管也有报纸采访他,有某些公众活动会邀请他出席,但他即便开口,也决口不谈皇马,不谈足球。然而,随着皇马影响力的削弱,随着皇马队内球星光芒逐渐暗淡,皇马球迷对这位“银河战舰”创造者的思念也日益加深。 弗罗伦蒂诺也觉得自己有必须重新出山了,一方面是因为俱乐部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他建筑事业的需要。去年11月,弗罗伦蒂诺在摩洛哥与齐达内、罗纳尔多碰面,正是这张照片,拉开了弗罗伦蒂诺回归的序幕,也将球迷对当时的皇马主席卡尔德隆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大了。弗罗伦蒂诺确实具备无穷的魅力,过去半年,他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也从未公开表示他将参加皇马主席选举,然而,西班牙媒体却始终在为他做免费的宣传,媒体上也到处都是他将回归的消息,球迷的狂热支持加上竞选对手的孱弱,让人有理由相信,弗罗伦蒂诺的获胜将没有任何的悬念。 “我将参加竞选”,弗罗伦蒂诺用一个简短的告白,拉开了自己正式竞选的序幕。事实上在皇马球迷心中,弗罗伦蒂诺早已成为了真正的主席,他的名字也C罗、卡卡、法布雷加斯、比利亚等众多巨星,以及安切洛蒂、穆里尼奥、温格等知名教头联系在一起。新“银河战舰”将在今年夏天闪亮亮相,皇马有望重新成为那个令全世界都瞩目的无论竞技还是经济都排名世界第一的俱乐部。